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不知道霍去病与辛弃疾算不算很野鸡的名字

反正我第一次听见这两个名字的时候就很奇怪,感觉就像是一个刚出生的孩子就得了疾病,然后父母给孩子取了“去病、弃疾”的名字。

但这两人确实是实打实的民族英雄。

霍去病:西汉武帝时期著名的抗击凶匈奴名将,官至大司马骠骑将军。

霍去病年少成名,17岁封冠军侯,一生征战沙场,鲜衣怒马喊出“匈奴未灭,何以为家”的豪情壮志。

但天妒英才,霍去病人生寥寥二十几载,就像是一颗璀璨的流星,划过夜空。

辛弃疾:南宋著名军事家、文学家,年轻时也是万马之中,取敌将首级的大人物,一生理想便是抗金报国。

但其“归正人”的身份,一直在南宋朝堂郁郁不得志。

要说辛弃疾厉害就厉害在这里,能文能武,历史上对他的评价也是极高“起于行伍,以武出生,终以文立业。”并且,留下了很多脍炙人口的词句,如: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等等……

可以他的作品中,也可以看出他的报国志向。

中晚年辛弃疾,再也没有拿起过武器,直至临终前,才被朝廷受命抗金,但此时的辛弃疾已病入膏肓,在遗憾中了却了自己一生。

最佳贡献者
2

说一个南宋理学家吧。这位名字用网络话来说,真是秀儿。

真德秀,南宋著名的理学家,原名叫慎德秀,因为避讳宋孝宗赵昚(shen)的名字而改名为真德秀。

看人家这名字够不够野鸡,真德秀真的很秀啊。但是真德秀文采能力都很强,曾经出任过翰林学士,后出任副宰相,学问深得很,他是南宋继朱熹之后最为正宗的理学传人。

真德秀开创了西山真氏学派,在确立理学正统地位的过程中发挥了重大作用。

看名字就知道了,人家是真的秀啊!

小岛知风拙见

欢迎四海八方的朋友关注和点评!

3

个人观点,都说起名起名。有的人名字就是白起的,对就是白起的。。。

秦国武安君白起,相信喜欢历史的都听过这个名字,白起厉害么,说说几个称号就知道了,白起被称为“杀神”、“人屠”、“战神”。

白起是秦昭襄王时期最出色的战将,同时位列“战国四大名将”之首,一生杀敌超过百万,获得无上的荣耀。白起经穰侯魏冉举荐进入秦国朝堂,一生为秦国立下汗马功劳,击败楚国、赵国致使两国跌落强国之列,奠定了秦国的霸主地位。

白起最为著名的有三大战役:

1、伊阙之战,击败韩魏联军,斩敌二十四万。

2、鄢郢之战,攻破楚国国都和别都,斩敌三十五万,把楚国从强国之列拉下,再无图霸中原之力。

3、长平之战,赵、秦两国对峙长平,赵国换上赵括为主帅,秦国换上白起为主帅。白起引诱赵括出击,切断赵军后勤通道,击败五万赵军,围困赵军,迫使赵军断粮四十六天后投降,随后把投降的赵军坑杀。长平之战白起共杀敌四十五万,不仅把第一强国赵国拉下马,还深深地震慑了其余诸国。

可以后期白起因为看出秦国已错失灭赵时机,而坚决拒绝秦昭襄王伐赵的命令,后被秦国丞相范睢陷害,导致白起被秦昭襄王赐死。白起致死也在一定程度上延缓了秦国统一六国的时间。

4

历史上有众多因为名字不够逼格,即使功业通天仍不被世人记住,一个个残酷的现实摆在这里:

鲜卑凉州之主——秃发树机能
北朝关张弗过——杨大眼(兄弟叫杨小眼)
南齐第一名将——张狗儿(他兄弟叫张猪儿,这两兄弟后改名恭儿敬儿,逼格略上升)
隋代疾风之狼——麦铁仗


