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李世民做为千古帝王之一,在我心中的排名能进前三,其原因是他建立了不朽的丰功伟绩,但人无完人,金无足赤,评价李世民一生的功过,应该说功大于过,具体表述如下:

李世民凭借辅助父亲李渊打下江山的功业,在军力控制和人才储备上取得巨大的优势,发功玄武门之变,杀了李建成和李元吉,逼李渊退位,取得皇位。李世民当上皇帝后,采取一系列措施,建立不朽的功业,开创了"贞观之治“的美好局面。

他的功绩:

1.吸取隋朝灭亡的教训,同情百姓的疾苦,重视人民的力量,把君比做船,把民比作水,民能载舟,也能覆舟,强调以民为贵,提倡以民为本的思想。结束了多年战乱的惨状,老百姓能获得休养生息,过上了安定的生活。

2.善于采纳谏言,听从了尉迟敬德的建议,善待原来属于太子李建成东宫集团包括魏征等人,有利于国家的安定团结。多采纳魏征等良臣谏言,取得很好的效果。以宽容的态度对待人才,以宽容的态度化解矛盾,使之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欣赏魏征大公无私、刚正不阿的品格,以他为镜子,检查自己的得失,让错误尽量减少。善于重用人才,重用了房玄龄、魏征、长孙无忌等能臣,为推行新证做出贡献。善待秦琼、程咬金、尉迟恭等有功臣子,鼓舞人心,君臣间形成和谐的关系。

3.革新政治,继承发展和改革完善隋朝保留不来的统治制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大唐制度成为后来的标本。

4.轻徭薄赋,劝课农桑。唐朝统治者多次减免租税,兴修水利,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节俭自律,厉行法制,戒奢从简,不准修建台榭,禁止地方官员进贡珍奇宝物。

5.大兴科举,建立一套完善的科举制度,吸引天下优秀人才走上仁途,为国家效命。大办学校,使更多的平民百姓有书可读,推动文化的快速发展,大力开展文化交流,传播盛唐气象,吸引世界聚焦中国,唐朝因此成为世界的文化中心。

他的过失:

1.不听大臣们的劝告,两次远征高丽,劳民伤财,得不偿失,引发农民起义,激化国内矛盾。

2.不限制太子所用之物,造成铺张浪费,大造宫殿,分别修飞山宫,翠微宫。




最佳贡献者
2

唐太宗李世民,是被人传颂千年的“明君”。

在太宗在位的二十三年间,对内励精图治,结束了隋末以来的混乱局面,生产恢复、社会安定,史称“贞观之治”;对外和战相济,在开疆拓土的同时还能与各部族和平相处。自唐太宗开始,到安史之乱为止,唐朝维持了一百多年的盛世局面。

虽说治大国若烹小鲜,但掌勺者的水平也是很重要的,并不是随便一个低水平的人,模仿前人作出个颠勺子的样子,就能做到举重若轻。

唐太宗应该是一个能力很强的领导者,才能与诸位大臣和衷共济,开创盛世。

但我们也应该看到,治世的功绩并非全在一两个能人身上,其中还有历史潮流、社会背景等各方面的因素。

即使他的继任者是身体羸弱的高宗、昏庸无能的中宗等,初唐盛世还是在不断发展,所以也不应该将李世民过分神化

真实的李世民确实具备雄才大略,但也杀人无数,手段凶狠,实在没有必要把他当成一个“完人”

但是,明清以来,特别是清代,不论是官方还是民间对唐太宗李世民都推崇备至,清帝大都奉唐太宗为榜样,一些史书评价他“千载可称,一人而已”,“至治之君不世出也”。

制造李世民的完美形象,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参与者有李世民自己,也有李世民的大臣,李世民身后的文人,还有对李世民这个完美形象有需求的统治者,几方势力的合谋,最终达到重塑集体记忆的目的。

01.太宗和他的搭班

魏征是太宗时期的名臣。魏征曾经在李密和窦建德手下做事,投降唐军后,为太子李建成效力,任太子冼马。

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诛杀李建成后,对魏征降级使用,把五品的太子冼马改任七品的詹事主簿。

魏征(580年~643年)

这一任命,丝毫看不出李世民有什么礼贤下士、不计前嫌的宽大胸怀,因为李建成虽然是李世民的对手,但他们都是李渊的儿子,以后李世民上位,李建成的人终究还是李世民的臣子。

所以本来就不可能对李建成的旧臣斩尽杀绝,肯定是要酌情任用的。而降级使用,则是对太子旧臣的一种打压,这是人之常情。

虽然魏征虽然多次投降新主,算不得忠臣,但是他一定是个心直口快的急性子。在李世民太子府担任詹事主簿期间,李世民应该对魏征有所了解,即位为帝后,魏征升任五品的谏议大夫,也算是人尽其用。

