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艺术 > 陈子昂在初唐文学革新中起了什么重要作用?

陈子昂在初唐文学革新中起了什么重要作用?

2020-09-16 14:01阅读(76)

陈子昂在初唐文学革新中起了什么重要作用?:陈子昂,在中国诗歌史上是一个十分重要的人物。讨论唐诗,陈子昂是绕过去的;犹如讨论唐代书法,孙过庭也不能绕过去

1

陈子昂,在中国诗歌史上是一个十分重要的人物。

讨论唐诗,陈子昂是绕过去的;犹如讨论唐代书法,孙过庭也不能绕过去一样。

孙过庭作《书谱》,“字愈数千,妙有作字之旨,学者宗以为法”,为盛唐书法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且《书谱》草书,全法右军,全篇三千七百余言,一气贯注,笔致俱存,实为草书至宝。从此求右军,乃可得门而入。盛唐狂草之先声也。

陈子昂作《修竹篇序》,高呼恢复“汉魏风骨”,提倡“风雅兴寄”,为盛唐诗歌创作高举涂着复古色彩的革新旗帜,并在创作上予以实践。他的诗歌理论和实践,是遥看盛唐诗歌创作高峰到来,最早的鼓与呼者。

初唐前五十年,是齐梁陈隋形式主义的延续,宫体诗充斥诗坛,“绮错婉媚”的上官体是其代表,上官仪及其孙女上官婉儿是代表人物。

初唐后五十年,先有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开始突破宫体内容,继有沈(佺期)宋(之问)确立律诗的形式,最后有陈子昂痛斥齐梁诗风,高倡建安风骨、正始之音,终于为唐诗开辟了发展道路,至盛唐,达到繁荣顶峰。

陈子昂(661—702),字伯玉,梓州射洪人(今属四川省),为人豪爽有侠气。在家乡,十八岁尚未读书,跟一批赌徒混日子。有一次他闯进乡校,受到刺激,遂发愤读书,并进京参加科举考试。

相传他初到长安,为制造自我表现的机会,故意在闹市购买高价胡琴引人注意,并约邀众人到客舍看他演奏。一到客舍,他击碎胡琴,把自己的才学抱负表述一番,然后拿所作分赠众人,从此声名大噪。中进士后,女皇武则天一度赏识他,但终于不能重用。

陈子昂有《陈伯玉集》传世,存诗一百二十七首。他的诗可称得上古今独步,无人否认。他的重要贡献,在于写了像《感遇》这一类诗。这类诗,虽前有王绩,后有张九龄,但所写都不及他,即使李白也难和他相比。

他的《感遇诗》三十八首,非一时一地之作,内容抨击了武则天时期的多种弊政,多是讽刺现实,感慨时事之作,同时也塑造了诗人的自我形象。

他有经世之略,“感时思报国,拔剑起蒿莱”。然而在现实面前,却不能施展才干,还常要忧思畏祸。不能力挽狂澜,只好归隐山林,“岁华尽摇落,芳意竟何成”,空怀满腔的孤愤和深沉的苦闷。

陈子昂在《与东方左史虬修竹篇序》(又称《寄东方虬书》、《修竹篇序》)中,曾说起他的复古之志:“文章道弊五百年矣!汉魏风骨,晋宋莫传,然而文献有可征者,仆尝暇时观齐梁间诗,采丽竞繁,而兴寄都绝,每以永叹。思古人常恐逶迤颓靡,风雅不作,以耿耿也。”他颇有志把诗的风格回复到建安、正始时代,《感遇诗》便是他这一复古志愿的具体实践和伟大成绩。就诗的成就说,凡在他以前的文学遗产,几乎被他网罗殆尽,虽以齐梁文学之腐朽,到他手里也都化为神奇。他改造建安以来的文学遗产,成为盛唐诗歌发展的启门钥匙,这正是他的伟大之处。

武则天万岁通天元年(696),契丹攻陷营州,武则天命武攸宜率军征讨,陈子昂随军参谋。次年兵败,举军震恐。子昂慨然进言,且请求分兵万人以为前驱,不允。他日又进谏,触怒了武攸宜,被降职为军曹。他满腔悲愤,登上战国时燕昭王为招揽天下贤才修筑的黄金台(即幽州台,又称蓟北楼,在今北京大兴区),登台远眺,独立苍茫,仰天长啸,慷慨悲歌。唱出了雄浑苍凉的《登幽州台歌》,成为齐梁数百年来未曾有过的洪钟巨响!

