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阿富汗是一个位于亚洲中南部的内陆国家,由于战略地位重要,经常受到外来势力的入侵。但是,几乎无一例外,入侵者要么四面楚歌葬身于此,要么损兵折将黯然退兵。历史上,在阿富汗,波斯人、蒙古人、印度人打过败仗,英国人狼狈而逃,苏联人吃尽苦头,美国人深陷泥潭,阿富汗也因此被称为“帝国坟墓”。阿富汗有什么特别之处,让它得到如此“美名”呢?请听小牛一一分解:

一、独特的地理环境,构成《孙子兵法》所说的“围地”。

从国际地缘政治角度看,阿富汗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它东邻正在崛起的文明古国,北接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等国,西部紧连伊朗,南方则是巴基斯坦。该国地处东亚、中亚、西亚和南亚的接合部,是进入印度洋、南亚次大陆、西亚产油国和亚洲腹地的必经之地。然而,对于需要占有阿富汗的人而言,这里的环境就是《孙子兵法》中所说的“围地”:“进军的路径狭窄,退兵的道路迂回曲折,敌人可用少量兵力就可以对付我们众多的兵力。”帕米尔山结和兴都库什山脉纵横东西,全国五分之四的面积为山地和高原,平均海拔3500多米的兴都库什山脉横陈境内,喀布尔河等大小河流遍布山谷,将阿富汗国土切割得四分五裂的。山峰陡峭,少见树木,山谷狭窄,贫穷荒凉。军事上看,雪山、高原和峡谷密布,碎片化的疆土根本不利于大规模机械化作战,不适合飞机、导弹和坦克等重武器效能的发挥,限制了大国优势兵力的快速机动能力。反观阿富汗人,他们享有地利优势,可以采取小规模军事组织,以灵活机动的游击战,骚扰敌人,袭击敌人,消耗敌人。80年代初,一个苏军摩托化步兵团进入潘杰希尔谷地剿灭当地抵抗者,不料却陷入“围地”之中,遭到阿富汗人的毁灭性打击。27岁的塔吉克青年马苏德率领青年战士,使用简陋的武器顽强地抗击敌人。他们在公路上埋地雷,锁住两头,使敌人成了瓮中之鳖;他们从山顶上居高临下射击苏军,打得敌人无处藏身。就这样,不到一周时间,他们就消灭了400多名苏军士兵,击毁或烧毁军车300多辆。

二、剽悍的民风,不屈的精神,韧性的战斗精神,令入侵者闻风丧胆。

有句谚语“阿富汗人的弯刀是世界上最可怕的东西”,许多入侵者都领教过阿富汗人的厉害。其主体民族普什图人骁勇善战,威风八面,英国殖民者曾吃过不少亏。英国人与沙俄争夺中亚和印度洋的利益,捷足先登,侵入阿富汗。不料80年间,三次战争,三次惨败,最后不得不灰溜溜地离开了这块令他们伤心的地方。阿富汗人用美国提供的毒刺防空导弹击落过苏联的雌鹿武装直升机,一连串的惨败使苏联人渐渐承受不了战争的残酷了;阿富汗人也打下过美国的Chinook重型运输直升机,美国人日益感觉有如在越南,陷入泥潭,无法自拔。前几年,美国剿除Taliban,可是越剿敌人越多,剿得除了较大城市以外,70%以上土地都被Taliban控制。九一一后,美国以打击恐怖主义为由,发动阿富汗战争,与盟国一起,最多动用10万兵力,可是,已累计丧生2400人,受伤20000余人,支出超过10000亿美元的军费。美国在阿富汗的处境就像《孙子兵法》所说的“兵器锋芒被挫,军队士气受损,军力消耗殆尽,国家财物空虚”,进退两难。

