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不只曹操,实际上唐代以前都必须重用士族。

士族来源于春秋战国时的爵位“士”;战国后期,“士”就比较尴尬了,他有一定社会地位,但也就比平民高一点。于是这些“士”为了生存,不得不给社会地位更高的“诸侯”、“卿大夫”打工;于是,“谋士”、“辨士”、“武士”等就应用而生。

经过长时间的演变和发展,到了东汉末时期已经发展成士族地主,又称士族,门阀。而曹操不得不重用士族主要由于以下几点。

人才:

汉朝的人才选拔制度是察举(选举)和征辟。这样,有背景,有实力,有条件能读书的士家子弟就成为国家和社会需要的人才主要来源。如此循环下,士族又得到了重要的发展和壮大。

曹操收下的主要人才也来源于士族。文官荀彧、荀攸、贾诩、司马懿、陈群、程煜等。武将夏侯惇夏侯渊兄弟,曹仁,曹洪兄弟等也都来自于各个大大小小的士族。

而士族掌握国家主要政权一直到科举制度的建立才渐渐消失在历史中。所以为了人才曹操必须重用士族。

经济:

由于士族通过土地兼并掌握了国家大部分土地,也就掌握了国家的经济。

曹操要想平定天下,就必须要依靠士族的经济支持。而实际上曹操能够起兵也正是来自于富豪卫兹(演义中卫弘)的经济支持。

兵源:

有了人才、金钱、粮草还不;得有士兵而这些人恰恰也在士族手中。

因为士族掌握了土地,也就掌握了无田可种,社会地位低下的平民百姓。而这些人,正是士兵的主要来源。

所以说,曹操要想平定天下就必须借助于士族的力量。而士族为了更好,更持续的发展也必须扶持新的统治者。这是一种互利互惠的交易,这种情况一直等到科举制度的出现才得到改善。

最佳贡献者
2

其实这是曹操的某种无奈,因为他在政治上不得不依靠士族。

首先,曹操面对的无奈现实,回溯两汉的人事制度


(两汉的举孝廉。主要是自下而上的、地方向上举荐的方式。)

两汉的人事制度,就是自汉武帝创立的察举和征辟,其中前者为重。察举,就是每年每个郡国向中央举荐孝和廉各一人,到京师之后,要依其科目与被举人的学艺不同,由公府分别加以考试,然后量才录用。而被举荐的人,大多为州郡属吏或通晓经书的儒生。寒门(就后世的“庶族”)子弟读书、接触经典的机会自然少得多、也不被人所识。长时间运行后,就几乎被地方上的名门望族(就后世的“士族”)所独占和垄断。积累到了东汉末年,这种独占和垄断,就体现得格外明显。同时,豪族大族经过几代人的积累,已经积累了足够的名望和各种资源,拥有强大的力量和势力,如袁绍是“四世三公”、司马懿是河内望族、杨修是弘农望族等等。这是曹操所面对的客观事实,这是他的无奈。

其次,曹操的反抗和反击。

那曹操是不是就甘心如此,继续与豪门大族为伍呢?显然不是,这从他的三次“求才令”可见一斑。


(出身自寒门、且有宦官养子的家庭背景,使得他基本没把豪门望族当作自己人。从早期的洛阳北部尉和济南相任上,就体现得淋漓尽致。)

第一次“求才令”,建安十五年(公元210年)春:

“自古受命及中兴之君,易尝不得贤人君子与之共治天下者乎?及其得贤也,曾不出闾巷,岂幸相遇哉?上之人求取之耳。今天下尚未定,此特求贤之急时也。“孟公绰为赵、魏老则优,不可以为滕、薛大夫”。若必廉士而后可用,则齐桓其何以霸世!今天下得无有被褐怀玉而钓于渭滨者乎?又得无盗嫂受金而未遇无知者乎?二三子其佐我明扬仄陋,唯才是举,吾得而用之

第二次“求才令”,建安十九年(214年)十二月:

夫有行之士未必能进取,进取之士未必能有行也。陈平岂笃行,苏秦岂守信邪?而陈平定汉业,苏秦济弱燕。由此观之,士有偏短,庸可废乎!有司明思此义,则士无遗滞,官无废业矣。

第三次“求才令”,建安二十二年(217年)秋八月:

昔伊挚、傅说出于贱人,管仲,桓公贼也,皆用之以兴。萧何、曹参,县吏也,韩信、陈平负污辱之名,有见笑之耻,卒能成就王业,声著千载。吴起贪将,杀妻自信,散金求官,母死不归,然在魏,秦人不敢东向;在楚,则三晋不敢南谋。今天下得无有至德之人,放在民间,及果勇不顾,临敌力战;若文俗之吏,高才异质,或堪为将守;负污辱之名,见笑之行;或不仁不孝,而有治国用兵之术。其各举所知,勿有所疑。

可见,曹操始终是重“才”轻“德(望)”的方式,试图打破豪门大族对人才的垄断,实现人才来源的多元化和多样化。然而结果呢?公元220年,他刚去世,曹丕就推行九品中正制。事实上否定和抛弃了曹操的人事路线,由此,豪门大族的影响力和实力不容小觑。

再次,澄清曹操的依靠力量。

有必要对于这个问题的题干进行澄清。曹操依靠的并不完全是士族。军事上,依靠的是曹氏和夏侯氏等亲系子弟兵和其他寒门出身的将领。


(五子良将,曹操征讨四方依赖的主要将领。当然,他们可以指挥士兵冲锋陷阵,但兵权从始至终都掌握在曹氏/夏侯氏的手中。)

曹操事业的起点是“散家财”而得的“义兵”。关键步骤是公元192年(初平三年)收降的黄巾军即“青州兵”。而他手下的主要将领,如所谓“五子良将”无一出自寒门:张辽来自边陲雁门马邑、乐进出身在阳平郡卫国、于禁泰山钜平(今山东泰安南)人、徐晃河东杨县人、张郃河间国鄚(今河北省任丘附近)人,他们要么是小吏出身、要么曹操起兵时即被征召,都不是豪门望族的。他们都是在大乱世的战乱拼杀中脱颖而出的。所以,在打天下的过程中,曹操在军事上依赖的并不是士族。


(生逢乱世,曹操父子太想有番收拾局面的大作为。可是,面对着近三百年积累下来的士族势力,妥协乃至合流,也是无奈之举。)

综上,曹操面对的是两汉近三百年积累下来的豪门望族,一时之力很难逆转。同时,他并不甘心,付出了很多努力试图冲破士族的束缚。在军事上,他依赖的主要是出身自寒门的将领。以上就是曹操与士族的关系。

申明:图片都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与本人联系。

3

谢谢你的邀请,我来答你这个问题啊。

曹操手握兵权,他为什么还依靠士族势力来维持呢?从以下几个观点展来讲。

一,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军队是需要大量的金钱来养的。有了士族社会的支持。养兵需要的钱就解决啦。如果要更加的强兵,那还要用更多的钱来进行,有了士族社会的人是支持,强兵这方面就得心应手。有了强大的军队。实现统一国家的愿望,才有实力上的保证。这是一方面。

二,士族社会是经过长期的发展成长起来的。每一个士族家族。都统治着一大帮的人群,要维持社会稳定。士族发挥的作用是强大的,所以曹操一定要依靠士族来维持地方的稳定。须知得民心者得天下,没有老百姓的支持,政权是不稳定的。水能载舟,水能覆舟的道理,大家都应该明白。

三,土族社会是一群富裕的社会阶层。他们的子孙后代有条件受到良好的教育。所以大量的治国人才是在士族社会里面的。曹操要长治久安,发展国家,一定要依靠大量的人才。讨好了这个阶层,他的人才资源就会源源不断。就能收揽很多人才来为自己服务,所以他必须要依靠士族社会来支持。

在统治北魏期间,曹操这个统一战线工作是做的非常出色的。所以他的霸业才会那么顺利推进。取得的成果才那么辉煌。

大家好!我是独狼思雨。欢迎各位关注讨论。谢谢!

