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明朝那些事里面,万历皇帝28年不上朝,朝廷居然还可以正常运转,这个绝对是个奇迹,也是明史爱好者孜孜不倦的话题。

万历皇帝为什么28年不上朝?

历史上的万历帝,是明神宗朱翊钧,明朝第13位皇帝。朱翊钧10岁即位,在位共计48年,是大明王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

万历帝不上朝的原因主要有3点。

第1:张居正事件

当朱翊钧10岁即位的时候,因为年幼,基本都是首辅大臣张居正在主政。

张居正任内阁首辅10年中,不仅主持着国家大事,还是皇帝朱翊钧的老师。

在朱翊钧的心底,张居正不仅是自己人生的导师、还是拥有惊世才华的国家栋梁、公正无私的大改革家!

张居正死后,关于他奢侈浮华的生活被翻了个底朝天!

老师的言行不一、深深地刺痛了年轻的万历皇帝的内心,直接影响了他对朝廷群臣的态度。

第2:国本之争

国本之争,即明神宗册立太子事件。

围绕着到底是立皇长子朱常洛,还是立爱妃郑贵妃所生的儿子朱常洵为太子的问题,各派争吵了大约15年!

无数大臣也因之被斥、被贬、被杖打!明神宗自己也身心交瘁、自己的爱妃也悒郁不乐。

通过这件事,朱翊钧感到了自己虽然贵为天子,却始终被群臣所制,甚至和大臣闹掰。

于是,朱翊钧逐步对朝政失去了兴趣,开始怠政。

第3:万历皇帝有严重的足疾

1956年,考古专家对万历皇帝的明定陵进行了发掘。他们惊奇地发现:300多年后的万历皇帝,在棺内依然是蜷曲的痛苦状态!

这充分说明,万历皇帝生前确实患有严重的足疾。

从他的尸骸中可以看出,万历皇帝左腿比右腿短了一大截!原来,万历皇帝竟然是个瘸子!

皇帝,乃九五之尊。如果每天上朝,走路一跛一拐,自己在大臣们面前不是没有一点形象?

所以,他干脆选择不上朝了。

大明朝会制度的变化

大明的朝会制度,由明太祖朱元璋创建,到明成祖时期基本完善。

早朝,是朝会制度最为核心的一部分,是皇帝固定接见大臣的一种形式。

洪武时期,朱元璋废除了丞相,加强了皇权的集中,大小事都需要皇帝一人决断。因此,这就要求皇帝各方面的素质都很高!

朱元璋、朱棣这些老成的帝王还能撑得住,而那那些年幼的皇帝,如何适应呢?

而且,明代早朝还太频繁,其礼仪的性质远远大于行政的意义,类似于现在公司每天的晨会一样!

所以,大明的皇帝大都是早期勤于早朝,后期怠于早朝。在明英宗时期,还对早朝上臣子上奏的事件数量,作出了明确的限制。

这一点,大大地削弱了早朝的政治功能!

等到万历帝的时候,早朝制度又有了质的变动。直接减少了早朝的次数,改为每月三、六、九日上朝,每月上朝九次。

随着早朝制度的逐渐废弛,万历皇帝也逐渐厌倦了那些言不由衷,事不由心的浮夸的一面。

加上自己的腿疾日益严重,终于,万历皇帝渐渐懒得去上朝了。有人专门统计了下,总共是28的年时间未上朝。

不上朝不代表不处理朝政

白居易在《长恨歌》里描写唐玄宗:

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

唐玄宗温香软玉在怀,从此无心早朝,直到后来发生了安史之乱,六军不发无奈何!

万历帝与唐玄宗不同!

他28年未上朝,大明王朝在整体上并没有发生大的暴乱,国事仍旧一切如常!这一切,与大明王朝成熟的政权制度,有直接的关系!

当明太祖朱元璋废除宰相后,又设置了内阁。历过大约50年的时间,大明王朝完成了内阁议政,以及皇帝决策、部院执行的文官政治体制。

此后,明朝内阁的权力逐渐增大,地位赫然比肩真正的宰相,甚至可以压制六部。这么大的权利,是不是皇权就架空了呢?

当然不是!

明朝除了有完善的内阁制度,还有票拟制度。

正常情况下,官员上奏折,奏折交与内阁,经内阁讨论后发内阁拟票,即内阁拟出的处理意见,再由太监呈报给皇帝。

由皇帝批复同意或不同意(此举叫批红) ,皇帝同意则盖章下发实行,不同意就发回重新由内阁议定。

“廷议—票拟(内阁)—批红(皇帝或司礼监)—封驳(六科)—执行(六部)”,这个就是处理朝政的大致流程。

内阁也从之前比较空泛的议政形式,到批答票批比较实在的议政行为!所以,内阁议政被纳入了决策的程序之中!

但是,内阁的票拟需要经过皇帝的批红,才能最终成为决策, 最后由六部去执行。

在《大明王朝1566》的第1集里,嘉靖皇帝躲就在幕后听内阁大臣们讨论。然后,他用敲钟的方式提出了自己的意见。

而在万历时期,首辅大臣必须依赖太监送达批红,才能执掌大政,比如:张居正与冯保。

因此,这一特殊的制度,使得皇帝即使不上朝,也可以处理国家大事。当然,没有人能够夺了他的皇权,更没有人能够废了他的皇位。

万历帝不上朝的28年间,都发生了什么大事呢?

史书一般认为,万历帝怠政总长达28年。实际上,万历彻底怠政开始于1600年,长达20年。

在万历帝怠政期间,发生了三次大的远征,分别是1592年的朝鲜之役,1592年的宁夏之役和1598年的播州之役。

三场战争的胜利,是万历当政48年政绩中最大的亮点!不过,在稳定大明边疆的同时,也严重消耗了明朝的财力。

除此之外,东林党之争的影响也不小!

