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文王序《易》,以乾坤为首。孔子系之曰:“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陈,贵贱位矣。”言君臣之位,犹天地之不可易也。《春秋》抑诸侯,尊周室,王人虽微,序于诸侯之上,以是见圣人于君臣之际,未尝不惓惓也。非有桀、纣之暴,汤、武之仁,人归之,天命之,君臣之分,当守节伏死而已矣。是故以微子而代纣,则成汤配天矣;以季札而君吴,则太伯血食矣。然二子宁亡国而不为者,诚以礼之大节不可乱也。故曰:礼莫大于分也。《资治通鉴-周记》

古往今来,造反不是谁想造就造的。皇帝也不是谁想做就做的。假如曾国藩敢称帝,他的下场也许都不如太平天国。也就不会有“完人”曾国藩了。

最佳贡献者
2

“祁门被围”,看透芸芸众生相——曾国藩从此不想再造反

前言:祁门被围,是曾国藩一生军事生涯最凶险的一次。期间,忠心耿耿的李鸿章借故溜号,鼓吹造反的王闿运偷偷跑路,身边的随从小吏溜之大吉……使得曾国藩看透了“芸芸众众生相”,恐怕他“不愿造反”的心理就在此时此地种下了种子!


曾国藩:唉,我曾立志当圣贤,从未想过当“枭雄”呀


一、祁门被围的历史背景。

公元1860年6月,湘军包围安庆。为了便于指挥,曾国藩将大营迁移到安徽南边的祁门。

祁门四周皆是山,只有一条路,东连徽州,南达景德镇。靠近一条小河,但河水只能通行那种只能坐两三个人的小船。

来到祁门后,第一时间,李鸿章很机警,带领众幕僚勘察了一周地形后,建议曾国藩立即移营,因为祁门地势像一个锅底,如果那唯一的一条路被堵住,就是兵家所说的绝地。

曾国藩虽然心里也暗自后悔,但因移营祁门一事已上报朝廷,不便轻易变动,因此固执己见,不同意移营,于是,大营就安扎在了祁门。

谁料到,公元1860年12月,太平军李秀成突然率部攻入皖南。

曾国藩派遣的大将李元度,未能把守住祁门的东大门,即徽州。

于是,李秀成兵峰直指祁门。

祁门立即告急!因为戍守祁门的部队只有3000多人。

故事由此展开了……


祁门古战场

二、祁门被围后,曾国藩身边的各色人等,上演了一出出的逃跑“生死时速”,曾国藩亲眼看透了他们的“芸芸众生相”,不禁黯然神伤!

(一)心腹幕僚李鸿章借故溜号。

李鸿章一来就看出祁门是一个“死地”,是故内心一直就惴惴不安。此时一看祁门果真被围了,他“聪明的脑瓜”可就闲不住了。

当然,他可不是在替自己的曾老师想什么退敌之策,而是想如何才能“神不知鬼不觉”的来个全身而退,既不能让曾老师认为自己是“临阵脱逃”,也不能让其他幕僚看出什么“破绽”,而且是越快越好!

机会马上就来了。

由于李元度丢了徽州,曾国藩要上奏参劾他,众幕僚纷纷说情,李鸿章也认为这样太过绝情了,会伤了湘军将士的心。

但曾国藩为了严肃军纪,执意要参劾李元度,不仅如此,还命令李鸿章亲自草拟参劾奏折。

李鸿章拒绝说:曾大帅,我不会写这个参劾奏折的。

曾国藩不以为然,淡淡的说:你不写,那我就亲自写!

