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二战中,日本虽然陷入中国战场的泥潭,但当时中国也无论如何没有向日本发动大规模反攻的能力。

这样日本就有两只部队闲了下来,一个是驻扎在伪满洲关东军,另一只就是日本海军(当时的中国沿海全部被日本占领了,中国只剩下驼峰航线和滇缅公路,这也是日本后来发动太平洋战争的原因之一)。

一群想立功又没事干的军人,闹事是必然的,陆军主要主张“北进”,进攻苏联远东地区,因为这里主要依靠陆军;海军主张“南进”,进攻欧美等国的殖民地东南亚。

先是陆军进攻苏联,发动诺门罕战疫,结果被苏联怼回来,之后日苏签署互不侵犯条约。

这样精力过剩的日本,就只剩下南进这一个方向了,这是国际形式又为日本提供了外部条件,希特勒横扫欧洲,东南亚殖民地的宗主国要么被希特勒灭灭国(荷兰),要么成为希特勒的傀儡(法国),英国一时也被打的抬不起头来(英国)。而美国这时又对日本进行石油,橡胶、废钢贴这些日本稀缺的战争资源进行禁运。

日本这时一看,东南亚就剩下一帮自己盟友的手下败将,而且一个个自身难保,这里又有自己需要的战争资源,还可以掐断中国战略补给线,发动战争一举两得,至于美国他们是和那些欧洲病夫一伙的,又对我们禁运,必须一起打。

日本就这样踏上了加速“作死”之路。

最佳贡献者
2

由于是个岛国,偏狭窄小,生活在岛上的民众自古以来就缺少宏伟的历史和壮阔的业绩。

地域影响历史,历史决定文化。 这种文化上的偏狭窄小就导致日本极度缺乏具有国际战略眼光的人才。


观察日本近现代扩张的历史,我们发现:日本政治人物在解决问题的时候总是鼠目寸光,解决了一个小麻烦,却惹来一个或者一堆大麻烦。

从日清战争开始,日本曾经定下一个国策,以朝鲜为跳板,占领朝鲜,入侵东北,霸占中国,走向世界。

从一方情愿的角度上讲,这个计划挺完美。逐步蚕食,消化,侵吞,霸占。就像一条贪婪的蛇,一口口吃掉鼠窝里的幼崽。 在清朝时候,这个计划行不通,因为中国不是一窝鼠,而是一头大猪,吞咽不下去。那么就只好一点点地来。



打败和占据了朝鲜,这就与中国为敌了,解决掉朝鲜这个小麻烦,惹了中国这个大麻烦。

中国体量太大,那就按计划来。甲午战争打败中国,争抢中国山东和东北地区。但是,由于俄罗斯在中国东北有利益,解决掉前面的麻烦,又惹来了俄罗斯。



好吧,继续,日俄战争,又打败了俄国,这个下与俄罗斯为敌了。

机会来了,清政府倒台,北洋执政,军阀混战,中国趋于四分五裂的状态。 但国共合作,北伐,打垮了各军阀,东北张学良易帜,中国又趋向统一。 眼看机会渐失,日本一急,九一八侵占东北了。

这就彻底没商量了,中俄肯定是日本的死敌了。 东北还没有完全消化,国共二次合作,全面抗战开始,日本全面入侵。 日本正面战场还是占有绝对优势的,平推了国军,但是背后有麻烦了。



侵占中国,归根结底是要获取资源,劳力,进行生产,获得成果。这需要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 共军不让日本得逞。 共军讲究的全民抗战,敌后抗战,游击抗战。就是来破坏日本这个秩序的。

好嘛,今天扒铁路,明天炸厂矿,后天毁公路。这就让生产根本继续不下去。 围剿吧,于是,日本和共党为了几个玉米棒子,窝头,炭块块,天天打得头破血流。

狠狠收拾国军的计划也破灭了。 继续打下去,就得要东西。 打仗需要军用物资,要橡胶做轮胎,要燃油开汽车,要药品治伤。 而这些,中国没有,有也没用,都要被破坏掉,道路也不畅通。

东南亚有啊,那就再打东南亚。这是英美的地盘,这下就把英国和美国也惹下了。

不惹英美,拿不到战争物资,就拿不下中国。而惹了英美,就必须打败他们,干脆就豁出去了。

日本善于冒险,因为他们总认为胜利和运气会站到他们那一边。打败了朝鲜,打败了清政府,打败了俄国,打败了国军。继续打,还能赢!