在这天地无穷而人生有限的悲歌中,回荡着他“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自信与豪迈,然而怀才不遇,抱负无所施展,只能够“独怆然而涕下”。读来,令人感同身受,千百年来在无数人心中不断回响!

人生万象,任人都有感慨。子昂之感慨独高人一层,乃因他人都是由个人出发想到时空之极大无穷。而子昂能忘记小我,所思所感为纯粹之真理,跳出了时空之外!

陈子昂既具有寥廓的宇宙意识,又富于人生情调。因为站得高,所以悲天;因为看得远,所以悯人。

在他的诗歌中,可见到某些悲伤沉恸的地方。李白也有悲伤沉恸,但太白之恸像婴儿的哭声,并没有真正的人生痛苦;子昂之恸则是成年人的哭声,有所激而发,故容易感人。

陈子昂是唐代诗歌革新运动的自觉倡导者。他的理论和创作,对齐梁以来的不良诗风,起了“横制颓波”的作用,产生出了“天下翕然,质文一变”的影响。

杜甫曾作诗称赞他:“公生杨(杨雄)马(司马相如)后,名与日月悬。”

韩愈在其《荐士诗》中说:“国朝盛文章,子昂始高蹈。”

元好问《论诗绝句》中有句曰:论功若准平吴例,合着黄金铸子昂。

陈子昂是反齐梁诗风最有力的人物。他的诗作雄浑沉郁、刚健质朴,和他在《修竹篇序》中所提出的诗歌革新主张相一致。后人的推崇充分说明了他在诗歌理论和创作史上的重要地位。

2

陈子昂(公元661——702),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四川省射洪县)人。唐初著名诗人。他在武则天当政时,上《大周受命颂》,得到武则天重视,授官麟台正字,后迁右拾遗。屡次上书言事,言多切直,不怕触怒权贵。他对于当时政治经济措施的利弊确实有所了解,议论国事、利民、刑狱和边塞问题,都针对事实,不是书生的空言。他曾主张息兵,但不是反对一切战争。对于契丹的叛乱,他曾自请从军征讨。对于从雅州进攻羌人他却极力劝阻,认为对国家人民有害,只对“奸臣”、“贪夫”有利。这都能表现他是有见识的。万岁通天元年(公元696)陈子昂从武悠宜北征契丹,他要求分兵万人为前驱,一再进言,为武悠宜憎恶,受到降职处分。圣历元年(公元698)陈子昂辞官回乡。武三思嘱咐县令段简诬陷他,下狱后,死于狱中。

陈子昂的文学创作和主张在唐代极有影响,可以说是开诗坛风气之先。韩愈《荐士》诗说:“国朝盛文章,子昂始高蹈。”陈子昂的文章力矫当时浮艳之弊,虽不能尽删骈丽,大都朴实畅达,取法古代散文。他的诗要求追步建安、正始的作者,反对只重浮华、艳丽的齐梁诗风,标举风雅比兴、汉魏风骨的传统。《感遇诗》三十八首可以代表他实践的成绩,这些诗或感怀身世,或讽谏朝政,慷慨忧郁,类似阮籍的《咏怀》;虽有时“词烦意复”,甚至不免“拙率”,比较盛唐李白、杜甫等大家,艺术创造方面有所不及;但因为这些诗趋向端正,内容具有现实意义,不能不承认它们是革新风气的优秀作品。难怪它们被稍后出现的现实主义大诗人杜甫和主张“为时为事”而写诗的白居易所称道。