李鸿章为了逃跑,借机发飙了:曾大帅,如果你不听我们的劝谏,执意要参劾李元度,而且还要亲自拟写参劾奏折,那作为幕僚,我在这里也就没有什么用了,请大帅准我辞职告退。

曾国藩一眼就看穿了李鸿章的“小伎俩”,但强忍怒火,只是淡淡的说:悉听尊便。

于是,李鸿章便“就坡下驴”,溜之乎也。


年轻的老狐狸:李鸿章


(二)鼓吹造反的王闿运偷偷跑路。

曾国藩移营到祁门没几日,有一天,号称胸怀“帝王之学”的王闿运,前来拜访。

曾国藩将其请进书房,在一张桌子的两边,两人坐下来畅谈。

王闿运雄辩滔滔,唾沫星子乱飞,中心思想就是建议曾国藩“竖旗造反,自立为帝”,由他”倾心辅佐,大事必成“”云云。

曾国藩侧耳倾听,但笑而不答,只是用手指蘸着茶水,在桌子上不停的写一个字。

王闿运定睛一看,乃是一个“妄”字……

王闿运也很识趣,立即打住,换了个话题,稍谈几句,缓解一下尴尬的气氛,便讪讪告退了。

但他没有立即走,住在了大营里混吃等喝呢。

不想祁门大营被围,无日不战,形势极为危急,逃也?留也?这是个问题。

对于这个自称“腹有纵横之学,胸有百万兵甲”,上蹿下跳,想撺掇自己造反的王闿运,曾国藩倒想“认真的”看一看他的笑话。

他让自己的亲兵,偷偷去察看,看看这个“王大忽悠”在干什么?

不一会儿,亲兵回报:大帅,很怪呀,王先生很淡定,一边喝着小酒,一边看着《汉书》,一副若无其事的样子呀。

哦!《汉书》?嘿嘿,我知道了,你们看吧,不出三天,王先生就要跑了!曾国藩信心十足的对亲兵说。

第三天,亲兵来报:大帅,真神了,你真算的准!今天早上,我看到王先生带着身边那几个小厮,偷偷坐了个小船,跑了。

哈哈哈,曾国藩不无讥讽的大笑起来,心想:神什么神呀,我这几天,也是“心惊胆战”的,但我不能表现出来呀?我也得“装淡定”呀,咋装呀?我是假装看《红楼》呀。所以,你一说这“王大忽悠”在看《汉书》,心同此理,我就知道他也是在表面上装装样子,心里在暗自盘算“跑路了”……


意气风发的“鼓吹学大师”:王闿运

(三)身边的随从小吏,个个面色慌张,纷纷上演逃跑“生死时速”。

胆小的,已经不告而别了。

稍微顾及点脸面的,也已经私下里雇好船只,将“铺盖卷”先放在船上,只待太平军攻进来,就立即坐船逃走。

曾大帅看在眼里,气在心里。他原想按“动摇军心”将他们一一治罪,但转念一想,“非常时期,非常手段”,怎么办呢?“反其道而行之”:

曾大帅亲拟了一份告示:大营危急,凡想回家者,一律可以先预支三个月的饷银,待大营安全后,想回来的,不计前嫌,随时可以回来。

嘿!这招儿,有点效果。

但仍然有一小部分人,还真的领了三个月的饷银,还真的走了!

剩下一大部分人,觉得大帅如此有情有义,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不再偷偷地往船上搬东西了,但已经搬到船上的东西,倒也没有拿回来…..

(四)、危在旦夕,生死在即,曾国藩身心受到强烈刺激,自己内心也发生了巨大变化,他已经从心里厌恶战争,盼望战争早一些结束,不再有什么“非分之想”了。

1、四面楚歌,苦苦支撑,曾国藩肝胆俱裂,在日记中说:文报不通者五日矣,饷道不通者已二十余日矣……是以忧灼特甚,夜竟不能寐,口枯舌燥,心如火炙,殊不知生之可乐,死之可悲矣。

2、奇险万状,心如死灰,曾国藩内心绝望,在给其儿子曾纪泽的遗嘱中说:此间局势危急,恐难支持。目下值局势万紧之际,四面梗塞,接济已断,如此一挫,军心尤为震动。尔等长大以后,切不可涉历兵间,此事难于见功,易于造孽,尤易于贻万世口实。余久行此间,日日如坐针毡。

三、在经历了“祁门被围”之险后,曾国藩肯定看清楚了他身边人的“芸芸众生相”,所以,攻破南京后,当诸多文臣武将,苦劝曾国藩“造反称帝”之时,我们可以“脑补一下”当时的画面,试着还原一下曾国藩当时的内心活动:

(一)好,现在你们个个说的振振有词,可是想当年,祁门被围之时,正当老夫危难之际,李鸿章开溜,王闿运跑路,身边随员个个犹如惊弓之鸟……关键时刻,有谁靠得住呢?要不是随后鲍超拼死救援,吾命休矣……

打胜仗了,个个邀功请赏;打败仗了,每每临阵脱逃。

现在南京攻破了,又到胜利的时候了,你们个个义正辞严,想让我“当出头鸟”?至于造反可行与否,先另说,但你们中间,会不会再出现第二个李鸿章?会不会再出现第二个王闿运?

