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艺术 > 朱高煦战功显赫,朱高炽肥胖迟钝,为何朱棣还把帝位传给朱高炽?

朱高煦战功显赫,朱高炽肥胖迟钝,为何朱棣还把帝位传给朱高炽?

2020-09-16 07:31阅读(67)

朱高煦战功显赫,朱高炽肥胖迟钝,为何朱棣还把帝位传给朱高炽?:洪武三十五年(建文四年、1402年),燕王朱棣率军渡江破京师,击败建文帝,结束“靖难之役”。

1

洪武三十五年(建文四年、1402年),燕王朱棣率军渡江破京师,击败建文帝,结束“靖难之役”。建文帝朱允炆乱军中失踪,其余文武勋贵大部分投诚,一部分忠于建文帝的官员或自杀、或被捕后被杀,总之建文朝廷土崩瓦解。

于是,朱棣在谒孝陵之后,正式即位,成为大明新一代皇帝,日后的明太宗(成祖)。在登基为帝之后,成祖所头疼的,就是皇太子的人选问题。

成祖一共四子,第四子朱高燨早夭,所以不再叙述。其余三子,长子朱高炽、次子朱高熙、三子朱高燧,都是燕王妃徐氏所生,身份都是嫡子。

成祖对于三个儿子,最器重的是次子高熙,因其类己,勇武有力,在靖难中多次出生入死,领军作战,为击败南军立下汗马功劳。尤其是东昌之战,燕军兵败,主将张玉都战死,成祖在军中面临绝境,是高熙及时赶到,击退南军,救出成祖。所以那时候成祖就有改立高熙为继承人的想法,手抚高熙背,说:“小子,努力!世子多病。”

整个靖难之役中,高熙简直就是成祖的低配版,时时冲在交战最前,勇冠全军。成祖之所以能够成功,高熙其中出力甚多。

而幼子高燧,是因为最像燕王妃(徐皇后),而且年幼乖巧,口齿伶俐,特别得成祖欢心。当时无论成祖如何发怒,甚至暴起欲杀人时,只有高燧上前撒娇劝慰,才可以安抚。所以高燧因此恃宠,进而可以觊觎储位。

至于长子高炽,因身材肥胖,且有足疾,平日做事慢吞吞,没有成祖所想像的利索样,因此成祖不是很喜欢他。

但在成祖还是燕王的时候,燕藩世子之位一是于太子相比,没有那么重要;二是燕王本人对于自己的继承人也没有日后当了皇帝那么要求高;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高炽因是燕王嫡长子,所以被太祖钦定,册封为“燕世子”,是名正言顺的燕藩继承人。

综合以上几点,朱高炽在成祖还没有登基前,是包括其两个弟弟都没有异议的、当然的下一代燕王人选。

但是,自建文元年(1399年),燕王起兵靖难,并连续击败南军,逐渐有了夺取天下的前兆之后,朱高熙的心态就起了变化:对于父亲起兵,并争夺天下,他从心里很是支持,甚至有迫不及待的感觉。因为如果成功,那么自己肯定会水涨船高、更进一步。大哥身体确实不好,如果有突发事件,那么自己还会有更大的惊喜。

所以,在成祖“世子有疾”的鼓励下,朱高熙像打了鸡血一样,几乎是拼了命于南军作战,好实现自己的梦想。

对于二弟的心思,朱高炽心知肚明,由于自己身体肥胖,不能上阵作战,时时呆在父亲身边,从而没有朱高熙那样的表现机会,那更应该在其他方面做出成绩,以让父亲知道,自己不是毫无成就。

所以,在成祖与朱高熙出征时,朱高炽以燕世子身份,主持燕军大本营---北平的防守重任,并将后勤粮草事务处理得井井有条,使得成祖在前方不受物资短缺、粮秣不及的困扰。

在建文帝亲自来信,劝说其归顺南军,承诺事后封王的引诱下,朱高炽承毫不动摇,并承受住成祖不明真相,几乎遣人前来问罪于自己的压力,将信函不拆封,并南使一并送往成祖军前,事后还是照常安排后勤补给、严守北平以备南军。

成祖查看信函、及询问南使后,才得知真相,不由得叹息:“几杀吾子!”这也可以看出,朱高炽坚韧性格,和行事作风。绝不是庸庸碌碌之人。

洪武三十五年(建文四年、1402年),成祖靖难成功,登基成为皇帝,对于自己的继承人,则不再像之前册立“燕世子”那样无所谓了。皇太子的选择,是将来王朝兴盛还是衰落的关键,如果随意册立,稍有不慎,就会导致大乱,刀兵四起。

在成祖看来,三子高燧一是序齿靠后,年纪又尚幼,心性未稳,首先就被排除在外。

长子高炽,就任燕世子多年,谨慎细微、没有特别过失,在靖难中虽然未有战功,但是坚守北平、主持后勤也是井井有条,并具有相当的处理政事能力,是皇太子的当然人选。

而次子高熙,自起兵以来,无时无刻不在作战前线,屡立大功,危急时刻力挽狂澜、甚至多次救自己出险境。可以说没有高熙,自己有没有命当皇帝,还不一定。

但是两人都有缺点:高炽性情宽和、仁爱,甚至可以说儒雅(成祖自己的感觉就是懦弱),得到了绝大多数文臣的拥戴。

而成祖本人,那是和文臣有相当的隔阂的,他自己都知道文臣们心里对自己那是相当的不满。所以他怕自己死后,高炽因为柔弱而受制于朝臣,成为另一个建文帝,那自己辛辛苦苦“靖难”,搞出这么大阵仗,何苦来哉。

同时高炽确实身体不好,腿脚不便,不要说上阵,就是正常走路,都需要人搀扶。每次见到长子气喘吁吁、半残废的样子,实在是一生都在战场上打滚的成祖所鄙视和厌恶的。

而高熙,战场上勇猛无敌,功勋卓著,英姿勃发的样子,简直就是自己年轻时的模样。但是战场下,高熙就是一个半弱智,而且是残暴横行的半弱智。自恃战功,骄纵狂妄,一切以武力说话,不遵循任何王法,除了自己,没人管得住他。同样,除了自己,还有少数几个功臣、勋戚,也没人愿意和他交往。在朝中那是人缘差到了极点。