现在看看日本惹的麻烦:

拥有世界上最辽阔领土的俄国。

拥有世界上最多人口的中国。

拥有世界上最多殖民地的英国。

拥有世界上最强大工业的美国。

想想都不寒而栗。 但日本就这样,他真敢干。 不仅仅是发动太平洋战争,日本发动的每一次战争都是基于他的文化特性: 贪婪与狂妄。



到现在也没改。历史会再次给他教训。

3

日军发动太平洋战争其实也是由来已久,也是经过日本内阁和参谋部的认真思考过后的结果。

1941年10月,日本近卫内阁总辞职,随后接替他的是战争的狂热分子东条英机。东条英机是一个法西斯分子,对战争的狂热程度是比较厉害的,他坚决主张,如果美国不按他的意图办事就跟美国开战。在这之前,美国曾要求日本从中国撤军 ,东条英机自然不能同意,并认为陆海军已经做好开战的准备。


到了1941年,日本发动侵略战争已快有四个年头了,日本所需要的石油都是由美国提供的。可是,随后日本占领了印度支那,美国害怕日本在太平洋坐大,于是在八月份开始实施对日本石油的禁运。


1940年9月,德意日三国签订了条约,条约的矛盾直接指向美国,把战争矛头指向了太平洋。随后日本不顾美国的警告,登陆东南亚南部、荷属东印度等,美国随即冻结了日本的资产和全面禁止了对日本的石油禁用。这样一来,日本更加坚定了与美国决一死战,山本开始全身心投入研究如何打败美国的计划中。

日军南下太平洋的最大障碍就是美国的太平洋舰队,于是围绕着进攻珍珠港的计划便开始了。于是爆发了1941年12月的偷袭珍珠港事件,至此美国参战,太平洋战争爆发。

4

一、为了封锁中国。日本的战争计划是速战速决,但中国战场的战争不但没有结束,反而消耗和拖累了日本的大量力量,日本人认为,中国之所以能坚持到现在,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源源不断的外援,怎么截断外援,就是要控制中国沿海的制海权,控制太平洋的制海权,就要消灭美国在太平洋的军事存在。

二、为了资源。日本对外战争已经进行多年,日本国力已经不堪重负,为了获得支撑战争的资源,日本需要对外扩张来达到“以战养战”的目的。在日本人看来,获得资源有三个地方,一是中国大陆,这个已经基本实现,二是北上去西伯利亚,但那里有强大的苏联,自诺门坎战役后,日本人已经领略到了苏联红军的厉害。还有一个地方,就是妨碍南亚,东南亚有丰富的石油和橡胶,日本人要想得到东南亚,必须消灭南下的障碍,也就是美国海军的太平洋舰队。

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美国对日政策的改变。据美国国务院估计,日本发动侵华战争的军需物资有50%以上需要从美国的进口。1939年,美国突然终止《美日商约》,则使日本感到美国对日本的安全构成威胁。后来,伴随战争的扩大的推进,美国对日政策逐步收紧,禁止向日本出口石油等战略物资。此时,摆在日本面前的只有两条路,一是停止战争的步伐,悬崖勒马。二是继续战争,冒险一赌。停止不可能,于是冒险对美国开战就是很自然的事了。

