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床头捉刀是南朝宋刘义庆主编的《世说新语·容止第十四》中的故事。“魏王雅望非常,然床头捉刀人,此乃英雄也”。

匈奴派来使者,曹操长得不好看,对自己的颜值他也有自知之明,不愿意让匈奴看到自己的真面目。于是灵机一动,就让崔季珪乔装打扮坐在位子上。自己则拿着一把刀站在“魏王”后面装成侍卫,暗中观察接见情形。

接见完匈奴使者以后,曹操又派属下去问那位使者:“你认为我们魏王怎么样?”,匈奴使者倒干脆,不假思索地回答:“魏王(其实是崔季珪)气度非凡,但,依我看,在魏王旁边站着的那个持刀侍卫才是真英雄。”。属下回去向曹操汇报后,曹操立刻派人赶去馆译杀了那个使者。

曹操为何要追杀匈奴使者?

以曹操多年的识人经验,他判断那位匈奴使者也不是一般人,短暂的会面,就能看出拿刀的人才是真英雄。也就是说,这位使者只见一面就已经看出曹操的足智多谋、狡猾多疑、胸怀大志和心狠手辣了。

曹操苦心孤诣地让相貌俊美,生有一部虬髯,威风凛凛的崔季珪当“魏王”是要树立国家形象,以征服远国。他是枭雄,是人中豪杰,他当然知道他和自己手下臣子在外人眼中,于气度和风度上是有差别的。而匈奴使者是因为发现并识破互换身份才招来杀身之祸的。也就是说曹操此举类似于秦朝赵高的指鹿为马,他在试探匈奴使者的臣服度与忠诚度。

遗憾的是匈奴使者不能把识人之明上升到政治高度,他没达到这个境界。再则这匈奴使者绝对是个人才,留下他,对曹魏来说是个祸害。所以,曹操也当即立断了。

正是由于这个典故,后来人们常用“捉刀”形容假冒某人身份去做事的人。如某领导发言稿都写不好,让秘书代笔,我就就说领导没有水平,请秘书“捉刀”。比如请人冒名顶替为我做事,做事人就是为我"捉刀”。要注意的是,这里的“床”不是指我们现在睡觉的工具,这里指古人的座位。

透过历史的烟霾,我们发现这则 故事体现出曹操作为政治家的作派与品格。

最佳贡献者
2

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匈奴使者“知道的太多了”


曹操在后世人眼中,或是奸雄,或是枭雄,总之英明神武、气质不凡。不过,曹操骨子里还是有一种自卑心理的,这倒也不能怪他,年轻时,他总跟袁绍、袁术两兄弟这样的人物一起玩,一个个不但比他帅,还比他家底厚,想不自卑都难。

后来,有一次曹操接见匈奴来的使节,本应该亲自出马,可他怎么看自己都觉得不够自信,于是就把手下谋士当中长得最帅的崔琰(崔季珪)找了出来,让他当自己的替身去接待匈奴使节,而他自己则站在崔琰身后,做个捉刀人。

结果,没想到,匈奴使节走了以后,反倒传出来一句话:“魏王确实仪容不凡,但是后面那个拿刀的人看起来才更像个真英雄。”

曹操一听,这不露馅了么?赶紧派人去追杀这个匈奴使节。


曹操好歹也当了这么多年的军阀领袖,气质上自然与众不同,也难怪匈奴使节会看出来这里面的猫腻,可不自信的曹操又怎么能容忍这种事儿传到番邦外国去呢,只好杀之而后快了。

3

使者回匈奴后。

大单于问使者,“曹丞相人如何?”