如果改立高熙为太子,那就是把国家将来交到一个赳赳武夫手里。虽然成祖自己也是赳赳武夫,但他自认为治理国家,还是不比建文帝差,但是高熙就不好说了。

从内心的喜好来说,成祖还是愿意立高熙,这样自己的征伐事业、治国意志,都可以一脉传承。至多给高熙配上相应的文武大臣,再在以后勉力教导他努力学习治国经验。但是从礼法和传统上来说,成祖不敢违背太祖所制定的制度,废其钦定的继承人----长子高炽,而立幼。

成祖自己就是以建文帝“不尊祖制”的名义起兵的,这下自己再违反太祖所定祖制,那不是自己打脸么。同时高炽热于政事上已十分成熟,没有过失,且得众臣拥戴,如果轻易更改,恐怕会生大乱。

于是,在权衡了近两年之后,在永乐二年(1404年),成祖才最终下定决心,册立长子朱高炽为皇太子!以安定朝野。同时,册封次子高熙为汉王,就藩云南。册封三子高燧为赵王,藩地彰德,因年幼得成祖喜爱,所以居京师,暂未就藩。

朱高熙心心念念等待了两年的储君之位,就这么鸡飞蛋打了,极度失望之下,对于成祖也不客气了,当面顶撞:“我有什么罪,要被赶到万里之外!”就是不肯就藩!并强行跟着成祖北巡北京(北平),返回时候,又跪在成祖面前大哭,请求带儿子们跟着返回京师(南京)。

成祖面对天下百官万民都是说一不二,但是看着这个劳苦功高、又撒泼打滚的儿子却无可奈何,只得同意高熙携家眷随自己返回京师。

朱高熙自此以为得计,行事更加放肆。返回京师后,便求成祖将自己的护卫赐名为“天策卫”,而“天策”两字,是唐太宗为秦王时的官名封号,朱高熙平时也常以唐太宗自诩。之后犹不满足,请求再增两护卫。在跟随成祖左右时候,还多次挑拨是非,陷害长兄太子,致使东宫属官解缙被冤死、黄淮被构陷入狱。

永乐十三年(1415年),成祖见朱高煦在京师愈发不安于现状,为平息纷争,改封他到青州,朱高熙就是不愿前往。终于招致成祖大怒,训斥他有夺嫡之意(早就有了,只是成祖起先不愿意捅破),催他就藩。朱高煦左右不肯动身,并趁成祖北征时,私自挑选卫士,招募精兵,并无故击杀兵马指挥徐野驴,且僭用御用车马器物。

永乐十四年(1416年)十月,成祖结束北征,返回南京,才得知朱高煦违法之事,数十起一一查明。这一次成祖终于不再为其开脱,痛斥之后剥夺朱高熙冠服,囚禁于西华门内,要将他废为庶人。

还是皇太子朱高炽念及兄弟之情,在成祖面前极力请求。所以成祖最后只是削去朱高煦两护卫,并将他的亲信诛杀,释放了朱高熙。

永乐十五年(1417年)三月,成祖决心彻底了断此事,于是直接将朱高煦徙封到乐安州(今山东惠民),并命他不得违抗,即日起程,否则别怪不念父子之情,必将严惩!朱高煦无法,只得万般无奈之下前往封地。

在乐安时,常心怀怨念,策划谋反更是日日不歇。皇太子朱高炽曾多次致书劝诫,朱高煦不但不听,而且还更加怨恨,不肯悔改。

但是,自朱高熙被强行赶到乐安就藩后,永乐朝储位之争,就落下了帷幕。朱高炽以不变应万变,面对弟弟的挑衅、陷害,父亲的疑虑、猜忌,最后还是用实际的表现,保住了皇太子的地位。

虽然终永乐一朝,朱高炽的太子之位不能说稳固,但是在他及东宫官属的全力应对之下,还是胜利地熬过了永乐年间,最终得以继承大统,成为大明第四代皇帝---明仁宗。

另外,朱高炽之所以能够在内外压力极大的情况下,保住了皇太子的地位,还有一个隐藏的加持,那就是他的嫡长子,成祖亲封的皇太孙---朱瞻基。

朱瞻基出生时,正是成祖开始靖难,前途不明之时。成祖得报自己长孙出生,很是开心,亲自前去探视,看见小小婴儿脸上有一团英气,相貌和自己类似,更是大为高兴。所以这个孙儿,一直都十分受成祖喜爱,自小带在身边,亲自培养。

成为皇帝后,成祖还挑选著名文臣担任其授业老师,让文臣们尽心竭力教导。而在以后几次远征漠北的作战中,成祖总是将朱瞻基带上,以便使其了解军事,锻炼毅力。

而每次经过农家的时候,成祖都要让朱瞻基亲自去农家,让他能够了解农民的艰辛,告诫他以后要爱民惜民。这几乎就是确立了朱瞻基日后的皇太孙地位。

在之后成祖于立储之事犹豫不决,左右为难的时候,曾向翰林学士解缙征求意见,解缙回奏:“世子仁孝(当时朱高炽还不是太子)。”成祖木然物语。

解缙又奏道:“好圣孙!”这一下,成祖顿时脸色欢愉,频频颔首。之后不久,便正式册立朱瞻基之父、朱高炽为皇太子。

永乐九年(1411年)成祖进一步册立朱瞻基为皇太孙,这是大明第二个皇太孙。

从此,皇太子的地位因这个儿子而得以更加稳固。而少年老成的朱瞻基,也开始以自己特殊的地位,来保护父亲以免遭叔父们无时不在的中伤和打击。并逐渐反击,以维护父亲、同时也是维护自己的大明储位安全。

在一次成祖安排的谒孝陵祭祀中,由皇太子朱高炽带领,率诸皇子皇孙前往孝陵致祭,作为皇太子的朱高炽自然要走在第一。但是朱高炽身体肥胖、腿脚不便,即使是两个內侍搀扶,仍然极为吃力,磕磕绊绊,几次差点摔倒。

走在后面的朱高熙见太子模样狼狈,心里既鄙视又好笑,不免出言嘲讽:“前人蹉跌,后人知警。”而赵王朱高燧在旁也吃吃发笑。性情温和的朱高炽听见后,不过摇摇头,笑一笑罢了。

但是走在更后的皇太孙朱瞻基立马接口大声说道:“更有后人知警也!”朱高熙、朱高燧回望,看见神采奕奕的皇太孙朱瞻基,顿时相顾失色,这才知道争夺储位的斗争中,增加了一个强劲的对手!

