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题主好,这句诗出自王昌龄的《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这首绝句被誉为唐人七言绝句之首,诗中的关指的是古代的关隘,不是关闭的意思,所以题主理解错了。明月当然就是月亮了,问题是秦时的明月和汉时的关隘有何关系?野狐来谈谈自己对这句诗的理解吧。

首先“秦时明月汉时关”这句诗用了互文的修辞手法。我们有必要先了解一下互文,互文是古诗文中常用的修辞手法,它可以使语言更简洁含蓄。古人对其定义为:"参互成文,含而见意。"就是说上下两句看起来各说一事,但实际上是相互呼应,相互阐发,相互补充。互文大多是上下句之间的互文,也有这种句内的互文。举几个例子就清楚了,《木兰诗》中有很多互文的句子:“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杜甫有诗句“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也是互文,只是比较含蓄,酒肉与吃有关,冻死与穿有关,放在一起理解,就是有钱人家吃肉喝酒,穿着轻暖的裘皮衣物;穷苦百姓少吃缺穿,冻饿倒毙在路边。《论语》中有“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这两句也是互文,上下句要放在一起来理解,意思是弟子无论在家还是在外面,都要孝敬父母,兄弟友爱。不能机械的理解为在家孝敬父母,在外兄弟友爱。例子不用多举了,不懂互文,古诗文中有很多地方会不理解,或者会理解错误。

“秦时明月汉时关”属于句内互文,意思是秦时的明月照着秦时的关隘,汉时的明月照着汉时的关隘。我们讲“盛唐气象”,唐代的边塞诗可谓是时代强音,很能体现“盛唐气象”而这句诗中月亮是明亮而硬朗的,关塞是坚定安稳的,从秦汉的一统天下,直到大唐盛世,这句诗有着历史的沧桑和雄浑,有着空间的广阔与深远,人与之对立也因此而有了永恒的感觉。“万里长征人未还”,这里有着战争戍边的艰辛,但更多的是一种从秦到汉,从汉到唐的一种统一强大的自信与豪迈。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用“飞将军”李广的典故,是对英雄的赞美,更是借以表达,秦汉唐大一统下的强大帝国,英雄辈出,却敌千里。为什么这首诗在唐边塞诗中地位很高,就在于它很好的有很艺术的体现了盛唐的时代精神。如果把这首诗解作,同情戍边将士,感叹无李广这样的英雄,那一下本色尽失。

就是今天,我们吟诵这首诗,也会生出很多的豪情,那第一句“秦时明月汉时关”,会把我们带入到历史的长河中,让我们实实在在的做一回醉卧疆场的英雄。

最佳贡献者
2

开元十二年甲子(724年),时年27岁的王昌龄赴河陇,出玉门游历,亲眼目睹了边关要塞,大漠战场,戍边将士。似乎眼前浮现出了,金戈铁马,烽火硝烟,河边白骨。他有感而发写了许多边塞诗,被世人称之为边塞诗人。他的诗以七绝见长,有"七绝圣手"之称。《出塞》就是其系列七绝边塞诗中的一首。

出 塞

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这首诗借古喻今,秦汉时的明月照耀着秦汉时的关隘,许多长途万里来戍边的将士再也没有活着回家。假若西汉驻守龙城的飞将军李广在世,就不会让匈奴的兵马度过阴山。

诗中表达了作者的对逝去的边关将士的悲悯,和对西汉杀敌报国英雄李广的仰慕,并籍此表达了自己的抱负。

此诗主题,意境,以及语句词意等如此清晰明确,为什么题主会提出:秦时的明月指的是什么?汉朝时为什么要来关闭?这么可笑的问题呢?是题主真的不懂这首诗的意思吗?真的读不懂吗?还是题主有意搞笑呢?我认为都不是,题主肯定读懂了此诗。那么读懂了,为什么会提出如此问题?原因是该诗的首句:秦时明月汉时关。出现了两个时间概念:秦时,汉时。王昌龄为什么要用两个时间概念呢?为什么用秦时的明月?难道月亮还有朝代之分?不同朝代的月亮不一样吗?有人回答这是古诗词中常用的:互文修辞手法。这一句诗中的秦时月亮,与汉时关是互为补充,互为参照,互为渗透的。如烟笼寒水月笼沙。(杜牧《泊秦淮》)

我们应理解为:烟雾和月光笼罩着寒水也笼罩着沙;如将此句译作:“烟雾笼罩着寒水,月光笼罩着沙”,意思就讲不通了。

笔者认为王昌龄的:"秦时明月汉时关"绝不是互文那么简单理解,也不单纯是为了修辞!那么他为什么要用两个时间概念?这就要明确"秦时明月"是不会变的,到汉朝也是如此,但,用"秦时明月"大家应该想到或联想到什么?秦始皇!万里长城!万里长城又联想到什么?关隘!万里长城的关隘是干嘛用的?抵御匈奴,汉朝的关隘干嘛用的?抵御匈奴。由此可见,"秦时明月"寓意不仅仅指月亮,其中内涵十分丰富。再进一步看:"万里长征"与"万里长城"一字之差,但都是:人未还!

