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北魏孝文帝变法又称孝文帝汉化运动,是一场十分成功的国家变革,它不仅让魏国国力大大提高,也促进了民族的大融合,让鲜卑族融入汉族,增加了汉族的力量,为隋唐盛世打下了良好基础。北魏是鲜卑拓拔部建立的一个国家,鲜卑是秦汉时东胡的后裔,为游牧民族;北魏入主中原后开始汉化运动,以魏孝文帝汉化最为彻底,鲜卑的汉化促进了民族大融合,北魏以华夏正统自居,将草原上兴起的柔然当成蛮族,俨然成了一个汉族政权!

十六国混战时期也被称为五胡乱华,这段时间北方的民族矛盾十分尖锐,相互杀戮十分残酷,特别是汉族被五胡屠戮过半。冉闵是羯族建立的后赵国将军,他本是汉人,但被赵国皇族收养,因此得掌军权,羯族对汉族的杀戮引起了汉族的强烈反抗,最终冉闵发动政变推翻后赵,然后颁布《屠胡令》击杀胡人。冉闵率领汉族军队给羯族军队、鲜卑(慕容部)军队沉重打击,向诸胡展现了汉族强大的战斗力。冉闵最终被鲜卑(慕容部)军队击杀,但是冉闵的铁血奋争让鲜卑族看到汉人的血性,他们后来采取胡汉分治政策,汉族的生存状况得到极大改善。

鲜卑(拓拔部)建立魏国后,采取了较为缓和的民族政策,这让鲜卑政权在北方稳定下来,先后击败了北方的其它割据政权,完成了北方的统一任务,与南方的萧齐皇朝对峙。冯太后主政北魏后,进行了一系列的政治改革,也就是汉化动运,北魏孝文帝继位后开始全面改革。北魏的变法主要内容有:均田制、户调制,变革官制和律令,迁都洛阳,改易汉俗等。北魏孝文帝在全国全面推行汉语、汉姓,禁止说胡语,穿胡服、禁止采用胡姓,比如北魏皇族拓拔氏就改为元氏。在官制上北魏采用汉族的九品中正制,这导致魏晋以来的门阀制度更深,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阶级固化更加严重。

北魏孝文帝变法从正面上讲有三个好处:其一、北方的社会经济得到了恢复与发展;其二、政权封建化加速,鲜卑的部落制转变成皇权集中制;其三、促进了民族的交流和融合,鲜卑汉化后跟汉人一样,他们的共同敌人是草原上的柔然。北魏孝文帝变法从负面上讲有两个坏处:其一、汉化运动导致鲜卑的勇武善战消失,汉族的虚伪贪诈被鲜卑贵族学全了;其二、门阀制度在北魏开花结果,导致北魏阶级固化,疆化腐朽速度增快。事实上北魏孝文帝变法三十年后,北魏一分为二,分裂成东西两魏,西魏被北周取代,北周被隋朝取代。

最佳贡献者
2

首先谢谢邀请。

在中国历史上有三次大的政治改革,也就是秦国商鞅变法,王安石变法,再就是孝文帝变法,其中最成功的就是孝文帝变法,秦国虽然成功,但商鞅横死,王安石改革半途而废。只有北魏始终如一,因为这是有皇帝主导的改革北魏的变法实际起始于冯文明太后。只不过孝武帝更彻底而已。公元490年冯文明太后去世。北魏孝文帝终于亲自开始执政。但实质上,孝文帝执政才9年,但真9年确实北魏最灿烂,最辉煌,最伟大的9年。这9年,通过北魏孝文帝的改革,鲜卑民族彻底完成汉化。包括政治,军事,文化,经济。而且还是隋唐两代的奠基者,北魏六镇是隋唐的养母和源头。可以说,在冯文明太后的影响下,孝文帝受到了最传统,最严格,最高级的儒家教育,而且这种教育影响了孝文帝的一生。