从此以后,汉、赵二王不敢轻易再讥讽嘲笑太子,朱瞻基也以自己的有力反击,来帮助父亲在权力斗争中不至于落败。

而在仁宗去世,朱瞻基继位成为后世的明宣宗后,汉王朱高熙终于按捺不住,在宣德元年(1426年)起兵造反,意图重演一遍“靖难”。

但是朱高熙不是成祖,而宣宗朱瞻基更不是无能的建文帝。在宣宗御驾亲征,雷腾万钧的攻势下,朱高熙手足无措、六神无主,穷途之下,束手就擒。

至此,绵延二十余年的储位之争,终于以朱高炽、朱瞻基父子的胜利而告终。

2

朱棣之所以能把地位传给朱高炽,主要原因是朱高炽是太祖朱元璋亲自为朱棣选择的燕世子,是皇帝的合法继承人;另外朱高炽儒雅、仁爱,深得文臣们拥戴;再一个原因是朱高炽有一个很得朱棣喜爱的好儿子。

靖难成功后的朱棣登上了皇位,但在立皇太子的问题上却是犹豫不决,他喜爱武勇英俊的朱高煦。朱高煦的性格很像朱棣,而且在靖难之役中立下大功,且朱棣曾经许愿把皇位传给他。就朱棣本人的意愿,他非常希望把皇位传给朱高煦,他觉得朱高炽过于仁弱,将来大明会受到别人胁迫、欺辱,但是他最终还是把朱高炽立为太子。

明朝时期的内阁制度和汉族封建长幼有序制度制约皇帝的权力。朱高炽是长子,并且已被朱元璋立为朱棣的世子,这种情况如果改立朱高煦为皇太子不符合长幼礼法,而且违背了太祖朱元璋的意愿。这不符合儒家以孝治天下的思想,也违背长幼有序的传统。何况朱高炽作为世子,各种行为中规中矩,得到许多文臣的拥戴。

朱棣起兵靖难,命朱高炽留守北京。朱高炽团结部下,以万人之军成功地阻挡了建文帝的大将李景隆的50万大军,保住了北京城。这一战役对整个靖难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也是朱高炽在靖难中最耀眼的一笔。在此期间,建文帝遣书给朱高炽,许以封王,争取朱高炽归顺朝廷。朱高炽接到书信之后看也没看,原封未动地送到朱棣面前,使建文帝的反间计失败。

朱高炽的长子朱瞻基非常聪明、敏慧,深得朱棣喜爱,皇孙是大明的未来,说明朱高炽后继有人,朱棣身边著名文臣谢缙曾经以“好皇孙”来说服朱棣,永乐二年在大学士谢缙和黄淮的极力劝说下,朱棣终于下定决心,立朱高炽为太子。

  • 总之,朱高炽立太子得力于内阁大学士的鼎力支持,也是因为朱高炽的儿子朱瞻基得到朱棣喜爱的原因。

免责声明:图片来自网络,如有异议请联系本人删除!

3

所谓的小人是说身体与心智的不同步,身体长大,心智还像小孩子一样。朱高煦便是这么一位人物,其为明成祖的次子。因性格类父亲且有战功,受到成祖青睐,有让其继位的倾向,但剧本没有按照朱高煦的意愿,与皇位失之交臂。不甘心的朱高煦执念太深,犯了孔子说的“好勇、好刚”两种流弊,哪怕被囚,也不肯低头,终致身败名裂。

朱高煦略占上风

明成祖朱棣从侄子建文帝,手中夺取政权后,立开国功臣徐达之女为皇后,立太子也提上日程。群臣前后于1403年正月、1403年三月两次上疏朱棣,立世子朱高炽为太子。这是符合自古“最上立嫡,其次立长,再次立贤,最下立爱”的皇位继承基本法,但两次都被朱棣拒绝。原因有两点:

  1. 相对于身体肥胖,腿脚不便的朱高炽。朱棣更喜欢朱高煦,其不仅在靖难之役,帮助父亲扭转战局,而且性格也颇有几分相似之处,形象俱佳;

  2. 上述所说的群臣,更多的是文臣。因朱高炽爱好儒家经典,受到这批人的拥戴。而朱高煦跟随父亲作战勇猛,在武将中颇有威信,受到了武将的拥戴;

朱棣在原则与情感之间左右摇摆,便征询解缙的看法。大才子表示“世子忠敬仁孝,天下莫不闻,守成令主也,且夺长为乱道”。意思是天下人都知道朱高炽,仁义孝顺,守成之主的人选,不立长恐怕对朝廷不利。见朱棣还是犹豫,解缙知其喜欢朱高炽长子,又补了“一刀”:好圣孙。如此,朱棣才下诏立朱高炽为太子。作为补偿,朱棣也没强令,已封为汉王的朱高煦,前往封地云南,可见朱棣还会很舍不得这个儿子的。

朱高炽经受考验

朱棣继位后,进一步开疆拓土,先后历经七次打击北元势力,留守监国任务交给了朱高炽。而另外一边,朱高煦夺储之心未死,先是在拜谒太祖陵时,因朱高炽体胖加腿脚不便,致使失足。朱高煦公然藐视自己哥哥:前人蹉跌,后人知警。意思是以后我可不会再跌倒了。显然是对夺储一事,向哥哥示威。后又广布眼线,监视哥哥。让本就不太放心的朱棣,在第一次远征回京马上召见杨士奇,询问太子的监国期间的情况。面对咄咄逼人的形势,杨士奇费了一番心思,主打朱高炽的“仁厚爱人”牌,说动朱棣,“上甚喜,命尚膳赐酒馔”,暂时惊险过关。此后,朱棣还是想改立朱高煦。拥立太子的大理寺卿耿通,诚如其姓氏一样,据理力争,被判凌迟,太子之位也岌岌可危,还是经过杨士奇斡旋才稳定下来。

多行不义必自毙

太子朱高炽多次的信任危机,少不了弟弟背后使拌。也渐渐引起了朱棣的怀疑,第二次远征蒙古之时,朱高煦提出要返回南京。朱棣以为,战事即将结束,何故要提前回南京?一旦朱高煦回到南京,兄弟相残,而自己又远在蒙古,那时是鞭长莫及,因此不允。

但朱高煦一再坚持,朱棣提出“汝必欲去,世子宜留待朕”。在明显不过,是说老子担心你造反,要留你的世子在身边做人质。没想到战场上勇猛的朱高煦,变身成政治上的侏儒,竟然说“亦欲以归,进其学”,说是也要一起回去,要上课。两父子之间的裂痕公开化了。之后朱棣借东宫迎驾事件,假装打压太子一派的势力,如杨士奇罢免只是走走过场,很快便被赦免;而杨溥则坐了10年牢,并未处死,目的在于营造出朱高炽即将被废黜的假象。