三、人种民族部族教派林立,关系错综复杂,无从下手。难以渗透,难以掌握思想动态,难以培植傀儡势力。

阿富汗面积64.75万平方公里,现有人口有3680万。该国民族林立,说着印欧语系和阿尔泰语系的不同语言,沟通难度大。主要民族都是跨境分布,与邻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给国内事务增添了复杂性。阿富汗人分属白种和黄种两大人种,多数人是欧罗巴人种,但北方的哈扎拉人属于蒙古人后裔,社会地位较低,常常遭受排挤。全国99%的人信仰来自西亚的宗教,却分别加入了两大截然对立的教派,教派间时常大打出手。这样一个国家,内部不团结,各种矛盾尖锐,冲突不断。但是,面对外来民族和文化,他们都保持高度警觉,对异教徒文化大力排斥。 Taliban 时期,冒天下之大不韪,摧毁世界文化遗产巴米扬大佛雕像就是一例。历史上,入侵者为实施长期统治,也曾培植在当地的代理人,采取拉一派打一派,用阿富汗人治理阿富汗人的办法,但收效甚微。英国人和苏联人都试图传播东西方的思想理论,移风易俗,改变阿富汗人的信仰与生活方式,都以惨败告终。苏联扶植阿富汗人民民主党政权曾经风光一时,全面实行苏联模式,但最终全面失败。随着苏联的撤军,该政权迅速崩溃,烟消云散,其领导人纳吉布拉更在被俘后惨遭酷刑,暴尸街头……


四、阿富汗战略物资匮乏,进出通道极易被切断。

阿富汗是个落后的农业国,虽然境内自然资源丰富,但工业基础薄弱,粮食和燃料严重依赖进口。而该国崇山峻岭中,交通极不便利,物资进出境主要依赖巴基斯坦方向的几条公路。而公路沿途不仅山高路险,而且有遭受攻击的危险——有抵抗力量的阻击,有当地部族武装的拦截,还有境外势力插手。外国军队劳师远征,千里馈粮,交通线极易被切断。美国和北约有超过80%的后勤补给要经过巴基斯坦来运输,而其运输车队经常在巴境内遭遇袭击,有时竟然有上百辆的油料补给车被击毁燃烧,熊熊火焰遮天蔽日,多日不灭。在这样一个内外环境极为恶劣的国度里驻军占领,成本之高,不是一般国家承受得起的。英国、苏联承受不起,退出了;美国也感到力不从心,也在选择退出。

最佳贡献者
2

阿富汗地处中亚腹地,一个典型的内陆国家,没有出海口,又多山地高原,兴都库什山脉从东北向西南横贯阿富汗,占据了阿富汗国土的四分之三。阿富汗的自然环境非常恶劣,不是一个适合人类生存的地方。

早在东晋时期,僧人法显西行求佛途中经过这里,就曾如此描述道:

“上无飞鸟,下无走兽,四顾茫茫,莫测所之,唯视日以准东西,人骨以标行路”。

所以阿富汗,咋一看好像是没有什么值得一提的。

但事实上,阿富汗的财富都在地下。

阿富汗位于印度次大陆和亚欧大陆板块之间,长久活跃的地壳运动,为这个国家带来了丰富的矿产资源。盐、煤、铁、铜、石油、天然气,当今世界上人类所最为需要的资源,阿富汗都有,而且储量惊人。

据最新的数据表统计,阿富汗的天然气储量约为1500亿立方米,煤矿储量约1亿吨,盐储量3亿吨,青金石储量1300吨,铁矿储量17亿吨,铜矿石储量5亿吨。

而由于交通闭塞,长久的科技发展落后,阿富汗的这些资源大都处于未开放阶段。所以,对于列强来说,阿富汗就是一座未开发的金山,谁不想占为己有?

当然,资源仅仅是阿富汗价值的一部分。

虽然是一个内陆国,但阿富汗的地理位置同样重要。

从宏观角度来看,阿富汗的地理位置是比较核心的一块区域,在整块欧亚大陆之上,阿富汗就像“心脏”一样镶嵌到了各个国家的中间。

比如说以阿富汗为起始点,向东面可以进入中国和东亚的领地,向北可以接壤广袤的俄罗斯和中亚地区,向南可以深入南亚腹地,并可以对印度洋产生辐射影响,而向西则就进入了世界上最敏感的一块地区——中东。

中东的价值,我想不用我多说,其丰富发石油储量完全可以影响世界发展的格局所以英、美、苏联等顶级国家才会相继在中东进行战略深入,而阿富汗对于他们来说无疑是最好的跳板。

