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看法是,袁世凯称不称帝跟军阀混不混战有一定关系,但没有必然关系。中国近代史上的军阀混战与否,看的是西方列强的利益有没有得到维护。如果中国稳定能够维护列强利益,那么列强就会制止军阀的混战;如果战争才能维护列强的利益,那么列强就会鼓动军阀进行混战。也就是说中国军阀混战有否,要看西方列强的利益的得失与否。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近代中国的行为是受列强操控的。民族的不独立使得中国利益大量丧失,所以中国要想重新成为世界性强国,就必须获得国家的独立。
首先,袁世凯的称帝跟军阀混战有什么一定关系呢?
第一,北洋军阀的控制者是袁世凯,只要袁世凯还活着,那么就不会发生军阀混战。从天津小站练兵开始,袁世凯就逐渐控制了当时中国最先进的军队——北洋军。也是因为袁世凯控制了北洋军,所以在辛亥革命发生以后,袁世凯才能掌握清政府的实权,所以袁世凯才会成为中华民国的临时大总统。军队是袁世凯获得一切的基础,所以袁世凯是不会允许军队内部进行混战的。其他的军阀也没有能力攻击袁世凯。可以说,中国近代史上大部分的军阀都是从北洋军分化出去的。袁世凯不死,北洋军是不会分化的。从这一方面说,军阀混战跟袁世凯是有一定联系的。
第二,袁世凯称帝并建立中华帝国,违背了当时建立资本主义民主制度的世界潮流。引发了国内人民的不满。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在辛亥革命后,建立了中华民国,仿照美国建立了总统共和制,并制定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使中国在消灭专制的基础上逐渐向着民主的方向演化,是符合人民意愿和世界潮流的。但是袁世凯的成绩的做法,就违背了人民的意愿。为了完成反封建的任务,在革命党的领导下人民开始反对袁世凯。孙中山发动的护国运动实际上就是反对袁世凯,实际上也就是军阀之间混战的开始。在当时孙中山并没有自己的军队,他是依靠军阀来反对军阀。护国运动的时候,孙中山依靠的就是唐继尧、蔡锷、李烈钧等军阀。
具体情况我们可以从护国运动时期蔡锷等起义领袖给华侨发出的两通电报看出端倪,两电如下:“华侨同胞公鉴:前电计蒙鉴察。继尧等既经宣布反抗帝制,拥护共和,袁氏顽强,空言无效,不能不以实力解决。现已编制护国第一、二两军,次第出发,分道湘、蜀,直捣幽燕,破釜沉舟,誓达目的。惟是饷需浩繁,罗掘无计。夙仰我海外诸父老昆弟,眷怀祖国,高义薄云,谨率滇黔全体士民南望顶礼,启赐援助。或解囊以充军实,或选械以济急需。如蒙惠许,即乞随时径汇滇政府照收。或汇集港、沪知照,派员领取。异日共和重建,民国维新,则贵埠义声,烁古今震中外矣。唐继尧、蔡锷、李烈钧同叩。印。”
第三,袁世凯称帝不仅降低了自己的威信,还使北洋军阀内部的矛盾激化。在袁世凯成为中华民国的临时大总统以后,他的下属在政治上也是有野心的。当时袁世凯有三个得力手下,号称北洋三杰。分别是:段祺瑞、冯国章和王士珍。这三个人也是想当大总统的,但是袁世凯称帝,就意味着又变成了家天下。袁世凯死后,皇帝的位子只能传给他的子孙。这就断绝了段祺瑞动人的政治前途,这种情况怎么能够不激化矛盾?所以袁世凯称帝以后,以北洋三杰为代表的军队的代表人物都给袁世凯发电报反对他恢复帝制。再加上护国运动中,北洋军队的战败也打击了袁世凯的微信。
第四,袁世凯的去世使北洋军队失去了控制,然后北洋军队内部发生了严重的分裂。北洋军阀的总首领是袁世凯,袁世凯死后以北洋三杰为首的领导人物并没有袁世凯那么高的威信。无论是段祺瑞、冯国章还是王世珍,都不能全盘控制北洋军队。都想当老大,但都互相不服气,使北洋军队分裂了。因为群龙无首而分裂的北洋军阀之间发生了矛盾,自然也会发生频繁的混战。
第五,袁世凯称帝严重损害了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利益,激化了地主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随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民族资产级的力量不断增强。民族资产阶级在政治上要求民主,反对专制;在思想上要求民主科学,反对儒家思想。偏偏袁世凯又称帝,又鼓吹尊孔复古。这与资产阶级的要求是背道而驰的。因此资产阶级也开始组建自己的军事力量与北洋军阀对抗。对抗越激烈,军阀混战就越严重。
所以说,中国军阀的混战是跟袁世凯成绩有一定关系的。
其次,袁世凯称帝跟军阀混战是没有必然关系的。为什么这么说呢?
