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艺术 > 70后不用、80后找不到、90后干不久,“用工荒”显现,如何破解?

70后不用、80后找不到、90后干不久,“用工荒”显现,如何破解?

2020-09-17 12:31阅读(68)

70后不用、80后找不到、90后干不久,“用工荒”显现,如何破解?:年龄歧视,遭遇用工荒都是活该,人家韩国70岁的都不愁找工作,中国45就没公司要了,天天喊用工

1

年龄歧视,遭遇用工荒都是活该,人家韩国70岁的都不愁找工作,中国45就没公司要了,天天喊用工荒,活该,趁早关门大吉

2

先说下70后、80后、90后的特点

70后要么做到公司高层,要么找些轻松的工作但薪资不高,要么卖苦力工作,最后一种就是待家里没工作了。在职场中已经很少会去招聘70后,除非高层管理者。

80后相对来说要稳定,跳槽很谨慎。毕竟有孩子、车子、房子等等,实打实地压在身上沉甸甸的,不敢轻易跳槽。在职场中能够忍受领导的辱骂,可以接受加班,公司氛围不好没关系,只认准一件事,发工资就行。

90后是职场中的中坚力量,他们喜欢新鲜事物,有想法有创意。他们渴望稳定发展的平台,有成长的空间,喜欢轻松活跃的气氛,不喜欢吃老板画的饼。当某些事情触碰了他们的底线,那对不起,say goodby。

接下来讲讲如何解决招聘难的问题,为什么招不到80后,留不住90后。

1.80后跳槽平台很重要,是否可以长期稳定,企业运营状况如何。职位的晋升,薪资待遇方面也是考虑的因素。80后已经30-40岁了,能力方面是没问题,企业能給80后带来哪些,发展空间呢,还是薪资待遇呢。所以我觉得80后找工作无非就这几点:平台,企业前景,发展空间,薪资待遇。注意排序,平台、企业前景、发展空间放在最前面。他们更需要在某个行业/领域沉淀下来,积累自己资源,丰富自己能力,才能走的更远。

2.90后留不住?网络上对90后的标签很不好,不能吃苦,眼高手低,静不下心。企业遇到90后流动性大的时候,是否分析过企业自身的原因。工作种经常教导90后要先从自身找原因,再去找客观原因。老板你是不是经常画大饼,教导新人学习机会更重要,薪资无所谓。压榨员工无条件加班,还不给报打车费。在招聘时请想到这两点,90后能给你带来什么,企业能给90后哪些东西。

现在找工作,求职者选择的机会更多了。企业需要根据自身情况,将优势展示给求职者。在企业发展的同时,要关注员工成长,了解员工的需求,才能留住员工。

3

“用工荒”这个现象多年来一直见诸各种媒体,实际上在部分区域、部分用工单位、部分特定时间确实也存在这种现象。所谓用工荒,是站在用人单位的角度来说的,是指导用人的时候没人可用,无法满足用人单位正常业务或者生产开展需要的劳动力。但是“用工荒”不能从全局上说,从全局角度来看,劳动力的数量与国家单位整体人员数量的需求差异并不大。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用工荒”现象?要相知道答案并且有自己的应对策略,还需要首先知道“用工荒”的相对具体情况。

“用工荒”是一种局限于劳动形式、企业性质和用工时间与区域的特定现象。

从总体劳动数量上来说,中国的劳动者数量不少,甚至多于企业的用人数量,但是实际情况是,部分企业在特定阶段确实招不到人。

1.用工荒出现于两个“极端”

如果我们按照劳动者智力投入或者科技含量来对企业进行划分,可以看出,最底层是劳动密集型企业,而最高层则是领先的先进技术研发型企业。

最底层的劳动密集型企业生产和工作是批量化的,一条流水线或者一个工种,需要大量的人力投入才能够完成。他们对于操作数量、吃苦耐劳以及身体健康的劳动者有旺盛的需求。

最高层的技术研发企业,需要的则是顶级人才,无论在学历层次、思辨能力、研发能力以及知识跨界能力等方面都要出类拔萃,而这样的人才相对较少,所以有时候也会出现“用工荒”。