由上分析,我们不会再简单的认为,"秦时明月汉时关"就是互文,就是秦汉时的月亮照着秦汉时的关隘。那么浅显的理解了吧。

如果就如此简单,王昌龄不会成为诗坛独领风骚的边塞诗人,七绝圣手!

3

秦时明月汉时关!秦时明月指的什么?汉朝为什么要来关闭?

(原创)"秦时明月汉时关"出自

王昌龄的《出塞》共二首,另一∵首是巜采莲曲》。这句诗出自《出塞(其一)》。

一、作者简介。

王昌龄,出生年代不详,字少伯,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玄宗开元十四年进士。曾任江宁县丞,龙标县尉,世称"王江宁”、"王龙标"。安史之乱时,还归乡里,因路过濠州,被刺史闾兵所杀。也有认为闾忌其才能,而被杀,如果真如此,只可借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竟死于忌妒者之手。

王昌龄以诗名重一时,他的作品多为边塞、宫怨、闺情、送别为内容,善于用洗炼的语言表达丰富的情致,其诗意味深婉,格调清奇俊爽,当时就被称为“诗家夫子王江宁”。他特别擅长七绝,他的七绝可与李白争胜负,被后人称为"七绝圣手"。

二、《出塞?(其一)》原文、词语赏析、试译

"塞”,指的是边塞,就是今人所说的边疆关口,"出",从军出使的意思。这首诗是作者从军出使边塞所作。

原诗是: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渡阴山。

词语赏析:

"秦时",指秦汉时期。

“但使”,如果,只要。

"龙城飞将”,指汉将军李广。《史记?李将军列传》记载,李广镇右北平,英勇善战,威震四方,被凶奴称为"飞将军"避之数年而不敢入塞。作者在这里化用这个典故,泛指扬威边塞、勇武善战的将领。

试译:

依然是秦汉时的明月,

照旧照着汉时的边关。

自古以来远征万里的将士,

戍守边关仍然沒有回还。

只要象威震龙城的将军,

李广一样在边塞戍守,

决不会叫敌人的战马,

踏过天然屏障的阴山。

三、试析如下:

这首诗是作者在唐玄宗后期所创作。唐玄宗到了晚年政治昏庸,外族时犯边境,战事又常常失利。大约诗人针对当时的现实状况,发出了劳师力竭不能凯旋、如果有良将防守,烽烟自然息灭的感叹!

诗人匠心独到,第一句便见奇妙。明月、边关,本来是描写边塞的常用语,这里用了"秦"、"汉"两个字,而且秦月汉关相互依托,一下子就变得奇妙峭拔了。

诗人从千年以前,万里之外下笔,用了“秦时明月汉时关”七个字,囊扩了久远的时空,形成一种雄浑苍茫的意境。把眼前的明月和关塞与当年秦国筑关抗胡、汉代守关御敌的众多战争历史联系起来,于是乎"万里长征人未还",便成了秦汉以来世世代代戍边的悲剧,那"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也就成了从古至今世世代的共同愿望了。

这首巜七绝》起势雄阔,意境浑远而音节高亮,统摄了全篇,成为边塞诗中的绝唱。有古人评价为七绝中的压卷之作,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赏析了这首千古绝唱的《七律》后,再来回答题主提出的问题。

秦时的明月其实还是创作这首诗时的明月,这正如歌词中”星星还是那个星星,月亮还是那个月亮"一样,当年那个月亮仍然沒有变化,也不可能有变化,仅仅是"古月曾经照今人"而已。

汉时为什么要闭关?题主所谓的闭关,实际上是修筑关塞,修筑关塞的目的自然是为了戌守边关,以防外敌侵犯了。

这就是我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如有不妥,尽请赐教!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立即删除。

4

王昌龄的《出塞》,

秦時明月汉時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渡阴山。

这首七绝,前两句写边塞风光和征戍战士的生活,明月本是从來就有的,之所以从秦汉時说起,只因为关塞定秦汉時所设立,战士们离乡背井在明月下守卫着边关,这样的生活也是秦汉時就开始了的,多少年来,战争不断,多少征人,不得还家,两句诗概括了这个历史事实,后两句抒写战士们的愿望,他们希望能有象李广那样的良将,坐鎮关塞,巩固國防,使阴山内外的人民都能过和平安定的生活,表现了诗人对守边战士的同情和关怀,这首诗写得意气昂杨而又含意深远,是作者的一篇代表作。

