豹眼认为,读史读的是味道,如果品不出味道,还不如不读。
荀彧是“王佐之才”,岂不明白曹操有称帝之心,又焉不知刘备亦是如此?背弃曹操投靠刘备又有何益呢?徒增羞辱罢了!
据《荀彧荀攸贾诩传》记载:
永汉元年,举孝廉,拜守宫令。董卓之乱,求出补吏。除亢父令,遂弃官归,谓父老曰:“颍川,四战之地也,天下有变,常为兵冲,宜亟去之,无久留。”乡人多怀土犹豫,会冀州牧同郡韩馥遣骑迎之,莫有随者,彧独将宗族至冀州。
永汉元年(189年),荀彧被举为孝廉,任守宫令。此时正是董卓入京,擅权专政时期,荀彧感到政治混乱,为求自保,就主动请求外任为官,被任命为亢父县令。
于是,荀彧直接弃官回乡。他对父老乡亲们说:“颍川是四面受敌的地方,每当天下发生变乱,就成为必争之地,应该马上离开这里,不能久留。”
但乡里人都眷恋故土,犹豫不决。这时,正好荀彧的同郡好友、冀州牧韩馥派遣骑兵前来迎接荀彧,没有多少人愿意跟随荀彧一起去,荀彧只好带领宗族到了冀州。
这件事说明荀彧有远见,不为官位而得过且过。但是,颍川是四战之地,难道冀州就能稳定没有战乱吗?这只能说明荀彧还是想找一棵大树做依靠,以避免祸患。
等荀彧到了冀州时,冀州已经被袁绍占据了,袁绍看到荀彧到来,十分高兴,待之上宾之礼。
但荀彧很快就发现袁绍不是成就大事的人,就转投了曹操。
豹眼看来,袁绍再不济也比韩馥要强很多,他不愿意伺候袁绍却投奔韩馥,恐怕不仅仅是想要避乱,更想依托韩馥成就大事。他能够带领宗族一起行动,也说明荀彧做事不会不管不顾,而是考虑整个宗族的利益。
不能就此说荀彧是有野心的人,起码是有想法的人。
初平二年(191年),荀彧离开袁绍转投曹操,曹操大悦,称之为“吾之子房也”。
于是,曹操任命荀彧为别部司马,时年二十九岁,从此开始跟随曹操征战。
这个别部司马究竟是个啥官呢?说起来比较费劲,提到刘备或许就清楚这是个多大的职位。刘备鞭打督邮,辞掉高唐县令后,投奔幽州公孙瓒,也被任命为别部司马。
这个时期,荀彧与刘备的级别、境遇基本差不多,都是辞掉朝廷任命的县令,转而投靠地方诸侯,出任别部司马。
放着朝廷任命的官职不做,转而投靠地方诸侯势力,这可以理解为权臣当道,曲线救国。
但接下来的事情,就值得怀疑了。
建安元年,太祖击破黄巾。汉献帝自河东还洛阳。太祖议奉迎都许,或以山东未平,韩暹、杨奉新将天子到洛阳,北连张杨,未可卒制。
建安元年(196年),曹操击败吕布,重新平定兖州。此时,汉献帝东归洛阳,诏令天下勤王。曹操召集部将、谋臣商议奉迎天子,几乎所有人持反对意见,认为山东地区并未平定,韩暹、杨奉追随天子到了洛阳,北面张扬与之联合,短时期内很难制服他们。
因而,都不主张奉迎天子,只有荀彧持不同意见。他陈述利弊,劝诱曹操奉迎天子。
曹操最终采纳了荀彧的建议,这才有了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争取了道义上的高度。
作为忠臣的话,奉迎天子这样的事还需要商议吗?
最终曹操接受荀彧的建议,那也是出于利益考虑,荀彧岂能不知呢?