4

曹操掌握武力兵权能够夺取天下,但要统治天下还得靠士族,士族是统治天下的基础。曹操冒着生命危险市川杀董卓,又首先倡导讨逆,但因出身有祖父宦官的诟病,又有父亲为宦官做嗣子的污点,不为人看起,说穿还是士族不支持他。他没有袁绍四世三公的显赫,所以十八路诸侯伐董卓时,盟主是人家袁绍的。

到了后来,他率兵戬除董卓余党李榷、郭氾以后,朝廷暂时稳定了下来,士族阶层看到了朝廷稳定才转而支持他。手里有了武力兵权,又绑架着汉献帝,身后还有强大的士族支持,今非昔比,从拥汉勤王的道义上压过袁绍一筹。名正言顺地讨伐袁绍,取得了胜利。

曹操深知士族对他政权的作用,后来他一直把许多士族笼络到了身边,才奠定了篡夺汉室的基础。

5

曹操“打击士族”是出名的。

可是,仔细一看:曹操身边的顶级文官,荀彧、荀攸、郭嘉、钟繇、司马懿等,无一不是士族出身。而在群雄割据中不得志的王朗、华歆等人,也都被曹操委以高官。

看来:曹操虽然打压士族,却仍然非常依赖士族呀!

这是因为:在曹操所处的时代,离开了士族的支持,他将寸步难行。

曹操对士族的“依靠”

曹操自始至终,都“依靠”士族的支持。

1、早期依附士族领袖袁绍,获得起步机会。

曹操创业之初,身边只有诸夏侯曹及所招募的几千人,没有地盘,不过一支游军而已!

正是在袁绍的支持下,曹操担任东郡太守,获得了参与天下角逐的入场券。

随后,在兖州士族陈宫、张邈的支持下,曹操入主兖州,成为群雄之一。

2、依靠士族谋士团体,打造行政、谋士班底。

尽管曹操多次发布“求贤令”,英雄不问出处,不过,曹操的行政、谋划班底,悉数由士族构成。

荀彧、戏志才、荀攸、郭嘉、程昱、钟繇、贾诩、陈群、司马懿等人,无不是士族!

3、与士族完成利益绑定,最终由曹丕代汉。

曹操选定曹丕继承。

曹丕一接位为魏王,立刻推出“九品中正制”,完成魏与士族集团的利益绑定,为代汉完成最后的准备。

总的来说,曹操从创业到发展壮大再到成功代汉,他对士族都非常依靠。

曹操集团的军权,一直掌握在诸夏侯曹本家,他为何仍然要如此依靠士族呢?

离开士族支持,寸步难行

首先,要想收集兵马钱粮,没有士族支持不行。

曹操要征战,就需要兵马钱粮。可是,大量的人口、物资都掌握在大族手中。

东汉的豪强经济本来就很发达,到了战乱时,就更加明显了。

在战乱中,势单力薄的个体很难保全自己,只有依附周边的豪强大族。

因此,尽管曹操可以通过屯田获取一些发展,但如果无法得到士族的支持,曹操要进行长期征战是难以为继的。

其次,要想有效治理地方,没有士族支持不行。

东汉时,刺史、太守等首长多是由朝廷任命,数年一换。

而长期治理地方的地方属官,则多是由地方少数几个士族所控制。

如果没有士族支持,曹操要想治理不断扩大的地盘,无疑是非常困难的。

最后,要招募人才,没有士族支持不行!

当时,还没有什么科举,人才的选拔多是由地方选举、推荐。

而所谓选举、推荐,其实就是由地方有名望的官员来推荐。

这种情况下,你《求贤令》再响亮,再是强调不拘一格降人才,人家不推荐,你也找不到优秀的人才。

而且,说句实在话:当时受教育的人群非常有限。您可以从行伍间选拔猛将,但要寻找有治理、谋略的人士,士族集体无疑是最主要的人才库。

不和士族集团分享政治特权,后果很严重

士族都是长期享有政治特权的,你不和他们分享政治特权,那他们会去找能给他们特权的人来合作。

曹操可以干掉某个具体的士族,但要是得罪士族集团,那后果很严重。

这个问题上,曹操吃过亏。

创业之初,曹操曾杀名士边让,引发了兖州士族的集体背叛。

陈宫、张邈引吕布入兖州,曹操一度只剩下3城之地!

而且,顺便说一句:3城之所以能保住,还依靠地方大族程昱、士族代表荀彧等人的坚持。

曹操还算有本事,扛过了危机。

公孙瓒就惨了。

公孙瓒重用商人,不太重用士族,结果,士族纷纷和袁绍联结,一起反抗。

堂堂公孙瓒自此再不能与袁绍抗衡,只得蜗居到易京“宅”了起来。

不能得到士族的合作,后果很严重!