西魏八柱国家——大野虎(唐太宗的亲曾祖父)
日本遣隋大使——小野妹子
大金帝国双璧——完颜陈和尚、郭蛤蟆
南宋最后名将——高达(这个可惜了,晚生几百年就有“奈何共军有高达”的顺口溜了)
元末当世奇男——王保保
(注:下面有很多冒出来科普说王保保原名扩廓帖木儿的朋友,对不起,人家是土生土长的大荷兰汉人。本姓王,名保保,就是这么酷炫。被他蒙古舅舅收养后才改了蒙古名字)

提到了三国名将郝萌,可他不仅仅是名字好萌而已哦,是曾把吕布逼得跳厕所的狠角色。

建安元年六月夜半时,布将河内郝萌反,将兵入布所治下邳府,诣厅事合外,同声大呼攻合,合坚不得入。布不知反者为谁,直牵妇,科头袒衣,相将从溷上排壁出,诣都督高顺营,直排顺门入。


另外补充两个无关的制度名——萌眼、毛毛可
很萌是吧?这是金代“猛安谋克”最初的汉文译名,意思是千夫长、百夫长。
想想宋金交战,上来先来将通名。“岳爷爷!”“毛毛可!”——这气势登时就弱了

晋穆帝司马聃的母亲——褚蒜子

在东晋,有这样一位太后,在丈夫去世后艰难辅佐儿子登基,且做了六朝皇帝背后的推手,她就是晋穆帝司马聃的母亲——褚蒜子。 晋穆帝司马聃,字彭子,生于建元元年 343 年,史晋康帝司马岳的长子,母亲是皇后褚蒜子。建元二年九月二十四,晋康帝将当时年仅两岁的儿子司马聃立为皇太子。

由于晋康帝司马岳的驾崩,这个还在吃奶的娃娃皇帝,蹒跚学步帝走向皇位,在母亲褚蒜子的辅佐之下,晋穆帝司马聃开始了自己短暂的皇位之路。 说起晋穆帝,就不得不说起晋穆帝的母亲,这个年纪轻轻就守寡的皇太后,褚蒜子。褚蒜子史晋康帝司马岳的皇后,她出身官宦世家,祖父是武昌太守,父亲褚裒是卫将军,也是徐州、兖州的刺史。褚蒜子出生在这样的家庭,从小就才识过人,心胸开阔,天生丽质。其实能当皇后的人,通常都需要具备这几个特点,毕竟她是站在皇上身边的女人,要受万民敬仰的,没两把刷子,大臣和后宫的太皇太后也不会将她推到这个位置。

当时褚蒜子的名声传入宫中,当时的皇帝晋成帝司马衍觉得这个女孩儿不错,有才有貌,家室也很好,就将她许配给了弟弟司马岳。所以说,晋成帝司马衍算是褚蒜子的大伯子。在公元 342 年的时候,晋成帝司马衍去世,这也是个短命皇帝,当时只有二十一岁。晋成帝去世之后,他的儿子因为太过年幼儿无法处理朝政,所以,司马衍的弟弟司马岳继承皇位,成为了晋康帝。 在 343 年的时候,褚蒜子为晋康帝司马岳生下了司马聃。隔年,晋康帝也因病去世。晋康帝在位仅仅两年,为了不让皇家的政权落到别人的手里,司马聃登基继位,成为了晋穆帝。

以上就是我的回答。希望能够令你满意。

我是国际观察小林,每天为你品读历史,解读热点资讯,如果喜欢我的回答就点赞或者关注我吧~

5

蒙古南侵中原时期,金朝末年的两个将军:完颜陈和尚、郭虾蟆。

在元朝官方主持的《金史》中,这两个人物的传记都列在“忠义传”里。

完颜陈和尚(1192-1232),他的本名是彝,字良佐。陈和尚是他的小名。但这个小名最为人所知,以至于很多人都不知道他的本名。

在完颜陈和尚上战场之前,当时的金朝在蒙古大兵的持续打击之下,精锐主力在1211年的野狐岭、会河堡等大战中损失惨重,百万匹之多的军马被蒙古掠取,几乎没有了还手之力。1227年,西边的西夏被蒙古灭亡