换句话说,对于美苏等国来说,在地理位置上连接四方的阿富汗是一个天然的战略根据地。

当时大国之间的较量往往不能太过“张扬”,想取得优势也并不是那么容易。由于很多的战争都远离国土,这些强国们为了减少运输消耗,往往会在作战区域寻找合作伙伴,以此来安排自己的后勤任务。比如说在朝鲜战争中,美国就将日本岛作为了战略基地,有这样一个落脚点,美国的各项行动都方便了很多。

而阿富汗在这方面显然拥有更大的作用,占领这个国家以后,不但能对中东局势造成大的影响,还能对别的地区产生战略压力,所以阿富汗是一块足以让那些大国“疯狂”的地区。

事实上,除了中东地区以外,中亚地区也是一个政治敏感区域。

它是世界上唯一一个既可以称中亚国家,又可以称西亚国家,还可以称南亚国家的国家。也就是说阿富汗处于中亚、西亚、南亚的交叉口,控制了阿富汗就相当于控制了半个亚洲。

英国人曾说:

在陆权强大的年代,谁控制了阿富汗就可以控制中亚,谁控制了中亚就控制了亚洲,谁控制了亚洲就控制了世界!

当年强盛时期的英国以绝对优势拿下了对印度的控制权,他们下一步的发展就是北上控制中亚,以此来图谋更大的霸权。不过横亘在自己扩张道路上的却有一个阿富汗,为了解决深入中亚问题,英国才会对阿富汗采取军事措施。

对于苏联来说,他对阿富汗出手相对“合理”一些,毕竟中亚地区是苏联本土,和自己的发展命运息息相关,为了不让“敌人”将来对自己形成压迫之势,夺取阿富汗的控制权是非常关键的,因为掌控了阿富汗就能维持中亚地区的稳定。

美国的心思和英国类似,主要还是为了扩张政策的落实,为了在亚太地区拥有足够的控制力,美国先后缔结日本和东南亚地区的一些“盟友”,这些盟友让他在亚太地区有了一定话语权。

除此之外,对中亚的渗透也是美国政府非常在意的事情,而阿富汗则是渗透环节中首先要控制的区域。

所以,总结来讲,拿下阿富汗,就意味着拿下了一座有着丰富资源的大矿山,同时又占据一个有着绝佳地理位置优势的“四战”之地,加强了其在这片区域的影响力,何乐而不为呢?

而且最为关键的是,这个国家一直以来都很乱,部族、军阀甚至于塔利班等武装势力,矛盾重重,给了列强以可乘之机。

不过,好东西并不是那么容易得到的。

19世纪起,英、俄间爆发长达一个多世纪、史称“大博弈”的冲突,阿富汗是主战场之一,沙俄吞并里海、咸海沿岸地区后急于南下,已经控制印度的英国全力阻击,1838—1919年,驻印英军三次入侵阿富汗,战术上没得到任何便宜,战略上奠定了阿富汗在英俄之间“缓冲器”的地位。

1979年12月27日,苏军坦克开进阿富汗首都。1989年2月,苏军在死亡14453名军人后撤出。阿富汗战场的失利,乃是苏联解体的主要原因之一。

而后来的美国,再阿富汗也付出耗资万亿、死亡2200名军人代价,收效甚微。

帝国坟场,名不虚传。

3

最近美国和阿富汗塔利班达成了7天的和平协议,这让人感觉这次美国并没有取得阿富汗战争的胜利,反而这几天阿富汗频频袭击美军,导致美军产生了重大的伤亡。而且美国现在仍然想和塔利班达成和平协议,由此可见,美国在阿富汗已经无计可施。但是这个和平协议是非常难以达成的,主要是阿富汗塔利班开出的条件是让美国离开阿富汗,不然还会和美国打18年战争。美国是不愿意撤出阿富汗的,毕竟在这里投资了太多的钱,美国在阿富汗的投资已经超过了马歇尔计划,但倒是现在什么也没有得到。

