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那些事里面,万历皇帝28年不上朝,朝廷居然还可以正常运转,这个绝对是个奇迹,也是明史爱好者孜孜不倦的话题。
万历皇帝为什么28年不上朝?
历史上的万历帝,是明神宗朱翊钧,明朝第13位皇帝。朱翊钧10岁即位,在位共计48年,是大明王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
万历帝不上朝的原因主要有3点。
第1:张居正事件
当朱翊钧10岁即位的时候,因为年幼,基本都是首辅大臣张居正在主政。
张居正任内阁首辅10年中,不仅主持着国家大事,还是皇帝朱翊钧的老师。
在朱翊钧的心底,张居正不仅是自己人生的导师、还是拥有惊世才华的国家栋梁、公正无私的大改革家!
张居正死后,关于他奢侈浮华的生活被翻了个底朝天!
老师的言行不一、深深地刺痛了年轻的万历皇帝的内心,直接影响了他对朝廷群臣的态度。
第2:国本之争
国本之争,即明神宗册立太子事件。
围绕着到底是立皇长子朱常洛,还是立爱妃郑贵妃所生的儿子朱常洵为太子的问题,各派争吵了大约15年!
无数大臣也因之被斥、被贬、被杖打!明神宗自己也身心交瘁、自己的爱妃也悒郁不乐。
通过这件事,朱翊钧感到了自己虽然贵为天子,却始终被群臣所制,甚至和大臣闹掰。
于是,朱翊钧逐步对朝政失去了兴趣,开始怠政。
第3:万历皇帝有严重的足疾
1956年,考古专家对万历皇帝的明定陵进行了发掘。他们惊奇地发现:300多年后的万历皇帝,在棺内依然是蜷曲的痛苦状态!
这充分说明,万历皇帝生前确实患有严重的足疾。
从他的尸骸中可以看出,万历皇帝左腿比右腿短了一大截!原来,万历皇帝竟然是个瘸子!
皇帝,乃九五之尊。如果每天上朝,走路一跛一拐,自己在大臣们面前不是没有一点形象?
所以,他干脆选择不上朝了。
大明朝会制度的变化
大明的朝会制度,由明太祖朱元璋创建,到明成祖时期基本完善。
早朝,是朝会制度最为核心的一部分,是皇帝固定接见大臣的一种形式。
洪武时期,朱元璋废除了丞相,加强了皇权的集中,大小事都需要皇帝一人决断。因此,这就要求皇帝各方面的素质都很高!
朱元璋、朱棣这些老成的帝王还能撑得住,而那那些年幼的皇帝,如何适应呢?
而且,明代早朝还太频繁,其礼仪的性质远远大于行政的意义,类似于现在公司每天的晨会一样!
所以,大明的皇帝大都是早期勤于早朝,后期怠于早朝。在明英宗时期,还对早朝上臣子上奏的事件数量,作出了明确的限制。
这一点,大大地削弱了早朝的政治功能!
等到万历帝的时候,早朝制度又有了质的变动。直接减少了早朝的次数,改为每月三、六、九日上朝,每月上朝九次。
随着早朝制度的逐渐废弛,万历皇帝也逐渐厌倦了那些言不由衷,事不由心的浮夸的一面。
加上自己的腿疾日益严重,终于,万历皇帝渐渐懒得去上朝了。有人专门统计了下,总共是28的年时间未上朝。
不上朝不代表不处理朝政
白居易在《长恨歌》里描写唐玄宗:
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
唐玄宗温香软玉在怀,从此无心早朝,直到后来发生了安史之乱,六军不发无奈何!
万历帝与唐玄宗不同!
他28年未上朝,大明王朝在整体上并没有发生大的暴乱,国事仍旧一切如常!这一切,与大明王朝成熟的政权制度,有直接的关系!
当明太祖朱元璋废除宰相后,又设置了内阁。历过大约50年的时间,大明王朝完成了内阁议政,以及皇帝决策、部院执行的文官政治体制。
此后,明朝内阁的权力逐渐增大,地位赫然比肩真正的宰相,甚至可以压制六部。这么大的权利,是不是皇权就架空了呢?
当然不是!
明朝除了有完善的内阁制度,还有票拟制度。
正常情况下,官员上奏折,奏折交与内阁,经内阁讨论后发内阁拟票,即内阁拟出的处理意见,再由太监呈报给皇帝。
由皇帝批复同意或不同意(此举叫批红) ,皇帝同意则盖章下发实行,不同意就发回重新由内阁议定。
“廷议—票拟(内阁)—批红(皇帝或司礼监)—封驳(六科)—执行(六部)”,这个就是处理朝政的大致流程。
内阁也从之前比较空泛的议政形式,到批答票批比较实在的议政行为!所以,内阁议政被纳入了决策的程序之中!
但是,内阁的票拟需要经过皇帝的批红,才能最终成为决策, 最后由六部去执行。
在《大明王朝1566》的第1集里,嘉靖皇帝躲就在幕后听内阁大臣们讨论。然后,他用敲钟的方式提出了自己的意见。
而在万历时期,首辅大臣必须依赖太监送达批红,才能执掌大政,比如:张居正与冯保。
因此,这一特殊的制度,使得皇帝即使不上朝,也可以处理国家大事。当然,没有人能够夺了他的皇权,更没有人能够废了他的皇位。
万历帝不上朝的28年间,都发生了什么大事呢?
史书一般认为,万历帝怠政总长达28年。实际上,万历彻底怠政开始于1600年,长达20年。
在万历帝怠政期间,发生了三次大的远征,分别是1592年的朝鲜之役,1592年的宁夏之役和1598年的播州之役。
三场战争的胜利,是万历当政48年政绩中最大的亮点!不过,在稳定大明边疆的同时,也严重消耗了明朝的财力。
除此之外,东林党之争的影响也不小!
东林党争是万历帝在位期间的一项严重败坏朝纲的事件,起因源于万历38年的一次人事变动。
当时,内阁缺人,东林书院的创办人顾宪成,主张颇有政绩的巡抚李三才入阁。结果遭到了反对李三才入阁的势力的摸黑和漫骂!
之后,朝中的各种势力,集中攻击渐渐兴起的东林党派。
万历46年,即历史上的1618年,努尔哈赤起兵反明。
在战事日益紧张的时候,长期在深宫中的明神宗,好像终于感到了边疆的危机!怠政有些转变,但改变不大。毕竟,老年的万历帝已经力不从心了。
第2年,努尔哈赤在萨尔浒之战中大败明军,大明帝国对女真族在战略上从此转为防守。
客观地说:
万历帝在位的前期,因为有内阁首辅张居正主持政务,以及张居正实行的一系列改革,包括万历帝执政初期的热情,使整个大明王朝在这一阶段,出现了空前的经济繁荣。
甚至于出现了资本主义经济的萌芽,开创了历史上“万历中兴”的局面。
万历帝怠政,虽然没有宦官之乱,没有外戚干政,也没有奸臣当道,朝内党派之争也有所控制。
但是,由于万历帝怠政时间长,在后期大明王朝的中央政府,几乎陷入了瘫痪的状态。
《明史·神宗本纪》中说:
"明之亡,实亡于神宗" 。
三少说:
万历帝28年不上朝,却成了大明帝王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崇祯皇帝那么勤勉,日夜操劳,最后把命交给了一颗歪脖子树!
看来,做皇帝是门很深的学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