社会上关注最多的则是劳动密集型企业的用工荒。

2.劳动密集型企业的企业性质与用工荒有一定关系

这个话要放到现在这个时代来说。一方面劳动密集型企业大量需求的是特定职业熟练工种,不需要很好的创造力,只需要很好的操作熟练度与敬业精神。而社会上培养出来的职业劳动者相对数量并不多,如果聚焦于特定区域,就相对更少。

另一方面,劳动密集型企业大量用工的底层思维一定是“物美价廉”,又要劳动者能干,又要赚取“人口红利”,妄图以廉价的劳动成本来满足自己利润的追求。又要马儿跑,又要马儿少吃草。在当下这个时代很难。

3.特定时间与区域出现明显的用工荒

对于大多数当前的企业来说,总逃避不了“淡旺季”这个现实。在旺季的时候,业务订单多,生产需求量大,需要大量劳动者,于是急吼吼招人。但一到淡季,订单下滑甚至没有订单,企业的成本压力骤然增加,首先想到的便是裁人以降低成本。这种旺季招人、淡季裁人的现象是造成用工荒的重要原因。

另外,这种现象多出现在用工形式相对简单、工作方式相对单调、劳动者专业能力要求相对不高的企业聚集区。

整体上来说,劳动者的需求与企业的用人需求存在不一致的地方

从理想的角度说,企业用人需求与人力资源市场的劳动力是合理匹配的,但实际上因为区域、薪酬、工作条件、用人要求以及政策等多方面的原因影响,导致企业需求与劳动者的流向并不一致。

一些企业因为地理区域位置一般、用工条件一般、薪资福利一般等,即使有再急迫的需求,也没有劳动者愿意搭理;而一些企业相对条件好一些,能够满足劳动者需求,则可能会出现供过于求的现象。

所以,在各种因素作用下,特定企业用人与劳动者的流向之间不是“齿轮咬合\"的关系,而是在市场作用下资源随机流动的配置关系。

时代发展,给了劳动者更多创造财富的机会

在多年前,因为市场发展不够成熟,劳动者创造财富的机会相对较少,不得不依赖于雇佣的用工形式。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一方面致富的机会越来越多,另一方面,国家也鼓励劳动者更多的发挥自主创新能力。尤其是原来大量打工的农村劳动者,在农业农村政策的鼓励下回乡发展变成了更好的选择。

当然,这里不得不强调一点,就是城市对待外来打工者及其家属与子女的房产、教育、户籍等政策是不到位的,这也变相促成了打工一族”候鸟“现象的出现。

那么,用工荒,对于企业来说意味着什么呢?

作为特定的企业,没有办法左右人力资源的市场体制,没有办法改变城乡政策,只有站在自身经营管理的角度去考虑和对待这个问题。

1.不管怎样,要认清”用工荒“的现实

实际上,不少企业的老板存在”选择性忘记“。当需要人的时候,求爷爷告奶奶,恨不能将打工者拖回去;但是当人一旦上岗或者招齐,它就忘了招人之难。在工作条件、薪资福利等方面极尽”剥削“之能事。最后弄得鸡飞狗跳。

如果用工者不能够认清这一现实,就无法理性、客观的对待自己”用工荒的现象,就拿不出合理的策略来应对这一事实。

2.对于企业来说,用工荒体现的是自我企业的升级能力

说实话,出现用工荒的单位绝大部分都是民营企业。民营企业是市场化比较彻底的一个群体,但在用工这个问题上却不够彻底。

一方面,企业片面局限于某一业务或者生产形势,脱离不了劳动密集型企业的本质,以人员数量与规模取胜;另一方面,年年用工荒,其在用人策略、用人渠道、留人机制和培养人的经管领域并没有真正的升级进步,总希望四两拨千斤,靠多付出一点小小的利益来换取成倍的回报。

这种思维如果不改变,就很难解决用工荒的问题。有些企业一个月能招聘入职200人,但是离职量也达到200人左右,除了把招聘人员“逼上梁山”以外,企业损失的是信誉和利益。