东林党争是万历帝在位期间的一项严重败坏朝纲的事件,起因源于万历38年的一次人事变动。

当时,内阁缺人,东林书院的创办人顾宪成,主张颇有政绩的巡抚李三才入阁。结果遭到了反对李三才入阁的势力的摸黑和漫骂!

之后,朝中的各种势力,集中攻击渐渐兴起的东林党派。

万历46年,即历史上的1618年,努尔哈赤起兵反明。

在战事日益紧张的时候,长期在深宫中的明神宗,好像终于感到了边疆的危机!怠政有些转变,但改变不大。毕竟,老年的万历帝已经力不从心了。

第2年,努尔哈赤在萨尔浒之战中大败明军,大明帝国对女真族在战略上从此转为防守。

客观地说:

万历帝在位的前期,因为有内阁首辅张居正主持政务,以及张居正实行的一系列改革,包括万历帝执政初期的热情,使整个大明王朝在这一阶段,出现了空前的经济繁荣。

甚至于出现了资本主义经济的萌芽,开创了历史上“万历中兴”的局面。

万历帝怠政,虽然没有宦官之乱,没有外戚干政,也没有奸臣当道,朝内党派之争也有所控制。

但是,由于万历帝怠政时间长,在后期大明王朝的中央政府,几乎陷入了瘫痪的状态。

《明史·神宗本纪》中说:

"明之亡,实亡于神宗" 。

三少说:

万历帝28年不上朝,却成了大明帝王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崇祯皇帝那么勤勉,日夜操劳,最后把命交给了一颗歪脖子树!

看来,做皇帝是门很深的学问!

最佳贡献者
2

万历皇帝是著名的“六不皇帝”——不出宫门、不理朝政、不郊、不庙、不朝、不见、不批、不讲。这里的原因可分为两个方面:

一方面是主观因素:

1、万历皇帝和文官集团的“国本”之争,矛盾极大

在册立皇长子朱常洵还是皇三子朱常洛为太子的事情中,文官集团集体以“立长”的礼法为由,力挺皇长子朱常洛,而万历皇帝则非常宠爱由他的宠妃郑贵妃所生的皇三子朱常洛。而且文官集团抓住皇帝奏折的漏洞“立储自有长幼”一句话,在国本问题上和万历皇帝硬刚了十余年,最终以万历皇帝的妥协为终,也加深了万历皇帝对文官集团的恶感。

2、万历皇帝身体原因

一是,万历皇帝脚部有残疾,据上世纪六十年代对万历皇帝的墓葬发掘,并复原了他的骨骼,发现万历的右腿明显比左腿短,说明脚部是存在残疾的,走路不便;二是,传闻(不喜勿喷)万历皇帝吸食鸦片,《大明会典》中也记载了藩属国进贡过鸦片,在他骨头也检测出来吗啡成分,也在一定程度上佐证了这一说法。大家姑且听之。

(万历皇帝,来自网络)

另一方面是客观因素:主要表现为他对帝国权利的绝对掌握,否则我想他也不可能安安稳稳的在皇宫数银子。

为什么即使万历皇帝能牢牢掌握权利呢?因为:

1、外朝有成熟的行政运行体制

自朱元璋杀胡惟庸废除丞相,将权利分散到六部,外朝就很少出现权利过度集中到一个人的时候,避免形成权臣,威胁统治。

丞相废除了之后,权利运行自上而下必须由皇帝一个人做决定,朱元璋非常勤政尚且需要简拔人才任命为大学士,辅助皇帝处理奏章、商讨国是,形成了后来的内阁制度,掌握“票拟权”——即把处理意见写成票签,供皇帝决策。

(内阁制,来自网络)

2、以司礼监、御马监、掌印太监等为首的宦官集团对文官集团形成制衡。朱棣发动“靖难之役”夺取皇权,除了依赖内阁之外还让太监参与决策,太监对内阁的票拟字样照录,或奉旨更改,用朱笔批之,形成“批红权”,对文官形成制衡,防止了文官集团一家独大。

3、广设特务机构,监视百官。明朝除设立锦衣卫监察百官,还先后设立了东厂、西厂和内厂等特务机构,或以武将统领锦衣卫或以太监提督厂卫,监察百官、控住舆论、刺探情报,而且关键是太监作为皇帝家奴,皇帝对他们的生死可以一言决之,当皇帝宠信时,大权在握;而一旦失宠,则会面临流放或者处死,例如大太监汪直、立皇帝刘瑾、九千岁魏忠贤,无论其掌权时如何赫赫宣威,皇帝说处死,分分钟就得完蛋。

4、广设矿监、税监,搜敛财富,有钱,万历皇帝是著名的敛财小能手,在位期间广设矿监、税监等搜敛财富,有记载说:万历皇帝在万历二十五年到万历三十三年间,矿监们共进贡内库金9952两,银540余万两。而万历初年的明朝当商税才340万两,国库一年总收入2200余万两,国库除了日常开销还要赈灾、百官俸禄、军队和支撑“三大征”,国库入不敷出,能跑耗子了。所以万历皇帝的内帑比国库的银子还多,造成了国库没钱的时候要向来皇帝恳求发内帑,可想而知,外朝文官被抓住了钱罐子,一文钱难倒英雄汉,所以在万历皇帝面前也只能乖乖听命。

(万历三大征—朝鲜抗倭,来自网络)