北魏孝文帝改革从迁都开始。原因是平城有着大量的宗室,贵族,高官,其中盘根错节。利益纠葛。如果在平城开始大规模改革势必触犯原有贵族的利益,甚至有引发叛乱的危险,再就是平城地处偏僻,柔然经常犯境。导致京城不安,再就是迁都洛阳能够加强对汉族的控制和加速鲜卑民族的汉化。迁都地点有两处一是洛阳,一是邺城。北魏宗室,贵族希望迁都至邺城,因为邺城离平城比较近,再就是粮食和其他物资运输比较方便。但汉族大臣。大儒名士则希望迁都洛阳,从地理,经济,各个方面综合考虑洛阳比较合适。再就是孝文帝既然以华夏正统自诩。迁都洛阳是必须的。所谓:"汤武革命,应于天而顺于人”就在于此。孝文帝的迁都提议得到了宗室元老任城王拓拔澄的支持,在宗室元老的支持下,孝文帝带领30万军队,贵族,朝臣,宗室。历经几个月最终抵达洛阳。抵达洛阳以后,立即让鲜卑贵族,朝臣穿汉服,行汉礼,定汉律。但令人遗憾的是孝文帝人为的实行门阀制度。但这是为了笼络汉民族,而且同时提高鲜卑贵族的地位。并且使二者处于平等地位。

公元495年。孝文帝再次下令,宗室,朝臣禁止说鲜卑语。必须说汉话。如有违反者。一律处罚。和秦始皇一样,重新统一度量衡,铸造新钱。在洛阳开设国子监。太学。宣教汉化和儒家文化。公元496年。孝文帝居然改姓了,不姓拓拔了。姓元了,这真是石破天惊,皇室族姓都不要了,可见这个改革多彻底,多汉化。不仅如此,而且对其他鲜卑贵族也统一改鲜卑姓氏。赐汉姓。如拔拔氏为长孙氏。而且规定改为汉姓的鲜卑族,如穆,陆,贺,刘,等等与汉族原有大族相互通婚。孝文帝的这一人为拔高鲜卑贵族和提高汉族门阀导致鲜卑部族的根基也就是鲜卑六镇失去血脉。并最终导致北魏就亡国于此。孝文帝的改革基本上还是成功的。

孝文帝元宏的太子14岁的元旬公开反对孝文帝改革,天天穿鲜卑服装上朝,孝文帝多次劝导都没有效果,趁孝文帝外出视察的时候,元旬居然密谋返回平城。太子公然乱政,禁军主帅宗室元严立即封锁洛阳,并且立即派人告诉元宏,元宏立即赶回洛阳,拘捕太子,让宗室用棍棒猛揍太子。随后召集群臣商议废除太子。太子老师傅亮与李冲主动向元宏请罪。但元宏没有怪罪两位老师,说是太子本质已坏。不堪教导,并且赐死太子。可惜元旬的母亲白死了,她儿子没有当上皇帝。

孝文帝既然改革成功,文治很成功,当就想武功也成功。公元497年孝武帝陈兵20万发兵南朝。但被南朝齐国大将房伯玉杀的大败,自己都差点被活捉。可见,在文治武功四个字上。只有文治不错,武功差劲。所以元宏的谥号为孝文。而不是他父亲的孝武。公元499年4月。孝文帝元宏再次想发兵南朝,完成统一华夏的愿望。但半路的时候,孝文帝元宏病重,只得退兵返回。但在半路的时候,元宏已经知道自己生机已断,紧急按照北魏皇室传统赐死太子的母亲冯后。太子元恪继位。元恪就是宣武帝。宗室元澄等六人为辅政大臣。但宣武帝的继位拉开了亡国序幕。

我是清水空流,历史的守望者。期待你的关注和点评。

3

我尊敬的复旦大学教授葛剑雄老师对孝文帝改革评价很高,他认为鲜卑族本身是孝文帝变法的受益者。仅以北魏皇室元氏家族为例,虽然之后历经尔朱荣之乱、东西魏分裂对峙、北齐北周取代东西魏等多次动乱和战祸,但是元氏家族依然子孙繁昌、代有英贤。确实,与陈子昂齐名的古文运动先驱者元结,与白居易齐名的著名诗人元稹(什翼犍14世孙),江西浯瀯元氏与乐安元氏始祖元子哲,金末至蒙古国时期著名文学家、历史学家元好问,都是拓拔家族的后代。