使者曰,“曹公仪表普通,无天子之气,虽占半壁江山,然一将之智耳,不足为虑,大汗可图之。”。

4

这个匈奴使者“知道的太多了”,一句话送了一条命,他真不应该说出来。

这个故事教育我们,闭嘴很重要。我们用三年时间学说话,用三十年时间学闭嘴,可见闭嘴更难学。这个匈奴很有眼光,只因没有学会闭嘴,枉送了一条性命。

曹操英明神武、气质不凡。不过,曹操骨子里还是有一种自卑心理的。

有一次曹操接见匈奴来的使节,本应该亲自出马,可他怎么看自己都觉得不够自信,于是就把手下谋士当中长得最帅的崔琰找了出来,让他当自己的替身去接待匈奴使节,而他自己则站在崔琰身后,做个捉刀人。

结果,没想到,匈奴使节走了以后,反倒传出来一句话:“魏王确实仪容不凡,但是后面那个拿刀的人看起来才更像个真英雄。”

曹操一听,赶紧派人去追杀这个匈奴使节。

曹操追杀匈奴使节的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曹操很多疑,怀疑匈奴的使节认出来自己;二是曹操认为匈奴的使节有识人的能力,是个人才,而当时汉和匈奴是敌对的,所以要杀掉!

"孤好梦中杀人"、"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等等,多疑是曹操的一个基本性格特征,这也是乱世中自保的手段,否则,早见阎王了。

以曹操多年的识人经验,他判断那位匈奴使者也不是一般人,短暂的会面,就能看出拿刀的人才是真英雄。

遗憾的是匈奴使者不能把识人之明上升到政治高度,他没达到这个境界。再则这匈奴使者绝对是个人才,留下他,对曹魏来说是个祸害,所以,这个匈奴使者必死。

正是由于这个典故,后来人们常用“捉刀”形容假冒某人身份去做事的人。如某领导发言稿都写不好,让秘书代笔,叫“捉刀”。

三国时期,曹魏占有整个华北地区,与南匈奴、鲜卑及高句丽相邻,其中最主要的敌人就是匈奴。当时曹操统一北方,匈奴表面上臣服,实际上一直藏有二心,曹操也是心知肚明。所以就敌对双方而言,不管匈奴使者是提前认出曹操,还是本身有识人之能,从敌人的角度都不是什么好事,杀掉可以减少一个隐患。


5

每天一“品”,从不同的视角读经典:

今天说说“做人”。

自古以来,溜须拍马这种圆滑的处世方式,一直被世人所鄙夷。但是,人生在世,似乎又没有几个人真正做到刚正不阿,不为了点啥而溜须拍马。虽然说,溜须拍马这事对做的人来说,略显不适,看的人更显不适,但是听者却非常舒适。

不过,历史上却有个著名的人物,对溜须拍马这事非常“反感”,此人便是曹操。

话说,有一次,匈奴使者前来拜访曹操。而我们都知道,曹操长得并非是一表人才,风流倜傥那种潇洒人物,而是矮、胖,五五身材(据说约150公分),大圆脸……

总言之,稍微有些差强人意了。

当然,曹操自己也有自知之明,深知自己不是靠脸吃饭的人,用古语说那叫“自以形陋,不足雄远国”。于是,他便找个了名叫崔季珪的帅哥替他接见匈奴使者。而自己则是假扮成了武士,提刀站在一旁。

会议结束后,曹操便非常着急地想知道使者对魏王的印象看法,便派人去传话打探消息。

消息很快传回,匈奴使者称:

“魏王看气宇轩昂,非同凡人也。但他身边的捉刀人更是豪杰,乃真英雄也!”

要说一般人听到了这样赞美自己的话,那肯定是心情愉悦,嘴角上扬。但是,令人没有想到的是,曹操却一脸不悦,最后派人砍了使者的脑袋。

后人感慨,使者死得实在是太冤,不明不白。

其实,使者被斩杀,并不难理解。

众所周知,曹操是一个生性多疑的人,喜欢猜忌,而使者明知身旁提刀的那位武士曹操,其实长得并没有他口中说的那么好。而曹操是个多疑的人,容易想到许多。如他可能想:

  1. 说我曹操(假扮者崔季珪)还不如一个边上提刀的?这不是笑话我,讽刺我吗?
  2. 说我(提刀者)长得比崔季珪还真英雄豪杰?眼睛是不是瞎了?难道他知道我的底细,有意说给我听的?
  3. 到底说的是真话还是假话?是故意睁眼说瞎话的吗?这使者是不是太虚假?又或者太聪明,知道得太多了?
  4. 是不是在耍小心机,玩阴谋?
  5. ……