韩愈说:“国朝盛文章,子昂始高蹈。”请注意“始”这个字,这标志了陈子昂最重要的文学史地位,意思是说他的作品不一定最好,和后面的复古大将李白相比事实上是不够的。但是从一个时间点来讲,他确实是所谓的开风气之先,把文学发展扭转回正道上。也就成为所谓的时代的先行者领导者,就这一点而言,陈子昂获得了一致的公认。

3

陈子昂是继“初唐四杰”之后,高举诗歌革新的大旗,以更坚决的态度扫荡六朝及初唐以来形式主义诗风的优秀作家,他对唐文学的发展有着突出的贡献。

陈子昂(661一702),字伯玉,梓州射洪人(今属四川省),初唐著名诗人。出身富豪之家,年少时,好“驰侠使气,至年十七八未知书”,后“慨然立志”,发愤攻读,终于睿宗文明元年(684)中进士,官麟台正字、右拾遗,曾随军至西北边塞和东征契丹。陈子昂是具有进步思想的封建知识分子,积极要求进行政治改革,要求统治者“顺黎民之愿”,提出“选贤任能”、“明讼息刑”、“藉田养蚕”等一系列积极建议,反对武则天统治时期强加于人民的沉重徭役和不合理的兵役制度。他的政治主张不为武则天采纳,反而受到排挤打击,郁郁不得志,遂辞职回乡。当地县令受武三思的指使,将他诬陷下狱,迫害致死,年仅四十二岁。

文如其人。陈子昂在文学上一如其人品,他被后世誉为“诗骨陈子昂”。

陈子昂在初唐文学革新中主要作出了两个方面的贡献:一个方面是在理论上倡导革新,另一个方面是在创作上实践了自己的革新主张。

陈子昂的文学革新理论集中在他的《与东方左史虬〈修竹篇〉序》中。这篇短序是陈子昂诗文理论的总纲领,其主要内容表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陈子昂尖锐的批判了建安、正始以后至初唐以来“文章道弊”的总倾向。他认为缺乏“风骨”的形式主义文风自晋宋直到唐初,已有近“五百年”的历史,积弊已久,要彻底改革决非易事,其中尤以“齐梁间诗”更为严重。他把这种文风特点归纳为

“逶迤颓靡”,“彩丽竞繁,而兴寄都绝。”

即一味追求华丽的辞藻,堆砌大量的典故,导致徒具浮华的外在形式而缺乏充实的社会内容。他的上述批判,正切中当时文坛弊病。

第二,陈子昂倡导“汉魏风骨”和“风雅兴寄”,竭力改变绮靡文风,强调诗文必须反映社会现实,反映真实的思想感情。他的“风骨”和“兴寄”说可谓是卓识独具。“风骨”从美学的角度着眼,要求文学的思想内容劲健刚直,感情浓烈昂扬,并辅之以直率有力的语言和抑扬顿挫的音韵。“兴寄”是从创作目的着眼,要求有感而发,有所寄托,使诗歌进一步消除无病呻吟的弊病。

陈子昂的上述主张,为盛唐诗歌的繁荣奠定了基础,对整个唐代诗人都有启发和影响,所以韩愈称赞他

“国朝盛文章,子昂始高蹈”。

另一方面,陈子昂在创作上写出了不少反映现实、刚健雄奇的诗文。他的诗篇“首倡高雅冲淡之音,一扫六朝之纤弱”,在初唐诗坛独树一帜。

陈子昂的《感遇》诗三十八首内容丰富,有不少是讽刺时政、批判现实和表现个人政治上的失意之作。象第十九首(“圣人不利己,忧济在元元。……”)就是针对武则天大造佛寺,穷竭人民物力的行径提出的严肃批评。第二十九首(“丁亥岁云暮”)直接揭露朝廷无端对羌人用兵给人民带来的灾难。他的《蓟丘览古赠卢居士藏用》七首和《登幽州台歌》是他随军东征契丹期间,有感于历史上燕昭王与乐毅之故事,抒发自己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悲愤之情,从中可以看到一个忧国忧民而又生不逢时的封建知识分子形象。