魏征是一个非常精明的人。

他知道,他的安危系于李世民对前太子旧臣的态度。李世民派魏征到河北地区公干,半路遇到前太子府的两个旧臣被枷锁拷着遣送京师。这件事情,证明李世民对前太子府的人其实是有很深的芥蒂,随时都可能对他们问罪,魏征同样不安全

现代人想象的“完美君臣”

此时的魏征,如果要自救,有两种方法。

第一种方法是一味迎合李世民,但这并不保险,因为魏征是个多次投降新主的人,无论如何迎合李世民,也不可能得到李世民的充分信任。

况且李世民已经是皇帝,天下人人都想迎合李世民,魏征的迎合也就显得价值不大

第二种方法,便是给李世民提供一个新方案,构建新君旧臣的新关系。在这个方案中,魏征的重要性无可替代,也就保障了自己的真正安全。

于是,魏征将这两个人放了。他说:

“吾等受命之日,前宫、齐府左右,皆令赦原不问。今复送思行,此外谁不自疑?徒遣使往,彼必不信,此乃差之毫厘,失之千里。且公家之利,知无不为,宁可虑身,不可废国家大计。今若释遣思行,不问其罪,则信义所感,无远不臻。古者,大夫出疆,苟利社稷,专之可也。况今日之行,许以便宜从事,主上既以国士见待,安可不以国士报之乎?”

李世民何等聪明,马上就意识到,魏征的新方案对自己有用。通过发动政变上台的李世民,不仅杀过无数敌人,更杀了自己的兄弟,手段何其残忍。连父皇李渊都感到忧心恐惧,害怕李世民进一步杀了自己,主动让位给李世民。

这完全就是一个杀伐残忍的暴君形象。这样的李世民,朝臣不会服他,军队不会服他,世人也不会服他。

影视剧中李世民的形象

权力的本质是服从,并不是李世民坐上皇位,就天然拥有皇权,也不是李世民杀人如麻、凶神恶煞,天下人就会怕他。真正的权力是天下人都心悦诚服听从他

魏征提供的,正是一个让天下人都服从李世民的新方案。只要李世民认可魏征的做法,就可以让前朝旧臣不再忧心惶惶,甚至随时想着造反。

这对于李世民巩固权力大大的有用,因而魏征也就变成一个榜样,让人们看看,李世民是会听从敌对阵营来投之人意见的。

从此李世民和魏征,一个愿打,一个愿挨,这对君臣搭班唱戏,还真引来了不少“粉丝”。

02.给政敌“化妆”

李建成是唐高祖李渊的长子,很早就被封为太子。

在李渊反隋建唐的过程中,李建成帮父亲结交英才,广纳人心。后来李建成随父出征,治军严明,平定西河。

唐高祖李渊(566年12月21日—635年6月25日)

李渊取得关中后,李建成主要负责后勤保障,调配战略物资,而李世民则为天下兵马元帅,领兵征战。

此后,李世民是隋唐演义的主角,因为战争大多是李世民打的,而李建成坐镇后方,是李世民能打胜仗的根本保障。

在李世民看来,自己战功赫赫,大半个天下都是自己打下来的,却无法继承皇位,不公平。但在李渊看来,李建成宽厚仁慈,是个合适的守成之主,对李建成的信任高过李世民。

于是,两个人的矛盾逐渐加深,权力斗争日益激烈。

影视剧中李建成形象

在残酷的政治斗争中,李建成的手段远不及李世民。李建成治民重宽仁,而李世民则是个十足的武将,李建成的性格不如李世民杀伐果决。

当李建成的手下建议李建成采取措施打击李世民的时候,李建成总是犹豫不决,贻误战机。当断不断,反受其乱,李世民则恰恰相反,该出手时就出手,丝毫不顾兄弟情谊,毫不留情地发动政变将李建成杀死,自己取得了胜利。

李建成一死,李世民集团就开始了抹黑李建成的工作,以此衬托自己的政变是替天行道,正当其时。

为此,李世民集团编造了李渊承诺改立太子却又出尔反尔的事件。

《旧唐书隐太子传》记载,李渊带着李世民出宫避暑,李建成留在长安监国。李建成勾结杨文干,阴谋发动政变,然起事之前就有人向李渊告发。李渊找李建成问话,又有人劝李建成不要见李渊,直接造反,但李建成没有听从,而是自己去见李渊,叩头请罪。

杨文干闻讯,自己发动兵变,李渊要求李世民率兵平叛,并且许诺李世民,会废黜李建成,改立李世民为太子。李世民镇压了杨文干后,李渊却食言,没有再提改立太子之事,反而说是李世民容不下李建成。