曹操与“士族”的相处之道:实用主义

曹操“打压士族”的说法一直很流行。

其实,曹操只不过是一个实用主义者,他没有那么偏激。

曹操打压的士族,主要有两类。

一类是在政治上对曹操非议的“意见领袖”,如边让、孔融,甚至···后来的荀彧。

另一类是影响力极大的顶级士族,如“四世三公”的杨彪。

除此之外,曹操对士族人物并没有无缘无故刻意打压。

曹操的实用主义,还体现在他对士族的驾驭。

曹操集团的兵权,一直牢牢把握在诸夏侯曹手中,从不假手于人。

于是,曹操集团的基本格局是:诸夏侯曹掌握军事,是最上层的特权集团;士族门阀负责行政、治理,分享特权;其他如张辽、张郃等军功人物居于外围,离权力中心较远。

这种格局下,士族能从合作中分享特权,曹操能从合作中得到士族们的协助治理,双方各取所需;而老曹家的统治地位又因枪杆子在手而不可动摇!


总的来说,在曹操所处的时代,任何统治者都不可能不依靠士族。

曹操足够牛逼,他能以谋略驾驭士族,足兵足食,统一了北方。

遗憾的是,若干年后,诸夏侯曹的后继者不再优秀,无法制衡士族。

最终,老曹家,还是将天下拱手让给了士族!

6

当时的曹操还真的必须依靠士族的力量来推进他的霸业,别说是他了,刘备,孙权,袁绍等枭雄不就是依靠士族来维持统治嘛,所以说你要争夺天下,甚至统一天下,士族阶层是不得不依靠的力量!

曹操是掌握了武力和兵权,可是军队要吃饭,要军饷,武器粮草就是一笔大开销,你曹操不能老是盗墓筹钱吧,就只能依靠士族的帮助了!士族可是富裕的阶层啊,是社会最富裕那一群人,这些士族家里囤积了大量粮食和财富,有了士族的帮忙,曹操就不愁没有粮食和金钱了!粮食有了可以多招士兵,士兵多了才能争夺天下啊。士族垄断了大量的土地,每年能源源不断的生产粮食,曹操和士族利益结合在一起,就能获得源源不断的粮食和金钱,这是大家各取所需的结果,我支持你,你曹操就给我官职,没有士族帮忙,曹操的事业还真的难以开展啊,就粮食这一难题就无法解决,士族在这一方面是有优势的!再者士族有自己的私人武装啊,那曹操接纳了士族,不就可以把士族的私人武装给收了嘛,也是增强实力啊!

士族能为曹操提供各类人才,管理一个国家是需要很多专业的人才的,会打仗的,会谋略的,会计算的,会画地图的,会打造兵器的等等一些人,而这些士族都可以提供啊!在当时活字印刷术和造纸术还没有成熟,读书靠竹简,而士族垄断了知识的学习,士族有钱家里有大量竹简,所以世家大家里面有很多读书识字的人,这都是人才啊,你曹操打天下不可能用那些不懂字的人吧,那还怎么混啊!士族有大量人才,曹操就不愁没有有识之士帮自己了,这多好啊,所以曹操还真的离不开士族的帮忙啊,实在天下能识字有见识的人少,几乎集中在了士族里面,只能依靠士族啦!

士族主导了社会舆论,士族有力量把你吹上天,也能搞臭你的名声!封建时代,民众开化程度不足,总出现一些神神叨叨的谜语,就像三国时“代汉者,当涂高也。”,不就是士族搞出来的嘛。曹操认为取代汉朝就是指自己,当涂高魏者也,只要士族再煽风点火,添油加醋,就会迷惑民众,让大家都以为魏国是天命所归!所以不要看小舆论的影响力,在古代,这些预言都是很有用的,士族有条件和实力操控舆论的方向,曹操需要这样的宣传,也就需要士族的帮忙了,毕竟有些大儒就是士族的人,他们说一句比曹操说一万句都好用啊!