最后,思来想去,还是“先下手为强”,把人斩了。

这事告诉我们:凡事不要太过,溜须拍马也是如此。

6

典故“床头捉刀”中,曹操之所以追杀匈奴使者,我认为原因有二:一是杀人灭口,二是斩草除根。

“床头捉刀”这个典故出自南朝宋刘义庆组织的一些文人编写的《世说新语·容止第十四》中的一篇故事《床头捉刀人》。内容是曹操将要接见匈奴的使节,他自认为形貌丑陋,不足以威慑远方的国家,就让崔季珪代替他接见,他自己则握刀站在崔季珪的坐榻边做侍从。接待完毕,(曹操)命令间谍问匈奴使节:“魏王这人怎么样?”匈奴使节评价说:“魏王风雅高尚、仪容风采,但是坐榻边上握刀的那个人才是真英雄。”曹操听后,就派人追杀这个使节。

原文如下:

魏武将见匈奴使,自以形陋,不足雄远国,使崔季珪代,帝自捉刀立床头。既毕,令间谍问曰:“魏王何如?”匈奴使答曰:“魏王雅望非常,然床头捉刀人,此乃英雄也。”魏武闻之,追杀此使。


至于深究曹操为何要“追杀此使”,那就要从曹操的性格特点来分析了。熟读《三国》的朋友都知道曹操是一个生性多疑,雄才大略的人,曾说过“宁为我负天下人,不让天下人负我”,正是这样的性格才导致“魏武闻之,追杀此使”。

原因之一是为了杀人灭口。曹操猜疑该使者认出了自己,那么自己由于自卑而让人替代的事传出去,就不好听了。那么,最简单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杀他灭口,才不至于折损自己的威严。 原因之二就是斩草除根。从匈奴使者的言语中,曹操可能认为这个使者眼光非常毒辣,又会说话,非等闲之辈,放回去今后很可能成为自己的一个劲敌,无论是嫉妒还是谨慎,都是杀他的理由。

至于最后,这个使者杀没杀成,那就不得而知了,但是这个在历史长河中偶然一瞥的人物最终因为曹操而为人所知,实在是令人哭笑不得。

综上,曹操的枭雄性格跃然纸上。

7

魏武将见匈奴使,自以形陋,不足雄远国,使代,帝自捉刀立床头。既毕,令间谍问曰:“魏王何如?”使答曰:“雅望非常,然床头捉刀人,此乃英雄也。”魏武闻之,追杀此使。

“床头捉刀”这个典故出自南朝宋刘义庆编写的《世说新语·容止第十四》,说的是曹操见匈奴的使者,他觉得自己相貌不好,不足以威慑远方的国家,就让崔季珪代替他,他自己则握刀站在坐榻旁边假装侍从。接待完毕,曹操令间谍问匈奴的使节:“魏王这人怎么样?”使节说:“魏王风雅高尚、仪容风采,但是坐榻边上握刀的那个人才是真英雄。”曹操听后,就派人追杀这个使节。我们探究曹操追杀匈奴使节的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曹操很多疑,怀疑匈奴的使节认出来自己;二是曹操认为匈奴的使节有识人的能力,是个人才,而当时汉和匈奴是敌对的,所以要杀掉!

多疑是曹操性格的基本特点

我们先从性格上对曹操进行分析,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多疑。"孤好梦中杀人"、"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等等,多疑是曹操的一个基本性格特征。

我们先来看这个典故,曹操让别人代替自己是为了威慑匈奴,没想到却被匈奴的使者认为自己是英雄。曹操一定会想是哪里出了问题?如果是匈奴的使者认出了自己,那自己岂不是成为了笑话了么,自己手下会不会耻笑自己,传回匈奴会不会外邦耻笑自己,所以一定要杀。如果没有走漏风声那这个匈奴的使者就了不得了,曹操青梅煮酒论英雄识刘备,一个外邦的使者也有这个本事不能放他回去,也要杀。不管原因是什么,多疑的性格决定曹操一定会选择杀人!