那么阿富汗为什么会成为帝国的坟场呢?这个名字是阿富汗战争时期前苏联得来的,因为前苏联在阿富汗战争中失败,所以阿富汗被称为帝国的坟场。前苏联之所以失败,是因为当时美国赞助了阿富汗游击队很多肩扛式导弹,因为阿富汗地区都是一些山地,所以普通的装甲部队很难进入到这个地区,因此在作战的时候游击队和正规军差别并不是特别大,因此前苏联出动了很多直升机,这些直升机发挥着重大的作用。后来打的阿富汗的游击队几乎要灭亡了,就是在这个关键的时期,美国赞助了游击队很多的毒刺导弹,这导致战争的天平发生了变化,前苏联由于屡屡作战不力最后失败了。

当然现在美国所面临的情况和前苏联也差不多,前段时间先后有多架美军飞机坠毁,虽然对于一架高空侦察机美军是说由于技术原因坠毁,但是多架武装直升机被塔利班击落则是事实。很多国外媒体表示,塔利班现在有了俄制的肩扛式导弹,到底是从地下武器军火市场买的,还是从别的国家买的现在还不清楚。但是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这里战争的局面,那就是让美国面临着和前苏联一样的窘境,虽然现在美国有很多的高空无人侦察机,以及高空火力打击侦察机。但是这些阿富汗士兵通常隐藏在民众之中,美军无法对民众实行狂轰滥炸。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阿富汗地区是一种自然经济,也就是自己自足的自然经济,这种经济是美国方面消灭不了的,也就是说这里的人基本上全民皆兵,但在关键时期又变成人民,移动的时候并不需要携带太多的物资。不断的用游击队的方式骚扰美军,这样美军投入重装备和武器在财力上是支撑不住的。

4

为什么阿富汗被称为帝国坟墓?

从古至今世界上的强大帝国和超级大国,都没有彻底征服过阿富汗,让他们憎恨,折服和伤心而退。

阿富汗在古今战争历史上,被人们习惯称为“帝国坟场”、“强国伤心地"和“大国绞肉机”等。

阿富汗全称:阿富汗伊斯兰共和国,首都喀布尔,面积64万多平方公里,人口3256万(2O15年统计),宗教信仰伊斯兰教,使用语言为普什图语和达里语等,GDP2OO多亿美元,是世界上最贫穷的国家之一。

阿富汗的民族构成主要以普什图族为最多,其次为塔吉克族、乌兹别克族、哈萨拉族、土库曼族等。

阿富汗地理位置

阿富汗的地理位置:位于亚洲西南部,伊朗高原东北部,是中亚的一个内陆国家。西部与伊朗接壤,北部和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和塔吉克斯坦相连,东部与中国和克什米尔(巴基斯坦控制区,有争议)相邻,南部与巴基斯坦相接。

阿富汗地区在世界古代历史上,曾经是波斯帝国、阿拉伯帝国、沙皇帝国、蒙古帝国和大唐帝国等争夺、控制、占领和侵略的战略要地。

阿富汗人

在近代和现代世界历史上,又有日不落的英国、苏联和美国两个超级大国,对阿富汗进行疯狂的军事占领和侵略。但是他们都妄想彻底征服阿富汗,现在只有美国还继续苦苦挣扎不断增兵,不吸取沉痛的历史教训,结果是不可能像美国想像的那样“美好”,等侍美国的将是要么主动撒军,要么被动撒军。

那么是什么重要原因,让阿富汗成为“帝国坟墓”的哪?其重要原因是:

1,阿富汗人具有坚强的意志和勇敢彪悍的民族特性。

英国侵略军

在1839年~1919年的80多年里,英国为了与沙俄争夺中亚的控制权,扩大殖民地范围,先后三次入侵阿富汗,动用3~5万不等的兵力,最后在阿富汗人民的英勇顽强抵抗下,英军每次入侵阿富汗几乎都是全军覆灭,惨败收场。

1921年11月22日英阿两国停火谈判,签订了协议,英国承认阿富汗独立。英国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日不落”超级强国,都没有战胜弱小的阿富汗,可见阿富汗人民是一个具有坚强意志、勇敢彪悍的民族。

英阿战争

2,阿富汗的地理位置和地理特征,是极其的特殊!