关于这个故事的真伪,唐朝的刘餗就曾经隐晦地提到“有人妄告东宫”,表达对此事真实性的质疑。但唐朝毕竟要为太宗皇帝避讳,不能说的太明白。

玄武门之变

20世纪的历史学家李树桐认为,此事的记载,一是时间对不上,二是无需动用李世民大军即可平叛,更不可能以换太子为交换条件,请求李世民出兵了。

除了编造不存在的事件之外,更是直接对李建成的品行进行贬低。

“建成残忍,岂主鬯之才,元吉凶狂,有覆巢之迹,若非太宗逆取顺守,积德累功,何以致三百年之延洪,二十帝之纂嗣?或坚持小节,必亏大猷,欲比秦二世、隋炀帝,亦不及矣。”

《旧唐书》

李建成当了太子之后,需要分担一些李渊的政务,史书也将此事记为:“高祖忧其不娴政术,每令习政事”。本是一件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却非要加一句“忧其不娴政务”。

多么类似如今的很多媒体歪嘴念经,把一些地区正常的举动污名化,比如选举换了一波人执政,就说“诈骗集团轮流骗人”,制造“标题党”。

此外,还篡改高祖实录,将唐高祖时期李建成所建立的功勋进行修改,删去有关建成的语句:把李建成部下建立的军功,只提部下名字,不说他是李建成部下;对李建成的职权或官衔略去不提,把受命于李建成的军队建立的战功独立出来,不提此举是奉李建成之命;把李建成打的胜仗直接改为败仗。

李建成死后,被废除了太子封号,改称息王。息有偃旗息鼓之意,如果哪个或者的皇室成员被封“息王”,肯定是不愿意接受的。

李建成墓志铭拓片

在李建成墓中出土的墓志铭上,仅仅55个字:

“大唐故息隐王墓志,王讳建成,武德九年六月四日薨于京师,粤以贞观二年岁次戊子正月己酉朔十三日辛酉葬于雍州长安县之高阳原。”

这仿墓志出土之时,“息隐王”的“隐”字很明显是别的字磨掉后重刻的。

《唐会要》记载,最早大臣建议给李建成的谥号是“戾”,被李世民否决,大臣又建议“灵”,最后才定了“隐”。

谥法曰,“不尸其位曰隐;怀情不尽曰隐;不明误国曰隐”。改谥号的过程,看出李世民内心的愧疚,担心自己无颜面见九泉之下的兄弟。

但如果李建成真的是李世民在史书里描述的那样不学无术、无才无德,又何必愧疚呢?

03.后人的重塑

一本名叫《贞观政要》的书,记录了唐太宗时期皇帝与诸位大臣的对答和辩论,从中可看出唐太宗是一个虚心纳谏的君王。

但奇怪的是,《贞观政要》的作者吴兢将这本书上呈唐玄宗,非但没有得到玄宗的褒赏,反而被免官。吴兢的《贞观政要》虽然记载十分详细,有太宗与大臣的具体对话,但似乎并没有完整反映历史的真实。

《贞观政要》书影

吴兢写《贞观政要》,文字十分简略,对太宗与大臣的对话都只是截取只言片语,没有讲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

这一点唐玄宗和当时的唐代人对此都持类似看法。《旧唐书·韦述传》说,吴兢这个人,虽然秉笔直书,被人们称为“良史”,但行文过于简单,不能反映历史的整体,“虽累有修撰,竟未能成一家之言”。

此外,吴兢自诩“良史”,自认为秉笔直书。他向唐玄宗请奏,希望玄宗任命他为国史修撰总负责,在奏疏中说,“以为国史之作,在乎善恶必书”。

然而他的主观成分未免过重,虽然是“善恶必书”,往往结果就变成:他认为的善人,就只书写其善;他认为的恶人,就只书写其恶

在对待当朝圣人的态度上,吴兢也是进退失据。

作为一个史官,他却经常上谏,玄宗去东都洛阳,吴兢上书玄宗不要在途中打猎寻欢。玄宗还没有去,吴兢怎么知道玄宗会在途中打猎寻欢呢?就算玄宗在途中打猎了,于国于民又有什么害呢?

唐玄宗李隆基(685年9月8日—762年5月3日)

这次上谏没有得到回应。吴兢上谏十分频繁,却只有一次被玄宗采纳,从吴兢留下的文章看,他屡次上谏实际上已经把玄宗当作坏人,而自己反而是光辉的君子。

在对待历史问题上,吴兢显然也是同样的态度。

《贞观政要》既然是“政要”,那就应该是太宗时期为政的要点,好的坏的都要有,怎么能只有好的没有坏的呢?