你们现在肯定是不会,但你们再看呀,湖广总督官文,坐镇武昌,在长江中游监视我们;淮军冯子材驻守扬州,在长江下游监视我们;僧格林沁率领的蒙古骑兵,驻扎在鄂皖交界,监视我们。

一旦重开战端,他们从几个方面,都可以直扑南京,到时候,谁敢保证我们每战必胜,如果稍有挫折,朝廷再稍微拉拢一下,那恐怕第二个、第三个李鸿章、王闿运都要纷纷跳出来了吆……到那时候,我身边还能有几个人呢?老夫可不想把“南京”,再变成第二个” 祁门”呀!

(二)再者说了,李鸿章这小子,现在率领淮军,当年在祁门就不与我一心,现在要造反,就以这小子那“花花肠子”,我还敢指望他能与我们同甘共苦?

(三)还有那头“倔驴”左宗棠,原来都好嘲笑我,挖苦我,就他那脾气,能听我的调遣?

(四)哦,差一点忘了,还有那洋枪队,那洋毛子也不好惹,弄不好,也够我们喝一壶的。

(五)另外,太平天国荼毒江南已甚,江南民心厌战已久,大家都盼望过几天安生日子,这时如果再继续打仗,肯定会民怨沸腾的。

(六)还有一点,我本不想说,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算了,但现在你们逼我,我不得不点破了:

你们进入南京,从将领到小兵,每个人掠夺多少金银财宝?现在每个人都是“腰包鼓鼓”的,都想赶紧回家,买房子置地,娶媳妇安家,还有谁愿意再跟着我们拼命了?军心已经涣散了,这一点,你们心里应该比我更清楚!


唉,我从小读圣贤书,一心只想当个“圣贤”,根本不想当什么“枭雄”,至于能走到现在这一步,那都是时势造英雄,是历史的巨浪拍打着我,一步一步把我这只“小船儿”推到这里的,现在我已经身心俱疲,已经可以功成身退了……总之一句话,你们,你们都散了,散了吧……


众人苦劝,曾国藩仍然拒绝造反


后记:有历史爱好者称,如果曾国藩想造反,其最好的机会,是与太平天国一道,与清廷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然后徐图进取……此说法如何,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自行研究一下。


曾国藩大营驻扎在祁门时,其“中军帐”就设在“洪家大院”

3

有实力不等于就可以造反,识时务者为俊杰永远是不变的真理。

曾国藩内心不是没有想过当皇帝的事情,但是这个风险太大,不成功就是死路一条。在深入分析和权衡利弊以后,曾国藩在心底彻底放弃了这个念头,并且对外表现得非常坚定,绝不允许别人在他面前提及这个话题。

曾国藩为什么没有这个想法,我想大概有这么几个原因:

曾国藩漫画

其一,自身能力不足。

总结历史上造反成功、改朝换代的人物特点,我们不难发现:

要么侠肝义胆,善于笼络人心,如楚汉相争中战胜项羽的刘邦;要么心狠手辣、心机缜密,如玄武门兵变中杀死亲兄弟、逼父退位的李世民;要么功高震主、拥兵自重,如陈桥兵变中黄袍加身的赵匡胤;要么走投无路、无知无畏,如靠当和尚才能吃饱的朱元璋等等。

以上这些性格特点曾国藩都不具备,说到底他是一介书生,智力一般、知人善任、谨小慎微,搞管理很有一套,但是革命不行。正如在当今社会,很多人能力很强,做职业经理人非常优秀,但是自己创业当老板却一败涂地,屡战屡败。

左宗棠画像

曾国藩家境殷实,从小接受正统教育,连考7次才勉强中了秀才,在学费昂贵的岳麓书院也是一名普通学生。同是湖南老乡却因贫困退学的左宗棠就很看不起曾国藩,认为他“欠才略”、"才太短“、”兵机每苦钝迟“。