5

谢谢小秘书诚邀回答。阿富汗一个是地处亚洲中部地区的内陆山国,面积64.75万平方千米,人口3466万左右,阿国土绝大部分地区是高原和山地。2018年时阿富汗GDP总量仅193.63亿美元,人均GDP仅520.9美元,是一个货真价实的贫穷国家。但在历史上阿富汗曾经有过多次遭受大国入侵的记录,仅在近现代时期阿富汗就被大英帝国、苏联及美国入侵过。

阿富汗是东亚通往西亚、欧洲的国际交通线上的必经之地,早在2000多年前中国人就开拓了从长安(西安)经今新疆地区和阿富汗等国通往欧洲的重要国际贸易线——丝绸之路,而现在阿富汗的首都喀布尔就是“丝绸之路”上的重要城市,中国古代著名僧人玄奘法师“西天取经”时就曾经路过阿富汗。同时,阿富汗还地处从亚洲北部腹地通往南亚、东南亚地区的战略通道上的必经之处,因此相对贫穷的阿富汗具有非常重要的地缘战略价值。在古代,不管是从东亚方向向西亚、欧洲进行进攻和扩张的强大帝国,还是从西亚、欧洲方向向东进攻扩张的帝国,都必须要设法拿下阿富汗,这样它们才能拥有稳定而可靠的前进基地,从而确保自己能够夺占更加遥远的地方;当这些帝国走向衰落时,它们必须要设法坚守住阿富汗,才能有效阻止新崛起的帝国打败自己,从而保住自己的基本地盘。同时,生活在亚洲北部腹地的游牧民族如果想南下南亚、东南亚来获取财富,也必须先进攻阿富汗才行。上述原因导致了从古代起阿富汗就经常成为强大帝国争夺的焦点地方。

18、19世纪时,沙俄帝国为了实现获得真正的世界霸权的的战略目标,便试图南下印度洋,而夺占阿富汗然后南下成为了沙俄实施南下印度洋战略的优质选择,因此沙俄在夺占中亚的同时积极向阿富汗扩张势力。与此同时当时势力如日中天的大英帝国为了获取更多的殖民地,便试图把亚洲中部腹地纳入自己的势力范围,因此英国发动了武装入侵阿富汗的战争,然而阿富汗人民给了狂傲的大英帝国当头一棒,他们打败了英国侵略军,并于1919年迫使英国不得不承认阿富汗独立。1979年时当时的超级大国苏联为了在与美国的争霸斗争中取得战略优势,对阿富汗发动了侵略战争,但阿富汗人民再次展现了自己的顽强与不屈,他们经过长达10年的反抗斗争后迫使苏联军队最终灰溜溜地从阿富汗撤出。

冷战结束后,美国基于打压俄罗斯的战略考虑,试图将前苏联中亚地区纳入自己的势力范围,这样可以有效压缩俄罗斯的战略空间。而要想控制中亚,美国就必须先拿下阿富汗。2001年美国发生911恐袭事件后,早就觊觎阿富汗的美国便很快以反恐为由于同年10月7日发动了入侵阿富汗的战争。

阿富汗虽然地处内陆、自然环境相对恶劣,但它拥有的自然资源量其实是很大的,例如它的铁矿资源量有17亿吨、铜矿资源量约有2000万吨、煤矿资源量至少有1亿吨、盐矿资源量至少3亿吨、天然气资源量至少1500亿立方米、石油资源量至少3.91亿桶,如果哪个大国控制了阿富汗并大规模开发这些自然资源,还是能够在经济上获取巨大利益的。