但是万历皇帝的贪财到进一步加剧了明朝的社会矛盾,造成民生凋敝、官吏腐败等问题。难怪说“明之亡,实亡于神宗”。

所以说,虽然万历皇帝二十多年不上朝,并牢牢掌握政权运行,但是他的政、懒政直接造成明朝衰落,可悲、可叹、可气。

3

万历皇帝二十多年不上朝,却能在位48年,统治时间占到了整个明朝的六分之一有余,这不是偶然的。我想,其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延续了朱元璋定下的政治制度;张居正推行的新政;万历本人的作用。



现从这三方面概述分析一下:

一、延续了朱元璋定下的政治制度

朱元璋在政治建设方面主要做了三件大事:

1、在中央机构中,撤消了中书省这个最高行政部门,废除了设丞相制度。他将原中书省的权力,分给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和工部,由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在六个部门中,朱元璋又规定了部门之间相互牵制的办法,使部门头头们小心行事。

2、加强监督力量,设立监察御史和通政司。监察御史可以代皇上巡视地方,弹劾官吏,监察民情。通政司专门处理民众上访事宜,一般群众都可以上书到通政司后直达皇帝那里。

3、制定了“大明律”法。

后来,朱棣在此基础上,对中央行政机构又进行了重大调整。他设立了内阁,其作用类似顾问委员会。内阁成员由皇帝亲自选拔,但没有决定权,只能在皇帝的指挥下办理政事。

上述中央集权制度的实行,将所有权力集中在皇帝手里,绝对强化了专制主义统治。

这一集权统治制度在整个明朝期间一直没有变化过。万历虽然不上朝,但他仍能控制大局,而内阁大臣们也一直没有违反过这一制度规定。

二、张居正推行的新政

嘉靖皇帝去世前几年,明朝已经陷入内忧外患的重重困难之中,穆宗即位后虽然励精图治,做出了一些好的成绩,可他太短命了,死于吃春药,只当了6年皇上。所以他没有很好改变国家千疮百孔的局面。

万历10岁上台后,张居正在太后支持下执政。张居正从军事、政治、经济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整顿改革:

1、军事上,他继续奉行他在隆庆五年与蒙古俺达汗之间的茶马互市政策,兴修屯田,加强边备。这使在以后二三十年中,明朝没有与北方外族发生过大的战争。

2、在政治上,他裁减行政机构中多余的人员,整顿各地的邮传(驿馆)和铨政(任用考核官吏的部门)。同时对一心为公的官员进行奖励,对以公为私的官员进行惩罚,从而达到统治阶级内部令行禁止的目的。

3、在经济上,一是兴修水利,治理黄河。二是丈量全国土地。三是实行“一条鞭法”。这些改革实践,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明朝的社会经济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和发展,阶级矛盾得到暂时缓和。土地耕种面积从弘治十五年的422.8万顷,到万历九年达到701.3万顷。从经济库存上看,政府仓库里的粮食达到了1300余万石,国库里的银子也积了近700万两,“足支八年”。而嘉靖年间国库存粮不够一年之用。

经济改革是张居正推行新政取得的最突出成就。正由于通过经济改革,使万历王朝手里有粮,兜里有钱,才让万历皇帝在以后20多年中,笃悠然不上朝。



三、万历本人的作用

万历皇帝并不是一无是处的人,他也是一个有所作为的皇帝。前十年奋发图强,全力支持张居正改革;亲政后平定蒙古叛乱,平定西南土司叛乱,打败入侵朝鲜的日本军队。这里需要特别指出,打仗是非常化钱的,但万历不怕,因为张居正们为他积累起来的钱够他用。

万历虽然后来不上朝,并不是说,他做了彻底的甩手掌柜。他是“静摄”。

万历十五年以后,他对朝内党争、“梃击案”、赈济荒灾、对外交往等等,都有过问。只不过当时的朝政比较安稳,当时的社会比较稳定,没有危及他统治的现象发生,乐得不出面。

附带提一下,所谓的“国本之争”,或者“腿瘸”,我想可能不是他不上朝的主要原因。不过这是题外话了。

综上所述,窃以为:明代健全完善的政治制度,为万历皇帝的不上朝提供了前提条件;张居正的成功改革,为万历皇帝的不上朝提供了物质基础;万历本人的无所为而有所为,为自己不上朝提供了内在动力。

他可以不上朝,但他却依旧牢牢控制着朝政,实行他的统治。

不知我这样说对不对?请大家指正。

4

万历皇帝朱翊钧,明朝第13位皇帝,也是明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共在位48年。但是,他也是明朝不上朝时间最长的皇帝,在长达三十年的时间里不理朝政。

万历上位之初,面对国家财政入不敷出的危机,采取首辅张居正的建议进行了“一条鞭法”改革,并在全国范围内推行开来。税源有了保证,且相对公平,逐渐夯实了了大明财政的稳定。

年少的朱翊钧对师傅张居正很是尊重,还有些畏惧,上位头几年的他表现还算中规中矩。直到万历十年(1582年)权臣张居正去世。之前一直战战兢兢的朱翊钧才正式开始行使皇帝的权力。

在国本之争的问题上,万历皇帝更属意郑贵妃生的朱常洵,这一废长立幼的想法,遭到群臣反对,为了给大臣施压,于是便想了采取不上朝的方式对抗。后来经考古学家验证万历皇帝确实有严重的腿疾,这也是他常年不上朝的又一重要原因。

即使28年不上朝,国家也能够平稳地运行下去,这并不取决于万历皇帝一个人,其根本原因在于当时明朝的内阁政治制度。

明初朱元璋废除丞相,中国历史上再没有宰相存在。但这并不意味着皇权独大,虽然在废丞相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皇权迅速膨胀。但国家政务繁忙,不可能完全依赖皇帝一人完成,内阁制度应运而生。

最初虽然皇帝只设立殿阁大学士,但他们并没有决策权,只是作为皇帝的内侍机构,独立于国家行政体系之外,但实际上行使着宰相的权利,与皇帝分担任务。正是这样一个稳定的机构让明朝能够在皇帝不上朝的情况下依然维持运转28年。