《登幽州台歌》虽然只有四句诗,却极尽慷慨激昂,悲歌豪迈,苍凉浑茫,遒劲有力。它被人誉为齐梁以来两百多年中没有听到过的洪钟巨响。

总之,陈子昂扛起诗文革新的大旗,开拓一代文风的功绩是巨大的,所以元好问说:

“论功若准平吴例,合著黄金铸子昂。”

4

陈子昂,唐朝诗人。著有那首有名的《登幽州台歌》。

初唐时期,唐太宗李世民,决定开创新朝新气象。

诗风折射的就是世风,所以李世民指出“去兹郑卫声,雅音方可悦。”意思是:去除了音乐中的靡靡之音,纯正雅乐才能令人赏心悦目。

在这样一个主导思想氛围中,陈子昂的诗歌主张,正好也契合了这种精神。

唐朝初期文坛,许多写诗者承袭了齐梁时代轻薄婉媚。连太宗自己也有诸如“结伴戏方塘,携手上雕航。船移分细浪,风散动浮香。”这样的颓靡之作。

那个有名的上官婉儿的祖父,上官仪,是这温软诗风的领军人物。

陈子昂就这种诗风,在一篇名为《与东方左史虬修竹篇序》中旗帜鲜明地提出诗歌的两个概念:兴寄和风骨。

兴寄就是诗歌应该有所寄托,他认为诗歌不能无病呻吟,更不能堕入下流庸俗的泥潭;诗歌应以汉魏时期建安诗歌风格为榜样,应该有那种“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豪迈洒脱。

陈子昂尖锐指出:”彩丽竞繁,而兴寄都绝。“当时的才子杨炯(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也批驳当时的诗风”骨气都尽,刚健不闻。“

在这样铿锵有力的唱和呼应中,唐朝开启了文坛新时代。这才有了后边李白、杜甫、白居易等一大批唐朝诗坛精英的闪亮登场。

我们可以这样说,陈子昂,在初唐文学革新中功不可没。

【我是王莉,一个喜欢读书写作的女子,祝你享受阅读的快乐,获得喜欢的知识,天天好心情。若喜欢,请关注,转发哦】

5

我是文子心语,回答这个问题。

陈子昂,是唐诗革新的先驱者。

在唐诗发展过程中,陈子昂无疑是一位影响巨大,地位重要的作家。

扫荡齐梁之风,并在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开一代文风。

初唐的诗坛,仍然弥漫着南朝绮靡浮艳的风气,宫廷诗人上官仪的作品风靡一时,很多人都学他的诗,号称“上官体”。

所谓上官体,实际就是宫体诗。

在这种风气下,能够突破凄凉之风的约束,向前跨出一大步的,是唐高宗时的“以文章齐名天下”的“初唐四杰”。

但是,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四杰”的诗没有彻底洗净齐梁习气,跟盛唐以后的著名诗人相比,成就也不突出。

“四杰”之后,以更坚决的态度起来扫荡齐梁之风,并在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开一代文风的作家,应该是陈子昂。

陈子昂比“四杰”更鲜明的举起了诗歌革新的旗帜。

在《修竹篇序》中,陈子昂明确提出了师法“汉魏风骨”的方向,主张做诗要像建安作者那样,以刚健清新的风格,来反映现实生活的内容。

这种主张看起来复古,实际上是要恢复诗歌从《诗经》以来就重视思想内容的优良传统,是符合时代要求的革新。

陈子昂的代表作《感遇诗》三十八首就有力的体现了他的革新精神。

在这些诗中,有的讽刺现实,感慨时事,反映人民的痛苦;

有的抒发“感时思报国”,“忧济在元元(百姓)”的理想,宣泄理想破灭后的苦闷。

这些诗篇内容丰富,现实性很强,而且写的都很质朴,有意识地摒弃了华丽辞藻,这在当时是很可贵的。

《蓟丘揽古》七首和《登幽州台歌》也是陈子昂的代表作,后者最为传诵。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诗人登上古代所见的幽州台,放眼望去,想起战国时燕昭王重用人才的故事,但燕昭王那样的人早已不见。

看看自己壮志难酬的处境,知音又在何处呢?