此时,虽然很失望,但朱棣念及是自己最喜欢的儿子,将朱高煦封地改在富庶的山东青州。但朱高煦故技重施,不肯前往。朱棣发飙,下诏:留待之言,殆非实意,青州之命,更不可辞。让其马上前往封地。

接着朱高煦因谷王朱橞一案,被揭发招募私人武装等诸多不法之罪,甚至以李世民自居,变相地说要再来一场“玄武门之变”,朱棣岂容此事发生,将其贬去乐安,严加控制。太子之位才真正稳定下来,朱棣也才将朱高炽作为接班人对待。

后记

曾以为后世的舒尔哈齐、阿济格执念太深,是因为汉化的不够,这个真跟文化程度无关,跟人的秉性有关。

孔子说:“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矣。” 是说人的过失都源自他的性格类型,观察一个人的过失,便知道人生的正路了,关键是觉察出缺陷,加以修正。否则,便像朱高煦犯了“好勇、好刚”两种流弊,走上不归路。

各位看官,不知道您,怎么看?

欢迎点赞留言^_^

4

朱高煦骁勇善战,行事有乃父之风,这让从马背上得天下的朱棣非常的喜爱。反观朱高炽根本就没有一国之君的形象,大胖子,瘸腿,不爱动,朱棣看他哪都不顺眼,所以朱棣曾多次想废了他。然而朱高炽也有一些朱高煦无法比拟的优势,正是这些优势最终让朱高煦与皇位失之交臂。

长幼之序是朱高煦很难迈过去的坎

朱高炽是朱棣的长子,为人仁厚,很受朱元璋的喜爱,朱元璋在世时就指定他为燕王的继承人,朱棣作为朱元璋的儿子也不敢否定自己老爹的指示。而且长幼有序的思想在当时已经根深蒂固,任谁也不敢轻易逾越。有一段时间朱棣曾透漏出想废掉朱高炽立他更中意的朱高煦时,大才子解缙劝他:“为长,古来如此”“先例一开,怕难有宁日,历代事可为前车之鉴”。 解缙的理由让人无法辩驳,历史上每一次的储位之争带来的都是腥风血雨,如果从一开始就立长为储,就可以断了那些幼者的念想:你就安心的当个太平王爷,皇帝已经是你哥哥的。在欲望还没有生根发芽的时候就踩死它,这对整个国家的稳定是有好处的。

朱高炽在文官中的威望特别的高

朱高炽非常的喜欢读书,说话轻声细语,整个人非常的儒雅。而且他生性仁爱,体恤下属,有一次朱元璋派他在黎明的时候去检阅士兵,朱高炽去了没多久就回来了,朱元璋问其原因,他告诉朱元璋说天气太冷了,等士兵吃完早饭后再去检阅。他的这种儒雅仁厚的作风深受文官的喜爱。朱棣登基后,把朱高炽派往南京监国,朱高煦趁机制造流言诽谤他,朱棣也有点怀疑,于是派礼部侍郎胡濙暗中监视朱高炽。没多久胡濙便向朱棣汇报了太子监国七事,并对他大加赞扬,说他诚敬孝谨。胡濙的汇报顿时打消了朱棣的疑虑。朱棣看到朝中这么多人在支持朱高炽,知道其羽翼已丰,慢慢的也就认同朱高炽了。

好皇孙

朱棣生性残暴,在他想废长立幼拿不定主意时,曾征询大臣们的意见,有的人说应该立朱高炽,长幼有序符合礼制,朱棣听完非常的不高兴,毕竟他更喜欢朱高煦,于是就说大臣离间他们父子关系,把支持立朱高炽的人给杀了。有的人看明白了朱棣的心思,就顺他的意思说立朱高煦为太子,朱棣又担心于礼不合,会给朝廷带来不稳定因素,他心情焦躁又说别人怂恿他废长立幼,于是又把支持立朱高煦的人给杀了。就在众大臣不知道怎么办的时候,解缙站出来说了三个字:好皇孙。朱棣听到这三个字后一惊,顿时明白解缙的意思了。好皇孙指的是朱高炽的儿子朱瞻基。朱瞻基不仅聪明伶俐,而且处事之风特别像朱棣。朱棣实在是太喜欢这个孙子了,在他心目中已经把他这个孙子当做第三代接班人来培养。可是一旦立朱高煦为太子,那朱瞻基以后是绝对当不上皇上的。朱棣听完解缙说的这三个字后就再也不说话了。

朱高炽为人仁爱,这样的人更适合守江山。虽然朱棣对朱高炽不太满意,但最终还是让他成为皇位继承人,从后面看来这样的选择还是非常明智的。虽然朱高炽在位不到一年,但在这短短的执政期里他干了不少实事,让百姓得以休养生息,为“仁宣之治”打下了深厚的基础。

5

成祖朱棣育有四子,老末高燨早夭。其余三子,由长到幼依次为高炽、高熙、高燧,三人都是燕王妃徐氏嫡出。朱棣最器重的是次子高熙, 他很像自己:身材魁梧,英勇无畏。在靖难中随自己纵横驰骋,出生入死,屡建军功,为击败中央军立下了汗马功劳。

值得一提是东昌之战,当时燕军兵败,主将张玉等战死,成祖陷在军中,面临绝境。幸亏朱高熙率军及时赶到,打退了南军,才救出成祖。朱棣当时就有改立高熙为继承人的想法,轻拍其背说:“小子,努力!世子多病。”。再明显不过了,你大哥身 有残疾,你好好努力,前途无量。

受此激发,在以后的战斗中,高熙冲锋陷阵时总一马当先,勇冠全军。三个儿子中,在进军南京的作战时,高熙出力最多。

长子高炽,身材肥胖不说了,还有足疾,平日做事缓慢,缺少成祖杀伐果断的风格。朱棣是真心不喜欢他。成祖还是燕王的时候,燕藩王子并不是好重要,仅因高炽是长子就立他为世子了。当时,高熙没有过激反应。

建文元年(1399年),燕王起兵靖难,连败南军,逐渐有了夺取天下之势。朱高熙的心态就起了变化:尤其是自己在军队中有威信,而大哥身体又不好。后来成祖又有“世子有疾”的暗示,所以,朱高熙成为太子的愿望更强烈了。