3.用工荒背后还体现了用人单位的文化包容性不足

劳动者非常现实,那就是哪儿赚钱就导哪儿去。但这不是劳动者选择的唯一标准,除此之外,他们还要考虑导生活的方便性、单位的包容性和个人后续发展的机会。

如果仅仅把劳动者当“临时工”用一下,没几个人愿意到你这儿来。你把他们当作临时的劳动力,他们自然就把你当作临时的雇主。

人类如同大自然的万千物种一样,即使随着各种条件的变化进行迁徙,那也是一定去寻找最适合自己的地方。天冷了,大雁就要南飞,因为南方气候温暖;春来了他们就回导原来的住处。但是不管如何迁徙,他们都有相对固定的“场所”在不同条件下和不同时间生存。

即使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你的企业能够成为那些流动性很强的劳动者固定选择的一隅吗?

何以处之?

我不知道题主问的是劳动者何以破之,还是企业何以破之?综合起来答题说一下。

1.用工荒背后的劳动者市场流动现象不是针对特定年龄群体

劳动者的市场流动性,是人力资源市场化的必然现象,应该说越是年轻的劳动者越倾向于这种流动性。作为个人要能够适应这种现状,作为企业要能够创造有利的条件,来“引流”--使得目标劳动者愿意“流”向自己的企业。

2.以自己的实际情况和实际需求为出发点,独立判断,不随波逐流

作为企业,要考虑到自己的实际用人标准和需求,只要能够满足自己生产经营需要的劳动者即可录用。不要为了所谓的面子和“潮流”做一些诸如“学历”、性别、籍贯、婚姻等方面的无关要求。

本来高中学历就可以搞定的工作,你非要本科学历,怎么能招到人?本来技工学校就可以满足,你非要正规大学毕业生,那不是难为自己?本来应届毕业生就可以做好的工作,你非要多年工作经验的劳动者,你不“荒”谁“荒”?

作为劳动者也是如此,本来一些单位急需你这样的人才,就因为位置不够繁华,你不去,反而去那些竞争激烈的区域“抢”位置,你不就业难谁就业难?

3.要有投资的意愿,不愿意付出拿来的收获

对于企业来说,除了支付固定的工资以外,很多企业不愿意在“人”的因素方面进行投资。这是自私和短视的表现。要舍得对自己的员工进行投资,包括他们的知识、技能、思想、福利甚至健康等,都要投资。这种投资表面上是“为了别人”,实际上是为企业创造财富的最关键因素“人”添砖加瓦。是投给企业自己的。这个账算不过来,就别怪“用工荒”了。

同时,感情投入也是一种“投资”行为,要想让劳动者对你亲近,被你吸引,就要真诚,讲信用,要实事求是,真正尊重劳动者。不要觉得自己是老板,自己高高在上,当出现“用工荒”的时候这些一点用都没有。

4.未雨绸缪,招聘者不仅要招人,更重要的是建立用人的“蓄水池”

一方面要清晰的认知自己特定人才需求的人力资源市场状况。好比去市场买菜,你连市场上有什么商品都不知道,如何做自己的“采购”计划?

一方面,要建立人力资源市场与自己需求“对话”的渠道,要能够随时“对话”,畅通沟通。不管你的目标对象现在哪里、心在何方,你能够随时找到他们吗?

最后,改善自己经营,尽量减少淡旺季对人员流动的影响。即使在淡季,也尽量少裁人。遇到成本问题,要反思自己的经营,而不是片面裁减员工。

随着时代的发展,劳动者流动的现象会越来越频繁,农村劳动者回流的现象也越来越明显。如果企业不从自身反省、改善自身的用人条件和理念,不升级自己的企业(比如投入更多的技术或者智能设备),而片面的固守原有理念,甚至毫无用处的埋怨市场与所谓的“用工荒”,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君不见,同样是用工季,有些企业门可罗雀,而有些企业确实人流如织吗?