面对空旷的原野,寥廓的天空,不仅感慨宇宙

无穷,人生有限,伤心地落下泪来。

这首诗唱出了历史上,无数心怀天下而身处困境者的心声。

当时无人不知,千百年来也深受读者喜爱。以至于有人说,陈子昂是齐梁200多年从未听到过的洪钟巨响。

陈子昂留下的诗不多,而且有些诗感慨人生祸福无常,向往神仙洪湖生活,也表现出消极悲观的情绪。

但他的诗风独特,为初唐的诗坛开创了新风气。对完成初唐诗风的转变起了重要的作用。

所以在唐诗的发展过程中,陈子昂是一位影响巨大、地位重要的作家。

陈子昂,24岁中进士,上书论证,得到武则天赏识;但因敢于揭发时弊,力劝武则天不要奖励告密,滥施刑法,不要对外用兵等,所以不被重用。

陈子昂成两次出塞,参加战争,后一次随军东征时,应受主将(武家贵戚)排斥而辞职回家。后来武则天的侄子武三思指使射洪县令将陈子昂害死狱中,死时仅四十二岁。

6

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

唐诗的发展,经历了初、盛、中、晚四个阶段。初唐高宗时,王勃、杨炯、骆宾王等“初唐四杰”提出反“绮碎”重“骨气”的主张,他们的诗虽然还未脱尽齐梁影响,但题材内容和思想感情已有所变化。武后时的陈子昂,高举革新的旗帜,提倡“风骨 ”、“兴寄”,他的创作实践,体现了他的主张,终于端正了唐诗发展的方向。

陈子昂(公元六六一年——七O二年),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四川射洪县)人,武则天时期的诗人和政论家。二十四岁时,被授为麟台正字,继为右拾遗。他支持武后,但也敢于对当时的政治提出尖锐的批评。三十八 岁后辞职还乡,后被武承嗣迫害,冤死狱中。

在唐代的诗歌 发展史上,陈子昂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他 的诗歌主张标举“兴寄”与“风骨”,力倡健康的政治内容与朴质刚健的语言相统一,反对占诗坛统治地位的,一昧追求词藻而内容空泛的官体诗。他的诗歌创作,语言质朴,意境开阔,多以抒写政治感慨、评论时事为内容。对于唐代新诗风的形成做出了积极贡献。

以下,我们以陈子昂的两篇诗文为例,在了解诗作内容的基础上侧面了解一下陈子昂在初唐发挥的作用。

(一)感遇(三十八首选一首):

蓝若生春夏,芊蔚何青青。幽独空林色,朱蕤冒紫茎。迟迟白日晚,嫋嫋秋风生。岁华尽摇落,芳意竟何成!

本诗以香草自喻,抒发事业无成的政治苦闷,用象征手法表现忧愤之情,朴质苍凉而不纤弱。受到了阮籍《咏怀诗 》的影响。

(二)登幽州台歌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此诗抒发怀才不遇的寂寞感和 壮志难伸的忧愤 ,表现了求为世用的抱负,情调苍凉,境界阔大。

语言 朴素,洗练,一洗六朝铅华。诗的前一半,以虚带实,寓时间性的联想于空间的视觉形象之中。诗的后一半,直抒胸臆,以 宇宙之无限,映衬个人之孤独,对比鲜明,相反而又相成。

我是文友如林,感谢关注,欢迎点评!