但高炽自有过人之处,整个靖难中,朱高炽以燕世子身份,主持燕军大本营的日常工作,身负北平的防守重任,并管理后勤粮草。使得朱棣没受粮秣不及的困扰,少了后顾之忧。

而且,在建文帝亲自来信,劝说其反父归顺时,朱高炽毫不动摇,他不拆信函。在已引起父亲猜疑的情况下,他没辩白解释。而是他来信与南使派人一并送往成祖军前,同时,照常安排前线燕军补给,继续严守北平。

成祖拆看信函、询问南使后,得知真相后长叹:“几杀吾子!”。所以,朱高炽是行重于言的人!他坚韧性格,为人处世一清二楚,行事作风过硬。绝非庸庸碌碌之人。

1402年,靖难成功后,朱棣登基成为皇帝,也把立皇太子的问题提 上了日程。

他知道:长子高炽,任燕世子多年,兢兢业业,谨慎细微、没有大过失。在靖难中虽没上前线无战功,但他坚守北平、并保持了军队后勤的供应,功劳不可磨灭。尤其是,他已经有了一定的处理政事能力,是皇太子的不二人选。

但他担忧高炽因为柔弱而受制于朝臣,又由于高炽确实身体虚胖,腿脚不便。后来,日常走路,都需要人搀扶。稍微行动就气喘吁吁,这实在是利索的成祖所鄙视的。

高熙立有战功,能于战场上力挽狂澜,并多次救了自己的命,自己一度看好他。但,和平年代,高熙就是一个半弱智,他自恃战功,骄纵狂妄,崇尚一切以武力说话,目无法纪。除了朱棣自己,谁也管不住他。而且,人缘差到了极点。

如果再改立高熙为太子,无异于把国家交到了残暴的武夫手里。

于是,在观察、权衡了近两年之后,于永乐二年(1404年),明成祖朱棣最终下定决心:册立嫡长子,原“燕世子”朱高炽为大明皇太子!同时,册封次子,战功累累的朱高熙为汉王,治藩国封在云南。

6

中国几千年的封建历史告诉我们,想当皇帝只有两条路,或者拿起趁手的东西,货真价实的干一场,有此梦想的人可以是推车抬轿、引浆卖流、贩夫走卒、编席屠狗之辈,那就看你的本事了。

另一个途径就是幸运的成为上一任皇帝心目中的最佳继承人。

而继承人的资格并不是唾手可得,儿孙众多的,由嫡长子继承;身后无人的,选择兄弟或者侄儿来继承,虽然很多皇帝都想随自己的心愿随心所欲选择继承人的想法,但是在传统面前,很少有人如愿以偿。

朱高煦是朱棣次子,长得“身躯凛凛,相貌堂堂,一双眼光精光四射,两弯眉浑如刷漆。”

朱高煦军功的亮点在朱棣兵临杨州城下时,政府军大将盛庸占据了上风,眼看朱棣陷入困境,危机四伏,这时,平时作战能力一般的朱高煦率领一支生力军疾速赶到,迅速投入战斗。朱棣的“靖难之役”中,很少见到善于保存实力的朱高煦军队作战能力,而这次不同,因为朱棣将会很快当上皇帝,加上他认为自己的哥哥朱高炽身体不好,皇太子之位将是自己的,所以在关键时刻大大的在朱棣面前表现了自己的实力。

(朱高炽)

如果以军功而论,朱高炽同样不逊于二弟朱高煦,因为他负责留下保卫朱棣的大本营北平城,留守士兵只有一万人,责任十分重大,一旦失去,朱棣又“靖难”失败,“叛军”将成为丧家之犬,”而步三国时马超后尘,甚至比马超都不如,朱棣只能被官军剿灭。

所以我不同意“朱高煦战功显赫”的结论。

朱高炽唯一的“不足”就是身体残疾,肥胖气喘。而且治国理念与乃父严重不同,他“监国”二十多年,在朱棣五次征讨蒙元的战役中,他都稳妥的与内阁七大臣合作处理国家大事。他之所以能获得皇太子地位,当朝大才子解缙功不可没。

当时国内局势初定,以朱高炽和朱高煦为首,朝廷内部就开始争夺继承权大战,而解缙对于传统的“长幼有序”规念十分明确,全力支持朱高炽。

朱棣征求解缙意见:“谁更适合继承他的皇位?“解缙的回答是朱高炽,但是朱高炽身体不好,活不长久。解缙又接着说到:“就算朱高炽没有福气,也应该立长孙为太子,无论如何,绝对不能立次子。”

解缙的一番意味深长的话,朱棣心知肚明,虽然朱高炽身体不好,管理理念以仁爱为指导思想,但是,朱棣的希望是寄托在长孙朱赡基身上的,朱高炽是过渡性人物。

朱棣于是决定了立长子朱高炽为皇太子。

其实上面的叙述是很肤浅的。重要的是解缙作为文人才子,深知封建社会的“为政之要,在于用人”。

历来的真谛是:

“是故才德全尽谓之圣人,才德兼亡谓之愚人;徳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凡取人之术,苟不得圣人、君子而与之,与其得到小人,不若得愚人,”(见《资治通鉴》)。

历代帝王在天下安定后,为了防止大权旁落,他们宁肯任用“有德无才”的无能之辈,也不起用“才胜德”者,因为“才胜德”者,才能形成对王权的威胁。

汉朝的历史经验告诉朱棣,韩信之死就是例子。

而忠厚仁义的朱高炽符合这个条件,衡量再三,朱高炽坐上东宫之位。

7

朱棣为啥把皇位传给胖子朱高炽,与4个人有关。

哪4个人呢?

我是三少,我来回答。

强势的朱棣

朱棣,是明太祖朱元璋的第4子,大明的第3位皇帝,在位22年,年号“永乐”。

我们都知道,朱棣的这个帝位不是父亲朱元璋主动传给他的,而是朱棣经过了很多流血牺牲换来的!

洪武3年(1370年),朱棣被册封为燕王,封地北平。

太子朱标死后,朱元璋把皇位的继承人设定为朱标的儿子朱允文。朱元璋驾崩后,朱允文顺利即位,是为建文帝。

为了皇位,朱棣发动了靖难之役,起兵攻打自己的侄儿建文帝。1402年,朱棣在南京正式即位。

朱棣即位后,励精图治,延续了洪武的政策。在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等方面都为了加强建设,尤其是疏浚大运河,迁都北京!