王昌龄以边塞诗著名,多次出入边塞,到过河西,陇右,青海,玉门,等地对边塞情况比较熟悉,他的边塞诗大都用乐府旧题铺叙塞外风光和战争场面抒写战士立功和思乡的心情,同時,对于边防軍政的腐败和士兵生活的痛苦也有所反映。此外,他还善于从不同的角度抒写宫怨,反映宫女的悲惨命运,他的七绝成就最高,善于刻画人物的内心世界,富有想像力,含蓄雄浑声调铿锵,易于入乐,民歌气息浓厚。

5

关于这个问题是题主理解有误,不是汉朝来关闭,而是指边塞上的各个隘口,"秦时明月汉时关"这句话出自唐代詩人王昌龄《出塞》詩中。

首先看看作者和写作背景

王昌龄(698~756),字少伯,山西太原人,是盛唐的著名的詩人,有着"詩家夫子王江宁"的美誉,王昌龄的詩和高适,王之涣等齐名。其中的绝句艺术造诣最为显著,后来明代王世贞都把王昌龄的绝句和李白的詩作称为"神品"。王昌龄的詩有着浓厚的民谣风格,语言精炼,气宇轩昂,反映了当时现实的社会生活,描写出生动的生活画面。

《出塞》是边塞詩中比较著名的一首,他共写过两首,这是其中的一首。詩中表达出作者希望老百姓能早日的过上安定的生活,朝廷要启用良将平定边关战事,悲壮而不凄凉,被人一致誉为唐诗七绝的压卷之作。

《出塞》 原詩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詩作解析

秦时明月汉时关是指自秦以来,边关就战争不断,时间久远,人民遭受的苦难太多了,何时是个头?秦时月到汉时的边关隘口,只是比喻时间很长了。万里长征人未还,说明了人民遭遇征战之苦,带来无限的灾难。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是对朝廷用人不当腐败无能的諷刺,要是有李广这样善战的良将,敌人还敢挑起战事吗?詩中弦外之音很令人回味。

结束语

秦时明月汉时关就是指时间太长了,太久了,没有更多的意思。

6

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看看秦时明月汉时关这句话的出处,它出自唐朝诗人王昌龄的《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这首《出塞》是王昌龄早年奔赴西域时所作。

王昌龄出身贫困,他一生漂泊。

从出征边塞到高中进士,他和很多诗人的命运一样,屡屡不得志让他们对生活和仕途有着高于常人的敏感,这首《出塞》是他非常有名的一首。

他出生于盛唐时期,当唐玄宗推行军事改革后,王昌龄毫不犹豫地选择去边疆支援,带着那份对国家的热爱和报效祖国之心,他充满了激情和热血。但是到了边疆的王昌龄面对的,更多的是大漠风沙,战胜和死亡。眼前的一切成了20几岁的王昌龄的日常生活,也正是这段岁月,让王昌龄有着不同的边塞经历,成了伟大的边塞诗人。

盛唐时期的边塞作品,大多传达着慷慨激昂的精神

那个时候的边塞征战比较频繁,这让百姓民众不堪重负,在这首著名的边塞诗里,我们看到的更多的是悲壮而非凄凉。

这首诗寄情于景,借景抒情,秦时明月汉时关,短短七个字,却为我们描述出了一幅壮丽的塞外风光。一轮明月照着边疆,王昌龄用“粗线条”勾勒出边疆的风景,渲染出孤寂的气氛。

王昌龄在月和关的前面,用了秦汉时来修饰,让其充满了历史感。

《出塞》本是汉朝的曲子,后来随着不断发展,到了唐朝就只是一个乐府旧题了。唐朝的诗人按照自己的理解为其填上新的词。

对于边塞诗来说,空间感是非常重要的。我们熟知的“大漠孤烟直,黄河落日圆。”就为我们呈现了满满的空间感。

但为什么说王昌龄的这首《出塞》更出彩呢?其实就是因为它体现出了时间感

秦时明月意味着定义了时间,这里寄托了王昌龄对边塞战争的深刻思考,表面上看是在写边塞风光,其实是对人民长期面对边塞战争的感悟。

明朝诗人杨慎曾在他的《升庵诗话》中解释过。秦朝虽然远征,但是并没有设立关塞,敌人来了就在明月照亮的边疆战斗。回顾历史,秦朝时天下太平,秦时明月下是服兵役的人在边塞驻守。从秦汉的统一到大唐的盛世,这其中包含了历史的变迁。

杨慎把“秦时明月”和“汉时关”解释的更加深刻。“汉时关”顾名思义,属于汉朝。但是我看很多学者的解读中,认为这属于互文。

什么叫互文?其实就是古诗词中的一种修辞方法。互相呼应,互相补充,用来表达一整个完整的句子意思的修辞方式。

“秦时明月汉时关”在很多学者那里的解读是:不是秦朝的明月汉朝的关,而是秦汉时的明月、秦汉时的关。

这里我不做过多的赘述,其实诗词本就是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理解。我个人认为,这个汉时关指的是汉朝的关塞。汉朝设置关隘守备,远征的人遥无归期。

