人文艺术 > 从古至今的雅致文化,就会想起我们的茶文化,大家有什么想说的吗

从古至今的雅致文化,就会想起我们的茶文化,大家有什么想说的吗

2020-09-17 14:01阅读(62)

从古至今的雅致文化,就会想起我们的茶文化,大家有什么想说的吗?:一个稚儿日常生活中也会经常喝茶,有客人来喝茶,节日喝茶,有些地方婚丧嫁娶也需要茶……这

1

一个稚儿日常生活中也会经常喝茶,有客人来喝茶,节日喝茶,有些地方婚丧嫁娶也需要茶……这些都可说是茶文化博大精深的体现。

不管是诗词歌赋,还是柴米油盐,茶都能融入其中,涵养艺术,滋润生活,历史的画卷上有它的一笔,人们的日常也少不了它的身影,那就不得不说它是博大的。风花雪月有它,下里巴人也有它;数千年前有它,今人笑谈间也有它…… 能如此横向广及,纵向深远的,茶是一种。

【茶史】

但凡博大精深的学问,历史的悠久和空间的浩瀚往往至少具备一个。茶的历史就是悠久的。 从“茶之为饮”到“茶为国饮”,悠悠五千年的茶史诉说着茶在华夏地位的变迁。茶的发现至今广为流传的传说主要是神农氏传说,带着神奇色彩诞生的茶,历经汉魏两晋南北朝,它的文化开始展现风采。

茶的清淡、虚静特点邂逅了宗教,从此饮茶文化在宗教领域得以兴盛。文人笔下无所不包,各个时代的文人常为茶挥墨,晋宋时期的《搜神记》、《神异记》及《异苑》等志怪小说中,都有关于茶的故事;左思的《娇女诗》、孙楚的《出歌》等是早期的涉茶诗。茶艺则从汉魏六朝时期逐渐出现,各个程序与技艺萌芽。那时也许不会有人想到,茶艺能发展到今日之丰富。

茶文化发展至隋唐时期已经很完善了,中唐时期则已经普及开来,并出现了首次冲浪现象。唐代文成公主入藏就以茶作为重要陪嫁传至西藏,藏族同胞饮茶便成了生活习惯,至今的藏族奶茶也与历史上的茶文化传播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宋元时期迎来了茶文化的第二次高峰。茶业在宋代有了很大的发展,与此同时,宋代的茶具也很有名,宋人喜欢使用漂亮和精致的瓷碗及专用的茶盏,这为茶与器的结合起了助推作用。 明清时期迎来了第三次巅峰,不管是朝廷还是民间,茶及茶文化已经非常普及,制茶工艺和饮茶方法都已成熟。明代朱权还曾研究出一套专用的方法和相应的工具用于点茶,自成一家。

至现当代,茶是一种古老、传统的东西了。加上某一段时间,更多新鲜饮料的闯入,茶文化进入了停滞状态。此时,日本和韩国等一些国家的茶文化也占了上风,显得作为茶文化起源的我国好像落后了。其中,不得不引起国人的反思。

【茶具】

与茶相关联的事物很多,茶具是不可或缺的那一部分。茶造就了器皿,器皿也让茶焕发出更精彩的活力。茶的博大精深,在壶、盏、杯、匙……间已然渗透入器具之中。

都说茶具和茶好比男人和女人,不同的女人得配不同的男人,生活才和谐美满。什么样的茶配什么样的茶具,才能泡出最好的风味。 茶之丰富,相对应的就有多彩的茶具。根据材质可分为:陶土茶具、漆器茶具、瓷器茶具、玻璃茶具、竹木茶具和金属茶具等。不同的材质,对茶的影响在细微间起着重要作用,如绿茶则对应选择密度较高的茶具,黑茶则选择密度较低的茶具。

茶还可衍生出一系列的茶具,“茶道六君子”、养壶笔、水盂等。茶之雅,也在促进器之雅,茶之好,也在推进器之实用。 茶文化不是束之高阁的,和器具的结合,其实也在提高着人们对器皿实用性的要求。

