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归根结底还是因为缺钱

好的军队需要长时间的训练来历练,良好的军饷来支撑,英明的领导来指挥。

首先是训练,戚继光在浙江时,先行组织了义乌兵操练了很久才上阵。然后戚将军亲自写兵书,训练士卒,排兵布阵,经过与倭寇的血战,才慢慢积攒了经验。戚将军花了十年的时间,才带出了这么一支军队,就像开公司一样,这段时间是需要不停投资的,不然可能就熬不到上市那一天。



其次是军饷,戚家军的士兵待遇优厚,军饷能够按时发放,而不是像卫所军那样奴役军户,这样增强了军队的战斗力。即使是严嵩也不敢克扣戚家军的军饷,到了后来张居正执政时期,更是很倚重戚家军,粮饷之类的都能够满足军队的需求。军队是一个吞金兽,需要不停地用军饷饲喂,这样才能在战时发挥作用。



再次是军队的领导要英明,戚将军的能力自然是不必说了,朝廷里的领导人必须要支持前线的将领。从最初的严嵩到后来的张居正,首辅们不管怎么斗文官,但是他们都还是能够倚重边关将领,能够知道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而不是仗着权势在后面瞎指挥。皇帝也要知道这一点,能够最大程度的信任自己的将领们。



明末的时候,精锐的军队很多都被打光了,剩下一些杂牌军,还要面对满清和李自成两方的压力,军费的开支大增。但是朝廷一直收不到足够的税,只能零时拼凑一些军队去镇压起义,仗打完了就地解散这些军队,所以很多被裁掉的人去投靠了起义军。所以归根结底是朝廷这没钱了,再加上领导崇祯急功近利,很难挽回局面了。

最佳贡献者
2

社会发展规律使然,王朝末期,整个社会已经腐败不堪,单纯几个天才级人物是改变不了社会的发展趋势的,顶多就是续续命而已。

3

莫以成败论英雄,不是明朝灭亡了,明朝的文臣武将就一无是处了。

明末汉人人才不知道干嘛,只知道争权夺利、贪污受贿的话。

面对从崇祯继位就已严重的内忧外患的困局,没有人才来组建一支能征善战的军队的话,明朝还能在内乱不以、外患不断的环境下继续存活17年?
明朝末年风云变化,大厦将倾,无数人才挺身报国,想要力挽狂澜。
除了现在知名度较高的袁崇焕和他的关宁铁骑外,明末还有孙传庭、卢象升、洪承畴等书生弃笔从戎,他们组建训练的秦兵、洪兵、天雄军也以纪律严明、死战不退而闻名
他们和他们军队的战绩可查,在不断的征战中,这几位白面书生因杀人多而被当时的人称为“活阎王”。

然而君王昏聩、奸臣当道令三军尽失,忠臣良将血染疆场。纵使他们有挽狂澜于既倒之心,也能保明朝这座大厦将倾。

4

大同雁北军参上!

大同雁北军,大明最强边军之一,位于大明九边重镇之首,素来有“大同兵马甲天下”的美誉。

大同雁北军成名于“土木堡”之变,当时大明军队在土木堡遭受失败,大同总兵郭登临危受命,带领800大同儿女在蒙古瓦剌背后骚扰,在瓦剌首领也先对大明发动的北京保卫战中,不断在蒙古的后背进行武装偷袭。北京保卫战中,大同迅速成为战略支点,从太原、运城、西安的援军不断赶到大同,在大同形成对于瓦剌蒙古的反包围。不得已,也先被迫撤出北京,否则就被明军在北京城包了饺子。

大同雁北军屡出名将,而且多次击败蒙古军队。比较著名的是马王爷马芳和明武宗的应州大捷,这两场仗大同兵马都是中流砥柱。但是真正发挥大同雁北军威力的,则是明末清初。但是因为《明史》被篡改以及南朝对于北朝不屑一顾的立场,大同雁北军抗敌的故事几乎不为人所知。但是因为明朝是大航海时代,有些历史记载外国有,但是中国没有,当然了,蒙古语言的记载本来也应该是中国记载,但是特殊原因算是外文记载。