6

谢邀!阿富汗是个内陆之国,从外观观赏给人是多山地少的景色。是座落在中亚腹地之处。也是地处中亚、西亚丶南亚交叉口,该国可说是占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地带,横跨半个亚洲。但该国虽是山多地少之囯,可地下矿藏资源多种极为丰富,如石油丶天然气丶煤丶铁丶铜等,可说储藏量之巨。这早就吸引美苏两大国的贪欲目光,可说死死盯住不放,各自总想将阿富汗这块得天独厚的有利于长远战略优势的地带和地下所有的矿藏资源掠夺侵占到手。可苏联先已下手进行掠夺,落个无望地打道回府,没有将这块硬骨头啃了下未。紧接美国继后前往,投入了大量的人力财力,一到如今已有近二十年的时间,也没将这块硬骨头啃了下来,并深深地陷入了难以自拔的战争泥潭,即损兵又折将,耗资之巨,损失之大,没捞到意想的利益效果,还被塔利班无情地赶撵要求美马上将数万之多的美军从基地撒出,并还不断地遭受难以忍受的袭击。就是这样美国在塔利班强行地挤压下,才开口放言说要撒军。那么,美国真地能将在阿富汗所有军亊基地上的美军撒回美国吗?这是根本不可能的。因美国的眼光是放在阿富汗这块神圣的国土上,如将这块神圣国土侵占到手,那就等于为威慑整个亚洲。可说这是美国想实现统霸世界长远规化中的一个组成部分。美国虽在阿富汗战场奔波二十年没捞到意想结果。但仍是有不甘心放弃那种贪欲掠强争霸的野心,这是美国人本性所决定的。总之,阿富汗就是帝国坟场,这句话说得真乃是冾如其分。作为帝国明知这块难啃掉的骨头,还非要顽固到底地坚持啃下去,这是一种独吞贪欲本性而决定的。明知是坟场,偏往坟场进,纯是自找夺死。

7

阿富汗的在近现代历史上,先后遭受过英国、苏联和美国军队的入侵。令人费解的是,这三个帝国都在阿富汗碰得灰头土脸,至少很难说获得了胜利。

日不落的英帝国,从19世纪到20世纪初先后三次入侵,付出了近4万人伤亡和数亿英镑军费,最后主动选择与阿当局签订和约。

号称“战斗民族”的苏联,二战一直打到柏林,1979年12月悍然入侵阿富汗。结果十年战争伤亡近5万人,耗资200多亿美元。阿富汗战场成为苏联不停流血的伤口。1988年,苏联被迫撤军,不久后国家解体。

▲ 入侵阿富汗的苏军

美国,冷战结束后的全球霸主,军事实力冠绝全球。2001年10月,美国以“反恐”为由,出兵阿富汗,至今伤亡近3万人,耗资至少7千亿美元。鉴于阿国境内仍驻有相当数量的美军,这两个数字仍在增长。

阿富汗因此被称为“帝国的坟场”,颇为形象。问题是,三个当时的超级大国为什么都在阿富汗玩不转?难道阿富汗有什么独门绝招专克帝国?

特殊的地理环境

阿富汗位于伊朗高原东部,兴都库什、苏莱曼、帕罗帕米苏斯等海拔数千米的山脉占去其领土的五分之四。

▲ 阿富汗地形地貌

阿富汗北部为山麓平原与阿姆河沿岸平原,这里灌溉条件好,为阿富汗的粮仓,哺育着阿全国25%左右的人口。

南部地区为高原和沙漠。中部地区是高耸的山地和深狭的河谷。这样的地形地貌,不利于大兵团行动,有利于分散游击战,重型机械化武器难以发挥优势,反倒是便携式轻武器高效实用。

因此,无论是英国、苏联还是美国军队,都有一种有劲使不上之感,只能占领少数中心城市,守住几个交通要道,而无法在阿富汗全境运用兵力。塔利班在应对美军空袭时,往往先将武器、粮食及通讯器材等转移到地下工事和山洞中,等美军发动地面进攻时再取出。

▲ 苏联坦克

由于阿富汗境内高原特点,使美苏的空中优势大打折扣。尽管游击队员的防空武器射程有限,但他们只要爬上高山,就能克服这一不足。两个帝国的大部分作战飞机都在他们的射程之中。

阿富汗人彪悍善战

从有文字记载始,阿富汗地区就一直处于异族统治之下,阿契美尼德王朝、亚历山大帝国、贵霜帝国、萨曼王朝、成吉思汗后裔和帖木尔后裔、莫卧儿王国、萨菲王国等多个历史上有名的王朝都在此地留下自己的足迹。

贯穿其中的,则是阿富汗人的反抗斗争。数千年来不断的战火,塑造了这个民族尚武、好斗的个性。绝大部分阿富汗人从青少年起就开始从军。在这样的地区作战,你几乎无法分辨出谁是平民、谁是战士,稍有疏忽,就可能招致杀身之祸。