四、日本军国份子的狂热。这种狂热使他们丧失了理性,从日本偷袭珍珠港成功后全日本的狂欢中可以看出,当时是没有人意识到对美国开战恰恰是日本末日的起点。

5

感谢邀请

日本为什么发动太平洋战争

众所周知日本是一个国土狭小、人口众多、资源匮乏的岛国。日本在十九世纪经过明治维新之后,国力大增,成为亚洲唯一的现代强国。日本国内开始出现染指东亚大陆的意图,1985年日本与清廷报复甲午战争,并战胜了清廷获得巨额的战争赔款,让日本偿到了甜头,从此日本开始走上军国主义道路。

1931年日本利用在东北的关东军制造了柳条湖事情,并以此为借口日本开始入侵中国东北地区,日本逐渐走向武装侵略中国的道路。1937年7月7日日本挑起卢沟桥事变,终于激起了中国人民的全面抗战。

日本开始喊出三月亡华口号,此时的中国人民为了不做亡国奴,抗日情绪空前绝后的。国共合作共同抗日大大的打击了日本侵略者的野心,也使日本军国主义者的三月亡华变成了空话。1938年日本占领武汉从此抗战进入相持阶段。日本在中国速战速决的计划破灭,陷入中国人民的汪洋大海中。1937-1942年日本长期陷入中国战场对其国内资源形成无限的消耗。

1939年9月1日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美国一方面长期援助英国、苏联、中国……等国家引起日本的不满,另一方面美国对日本的政治、经济压迫。美国在政治上要求日本对中国结束战争从中国退军,如若不从就以停止石油供应相威胁。日本受制与国内资源枯竭,不得不冒险偷袭珍珠港,为日本海军在东南亚海域扫平障碍。

1942年12月8 日星期天,日本的飞机从大黄蜂号航母起飞,飞临瓦胡岛上空,日军的军机开始轰停泊在炸珍珠港里的军舰。珍珠港事件爆发,第二天美国对日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太平洋战争爆发。

6

我觉得这个问题得从甲午战争之前说起。

1853年美国培里舰队“访问”日本,开启了日本近代化的进程。日本完成明治维新后,决定以牙还牙,也派出一支舰队“出访”美国,在夏威夷被美国人击败。日本见东进无望,转而向西对中国发动战争。甲午战争中国战败,日本夺占辽东半岛、台湾等地,基本上控制了西太平洋。而在中日甲午战争激战之时,美国也发动对西班牙的战争,从南美洲沿太平洋一路向西,一直到占领菲律宾。从战略上切断了日本继续南下东南亚的道路。同时,美国伙同英国、沙俄帝国谴责日本对辽东半岛的占领。最后日本不得已将辽东半岛归还中国,这样一来,甲午战争日本虽然是战胜国,但是失去了经略资源丰富的东南亚的机会,沙俄帝国和美国又从南北两面虎视眈眈。

日本为了打破这一困局,首先向北面的沙俄帝国控制下的中国东北发动进攻,在付出重大代价后终于打败沙俄,重新占领旅顺港。但是南面的美国人横在从关岛到菲律宾一线,死死堵住日本南下的大道。从这一轮较量中可以看出,美国总是处处压日本一头,逼迫日本虎口(中国、沙俄)夺食,自己则从弱者手中(夏威夷、西班牙)大赚。

日俄战争一结束,日本马上制定以美国海军为假想敌的太平洋海战计划书,美国人自然也针锋相对,这就为后来的太平洋战争埋下伏笔。

就在美日剑拔弩张之际,德国在欧洲悄然雄起,海军扩张尤为迅速,大有席卷欧陆、饮马大西洋之势,也就威胁到美国的安全。美国只得暂时搁置亚太问题,介入欧洲事务。日本趁着一战在欧陆激烈进行时,开始远东大肆扩张。先是从北面夺取了原属德国势力范围的中国山东半岛,又趁着沙俄剧变之际染指西伯利亚。随后又掠取南洋列岛。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重返亚太,利用华盛顿会议再一次限制了日本的扩张势头。沙俄帝国灭亡后,代之而起的苏联为防范帝国主义的威胁,先从远东入手。从20年代中期苏联开始介入中国内战,军援中国国民党政府,利用中国制衡日本。后来国民党政府倒向英美,苏联无奈之下开始向远东施加军事压力。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后,军力开始向中国大规模渗透,苏联人担心远东安危,也大举向远东调兵。截止1935年,远东苏军总兵力达到24万人,装备坦克850辆,作战飞机900架。而同时期的日本因为主力逐渐向中国内地南移,留在中国东北的兵力仅有8万多人,而且还要对付活跃在东北各地的抗日武装,根本不足以与苏联开战。不仅如此,苏联与中国政府的关系也在悄然变化。七七事变后,中苏关系迅速改善,苏联开始大规模军援中国抗日,利用中国牵制日本,日本的主要力量越来越多的陷入中国战场。