【文化】

茶不单作为一个有经济价值和健康价值的物品,还有着调和性情,愉悦精神的意义,具备走进人的心灵、思想的特点,这是茶文化的魅力。 在品茶间,懂得对于美好事物的辨别;泡茶时,方明白如何展现事物的美好;学会制茶了,才理解制作出好事物的不易;学会存茶,也学会了去珍惜。

茶,在古时有药用,医治的是人身体上的疾病;而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医治的又岂止是身体,喝茶久了便会有茶心,这是文化的力量,是茶文化的博大精深。

2

你好,中国自古文化根基深厚,从信仰方面的儒、释、道来说,都推崇雅致文化,特别是离不开茶文化。

茶讲究一个色、香、味、形,文人雅士最爱绿茶。

①色:一叶青茗,在杯中的开水里上下翻滚,然后上下漂浮,冒着小气泡,那一汪青绿呀,让人心怜。

②香:放在鼻下,闭上眼,轻轻一嗅,那大自然的清香和芬芳,沁人心脾。

③味:微苦带涩,余味悠长,让人迷醉,满嘴生津,腋下生风,飘飘欲仙。

④:形:最好是清明前茶,秀芽初露头,淑女指尖掐,二三叶最佳,炒成扁平、银针、毛峰、绿勾、茶饼……形态各异,赏心悦目。

比如我家乡――青川七佛,盛产贡茶,历史悠久,文化致雅。

青川七佛到处高山峡谷,云雾缭绕,小溪清流。山间多茶树,娇叶滴翠,异香来袭,采而品茗,入口生津,清凉逸爽。

唐朝州官以七佛所产之茶贡奉女皇武则天,女皇饮之,见茶芽娇嫩无比,直立杯中,新鲜灵透,清香袭人,余味悠长,欲仙欲醉,心旷神怡、尤其喜爱,命岁岁纳贡,遂在七佛专置茶官,特置贡茶园。 后有佳话:武皇平生饮最爱,唯有七佛贡茶来;武皇未见七佛茶,百草不敢先开花……

七佛有野生古茶树13000多株,满山遍野随处可见之。

《七佛贡茶记》

青竹江缈缈,七佛腾云驾。

清明雨兮兮,雾中冒秀芽。

春阳和煦煦,淑女指尖掐。

炒锅热腾腾,神品奉皇家。

则天笑盈盈,陆羽乐开花。

乡人美滋滋,茶商多如麻。


鄙人居七佛,幼时常采茶,闲时整几颗,一泡汤倒掉,二泡茶倒立,三四出精华,五六腋生津,七八轻飘飘,九十禅意生,怕是要醉倒……

所以,综上看来,中国雅致文化确实让人不自觉地想起茶文化,这正是中国文化之特色和遗韵。青川浪子.文

3

茶乃舌尖中之大文化也。历史悠久,博大精深。生长怪异,色味杂见,炮制精到,功效神奇。致使饮茶者众。余有小小感悟,略淡几句,以飨共玩。茶者,青黄赤白黑也。飘香四溢。长于髙山云雾之上,深入幽壑峡谷之中。吸天地之灵气,得日月之精华。故而宾朋相聚,礼之先者茶也。茶香生逸趣,暢饮醉心神。覌之龙井、雨花,毛尖、普饵,茉莉、毛峰,烏龙、碧螺,茗茶之多,何以尽述。水有长江黄河,急缓之取。火有大小,亨调不一。湯液温热,沏之有异。目睹清澈明亮润泽,芬芳清香无杂者,斯为上乘。饮之清心怡神,和胃健脾,盖智强身,却病延年。真乃香飘千里外,珍誉五湖中,能与日月饮,久久可仙翁。

4

茶文化是中国的国粹,经典永流传,这成了共识了。如果要以雅致文化来界定,那茶肯定包含其中。而茶,在中国,是无可替代的存在。上至庙堂,下至市井,都会以此为荣,为乐,为尊!