7

在我看来初唐的诗人陈子昂在初唐文学革新中的发挥的作用是有目共睹的,首先他之前以及同时期的诗人都是格局不大,其诗吟咏的依然是隋唐时期的才子佳人风花雪月陈陈相因的题材,从虞世南、王绩、寒山到卢照邻骆宾王、杨炯、宋之问等无不是如此,但是到了陈子昂在诗坛的亮相,唐诗才由一湖静水而顿生了波涛。

由于天不假年英姿天纵奇才之称的陈子昂比王勃的寿命长不了多少,年寿四十一便结束了生命。所以他留下的诗歌数量不多。

我们先看一下他的小传吧。

陈子昂(661一一702)字伯玉,四川射洪人。少任侠,举光宅进士,以上书论政,为武则天所赞赏,拜麟台正字,转右拾遗。敢于陈述时弊,曾随武攸宜击契丹。后解职回乡,为县令段简所诬,入狱,忧愤而死。于诗标举汉魏六朝之风骨,强调兴寄,反对柔糜之风,是唐代诗歌革新的先驱,著有巜陈伯玉集》。

由上可见陈子昂寿不彰且中年冤死狱中,留下的诗歌數量较少,为大家熟知的以登幽州台歌为主,那么我就聊一下这首诗以及他对唐诗的贡献或者作为吧。

登幽州台歌是首短诗只有四句话:前不见古人 ,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涕下。诗歌不长,却深刻地表现了诗人怀才不遇,寂寞无聊的情绪,语言苍劲奔放,富有感染力,成为千古有关时空的绝唱。

陈子昂之所以能够一扫初唐诗坛的柔糜习气,关键是他生来就是一个具有政治见识和政治才能的文人,好侠兼秉性耿直,他直言敢谏,对武后朝的弊政敢于批评,不为武后待见:並因为为被牵连的文人鸣不平,因"逆党"株连而下狱,政治抱负便无法实现,这个使他心情备受压抑,。

武则天万岁通天元年,696年契丹李尽忠,孙万荣攻陷营州,武则天派武攸宜率军征讨,陈子昂在此战中任参谋,随同出征但主帅多勇少谋,次年兵败,情况紧急,陈子昂求增援未果,随后陈又向武进言,不听,反而将他从厅局级降至排长级的军曹。诗人连续受到打击,眼看报国梦想破灭,因此登上蓟北楼即幽州台,慷慨悲歌写下了《登幽州台歌》以及其他相关诗篇。

"前不见古人 后不见来者"这里的古人实指那些古代能够礼贤下士的贤明君主,诗中蓟丘览古七首对战国时代燕昭王礼遇乐毅、郭隗、燕太子丹礼遇田光的历史事迹…。表示无限的敬意,对比自己不由得感叹自己生不逢时,当登台远眺时,只见茫茫宇宙,天长地久,不禁感到孤独寂寞,悲从中来,怆然泪下,这种悲哀常常为大道如青天 我独不得出那走背字的人士所共有,因而获得了广泛的共鸣。

此诗在艺术表现上也很出色。上两句俯仰古今,极言时间绵长:第三句登楼远眺,写出空间辽阔。试想一下在广阔无垠的背景中,第四句描绘了诗人孤单寂寞苍凉悲壮的气息与苦闷的情绪相互交织,分外动人。念这首诗,我们会深刻的感受一种苍凉悲壮的气氛,面前仿佛出现了一幅北方原野苍茫广漠的图景,而在这个图景之中,兀立着一位胸怀大志却因报国无门而感到孤独悲伤的诗人形象,因而深深地为之激动。

结合陈子昂的代表作,我们不难看出陈子昂在初唐文学中堪称执诗坛的牛耳者,是文章班首诗坛的领袖,原因很简单你将当时的诗歌统统晾出来,所有的佳作只有一首诗能够与陈子昂作等量齐观,那就是张若虚的巜春江花月夜》,但是春江上百行,登幽州台歌不过四行,陈子昂以少少许胜春江的多多许,你说谁的神通大、道行高呢

因此我们可以毫不夸张的说陈子昂诗歌在初唐的影响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他的存在让初唐诗的柔麋习气一扫而空,为诗坛保持着魏晋风骨的雄健之美取得了传递火种树立标杆以及开疆拓土的播种作用!