1939年日本突然在诺门坎向苏联挑起武装冲突,苏联人毫不示弱,调集强大的兵力兵器予以痛击,消灭日军一个精锐师团。被打的眼冒金星的日本人开始清醒的意识到眼前的对手早已不再是30年前那个反应迟钝的沙俄帝国,而是武装到牙齿的现代化苏联红军。

诺门坎战役结束后,苏联认为日本已经难以形成威胁,于是转向欧洲。随着中国战场武汉会战、长沙会战的持续进行,日本军力完全深陷中国战场,再也顾不上北进了。

再说说日本国内,长期以来,日本海陆军一直矛盾重重。陆军认为日本的军事战略应该以经略满蒙、击败苏联的远东势力,“建帝国雄基于东亚大陆”。海军则主张南进,控制南洋资源地带,实现经济的自给自足。作为统帅部的日本内阁谁也不敢得罪,于是提出了“确保帝国在东亚大陆的地位,伺机向南洋发展”这样一个和稀泥的战略。这就导致日本失去了统一的国家战略和军事战略。

从九一八事变一直到武汉会战,日本陆军一路夺关斩将,所向披靡。这就引起了海军的不快!同时世界局势的发展也逐渐逼迫日本必须做出新的选择。

苏德战争爆发,德国要求日本北进夹击苏联。但诺门坎战役的阴影挥之不去,武士道精神毕竟碰不过钢铁巨人般的苏军机械化集群。而且在中国已经打了快十年,陆军已经消耗了太多精力,对苏战争早已力不从心。因此,日本除了南下进攻南洋外就是彻底退出战争!

退出战争这对于狂热的法西斯军国主义者来说跟羞辱没什么两样,但是选择南下南洋势必与英美爆发直接冲突。军国主义者虽然狂热却也明白日本与英美各国之间存在的天然差距。因此日本南进行动绝对是一个高风险的赌博,唯一的胜算就是利用日本的有利位置以突然袭击的方式重创英美海军,迅速占领菲律宾、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尼、缅甸等地,利用这些地方的自然资源成为一个自给自足的国家。

不得不说日本海军在作战中也是一支虎狼之师,短短几个月迅速实现既定目标,盟国军队一溃千里。但与此同时,日本海陆军的矛盾也在悄然激化。日本海军除了作战还是作战,经常讳败为胜、隐瞒真相,极大的误导了日本大本营。

从珍珠港到巴丹半岛,日本帝国实现了成本低廉的“其兴也勃”,从中途岛到瓜岛再到塞班岛,日本帝国又上演了一出更迅猛的“其亡也忽”。

7

日本通过偷袭珍珠港,拉开了太平洋战争的大幕。以当时日美之间的实力差距,日本主动挑衅无异蚂蚁要搬动大象,而此时,它还在和亚洲的另一头“大象”中国鏖战。而追究日本挑起太平洋战争的原因,也要从日本的侵华战争说起。

与美国开战的4年之前,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日本军部展开全面侵华战争。日本人原本以为3个月就能灭亡中国,结果战争越打越持久,尽管在中国战场上无往不利,各大战役都能胜出,但是战争丝毫没有停止的征兆。日本有些慌,想和国民政府讲和。日本认为你战场上输了,按照以往的先例道歉、割地、赔款,这事儿就结了。结果蒋介石就是不谈判,中国就是不投降。即便日本首相近卫文麿几次给蒋下最后通牒,但毫无效果。在攻陷南京后,近卫发表声明称“不与国民政府为谈判对象”。结果战争更是没法收场了。