但万历不上朝并不代表不理朝政,他对于朝堂还是牢牢掌控的,万历三大征就是其亲自指示的,他以自己的行动表示,虽然忽略一般朝政,但还是关心国家大事的,并透过一定的方式来控制权力。因此他执政中晚期,虽然长期不上朝,且内忧外患此起彼伏,但至少表面上还能大体维持。

5

万历帝的老师、第一任内阁首辅兼万历新政的策划与执行人张居正过世后第二年,万历帝斥逐冯保,下诏追夺张居正的封号和谥号,并查抄张家,平反刘台冤案,起用因反对张居正而遭惩处的官员。万历十七年起(1588年),万历十七年十二月大理寺左评事雒于仁写《酒色财气四箴疏》:“皇上之恙,病在酒色财气也。夫纵酒则溃胃,好色则耗精,贪财则乱神,尚气则损肝”。



而明神宗也开始奢侈靡费,敛财挥霍,又屡屡从国库提银,史称“传索帑金”,并任用张鲸等奸幸。后因立太子的国本之争与内阁争执长达十余年,最后索性三十年不出宫门、不郊、不庙、不朝。1589年,神宗不再接见朝臣,内阁出现了“人滞于官”和“曹署多空”的现象。


万历二十五年,右副都御史谢杰批评神宗荒于政事,亲政后政不如初:“陛下孝亲、尊祖、好学、勤政、敬天、爱民、节用、听言、亲亲、贤贤,皆不克如初矣。”万历三十四年,礼科左给事中孙善继也极陈时弊说:“惟愿皇上修万历十五年以前之励精,复万历十五年以前之政体,收万历十五年之人心,庶平明之治成,垂拱之理得。”



以至于朱翊钧在位中期以后,方入内阁的廷臣不知皇帝长相如何,于慎行、赵志皋、张位和沈一贯等四位国家重臣虽对政事忧心如焚,却无计可施,仅能以数太阳影子长短来打发值班的时间。


万历四十年(1612年),南京各道御史上疏:“台省空虚,诸务废堕,上深居二十余年,未尝一接见大臣,天下将有陆沉之忧[37]。”首辅叶向高却说皇帝一日可接见福王两次,但明神宗不承认,并表示他已经没有传召福王很久了,若真的每日接见,福王出入禁门,随从这么多,人所共见,必然耳目难掩。


万历四十五年(1617年)十一月,“部、寺大僚十缺六、七,风宪重地空署数年,六科止存四人,十三道止存五人。”而明缅战争也因为明朝方面忽视而先胜后败,被缅甸东吁王朝蚕食孟养在内国土。



囚犯们关在监狱里,有长达二十年之久还没有审问过一句话的,他们在狱中用砖头砸自己,辗转在血泊中呼冤。临江知府钱若赓被神宗投入诏狱达三十七年之久,直至其子钱敬忠上疏:“臣父三十七年之中…气血尽衰…脓血淋漓,四肢臃肿,疮毒满身,更患脚瘤,步立俱废。耳既无闻,目既无见,手不能运,足不能行,喉中尚稍有气,谓之未死,实与死一间耳。”


万历帝才以“汝不负父,将来必不负朕。”将其释放。首辅李廷机有病,连续上了一百二十次辞呈都得不到消息,最后不辞而去。万历四十年(1612年),吏部尚书孙丕扬上二十余疏请辞不得,最后也拜疏自去。四十一年(1613年),吏部尚书赵焕也因数请去职还乡不得,于是称疾不出,逾月才终于请辞成功。吴亮嗣于万历末年的奏疏中说:“皇上每晚必饮,每饮必醉,每醉必怒。酒醉之后,左右近侍一言稍违,即毙杖下。”


樊树志的《万历传》考究里,中允地解释了明神宗怠政原因,源于健康状况恶化非子虚乌有,追溯万历十四年九月十八日以后,皇帝因病免朝,言“头昏眼黑,力乏不兴”,对祭享太庙活动也只能权让勋贵代理,并无奈地说道“非朕敢偷逸,恐弗成礼”,后来又遣内使对内阁传谕“圣体连日动火,时作眩晕”,“圣体偶因动火,服凉药过多,下注于足,搔破贴药,朝讲暂免。”



定陵发掘后查证神宗左足有疾互相引证。且当万历十五年三月初六,圣体初安以后,神宗旋即上朝听政,随后又与三辅臣见面,并打招呼说“朕偶有微疾,不得出朝,先生每忧心。”十六年二月初一又如常参与文华殿经筵,并兴致勃勃地与阁臣讨论《贞观政要》,唐太宗与魏徵。万历十八年正月初一时,收到雒于仁奏疏的神宗召见首辅申时行入见,当申时行向他提出皇上有病需要静摄,也当一月之间至少数次视朝,神宗并没有恼怒,只是解释道“朕病愈,岂不欲出!即如祖宗庙祀大典,也要亲行,圣母生身大恩,也要时常定省。只是腰痛脚软,行立不便。”


次年病情稍好后神宗与阁臣谈起病情,也是真情流露地说起自己久病的心情“朕近年以来,因痰火之疾,不时举发,朝政久缺,心神烦乱”。乃至神宗在位中期王家屏,王钖爵辅政期间仍是“面目发肿,行步艰难”,以致连嫡母仁圣皇太后陈氏病逝,一向孝顺闻名的神宗也因病动弹不得,只能遣人代理,而遭受到朝臣猛烈的评击责难,有苦难言,此后神宗病情反复,在万历三十年病情之差甚至要一度立下遗旨,向沈一贯托孤。可见神宗在位期间的“动履不便”“身体虚弱”以致在位期间怠政,实不是推诿托辞。