吴兢选取的历史片段,无一不是太宗李世民虚心纳谏或者见解高明的地方。甚至有些对话,根本不是最后的拍板决定,而实际施行的政策也远没有讨论方案的时候那么尽善尽美。

即使李世民和他的搭班们已经对历史进行了篡改,历史记载依然留下了李世民执政时期的错误和过失。

贞观十年,李世民地位已经十分稳固,自认为不再需要跟魏征演那出君贤臣铮的戏了,便把对魏征直言敢谏的厌恶挂在脸上,史载他“渐恶其言”。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10月11日)

在司马光所在的北宋时期,唐代历史资料尚比较丰富,基于丰富的史料,司马光对李世民的评价是:“好尚功名,不及礼乐,父子兄弟之间,惭德多矣。”

吴兢用他特有的政治化妆术,塑造了一个完美的君主、完美的臣子,实际上就是要向玄宗逼宫,让玄宗学习《贞观政要》中塑造的太宗李世民,成为一个虚心纳谏的完人,而那个让玄宗成为完人的人,就是玄宗朝的魏征。

吴兢暴露了他要当魏征的野心,却没有得到玄宗的认可

吴兢说话直来直去,既没有对君主的适当肯定,也不像魏征说话那么有逻辑有哲理,仅仅是抛出一个观点,强迫对方接受。而且他行文狂悖,自视太高,在向玄宗呈上《贞观政要》的表中,他说,“昔殷汤不如尧舜,伊尹耻之,陛下傥不修祖业,微臣亦耻之”。

吴兢对李世民的政治化妆,其主要目的并不是要玄宗当尧舜,而是自己要做伊尹、周公,归根结底还是给自己化妆

殊不知,统治盛世需要的并不是尧舜那样传说中的道德完人,更不是李世民这样被制造的完美君主,而是谦虚、谨慎和务实

有这三点,平庸之辈也能创造一个绚烂的大唐盛世

04.重塑意识形态

唐玄宗以后,唐肃宗、唐代宗、唐德宗、唐顺宗时期,《贞观政要》的流传都不见记载。

虽然有唐宪宗、唐宣宗等皇帝曾经阅读过,但这本书已经残缺不全、版本混乱了。在整个唐代中后期,《贞观政要》都没有被官方意识形态所提倡,少有人问津。

宋代,《贞观政要》虽有流传,也没有得到官方和学术界的重视,反而是传入辽、金后,被辽兴宗、金哀宗等作为重要历史资料研读。

山西朔州市的崇福寺创建于唐代麟德二年(公元665年)

金代天德二年(公元1150年),金朝海陵王完颜亮题额“崇福禅寺”一直至今

因为辽、金以少数部族统治大量汉族地区,需要从古代的中原政权当中获取政治经验,也需要通过模仿古代强盛的中原政权来增强自身的统治合法性,唐朝就是他们学习、模仿的对象

辽、金时期的建筑,比南方的宋代建筑更加类似唐代建筑,往往有深远的出檐、雄大的斗拱、高挑的鸱吻,就是辽金统治者推崇唐代的结果。

直到元代开始,《贞观政要》才逐渐成为显学,清代则对其评价日隆,被帝王奉为施政榜样,是皇子皇孙和王公大臣的必读书,乾隆帝还亲自作序。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凡是从华夏边缘地带兴起的部族,最终入主中原、统治华夏的,统治者都非常推崇唐太宗;而自认为继承了华夏正统,并且实际上也创造了盛世的朝代,统治者则并不认为唐太宗是完美君主。

宋代对李世民的评价相对比较客观,除了前文司马光的评价之外,朱熹曾说:“太宗之心,则吾恐其无一不出于人欲也直以其能假仁假义,以行其私。”文天祥说:“太宗全不知道、闺门之耻、将相之夸、末年辽东一行、终不能以克其血气之暴、其心也骄。”

元、明、清对《贞观政要》的推崇,有很深的意识形态考量。

这三个朝代中,元、清都是华夏边缘的部族入主中原,元代的蒙古人更是以世界帝国自居,虽然忽必烈开始逐渐中原本位化,但至王朝灭亡也没有实现汉化。

明虽然推翻元朝,号称“恢复中华”,但朱元璋起自微末,对自己的出身有很深的自卑。这些统治者最担忧的就是无法获得天下的真心服从。

朱元璋在洪武七年,在南京历代帝王庙亲自祭祀古代十七位帝王,其中只有唐太宗一人不是开国之君。

对唐太宗的祭文是:“惟唐太宗皇帝英姿盖世,武定四方,贞观之治,式昭文德。有君天下之德而安万世之功者也。”

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1711年9月25日—1799年2月7日)

而清朝的乾隆帝则酷爱阅读《贞观政要》,手不释卷,甚至留下了一首打油诗,诗云:

懿德嘉言在简编,忧勤想见廿三年。

烛情已自同悬镜,从谏端知胜转圜。

房杜有容能让直,魏王无事不绳愆。

高山景仰心何限,宇字香生翰墨筵。

到了现代,唐太宗李世民的形象又更加在官方和民间意识形态中被拔高。

2007年,由“帝王专业户”唐国强老师扮演唐太宗李世民的电视剧《贞观长歌》在央视播出,剧中对唐太宗极尽美化,又甚于吴兢。

民间文化中,也有很多人喜欢沉醉于“大唐盛世”,沉湎于“祖上也阔过”的遐想,在秉着“没有完美君主,那我们就造一个”的集体意识重塑过程中,李世民的形象愈加变得“完美无缺”。