其实,在咱们国家,论起闲雅文化,除了茶之外,还真不少,如诗词、辞赋、书画、乐琴、棋弈、花艺、酒品、园林、垂钓等等,在这些品味独特,情趣盎然的高雅休闲里,既陶冶了性情,又提升了艺术审美。人最大的快乐来自内心,精神世界的丰富多彩,人生意义才别具特色!

而茶这个载体,在中国源远流长。从神农尝百草的故事中,到东汉时候横断山脉的发现第一株草开始,茶注定不平凡,形形色色的植物里,唯独茶这片东方树叶可以随时品饮,上天赐予人类的神奇!


但茶真正的脱胎换骨,还是唐代的时候,陆羽大师书写《茶经》,将原先隋唐前的药用的荼,经驯化和培植现在的茶。他在书中第一次系统地介绍了茶的种类,分布,习性等,另外还专门介绍了煮茶的用水讲究之法,及其茶具的制作等,洋洋大观,让我们从中感受到茶的演变史和烹茶技艺流转!

但茶道的形成,禅宗的影响功不可没。从唐代开始,茶作为饮品进入了寺院,那时候庙宇僧人因念经打坐容易犯困,为提高定力研习,僧侣借用茶饮提神醒脑,在简单的功用之后,通过佛学的深入,逐渐将饮茶风尚上升为道的层面。


知名的赵州法师有一句偈语就是“喝茶去”,于是新的客人,熟客来访,往来施主,统统“喝茶去”。在袅袅茶香里,在注入沸水的茶,开始舒展复活,如同找到你生命的自我。在等待一杯清茶中,拿起放下;在浮浮沉沉的茶叶里,感受人生的起伏,世相的繁复如常!

从隋唐的点茶,到宋代的煎茶,明清散茶,现在的泡茶。文人骚客,贾仕贩卒,出没茶馆酒肆,江湖风雨,一饮天涯!曾几何时,中国茶叶曾从海陆丝绸之路出发,将东方茶香飘向世界各地,欧美上层,贵族达官,都以能品饮到来自中国的下午茶而自豪!



而如今,茶在中国,更为细分。有占半壁江山的绿茶,如黄山毛尖,太平猴魁、杭州龙井,信阳毛尖等;有茶汤如酡红的红茶,祁门红茶,闽红、滇红等;有一枝独秀的岳阳君山银针的黄茶;还有福建铁观音、大红袍等为首的乌龙茶;云南的那些原始森林老山头和村寨的古树茶,经过发酵,精制普洱茶,享誉世界;还有不捻不搓不烘不炒,自然晾成的白茶,福建福鼎的白牡丹、安吉白茶,让人刮目!还有小众如广西的六堡茶,福建花茶,都是让人难忘的茶类!


茶的文化,都是形式和内容都统一,论及茶方面的仪式感,要数潮汕功夫茶为盛,不仅茶具讲究,尤其泡茶分茶和品饮皆有工序遵从,他们把对茶的敬畏和精粹发挥的淋漓尽致!而我小时候,都是茶缸或玻璃杯泡绿茶,那时于我只是解渴而已,对茶的意味要到中年后,在逐步去体悟;人如茶,茶映人,一杯在手,暖心暖胃,这枚承天通地的树叶,带给我们不仅是口感的清润,回甘,更是人生的解读!

5

说了高大上,问题是,我们做到了吗?

做到了实质,我们问心无愧。有价值

没做到实质,我们徒有其表。有泡沫

我们要哪种茶文化?茶生活?

6

茶和茶文化延绵上千年,足矣知其深宽广,了解茶和茶文化,要溯源,正视它的历史和传承,在古代,作为百姓,茶不是生活日用消费品,人均消费量极其少,不论是药用医用,茶的地位非常高,茶走进百姓家,本身历史就不长,我们今天可以享用神奇树叶和大自然的恩惠,既要秉承又要弘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