蒙古大兵所向披靡,肆无忌惮的攻城略地,屡次围困金朝的中都,并最终攻破。金朝的灭亡指日可待。

这样的背景之下,完颜陈和尚走上战场。他年轻时冒着重重危险,渡过黄河,带着老母亲从蒙古占领区逃到金朝控制的地区。后来深得皇帝信任,得以统率精锐的“忠孝军”,这支军队由回鹘、乃蛮、汉人等各族人组成。

1228年,完颜陈和尚率领4百名“忠孝军”,在大昌原(今甘肃宁县太昌原乡)击败蒙古名将赤老温率领的8千骑兵。

史书记载战争情况是,蒙古大兵来犯,金朝主帅完颜合达问部下谁可为前锋。完颜陈和尚应声而起。他先前就已经沐浴更衣,像已准备好去赴死一样,披甲上马出战,不再回头看一眼。

1230年,完颜陈和尚再次作为前锋和各路金朝军队在卫州大败蒙古兵。

1231年,完颜陈和尚率忠孝军作为主力,在倒回谷(今陕西蓝田县东南)之战中以少胜多,大败蒙古名将速不台的骑兵。

但是金朝大势已去,完颜陈和尚独木难支大厦。最终被兵多将广的蒙古击败于1232年的三峰山(今河南禹州一带)一战。这一战中金朝名将损失殆尽,彻底失去希望。

完颜陈和尚带着败兵退入钧州(今河南禹州),蒙古兵随即攻入城中。完颜陈和尚任由士兵巷战,他自己先隐蔽起来,等杀掠平息后走出来,向蒙古兵高呼:“我是金国大将,有事要见大帅。”

见到蒙古统帅拖雷之后,完颜陈和尚说“我就是忠孝军的总领陈和尚。在大昌原打败你们的是我,在卫州打败你们的也是我,在倒回谷打败你们的还是我。我如果死于乱军,他人会说我背负国家逃亡了。我今天明明白白的死,天下人一定会有知道我的。”

蒙古人砍掉他的脚,割开他的嘴角直到耳边,他也不屈服,直到被杀,时年四十一岁。

郭虾蟆(1192—1236),也称郭蛤蟆,本名郭斌。精于骑射,曾分别于1221、1223、1224年率军击败西夏军队,战功赫赫。

1234年金朝灭亡,金朝末代皇帝战死。但金朝还有一座城池没有被蒙古兵攻下,就是郭虾蟆驻守的会宁城。郭虾蟆守了这座孤城3年之久,直到1236年,会宁城才被蒙古兵攻破,郭虾蟆自焚殉国,时年45岁。

6

啊,论这个,难道还有超过越王勾践的吗?

勾践,够贱,事实上他也的确够贱,一想到他把西施郑旦这样的美女,送去做美人计,我的小心肝就扑腾扑腾的痛。

有西施这样的老婆,还要什么国家,啊,是不是。勾践啊勾践,你跟现代舔狗比起来,你惭愧不惭愧,羞耻不羞耻?

你这名字真没起错,在女同胞眼里,禽兽不如。

7

名字重要吗?每个人一出生第一件事就是面临父母取名,取了名才算真正意义在这个家有了身份。《考经》记载: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至始也。

意思是说:人的毛发都是父母给的不会无缘无故毁伤,这是孝道最基本的开始。反之人的名字呢也是父母取的,每个名字都有个小故事,是经过考量的,甚至有的为了取名还请了风水先生帮忙,皆是父母对我们的祝福与期望,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每个父母的心愿,并且伴随我们一生。

当然也有一部分人看得开 ,觉得名字没什么太重要,不过是个称号罢了,而我们现在盘点的历史人物是名字不好却颇有成就甚至有大成就的人,而这么随意的名字好像大街捡来的一样。如下:

第一位郑桓公(姬友)

郑桓公,姬姓,郑氏,名友,周厉王姬胡少子,周朝诸侯国郑国第一位君主。谐音是不是很像“基友”,郑桓公在司徒任上,对周民和协安抚,赢得周民的欢心,因此深得百姓爱戴。司马迁《史记》:

“封三十三岁,百姓皆便爱之。”

犬戎攻陷镐京,郑桓公与周幽王一同遇害,谥号桓,故称郑桓公。

第二位张敬儿(狗儿)

张敬儿(?~483年),字狗儿,原名苟儿。河南冠军(今河南邓州市)人。南朝齐大臣、军事家。年轻时,立下战功,堂堂大将叫狗儿,宋明帝觉得这名字太鄙俗了,便给他改为敬儿,武帝继位后,怀疑有异心,诱入宫中,秘密处死,晚年又因其卓越的军事才能悔恨杀他。

皇上下诏说:“张敬儿本系愚蠢的边地后生,傻乎乎什么教养也没有...没听到他的感激,反而屡有奸谋,越来越猖獗...收尸埋掉;其同党和有牵连的人,一概宽宥。”

第三位周公(姬旦)

周公,姬姓,名旦,是周文王姬昌第四子,周武王姬发的弟弟,曾两次辅佐周武王东伐纣王,并制作礼乐。谐音是不是很像“鸡蛋”?周公是西周初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教育家,被尊为“元圣”和儒学先驱,中国商末周初儒学奠基人。完善了宗法制度、分封制、嫡长子继承法和井田制。周公一生的功绩被

《尚书·大传》概括为:“一年救乱,二年克殷,三年践奄,四年建侯卫,五年营成周,六年制礼乐,七年致政成王。”

为周朝八百年的统治奠定了基础。主要作品《诗经》《尚书》。

第四位吉德尼玛衮

吉德尼玛衮,吐蕃山南王欧松之嫡孙,《德鸟佛教史》又称“赤·尼玛衮。主要成就:一统阿里全境,号称吐蕃阿里王,名意为“太阳依怙神”。

第五位王国均(亡国君)

王国均,名熙彬。清学者。字颂平。今常州市区人。同治七年(1868)进士。以知县即用,分发安徽权桐城知县。光绪十七年仍以知县分发贵州。王国均殿试中考了第一名,这个名字慈禧听到,非常不爽,名字是“国家太平”的意思,给的感觉却是“亡国君”,因此随便给了他安徽一个县令官职,然后又改当山阳县教员。

综上所述,有的名字在当时确实是给当事人造成了困扰,难道又是一个莽夫取的名字?但是名字并没有阻碍他们的成长。他们的成就都很不错,不过现在成为大家的笑谈,在人民心中的形象降低了,提到就啼笑皆非,其实作为现在的我们有这样的看法是有原因的,因为谐音,网络词汇也多了导致的。在古时候,有些名字是很正常的,比如:姬友(基友),尼玛衮,那时候是没有那么多的这样的网络词汇的。


再说秦武王本名嬴荡(“...荡”),秦武王身高体壮,孔武好战。在政治上,设置丞相,驱逐张仪,结盟魏国,联越制楚。军事上,攻拔宜阳,设置三川,平定蜀乱。经济上,修改封疆,更修田律,疏通河道,筑堤修桥。成就一样杠杠的,就算难听又难看,也一样受人尊敬,人最重要的还是要让自己成为了不起的人物。中华文化博大精深,除了这些其实还有很多好听的有诗意的名字呢,不如再盘点几个好听的也不失一番乐趣:

柳如是(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

柳如是(1618年~1664年),本名杨爱,字如是,又称河东君,著名歌妓才女,幼即聪慧好学,宋朝辛弃疾《贺新郎》中:“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故自号如是。浙江嘉兴人。“秦淮八艳”之首,明末清初女诗人。流落松江,自号“影怜”,表浊世自怜意。留下的作品主要有《湖上草》、《戊寅草》与《尺牍》。

林徽因(林微荫)

是不是有一种很恬静既有诗意的感觉呢,林徽因,汉族,今福建福州,出生于浙江杭州。原名林徽音,其名出自“《诗经·大雅·思齐》:大姒嗣徽音,则百斯男”。后因常被人误认为当时一男作家“林微音”,故改名为“徽因”。中国的建筑师、诗人和作家,建筑学家梁思成的第一任妻子。代表作品有《你是人间四月天》、《莲灯》、《九十九度中》等。

好的名字也讲究平仄音押过韵,读起来自然舒服了。为了不显世俗,文人取名字还经常寄情于山水,烘托与草木,歌咏于国家,乘凉下古树,漫步在乡间,富有诗意,不仅优雅还能抒发情感。古人好听的名字有很多,你还知道几个?