结语

著名历史学家王仲荦在他的《隋唐五代史》中曾经评价,旧的历史学家对“贞观之治”是渲染地比较过分的。

虽然在唐太宗李世民统治时期,人口有了较大的增长,但比起隋炀帝大业初年的户口数,还不到二分之一。贞观时期与理想中的“太平盛世”还是有很大的距离

对唐太宗个人,吕思勉先生认为,“唐太宗不过中才”。我们综合史料和最新的考古成果,应该说唐太宗是一个能力非常强的人,有办法、有手段,行事果断,深谋远虑,是一个优秀的古代君王。

但他绝不是完美,也根本不是士大夫理想中的“明君”。

对唐太宗的美化,从唐太宗在位时期开始,经过他与魏征、房玄龄、褚遂良等大臣的合谋,通过篡改历史记录,贬低李建成,甚至贬低李渊,抬高自己。

后由动机不纯的文人精心裁剪、修饰,将唐太宗化妆成一个无比美好的形象。最后,被别有用心的统治者利用,大事宣传,最终成功制造了千古一帝李世民。

这个过程中,参与者们找到了内心平静,找到了情感寄托,找到了权力来源,却独独失去了真相,失去了道德,也让社会失去了独立思考的能力

3

丰功伟绩

  1 他的用人,对人材的使用及领导达到了极高的境遇;

  2 他独具慧眼,看到了个人力量的不足,充分认识到君王如石、良臣如匠,方有美玉问世,对大臣的各项进步之言豁达的予以采纳;

  3 不独断专行、初步确立了三权分立、互相监督的政治管理制度,规定法令甚至包括自己(影响国家政策的那一部份)旨意需门下省审查副署后方可生效发布,保证了政策的可行性、及时发现并纠正。杜绝了不良政策对国家及人民的违害与影响;

  4 认识到人命至重、不可妄杀的法政政策,规定死刑需三复奏(外地五复奏)复审批准后方可行刑,这就不难认人们想起贞观四年(630)全国判死刑才29人、贞观六年(632)全国死刑犯290人,太宗审查时令全部290人回家团年、待来年秋收后回来复刑,结果290人均准时到来、无一人逃亡。5 太宗朝武功之盛,除高丽战争上没有取得战略胜利外都取得了辉煌的胜利(突厥、吐谷浑、高昌、安西四镇、漠北薛延陀等),这与当时的国力、军队战斗力、整体战略、用人选将与配合默契、过程协调一致等重要因素是分不开的,因此在中华历史上的名相中,贞观朝占有相当的比例,在中华军事史上,贞观朝的战例也多被引用;

  6 气吞天下的“”气质,多次以少吓多,经典之役就是在渭水单骑吓退突厥10万精骑,就对比在一在坚持和请求下才勉强在大军护卫下到达澶州南城,而又要战战兢兢的马上要回去是何等的天壤之别啊!

  7 胸怀大局、四海一统的民族和外交政策,太宗朝的民族和外交政策取得了辉煌的胜利,四海之内只要知道中国的均努力内附,以唐为荣,,他们不但同唐人一样可以自由自在的生存,还可以做官,著名的少数民族将领阿史那思摩、执思失力、契荜何力乃至后世的、等都为做出了杰出贡献,在他们身上正好反映出李世民民族政策的光辉,现在的唐人、唐人街也正时那时繁荣富强、威甲四海、文礼之邦的生动写照;

  8 完善制度、大力兴办学校、重视教育活动、普及官吏选聘、当时的国子学、太学之盛、地方也有不少学校,如此才不难想起当时的教化呢,同时当时的科举也规范化、考选公平,以进士科最为杰出,如此才有太宗见新科进士,喜言“天下英雄、入朕彀夷”,唐朝的教育及科举为政治上提供优秀人才同文化精髓——唐诗及经济发展做出杰出贡献;

  9 工书法、富文词,太宗个人修养及天赋极高,在书法同文词上也颇有名气,在他大力宏扬和鼓励支持下,才有唐代书法、文学、艺术之盛;

  10 倡导廉政、节俭、朴素、重视农田水利,太宗朝在廉政建设方面是相当成功的,他并没有像一样严惩贪官污吏,而是建立一个廉洁奉公、遵纪守法的中央领导班子、重视地方长官选举,当时朝廷中不少卿相家境贫困,温彦博、戴胄、于志宁、、张玄素等等,再加上良好风气的宣传和行政监督,及时预防了官员犯错,因此当时的官员相当奉公守法、廉洁自律;太宗皇帝也比较注意节俭,不滥用民力、注意与民休息,当时社会形成了一种朴素求实的作风;太宗皇帝也相当重视农业,京官外巡回京太宗先问及此事,因太子冠礼与农时违背而更改;