万历中期后虽然不上朝,但是并没有出现英宗以来的宦官之乱,也没有外戚干政,也没有严嵩这样的奸臣,朝内党争也有所控制,万历对于日军攻打朝鲜、女真入侵和梃击案都有迅速的反应,如万历二十四年,乾清坤宁两宫大火,神宗下罪己诏书,表示虽然忽略一般朝政庶务,但还是关心国家大事,而处理政事的主要方法多是在九重宫阙下通过谕旨的形式向下面传递,并透过一定的方式控制朝局。

6

题主,我是老实人,我来回答你的问题。


万历不上朝,但他依旧处理朝政,就是“不开朝会”不和朝臣见面而已,这是万历和大明官僚阶层的“对抗”和“罢工”是出于对士大夫集团的极端厌恶之后,所采取的最极端的行为措施。但处理政务还现实进行。国家大体运作是正常的,但仅仅是运作正常,却没有进行任何有效的治理和变革,丧失了进入资本主义的机遇。


再就是明朝内阁制度已经十分完善,在行政运作上是:“廷议—票拟(内阁)—批红(司礼监)——执行(六部)就是说在运作上皇帝的作用不大。在隆庆时期,内阁早朝就是三,六,九日上朝、就是时候一个月上朝九次、这个措施延续到明末,万历时期,只是需要皇帝“签字”盖章而已。作用已经不大了。但万历就在这里消极怠工。


另一方面,也是皇帝对于愈演愈烈的党争深恶痛绝的感情流露。东林党、宣党、昆党、齐党、浙党,以争“国本”的冠冕堂皇理由,党同伐异,争斗不休。经过数次与大臣们的争斗,万历明白了自己一个人斗不过充斥整个朝廷的儒臣,他们需要的不是一个鲜活的、有自主思想的皇帝,而是只要一个高高在上,充做儒家标榜的圣君牌坊。但是朝臣们又不能真正地将万历当做傀儡,因为儒家忠君思想的束缚使得大臣们只能用道德上的要求来制约皇帝。认清这一点的万历,索性采取了“旷工”来对抗朝臣,三十年不出宫门、不理朝政、不郊、不庙、不朝、不见、不批、不讲。弄得文官集团无可奈何。



明朝的内阁制度决定了皇帝只用是一个象征即可!从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废除丞相制,指定内阁大学士制度开始,逐渐演变到万历的年代,从张居正死后,申时行当上了内阁首辅,就决定着明朝的文官集团不可能形成对皇权有威胁的力量,他们需要一个皇帝作为他们服侍和实在自我价值的范本,需要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实现他们的集体决策,从万历与他们决裂不愿上早朝的“立太子的问题”就可以窥见端倪。


万历虽然没有早朝。但不等于不见大臣。重大事情通过内阁合议和太监传达。重大事件决策权一直属于万历。万历通过人事任免奖惩等权术控制朝臣。利用党争,利用文臣与太监这些矛盾达到平衡控制时局。同时,利用明朝东厂锦衣卫等特务机构加强对朝臣控制

7

万历皇帝朱翊钧,大明王朝第13位皇帝,10岁登基,58岁去世,在位48年之久,是大明王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同时创造了28年不上朝的记录。

  

  01朱棣建立的内阁制度,成为大明王朝理政的主要机构。

  朱元璋为了废除宰相制度,那可是花费了很大的功夫,不惜以胡惟庸案作为筹码,杀掉了3万人之多。此后朱元璋亲力亲为要自己来处理朝政。

  己未,升詹事府詹事兼翰林院学士杨廷和为南京吏部左侍郎,翰林院学士刘忠为南京礼部左侍郎。故事,南京六部止设右侍郎一员。时廷和掌诰敕,且与忠俱日讲,当以次入阁矣。有欲夺廷和之事任者,阴挤之。会刘瑾恶忠讲筵指斥近幸,又廷和视詹事篆、忠视翰林篆皆不私谒瑾,瑾衘之,乃授意于吏部尚书许进,遂南京吏礼左侍郎缺,欲会推,恐稽误,请以廷和、忠往。议者谓进素号伉直,若此类,其阿瑾亦多矣。---《明武宗毅皇帝实录》

  理想很丰满,现实太骨感,朱元璋身体的确不错,勉强能够处理所有朝政,不过实在是太累了。在这种情况下,朱元璋选择设立四处大学士作为辅政大臣,他们只有建议权,没有决定权,内阁制度的雏形也就这么出现了。