更多职场观点,请关注我的头条号“指尖视野”。

4

用工荒”这个提法我是不赞同的,之所以招工困难,最根本的原因我感觉与几零后没有太大关系。如果工资待遇大幅提高,给工人应有的尊严,多一些关爱,用工招工并不难。对于楼主这个问题,我就试着分析一下几个年代的特点。

70后,是最幸福的一代,大多数都有兄弟姐妹,不缺亲情不缺爱,那时上个中专都能安排工作。混的好的成为了社会的顶层,有钱有事业,这一波人自然不会列为招工的范围。混的差的,或者说当年上学包分配的那一波,多数都遇到了企业破产,有的人干脆下海自己做小买卖,有技术的也能找个不错的技术工种。算起年龄也是小50的人了,实在混不下去的那一部分随着年龄增大,体力下降,增加了用工风险,自然不被待见。

80后,近40的不惑之年,是最好的用工年龄。但多数80后都是实行计划生育的一代,上有老下有小,由以前的421家庭变成422家庭,负担越来越重,加之老人孩子需要照顾,多数人不愿意背井离乡,而是选择了收入更高的工种,比如农村户口的会选择大车司机、电焊工、包工头等等,城市户口的也基本都有了自己稳定的工作。面对离家远、待遇低的外地打工,很多人都不愿意去干。

90后,被称为不靠谱的一代。当然这只是网络上很不理智的说法。其实,90后这波年轻一代才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希望!他们的父母多是70后,家境好的上个好大学,家境差的也会倾其所有给他们最好的生活,相比80年代的人,或许他们更娇贵,他们有知识有文化,再稍加历练几年定会成为祖国的栋梁。打工对于他们来讲,可能放不下架子,或者离不开父母的呵护。虽然也是三十而立的年纪,独当一面当家庭顶梁柱的实力还有所欠缺。

用工荒,我在开头就讲了,只要提高工人待遇,让他们得到尊严,过的体面,苦点累点都不是问题!就看各大招工企业愿不愿意降低利润减少对劳动力的压榨,如果做到这一点,招工并不难!

各位条友若有不同观点请留言探讨,欢迎点赞转发!

5

我国最不缺的就是人,但为什么还年年都喊用工荒呢?是时候反省一下问题出在哪里了。

用工荒主要针对工厂里的一线工人,这些一线的基层岗位由于薪资低、工作强度大、加班严重、上升空间小等等不足,所以很难招到企业认为合适的员工的,而对于企业来说,“合适”就是指既要员工有熟练的工作技能,又要员工任怨任劳,还希望员工要求工资低这样的员工,但问题是员工也是人,也要衣食住行,连最基本的衣食住行都保障不了,那怎么可能有人愿意干呢?

70后不用,那活该出现用工荒了,70后也才四十多岁,他们要经验有经验,要体力还有体力,为什么不能放宽一点呢?而80后找不到,这也很正常的,人家80后刚购车、购房、结婚、生子,正处于人生中用钱最多的年龄阶段,而生产一线岗位工资那么低,怎么满足得了他们的需求呢?所以,难招到80后的工人是难免的。而90后为什么干不久?一方面,这些基层岗位的工资本来就不高,而且工作很辛苦,夏天炎热,一身臭汗,冬天寒冷,手脚冰凉,也没有人身自由,上下班定时定点打卡考勤,工作过程中也不可以随意走动,就算三急了,也得找人顶替才能上一趟厕所,就算口渴了,也得等到中休的时候才能喝口水,像这样的工作,对于家庭条件普遍比较好的90后来说是难以忍受的,就算工厂招到这些90后,他们也是不稳定的,他们只会把这样的一份工作作为跳板,一旦有了更好的选择,他们就会马上提出离职,所以说,90后一般是做不久的。

如何破解呢?