8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登幽州台歌》

大诗人陈子昂小时候也是个熊孩子,他特别喜欢耍剑,而且功夫还不错。那个时候似乎都流行文武双全,同时期的大诗人李白也是个耍剑的高手。

李白是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耍剑从来不留活口。可陈子昂就没那么运气好了,他一出场就把人给刺伤了,而且还被人当场抓了。

为此陈子昂的家里为这个熊孩子的行为赔了一大笔钱,他爹把他吊起来用拖鞋打了好几天都不解气,从此以后陈子昂就老实了。

他把剑给封了,过去那帮耍剑的朋友也绝交了,少年古惑仔天团就这么解散了。从此以后陈子昂开始发奋读书,希望做到朝为古惑仔,暮登天子堂的地步。


陈子昂的人生很短,只有41年,影响却不小。

陈子昂老家是四川的,弃武从文学了这么多年,终于千里迢迢前往长安考科举。结果名落孙山,只能回老家继续读书。

第二次考科举依旧考不上,第三次才高中进士这一年陈子昂才25岁左右。上次做古惑仔的时候,还是17岁,可见只要浪子回头,还是会成就一番大业的。

落第期间,陈子昂发疯似的读书,这才有了厚积薄发的实力。可他所在那个时代,是武则天统治时期,情况就比较复杂了。

皇帝还是老李家的皇帝,但权力却在武则天手里。陈子昂想要效忠唐中宗,结果唐中宗被废了,想要效忠唐睿宗,结果唐睿宗主动退位了。


耿直的陈子昂虽然支持武则天登基称帝,但是反对她对士大夫和宗室动用酷刑。这一点武则天也是头大,就把他弄到西北去打仗了。毕竟这哥们是个文武全才,不弄去打仗可惜了。

这段边塞生活,给了陈子昂各种灵感,他的不少诗词,其实都是这个时候写下的。为此都带着几分苍凉悲壮的豪情在里面。

因为陈子昂比较耿直,所以得罪了不少人,在他居丧期间,武则天的侄子武三思就搞了个罪名,将陈子昂给逼死了。

可怜当时陈子昂才41岁左右,那么多的才情还没有发挥出来。真的是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陈子昂的诗情,一改初唐文风。

