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望梅止渴,故事出自南朝刘义庆《世说新语·假谲》:“魏武行役,失汲道,三军皆渴。乃令曰:‘前有大梅林,饶子,甘酸可以解渴。’士卒闻之,口皆出水,乘此得及前源。”据考证,这是曹操率军攻打宛城(今天河南南阳),行军途中发生的事,发生地在今天安徽马鞍山市含山县境内。从故事的发生地区看,梅是杨梅、梅子都有可能。因为,自古以来,安徽境内杨梅、梅子都有出产。

先说杨梅。杨梅主要产区是浙江、江苏、安徽、江西、福建、湖南、广东、广西、云南、贵州、四川、台湾等省,其中以江浙两省所产品质最佳。宋苏东坡对江浙杨梅情有独钟,曾说:“闽广荔枝,西凉葡萄,未若吴越杨梅”。明王象晋独推绍兴所产杨梅,其《群芳谱》品评道:“杨梅,会稽产者为天下冠。”清李渔特别爱食杨梅,《杨梅赋》云:“南方果珍,首及杨梅。”

梅子,又叫青皮、海梅、苦香、油楠、青相、青梅、果梅、酸梅。原产地是海南,但广东、福建、浙江、安徽等地早就普遍种植,后来还传入日本和东南亚。

梅子不同于杨梅的是,它有三种吃法。一种是未成熟时的青梅煮酒,一种是成熟后的直接食用,还有一种是腌制后当调料、下饭菜。

而杨梅只有两种食用方法:一种是成熟之后当鲜果吃,还有一种是成熟后浸泡度数较高的白酒。没听说谁吃青涩杨梅的。什么叫青梅煮酒?有两种可能。一种是用青梅浸泡米酒、黄酒;一种是用青梅果肉发酵酿酒。后者因为去渣、保质不易,因而并不流行。青梅煮酒,一般认为就是青梅泡酒, 当年,曹操跟刘备青梅煮酒论英雄,应该是饮青梅泡酒谈论天下英雄。不是火锅里煮着青梅当下酒菜的意思,那会酸死人的!

就是说,从味道、作用和出产时节、地区两个方面看,望梅止渴中的梅,指杨梅、梅子都有可能。但是,有一条文献记载,认为曹操口中的梅,是梅子(青梅),而不是杨梅。宋沈括《梦溪笔谈·讥谑》:“吴人多谓梅子为‘曹公’,以其尝望梅止渴也。”此外,说是梅子还有一个好处,可以跟“青梅煮酒”的故事联系起来。

假如说是杨梅,望梅止渴跟青梅煮酒不是同一种梅,给人的印象有点凌乱。至于曹操所说的梅子,当时是未熟的青梅,还是已熟的黄梅,要看故事发生的准确时间。不过,也可能,曹操原本就是随口杜撰用来给属下解渴的,他也不知道当时梅子熟还是没熟。

所以我感觉“望梅止渴”的梅应该是梅子,大家怎么看呢?

转自:壹苏州

最佳贡献者
2

三国时期是一个极具传奇是时代,这个历史时期出现了许多传奇的人物,产生了许多有价值的历史文化作品,成语故事就是其中一个,三国时期有产生了许多成语故事,像初出茅庐、无名小卒、锦囊妙计等等,除了这些之外,三国时期的这个成语大家也是经常听到的,那就是望梅止渴

望梅止渴

望梅止渴这个成语出自南朝宋时期刘义庆《世说新语》:“魏武行役失汲道,军皆渴,乃令曰:‘前有大梅林,饶子,甘酸可以解渴。’士卒闻之,口皆出水,乘此得及前源。”这个故事讲的是曹操在带领兵队时,士兵们口渴了,但是找了许久都没有找到水,士兵们都没有了力气,这时曹操告诉士兵们:“前边有一片梅子林,结了许多果子,梅子酸甜可以解渴。”士兵们听完之后嘴里的口水都流出来了,曹操便利用这个办法找到了水源。