因此,对外国占领军来说,困难的不是作战,而是要时刻紧绷神经。这种长期紧张造成的压力、恐怖和不安往往比作战本身更让人崩溃。

以部落为基础的社会结构

部落是阿富汗社会的基石。一个部落就是一个有组织的团体,一个小共和国,自己自足,几乎拥有其民众所需要的一切。

阿富汗的部落大多分布于彼此隔绝的山谷、峡谷、河谷和沙漠绿洲中,他们自成体系,近乎独立,对外部世界漠不关心,部落酋长在本部落内拥有至高权力。部落与部落之间,可能老死不相往来。

▲ 阿富汗部落战士

相对来说,阿富汗政府一向软弱无能、对地方政府和部落的控制力很有限。

这样特殊的社会结构,令征服无比艰难。即使击败了阿富汗政府或是扶植了代理人,却不一定能征服阿富汗部落的人民;征服了这个部落的人民,并不代表也能征服另外一个部落的人民。

历史上征服者惯用的分化政策在这里效果甚微,征服阿富汗所有部落,对任何入侵者来说,都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这方面,典型的例子就是英国人首次入侵阿富汗时的遭遇。

1841年12月,阿富汗部落的一个领导人已经与英国就撤军、交出武器达成协议。但英国人撤退途中,没有参与谈判的另一部落的游击队利用山峦地形,一路尾随袭击英军,后者苦不堪言

▲ 阿富汗部落游击队尾随袭击英帝国军队

武器数量多,性能也不差

阿富汗人在长期的反对侵略过程中,积攒了丰富的武器资源。各个部落,不仅是行政和生产单位,还是军事单位。部落内各成员几乎人人拥有武器,担负保卫部落、攻击敌人的任务。

阿政府军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是由部落民众组成的非正规军。这批人往往具有双重角色,既是政府军,又是部落武装的一部分。阿富汗政府发给军队的各种武器装备,就这样进入到部落人员手中。

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何苏联进攻阿富汗时,跟随其前往围剿游击队的大批政府军会突然阵前倒戈,从苏军的帮手,变成苏军的对手,手里拿着的,还是不久前苏联援助的武器。

由于种种原因,阿富汗的抵抗力量总能得到其他国家的武器援助,而且这些武器往往还算先进,与入侵者的装备并没有很大差距。

▲ 阿富汗游击队员使用“毒刺”便携式对空导弹

英国侵入阿富汗时,沙俄政府军事支持了当时的杜兰尼王国。苏联入侵时,大量先进装备通过巴基斯坦运入阿国境内,包括中国制造的12.7毫米重机枪,苏联、以色列、美国和法国制造的便携式反坦克掷弹筒以及美国、英国制造的便携式对空导弹系统。

游击战形式

阿富汗特殊的地形和社会结构,决定了其在抗击外来入侵者时大多只能采用游击战。其作战特点可归纳为:良好的组织性,偷袭的出其不意和速战速决,当地民众加入武装队伍的普遍性,作战中的绝对残酷性。

实际上,面对敌人优势地面和空中火力,游击队很少大规模集结部队。在阿富汗中、北和西部地区,他们化整为零,经常以10-15人的小组为单位,有时隐藏在老百姓中间或高山地区。

▲ 塔利班游击队

他们虽然缺乏先进的通信技术,但依靠基本设备,在公路沿途的村庄安插间谍侦察人员,动用大量当地居民,如牧民甚至儿童,时刻监视敌军的行动路线以及警戒哨的动向。

与敌军意外遭遇时,就尽量想办法脱离接触;实在做不到,就坚决抵抗,等天黑后利用夜色撤退。他们熟悉地形,掌握山区通道和秘密小路,一般能迅速撤离、转移物资。

苏军在围剿阿富汗抵抗武装时,曾不止一次碰到类似情况。游击队员面对苏军或阿富汗政府军,安排两三人为伍的小组掩护大队人马撤退进深山,藏匿武器,然后很快消失在平民百姓中。

阿富汗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正如前文提到的,侵略阿富汗的帝国,总是受到与其争霸的另一国或明或暗的掣肘。