这些都使朱棣在统治期间,经济繁荣,国力强盛,出现了“永乐盛世”的局面

梁启超是这样评价朱棣的:

“明成祖以雄才大略,承高帝之后,天下初定,国力大充,乃思扬威德于域外,此其与汉孝武、唐太宗之时代正相类。”

总结:

1 朱棣的皇位来之不易。

2 朱棣很珍惜自己的皇位。

3 朱棣是个不错的皇帝。

4: 朱棣绝不会把皇位传给一个不靠谱的人。

骄横狂妄的朱高煦

朱高煦,朱棣的次子,与朱高炽是一母所生。站在历史客观的角度来看,朱高炽曾是有功之人。

在靖难之役中,善于作战的朱高煦累立战功。尤其是在战场上,还救过父亲朱棣的命。一生喜欢在战场上厮杀的朱棣,看着骁勇善战的儿子朱高煦非常欣慰。

建文2年,朱棣兵败东昌,朱高煦率军赶至,将朱棣救出。

建文4年,朱棣在浦子口战败。在危机关头,儿子朱高煦率军赶到。朱棣大喜道:

“我已精疲力竭了,我儿应当奋勇再战。”

又接着说:

“努力罢!世子常常生病。”

朱高煦在战场上发挥出了自己最大的优势,亲自率领军队作战,终于将敌军击退,救出了朱棣。

在这些感人的时刻,朱棣真的有改立太子之位的想法!

但是,朱高煦自幼生性凶悍,不肯向学,而且言行轻佻,行事放纵,朱元璋在世的时候就不喜欢这个孙子。

朱高煦自负勇武,又常常跟随父亲左右,多次陷害太子。大明才子解缙也因其冤死

并且,朱高煦恃功骄纵,经常会干些违法的事。

永乐14年,成祖得知朱高煦不法之事达数十起,非常愤怒。“剥夺冠服,囚禁在西华门内,准备将他废为庶人。”

还是哥哥朱高炽念及兄弟之情,在明成祖面前极力请求,朱高煦才没有被废为庶人。

朱高煦却丝毫没有悔改或感恩之心,他依然我行我素。在朱棣去世后,多次造反。

最后,明宣宗朱瞻基去探视被软禁在西安门内的庶人朱高煦,却被朱高煦故意绊倒。

明宣宗大怒,命人用300斤重的铜缸将朱高煦扣住,把朱高煦活活炙死在铜缸内!

事实证明:

朱高煦除了善打仗,热衷于皇位,其他的还真没有什么!

知子莫若父,要朱棣把皇位交给朱高煦,那还真不靠谱呢!

仁爱睿智的朱高炽

朱高炽,是朱棣的长子,从小身体不好,身形较胖,性格内敛,不像弟弟朱高煦会刻意讨好父亲朱棣。

也正因为这一点,朱棣对这个多病的太子,一直不是很喜欢。

但是,朱高炽生性端重沉静,言行识度,喜好读书。虽没有上战场杀敌,却一样有睿智的军事才能。

靖难期间,朱棣令朱高炽守住北平府,不要轻易动兵。

但是,朱高炽并没有墨守成归,硬是想尽办法,以万人之力挡住了李景隆50万人的围攻,保全了北平府,为靖难之役的胜利立下了汗马功劳!

这种以少胜多的战役,绝对不是拼武力,拼的是智慧!

而且,朱高炽在20年的监国生涯中,把国家治理得很好。他的仁爱勤政,也为自己赢得了很好的信誉。

同时,朱高炽凭借自己的人格魅力与出色的政治能力,建立了以自己为核心的政治小团队。这个,是弟弟朱高煦望尘莫及的!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朱高炽对自己贪得无厌的弟弟一直很仁爱,多次为犯错的弟弟在父亲面前求情。

《明史》中是这样赞美朱高炽的:

“在位一载。用人行政,善不胜书。使天假之年,涵濡休养,德化之盛,岂不与文、景比隆哉。”

事实证明:朱高炽是个靠谱的人!

天资聪慧的朱瞻基

朱棣将皇位传给儿子朱高炽,除了与朱高炽本人有关外,还与朱高炽的儿子朱瞻基有关

朱瞻基,出生于洪武31年,长得很健壮,生气勃勃,从小就聪慧异常,祖父朱棣非常喜欢这个孙子。

我们在《大明风华》中就可以看到朱棣喜爱朱瞻基的种种表现,虽然电视剧与历史有区别。

靖难之役胜利以后,朱棣亲自为爱孙请了著名的文臣担任朱瞻基的老师,教育并培养朱瞻基。朱瞻基从小习武,又有过人的天份,他的早慧很早就得到了朱棣的重视。

因此,朱棣在北征的时候,总喜欢把朱瞻基带着身边,言传身教。

在远征的途中,朱棣教育朱瞻基了解农民的艰辛,希望他以后做个爱民如子的帝王。

朱瞻基坚强,乐观。和他的父亲一样,仁爱、勤政。而且,天资英畅,敬礼大臣。登基之后的朱瞻基更是勤恤民隐,慎于用人,严惩贪官污吏。

在他的领导下,大明出现了\"仁宣之治\"的盛世局面,这是继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开元盛世之后又一历史盛况。

事实证明:朱瞻基也是个靠谱的人!

三少说:

历史再一次证明,朱棣将皇位传给长子朱高炽是正确的!

无论是朱高炽,还是朱瞻基,都没有辜负明成祖朱棣!

8

汉有文景,唐有贞观,明有仁宣都是中国封建时代的黄金时代,而明有仁宣的明仁宗指的是就是朱高炽,虽然朱高炽不过是在位十个月,但却是封建时代仅有的六位谥号仁宗皇帝之一,可以时说,这个皇帝是合格的,但当初的登基却充满艰辛。

朱棣本身是造反起家。自己又是马上皇帝,自然喜欢武将讨厌文臣。在自己三个嫡子朱高炽,汉王朱高煦,赵王朱高燧,都是徐皇后所生。而这里面最有资格当太子是两个人朱高炽,汉王朱高煦。在靖难之役的时候,朱高炽看家守北京,汉王朱高煦随朱棣“造反”打天下。可谓战功赫赫,也许是出于激励,也许真心喜爱,也许就是忽悠朱高煦。朱棣亲口说:“好好干,日后被立尔为太子”。无论真假,朱高煦当真了,为了当太子真是玩命了,朱高煦征战八年,可谓战功赫赫,当然也和一般武将结下“友谊”。也形成了以武将为班底的用了集团。