7

曹操,沛国谯郡人,字孟德,曹魏政权的奠基人。终其一生,始终是汉臣,曹丕称帝时追尊曹操武皇帝。秦汉以来,武力平定天下,儒家治理天下已经形成共识。忠君思想形成,地方官在自己的小地方怎么做都可以,可以徇私舞弊,甚至可以杀人放火,但是心得向着朝廷,举起忠君这道大旗。曹操想平定天下,当他掌握武力兵权,位及丞相,治国还需要这些文臣,东汉末年的寒门极难出有学问之人,寒门温饱问题都不好解决,何来读书,读书人都出自士族门阀。其中颖川之地地处中原,是汉末人口最多的地方,人口基数大,决定了里面可选人才多。最著名的是颖川八士,这八士里最出名的是荀氏家族的荀彧荀文若,当然戏志才也很出名,不过他死得太早,后来曹操又得到了郭嘉郭奉孝。曹操扛起来汉献帝这面旗帜,就会有天下人响应,否则,就成了董卓。

曹操在东汉末年,征讨四方,矢志不渝的想平定天下,当时的形势是天下大乱,豪杰并起,他一步一步做起,嘉平四年,被举孝廉,授洛阳北部尉,他为了整顿社会风气,设五色棒,悬挂于正堂,做了一件轰动朝野之事就是用五色棒打死了蹇硕之叔 。

由此,曹操美名传开。黄巾之乱给了曹操绝佳的机会,于颖川大破贼寇,斩敌数万,积蓄了一大批文臣武将。

董卓进京祸乱朝廷,曹操又抓住了机会,曹操在家乡竖起讨伐董卓这面大旗,要还政于朝廷。四方之杰纷纷响应。这下曹操的美名传播更加久远了,荀彧等士族是一心向着汉室的。都一心跟着曹操干事业。此后,荀彧,郭嘉等人帮助曹操打败强大的袁绍,灭袁术,擒吕布,逐马超,收张鲁,平定了北方。《魏武故事》记载了曹操自己说了这段话:“孤初举孝廉,年少,恐为海内人之所见凡愚,好作政教,以建立名誉,使世士明知之。”他太需要这些士族支持了。可是,建安十七年,董昭等人溜须拍马,怂恿曹操加九锡,荀彧表示明确反对,你曹操本志是大汉朝廷这面旗帜,现在你想干啥?《三国志.荀彧传》记载,太祖本兴兵以匡朝宁国,秉忠贞之诚,守退让之实,君子爱人以德,不宜如此。

所以此后曹操也明白了,他不能篡位,他自己说:“苟天命在孤,孤即周文王矣。”









8

其实曹操是不想依靠士族的,这一点从他主张"唯才是举",提拔寒门就能看出来。但是,现实情况使得曹操必须倚仗士族。

想弄明白这里面的门道,我们先来看看士族手里有什么?

士族手中的资源

士族手里有两大资源——教育资源和土地。

士族掌握了教育资源,天下读书人大多和士族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甚至可以说,士族是天下读书人的老师。在思想文化领域,士族是真正的话事人。

士族手里的土地,是整个国家最基本的生产资料。因此,士族掌控了国家的经济命脉。

而士族拥有大量土地,必然会导致当地农民手里的土地减少。由此,就会有大量农民不得不成为佃农,依附士族而生,士族在当地成为说一不二的存在。

这样一来,凭借手里的两大资源,士族团体成了整个国家事实上的统治者。无论是谁建立政权,都绕不开士族。

曹操认识到了士族的力量,想要避开士族的掣肘,所以他主张唯才是举。

我们再来看曹操手里有什么?

曹操手中的资源

曹操手里的王牌就是军队,但是曹操不能用这张牌压死士族。

因为武力的主要作用是毁灭、破坏。如果曹操直接对士族进行物理毁灭,会出现什么问题?

首先,曹操会被天下士子群起而攻之,在道义上就站不住脚。

其次,曹操会面临人才缺口,进而影响政权正常运转。要知道,那个时候文化是个稀缺东西,不认识字的人一抓一把。

再次,士族不会坐以待毙,他们手里可是控制了经济命脉。一旦受到威胁,他们会武装手下的佃农,和曹操大战一场。如果这一仗真发生了,那整个政权也就完犊子了。

所以说,虽然曹操武力强大,但是面对士族这个顽疾,武力发挥不出作用。

说到底,这是个内政的问题,而武力主要是对外的。

9

国家用人阶层之来源,察举制与举孝廉的评价之群体,三公大夫之门户,巩固皇权与相权的中间力量,社会风气之支柱

10

曹操的武装力量组成,其底色还是由世家豪族组成的,武力也是建立在其基础上的,让其不依靠士族,他在东汉末年的乱世中怎能立足!