官场沉浮几十年,曾国藩接触过很多优秀人才,他对自己的优缺点还是看得非常清楚的,知道自己就不是一块造反的料子。在皇帝的领导下当一个好的将领,并不等于就具备造反当皇帝的实力,这一点曾国藩非常有自知之明。

其二,战场形势不允许。

曾国藩虽然统帅湘军有方,平定太平天国功劳巨大,但是他并没有得到清王室的充分信任,用貌合神离来形容比较恰当。

清廷对汉人的信任是有限度的,以夷制夷的思想由来已久。当曾国藩湘军权倾天下的时候,朝廷采取了多种手段来制约和管控曾国藩。

清朝政府在支持湘军的时候,还大力扶持李鸿章创建淮军,很快淮军的实力就与湘军不相上下。在洋人的支持下,淮军装备了洋枪洋炮,成为清军中装备最精良、火力最强大的一支武装。

太平军图片

同时,清政府不断分化湘军实力,通过提拔曾国藩的核心幕僚左宗棠任闽浙总督,沈葆桢任江西巡抚,利用兵力划拨、限制军饷等手段在他们之间制造矛盾,最终俩人都与曾国藩闹得不可开交、分道扬镳。

清政府的10几万八旗军队实力依然比较强大,拱卫京师的战斗力不可小觑。同时,为了提防湘军北上,清政府安排钦差大臣官文所率20万大军驻守武汉,著名悍将僧格林沁统领10万军队布防安徽、湖北。在东面,清廷安排富明阿的部队镇守镇江、扬州等长江下游。从局面上看,已经形成对湘军的全方位联防联控。

第三,王者之师雄风不再。

湘军自创建以来,军纪严明、士气高涨,在战场上的胜利接踵而至。1864年7月,曾国荃率领的湘军一举攻破天京,取得了决战太平军的决定性胜利。自此,曾国藩的名声和威望达到了顶峰。

湘军图片

到达巅峰之日,也是衰落之时,这是事物发展的普遍规律。

随着形势的发展,湘军自身内部的腐败越来越严重,每到一处抢杀掳掠愈演愈烈。各级官兵中饱私囊,偷运金银财宝回家屡见不鲜。

不少底层士兵大量加入哥老会等黑社会组织,厌战情绪四处蔓延,小集团的分化问题也日趋突出。经过十多年的征战,湘军锐气已不复存在,盛极而衰的势头已经不可阻挡。

再加上湘军的后勤补给、武器装备等重要权力并没有掌握在曾国藩手上,要想形成完备的战斗体系非常困难。

十多年的征战也让曾国藩身心俱疲,无力再战。尽管自己5次命悬一线、大难不死,但俩个弟弟曾国葆和曾国华都死在战场上,让本来就性格沉稳、八面讨好的曾国藩感到内心备受煎熬。

曾国藩非常清楚,湘军上上下下都是这个样子,以这个状态怎么可能去突破重围、围剿清廷?

八旗军剧照

自古以来,做皇帝梦的人很多,但是梦想成真的毕竟是少数。没有天时、地利、人和作为支撑,光听凭别人的鼓噪就贸然行动,必然会被打得丢盔弃甲、血肉横飞,最后死无葬身之地。

对此,曾国藩是有清醒认识的。认得清自己,认得清别人,认得清形势,最后选择走正确的道路,这才是曾国藩的高明之处!

4

“大清中兴名臣”曾国藩带领湘军打败天平天国,以至功高不赏,权力如日中天,是有条件和能力造反称帝的。因为有太多的前车之鉴,所以,当左宗棠转给曾国藩密信时,写有:“鼎之轻重,似可问焉!”曾国藩回信时很干脆地把“似”改为“未”。

博览史书让他知道,古来成就功名的权臣良将,除了唐代郭子仪之外,没有几个人能够善终的。所以他提醒弟弟曾国荃:“希望弟弟兢兢业业,内心常怀如履薄冰之心,以免遭受大的灾难。”祁门被围时他写遗书:“但愿(子孙)为读书明理之君子,尔曹惟当一意读书,不可从军,亦不必做官。”