  建文帝时期,朱允炆将大学士改为了学士,依旧实行朱元璋的政策。一直等到朱棣篡位成功以后,他才真正建立了内阁制度。

  由解缙、胡广、杨荣等人参与朝中大事的商讨活动,在文渊阁上班,这就是第一任内阁大学士的原班人马。

  宰相的权力太大,而内阁的权力则小很多。他们执行上传下达的任务,始终都是皇帝的秘书,并没有宰相的权力。

  朱棣是个上进的皇帝,所以内阁大学士的作用并没有体现出来,可是后世的明朝皇帝难免存在一些不怎么上进的人,那么内阁大学士的作用就越来越明显了。

  尤其是到了明朝中期,明武宗朱厚照时期,内阁大学士杨廷和等人撑住了局面,逐渐成为了帝国的核心人物。

  自此内阁大学士基本行使宰相职权,成为了帝国的权力中枢机构。而内阁大学士中的首辅大臣,更是宰相中的一把手,当之无愧的大明支柱。

  有这么一套强硬的制度作为支撑,即使皇帝不上朝,权力机构依旧不会出现什么问题,这就是为什么嘉靖和万历年间,朝廷政务依旧可以运行的原因。

  02嘉靖时期和万历初期,都有比较强的内阁首辅。

  嘉靖皇帝号称明朝最聪明的皇帝,他15岁登基之前,就要跟杨廷和这帮老臣抗争,最终获得了胜利。

  在他闭关修炼的二十年里,虽然没有上朝听政,可是内阁大臣们每天都会到嘉靖皇帝这边来报道一下,把一天的事情都说一遍。

  而嘉靖皇帝一般是不会说话的,他只是静静地听着。内阁大臣们汇报完事情以后,大家相继提出自己的建议,如果嘉靖觉得哪一条建议不错,那么他就会敲一声给大家一个回应。

  得到了嘉靖皇帝的默许,那么内阁大臣们就知道接下来的工作该怎么做了。所以当时大明朝的权力机构基本就是这么运行的。

  当然了,内阁大臣的能力也非常经受考验。嘉靖年间最著名的内阁首辅那就是严嵩和徐阶了。严嵩做了15年的内阁首辅,能力十分强悍,虽然是个腐败分子,可是坐在这个位置上的基本也没什么好人。徐阶紧随严嵩其后,比严嵩正派一些,能力也很强。

  万历皇帝初期,高拱作为内阁首辅,不过他的人缘不是很好,嘴巴说话又没个把风的,所以被太后给废了。

  此后著名的内阁首辅张居正走上了前台,成为了大明王朝支柱。张居正做了10年内阁首辅,也就是万历皇帝登基的前10年。

  居正为政,以尊主权、课吏职、信赏罚、一号令为主。虽万里外,朝下而夕奉行。黔国公沐朝弼数犯法,当逮,朝议难之。居正擢用其子,驰使缚之,不敢动。既至,请贷其死,锢之南京。漕河通,居正以岁赋逾春,发水横溢,非决则涸,乃采漕臣议,督艘卒以孟冬月兑运,及岁初毕发,少罹水患。行之久,太仓粟充盈,可支十年。---《明史》

  他实行一条鞭法的改革,使得大明王朝从危难之中逐渐走了出来,改变了当时大明王朝经济落后,朝政腐败的局面。可惜张居正过劳死以后,万历朝开始走了下坡路。

  03万历朝后期政务一塌糊涂,万历去世24年后,大明灭亡。

  王朝能正常运转,不代表王朝运转得十分好。嘉靖时期严嵩当政,天下贪官污吏数不胜数,明朝的经济倒退,吏治腐败,已经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这个时候如果不是张居正做出了改革,极有可能在万历初年,大明王朝就灭亡了。而万历皇帝运气不错,前10年遇到了张居正这个强大的帮手。

  于是小人好权趋利者驰骛追逐,与名节之士为仇雠,门户纷然角立。驯至悊、愍,邪党滋蔓。在廷正类无深识远虑以折其机牙,而不胜忿激,交相攻讦。以致人主蓄疑,贤奸杂用,溃败决裂,不可振救。故论者谓明之亡,实亡于神宗,岂不谅欤。光宗潜德久彰,海内属望,而嗣服一月,天不假年,措施未展,三案构争,党祸益炽,可哀也夫。---《明史》

  在张居正的努力下,他为大明王朝续命60年之久。可是等到张居正死后,万历皇帝亲政的时候,一切都变了。

  万历皇帝没有嘉靖皇帝聪明,却偏偏要学习自己的爷爷,做一个躲在后宫不上朝的皇帝。结果他并不能很好治理这个国家。

  明王朝到了万历后期,已经是千疮百孔。所谓万历三大征,不仅没有合理规划经费用度,而且纯属粉饰太平的强行征讨,没有任何战略好处。反倒使得女真族逐渐壮大了起来。

  万历后期除了花钱就是花钱,张居正好不容易积攒下来的家底,都被万历皇帝给挥霍干净了。加上越往后越没有人愿意执行张居正的改革政策,失去了重要的舵手,改革自然是以失败而告终了。

  这个时候的大明王朝,彻底走向了深渊。尽管万历皇帝不上朝,明朝依旧延续,可是已经朝着灭亡的边缘试探了。

  总结:明朝的大臣,应该是历代最有脾气的大臣。

  明朝能够运转如常,其实多亏了那么多有脾气的大臣。这些大臣们敢于和皇帝做抗争,他们利用自己手里的权力,努力使得王朝运转下去。

  这就造成一个现象,其实明王朝可以没有皇帝,但是不能没有一个好的内阁大臣。朱祁镇被瓦剌人抓走以后,于谦手握大权,抵挡住了瓦剌人进攻京城的攻势,瓦解了大明王朝的危机,这个时候明朝皇帝不管用。

  朱棣、朱高炽、朱瞻基、朱佑樘、朱祁镇时期的三杨历任四朝老臣,是大明王朝的支柱。朱祁镇、朱祁钰时期的于谦,是大明王朝的忠骨。

  朱佑樘时期的王恕、刘大夏,朱厚照时期的杨廷和,每一个都是朝中的中流砥柱。包括后期嘉靖时期的夏言,万历时期的张居正全部都是非常有能力的强人。

  有这帮人为大明王朝的皇帝保驾护航,大明这艘大船自然不会在顷刻之间就偏离航向。后期有能力的忠臣越来越少,这也是大明的症结之一。

8

明神宗朱翊钧,明朝第十三位皇帝,明穆宗朱载坖第三子,生母孝定太后李氏。隆庆二年三月十一日被立为皇太子,正位东宫。隆庆六年,明穆宗驾崩,10岁的朱翊钧即位,年号万历,在位48年,是明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

不上朝的万历皇帝依然执掌明朝的政权48年,更是创下了30年不上朝的记录,那么为什么万历还能顺利地统治明朝那么长时间呢?明朝不会因此大乱吗?

