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三国演义》蕴涵的铁血豪情、智珠对决、儿女烟云,给我们留下了太多的回味,无穷的遐想。但是,细思之下,就会发现,在整部小说完美的布局下,依然存在太多的费解破绽,令人心生困惑。
一、刘备能看穿数年后的马谡,为何看不清自己的二弟关羽呢
正所谓: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章武三年(223年)春,刘备病疫之时,急招诸葛亮、赵云、李严等能臣托以身后重任,并于病榻之上向诸葛亮慎重嘱托:“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
果不其然,五年后的蜀汉第一次北伐,进一步证实了先主临终所言“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的识人之能。
228年(魏太和二年)春,诸葛亮率领大军开始了对曹魏政权的第一次北伐。正当形势一片大好之时,曹魏右将军张郃奉命统领十万步兵和五万骑兵大军,袭取诸葛亮后路要地街亭。
诸葛亮闻讯后,却置大将魏延于不用,独信马谡,派其为主将率领十万大军前去守御街亭。受命后的马谡,率领大军赶到街亭后,不听副将王平当道扎营的正确建议,如同当年赵括照搬兵书战策,选择山丘扎营,后被张合以围山断水之计大败,造成蜀国第一次北伐的大好形势瞬间崩溃,败退而返。
这下问题就来了。刘备眼光如此之毒,为何会看不清和自己奋斗了几十年的结义二弟关羽呢?为何就会认为关羽能够守住荆州呢?又为何不为其配备一位智谋能臣做其“政委”,助其防守荆州呢?
正如古人所言:牵一发而动全身。就是因为关羽的刚愎自用,造成荆州被孙吴所夺,也差点葬送了蜀国的大好基业。
由此可见,还是我们伟大领袖毛主席更加的会识人用人,为性格孤傲、最难驾驭的大将林彪配备了一个最合适的政委,那就是开国十大元帅之一的聂荣臻。
二、素有识人用人之能的曹操,为何会在赤壁大战中看错用错蒋干呢
公元208年,曹操率领百万大军(号称),兵临荆州赤壁,准备一举平定枭雄刘备与刘权两大势力。而令人疑惑的是,素有识人用人之能的曹操,为何会在如此大战役中带上毫无名望的蒋干呢?又为何会听信其言,安排其劝降同窗东吴都督周瑜呢?
最终结果是:蒋干盗出了周瑜军帐中存放的曹军水军正副都督蔡瑁、张允与周瑜私通的假书信,蔡瑁、张允也被疑心过重的曹操一刀斩首。
也因此,曹操失去了执掌水军的两名合格统帅,进而为赤壁兵败埋下了隐患。
但是,最令人生疑的是,事后曹操竟然没有追究蒋干的责任,这也太不符合曹操的枭雄本色了罢。
三、孙策遇刺事件,是偶然还是人谋
200年(建安五年)秋季,江东小霸王孙策,同诸多的历史霸主一样,对于秋狩同样很感兴趣。一天,孙策率领一众亲信将领进入丹徒(今镇江)山脉,打马扬弓,开启狩猎之行。当孙策孤身一人追赶一只猎物时,被早已埋伏山中的许贡三门客突施暗箭,射中面门,不日箭疮崩裂身亡。
刺杀事件后,是偶然?还是人谋?引发世人纷纷猜测,但终未有果。
若是偶然,那只能说明孙策确实命该如此。
但是,就算三名刺客无意中来到了孙策的狩猎场是偶然,那么为何不是其他时间,却偏偏就在孙策独自狞猎当日偶然出现呢?原孙策身边的一众将领与护卫,又为何偏偏没有跟在孙策身边呢?三名刺客为何又正好出现在孙策独自一人追赶的地方呢?
这一个个偶然加在一起,带来的就是一个个的疑惑,而非偶然了。
按照现代人的常识分析,若谁在事件中利益最大,谁的嫌疑就最大。那么,孙策之死得利最大者无非两人,一是正在与袁绍对决官渡的曹操,消除了被前后夹击的后顾之忧;二是江东霸权将由孙权接掌。
第一种可能,孙权与孙策同为兄弟,难道会暗中谋害兄长孙策夺权吗?这也太说不过去了。第二种可能,如果曹操有图谋孙策之心,就算江东有再多的曹操细作,怕也难以得到孙策一举一动的核心机密吧?那么,就剩下了第三种可能,难道是江东内部有高层暗中勾结曹方细作,将孙策动向的绝密情报泄露出去了,再由曹方细作将这一消息告诉给了寻机报仇的许贡三门客,但这又怎么可能呢?
在这里,祥子所谈的这三个费解破绽,只是三国演义中诸多破绽中的部分代表,还有诸多的破绽还需要我们共同去探寻,更需要我们去发掘破解的依据与答案。
对此,大家有何看法?
图片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