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其实近代以来,西方的海军并不鼓励舰长同军舰一起沉没。

这是因为培养一个合格的舰长,尤其是大型军舰舰长非常不容易,需要至少10年的磨练。

这方面,其实特别讲究引咎自杀的日本海军也是一样。

日本海军主要学习英国海军,也学习了英国人的一些传统。

比如中途岛战役惨败的时候,南云忠一就考虑同赤城号航母一同沉没。

但部下劝告他:活下来吧,还会有机会获胜的。如果自裁了,一切就总结了。

所以南云忠一没有选择自杀,一直到塞班岛战役才切腹。

但欧洲海军有自己的传统。

一般来说,海军不是陆军,通常军舰上的高级职务都是贵族担任。

以现代以前的英国海军为例,它其实叫做英国皇家海军,舰长之流多是贵族出身,普通平民除非能力非常出色,不然不太可能成为舰长。

而舰长的地位特殊。在海上,这艘军舰就是以舰长为上帝,水兵必须无条件的遵守舰长的任何命令。同时,舰长的身份在军舰上也非常尊贵。

大家有兴趣去看英国老式军舰,普通水兵往往只能睡在拥挤的吊床上,人挨着人。而舰长一定有自己的单独房间。

甚至水兵都是在集体大食堂吃饭,伙食很差。而舰长则由独自的餐厅,饮食标准很高,还配备高级红酒。

就是因为如此的地位,如果军舰被击沉,水兵们被允许跳水逃生,但舰长一般会选择自杀或者同军舰一起沉没。

原因很简单,军舰就是他的岗位,舰长必须守住自己的岗位。

况且,以如果一个海军的传统如此,人家都死了,你不死,当然会被当做的胆小鬼,在军队根本就无法立足。

大家记得泰坦尼克号的船主吗?他选择上救生船 逃生,被骂的狗血喷头。

尤其是自身决策又有一定失误的舰长,比如在指挥机动中没有搞好,导致军舰连续中炮之内,舰长活下来也可能会很惨,还是自杀比较好。

不过,现代战争,尤其是美国海军、苏联海军这些并没有太多传统的海军,往往更为实际。

就像上面说到的那样,舰长活着比死了更有价值,所以多鼓励舰长要努力求生。

最佳贡献者
2

我是冬雨AK,说下看法。这是海军独有的传统,并没有硬性要求,主要是因为荣誉尊严和责任,形成的一种不成文的传统,据统计,世界上所有沉没的战舰,80%以上的舰长都会选择与舰同沉!包括一些民用轮船,例如泰坦尼克号的船长

据我说知,此项传统形成于中世纪大航海时代,当时战舰为大型风帆战舰,远航是一项风险极高的行动,船长在舰上拥有无上的权威,几乎相当于流动国土上的国王,当“王国”覆灭,“国王”自然要选择共存亡

到了近现代,这项传统被保留下来,尤其是英国海军,日德兰海战中被击沉的英舰舰长都选择了与舰同沉,而师从英国皇家海军的北洋舰队也继承了这项传统,甲午海战中的邓世昌 黄建勋 林永生 林履中都与舰共沉,而刘步蟾则是炸沉定远舰后服毒自杀!

首先是荣誉感,在传统海军眼里,能做到舰长是一件无上光荣的事情,它代表着国家对自己无上的信任和嘉奖,现在战舰在自己手里沉没,感觉愧对国家,自然会选择与战舰一起沉没。

其次是责任,上面说了,战舰是流动的国土,舰长等同于这篇国土的国王,舰员等于是自己的家人,当战舰沉没,抛弃那些战死在船上的舰员逃生,在舰长看来是可耻的,是不负责任的

现代这项传统在一些国家仍然保留,但绝大多数国家的海军都不提倡,毕竟培养出一名舰长,得花费多少人力物力财力!所以,一般要求舰长在保证船员安全撤离后,最后一个撤离即可

(不当之处请指正)