当时汉朝和匈奴的局势

三国是汉王朝的延续,与北方匈奴的战争从未停止。汉朝和匈奴的第一次交锋正是发生在汉高祖刘邦年间,刘邦领兵北上,结果前200年被匈奴大军围困于白登,也就是著名的“白登之围”。刘邦震惊于匈奴大军的强横实力,因此西汉初期便对匈奴采取了和亲政策,并不大举交兵,而是崇尚黄老之学,与民休养生息。直到汉武帝时期卫清、霍去病北击匈奴才转为优势。此后的几百年间,双方一直征战不断,汉民族和北方游牧民族的战争由来已久。

三国时期,曹魏占有整个华北地区。大致上北至山西、河北及辽东,与南匈奴、鲜卑及高句丽相邻,其中最主要的敌人就是匈奴。当时曹操统一北方,匈奴表面上臣服,实际上一直藏有二心,曹操也是心知肚明。所以就敌对双方而言,不管匈奴使者是提前认出曹操,还是本身有识人之能,从敌人的角度都不是什么好事,杀掉可以减少一个隐患。

8

典故

“床头捉刀人”语出南北朝时期刘义庆写的《世说新语·容止》,原文是这样的:

魏武将见匈奴使,自以形陋,不足雄远国,使崔季珪代,帝自捉刀立床头。既毕,令间谍问曰:"魏王何如?"匈奴使答曰:"魏王雅望非常;然床头捉刀人,此乃英雄也。"魏武闻之,追杀此使。

翻译

故事内容大抵就是:魏武帝曹操将要见匈奴的使者,自己觉得自己长的不好看,不能够威震到匈奴,就让崔琰代替自己,而曹操自己拿着刀站在床榻旁。见完面之后,就派人去问匈奴使者:“你觉得魏王怎么样?”匈奴使者回答说:“魏王气质高雅,不同于寻常人;但是床边那个拿刀的人,这才是英雄啊。”曹操听说后,就派人追杀了这个使者。

原因

一般人们认为曹操追杀匈奴使者,有两个原因:

1、曹操心胸狭隘,妒贤嫉能。

2、曹操害怕使者对自己不利。

这两种看法,都有一个基础,那就是匈奴使者能够看出谁才是真英雄,说明他眼光独到,一定是个有才能的人。而这样的人才不为自己所用,却在对手手里,所以才会去追杀他。

我觉得这两种看法是有问题的。

首先,曹操并非一个妒贤嫉能的人,而是一个爱才如命的人。

《三国志·武帝纪》记载,刘备来投奔曹操时,程昱劝曹操杀掉刘备,而曹操说:

方今收英雄时也,杀一人而失天下之心,不可。

《三国志·关羽传》记载了另一个故事,曹操擒获关羽后,特别厚待关羽。后来关羽辞曹操而奔刘备,身边人都要去追杀他,曹操却说:

彼各为其主,勿追也。

从这两件事情可以看出,曹操并非一个妒贤嫉能的人。曹操能够从小做到大,由弱变成强,其中一点就是对人才的重视。此外,曹操为了追求人才,曾经发了三道求才法令。这些都足以看出曹操对人才的重视,又怎么可能因为别人有才能而杀掉别人呢?

其次,两个相交,怎么可能杀掉来使呢?匈奴的使者来出使魏国,结果被杀掉,此事匈奴必然知道,那么,一场战争随时可能会爆发。这个故事不知具体的时间,但无论何时,曹操在国内还有很多对手没有解决,又怎么可能因为一个使者而惹来前后夹击的局面呢?《世说新语》说到底是一部文学作品,他的史实可靠性是不确定的。

所以,这个典故很大程度上是假的,那去讨论曹操杀掉使者的原因,也就成了无本之木,没有意义。

9

曹操将要接见匈奴的使节,他自认为形貌丑陋,不足以威慑远方的国家,就让崔季珪代替他接见,他自己则握刀站在崔季珪的坐榻边做侍从。接待完毕,(曹操)命令间谍问匈奴使节:“魏王这人怎么样?”匈奴使节评价说:“魏王风雅高尚、仪容风采,但是坐榻边上握刀的那个人才是真英雄。”曹操听后,就派人追杀这个使节。

10

这实际上是为证明曹阿瞒为人狡诈,惯于猜疑而设的一个无法证明事例,历史上有无此事,是个悬案,败坏曹阿瞒名节是成功的。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