另一方面,英、法、美等国在中国有利权,因此对国民政府表示同情。这时西方列强倒是几乎一致地开始通过各种路径给国军输送粮食、武器。日本一看这仗越来越难打了,但是想跟英美协调又协调不了。。在1939年7月,美国宣布废除日美通商航海条约,美国开始对日本开始了经济制裁。日本人更慌了,但是还是敢怒不敢言。

当时,德国已经攻下了波兰,二战开始。根据此前日德防共协定,德国要求日本结成军事同盟。但是阿部信行内阁和之后的米内光政内阁,为了不刺激英美都明智地没有答应。可是当看到德军连战连捷连巴黎都占领了,而日本还在和中国纠缠,近卫文麿第二次组阁,加入了德意日法西斯三国同盟。

此后,日本为了掠夺石油、橡胶等资源将战火引向东南亚,同时意图切断西方国家的援华路线。道到1940年,日军进驻了资源丰富的法属印度支那。1941年,日本和苏联签订了日苏中立条约,这样对于苏联对朝鲜和“满洲”的压力就没有了。此时也是受到德国胜利的影响,日本国内要求南进的呼声高涨。7月份,日军断然进驻印支南部,彻底激怒了美国。美国对日本全面石油禁运。近卫文麿内阁试图与美国缓和,但是军部内认为石油不足的话将无法终结在中国的战争,于是决定“对美一击”。

8

日本是一个岛国,资源匮乏。30年代日本80%的石油从美国进口,10%来自荷兰东印度群岛。1941年3月美国通过《租借法案》,开始向盟国免费或者有偿的提供战略资源,而相对应的美国在1940年1月就终止了日美通商航海条约,对日本施行了禁运。

日本要想获取资源只有两个方向,要么北上获取苏联的石油资源,要么南下太平洋获取东南亚的战略资源。这也是日本作战部拟定的“北上”和“南下”两条路。

日本海军和陆军积怨很深,双方针锋相对,陆军支持“北上”,海军支持“南下”。而1939年的诺门坎事件,使日本北上计划破产,只有南下一条路。海军趁势宣扬南下。

既然必须要打,不如早下手为强。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了珍珠港。珍珠港事件后的半年内,美国海军在太平洋的的影响力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日本迅速的在东南亚扩张,势力一直延伸到印度洋。

但是长期来看,日本并未击沉美国任何一艘航母,再加上美国工业能力实在是太强,美国很快就开始了大规模反扑。使日本在远东更加雪上加霜。

9

我们都有一个疑问,那就是在二战中日本光是在中国战场就力不从心了,哪来的勇气对美国开战呢?在这里我想说说我自己的看法。

珍珠港事件

1941年12月7日,日本海军使用航空母舰袭击了太平洋上的美国海军基地珍珠港,击沉及重创美军8艘战列舰、3艘巡洋舰、3艘驱逐舰,摧毁188架战机,造成美军2,402人阵亡以及1,282人受伤,日本海军的孤注一掷取得了极大的成果。

附图,日军袭击珍珠港。

附图,日本海军山本五十六。

珍珠港事件只是美日之间彻底撕破脸皮的结果,正如山本所认为的:一次成功的袭击只能带来一年左右的战略优越性,日军在太平洋和东南亚的攻击非常成功,但在面对美国庞大的工业生产能力时只能垂死挣扎;源田实在纪念珍珠港事件25周年时表示:“在军事上,珍珠港的行动是当年世界上最成功的一次,然而在政治上却是极大的错误,导致日本最后走上投降一途……“

那么为什么日本宁愿走向毁灭,也要同日军开战呢?

