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为天地而献真心,为百姓而舍生命,拜圣人为师尊也,祝愿国家康泰平。


最佳贡献者
2

第一句“为天地立心”。目前有一种比较流行的解释,认为天地没有心,但人有心,因而人的心也就是“天地之心”;“为天地立心”就是发展人的思维能力,以理解自然界的事物和规律。这是一种误解。

首先,“天地”一词并不专指自然界。儒家经典《易传》中有一个关于天、地、人的“三才”宇宙模式,表明古人倾向于把天、地、人看作一个整体。“天地”有“天地之间”的意思,既包括自然界,也包括人间社会,故“天地”一词的确切涵义要根据文本的上下语境加以研判。在“四为句”的语境中,“天地”应当指人间社会,而不是指自然界。有时张载把指称社会的“天地”也称作“天下”,故“为天地立心”也可以称作“为天下立心”。 其次,“为天地立心”的“心”有别于“天地之心”的“心”。“天地之心”一语见于《周易·复卦》。

张载是著名的易学家,他认为,“天地之心惟是生物。”这里的“天地”,是指自然界。显然,“天地之心”指天地创生万物的力量,其中似乎体现出天地的一种心意。但应注意,生物之心是天地所固有的,无需人来“立”,否则将不恰当地夸大人的力量。据此,张载“为天地立心”的“心”,一定是不同于“天地”生物之“心”的另一类“心”。对此,当时的二程兄弟看得很清楚,说张载《西铭》“立心,便达得天德”,认为《西铭》是要为社会确立精神价值。 其实,“为天地立心”的“心”,正是指人的精神价值,进而“为天地立心”就是要为社会建立一套以仁、孝、礼、乐等道德伦理为核心的精神价值系统。张载在其著作《经学理窟》的《气质》、《义理》以及《正蒙》的《诚明》等篇中,对“立心”的涵义、方法等内容有不少具体的论述,如果视而不见,对“立心”的理解就会脱离张载本人的言说脉络,流于臆解。归纳张载的看法,所谓“立心”就是“立天理”(仁孝之理)之心,因为天理“能使天下悦且通”,从而使“天下”(社会)乐于接受仁、孝、礼、乐等道德伦理价值。如此看来,“为天地立心”的意涵很清楚,其重点既不在自然观,也不在认识论,而在精神价值论。

第二句“为生民立命”。“生民”指民众,“命”指民众的命运。这里涉及儒家一直关注的“安身立命”问题,也涉及不同的命运观问题。历史上长期流行的是命定论,认为人生只能消极地听凭命运的摆布。史称,张载“喜论命”,他继承思孟学派的“天命”观和“正命”观,并作了新的发挥。张载区分了人的两种不同命运:一种是“求”而不能“得”的,也就是不可控的,主要指死生、富贵等;另一种则是“求”而能“得”的,也就是可控的,主要指道德、精神等。张载积极主张“顺受其正”,“修身”以“立命”。就是说,只要通过自己的道德努力,人就能够在精神价值方面掌握自己的命运,做到“命立”而“心诚”,确立有意义的人生。因此,“为生民立命”就是要教育民众,使他们自觉地对自己的命运方向做出选择,以确立生活的精神价值和意义。

第三句“为往圣继绝学”。“往圣”,也称“去圣”,指历史上的圣人,在张载的语境中具体指孔子和孟子。儒家所谓圣人,其实就是指人格典范和精神领袖。“绝学”,指中断了的学术传统,也就是所谓“道统”。宋代理学家普遍认为,儒家学统或道统自孟子之后便“学绝道丧”,完全中断了,所以要努力加以恢复。张载继承“绝学”,著书立说,却并非照搬前圣,而是力求创新,在他的学说中有不少内容是“六经之所未载,圣人之所不言”的。

第四句“为万世开太平”。“太平”、“大同”等观念,是周公、孔子以来的社会政治理想。至北宋时期,以范仲淹、李觏等人为代表的政治家和思想家都为朝廷提出过“致太平”的主张。张载不局限于当代的“太平”秩序,而是以更深邃的视野关注“万世”的“太平”基业问题,这体现了他的远见卓识。 对“四为句”的理解,不能脱离宋初的建国背景和理学家的问题关切。赵宋统治者总结前朝长期分裂的经验教训,为了重建社会秩序,确立了“以儒立国”的国策。在这种政策环境下,以张载、二程兄弟等人为代表的北宋理学家的最大关怀,是为儒家所追求的理想社会秩序奠定永恒的精神基础,而不是认识“自然界的规律”。 总之,“四为句”涉及精神价值、生命意义、学统传承、社会理想等多方面的内容。这可以视作张载一生抱负和理想的概括,同时它也是当时知识分子精神追求和社会担当的心声。