大同总兵郭登也是名将

一、大同四总兵

明末大同有四个总兵,分别是满桂、曹文诏、王朴和姜瓖。其中除了王朴怂一点,其他三位总兵都可歌可泣。

1.满桂

满桂大帅,当初和袁崇焕争夺蓟辽督师的人物,甚至可以说正是因为崇祯错信了袁崇焕才有明末的败局,若是选择满桂大帅,可能崇祯朝没有那么糟糕。满桂大帅地位崇高,在九边深受士兵爱戴。在明末北京保卫战发生时,满桂大帅是第一个带兵来支援北京的总兵,而且与袁崇焕共守北京城,直到最后以身殉国,战死在北京城下。甚至可以这么说,正是因为满桂的战死,袁崇焕才非死不可。因为袁崇焕在蓟辽督师期间,先后杀害多个与他意见不一致的大将,比如毛文龙,比如满桂。若是北京保卫战就是袁崇焕杀害满桂的计策,那么崇祯就必须杀了袁崇焕。可见满桂在袁崇焕心中地位。


满桂大帅

2.曹文诏

曹文诏大帅,所辖军队与关宁铁骑源出一脉,作战力惊人,讨伐吐蕃、蒙古、满族士兵没有败仗。最后因为兵力耗尽与李自成军作战死亡,但是流传下曹大帅无敌的美誉。他的侄子曹变蛟也是名将,死在了松锦大战中皇太极军中帐外,英雄!

3.王朴

王朴一辈子没干什么好事,最突出就是松锦之战中,不听洪承畴调遣率先退兵,导致大明兵乱,最后松锦之战失败。

4.姜瓖

姜瓖是继承王朴来到大同的总兵,与蒙古交好,继续进行隆庆和议的内容,因此喀尔喀蒙古和厄鲁特蒙古都非常器重姜瓖。姜瓖最突出表现,则是第一次抗清高潮。


大同姜瓖

二、姜瓖其人

对于姜瓖,最大的问题在于:姜瓖投降李自成。这个记载是很多汉人编纂书籍的内容,但是考虑到明末这些人把明武宗写成了傻子,把明朝皇帝都写成无能,所以基本不信这个记载。

姜瓖在李自成进攻大同时期,可能在监狱,证据有以下三点:

第一,崇祯皇帝的任用太监令。“高起潜总监山海关、蓟州、宁远;卢维宁总监天津、通州、德州、临清、天津;方正化总监真定、保定;杜勋总监宣府;王梦弼总监顺德、彰德;阎思印总监大名、广平;牛文炳总监卫辉、怀庆;杨茂林总监大同;李宗先监视蓟镇中协;张泽民监视蓟镇西协。”崇祯的这个诏令被认为是崇祯重回阉党路线,但是这个诏令也能发现,崇祯是让监军进入大同,但是没有派监军去太原。


崇祯皇帝任用阉党

第二,周遇吉北上宁武。周遇吉是山西总兵,掌控山西军事,大本营在太原。当时太原和大同是两个平级的机构,太原负责今天晋中晋南,大同负责代北,比今天晋北的管辖面积要大。原本周遇吉和姜瓖在皇太极五入中原表现出色,因为清军五入中原,没有士兵敢于越过太行山,是二总兵通力合作的结果。但是通过崇祯诏令可以发现,崇祯更信任周遇吉,不信任姜瓖。所以派监军到大同,派周遇吉北上宁武防止姜瓖反叛。这也是为什么周遇吉会在宁武和李自成决战。

第三,姜瓖从监狱叛出,收回大同。李自成进入大同,大同总兵朱三乐、徐有声战死,大同巡抚卫景瑗自杀殉国。据《甲申传信录》记载:在张天琳的帮助下,放了姜瓖一条生路。李自成对姜瓖心怀戒心,三月六日离开大同时留下张天琳、柯天相、张黑脸掌控大同,而姜瓖虽然仍被封为总兵,但已无大权。这个记载完全不可信。因为首先,李自成进入北京从没把当地大员留在本地,一般都带在身边。其次记载说姜瓖没有实权,但至少是自由身,这与姜瓖从监狱叛出收回大同的记载不符。

其实还有最关键的因素,那就是王辅臣。王辅臣是后来吴三桂造反时,既不服从清廷,也不服从吴三桂的一股力量,他的对手是厄鲁特蒙古的噶尔丹,而这个因素就是在姜瓖大同反正留下的根子。


王辅臣是明清之际大同被忽视却很重要的因素

真实的情况可能是:

根据崇祯密令,太监杨茂林是监军,来到大同夺取姜瓖兵权,将姜瓖收入大牢,以获得大同兵权。为此周遇吉北上宁武,配合杨茂林做事,防止姜瓖叛乱,周遇吉援助杨茂林。可是姜瓖没有叛乱,他按照规定收入大牢。