首先要解答这个问题我们就需要了解明朝的制度体制。明朝没有丞相,这是明太祖为了防止丞相妨碍皇权废除的。事事都要皇帝自己处理政务,但是繁重政务,往往使皇帝疲劳,因此明太祖设立了内阁,选调大学士进入辅佐。

明朝的内阁原本是没有任何权利的,只提供顾问。但随着时间的发展,内阁逐渐享有票拟权,也就是写下建议的权力。而明朝的政令后来演变成需要有内阁的票拟和皇帝的批红。皇帝一般会将批红的代笔交给太监中的司礼太监掌管。

于是,明朝时期,内阁处理大大小小的案件,重要的就禀报给皇宫的太监,于是太监便会让司礼太监告知万历皇帝,之后万历皇帝就觉得满意就直接让司礼太监批红,于是就处理好了。当然,如果是事关外交,财政的等重要的事务,万历还是会亲自过目的,但不用去上朝,内阁会帮他处理好,而且要是内阁或者官员有私信,明朝还有特务机构,锦衣卫和东西厂。这些特务时时刻刻监视着朝堂的一举一动,官员哪怕是回家放个屁出声,这些人都知道,可见明朝对官员的监视有多可怕。

有特务机构的监视,加上同官员的相互制衡,保证了朝廷的平衡,只要不是出什么大事,万历可以悠闲地在皇宫里玩乐。尽管这样可能内阁官员会做出一些有利于它们利益但又不是很严重的事情,但只要不触及底线,万历也不会去管它们。

明朝的这一套配套的完善政治体制,权力平衡的体系,让万历皇帝可以30年不上朝,从而洞察到朝堂的一举一动。虽在幕后,但一切尽在掌握之中,万历不上朝,官员自然也不用上朝,大家省去麻烦,这些双方都是乐意的。

9

万历皇帝朱翊钧多年不上朝,但在他的任期内却没发生什么大的有伤国体的事情。我认为,正是因为他的这种不理朝政,反倒是催生了一些忠臣良将的担当和奉献精神,他们忧国忧民,替皇帝操劳,反而把国家治理的井井有条。

1573年,年仅10岁的万历皇帝继位,前十年由于年龄小,都是由老师张居正主持朝政。从小,张居正为万历亲自编写了教材,亲自任教,而且又为他安排了五位教师,制定了高强度的学习计划,所以万历很惧怕这位老师。不过张居正也确实有能耐,把国家管理的井井有条,最大的成就是在经济上,土地经过丈量以后,开始实行一条鞭法,老百姓的负担减轻了,国家的收入增加了。一直以来都是缺钱的明朝财政,在张居正身后,国库居然有了四百多万两存银,太仓的粮食可供十年之用,明朝彻底摆脱了负债的日子。仅国家的储备粮一项,就能保证十年的用度。曾有外国使臣利玛窦来到大明,写下了自己的所见所闻,称赞张居正堪称“世界第一大经济家”。

这一历史时期,明朝社会经济持续发展,对外军事也接连获胜,朝廷呈现中兴气象,史称万历中兴。

随后,在一系列的打击下,从1585年开始,万历皇帝便开启了“宅男”模式,到1620年驾崩,明朝大臣只闻“万历”其名不见“万历”其人长达35年之久。

这期间,挺身而出的大臣有申时行、海瑞、戚继光、赵志皋等,这些人在历史上都是响当当的人物,为大明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申时行(1535年—1614年),1583年至1592年出任内阁首辅,他是张居正的学生,上任后根据当时的时局,不得不迎合万历皇帝,一改张居正时期的做法,广开言路,起用被张居正贬抑的官员和稳重守成的官员,缓和社会矛盾,得了大多数官员的赞誉。他在任期间“富有积蓄,不近悬崖,不树异帜”,秉持道德上的操守,促进文官之间的互相信赖与和谐,避免了大明朝更多的人事动荡,使大明帝国得以维持正常的运转并求得发展。

海瑞(1514年—1587),历任州判官、户部主事、兵部主事、尚宝丞、两京左右通政、右佥都御史等职。他打击豪强,疏浚河道,修筑水利工程,力主严惩贪官污吏,禁止徇私受贿,并推行一条鞭法,强令贪官污吏退田还民,遂有“海青天”的美誉。

戚继光(1528年-1588年),历任登州卫指挥佥事、蓟州总兵,在东南沿海抗击倭寇十余年,扫平了多年为虐沿海的倭患,确保了沿海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后又在北方抗击蒙古部族内犯十余年,保卫了北部疆域的安全,促进了蒙汉民族的和平发展。他改造、发明了各种火攻武器;建造的大小战船、战车,使明军水路装备优于敌人;在长城上修建空心敌台,进可攻退可守,是极具特色的军事工程。他一生戎马,保国为民,为明朝的边境稳定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赵志皋(1524年—1601),出身进士,先后出任广东副使、解州同知、吏部侍郎、礼部尚书、东阁大学士,两度出任内阁首辅,在国家内忧外患并存之际,尽力维持了政局的稳定,让国家机器得以顺利运行。

皇帝不急太监急,太监不急大臣急。正是因为有这么多能臣名士辅佐,再加上一点小小的运气,使万历皇帝能够在不上朝的情况下,顺利统治大明王朝多年。

我是热爱传统文化的小鱼,欢迎大家批评斧正。

10

如今我们了解万历皇帝,大都通过黄仁宇先生的那本《万历十五年》被人所熟知,书中黄仁宇先生以一种旁观者的态度,平实的笔锋描绘着万历一朝的政治特点与帝国的日常运转,如同抽丝剥茧一般向读者娓娓道来。使得一个枯瘪无味的历史人物在黄仁宇先生的笔下又跃然于纸上,显得十分丰满,也引起了读者们对于这段历史的探究热情。