3

不是选择与舰同亡,是没有选择!这个事一句话两句话和你说不清楚,和你说个真实的事情吧,驱逐舰160爆炸不知你听说了没有,没有的话可以百度,当时此舰艇在港内码头上爆炸的,就这样几百人存活下来的寥寥无几,很多人直接震晕落水淹死,没震晕的落水后被火烧死,在舰艇内部的人根本没机会跑出舱室就被倒灌的水淹死。火烧是因为大量燃油在水面,倒灌水是因为舰艇太重,进水压力很大。如果在一眼看不到边的海上作战,自己舰艇中弹引起自带弹药爆炸,威力可想而知!所以海军常说的几誓言:与舰艇共存亡!同生共死!同甘共苦!实际也不只是逃生不了,舰艇都没了,身边的战友都没了,还活着有啥意义?

4

西方舰队并不要求舰长与战舰共存亡,能逃得性命就以逃命为重,逃不了的话,可以选择与舰共存亡。东方的舰队则要求舰长与舰共存亡,这是“将不畏死,士不贪生”的表现。东西方的文化传统不一样,因此造就了双方的战争思维不一样。在西方看来,战争不过是利益之争,舰长本来就是战争资源,白白牺牲了是一项重大损失。在东方看来,战争不仅是利益之争,更是名誉之争,名誉重于利益,更重于生命,因此舰毁之时,舰长一般选择与舰共亡。

邓世昌1849年出生于广东番禺,18岁考入福州马尾船政学堂驾驶专业,清末北洋水师将领,后担任北洋水师致远号巡洋舰舰长。邓世昌经常对将士们说:人谁无死?但愿我们死得其所,死得值!也多次表示:如果在海上和日舰相遇,遇到危险,我就和它同沉大海!1894年9月17日,甲午海战中,邓世昌的战舰弹尽负伤,他开着战舰撞击日舰吉野号,最终战舰中弹沉海而亡,邓世昌选择与舰共亡。

萨师俊(1895年-1938年),字翼仲,是中华民国海军军官,生于清朝福建省福州府闽县的雁门萨氏家族,以中华民国海军中校军衔担任中山舰舰长。1938年10月24日,萨师俊在指挥中山舰参加武汉会战时遭到六架日机的攻击,萨师俊舰长被炸断双腿,躺在血泊中,士兵们想将舰长带离军舰,以便及时治疗。萨师俊大声道:“我还能指挥作战,你们不许这样!我舰长也,舰长必与舰共存亡。之后萨师俊继续指挥士兵们抗击日寇,最终战舰中弹沉没,萨师俊壮烈殉国。

对西方国家而言,人可以投降,但战舰一般会被自毁。1871年德国统一后,大洋舰队蓬勃发展,到一战前夕已经有前无畏型战列舰24艘、无畏型战列舰17艘,是世界第二大海军。一战德国战败后,大洋舰队英国所有,1919年大洋舰队于英国斯卡帕湾军港自沉,有8名德国海军官兵被英军登舰阻止时射杀。英国无敌舰队曾经击败过法国跟西班牙的联合舰队,二战时法国投降德国,法国海军将140艘战舰全部击毁自沉,法国海军既不愿意为德国服务,也不愿意投靠英国。

5

其实要回答这个问题也很容易,只要我们把海军的历史往前捋一捋就可以清楚的发现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传统。现代意义上的海军其实最初是从英国开始的起步的,所以要探寻与舰共存亡这个海军传统,我们就可以从英国这个海军发展的源头开始说起,而只要把海英国海军的历史捋清楚了,就可以回答这个问题了。

其实当日不落帝国真正强大起来之前,当年欧洲第一海上力量并不是英国,最开始就是由海上马车夫——荷兰先搞起海上贸易运输,而之后又由西班牙接管荷兰手中的大棒,成为欧洲第一海上运输国家,而当时的海军就是为这些运输舰护航,那为啥要护航呢?因为有海盗,那这些海盗从哪里来呢?他们大部分来自一个叫英吉利的岛屿,最初英国皇家海军就是由英国皇室默认英国海盗组成的一支海上掠夺力量。所以英国皇家海军和一战和二战时期的德国一样,都是靠破坏敌方的海上交通线起家的。