可是此时借助山西军事调动,李自成派兵进入山西,打了周遇吉措手不及。而此时李自成的大将王辅臣占领大同,大同总兵朱三乐、徐有声被王辅臣战死,大同巡抚卫景瑗被李自成活捉。但是李自成分赃不均,将大同权力给了张天琳、柯天相、张黑脸等人,王辅臣作为李自成的下属留在大同,但是心存不满。

姜瓖在监狱中知道大同城破,城中主要官员已死。而且京城被李自成包围,形势岌岌可危。姜瓖是和清军八旗交过手的,他可以服从崇祯的命令,但是不可能听从李自成的命令。所以就姜瓖叛出监狱。

在姜瓖叛出监狱的时候,王辅臣与姜瓖配合。王辅臣本来对于张天琳、柯天相、张黑脸等人不满,在姜瓖的配合下,二人携手占领大同,杀了李自成军的张天琳、柯天相、张黑脸等人。

但是此时京城已破,南京明朝命令已下,让长江以北明军配合清军,所以姜瓖配合清军攻占榆林、延安等地。

所以姜瓖从始至终没有投降过清朝,他只是按照南明的命令听从清军指挥


李自成在大同事件上的处置奇怪导致了他北京败退

三、第一次抗清高潮

第一次抗清高潮缘起于阎应元江阴抗清,高潮于大同姜瓖反正。此战中,明军参战军力除了大同雁北军,还有广东李成栋、江西金声桓、福建郑彩和浙江鲁监国张名振。此外,其他势力纷纷参战,比如原李自成部的李过高一功部,此时叫做夔东十三家,在四川抵抗清军;大西军的刘文秀也在四川支援,倒是李定国和孔有德俩人吵来吵去没有动作。此外还有回疆的米喇印丁国栋部,而蒙古人的虎楚尔喇嘛和小虎楚尔罗雅克已经攻击到了辽东,他们对面是大清蒙八旗主力科尔沁蒙古。


小虎楚尔罗雅克配合姜瓖当时带兵攻入辽东

相比较,清军也很重视,比如皇父摄政王多尔衮亲自挂帅,麾下英亲王阿济格、端重亲王博洛、承泽郡王硕塞、多罗郡王瓦克达、多罗亲王满达海……几乎大清麾下强将都来了。此外精兵也来了,不但征服南京的八旗军回来了,在四川的八旗军也回来了。

战最大的中立势力,是在汉中的吴三桂和他的关宁铁骑。他的南方是夔东十三家和大西军刘文秀部,他的北方是陕西巡抚孟乔芳。此战中,吴三桂没有参战。

在战争过程中,大同雁北军展现了超凡的勇气,什么八旗军,什么最强战力,都是渣渣。在姜瓖的带领下,大同雁北军率先击败清军,首战告捷。然后大同军队与清军顽强作战十个月,在大同城下抵抗清军。


刘文秀下手要比李定国还早

大同王辅臣表现出色,在大同城下力破清军多名将领,其中清军有个小将军表现出色,是唯一能和王辅臣对抗的清军将领,他叫做鳌拜,被封做满清第一巴图鲁。


《鞑靼战纪》记载姜瓖计破八旗军

而大同军队已经过了山西,占了河南。此时,占了南中国的清朝端重亲王博洛率领八旗军,与姜瓖手下姜建勋的雁北军在晋祠附近大战,争夺太原地区控制权。最终博洛战胜姜建勋,成为此战的转折点。

而此战的关键,不在大同城下,不在山西,而在海外。此战中明军的关键战术在于郑彩的北上登陆计划。郑彩是郑芝龙去北京后,掌握郑氏水军的最高领导人,他当时准备从福建北上天津登陆,然后到达北京城。于私可以救出郑芝龙,于公则可以把大同的八旗军引回北京城,这样大同雁北军就能与郑氏水军在北京城外对于八旗军进行围剿,所以这一仗对于明清都是决定生死的一战。


郑彩援救郑芝龙的计划因为郑成功而泡汤

结果郑成功偷袭郑彩,福建郑氏水军北上计划失败,大同之战已经没有任何价值。毕竟大同是座孤城,但是清军的供给源源不断,所以大同城破是必然的事情。

寒言冰语

作为明朝边军,大同雁北军从一开始就表现的非常英勇,在明末,更是以一己之力对抗清朝八旗军,那个号称天下无敌的八旗军,而且将其正面击败。虽然大同城破是必然,但是不在军事,从军事角度来说,大同雁北军就是组织严密、纪律严明一支军队。

但是大同城军民威武不屈,在明末给予清军致命一击,大同雁北军是一支骄傲的军队,明军的精锐,不负大明百年养育之恩!