我们可以把张载的“四为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为社会重建精神价值, 为民众确立生命意义, 为前圣继承已绝之学统, 为万世开拓太平之基业。

3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为北宋大家张载的名言。当代哲学家冯友兰将其称作“横渠四句”。由于其言简意宏,一直被人们传颂不衰。



首先,在古代“天地”一词并不专指自然界。儒家经典《易传》中有一个关于天、地、人的“三才”宇宙模式,表明古人倾向于把天、地、人看作一个整体。因此,“天地”也就是“天地之间”的意思,既包括自然界,也包括个人和人间社会。张载把社会涵义的“天地”,也称作“天下”。其次,张载并没有否认“天地之心”的存在。“天地之心”是《周易·复卦》的术语,张载作为著名的易学家认为,“天地之心惟是生物。”

显然,在天地能够生成万物这一意义上,张载是肯定天地是有心的。生物之心是天地所固有的,无需人来“立”,否则将不恰当地夸大人的能力。其实,“为天地立心”是指为社会建立一套以“仁”、“孝”等道德伦理为核心的精神价值系统。张载对“立心”的涵义、方法等内容有集中的论述,如果视而不见,对“立心”的理解则易流于臆断。在张载看来,“立心”也就是“立天理”之心,因为天理“能使天下悦且通”,从而使“天下”(社会)必然会普遍接受仁孝之理等道德价值。(《正蒙·诚明》)依据这些资料来看,“为天地立心”的涵义很清楚,其重点不在认识论,而在价值论。


其次“为生民立命”。“生民”指民众,“命”指民众的命运。这涉及儒家一直关注的“安身立命”问题。史称,张载“喜论命”。“为生民立命”之“命”,主要指人的命运。历史上长期流行的是
命定论,认为人只能听凭命运的摆布。然而张载却认为,只要通过自己的道德努力,人就能够在精神价值方面掌握自己的命运从而赋予生命以意义。因此,“为生民立命”是说为民众选择正确的命运方向,确立生命的意义。

第三,“为往圣继绝学”。“往圣”,指历史上的圣人。儒家所谓圣人,其实就是指人格典范和精神领袖。“绝学”,指中断了的学术传统。理学家普遍认为,儒家学统自孟子之后就中绝了,所以要努力恢复。张载继承“绝学”,却并非照搬前人,而是力求创新,在他的学说中有不少内容是六经所未载,前圣所未言的。

第四、“为万世开太平”。“太平”、“大同”等观念,是周公、孔子以来的社会政治理想。到北宋,以范仲淹、李觏等人为代表的政治家、思想家都提出过“致太平”的主张。张载不局限于当下的“太平”秩序,而是以更深远的视野展望“万世”的“太平”基业问题,这是他的不同凡响之处。对“四为句”的理解,不能脱离宋初的建国背景。赵宋统治者总结国家长期分裂的经验教训,为了重建社会秩序,确立了“以儒立国”的国策。在这种政策环境下,以张载等人为代表的北宋理学家的最大关怀,是为儒家所追求的理想秩序奠定永恒的精神基础,而不是认识“自然界的规律”。总之,“四为句”涉及社会和民众的精神价值、生活意义、学统传承、政治理想等内容。


4

这是儒者继承先贤精神的自命,是一种担当,如孔子所言“仁者无敌于师”,孟子所言“道之所在,虽千万人吾往矣”!

孟子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也”,后世有如岳武穆抗金及文天祥之《正气歌》,无一不是“为天地立心”的最好诠例。天地需要有正气,人间需要有正道,道在人心,如果国家与社会中士无所守,没有楷则,人心不正,则天下大乱。学习孔孟者,须以正气为本,为社会道德之上与下负责,让天下皆知天地有大道,人世有伦常,不可混同鸟兽而无求也。所以”为天地立心“,就是在为全社会作出自觉的道德表率;不能一边以儒者自命,另一边却又男盗女娼,将全社会的价值观推入虚无主义的境地。

儒者不仅应口言道德,行为示范,而且还应深入大众,去了解民众疾苦,为百姓的命运负责。儒是一种教育,最重要的就是应当学习孔孟的教育精神,去教育普罗大众认识道德,认识礼义,帮助大众“自强不息”成为君子以改变自我命运。这就是“为生民立命”。