曾国藩对郭子仪的经历很是清楚。对大唐有再造之功的郭子仪,虽为天下兵马大元帅,但府门总是大开!所以,他虽权倾天下,但光明磊落,所以整个朝廷无人忌恨;虽然功高震主,但君主并不怀疑他的忠心。这让曾国藩甚是钦佩,他也想做第二个“郭子仪”。

咸丰帝曾在湘军克复武汉时,喟然感叹:“去了半个洪秀全,来了一个曾国藩。”面对这种可能“兔死狗烹,鸟尽弓藏”的不利局面,他也制定了一些护身宝典。

他懂得居功不傲,让功于人的道理。所以能把攻占安庆的第一功劳让给绿营将领多隆阿,把攻克南京的首功推给任湖广总督的满族官员官文。很好地解决了满汉官员的矛盾,所以,在朝中的名声很好,很少有人找借口陷害他。

灭掉天平天国后,马上裁撤湘军。并且自筹遣散费用,妥善安排回家兵士。让皇帝没有任何理由怀疑他的忠心。虽然自己没有了武装,但却换来了皇帝的信任。这和郭子仪府门大开有异曲同工之妙。

还有,印刷家书表明忠诚之心。在《曾国藩家书》中,申明自己对大清誓死效命的无限忠心。如家书中说:“吾辈在自修处求强则可,在胜人处求强则不可。”强调重视个人修为,其他方面不要争强好胜;又如给弟弟的家书:“阿兄忝列高位,又窃虚名,时时有颠坠之虞。”表明自己在平时是事事小心,处处在意,生怕有什么不妥的言行。

做事给自己留有退路。军机大臣肃顺曾经力劝咸丰皇帝越级提拔曾国藩,曾国藩本想写信表示感谢,但转念一想,还是把“感谢信”改成了给皇上的“谢恩折”。所以,慈禧发动政变杀肃顺后,抄他的家时未发现曾国藩的感谢信件。曾国藩也算躲过一劫!这也是他有大局意识的缘故。

5

这个问题我也考虑过,我觉得可以从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来分析。

内部原因:曾国藩不想称帝

因为他从小接受到的都是儒家忠君报国那一套教育,心里一直认定清廷是正统,称帝即是乱臣贼子。他不想担这个骂名。



从曾国藩留下来的日记和书信来看,他的毕生志愿是做一个书生。只是当时的形势硬生生把他逼成了一个统帅。他对带兵打仗并不在行,他亲自指挥的战斗几乎就没有赢的。只是他会识人用人,有坚定的意志,这才成功打败了太平天国。

对于称帝,他不想。

外部原因:即使称帝也不一定能成功

那时候的确有不少人劝他反了清廷称帝。除了曾国荃、李秀成、石达开这些人之外,有个野史还说左宗棠也写了个条子给他说“鼎之轻重,似可问焉”,让他问鼎中原。他给改成了“鼎之轻重,未可问焉”,即是认为清廷气数未尽。


对于称帝,曾国藩肯定也掂量过这个问题,觉得不可能成功,所以才没有动这个念头。下面从军队实力和人心向背两方面来看为什么清朝气数未尽。

从军队实力来说,当时湘军已经不像刚开始时那么强,有暮气渐深之感,纪律也没有之前好了。实际上湘军在南京的劫掠屠杀,并不是曾国藩的主意,只是手下已经约束不住那些军人了,可见纪律废驰。


而左宗棠、李鸿章这些人未必会帮他。左宗棠就不说了,与曾国藩一直都不对付。李鸿章虽然名义上是他的学生,但很有个性,如果清廷给的条件更好,他未必不会打老师。

还有洋人的洋枪队,也不一定会向曾国藩这边。因为洋人惯于和清朝打交道,已经从清朝得到了不少好处。他们当然希望再帮清朝打败曾国藩,好再拿好处,而不太可能帮曾国藩打一场没把握的仗。


再说,清朝的军队也并非不堪一击,有的还有有战斗力的。曾国藩如果造反,可能会落得跟洪秀全一样的下场:前期进展顺利,后期陷入泥潭,最后被拖死。

从人心向背来说,当时多数人还是向着清朝的。毕竟清朝已经统治了二百多年了,老百姓都只知有清朝皇帝,再杀出一个曾国藩来,都会被认为是反贼。而且湘军在与太平天国的战争中也是杀人无数,曾国藩都被称为“曾剃头”了,很多地方的人恨透了曾国藩兄弟。


这样的群众基础,又没有太平天国宗教忽悠那一套,真的不是那么容易成功啊。

这样看来,对于称帝,他也不敢。

不想、也不敢,那当然就不会称帝啦!