大同雁北军就是组织严密、纪律严明一支军队

5

这个问题需要放在当时的时代背景来考虑才有意义,明末也不是没有名将种子,只是名将的成长需要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戚继光没有英勇善战的义乌兵、没有在上面替他顶雷的胡宗宪、没有小时糊涂大事把得准的嘉靖皇帝,戚继光肯定成不了名将,也没有戚家军,当然更重要的是当时明朝国力尚可。明末就不一样了,卢象升就是这样一个悲剧。

6

再组建一支如同戚家军一样的军队,方法是有的,但在当时的情况下,创建一支这样的军队,其条件是不够被满足的。

那么组建一支如同戚家军样的部队需要满足什么样的条件呢?以当时的明朝国力又为何达不到要求呢?这里我们来简单分析一下原因。

天才的将领——戚继光

说实话,在明朝,从开国到灭亡,期间是不缺乏优秀的将领的。那为什么只有戚继光和他的“戚家军”能够永留史册,被人们所熟知呢?


一 戚继光的军事贡献

所谓“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

除去戚继光和戚家军的辉煌战绩外,戚继光本人写了几本著名的兵书。分别是《纪效新书》十四卷,《练兵实记》九卷,《将臣宝鉴》,《莅戎要略》,《武备新书》。创造性的研究出了鸳鸯阵这种阵法。在当时这种阵法可以说是毫无破绽。最重要的是戚继光这些兵书都适用于当时的战争,而且是白话文的,只要识字就能看懂。其对军事的发展做出的贡献是其他军事将领所不能比的。


二 戚继光兵书对的后世影响

戚继光是后世为人称颂的民族英雄,同样,他的著作对后世也深有影响。他也被称为“兵法古之集大成者”。尤其是《练兵实记》再《纪效新书》的基础上更加完善。在明朝就被广泛刊印,后来被《四库全书》收录。清代,曾国藩和李鸿章等人编练湘,淮军,主要就是以戚继光的军事思想作为指导。1942年,八路军军政杂志社还编写了《戚继光治兵语录》,与《孙子兵法》,《司马法》等著名军事著作合编为《中国古代军事思想丛书》,供八路军干部学习。可见其军事成就之高。

戚家军选拔严格,维护成本高

一 严格选拔的起因——龙山之战

首先戚家军从选拔人员开始就比其他军队严苛。这个的原因还要从“龙山之战”开始说起。龙山之战算是戚继光开始抗倭打的第一仗。战争一开始,面对气势汹汹的倭寇,戚继光率领的明军竟然开始溃散逃跑。原因自然不是戚继光的指挥问题,而是这些老兵油子根本就不听指挥,前锋溃败,中军动摇,甚至是戚继光的副将也拉着他一起跑路。要是戚继光跟着一起跑路那他就不会成为一代名将了。


气急败坏的戚继光甩开副将,自己登上战场的最高点,拉弓放箭,接连射死三四个带头冲锋的倭寇首领。倭寇心理防线被击垮,他们放弃了进攻,停了下来。

这时正在逃跑的明军也调转枪头,鼓起勇气的去进攻倭寇,战争的主动权才回到明军手中,戚继光随即下令全力追击倭寇。可是意想不到的事情又发生了,明军追出去一段距离后就开始陆续返回了。戚继光拦下一个老兵问其原因,老兵说:“倭寇打跑了还会再回来,没必要去拼命的”。虽然这次战争胜利了,但戚继光并不开心。他明白了这帮兵油子是靠不住的。

二 一次群殴打架确立了兵源地

征战半生,天下强横之徒,我大都參见过,但如义务人之彪勇,善战横霸,实为我前所未见,让人闻风丧胆,可怕!可怕!