朱高炽由于身体肥胖不善骑马,所以留守北京,但朱高炽也绝对是能征善战之人,以几万人马阻挡了李景隆五十万之众围攻。确保“根据地”不失。朱棣靖难之役的最终胜利,朱高炽绝对是有大功的,但却名声不显,朱高炽好文,以性情敦厚著称,不似朱棣和朱高煦那样残暴不仁。朱高炽在文臣中威望很高,再加上朱高炽是嫡长子,具有天然合法性。所以文臣集团都拥护朱高炽。但对朱棣来讲,他真的不太喜欢这个儿子。觉得这个儿子太过文弱不类己。反观朱高煦却颇有自己当年的风范。

而朱高炽自永乐二年被立为太子以后,朱高煦对太子之位虎视眈眈,不去地方就藩,谋取太子之位,而朱棣也十分厌恶朱高炽,有数次危机有被废的时刻,但朱高炽始终打而不倒。最主要的原因就在于朱高炽是嫡长子。朱元璋定下的规矩:嫡长子继承制。朱棣说建文帝违反祖制所以“造反”。现在朱棣不能给自己打脸。还有一个就是,朱高炽当燕王世子是朱元璋亲自选定的,朱棣不敢违反。如果立朱高煦首先就不符合“长子继承制”

打天下靠武将,治理天下可得需要文臣。而朱高炽在文臣中威望很高,所以得到了文官集团的拥戴他。朱棣得位不不正,必须要稳定政局,稳定政局又必须依靠文臣,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他的帝位稳固。一旦随意废立太子,势必引发以儒家思想为主的文臣的反对和不满。朱高炽虽然在朱棣心中没什么地位,但朱高炽在文臣的是心中却是合格的太子,朱高煦为人粗俗,看不上只会耍笔杆子嘴皮子的文臣。如果朱棣一意孤行改立朱高煦。后果肯定不堪设想。

还有就是朱高炽有一个秘密武器,就是他的长子朱瞻基聪明伶俐,是朱棣最疼爱的皇孙。和后世的康熙喜欢乾隆一样,就是隔辈亲。朱棣要想让他最喜欢的长孙朱瞻基继位,只有让朱高炽当太子,就是想着隔代相传,将来帝位能够传给朱瞻基。更为确切地数,朱棣根本就没有更换太子的意思。其中数次有更换的意图。也许是磨练朱高炽意志和锻炼他的能力。

我是清水空流,历史的守望者期待你的关注和点评。

9

三条原因:嫡长子继承是皇位传承稳固的基础;朱高炽有功无过保证了储位不能被废;儿子朱瞻基深受朱棣喜爱也给他加了分。


(朱高炽)

人都会比较喜欢跟自己像的儿子,身为皇帝的朱棣其实也不例外。朱棣与正妻徐氏生有三个儿子,长子朱高炽、次子朱高煦、三子朱高燧。三个儿子中,朱高煦和朱高燧都是勇猛善战,完美继承了父亲马上天子的基因,故而也深得朱棣喜爱。但是长子朱高炽却喜文厌武,又身体肥胖,需要人搀扶行走。所以,朱棣自然偏爱领两个儿子多一点。甚至在起兵靖难时,还对朱高煦说过“世子多病”这样的话,显然是在暗示如果朱高煦作战功劳显赫,自己有可能废朱高炽而立他。这固然有激励朱高煦的因素,但说出这样的话,显然朱棣对朱高炽的厌是达到一定程度的,真的动了废长立幼的心,不是没可能。

(朱棣)

但是,所谓屁股决定脑袋。一旦朱棣造反成功,真的做上了皇帝,很多想法就不一样了。虽然他自己是造反做了皇帝,但他会希望自己的子孙永远平稳传承皇位,不希望会有人学习自己,也造反。所以,首要的事情,就是重新建立嫡长子继承制度。朱高煦虽然得宠,虽然在靖难之役中战功赫赫,但毕竟比朱高炽年幼,废长立幼,取乱之道。只有保证嫡长子做储君,建立稳固的皇位传承秩序,才能保证统治的平稳。故而,朱棣只能立朱高炽,不能立朱高煦。

当然,有一种情况,朱棣可以名正言顺地废掉朱高炽。那就是如果朱高炽有明显的不适合做储君、做皇帝的缺点,包括自身条件和道德缺失,可惜,朱高炽也不符合这一条。虽然朱高炽肥胖多病,但是并不是那种严重的残疾缺陷,说白了就是体弱而已。更重要的是道德方面,如果朱高炽向古代很多太子一样,荒淫无度,残酷暴戾,那废掉他也算天经地义。可是,朱高炽却是明朝著名的仁君(他死后的庙号都是仁宗),为人宽厚,恰恰是符合统治者的必要标准。甚至在两个弟弟朱高煦朱高燧一直对他进行诬陷的情况下,也不记恨,在真相大白朱棣准备处置时还为弟弟们求情,在登基后也还是善待弟弟们,可谓难得。

不仅如此,在朱棣发动靖难之役时,朱高炽以世子身份镇守大本营北平,当时,建文帝大将李景隆以五十万大军围攻北平,朱高炽只有万人的部队,却能号召将士团结一心,最终成功守住,立下大功。对于建文帝的写书劝降,予以封王,朱高炽将书信原封不动送往父亲处,化解建文帝离间计。所以,朱高炽虽然不像两个弟弟随父亲冲锋陷阵,但功劳一点不小。后来朱棣鼎定天下,每逢出征、出巡,也都是朱高炽监国,甚至朱棣对他不放心,派人监视,朱高炽也以完美的表现获得了肯定。这样有功无过,朱棣又有什么理由废黜太子呢?

(朱瞻基)

最后,朱高炽有个好儿子。这个不能算最重要的,但确实是个加分项。朱高炽长子朱瞻基,早在出生时就让朱棣异常宠爱。因为朱瞻基出生时,时为燕王的朱棣正好做了个梦,梦见父亲朱元璋将一个大圭送给朱棣,还说“传之圣孙,永世其昌”,醒来就听到了朱瞻基出生的消息,后来朱棣看到朱瞻基,认定这是符合自己的梦境,也进一步刺激了朱棣争夺天下的野心。逐渐长大的朱瞻基也是聪慧异常,深得祖父朱棣喜爱。朱棣得天下后,在立太子人选犹豫之时,解缙又用了一句“好圣孙”,为朱高炽拉了票。