那这和"与舰共存亡"有什么关系吗?当然有。你想想这些海盗,他们唯一的财产就是那艘船,一旦他们被敌方的护航力量给抓到,无论是船被击沉还是被抓到都是一死,海盗的全部身家都在那一艘船上,一旦被击沉他们这些海盗就失去了一切,这时那还不如跟财产一起葬身海底。这就是"与舰共存亡"最初的来源。

而后来英国。接过西班牙的大棒,成为欧洲第一大海军力量的时候,这些海盗也由最初的破坏交通线变成了守护海上交通线。但是作为海盗起家的皇家海军一直保留着与舰共存亡的这个传统。而当年北洋水师和后来的日本海军都是学习英国,所以也学来了这一个传统,所以在中日甲午海战当中以及二战当中都有舰长与舰共存亡的案例,不过相比之下,美国人就比英国人实在多了,这次失败了,军舰沉没了我还可以东山再起,这和美国人的历史也是分不开的,就比如说被称为美国国父的华盛顿在起事闹独立的时候,就曾经被英国人抓了好几回,但英国人就没有杀掉他,所以每次放出来之后他又去搞独立,反反复复也有几次。所以美国海军认为皇家海军这种传统是比较迂腐的。

6

因为跑不了。

茫茫大海,战舰被击沉,要么落水,你变成“落水狗”,对于平时高高在上的舰长来说,天大的侮辱。在大海中落水,漂几天没有淡水,你生还的几率几乎是零。要么放几条救生艇。你能跑到哪去?救生艇能跑得过敌方军舰吗?一发炮弹过去你连渣都不剩。还留下个弃舰逃跑的骂名。

那就跟战舰一起沉没吧!最起码,在阳间留得一个美名。到阴间,老子还是一舰之长。

7

??这是一种尊严,取义成仁!战舰以覆有和脸面苟活!随战舰一起沉没,这是对战舰,士兵……祖国最好的诠释!魂归大海,死得其所!????????????

8

与舰同沉,最早是英国皇家海军的操作模式。

英国皇家海军当年十分辉煌,维护着日不落帝国的荣光。那些舰长级别的军官大部分也是贵族阶级出身,受到严格的军事素质训练。

如同一战期间,英国贵族一直带队冲锋在最前面一样,英国皇家海军也讲究“担当”一词,要符合自己高于常人的那种“身份地位”。

所以英国军舰受损严重,马上倾覆之时,舰长就会下令放弃军舰,其他人逃生,自己留下来与舰同沉。

而二战中的日本也学习到了这一精神,并且与本土的“武士道”里,对生命的理解融入进来。

在中途岛海战这个电影里,我们能看见那个场景:飞龙号航母受损严重,舰员都权他逃生,被他断然拒绝。决定与他的航母同沉。

这是真实的历史。而加贺,苍龙舰长直接阵亡,只有赤城号航母的舰长在属下的保护下离开。

这可能也是那个时代背景下所产生的人文文化。

不过现在这是不可取的,优秀的军事军事人才远比军舰值钱。

9

一个有国家利益为重的,有远见的舰长不会将技术性很强的人才和沉没的舰艇一齐同归于尽。看上去很大义,英烈了不起,但思维很峽(音)小的做法,让国家失去新的舰队指挥官和更强大的舰队。英雄只想以死报国,而让国家失去了強大的新海军。

10

说荣誉什么的,就太扯了。

没有制约和捆绑时做出的牺牲才能称其为高尚。

中国有句老话,很好的形容了利益捆绑。叫做“一条船上的人”“一根绳上的蚂蚱”。

放在军队里很合适。

全军覆没时,当官的跑得了吗?

很显然,跑不了也不敢跑!

临死的士兵肯定会拉军官陪葬。

就算侥幸跑了,日后也会被追责,不是枪毙就是坐牢,牵连一家老小。

理由很简单,兵都没了,留着将还有何用?留下了,乱军心。

其次,总得有人为全军覆没的战败负责,损失惨重的那个指挥官就很合适。总不能让上级去负责。

最划算的就是战死,还能落个烈士称号。家人有补贴,活着的还能松口气,不至于牵连。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