万历帝画像

万历皇帝朱翊钧少年天子,冲龄践祚。他登基的时候只有是10岁,一个10岁的孩子连自己都不能照顾周全更何况管理一个国家呢,还好他有一个沉着冷静的母亲与一个尽心竭力的大臣,万历皇帝的生母是是隆庆皇帝的皇贵妃,汉族。因为姓李,所以史称李太后。李太后史书记载“后性严明”,28岁守寡的李太后带着10岁的小皇帝支撑着一个泱泱大国实为不易,她内依靠太监冯保,外依赖张居正,使得大明王朝迎来一派中兴之气,张居正去世之后,李太后就退居朝政,历史上对于这位英明果决的太后评价一直都很积极,认为她是“参政不乱政,秉国不贪权。”万历皇帝朱翊钧可以说从小活在强势母权下长大,宫内有太监冯保做监督,宫外有能臣张居正作支撑,宫内宫外协调合作,使得万历皇帝养成一种依赖等靠的心态,张居正一死,李太后也不再过问政事,一个国家重担就落在一个涉世不深的皇帝身上,无形的强大压力在一定程度上也使其产生怠政倦政的思想。

影视剧中张居正形象

我们都知道明清两朝是我国君权达到顶峰的特殊时期,自秦始皇一统中国以来,就一直存在着军权与相权之间的斗争,此后历代君王都在加强君权的同时也在限制相权,但到了朱元璋那里就直接废除了宰相,而将宰相的权利分归六部,这样就彻底解决相权的问题,但问题又出来了,皇帝也是人,精力与时间也是有限的,将一个泱泱大国全权托付一人,显然是不可能的。据说朱元璋当时看奏折也是心有不足,加之年事已高,更是显得力不从心,这种情况下必然催生一个代替相权同时为皇帝分担的机构,这一机构就是内阁,内阁只是起到一个咨询的作用,有建议权但并没有决定权,也就是说它可以为皇帝献言献策但不能最终拍板决定,到了明宣宗一朝,内阁地位逐渐提高,内阁可以提出自己对奏章的意见这一制度称为“票拟”,而后司礼监太监又有“批红”的权利,这样皇帝通过“票拟”与“批红”这两项权利就完成对全国政务决策权与决定权,而内阁与司礼监又同时对皇帝负责,可以保证皇帝即使不与大臣鸿儒见面仍可以控制全局。

影视剧中锦衣卫形象

此外,我们知道在君权达到顶峰的同时,明朝还以“刑用重典”而为人所知,朱元璋设立锦衣卫,朱棣设立东厂,朱见深设立西厂,厂卫制度将全国都控制在一张严密的监督大网之中,使得皇帝可以随时了解臣民的一举一动,可以说是君权极度加强下的一种“恐怖政治形态”。

万历皇帝以其怠政而为人所熟知,长达数十年不上朝,其懒政状况可以与嘉靖皇帝有一比,纵观中国历史发展,似乎中国历史上鲜有此种情况的产生,即便有那也是大权旁落,权臣弄政的特殊情况下,而在国家政治发展平稳状态下能出现这种皇帝不理大臣且不上朝的概仅有明一代。

为何明朝频频出现皇帝不上朝的情况呢,首先我们认为皇帝自身有问题,本身万历皇帝自幼有李太后、冯保、张居正的庇佑指摘,而成年后突然无一人协助,使其产生无人可靠的境遇,易产生怠政思想;

第二皇帝本身身体有恙,皇帝身体极胖,据说走路需要有人搀扶,而且具后来考古发现,皇帝有腿疾,走路不是很方便。试想一下,一国之君居然是个“瘸子”似乎不符合儒家思想中把君主烘托为圣人的形象,加剧皇帝深居内宫不见朝臣的想法;

第三中国政治制度的发展到了有明一代已经发展的非常完善了,庞大而精细的文官群体可以互相协作完成整个帝国的运转,皇帝可以通过“票拟”、“批红”来对全国进行掌控;

第四在明朝群体中有一个特殊的全体,他们就是——言官,言官可以认为是皇帝的另一双眼睛,他们以“死谏”而著称,对国家权臣提出自己的看法,这样皇帝可以在言官的从协助下,知道国家发展的动态;

第五发达的厂卫制度,庞大的监督机构将全国密封于一张恐怖政治的大网之中,使得皇帝可以知道他们的一举一动;

第六万历皇帝不理政,怠政倦政似乎是不争的事实,但我们仔细翻阅相关材料会发现,万历皇帝与其说怠政不如说是选择性理政更为准确,万历皇帝对于军队的管理控制,看的极为重要。所以即使数十年不上朝万历皇帝仍可以派出军队援助朝鲜抗击倭寇,并最终取得胜利。

一国之君,在我们今人的印象中是需要有一个勤勉的皇帝才能将国家治理的仅仅有条,但历史并非如此,万历皇帝不理政不见朝臣,似乎也有着他的道理与无奈,这就是残酷的皇权强加给他的,这也是专制集权所体现摧毁人性酷的一面,既伤害整个帝国的官僚群体,对他们加以防范与控制,防止出现权臣;另一方面也考验着皇帝的耐性,煎熬着皇帝的心性。万历皇帝朱翊钧不仅仅怠政数十年,而且还沉湎酒色之中,在位时期又出现了“国本之争”“梃击案”等等,弄得朝野上下党派林立不和,党政严重。万历帝又派出大量太监为其敛财,国库空虚,但皇帝的内帑却十分充盈,而且此时民怨四起,加之边关有患更是使大明王朝摇摇欲坠。正如史书评价的那样:论者谓:明之亡,实亡于神宗。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