这固然有一定的道理,但本身其实反映出孝文帝改革的问题症结所在。

事实上,比起文明太后冯氏设计和开拓变革路径相比,孝文帝的改革,本身就是一些装饰性和表演性的细枝末节,他把鲜卑姓氏改为汉姓,把原来中原和蜀地的士族和来自平城的鲜卑豪门捏合在一起,把行政官僚体制和爵位体系搞得更加精细,这些也许有很明显的重要性,但究其根本其实是不重要的——这不是又重要又不重要的模棱两可,而是说,孝文帝的变法,在面子上是激进的,在里子上是敷衍的。

改革变法包括移风易俗,然而其目的本身是为了富国强兵、清明政治。一个或数个乃至十数个统治家族的所谓文明化,可能迅速使其获得了先进文明的滋养而变得清贵高大上,但是用简单粗暴的方式断除了本身的民族之根,带来的后遗症其实是很可怕的。

当洛阳鲜卑亲贵迅速清谈化、腐朽化的时候,当高欢集团和宇文泰集团把元氏家族当作傀儡的时候,孝文帝改革的弊端其实已经呈现,而当鲜卑族作为一个民族湮灭在历史长河里的时候,很难说孝文帝做了一个惟一正确的选择——不过,既然现在已经没有鲜卑族的自我认同,所以也并不会有人骂他而已。

4

诚邀,如果结合国人当下对新冠疫情期间1.5万英国小留学生的热议,北魏孝文帝这场变法的功过是非,自会另有一番见解。任何一场变革的意义,作为后来人,我们都要替古人担忧,辩证的去分析,既要结合时代背景,又要看到对后世的深远影响。


一、汉族嫡祖母冯太后亲手调教,孝文帝接受并认可儒家文化

北魏孝文帝(476-499年),汉名元宏,其倡导的变法是中国历史上仅有的几场最彻底最成功的变革之一。作为出身被视为蛮夷的鲜卑族,孝文帝能有如此远见卓识,离不开其嫡祖母冯太后的言传身教。出身汉族世家的冯太后,作为杰出的女性政治家、改革家,对魏孝文帝元宏进行了最传统、最正宗的儒家文化教育,使其认识到汉家文化的现金,从而顶住守旧贵族的压力,完成鲜卑族的封建化,成就了北魏一朝最辉煌的巅峰,成为隋唐两朝大一统的奠基者和开拓人。

作为马上夺取天下的游牧民族,虽征服了华夏的土地,却被中华先进文化所征服,并最终融入到中华民族成为不可分的一部分。反观现今1.5万英国小留学生自小接受西方教育,全盘西化,现今是中国人,谁又能保证十年之后入籍英国,会不会是一批香蕉人黄皮白心、成为反华急先锋,既不认生养的亲身父母呢,又不认血脉相传的母国呢?


二、妙计南伐迁都洛阳,力排众议全盘汉化

北魏孝文帝,作为马上夺取天下的鲜卑族的杰出政治家,面对民族矛盾不断激化、阶级矛盾日益尖锐以及不堪剥削压迫揭竿而起愈演愈烈的农民起义,克服重重压力,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推进汉化运动。如:

推行均田制和户调制,变革官制和律制,迁都洛阳,改易汉俗,加速了鲜卑政权的封建化进程,极大的缓解了民族矛盾,促进了民族交流和融合,使北方社会经济有了明显的发展。


所以,读史明智,以今观古,自当省也。虽然孝文帝英年早逝,北魏在孝文帝改革之后盛极而衰,仅享30余年国祚变便分崩离析,我们仍要看到孝文帝重压之下的魄力,采取的一系列措施,为后世入主中原的少数民族政权,开了一个接受儒家文化、成功融入中华民族的先例,就足以彪炳千古,为千万代后世所敬仰。