  争议评价

  我们都知道,李世民也是人,人无完人,是人就有错误。贞观后期,唐太宗开始有了一些变化,先从纳谏开始体现出来。贞观十年(636年),魏征发现他“渐恶直言”,这是唐太宗走向一些错误的开始。

  一是征伐高句丽,这个被某些人认为是错误的举动,但是,就当时形势来看,此征是必要的和需要的。第一,发动战争的责任是高句丽,高句丽悍然进攻唐朝附庸国新罗挑起战端,为了维护权威,唐需要发动战争来保护自己的附属国的利益。第二,战争中,唐军是正义和人性的,这也是保证唐军损失非常小的一个外在条件,在唐军攻占的城池中,均拥护唐军。但是由于为了保持正义性和人性化,导致偏求稳,而使战期拉长。第三,唐军的撤退和后续战争,充分体现了李世民的胸怀和高超的战略思想,唐军以2000人的损失消灭高句丽数十万人,千古罕见。撤退之时,敌将城墙跪拜,也实属罕见。唐军后期的军事骚扰和政治封锁,使高句丽的实力每况愈下,最终高宗消灭高句丽。

  还有奢侈现象的明显增加。在贞观十六年的时候,唐太宗下诏说,太子所用之物其他机关不得限制,结果造成太子的严重浪费现象。唐太宗自己也开始修造宫殿,贞观十一年在东都洛阳修飞山宫,二十一年又修翠微宫。这些使唐太宗后期没有前期勤俭。

  还有一个大的错误就是参与史官所写的起居注当中。这是专门写皇帝日常生活和朝政言论的,皇帝无权干涉,这是历来的传统,历来的皇帝都没有看,尊重史官的职权和地位。而史官也是公正直书,从不掩饰什么,从不害怕皇帝打击报复。但唐太宗这个名君却犯了一个颇大的历史错误,影响干预了史官的公正性。当然,没有任何完整证据表明太宗大量歪曲历史。同时,不仅仅是太宗,自春秋,看史者何止数百,,陈寿索贿,太史被宫,不要说的了,另外,许敬宗对李世民并没有好感,这样表明,唐初历史应该具有可度的。

  唐太宗在贞观初期不顾大臣魏征和李大亮的劝阻,对归顺的北方游牧民族部落要土地给土地要物资给物资,结果这些部落享受够唐朝的恩惠后胃口反而越来越大,索性就叛乱了。

  后来唐太宗也自己检讨:“中国百姓,实天下之根本,四夷之人,乃同枝叶,扰其根本以厚枝叶,而求久安,未之有也。初不纳魏征言,遂觉劳费日甚,几失久安之道。”

  贞观二十年(646年),辽东战役回来时,唐太宗得病,此后一直调养,由此开始服用方士提炼的金石丹药。先前唐太宗还曾经嘲笑秦皇汉武迷恋方术和寻求丹药,现在自己也地陷进去了。贞观二十一年(647年),唐太宗又得了“风疾”,烦躁怕热,便让人在骊山顶峰修翠微宫,第二年,派人从中天竺求得方士那罗迩娑婆寐,病情不断恶化。贞观二十三年(649年)五月己巳(二十六)日(7月10日)驾崩于含风殿,享年五十二岁。

4

618年隋炀帝被杀,李渊废掉恭帝,在长安称帝,建立唐朝,年号武德。李渊父子打出了唐朝旗号,决心要和各个敌对的集团势力争夺天下,争取实现全国的统一。

于是唐军在李世民的指挥下,首先消灭了割据在陇右的薜仁杲势力;619年又颠覆了李轨的政权;620年李世民带领唐军击溃了勾结突厥贵族的刘武周军队,占领了山西,同年李世民带兵出关,攻打洛阳;621年李世民带兵三千五百人占据武牢,河北郡县也相继归唐.,唐王朝控制了黄河流域。后来又经过艰苦努力,唐高祖李渊父子打败了各个地主割据势力,统一了全国,大唐王朝开始。

李世民是李渊的次子,只因从太原起兵到统一全国,李世民的战功最大.,唐朝的实际缔造者,贡献最为突出,626年唐高祖让位,李世民当上皇帝。

李世民自唐朝统一全国后,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方面进行了整顿和改革,完全奠定了立国的规模。封建政治清明,经济发展迅速,社会安定,被誉为"贞观之治",在中国的历史上也是一个"治世"和"盛世"时期。

李世民重视从隋末农民战争中吸取教训,从统治者角度考虑改变统治手段,巩固自己的封建统治地位。他采取缓和各阶层和各族间的矛盾,追求国内和平,重视官吏的任用,特别重视地方官员,推举寒门庶族、地主官僚出任中央要职,兼听纳贤,纳谏,李世民这种用人政策在缓和阶段矛盾,加强中央集权,稳定封建统治起到了要要作用。