儒者应当明白“非道弘人,人能弘道”,通过学习通达往圣所倡导的大道并不是为了用来给自己谋利或添光加彩的;倒过来,所有领受“极高明而道中庸”的“道学”的,应当自命自担,不能令圣学断绝,而应努力绍续,为中华文化之光的绵延不断而奋斗不已。这是所谓的“为往圣继绝学”。

华夏先秦古道,是充满了强大和平意志的奋斗哲学,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是怀抱“天下为公”的社会大同的理想的,目的是为了令全天下皆行仁政,“以民为本”,要令天下人从此无战争。这种理想常被人嘲笑,但却历经艰难而常存,也是符合人们心灵深处的呼唤的。像如今的全球,正是有了中国这样一个历经磨难,却始终依然怀抱强大的和平意志,具有古老的和平文化传统的国家的崛起,才使全球的和平与发展面目为之一新。这就是真正的在“为万世开太平”。

5

这四句话通俗易懂,是有地位者才可施展的豪言壮志,非我们小民之心胸。那此大Ⅴ大家,长篇大论围观者众万,非我们所发表的,因为所关注者甚少,故弃之。


6

1、天地无言,虽有心但无从为人所理解,故需要有人来将其阐明发扬出来,用人类的语言来告知人们天地之“心”为何。

2、生民有命,却不知自悟、自立,民吾同胞,故需要有人来进行教化、引导,帮助其立命!


3、往圣之学便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之学,可如果无人继承,便将成为绝学,这是从感情色彩上来讲,不忍往圣之学断绝掉;另一方面,圣贤之道本自博大精微,欲继承必要下一番极为刻苦的功夫才行,一般人实在担不起来,所以这一句话自我砥砺的意味也是很浓的。

4、天下纷乱更迭,遭殃的是生民百姓,那么,有没有可致万世太平之道?如果有,那又是什么?上下求索,舍我其谁?


这四句教,其实包含了整个的时空观,前两句是空间的概念,后两句则是时间的概念。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其实也是包含了整个的时空概念,非常的浩渺苍茫,只是到了最后作者却不禁“涕下”了,因为他感觉到了无尽的孤独。


可到了张载先生这里则完全不同了,他一字一句吟出的,都是和《登幽州台歌》完全相反的意向与感情色彩!

天地之心,吾可感可立;

生民乃吾同胞、吾绝不孤独!

往圣之道,吾有继绝之义务;

以后之万世万代,吾均有一份为其砥定天下太平之道的责任!

7

如何解读张载“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四句话?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你需要知道张载张横渠的这四句话实际上有三个版本:

  • 版本一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道,为去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 版本二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极,为前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 版本三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我们今天流传的实际上是第三个版本,这个版本也是三个版本中气魄最大、立意最高的一个版本,也很可能是后人加工过度的一个版本。

立道、立极、立命哪个对?

“立道”二字可以追溯到《论语》中“本立道生”一句,意为万民指明修身养性的根本之道;“立极”有数层含义但不见于儒家经典,有树立最高标准之意,似不通;“立命”今指修身养性以奉天命,有为万民规划其命运之意,或教其领受天命。

立道、立极、立命,可以看到其涵盖的范围越来越广,口气也越来越大,而所立的对象也越来越崇高。

我们无从追究张载先生当时到底写了是立道、立极还是立命,但我个人认为从孔子的言论“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来看,孔子强调的是“知天命”,而非“立天命”。

立命”见与《孟子·尽心上》:“夭寿不贰,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这里说的是:不论寿命是长是短都不改变态度,只是修身养性等待(天命的到来),这就是立命的方法。与孔子的“知天命”相比,孟子的“立天命”强调的是“不因为外界的变化而自我努力奋进”,偏重于“以我为主”,而不太追究“天命”的吉凶祸福。

小结:从立道、立极、立命,我们看到了儒家思想顺天应命,越来越强调个人的主观意志,趋向于实现个人的精神追求为目标的“立命”。这既是儒家思想的一种进步和发展,同时也在某种程度上拔高了人的主观能动性,从而将儒家的思想导向“形而上”,不能不认为是一种美丽的遗憾。

去圣、前圣、往圣哪个才是圣?