综上,朱高炽有嫡长子身份作为储位的基础,有功无过确保自己不会被废,儿子深得父亲之心又给自己即位加了分。这种情况下,朱高炽的储位、皇位也就是板上钉钉了。

10

朱高煦是明成祖朱棣的第二个儿子,太子朱高炽的弟弟。朱高煦之于朱棣和朱高炽就像朱棣之于朱元璋和朱标。朱高炽的性格和朱棣完全不同,朱高炽是一个非常宽厚仁慈的君主。朱高煦则和朱棣非常相似,当然也只是某些方面非常像。相比较于朱高炽,朱高煦确实有不少长处。朱高炽喜静不好懂,导致身体非常肥胖而且行动也非常不便。朱高煦则是一个能征善战的王子。朱高煦是一名出色的将军,军事素养非常高。靖难之役时,朱高煦跟随朱棣起兵,在战场中朱高煦多次立下战功。白沟河之战中力斩敌帅。朱棣兵败东昌时,朱高煦率军队救出朱棣。后来朱棣兵败浦子口又是朱高煦率军赶到。靖难之役中的朱高煦的表现丝毫不亚于朱棣。朱棣也多次表露出对朱高煦的欣赏,甚至暗示朱高煦,有可能让他取代朱高炽的位子。



朱高煦也觉得自己的功劳非常大,甚至觉得自己就是李世民在世。朱高煦从来没有把世子朱高炽放在眼中。靖难之役成功以后,朱棣在选立太子的时候出现了犹豫。一方面朱棣觉得朱高煦更像自己,有改立朱高煦的意思;另一方面朱高炽已经是世子,晋级为太子也在情理之中。经过一番权衡之后,朱棣最终还是立朱高炽为太子。朱高煦成为储君之争的失意者,最后成为造反者。为什么朱棣会选择形体肥胖的朱高炽,而放弃战功卓著的朱高煦呢?

朱高炽有一点朱高煦永远追不上,朱高炽是朱棣的嫡长子。朱元璋建立明朝之后,非常看重中国传统的嫡长子继承制度。朱元璋根据嫡长子继承制度立朱标为太子。其实从个人情感上朱元璋也非常喜欢朱棣,朱棣也非常像朱元璋。当然朱标也是一个非常有才华的皇子,朱元璋立朱标为太子没有任何问题。朱标去世之后,按道理深受朱元璋喜爱的朱棣应该有机会成为储君。但是朱元璋根据嫡长子继承制度的相关规定没有立儿子朱棣,而是立了嫡长孙朱允炆。朱棣深受朱元璋的影响,嫡长子继承制度的观念也在他的脑海中盘桓。他还是燕王的时候就立朱高炽为世子。朱棣靖难成功之后,朱高炽由世子晋升为太子也在情理之中。



朱棣当上皇帝之后,一直困扰他的事情便是自己得位不正。朱棣在位期间一直都想解决自己皇位不正的问题,同时也要解决燕王这一支皇位合法性。朱棣解决皇位合法性的重要手段便是皇位继承符合传统皇位继承制度。如果此时朱棣废黜朱高炽,改立朱高煦为太子,极有可能造成朱棣这一支皇位继承错乱问题。朱棣要保证子孙后代皇位继承完全符合礼法,绝对具有合法性。如果这时候让朱高煦继承皇位极有可能给人的感觉是皇位再一次偏移。后来可能有更多人觊觎皇位。所以从朱棣开始,明朝比较严格地执行嫡长子继承制度。



朱高炽虽然比较肥胖而且行动不便,但是他并不迟钝。朱高炽生性端重沉静,言行识度,喜好读书,不喜好女色。由于他的儒雅与仁爱深得朱元璋的喜爱,朱元璋在他身上甚至能看到朱标的影子。朱元璋和朱棣都非常明白为政之道在于张与驰。朱元璋知道自己为政比较严厉,所以他选择了相对仁厚的朱标和朱允炆。朱棣为政也比较严苛,所以他也需要一个相对仁厚的储君。朱高煦从小就是桀骜不驯,不肯好好学习,只知道好勇斗狠,而且言行轻佻。朱元璋对着这个轻佻浮躁的孙子非常反感。朱高煦的舅舅徐祖辉经常告诫他,可是他完全置若罔闻。辅助朱棣夺得皇位之后,朱高煦更加横行不法,经常做一些出格的事情。朱高煦继承了朱棣的作战勇敢,却没有继承朱棣的为君之道。朱高煦有将军之才却没有帝王之道。越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朱高煦的缺点就暴露的越多,朱高煦也就越行为不轨。朱棣更加坚定了朱棣立朱高炽为储君的想法。其实朱高炽也是一个文武全才,只不过他的文治掩盖了武功。靖难之役期间,朱高炽曾经成功地阻挡了李景隆的50万大军,保住了北平城。从这件事可以看出朱高炽的军事才能。



朱元璋在废黜了丞相制度之后惊奇的发现,摆平了丞相之后,一个更为庞大的文官集团有逐渐站了起来。明朝后来逐渐形成了庞大的文官集团。到了明成祖时期,文官集团已经拥有相当力量。朱高炽其实当时已经得到了大臣们的支持。朱高炽本来就是一个仁厚之人,深得文官们拥戴。朱高炽是一个文治之君,文官集团也愿意站在朱高炽身边。此外不少文官都是嫡长子继承制度的坚决支持者,他们自然会支持身为嫡长子的朱高炽。明朝的文官是一个非常个性的团体,他们绝对不会因为所谓的权威改变自己的初衷。他们已经决定和朱高炽共进退,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朱棣的决定。

文官在劝朱棣的时候非常聪明,他们没有跟朱棣正面起冲突,而是利用朱棣的喜好。朱棣对朱高炽的感情只能算一般,但是朱棣却非常喜欢朱高炽的儿子朱瞻基。传说朱瞻基降生之时,朱棣曾经梦到朱元璋将象征权力的大圭送给自己,并且说:“传世之孙,永世其昌”。朱棣醒来之后就传来朱瞻基降生的消息。朱棣看到朱瞻基长得特别像自己后非常开心,也坚定了发动靖难之役的决心。在朱棣眼中朱瞻基才是皇位的最佳人选。文臣解缙知道朱棣特别喜爱朱高炽的儿子朱瞻基,便以“好圣孙”来说服朱棣立朱高炽为太子。朱棣最终下定决心于永乐二年立朱高炽为太子,永乐九年立朱瞻基为皇太孙。朱棣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告诉天下朱高炽之后朱瞻基是唯一的皇帝人选。



朱高煦虽然战功卓著却不是皇帝的最佳人选。夺储之争失败之后,朱高煦便在作死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最后成功将自己作成了瓦罐鸡。朱高炽虽然只当了不到一年皇帝,采取的各项措施却为“仁宣之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朱高炽用自己的政绩和仁厚为自己赢得了“仁”字庙号。朱棣没有选错皇太子,更没有选错皇太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