李世民还重视农业发展,采取一系列有利于农业生产的措施,如:准许灾民到非灾区就食,不误农时,不利农时的事情一律更时,称:"农时最急,不可失也";精简机构,从中央官员二千多人精简到六百多人,紧缩国家开支。如此做法对社会发展和农业生产都极为有利。

但李世民的后期却不再很好的纳谏,逐渐抛弃了一些好的政策,百姓的战事和繁重的徭役频繁增多,李世民对反抗者却采取严厉的制裁措施,后来终造到各地人民武装反抗,李世民死时五十三岁。

李世民是中国封建帝王中最杰出的人物之一,有比较长远的眼光,唐帝国成为历代王朝最为强盛的一个朝代,但当他把自己的地位巩固以后却开始了转化变质,因此他的后期明显不如前期的辉煌。







5

李世民〈598年到649年〉,唐高宗李渊次子,唐朝第二位皇帝

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

年少成名〈为唐朝打下半壁江山〉

在15岁,娶长孙氏为妻

在17岁时,便参与到雁门关营救被突厥人围困的隋炀帝的行动中

到19岁时,根据史料记载,鼓动自己的父亲参与反对隋炀帝的战争,史称:晋阳起兵

同年,便参与了围攻洛阳的军事行动,不克而还,但依旧以奇兵击败隋朝将领——段达

在李世民20岁时,其父亲李渊称帝,改国号为——唐,并且,册封李世民为秦王

在唐朝建立初,全国并未安定,依旧还有一些地方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所以,李世民依旧率兵在外,征战四方

在之后经历过数场著名的战役:

浅水原之战,虎牢之战,

成功的稳定了唐朝的统治,消除了四方的动乱

贞观之治

提到李世民,就得提贞观之治,作为中国历史上最有名的盛世之一,贞观之治,可谓是其中的典范

〈在隋朝前有将近700万户人口〉,但是自隋朝以来,天下纷争,名不聊生,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到唐朝成立,天下仅仅只剩下200万户人口〈中国人口锐减的一个标致时期〉

同时,还要面对四方可能侵略的强敌,在当时的情况可谓是——万分紧迫

当时在国内采取了一系列的政治措施,你保证人民的生产生活,同时采取休养生息的政策,缓解不同阶级之间的矛盾,稳定社会秩序,恢复经济发展

更是重视官吏的选举,选贤与能,唯才是用,为唐朝的盛世奠定了牢固的基础。

经过唐太宗李世民的一系列措施,民生不断得到稳定发展,在疆域方面,更是达到了历史的巅峰水平

提到李世民的是非功过

很多人提到李世民,总是会联想到玄武门事变,或许说,这是他人生中唯一一个污点吧!

是非功过尽在人心

数千年过去,其中的对对错错早已不是我们能够分辨的,在史书以及文化点击的记录下,其中难免有以真实历史不同的部分

无论如何,可以肯定的是他创造了一个盛世,在中国历史上数百个皇帝中都是属于顶尖的帝皇。

6

唐太宗李世民的文治武功,自古就为人所津律乐道,颂扬备至。学界对他的雄才伟略和他对中国历史所作出的重大贡献都给予积极的肯定。李世民是一位有作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在反隋建唐的斗争中起着领导作用,唐太宗玄武门之变的胜利,在客观上对唐初社会历史的发展起着积极作用。唐太宗不歧视少数民族,除对突厥的侵扰用兵外,主要是采用怀柔的政治手段处理民族问题,方法妥当,政策开明,有利于民族的团结和国家的统一。

公元626年7月2日(武德九年六月初四),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杀死自己的兄长太子李建成、四弟齐王李元吉及二人诸子,被立为太子,唐高祖李渊不久退位,李世民即位,改元贞观。

李世民为帝之后,积极听取群臣的意见,对内以文治天下,虚心纳谏,厉行节约,劝课农桑,使百姓能够休养生息,国泰民安,开创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贞观之治。对外开疆拓土,攻灭东突厥与薛延陀,征服高昌、龟兹、吐谷浑,重创高句丽,设立安西四镇,各民族融洽相处,被各族人民尊称为天可汗,为后来唐朝一百多年的盛世奠定重要基础。

公元649年7月10日(贞观二十三年五月己巳日),李世民因病驾崩于含风殿,享年五十二岁,在位二十三年,庙号太宗,葬于昭陵。李世民爱好文学与书法,有墨宝传世。

2

7

唐太宗李世民的功:

军事才能卓越,助父统一中国;政治清平 ;社会秩序空前安定 ; 扩充教育机构,笼络国家人才;精简政府机构,裁汰冗官冗员;分权制度 ;改革三省六部,朝廷政治清明; 开创贞观之治 ;商业发达。施行开明的民族政策,打击突厥,灭东突厥、薛延陀、高昌、吐谷浑,与周边民族政权保持良好关系,使唐朝成为当时的一个世界性帝国。开放国境 ;对外交流,传播世界的盛唐气象 。

