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不是。从希特勒决定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那一刻起,其实就已经注定了德国败亡的结局。这跟希特勒的决定是否愚蠢没有关系,德国的失败的根本原因,是由于绝对实力上的差距。无论多么天才的人物站在希特勒的位置上,也不可能力挽狂澜,挽回德国败亡的大局。
而事实上,虽然希特勒的确在二战中犯下了一系列错误,也一定程度上使得德国军队的大好形势遭到了破坏。但是,毋庸置疑的是,希特勒绝对是个天才。而且,他的天才给德国带来的利远大于弊。二战中的希特勒于德国的贡献,也远大于他愚蠢的决定对德国造成的损失。
希特勒天马行空的战略规划,对新技术不遗余力的支持和大胆使用,以及无与伦比的煽动力和凝聚力,都使得德国军队战斗力大幅上升。二战前期德国军队所向无敌,以极为轻微的代价几乎占据了整个欧洲,希特勒绝对功不可没。
而在经济危机之时,将德国有一个遍地失业人口、人民食不果腹的国家,建立成当时失业人口最低,科技最先进,工业实力也占据世界前几的国家,希特勒也居功至伟。哪怕是带领美国走出经济危机泥潭的罗斯福,也一定程度上学习了希特勒的新经济政策。
而希特勒敏锐的发现并利用英、法、美、苏等国的矛盾,最终突破凡尔赛条约的限制,重塑了德国大国的地位,也成为德国全民狂热支持希特勒的重要原因。
然而此时的德国虽强,但是他面对的敌人却更令人绝望,那我们先来看看当时德国面临的敌人都是谁:拥有世界上最大面积殖民地的日不落帝国;世界上领土面积最大的国家苏联;以绝对优势占据世界第一工业强国位置的美国。
而最令人绝望的是,这三个国家都已经完成了工业化,可以说,这三个国家随便拿出来一个,实力都不弱于德国。而由于这三国庞大的面积及人口,他们的战争潜力甚至还要优于德国。
然而,狂妄的希特勒却同时对三国发动了挑战。三个本身就十分强大的国家,又因为面临德国的挑战,紧紧的团结在一起。而反观德国的盟国,日本同床异梦、鞭长莫及,欧洲唯一的盟国就是意大利。
而意大利对于德国的帮助,简直闻者伤心,听者流泪。因此,二战欧洲战场,其实就是德国以一己之力挑战世界三大强国,顺带还得不停的救援搞笑担当意大利。
德国部队在几乎所有战场上,人数都居于劣势,始终处于以少敌多的局面。德国军队在这种劣势之下,仍能够取得如此辉煌的战果,可以说德国之败,德国军队和希特勒完全有资格说一句:非战之罪。
然而,面对和盟国在国力上的绝对差距,纵然德国军队英勇善战,纵然德军名将辈出,依然不可能是潮水般盟军的对手。因为,武器装备比之德军丝毫不弱,后勤又远强于对手的盟军,实在是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