《世说新语》

望梅止渴这个故事我们是知道了,但是有许多人好奇这望梅止渴中的“梅”是哪个梅呢?是杨梅还是梅子呢?我觉得是梅子。在三国时期杨梅和梅子都已经出现了,而且当时曹操带领士兵的地方是在安徽,安徽这个地方杨梅和梅子都有种植,按理说这两种果子都有可能,但是杨梅是一种果肉较小的水果,吃起来味道酸酸甜甜的,而梅子是一种果肉较多的水果,味道比杨梅要酸。在当时那种情况,曹操是希望士兵们活下来,成功找到水源,而梅子比杨梅要酸,人一想起酸的东西,嘴里就会分泌出口水,这样就可以使士兵们的口渴程度得到一定的缓解。

梅子

在三国时期另外一个典故也可以证明这个没“梅”是梅子,那就是煮酒论英雄的典故中,曹操和刘备在喝酒时讨论谁是英雄,他们一边喝着酒,一边吃着梅子,曹操还指了后院的梅子树,还对刘备讲了关于他用梅子给士兵们止渴的故事,而这个史料中记载的梅树是梅子树,所以这更加可以证明,望梅止渴的“梅”指的是梅子。

杨梅

最后要说的就是望梅止渴的意思,望梅止渴的意思是梅子酸,人想吃梅子便会流口水,因此达到了止渴的目的,比喻愿望无法实现,用空想安慰自己。由此可见,当时曹操对士兵们说的那一段话,说前面有梅子,可能只是在鼓励他们,只是为了让他们想起梅子,然后有动力去寻找水源,所以望梅止渴中的“梅”是梅子。

3

望梅止渴中的梅是指青梅。

梅原产我国西南山区,后在长江和黄淮一带栽培繁殖,距今已有3000多年历史。经过长期选育,现在我国梅的品种已超过200多个。梅总的分为果梅和花梅两类,果梅即食用梅。“望梅止渴”中的梅,即是这种梅的果实。花多为单瓣,花后结果,六月成熟,是制作饮料、蜜饯、果酱的原料。如酸梅汤、奶油话梅、陈皮话梅、乌梅等。有润喉止咳、开胃生津和解毒功能。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假谲第二十七》:“魏武行役失汲道,军皆渴,乃令曰:‘前有大梅林,饶子,甘酸可以解渴。’士卒闻之,口皆出水,乘此得及前源。”

望梅止渴的心理原理

话说曹操带兵走到一个没有水的地方,士兵们渴得很,为了激励士气,曹操就对士兵们说:"前面不远处有很大的一片梅树林,梅子特别多,又甜又酸,到时我们吃个痛快。"士兵们听了,一个个都流出口水来,不再嚷渴了,行军的速度也加快了。

在电影《上甘岭》中,我们可爱的连长也成功地演绎了一回"望梅止渴"的现代版。电影中有这样一个情节:在坑道里严重缺水的危机情况下,连长给战士们讲述了一个"梅子"的故事,引得战士们一个个都在吞口水。

事实上,望梅止渴这个典故道出了一个非常有趣而又十分常见的心理现象--联觉。联觉是指由一种感觉引起另一种感觉的心理活动。具体到望梅止渴这个典故,就是由听觉引起了味觉。除味听联觉外,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有这样的体验:看到红的、橙的、黄的颜色会产生温暖的感觉,而看到蓝的、青的、绿的颜色会产生寒冷、凉快或清爽的感觉,因而前者称为暖色,后者称为冷色。这是由视觉引起温度觉的结果。

最常见的是色听联觉,即听到一种声音会引起一种色觉,通常是低音引起深色,高音引起浅色。心理学家兰菲尔德(H. S. Langfeld)曾做过一个有关色听联觉的实验,结果表明:不同的音符会引起不同的色觉,而且对同一个人来说,音调和颜色的联系是相当稳定的,有些人在7年后仍保持c音符与红色,d音符与紫色,f音符与粉红色,b音符与非常明亮的铜色的对应关系。

正因为联觉现象的普遍存在,也使人们在有意无意中把这一心理学原理应用到日常的生活中,尤其是在现代的广告中有相当普遍的应用。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