你觉得我说得有没有道理?欢迎交流。

6

曾国藩是挽救大清王朝最重要的一人,与其说太平天国败给了清朝,不如说是洪秀全败给了曾国藩。那么打败天平天国 ,手握重兵的曾国藩为什么不学历史上的赵匡胤直接把积贫积弱的清朝夺过来自己称帝呢?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一、曾国藩受儒家思想影响严重,忠君爱国观念根深蒂固

曾国藩出生于封建地主家庭,从小就研习四书五经,他虽然资质不聪明,但由于是稳扎稳打的学习,对儒家的忠君爱国思想理解得更深刻。哪怕是要了他的命,他也会忠于朝廷的。

二、曾国藩性格严谨,做事考虑后果,考虑到严峻的局势 他也不可能造反

太平天国被湘军消灭以后,整个江南地区是十室九空,哀鸿遍野,老百姓需要的是安稳,是修养生息。曾国藩若是此时造反,江南会再起狼烟,他就会不得民心,注定也不会取胜。权衡利弊,他不会造反。

三、慈禧太后的猜忌,使曾国藩不敢造反

俗话说“狡兔死,走狗烹”,曾国藩饱读诗书,他知道一个人手握重兵、功劳最大之时,就是自己遭到猜疑最重,最不安全的时候,所以他在天平天国被镇压以后,把军队解散,打消了慈禧太后的猜忌。他的这一点最值得学习,不拥兵自重,保护一家老小的平安才是第一位的。

总之,曾国藩是一位大智慧之人,他眼光独特,看问题很透。从历史的眼光来看不称帝是他最明智的选择。

7

欢迎关注@叮当老师,叮当老师将用最大的热情为你解答。

经过长达十二年的战争,曾国藩和他统帅的湘军攻下了太平天国老巢南京,太平天国覆灭,此时的曾国藩实力大增,权倾朝野。他为什么不借机称帝,我认为他不可能称帝。


曾国藩起兵原因: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曾国藩原本只是一个六部郎中,一介书生,走上军事舞台纯属偶然。太平天国起义后,席卷半个中国,每到一处,挟裹百姓钱财而去,生灵涂炭。八旗兵不堪一击,在此背景下咸丰皇帝诏命曾国藩专办团练,抵抗太平军。此后的十余年曾国藩都在带领湘军和太平军作战。曾国藩起兵的初衷是拯救黎民百姓和大清朝,他崇尚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他一直以身作则,引出一般正人,倡成一时风气,在军政两方面躬身垂范,可以说一直在实践顾炎武的救世理论。这样的曾国藩怎可能再去称帝,引发和朝廷的战争,祸害天下百姓。

曾国藩身体状况:每况愈下。

击败太平天国时曾国藩已经50岁了,到了知天命之年,由于曾国藩常年打仗,常年读书,身体非常不好,患有白内障、青光眼,高血压。特别是眼病非常严重,“目睛作疼”“眼疼殊甚,不敢治事”“眼蒙殊甚”,十年征战,已经让他身心疲惫。况且随着年龄的增长,争强好胜的个性已经被磨砺的外圆内方。晚年他所想的只是急流勇退,优游林下。攻下南京后担心功高震主,先让他弟弟曾国荃先辞官归隐,然后他再想办法归隐,可是由于捻乱爆发,一直没有成功。可见他是不可能造反称帝的。


曾国藩对大清有感情。

曾国藩对大清,特别对咸丰皇帝有着很深的感情,他一直认为大清是个不错的朝廷。同治六年,与赵烈文闲谈,赵认为不出五十年会出现土崩瓦解、神州陆沉的情况。曾国藩不以为然,他认为本朝君德甚厚,君主勤政,事无大小当日毕办。曾国藩在起病后朝廷对待恩赏不断,有奏必应,要钱给钱,要人给人,从心理上曾国藩是认可大清的。