这是戚继光后来对另一位抗倭名将俞大猷说的话,让戚继光都感到害怕的打架斗殴事件就是义乌人之间的打架。正是如此,后来在选拔军队时,义乌被戚继光确定为兵源地。而且在选拔义乌兵时,戚继光从生理到心理方面制定了严格的标准。在这种严格的层层选拔后,组建的戚家军个个听指挥,敢拼命。


三 戚家军的军事装备

有了好的兵源后,戚家军对于装备也是有极高的要求的。据史学家后来考证,当时的戚家军个人身上的盔甲,装备,加起来负重达到了十五公斤。到后期戚家军规模成熟后,戚家军中步兵的火器配备率也很高,最低能达到40%。

这些军队的装备是需要朝廷大量的财政支出的,所以说组建一支如图戚家军一般的军队的维护成本很高。而万历以后,明朝国弱民穷,组建这样一支军队的财力,物力达不到要求。

四 募兵的支出

明朝时期,由兵源地招募来的新兵,每人需要给予安家,马匹,盔甲,衣物等等支出达到25两白银。到明朝末年,招募十五万军队,从兵源地到达边关,这些士兵每在路上走一天,各地政府就要支付2250石粮食,4500两白银。没有充足的国库盈余,明朝拿什么来组建军队。

总结

戚家军的出现绝非偶然,是由天才将领的军事思作为基础,再投入大量的时间物力培养出来的。建立这样的一支军队是需要天时地利人和的。在明朝后期国弱民穷的大背景下,根本满足不了建立一支如戚家军那般军队的条件。

7

戚家军选拔非常苛刻,1武力值非常高的,选拔的地方就是现在的义乌,中国最会做生意的地方,义乌民风彪悍,平常老百姓都非常崇文尚武,2选的都是比较苦出生的,就像日本打仗最不要命的是九州兵,3最老实的,打牌赌博的不要,有违军纪的不会要

8

想要组建一支组织严密、纪律严明的军队,就需要有钱、还要得人心,但是明末的状况,还能做到这两点吗?

先说钱的事,明末朝廷非常缺钱。那么,明朝为什么会缺钱?

明朝的政治制度上,维护皇族和官绅,他们人少地多,还不用交税。明末时土地兼并严重,皇帝、藩王、勋戚、官绅都是大地主,导致朝廷税收都转嫁到了小自耕农身上。朝廷加税、加饷,就进一步把剩下的良民变成流民。最终形成这样一个局面:朝廷为了对内剿匪、对外抗清(后金),就拼命加税,还提前预征几年;这导致剩下的税基被挤压减少,良民变流民;能用来对抗清朝的军费也越来越少。加税这个行为,先伤害内部,再瓦解对外力量,这是两重伤害,而且还是朝廷自己造成的。

在经济上,明朝鼓励农业,抑制工商业,这导致明朝的税主要来自于农业,商业税、关税极少。后来商业有所发展,但商业税却收不上几个钱。

因此,造成朝廷缺钱这个局面的,是优待皇族和士绅政策所导致的恶果,是只重视农业轻视商业的恶果。

再说人才。

科举选拔出的人才,明末多的是。可惜崇祯帝多疑猜忌、用人不专、推诿责任、赏罚不明,稍有错误就诛杀,这导致最后没有人再愿意出头了。

朱元璋的皇族子孙也不行了,基本都成了没有见识和担当的废柴。朝廷军队在河南对抗李自成义军时,那九大富得流油的藩王坐拥巨量的金钱和粮食,就这么眼看着朝廷的军队因粮饷不及时挨饿而无动于衷,都在那看热闹似的。最后呢,他们都被李自成杀了,钱粮被李自成搜刮走了;李自成的军队大幅度扩大规模,就是在河南,其原因当然就是:李自成拿到这些藩王们多年的积累,成了他招兵买马的本钱。

最后南明政权的表现更能显示出皇族子孙的无能。

结束语:

最根本的原因,明朝从上到下已经失去了人民的信任。

官僚们,眼看崇祯帝那样,就觉得无望,认为大明天命到头了。

百姓们,大部分被盘剥的没有活路,对朝廷只有恨,他们也期待改天换地。

士兵们呢?他们来自平民家庭,当然对明朝已经没有好感,更别提为明朝卖命了。因此,明朝(包括南明)的军队在最后几乎遇到清军就溃散,或投降。投降清朝后,战斗力立刻提升;而反正的军队,则战斗力立刻又下降,最明显的就是李成栋部。

这些都是人心的事,明朝已经把人心丢失殆尽了,没有人再愿意为他出力了。

9

明朝末年官场腐败,败退的南明形成四个小政权,内部也不团结,南明从政治上已经不堪一击,军事上孤军作战,这些都是必败的原因。

10

很简单就是没钱。有钱的话也不至于丢了江山。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