5

主动放弃自己一半国土的皇帝,堪比宋高宗赵构。

大家要知道北魏可是统一过整个蒙古草原的庞大的游牧与农耕二元制帝国,它的领域不仅仅是中原地区,还包括广大的草原地区。

但是随着柔然在草原上的崛起,北魏在北部地区有了一个强大的敌人,事实上在北魏最初几十年里,北魏一直在和柔然作战。

这个时期北魏对中原地区的统治非常松散,刘裕率领东晋军队可以轻易进出河南地区,因为北魏压根就没有好好经营中原地区。

而对于北魏这个“游牧与农耕二元帝国”来说,定都平城(大同)是最好的选择。

到了北魏孝文帝时期,当时草原是一个什么样子呢?

柔然已经建立了庞大的柔然帝国和北魏平分整个草原地区,北魏虽然在与柔然作战中没怎么落下风,但是随着北魏汉化程度越来越高,北魏上层统治者越来越觉得草原地区对于北魏来说是累赘。

公元487年,柔然内乱,导致柔然注意力从与北魏争雄变成打压柔然内部分离出去的高车国,从而使得北魏北部防线压力大减。

北魏孝文帝非但没有抓住这一次机会彻底消灭柔然,而是乘机宣布迁都洛阳,平城距离洛阳,直线距离接近730公里,北魏孝文帝这次迁都距离和宋高宗赵构从开封迁都杭州距离类似。

这相当于北魏孝文帝宣布放弃一半的国土,从此把北魏从“游牧+农耕二元制帝国”变成农耕帝国。

但是,孝文帝在变革时又没有能掌握好,导致北方防线还保留了大量游牧帝国残余,具体而言就是在北魏北部防线上还保留了大量拥有独立于北魏中枢之外的部落首领以及部落武装,这些部落首领和部落武装在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25年后就发起了“六镇起义”,最终灭亡了北魏。

综上所述,从这个角度讲,北魏孝文帝简直是一个历史上罕见的昏君。

6

个人认为这个问题看是从什么角度看。

从民族大融合看,北魏孝文帝汉化的举措是了不起的,为汉民族文化以及民族精神注入了一些新鲜的元素,让汉文化得以凭借旺盛的生命力繁荣滋长。余秋雨就曾经说过四大文明古国唯有中华文化传承下来与这次大融合是分不开的。没有孝文帝的汉化就没有后面的隋唐盛世。

但是从北魏自身的发展前途看,全盘汉化是不理智的。在那个充满尚武精神混乱的时代,汉文化的礼仪风度、安于享乐、骨子里的文弱并不适合保家卫国,攻城略地。鲜卑族在汉化中普遍失去了自己民族最宝贵的豪放与洒脱,当还还有马背上民族的勇武,以致北魏最终走向灭亡,在这片土地上再也找不到鲜卑民族的一丝遗迹。

7

看待任何历史事件,得在历史环境中来看,且立场是关键,如果站在中华民族融合立场来看(这是主流,是教科书式的)是顺应历史潮流趋势的,是必须且成功的。

但站在北魏朝廷的立场,以及从后来周齐的胡化来看,孝文帝的改革是完全彻底的失败,首先可见的北魏瞬息分崩离析,最后皇室家族被屠杀殆尽,这些都是孝文帝改革的直接结果,但应该不会是孝文帝改革的初衷和预料的结果吧?再者鲜卑族的民族性完全消失,也许也不是鲜卑军事贵族们想要的结果吧?