我认为应该放宽招聘要求,把没有体力要求的岗位的年龄要求放宽至60岁以下,这样,就可以招到70后员工了。但对于想招到并稳定80后和90后员工是很难的,这里面涉及到工资问题,还涉及到人的观念问题,这些在短期内是难以改变的。

6

招工难矛盾如何破解,先应该从用工方找问题,招用工环境有待优化,共同努力才能真正破局。

用工方在激厉的市场竟争环境下,人才优势是关健,追求最大利益化,这个没有错,用工原则优胜劣汰,也无可厚非。但考虑企业利益的前提下,员工利益也不能忽视,同样应该放在重要位置进行考虑,互利才能真正互惠。

国家投巨资重视岗前培训,多种行业列入训练计划,各地都出台一些你选职业,政府出钱培训,不同程度快速提升就业技能,增加就业机会,提高劳动者素质,有着不可贴代的积极意义与作用。

只有通过政府政策扶持,加强人力市场管理,正确引导,严抓、严管,步步加强打击欠薪现象,多管齐下,多方发力,抛弃不健康因素,共同努力下,相信破解用工荒不是难题。

图片来自网络

7

我国自1983年开始实行计划生育政策,现在差不多过去了30多年,50后,60后逐渐老去,人口老龄化问题逐渐凸显。我国现阶段可以说是处于刘易斯拐点处,人口红利逐渐减少。所以难民会出现用工荒的现象。

一、70后现在已经属于40岁的阶段,也算年龄已经偏大了。所以企业不用70后主要原因一方面是因为年龄太大,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他们从事的工作两级分化比较严重,要么下海经商成为大老板,要么成为政府机关工作人员,而大部分人则长期从事没有技术含量的苦力工作,所以他们的能力和现在企业的需求已经不匹配了。

二、80后在30几岁的年龄段,30几岁,大多人都已经相对成熟并且基本都已经有家庭。已经找到自己工作的目标,所以事业也算相对稳定了,不想再做过多的改变,而因为现在重新找一份工作,如果没有太多经验,必须的从基层做起,为了养家,工资水平肯定也不允许他们轻易跳槽。

三、90后是比较有个性的一代,明确知道自己需要什么,不需要什么。他们频繁跳槽的原因有两个,一个是他们大多都没有结婚,家庭条件也比较好了,没有太大的经济压力,所以他们才频繁跳槽,选择自己喜欢的工作。另外一个原因是现在企业的制度存在缺陷,极其缺少人文关怀,员工合法权益得不到保障,而从小娇生惯养的90后,是非常受不了这种不公平待遇的,所以才选择辞职

对此我有以下几点建议

让70后,80后重新选择新的工作岗位已经很不现实了,我们能做的只有留住90后,让他们成为支撑企业发展的主力军。

但是就要先从源头上解决职场上一些侵犯员工合法权益的行为,才能药到病除,留住90后。

一、企业层面,要更新老旧的人员管理制度,遵守法律法规,孕育良好的企业文化,注重人文关怀,同时也是注重科技研发,努力实现工业化自动化

现在很多企业无偿加班,996工作模式盛行,入职试用期、劳动合同的签订都是非常不规范的,大多都侵害了员工的合法权益。基本人权得不到保障不说,而且晋升渠道狭窄,让员工看不到希望。一方面是人事专员和管理人员的不专业,另外一方面也是因为公司的制度有问题,付出和收获不成正比,所以才留不住人才。

而在这个老龄化社会,人口红利消失的时候,我们不仅需要留住人才,还应该加大科技的研发,争取实现工业全自动化,解放劳动力,这样一定程度上也可以缓解用工荒的压力。

二、国家层面,应该落实相应的一些《劳动法规定》,严惩侵害员工合法权益的企业

国家虽然出台了各种劳动法旨在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但是因为监管还存在漏洞,违法成本低,所以让企业很多不规范的行为盛行。这就需要相关部门做好监管工作的同时,也要严惩不遵守相关规定的企业,这肯定能起到杀鸡儆猴的作用,让企业侵害员工合法权益的行为有所收敛。

三、个人层面,要提高维权意识的同时,也要做好职业规划,避免频繁跳槽

第一 ,在面对企业无尽压榨,侵害劳动者权益的时候,很多人都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态度,纵容了企业的嚣张气焰。要知道想要营造良好的用工环境,不仅要企业和政府努力,更需要劳动者自身做好维权监督工作,这样才能一同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

