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三国志》的有关记载,鞭打(应是杖打)督邮的确实是刘备,而不是张飞。
之所以把这事算到张飞头上,一方面是为了突出刘备仁君的形象,另一方面是为了完成对张飞刚烈粗犷的形象塑造。
(图:张飞暴打督邮)
一:《三国演义》和《三国志》的两套说词
《三国演义》有〝张翼德怒鞭督邮〞的章节。说的是刘备因镇压太平天国有功,被授以安喜县尉。刘备勤政爱民,百姓喜爱。
但巡查至此的定州督邮(监察官)为索贿,刻意刁难刘备,说他是伪皇亲,且虚报军功,扬言撤了他的职。
于是酒后的张飞把督邮揪出驿馆,并绑在柱子上一顿暴打。被闻讯而来的刘备呵止。三人弃官挂印而去。
但《三国志·先主传》记载的内容显然不同。做恶人的是刘备,根本没张飞什么事。《三国志》曰:
〝灵帝末,黄巾起,州群各举义兵。先主率其属从校尉邹靖讨黄巾贼有功,除安喜尉。督邮以公事到县。先主求见,不通。直入缚督邮,杖二百。解绶系其颈着马柳,弃官亡命…〞
原来,刘备因跟随邹靖镇压黄巾起义有功,任翼州中山县尉。翼州督邮到安喜考察巡视。刘备求见遭拒,大怒。带兵丁闯入驿馆,把督邮捆绑杖打百余,遂弃官逃亡。
(图:刘关张影视形象)
《三国志》与《三国演义》里的描述有多处不同。一是督邮是刘备打的,二是不是鞭打而是杖打。还有一个,《三国志》里用了〝亡命〞一词,可见,刘备走得并不象《三国演义》里那样从容。
二:刘备其实也粗犷
裴松之在《典略》对这一历史的标注,则更为详尽。
原来,刘备任安喜县尉不久,朝廷下令,凡以军功为官的,一律免职。督邮至安喜县来,就是为执行这件事的。
刘备惶恐,于是求见督邮通融,希望保住官位。督邮称病不见。
之后,刘备即率人把督邮暴打一顿。并把督邮的脖子绑在拴马的柱子上。拿刀想把督邮杀了。经督邮苦苦哀求才作罢。
可见,真实的刘备其实非常生猛。单就这件事而言,刘备纯属挑衅的一方。因为刘备的去职,督邮也是尊上方旨意的。
(图:刘备一生总是哭哭泣泣)
《三国演文》里的刘备总是哭哭泣泣。其实,真实的刘备绝非这样的文弱形象。刘备不仅能打,而且非常好斗。
据《三国志》记载,曹操手下的名将徐州刺史车胄和汝南太守蔡阳,都是刘备袭杀的,但《三国演义》全算到关羽关上。
《三国演义》说陶谦三让徐州,刘琦让荆州云云,我就呵呵了。
结语
那么,罗贯中为什么要把刘备暴打督邮的事安到张飞身上?当然是艺术塑造的需要。
《三国演义》中刘备是〝仁义〞的化身,〝王道〞的代表。而张飞则因暴打士兵被士兵杀害,确实是个性格火爆的人。把这事安到张飞身上,似乎合情合理。
但张飞并非粗鄙之人。《三国志》载张飞〝敬君子不恤小人〞,说的是张飞对士大夫很恭敬,但对手下却不大关心。督邮当属士大夫之列,张飞大概不会对他动粗。
(图:刘备的武士形象)
其实,刘关张中张飞最富有,又能书善画,是一名儒将。他的女儿以美貌著称,做刘禅皇后,张飞的形象又能粗犷到哪里去?
可见,《三国演义》只能当小说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