称帝手下将领不会支持。

即使曾国藩想造反称帝,手下将领也不会答应。曾国藩手下将领大多数和他一样,都是他的老师、同道或者学生,如罗泽南、沈葆桢、李鸿章、左宗棠,这些人都是读书人出身,他们抱着和曾国藩一样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理念,以天下为己任,怎肯为曾国藩造反卖命。沈葆桢、左宗棠虽然是曾国藩推荐提拔的但是后来还是和曾国藩翻了脸,即使李鸿章,如果曾国藩造反,朝廷让李鸿章打他老师,李鸿章也会毫不含糊动手。


称帝军事力量不足。

曾国藩此人长于将将,短于带兵,他自己带兵打的几仗都以失败而告终,有两次甚至要抹脖子。而湘军采用的是募兵制,哪个将领去招募并且训练的,这些兵就只听他的,这个将领如果战死,这些士兵大多遣送回家。由于军费不足,湘军人数一直很少。即使是攻下南京后,湘军人数大增,曾国藩手下能够指挥的也就十三万人,凭着这点人要打到北京,要成功是很难的。

没有足够军费。

曾国藩征战的十几年,军费一直都是个难题,朝廷是没钱的,钱都做了赔款给了外国人。军费基本靠曾国藩自己筹集,由于连年战乱,江南各地民生凋敝,军费一直是很头痛的问题。攻下南京时,曾国荃的部队在南京城内烧杀抢夺,没办法,已经拖欠军饷十七个月了,曾国荃也控制不住。后来曾国藩一生气,认为湘军暮气已重,大部分都裁撤回家。湘军是给多少钱干多少事,如果曾国藩造反,浙江被左宗棠控制,沈葆桢控制江西,李鸿章占领伤害。朝廷一旦经济封锁,曾国藩从哪里弄银子做军费,没有军费,曾国藩怎能称帝成功。


总结,曾国藩无论从主观上来说,他不会也不愿称帝,客观上来看,即使有野心也不会成功。

以上,叮当老师回答。

欢迎关注@叮当老师,欢迎评论转发!

8

称帝这个问题嘛,需要两个必要条件,第一个是军权,第二个是稳定的钱粮来源,很可惜曾国藩这两个条件一个都没有。


先说军权,湘军虽然军力强大,作为打击太平天国的主力大概有近三十万兵力,但是湘军不是铁板一块,归曾国藩直接指挥的却只有十二万,其他的四万湘军是在浙江巡抚左宗棠的手中,还有另外的三万湘军是归江西巡抚沈葆桢统辖,此外,李鸿章还独立拥有着七万之众的淮军,咸丰帝手还有八旗兵,曾国藩称帝是没有必胜的把握


其次,曾国藩没有自己的领地

打仗打得就是粮食,没有粮食,军队士气不稳怎么可能打胜仗,曾国藩当时虽然是满清重臣,但是毕竟没有裂土为王,湘军的粮食大多是朝廷和地方政府供应,如果曾国藩反叛,咸丰帝还会给他粮食吗?怎么可能


以上就是小编的看法,如有出入还请斧正

9

物来则应,过去不留,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

很多人对于曾国藩的行为非常不解,作为一个汉人,死心塌地为清朝卖命尽忠,镇压了太平天国后,清朝本该按照之前的承诺封他为王,结果清朝却对他卸磨杀驴,大面积裁撤湘军,手下部将不满清朝的行为,上演了一出“黄袍加身”,逼迫曾国藩造反,曾国藩断然拒绝,为了自保,更主动上交兵权,回老家归隐,晚年跟李鸿章搞起了洋务运动。

这样一个人,因为没有被清政府迫害致死,也没有战死沙场,马革裹尸,得了一个善终,所以近年来得到了很多国人的推崇,说曾国藩的儒家思想非常值得学习。

这里笔者要提出一个不同的声音。

对于曾国藩的评价,一直是有争论的,正面的评价有很多,说曾国藩是忠臣良将,是国之栋梁,为国为民做了很多事;负面的评价也有很多,指责曾国藩攻占南京后,大肆屠杀平民,抢夺老百姓的财产,人称“曾剃头”,双手沾满了人民的鲜血。