1.日本的扩张政策

明治维新之后,日本迅速跻身为帝国主义列强并开始对外扩张,先后通过甲午战争、日俄战争、一战获取了大量的利益。一战后,日渐强大的日本与美国之间的摩擦加剧,而越来越庞大的联合舰队也成为了美国人的心头之患,而早在一战前,日本军方就拟定过与美国的战争计划“国家防卫策略”。

1931年,日军控制了中国满洲地区扶植成立伪满洲国,控制满洲是日本实现”大陆政策“的重要一步;1937年,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美英开始时对日本的扩张采取了绥靖政策,但是当日军打算控制全中国时,西方国家开始制裁日本。我们都知道日本是一个资源匮乏的岛国,日军在中国战场迟迟不能取胜导致战略物资持续消耗,而美、英等国对日本实行经济制裁以迫使日本停止战争,此时日本要么退出侵华战争要么开战。

附图,日本在太平洋战争前的扩张。

2.日本军部控制政府

由于天皇统帅权的问题,日本军方自成立以来便处于特殊地位。226事件后,日本政府恢复了“陆海军大臣现役武官制”,军方可以通过陆军大臣请辞来迫使内阁重组,日本军部借此控制日本政府。

军部控制下的日本对外扩张加剧,日本、德国,意大利结成的轴心国同盟严重挑战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美国因此改变了绥靖政策并加强制裁日本。为了缓解战略资源短缺的问题,日本军部拟定了两个作战方向,即对美英“南下”和对苏联的“北上”计划。日本最初决定进攻苏联,但在张鼓峰战役和诺门坎战役中连遭失败,因此日本转而开始执行南向政策。

1940年纳粹德国击败法国,日本军方不经政府同意便出兵占领法属印度支那北部,这次事件也表明文官政府完全无法约束对日本军部,此事也彻底激怒了美国。正是极右军国主义势力的推动,才使得日本快速走到了美国的对面。

附图,日本226兵变。

3.不可避免的日美冲突。

日军陷入中国战场而无法自拔,缺乏资源的日本意图扩大扩张范围,在对苏作战失败后日本开始垂涎东南亚的石油、橡胶等战略物资,日本占领法属越南北部之后,美国开始对日本进行严厉制裁。

1941年7月25日美国冻结日本在美资产,美、英、荷等国在8月1日对“所有侵略国”实施石油禁运与经济制裁,极为依赖美国石油、钢铁等物资的日本受到严重打击,同时罗斯福总统要求日本在中南半岛与中国撤军。

面对罗斯福的强硬态度,近卫内阁和东条内阁都感到束手无策,同时日美之间的谈判屡屡碰壁,日本完全无法接受“日本从中国和法属印度支那全面撤军,只能承认重庆国民政府,美日互相解除资产冻结等内容”美国的条件,所以唯有战争才能解决美日矛盾。

日本在没有了苏联的后顾之忧后,便决定与英美荷等国开战,以夺取东南亚的资源资源来维持对中国的侵略以及来挽救处在奔溃边缘的日本经济。正是在这种种情况下,日本才仿佛自杀一般发动了对美国的袭击。

附图,滇缅公路。

此为个人浅见,欢迎交流讨论!!!!!

10

最重要的是国际局势变化。

1940年后,美国逐步支持英国,以租借法案提供物资装备。

日本没有获得对华战争胜利,当时中国也没有石油橡胶等战略物资。这些需要美国提供。

日本国内分为北上,南下两大派别。北上派希望进攻苏联并挑起诺门坎战役,日本才发现横行中国的日本陆军完全是个渣。南下派当然迅速占据优势。如此则可以配合德国的进攻,夺取英美法荷的殖民地,获得橡胶石油大米等重要物资。

1941年苏德战争爆发,日本本来应该自远东夹击苏联,但苏联当时在远东维持了100多万大军做防备,日本不敢挑战。此时,美国开始收紧对日贸易,停止石油橡胶废钢铁出口,日本谈判无望,只能对美作战了。否则日本的战争机器将彻底停摆。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