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论语》中孔子与学生的一段对话。孔子想到九夷一带去居住,有人说:“那个地方闭塞落后,怎么好居住呢?”孔子回答说:“有君子居住在那里,还会闭塞落后吗?”
孔子闲居时,向弟子们谈的一个想法,他说自己想到“九夷”去居住。“九夷”通常是指我国古代东南一带的蛮夷之地,包括现在的广东、广西、湖南、江西、浙江、福建等南方省份。当时这些地方还没有开发,人们披发文身,没有文化,过着一种十分简陋的生活。孔子谈了这个想法后,其中一个学生站起来说:“那地方太落后了,怎么适合您去居住呢?”孔子反驳道:“只要有君子居住在那里,那个地方还会闭塞落后吗?”
孔子为什么产生“欲居九夷”的想法?从他反驳学生的话中可以得到一些信息。“九夷”这些地方当时实在太落后了,孔子大概是想开辟一个新天地,用以传播中原文化,教化那里的人民。孟子在尽心篇《正义》中说:“君子所过者化,所存者神。故君子居之,则能变其旧俗,习以礼仪。”可见,孔子“欲居九夷”的目的,是想通过自己对民众的教化,使这些地方逐步文明起来,不在闭塞落后,这正反映了孔子对社会的责任感,因为越是闭塞落后的地方越需要君子。同时,也可以看出,为了实施对落后地区的教化,孔子不惧怕“陋”,不计较个人得失。
时代发展到今天,社会进步了,经济发达了,但城乡之间的差距依然存在。现在虽然不存在像古代“九夷”那样的蛮荒地区,但城乡文明程度的差异却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前段时间媒体报道,位于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昭觉县支尔莫乡的阿土勒尔村,是一座名副其实的“悬崖村”,有72户人家居住在那里,村里通向外界,需要顺着悬崖连续攀爬17条藤梯,其中接近村庄的几乎垂直的两条相连的藤梯长度约100米。阿土勒尔村有15个6至15岁的孩子在山脚下的勒尔小学上学,平时住校,每月月中和月底的周末才能回家。每次上下山,家长们都会轮流接送。上学的孩子都背着沉沉的书包,大多数是女孩,15个孩子在三个家长的保护下,大约在藤梯上攀爬2个小时,才能到达“悬崖村”。由于道路问题,村民养殖的牲口运不到山下,基本都是自产自销。村民把产量有限的花椒和核桃背到山下,换回日用品和少量的现金,普遍处于贫困线以下。
这是一个稍微极端的例子,事实上,在我国广大的农村地区,像这样贫困的地方并不在少数,村民祖祖辈辈没有文化,靠有限的土地维持生计。2016年以来,国家实施“精准扶贫”战略,其中包括文化扶贫和智力扶贫,我认为最根本应当是“教育扶贫”,让这些地方的孩子有学上,并且学得好,将来学会一身的本领,才能最终改变家乡贫困落后的面貌。
教育扶贫需要一大批献身农村教育的乡村教师,这些教师不但要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而且要具备甘于寂寞、不惧“简陋”的教育情怀。
不可否认,与城里教师相比,乡村教师的生活条件会艰苦得多,这里既没有高楼大厦,也没有灯红酒绿,甚至没有电脑、网络等现代化的办公设施,但是正是因为条件艰苦,才能体现出一位教师传播知识、传播文明的价值。其实,农村孩子与城里孩子相比,并没有什么本质上的区别,他们都应该接受公平的教育,教师就是改变这些孩子前途和命运的播火人。当看到农村面貌改变,孩子们个个成才是时候,他们也可以像孔子那样自豪地说:“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很高兴回答这一问题,个人管见,不当之处欢迎“关注”作者继续交流!本回答来源于作者新浪博客(已关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