去圣、前圣、往圣也伴随着语言文字组织的随意化、口语化,向书面化、崇高化的提炼和提升。

“去圣”实际上和“前圣”的含义差不多,都是指以前的“圣”,只是“前圣”更加书面化和标准化;

“往圣”的含义就更大了,往圣即象征着之前的所有“圣人”,而“去圣”和“前圣”可能只是指某一位之前的圣人而已,所以从范围和规模上来说,“往圣”涵盖的范围更大,气魄也更大。

张载自己的解释

张载在《诗书》一篇中说:“天无心,心都在人之心”,所以张载要“为天地立心”,这是强调的“有”,即儒家学说中的“有为”。

老子在《道德经》中说“圣人常无心,以百姓心为心”,老子主张无心,以百姓心为心,这是强调“无”,即道家学说中的“无为”。

我们不怀疑张载的宏大气魄和愿景,但是希望大家能同样记住道家的格言:“常有司杀者杀。夫代司杀者杀,是谓代大匠斫。夫代大匠斫者,希有不伤其手矣。

今译:天行有常,有专门的生杀赏罚谓之“司杀者杀”,就好像是鬼斧神工的大匠斫(工匠)。那些(自不量力)而代替大匠斫去操斧锯的人,很少有不伤到自己的手的。

老子为何不“立心、立命、为万世开太平”?

老子的高明之处是,“夫代大匠斫者,希有不伤其手矣”,生杀予夺,这是天地之间最高的权力和自然的意志,符合道的,就继续生存发展,不符合道的就随之停滞消亡。圣人从天道而观人道,于是制定刑罚,春夏用生赏,秋冬用刑罚,即便是这样,还不能完全做到真正的大公无私因为人的心是很难做到无私无欲的,所以统治者在对民众执行天命的时候,就好象在拙劣的模仿大工匠砍削木料那样,多少都会伤到自己的手的。

人不应妄以己心代天心,即使老子这样的圣贤尚不敢如此,张载在千年之后的言论,恐怕也是值得大家仔细思索的。

有为,难;无为,更难;知有为而守无为,难中之难。

8

这句话的意思很好理解,就是为天地确立最高的本体,为民众确立生命的意义,为前圣继承已绝之学统,为万世开拓太平之基业。但这四句话的深刻内涵要结合宋代理学的背景来理解。

张载和周敦颐、程颢、程颐、邵雍并称“北宋五子”,开创了宋明理学中的“关学”一派,他本人在哲学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他的本体论和辩证法姑且不论,他的境界论倒是和这四句话有密切关联。在张载的哲学体系中,“性者万物之一源,非有我之得私也”,也就是人之性都是源于同一本性,即气之本性。人们如果能够认识到这一点,就会泛爱一切人和物。他说:“惟大人为能尽其道。是故立必俱立,知必周知,爱必兼爱,成不独成。”在一篇著名的文章——《西铭》中,他进一步发挥了这种人生境界。他说:“乾称父,坤称母,予兹藐焉,乃混然中处。故天地之塞吾其体,天地之帅吾其性。民吾同胞,物吾与也。”我们耳熟能详的“民胞物与”最早就是出自这里。

简单来讲,张载的哲学基调认为,天地之间的所有人和物都是和我息息相关、相感相通的,没有一个个体是孤立存在的,而且个体生命的意义也只有融入天地之间才能被确立,个体有限的生命在这个意义上也就变成了无限。所以,为天地、为生民、为往圣、为万世的使命也就是自然而然的了,因为每个人是人类族群中的一份子,是宇宙大化过程中的一个环节。

张载说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道,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是宋代理学所要达到的共同目标,也是他们人生的理想境界。这四句话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基调和取向也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

9

记得看过有文章说,范仲淹教育过年青气盛的张载。

而我对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印象颇深。对张载的“横渠四句”更是印象深刻。

我还特意查过“为万世开太平“是多少年,那可是三十万年的太平啊!

“为天地立心”以我的理解就是正确的理解天地运行的道理,明了宇宙的奥秘。“为生民立命”这句可以从孔子的“仁政”还有孟子的“君轻”去理解。也可以从《礼记·大道之行也》去理解,从“大道之行也”的内容看,还是有伟大的现实意义的。

“为往圣绝学”我认应与时俱进,今天的我们要继承的是全世界的学问,并象中国唐宋以来对世界的融合一样再次融合世界,引导人类走向文明的新高度!

再看“为天地立心”让我想起了“我们的目标是星辰大海”这句话,而“为天地立心”我觉得就是这句话的古代版本。

10

只能说儒家太自大了,天地自有运行规律,何必要一凡人来立心;生民的命运拿握在自己手中“从来都没有救世主”,何必要儒家来假仁假义地冒充救世主,再说儒家本就有穷济之说,自身都难保何来救人?前二条做不到后面的二条更是扯淡,拿个周礼来当最高教条就是圣人,历朝历代儒家当权后就是由治而乱的开始,还开万世太平。儒家是语不惊人死不休,反正吹牛不违法,与土匪的“替天行道”一样一样的无耻。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