8

不要简单给孝文帝定性。在给孝文帝冠上鲜卑奸或民族融合先行者之前,我们超脱于民族,不考虑民族,只考虑生活方式,也许就能得到一种全新的视野。

整个东亚其实就两种生活方式,一种是游牧渔猎,部落制生活;一种是农耕定居。

对于孝文帝和北魏来说,无非是选择放牧打猎还是种地的区别,所谓的民族情感、语言、文化、习俗,都是附加于生活方式上的东西。

分析历史上试图入主中原或者与中原纠缠不清的游牧渔猎政权,你会发现,鲜卑尤其是拓跋部和慕容鲜卑,是两个绝对的异类。

不管匈奴、突厥还是蒙古甚至契丹,都是搞定漠北再南下;唯有拓跋鲜卑,对漠北浅尝辄止之后,即把主攻点瞄向了中原。

对南北朝历史略有了解的都知道,与拓跋鲜卑同源的柔然几乎是同步崛起的。拓跋力微和柔然始祖木骨闾几乎同时代,拓跋焘重建代国与柔然雄主社仑也几乎同步。

也就是说,与其他先搞定草原再图中原的游牧政权完全不同,拓跋鲜卑几乎就没有享受过草原的红利。所以个人认为,拓跋鲜卑的所谓草原农耕二元帝国是不成立的,或者说是不完全的。

拓跋魏从建国伊始就与柔然纠缠不清,虽然拓跋珪、拓跋嗣、拓跋焘数代雄主在对柔然的战争中占尽上风,但却始终无法摆脱柔然的纠缠。否则以拓跋魏的实力,他们是完全有一统中原的实力的。

对于拓跋魏来说,建国日久,可以做出的选择就越少。因为不管是它早期的都城平城(大同)一带还是它后来建立的北魏,除了北部极少数地区是游牧、农耕杂处之外,它内部的主体人群已经完全变成了农耕民族。

我不喜欢这么表述,但我得用一个马列术语,生产资料决定生产关系。既然主体人群是农耕人群,那么选择适合农耕的统治方式就成为必然。所谓的汉族其实就是农耕民族。进入中原的拓跋部已经完全变成了农耕民族。在此之前,三长制、均田制的推出,还有《木兰辞》中的记载均表明,拓跋魏已经完全变成了一个农耕民族: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

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不管是“当户织”,还是称敌人为“胡”,抑或“磨刀霍霍向猪羊”,其实都是典型的农耕民族生活方式。

所以孝文帝的汉化其实只是对拓跋魏生存方式的确认。既然主体已经完全农耕化,也就是所谓的“汉化”,那继续保持鲜卑汉族二元帝国体制已经完全没有意义。

对于当时的北魏来说,退回草原和东北的密林完全不现实,草原有柔然,东北有高句丽;它只有选择农耕一条路。而农耕其实就是汉化。

理顺体制,寻找改革红利,就是孝文帝的出发点。与什么向慕汉化,出卖鲜卑完全就是两回事。

孝文帝唯一没有考虑到的是,任何改革其实都是利益群体的转化,忽视任何一个利益主体都会受到反扑,尤其是他忽视的还是最具破坏力的六镇军人群体。枪杆子里出政权,有枪就有一切。忽视那些老爷可以调军队镇压,忽视军队那就只有靠敌人镇压了。所以北魏最终只有依靠由六镇军人抵抗的柔然军队来镇压六镇军人。

完美的诠释了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就是真理。

后人认为是孝文帝葬送了北魏,这话不能说不对。不过以孝文帝的能力来说,不应该是如此的没脑子考虑问题不周全的人,只能说孝文帝死的太早了。从太和十八年迁都洛阳到太和二十三年,孝文帝逝世,只有区区五年,年仅33岁。如果他活得再长一些,比如让他活到50岁,也许六镇之乱就不会发生。

9

鲜卑民族,但出了个孝文帝他是一心想汉化的人,他不顾群臣反对把都城从大同迁往洛阳并把自己拓跋氏改成了元姓,这一切都是朝着中央正统封建王朝挺近的象征。

北魏孝文帝的封建化改革,俗称孝文汉化,是指在南北朝时期的北魏孝文帝在位时所推行政治改革。其主要内容是汉化运动,包括推行均田制和户调制,变革官制和律令,迁都洛阳,改易汉俗等。加速少数民族封建化的根本措施是推行均田制,因为加速少数民族封建化一般从经济的角度来思考,因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