不管历史如何评价曾国藩,曾国藩没有在自己实力如日中天的时候造反,原因只有一条,那就是曾国藩笃信程朱理学。

程朱理学简单点说,就是儒家里的一个学派,由朱熹发扬光大,明朝朱元璋当了皇帝以后,为了给老朱家找几个名人,于是要求全国范围内都学习朱熹这一派的儒家思想。

现在来看,很多孔子时期的儒家思想都被朱熹解读错了,或者说是按照朱熹自己的理解解读出来,然后让大家跟着他学。

程朱理学,甚至整个儒家学派都讲究忠君爱国,曾国藩已经把自己当作了清朝的臣子,清朝的奴才,在这种思想的熏陶下,他不可能去造反,甚至想都不敢想,怕自己成为谋逆之人,被儒家和历史所唾弃。

至于说曾国藩考虑到兵力不足,粮草不够,这些原因都是扯蛋,打到哪,抢到哪,补给到哪,李自成就是用这个方法推翻明朝的,曾国藩在南京也是这么做的,如果曾国藩造反,一路烧杀抢夺就行了,他仅仅只是爱惜自己的羽毛,不想悖逆儒家思想而已,至于推翻清朝,光复汉人,这些早都被他抛到脑后了。

说到这里,笔者翻看历史,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孔家后人被历朝历代分封为衍圣公,享受当朝的恩惠,可是每当一个朝代灭亡的时候,孔家都是第一个投降外敌的,想来真的很有意思,这些儒生们对于这件事,都视而不见么。

10

你好,我是调侃历史的幻苦君。这个假设曾国藩造反的事基本是后人的猜想,曾国藩本人应该压根就没有过这种念头。

一,曾国藩了解自己,没有那么大的野心,也没有争霸天下的能力。

曾国藩从小就接受了非常严格的“程朱理学”教育,“誓死忠君”一直是他的人生信仰之一,而且曾国藩的性格相对内敛,身上没有那种舍我其谁的王霸之气。说他对满清有多忠心谈不到,哪怕初期有,后来随着见识到满清高层的色厉内茬,无能之极的表现,实在是办法骗自己继续铁忠下去了。不过,曾国藩明白自己的能力,跟太平军打仗就是靠着结硬寨打呆仗一点点熬出头的,最后打个南京费了老劲了,自己各方面能力都不突出,真要去争夺天下,没这心,没这本事。



二,与湘军的宗旨不符

曾国藩当年是以“忠君爱国,保卫名教”为信仰组建并改造湘军的,这也是湘军强大战斗力的重要来源,要是突然说,兄弟们,我要当皇上,跟我冲啊,杀清妖,估计没什么人能跟上来。人生观价值观混乱,湘军的脑子得一阵迷糊,会问,大人,您靠谱吗?早知道你这样,还剿灭啥太平军,跟他们联手多省事。



三,湘军仅有5万人是听曾国藩指挥的,另外3万人在沈葆桢手中,还有4万人在左宗棠麾下,由于曾国藩与王鑫不和,最后王鑫率部投入到左宗棠麾下。虽然同为湘军,却各为其主。曾国藩造反的大旗一举,弟弟曾国荃肯定跟着反,不过能力差点,就怕左宗棠和李鸿章这些人调转枪口冲他开火,而且这种可能性大大的。



四,清朝中央没有那么软弱,虽然清朝此时已经没有“康乾盛世”时期那么强大,但还是“百足之虫,死而不僵”。清廷的官文据长江上游;富明阿、冯子才分守扬州、镇江;增格林沁屯兵粤皖之间,这分明是清政府对湘军早有防

五,最重要的原因,请问什么人会造反?答案只有两种,实力大到可以支撑野心,被饥饿逼迫铤而走险的人。造反是要掉脑袋,连累九族的,曾国藩一把年纪,已经身居高位,他何必冒这风险呢?满清虽然愚蠢黑暗,但曾国藩可没有清初时汉人的那种刻骨仇恨,从小就留着辫子已经习惯,又不是饿肚子走投无路,算盘打的清楚的老曾怎么可能出昏招?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