第一,袁世凯为代表的大地主接济的利益,与孙中山代表的大资产阶级的利益是相冲突的。这种冲突必然会导致混战,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我们之所以说辛亥革命最终失败了,是因为地主阶级代表人物——袁世凯窃取了革命果实。作为地主阶级的代表人物,袁世凯会不会从内心深处维护资产阶级的利益?绝对不会!不仅不会维护反而会损害资产阶级的利益。其中最大的损害就是,袁世凯于1915年恢复帝制,建立了中华帝国。利益的冲突是最致命的冲突,也是不可避免的冲突,因此军阀混战也是不可避免的。
第二,北洋军阀内部的争权夺利使中国陷入混乱之中。新的北洋政府由黎元洪任总统,冯国璋任副总统,段其瑞任总理。本来权力格局已定,相安无事。但是总统与总理对《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认识不一样。总统刘元恒想掌握实权,总理段祺瑞认为实权应该由他掌握。斗争越来越激烈,出现了府院之争。段祺瑞对黎元洪是蔑视的,其手下徐树铮曾经说过:“总统但在后页年月上盖印,何必管他任命什么人?何必管前面的是何事情?”气的黎元洪说:“我一定要跟‘歪鼻子’(段祺瑞)较量一番!”高层争斗如此激烈,怎么能不发生混战?!
第三,社会的转型导致了社会的混乱,最终以军阀混战的形式来解决。从总体上来说,中国在鸦片战争以后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但中国也顺应了世界发展的潮流。经济上,中国正从自然经济向资本主义经济转变;思想上,中国正从封建的禁锢的儒家思想向科学的资本主义民主自由思想转变;政治上,中国正从专制的封建制度向民主的资本主义制度转变。在这个转变的过程中,必然会伴随着各种各样的利益协调和矛盾斗争。军阀混战实际上就是中国在进行利益的协调和矛盾的斗争。
第四,列强利益的得失才是军阀混战的最重要原因。鸦片战争以后,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尤其是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以后中国签订了《辛丑条约》,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半封社会。在中国的土地上,外国人的权利比中国人的权利还大,外国列强的利益比中国人民的利益更加重要。例如日本为了自己的利益,支持段祺瑞对德国开战;英国和美国为了自己的利益,支持吴佩孚反对段祺瑞等等。外国列强是中国军阀混战的操控者。
第五,军阀混战是西方列强对中国实施以华制华政策的结果。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签订了《马关条约》以后,完成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西方帝国主义国家想要瓜分中国。中国的民族危机空前严重,中国人民掀起了强烈的救亡图存的反抗斗争。资产阶级进行了戊戌变法,农民阶级领导了开始于山东的义和团运动。尤其是义和团运动使帝国主义列强认识的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单独统治中国,因此,他们就逐渐打消了瓜分中国的狂妄计划。用以华制华的策略代替瓜分中国的策略。所谓的以华制华就是通过控制中国的政府来控制中国的人民,是对中国的一种间接控制。后来的段祺瑞为首的奉系军阀由日本人控制,直系军阀更倾向于英国和美国等等。可以说西方列强哪支持哪一方军阀哪一方军阀就会在混战中获得胜利。
所以说,军阀的混战,跟袁世凯成绩没有必然联系,但是跟帝国主义国家的利益消长有必然联系。
最后,军阀混战给中国带来了严重后果与灾难。
第一,军阀的混战使社会秩序动荡不安,阻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国家发展的前提条件是,有一个和平稳定的国际国内环境。本来中国的国际环境就不好,受到了西方列强的侵略;国内又出现了军阀之间的混战,长时间的战争状态是不能使中国快速发展的。前期的直奉战争、直皖战争,后来的中原大战等等都加剧了中国社会的不稳定。发展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过程中,建立了大量的工厂。这些工厂在战争中大都受到了破坏。整天的处于损失之中,还怎么发展经济?
第二,军阀混战使人民的生活危险之中,处于崩溃的边缘。军阀持续的混战,使经济得不到发展;经济得不到发展,人民就没有工作,没有工作就没有收入,怎么生活呢?更何况在当时军阀之间为了进行战争,向贫困的人民收取了大量的税收。养鸡收税,养鸭收税,杀猪宰羊要收税,嫁娶要收税,人头税甚至能收到当天年龄的30年以后。这样黑暗的军阀政府,并不以人民的利益为施政方针。后来中国发生的1919年的五四运动,不仅仅是反对帝国主义,还是因为北洋军阀统治实在太黑暗。他们只是在争取自己的个人利益。军阀把个人利益置于国家的利益以及人民的利益之上。私心如此严重,国家怎么发展?!
第三,军阀混战实际上导致了中国的长期分裂。虽然在清政府灭亡之后,中国有统一的中央政府,即北洋军阀政府。但实际上在袁世凯去世以后,北洋军阀就已经分裂了,政府也就分裂了。对地方的控制力基本上失去了。每个军阀都占有一定的地盘。奉系军阀张作霖占领了东三省,直系军阀吴佩孚占领了湖北、江苏等省份,以段祺瑞为首的皖系占据了山东、浙江、陕西等省份……中国处于实际上的长期分裂状态。分裂的中国只能任凭帝国的国家掠夺,尤其是日本借由中国的内乱,发动了对中国的全面侵华战争。1931年9月18日,日本发动了对中国的局部战争,占领了中国的东三省。中国经过了14年的艰苦抗战,才获得了最终的胜利。
所以说军阀混战对中国的危害是全面的且严重的,是不符合中国社会发展的要求的。混战是对人民的极大犯罪!
想要真正的维护中国的国家利益,就必须首先实现国家的独立,必须维护国家的稳定,必须获得一个和平稳定的国际国内环境。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是通过斗争获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