曹操能平定北方,打败汉末群雄,主要依靠的就是汝颍士人和谯沛武人。而这两大集团,汝颍士人多出身于士族,荀彧、荀攸、荀衍出身颍川荀氏,钟繇出身于颍川钟氏,陈群出身于颍川陈氏。汝南应氏是著名的文化士族,虽说在事功上无足道哉,然而在文化上却有不菲的成就。谯沛武人多出身于地方豪强,掌握兵权。

曹操的亲族曹氏、夏后氏更是地方有实力的豪强,曹洪在曹操起兵失败后,率领千余家兵前往扬州募兵,曹仁阴结千余少年投奔曹操。尽管曹操的祖父是宦官,为清流士大夫不耻,但并非是陈寅恪所说的寒族。

我们可以先了解一下沛国谯县曹氏的基本情况。

曹操祖父曹腾担任过中常侍、大长秋。

中常侍,秩比二千石。大长秋一人,二千石。

曹腾弟曹褒任河间相、颍川太守。

国相、太守均为二千石

曹操父亲曹嵩任大司农、太尉

大司农秩中二千石,太尉秩万石。

曹仁父曹炽为侍中、长水校尉。

侍中,比二千石。长水校尉,比二千石。

曹休祖父为吴郡太守。

曹操本人二十岁就被举为孝廉,曹仁弟曹纯十八岁成为黄门侍郎。

即使曹氏家族在经学大盛的东汉,并没有世传研究一经的记载,和专治《欧阳尚书》的弘农杨氏、《孟氏易》的汝南袁氏这样显赫的经学世家不能匹敌。但也和寒族没有关系。

沛国谯县夏侯家族更是在魏晋完成了士族化,实现了从地方豪强到士族华丽丽的转身。夏侯尚已经颇具儒将风采,夏侯尚儿子夏侯玄更是魏晋士人疯狂崇拜的偶像级人物,一代玄宗。夏侯庄的儿子夏侯湛更是西晋一代文学家,和潘岳号称连壁。

建安十年冀州平定后,为了更好地经营河北和笼络人心,大批的河北士人进入曹操的幕府。有出身清河崔氏的崔琰,有范阳卢氏的大儒卢植的儿子卢毓,有出身太原王氏的王允的侄子王凌,南阳名士杨俊,河内豪强出身的常林、张范荀纬 。颍川荀氏家族曾经为袁绍效力的也相继为曹操效忠。

平定荆州一批荆州士人和避难荆州的北方士人也进入曹操的丞相府,襄阳大姓蒯氏、庞氏等,刘先、蒯越、庞山民是其代表。王粲出身山阳王氏,曾祖、祖父都是三公,王粲本人是公族子弟。总之曹魏政权的核心还是士族和豪强。

寒门是没有办法跟世家的力量相比的,曹操虽然任人唯贤,但是如果想要稳定政权,他只能依靠世家的力量。

1、世家的力量庞大因为中国是一个儒家思想统治的国家,所以说文人在中国的地位特别的高。在中国古代有士农工商这个说法,士这个阶级代表的就是文人阶级。而且是这个阶级并不是普通的寒门所能够代表的,一般代表他们的都是世家大族。

世家的力量最直观的表现是在唐朝,那个时候山东大族的一些决定,甚至能够影响到皇帝。这足以看出来中国古代世家对朝廷的影响是非常大的。曹操如果想要稳固政权,那么只依靠寒门是没有办法的,他必须要拉拢一部分的世家。

曹操任人唯贤,一部分原因就是为了用寒门的力量去制约世家的力量。

2、寒门的优秀人才比较少曹操虽然任人唯贤,但是寒门之中能够出现的优秀的人才确实比较少。因为寒门子弟想要读书是非常不容易的,更不要说是能够把书读好。寒门难出贵子,这句话实际上并不只局限于现在。在古代这句话也同样适用,因为家境越贫寒,他所能得到的资源就越少。

尤其是古代的纸张,价格比较的贵,书籍制造成本比较高,所以想要获得学习的资料就相当的困难。这也就导致寒门之中涌现的人才少。

综上所述,曹操之所以任人唯贤,却还要依赖世家的力量,是因为寒门出现的人才比较少,同时世家的力量能够帮助他稳固政权。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