之所以荀彧依然跟着曹操混,就说明遍观天下,除了曹操没有人能够维系汉室的存亡,起码曹操能够暂时维系着汉室的存在。
兴平二年(195年),徐州牧陶谦已死,刘备领徐州牧。
建安元年(196年),曹操表刘备为镇东将军,封宜城亭侯。
本来刘备是曹操的死敌陶谦的朋友,也就是曹操的敌人。但刘备在徐州与曹操的死敌吕布开战,刘备也就成为了曹操的盟友。
刘备被吕布击败,投奔了曹操。当时,程昱建议曹操趁机除掉刘备,曹操没有采纳。此时,荀彧也不主张杀掉刘备。
这个时期,是荀彧与刘备接触最为接近的阶段,也就是说荀彧对刘备有一个充分的了解。如果荀彧要投靠刘备的话,这是最好的时机。
在奉迎天子这件事上,荀彧已经清楚了曹操具有称霸称帝之心,当时的刘备已经占据了徐州,有了开拓事业的基础,荀彧完全可以去投奔刘备,辅佐他匡扶汉室。
但荀彧并没有这么做,依然在朝廷做他的官,一心辅佐曹操。如果说荀彧还没有看出曹操有称帝之心,那是站不住脚的。
此时,
天子拜太祖大将军,进彧为汉侍中,守尚书令。常居中持重,祖虽征伐在外,军国事皆与彧筹焉。
汉献帝任命曹操为大将军,任命荀彧为汉侍中,代理尚书令,经常居朝担任重任。曹操虽然在外征伐,但军国大事都与荀彧一起谋划。
如果不是跟随曹操,荀彧如何能够得到如此高位,如何施展自己的才能?
如果他跟随刘备的话,能有这个结果吗?
荀彧比谁都聪明,他不投靠刘备自有他的道理所在。
建安四年(199年),刘备借截击袁术北上投靠袁绍之际,逃离许都,这是荀彧追随刘备的最佳时机,但荀彧却没有丝毫投奔的意思。
刘备出逃,也是因为董承等人衣带诏事件,如果荀彧想搞掉曹操的话,这是联络董承、刘备等人一起行动的好时机,但荀彧却没有参与其中。
其中的原因,恐怕是荀彧并不看好刘备,也认为刘备成就不了大事。就刘备最终成就的事业,并不比袁绍大多少,刘备不是荀彧的菜。
荀彧不赞成曹操称王这是毫无疑问的,他一心想辅佐汉室也是没有争议的。
但荀彧宁肯选择自尽而不投靠刘备,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为了其宗族的将来着想。
曹操为了拉拢荀彧,可谓下了血本,不仅把安阳公主嫁给了荀彧长子荀恽为妻,而且要授予荀彧三公之职。
荀彧拒不接受,荀彧明白,他与曹操同为汉臣,虽不是君臣,但实有主次。如果同为三公的话,就与曹操几乎是平起平坐,这显然难以服众。为平息众怒,只能赞成曹操称王。这也许是荀彧抵制曹操称王的一个手段罢了,并非荀彧对三公之职没有兴趣。
荀彧还有两个特点,一是把朝廷封赏全部分给族人,自己并不享用;二是喜好熏香,有荀令留香的美谈。这就说明荀彧非常珍惜自己的名声,就像鸟儿爱惜自己的羽毛一样。
荀彧最终选择自尽,一方面成全了自己的名声,另方面保留了荀氏宗族的地位和待遇。
荀彧死后,谥号敬侯,其子荀恽继承其爵位,官至虎贲中郎将。
咸熙二年(265年),追赠荀彧为太尉。
如果荀彧投奔刘备的话,不说曹操将夷灭其三族,起码荀氏宗族不会善终。况且,即便有荀彧辅佐,刘备恐怕也不能一统天下,是否匡扶汉室暂且不说。
任何人都不能脱离现实而生存,不必说荀彧,就是曹操也有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时候。
荀彧投靠刘备不是明智的选择,荀彧也不可能做出这种不明智的选择。
注: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敬请告知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