习武之人,又是一个饱读诗书的文学家,这就好比是一个四肢发达的机器人,你还给他配了一个16核的CPU,那性能杠杠的。

陈子昂的诗词,和初唐时期的文风完全不同。初唐时期,延续了南北朝和隋朝的那种文风,比较偏向于靡靡之音,整天花天酒地的风格。

唐兴,文章承徐庾之风,天下尚祖,子昂始变雅正。---《新唐书》

他的诗词是完全的写实主义,不搞那些虚头巴脑的马屁文风,也不搞那些腐烂的靡靡之音,要写就写一些针砭时弊的东西出来。

初唐时期,其实很多文人们都不知道该怎么发展,继续跟着南北朝那种文风,不是说不行,只是逐渐走向了衰败。

陈子昂的出现,彻底改变了这帮文人们的思想,让他们耳目一新,对诗词的创作有了无限向往。这就是陈子昂的厉害之处。

那个时候初唐四杰死的死,老的老,已经不成气候了。这个时候必须要一个人来扛住大梁。而初唐四杰,长于文章,短于诗词,陈子昂成功地弥补了这一点。


陈子昂的诗,能够读出内容和思想。

为了改革文风,陈子昂一口气写下了《感遇诗三十八首》,这些诗词完全奠定了陈子昂在初唐时期的文学地位。

这些诗,和初唐时期其他那些诗词比较起来,风格迥然不同。在各种叙事、描写和抒情当中,陈子昂从来不忘现实。

苍苍丁零塞,今古缅荒途。亭堠何摧兀,暴骨无全躯。黄沙幕南起,白日隐西隅。汉甲三十万,曾以事匈奴。但见沙场死,谁怜塞上孤。

这首诗主要描写了边塞地区的战争场景,以汉朝作为时代背景,借助汉朝军队与匈奴之间的战争,反映现实中在塞外孤独终老的那帮戍边将士们的辛苦。

很多人觉得太平时期的军队是最幸福的,其实他们的辛苦我们是体会不到的。尤其是那些为了保家卫国而戍边在外的将士们,他们常年需要镇守边疆,保家卫国。不是我们的日子太轻松,而是有人花费了半生为我们负重前行。


圣人不利己,忧济在元元。黄屋非尧意,瑶台安可论?吾闻西方化,清净道弥敦。奈何穷金玉,雕刻以为尊?云构山林尽,瑶图珠翠烦。鬼工尚未可,人力安能存?夸愚适增累,矜智道逾昏。

这首诗就更加赤裸裸地讽刺了现实。当时的大背景是武则天笃信佛教,因此在全国各地兴建佛寺,尤其是洛阳城中,到处都是佛像和佛寺,耗费巨大,收益为零。

陈子昂觉得这是劳民伤财的一种做法,于是他写了这首《圣人不利己》。意思很明白,就连山林中的千奇百怪,随着时间都会消失,你打造这些佛像寺庙,又能保存多久呢?

贵人难得意,赏爱在须臾。莫以心如玉,探他明月珠。昔称夭桃子,今为舂市徒。鸱鸮悲东国,麋鹿泣姑苏。谁见鸱夷子,扁舟去五湖。

这首《贵人难得意》表明了陈子昂对武则天的强烈不满。当年陈子昂拍武则天的马屁,支持武则天登基,所以武则天对他特别信任,可是后来因为陈子昂的耿直,武则天逐渐抛弃了,所以陈子昂觉得武则天是个喜怒无常的家伙。


总结:陈子昂以后,唐朝迎来了诗词的巅峰时期。

其实我们看唐朝的初期,是没有多少优秀的诗篇的,可是从陈子昂以后,唐朝的优秀诗篇就跟玉米扔进微波炉一样,立刻炸开锅了,全都是香甜可口的爆米花。

什么李白、杜甫、张九龄等人,深受陈子昂诗风的影响。唐朝文风改革,不得不说,有陈子昂很大的功劳。因为他敢于向过去的那种旧体制发起冲击,这本身就是令人敬佩的事情。

参考资料:《旧唐书》、《全唐诗》

9

陈子昂,初唐文学的领航者,男高音。

  1. 先行人物

齐出沈约,重诗韵、对仗,以理性来规范文学。作《四声谱》。虽然使形式完整,但诗意不自然,僵化。

白云抱幽石,绿筱媚清涟。

白云幽石,绿筱清涟,四个名词。抱、媚,两个动词。白、幽、绿、清,四个形容词。形式而言已经非常讲究。

2.自隋入唐

虞世南,大书法家。

王勃,初唐四杰之一,同期的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的文字还有六朝气息,王勃的独创性最高。天才,六岁能作文,二十七岁溺亡,天才都早夭。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千古名句。

宋之问、沈佺期,号为沈松建树唐律。“锦绣成文,学者宗之”。

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形式上更重文辞。

3.陈子昂

不跟随沈宋,独崇魏晋,文官但随军征伐契丹,辞官回乡,被贪吏陷害死于牢狱中。

本为贵公子,平生实爱才。

感时思报国,拔剑起蒿莱。

西驰丁零塞,北上单于台。

登山见千里,怀古心悠哉。

谁言未忘祸,磨灭成尘埃。

此后出李白、杜甫,唐文学进入盛世。

10

陈子昂,唐诗革新的先驱,他反对“彩丽竞繁而兴寄都绝”的齐梁诗风,大力提倡“汉魏风骨”。其诗作评时抒怀,给诗坛带来了一股磅礴苍劲之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