第二,在进入一个企业的时候,90后要综合考虑企业的各个方面,提前做好职业规划,并学会深耕,这样不仅利于自身发展,更利于企业发展,才能从一定程度上缓解用工荒。

8

没有说招不到人 ,说什么用工荒的,都是假的。只是低价的劳动力少了,只要你工资给高点,去的人多的是。

用工荒的厂一般是环境差 ,工资低。 每个星期六一班每天工作十二小时,一个月三千七八。而且劳动强度要不小,流水线一直都不会停 ,而且线长一直在后面催,今天只要做够产量明天就涨不少,干不够产量就托班,就开始骂人。而且一个车间四五十个人 ,光线长班长就十来个还有管理员一大堆,平均三四个人就有一个领导 ,这样的厂不用工荒才怪里

9

??这个问题就是用人单位的错了,70后上有老下有小,生活压力大,想为家里多赚钱,养父母,为儿女们赚点婚嫁钱,你说人年龄大干不了,是你不用人吧???

??80后年龄刚刚合适你为什么找不到,自己找找原因吧???

??之于90后留不住的原因有很多,你们怎么不深入人心的调查了解一下情况呢?他们年轻正是显身手大干的时候,你工资低的可怜,人家辛苦的转钱,还不够老婆孩子一家人生活中的开销??

??他们男孩要奋斗赚钱买车买房,还要付高价彩礼钱,好不容易把老婆取进门,还要背负还债的压力,生了孩子还要背负高价奶粉钱,电费,水费,煤气费,燃气费,物业费,生活费等等……,家中一切消费都离不开一个钱字,工资给少了他把自己都养活不起,别说养一家人了??

??有句话说:人摞活树摞死,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都是生活所逼迫,试问:他们不跳槽找工资高的工作干,多赚点钱??,让他们怎么生活呢???

10

就“用工荒”而言,主要有以下三方面的原因:

全国平均每分钟新注册8家公司,即全国每天新成立1万多家公司。

这些新成立的初创公司,由于在启动资金和商业模式方面,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因而能生存三年以上的比例很低。

也就是说,这些初创公司相对不稳定,因而就招聘而言,就会显得引力不足。

随着农村工业园区的兴起,以及脱贫攻坚战的全面打响,农民就地就业的选择性大了。

现在乡镇上,之前在外打工,积累了资金或学到了技能的,回乡就业的不在少数。既可照看父母,又可以陪伴孩子读书,收入即使比之前少一点也无所谓了。

就农民而言,由于有驻村干部蹲点,专门帮助农民脱贫致富,种植业、养殖业、农村电商等业态正蓬勃发展,因为,农民外出打工的欲望没有以前高了。

70后80后90后各有需求

70后都在40~50之间,就企业而言,由于考虑到养老保险问题和离退休不足5年,不能随便辞退因素,确实不怎么愿意录用,除非是特殊人才。

80后都在30~40之间,处于风华正茂的时期,大多是单位的中坚力量,可以说工作上顺风顺水,收入上也基本满意,考虑跳槽的概率并不高。

90后在20~30之间,即大学毕业刚工作不久,由于他们受消费的影响,对工资收入的期望值普遍较高。当受了点批评、或工资没有达到预期时,就会频繁跳槽,工作有长期主义精神的比例不是很高。

如何破解“用工荒”?

2015年,我在上海圣诺亚大厦工作时,见到驴妈妈的公告栏中,经常贴着一张海报,即员工为公司推荐试用合格的员工,奖励800~2000元。

这其实就是很好的方法,通过企业员工的现身说法,实现“近者悦,远者来”。

其次,公司的招聘必须是常态化的工作,一是构建人才库;二是选用性价比更高的员工。

再次,就是员工进来后,要分门别类管理,追求眼前工资的,就相对多安排点工作,满足他们工资多点的要求;追求个人成长和发展的,就要多关心多培养,满足他们名利双收的要求;对于有能力有意愿与公司发展战略相融的员工,应该及时考虑加入领导层或核心层。

总的来说,公司能按章为员工办理社保,收入与岗位创造的业绩相匹配,员工也不会主动离开。即使因家庭原因要离开,也会依依不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