盛唐时期的边塞诗里王昌龄的诗绝对占有了一席之地,而且他尤其擅长绝句。对于《出塞》这首诗中的“秦时明月汉时关”,你有什么不同的解读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发表你的看法。


我是每周读三本书的@早安读书,关注我,带你了解更多中国文化。

7

表达出中华儿女保家卫国的信心是坚定的,虽说今天是赢氏主政,明天是刘家天下,戍边的人总是不会放松戍边,主要表现中华儿女戍边的坚定决心和戍边的艰难困苦,也有对和平生活的无比向往。

8

虽然题主对此诗的理解有点傻,但是越是这样越要和你好好说说。

这个“关”可不是什么关闭的意思,而是指的关卡、要塞,比如山海关、玉门关。

这句话来自王昌龄著名的边塞诗《出塞》: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其实“秦时明月汉时关”采用的是典型的互文,用“秦对汉”、“月对关”其实应该理解为“秦汉时期的明月和边关”。

进一步理解,生在唐代的王昌龄,暗示着自秦汉以来,中原民族与外族的战争就从来没有在这条边防线上停息过。

在接下来的描述中,诗人又提到了将士们远征却未能回还,表达了战争给人们带来的苦难,所以在诗的后半部分,他怀念起了驻守边关的飞将军李广,希望朝廷也能够早日平息边塞战事,让人们过上安定的生活。

9

你要这样问,那就按你的理解来答:

王昌龄 《出塞》

秦時明月汉時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渡阴山。

先把这首诗按题主的理解思路翻译一下

在秦朝之前,

天上有两个月亮,

人们很苦恼。

因为晚上太亮了,

搞得大家分不清黑夜白昼,

觉都睡不安稳。

于是,

到汉朝时,

关掉了其中一个。

有一个叫万里的人不干了,

怎么能关了一个月亮呢?

于是他千里迢迢,

去征讨关闭月亮的人。

有个叫“但”的人,

派遣一个叫“龙城”的飞将,

在那里等他呢。

而那个叫“不”的人,

则在教胡马,

不要帮阴山渡劫。

万里没有胡马和阴山的支援,

被龙城打败,

至今没有回来。

这是题主要的标准答案。

而除了标准答案,世界上还有正确答案:

月亮啊还是那个月亮

边关还是那个边关

那些远赴边关打仗

保家卫国的军人们啊

却一去不返

朋友们啊想一想

要是当年的飞将军

还在边关

纵横驰骋

哪轮得到这些蛮夷

乱我边关

10

首先你这个问题非常的,这个理解角度很新奇。(此处必须加粗)


秦时明月汉时关

这句话出自唐代诗人王昌龄二首《出塞》中的第一首,全文如下: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诗文的意思是: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思念名将李广(漫画形象如上图)和痛恨匈奴人入侵的思想感情。这是一首著名的边塞诗,表现了诗人希望起任良将,早日平息边塞战事,使人民过着安定的生活。

全诗从写景开始,“秦时明月汉时关”勾勒出一幅冷月照边关的苍凉景象,不能理解为秦时的明月汉代的关,更不能像楼主一样理解,秦朝时候的月亮到汉代就关闭了。这里意思是秦汉时的明月,秦汉时的关,时间和空间是统一的。暗示这里的战事自秦汉以来一直未间歇过,突出了时间的久远。次句“万里长征人未还”,“万里”指边塞和内地相距万里,突出了空间辽阔。“人未还”指的是战争给人带来的灾难,戍守边关马革裹尸,多数去了就无法回来了,十分悲壮。

那么怎样才能解脱这样的不幸和困苦?唯具有才能的将军出现,力挽狂澜,解除边患。“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这是表达对名将的怀念,如果汉时大将军卫青或者飞将军李广还活着,就不会让胡人的骑兵跨越过阴山,也反应了历史上汉代戍边的成就,卫青、李广、霍去病等名将挥洒热血将匈奴等外族多年的边患彻底解决,也由此保障了大汉王朝绵延四百余年。“龙城飞将”是指汉武帝的名将卫青和李广,他们英勇善战,多次把匈奴打败,最终举族投降,被中原民族融合。“不教”即不允许;“胡马”,这里指代外族入侵的骑兵。“度阴山”,跨过阴山。阴山是北方东西走向的大山脉,是汉代北方边防的天然屏障。


全诗的结论,即如果有盖世名将存在,边患将不复存在,外族的侵略将永远被挡在外面,人民可以过上安居乐业的生活,不再出现万里长征人未还的悲壮。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