唐太宗李世民的过:

  肆意篡改历史记录,贬低隋文帝,隋炀帝和唐高祖李渊的形象,使后世难以看清历史真相。

贞观后期,唐太宗开始有了一些变化,先从纳谏开始体现出来。贞观十年,魏征发现他“渐恶直言”,这是唐太宗走向一些错误的开始。

用人做不到“疑人不用,用人不疑”,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在魏征死后听信谗言,甚至毁了魏征的碑文。

晚年过度奢侈糜烂 。为人迷信,妄想长生不老。




8

一、化敌为友,虚心纳谏,选官任贤

诛杀了太子李建成,但对同党没有斩尽杀绝,而是量才使用,最大限度平息了矛盾,赢得了人心。

任用魏征、房玄龄等一大批敢于说真话的官员,鼓励官员进言,从而避免了李世民独断专行,一言堂。

对官员的选拔,注重要求又要有才干,又要德行,具体包括身体方面要十分健康;言语方面,有辩才有口才;书写能力强,字体优美;文科和理科有要精通为四个基本标准。

二、厉行节约,严格法制,发展经济

针对隋朝奢靡浪费的教训,李世民禁止修建大型宫殿,禁止了厚葬的习俗。对官员的奢侈浪费也明令禁止。

主持指定封建社会最高法典—《唐律疏议》。加强了法制建设。

经济方面,推行了不少经济复兴措施,如均田制,租佣调法,设置义仓,增值人口,兴修水利等。

到贞观二十三年,全国户数增加到三百八十万户,比刚继位时多了近一倍。

三、妥善处理与少个数民族关系

采取剿灭与和亲并用的策略,629年派李靖打败东突厥。634年又打败吐谷浑。

任用少数民族入朝为官,采取和亲政策,著名的就是文成公主和松赞干布结婚,维护了边境的安宁。

四、重视交流,传播大唐优势

当时长安成为世界各国的向往之地,包括非洲,亚洲等国家的使臣留学生,工匠僧侣都来到唐朝在政治经济文化方面进行学习交流。与大唐密切交往的有七十多个国家。这些外国人交流活动为大唐注入了新鲜的文化内容,带来了先进技术和优质农作物新品种。

过失方面:

一、发动了玄武门之变,对兄弟痛下杀手。囚禁父亲李渊。

二、为了给自己正名,有篡改历史之嫌疑。

三、晚年生活奢侈浪费无度,笃信长生不老药,不再虚心接受大臣正确合理的建言献策。

9

你好,这个问题我来回答

唐太宗李世民的功:

1.社会秩序空前安定

李世民经常以亡隋为戒,注意叮咛自我克制欲望,嘱咐臣下莫恐上不悦而停止进谏,励精图治,在政治上,既往不咎,知人善任,从谏如流,整饬吏治;经济上,薄赋尚俭,为政谨慎;亦致力复兴文教,令隋末动荡之局得以稳定下来。

2.开放国境

唐帝国除了接受大批的外国移民外,还接收一批又一批的外国留学生来中国学习先进文化,仅日本的官派的公费留学生就接收了七批,每批都有几百人。

3.政治清平

在李世民统治下的中国,皇帝率先垂范,官员一心为公,吏佐各安本份,滥用职权和贪污渎职的现象降到了历史上的最低点。

4.分权制度

贞观王朝的三省职权划分则初步体现了现代化政治特征――分权原则。

5.商业发达

贞观王朝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不歧视商业的封建王朝,不但不歧视,还给商业发展提供了许多便利条件,这进一步地体现了李世民的高瞻远瞩之处。在李世民政府的倡导下,贞观王朝的商业经济有了迅速和长足地进展,新兴的商业城市象雨后春笋般地兴起。

唐太宗李世民的过:

1.修改历史疑云

终李世民一生,都担心日后史家如何评论“玄武门之变”,于是曾多次向史官要求阅读《起居注》和《实录》,打破历代皇帝不可阅读的先例。虽史书记载李世民要求“削去浮,直书其事”,但已引来种种推想并举证,认为李世民曾修改两书。

李世民的历史评价:

唐太宗李世民的文治武功,自古就为人所津律乐道,颂扬备至。学界对他的雄才伟略和他对中国历史所作出的重大贡献都给予积极的肯定。李世民是一位有作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在反隋建唐的斗争中起着领导作用,唐太宗玄武门之变的胜利,在客观上对唐初社会历史的发展起着积极作用。

2.晚年过度奢侈糜烂

贞观后期,唐太宗开始有了一些变化,先从纳谏开始体现出来。贞观十年,魏征发现他“渐恶直言”,这是唐太宗走向一些错误的开始。

10

有好有坏,人无完人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