8

我来答一个,元好问,金末到元朝的文学大家。初听这个名字时,我当时觉得这个名字挺奇葩的,怎么会有人去这个名字呢?这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啊?好奇心驱使我去了解元好问这个人。后来越深入了解,我越觉得元好问这个人古人越了不得,他根本就是一个妥妥的文坛大佬啊。

人物简介:

元好(hào)问(1190年8月10日—1257年10月12日),字裕之,号遗山,世称遗山先生。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金末至大蒙古国时期著名文学家、历史学家。

元好问作为一个文坛大佬,学问深邃,著述宏厚。他在诗、词、小说、散曲、史学等方面著作颇多。诗1380余首,词380余首,散曲6首,散文250余篇,小说《续夷坚志》4卷202篇,《中州集》10卷,《唐诗鼓吹》10卷,《遗山乐府》(又名《遗山先生新乐府》)五卷等。此外还有《遗山诗集》、《乐府》、《续夷坚志》等。传世《遗山先生文集》、清光绪读书山房重刊本《元遗山先生全集》。

笔者觉得元好问先生,最为大众熟知的作品是他的一首传世之作《摸鱼儿·雁丘词》。名句“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就出自元好问先生的这首词上阕。附《摸鱼儿·雁丘词》(上阕)

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

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

欢乐趣,离别苦,是中更有痴儿女。

君应有语: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

据说,这首词还有一段关于雁丘的让人津津乐道的轶事:

元好问在十六岁赴并州赶考,途中听有捕雁人说,他今天捕杀了一只雁,另一只逃脱的雁悲鸣不止,然后投地而死。元好问感动不已,遂买下殉情的大雁,把它葬于汾河边,立碑并刻下“雁丘”二字。然后赋词一阙,就是我们熟知《摸鱼儿?雁丘词》(上阕)。







9

完颜陈和尚,是金朝版本的李定国,甚至更强,因为他的对手是比满洲八旗更强大的蒙古铁骑主力。

同样“两撅名将”,挽狂澜于既倒,同样被猪队友拖累壮烈殉国。

10

小白,就是齐桓公,姜姓 ,吕氏,名小白,又称公子小白。

春秋时期齐国第15位国君,春秋五霸之首。 齐国内乱后,小白继国君位,任管仲为相,实行军政合一、兵民合一的制度,齐国逐渐强盛。

姬友,郑桓公,西周末年周厉王少子,周宣王异母弟。姬姓,郑氏,名友,故又称姬友、郑友或郑伯友,史称郑桓公,是春秋时期郑国的第一代国君。

眭固,东汉末期人物。原为黑山贼,后与袁绍合谋共攻东郡,反为曹操所败,转身又投入张扬部下,张扬死后,又转投袁绍 ,之后于犬城和史涣、曹仁、于禁、徐晃等人交战,战败而死。

眭固名字一般,名气、影响也一般,但是,重点来了,眭固,字白兔。对,就是小白兔的白兔。


图片是从网上找的

赫舍里·索尼,满洲正黄旗人。清朝的开国功臣之一,一等公爵,也是由孝庄皇后指定,辅助康熙的四位辅政大臣之一。

来护儿,字崇善,隋朝名将,东汉中郎将来歙之后。来护儿早年投奔隋军,参与平定陈朝,后随杨素平定高智慧起义,612年、613年、614年三征高句丽。后来,来护儿随隋炀帝巡幸江都,官至左翊卫大将军。义宁二年(618年),江都之变,隋炀帝被弑,来护儿一同遇害。

还有就是,来护儿有十二个儿子,其中第六个儿子叫 来整,授左光禄大夫,封襄阳县公,江都之变时遇害。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