整个19世纪,阿富汗一直处于英国与沙俄争霸的前沿。当时的阿富汗领导人拉赫曼把阿富汗比作“两头狮子之间的山羊”。

英阿第一次战争,其原因就是俄罗斯与伊朗结盟,想打开通向印度的道路。英国人为争取主动,就先占领了阿富汗。

第二次英阿战争前,沙俄先向阿富汗派出军事使团,与阿富汗领导人签订了包括派驻武装的条约草案。英国也想效仿俄国人做法,被阿富汗拒绝,于是再次入侵阿富汗。

▲ 第二次英阿战争的一场战斗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新成立的阿马努拉政府以“自由独立”的阿富汗政府之名,致函英印总督,要求双方在平等的基础上订立新条约。遭到英印当局的傲慢拒绝,英国人宣布驻扎在印度西北边境地区的部队进入戒备状态,对阿富汗进行武力恫吓。

阿马努拉联合苏俄,得到了新成立苏联政府的承认。随后的抗英武装斗争中,阿富汗军队在东、南和东北三个方向都取得了胜利,最终逼迫英国人签署了和平条约

▲ 第三次英阿战争中的阿富汗军队

1970年代末,苏联入侵阿富汗后,反对派武装在巴基斯坦与伊朗的协助下,在两国和阿富汗境内建立起体系完整的军事训练中心。

据不完全统计,这种军事训练中心和据点约200余处。训练教官既有阿富汗原政府军军官,也有来自巴基斯坦、伊朗、美国、埃及和沙特阿拉伯的军人

同时,美国、法国、德国、英国等西方国家还有不少诸如“援助阿富汗难民协会”、“阿富汗民族解放阵线”这样的政治团体。这些团体成为西方国家反对苏联的有力宣传武器,使苏联因侵略行为在国际上声名狼藉。

苏阿战争中的阿富汗游击队

那么多前车之鉴,为何诸多帝国还是前赴后继?

阿富汗地处中亚、南亚和西亚结合部,自古就是东西方陆路交通枢纽,被称为古代东西方文明的“十字路口”。

在当代国际版图上,可以清楚的看出,阿富汗东北与中国相邻,北部是苏联(苏联解体后,现为乌兹别克、塔吉克和土库曼斯坦三国),西部是伊朗,东南部是巴基斯坦,东北部是克什米尔地区。

与周围国家相比,阿富汗是个不起眼的内陆小国,但其身处亚洲心脏的特殊地理位置!

8

地理位置

9

阿富汗称为帝国坟墓最大的特别之处在于他的地理位置和地形,其次就还当地人民的意志力和凝聚力。

众所所周知阿富汗地形主要是山地为主。阿富汗地处亚洲大陆内部,是我国的一个邻国,有一个长长的走廊与中国的新疆接壤,高原和山地占到了全国面积的80%。阿富汗的地势极其险峻。位于南亚与中亚和西亚的交通核心点,阿富汗在伊朗高原的东边,以山地为主,北可遏制俄罗斯,南可直下印度洋,西面是石油王国中东,东面是则是中国。地形十分复杂,各种岩洞和峭壁纵横交错,如今最先进卫星侦察技术也很难测量出阿富汗的地形图。险峻地势也使好多先代化的先进武器失去了作用,当年苏联出兵阿富汗时作没有仔细研究过阿富汗的地形地势,当对阿富汗游击队发动进攻时,苏军才发现他们的机枪和火炮的仰角无法对山上的游击队发起攻击。阿富汗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地形,使其成为兵家必争之地,这里各种势力犬牙交错,同时也是亚洲大陆周边强权的势力平衡点,互相牵制谁也灭不了。

另外一个方面阿富汗有好多民族,没有大统一的民族,很多地方还存在在部落式管理。因此阿富汗政府也没有很好的控制全国局势。侵略阿富汗的很多帝国也没有很好的控制住那些人民。所以虽然侵略能占领一些地方,但那些帝国还是达不到自己预期目标。因此阿富汗获得帝国坟墓之城。

10

阿富汗曾被20多个世界顶尖军事国家所试图征服,但所有的国家都仅仅是在那统治了那么一小会,便再无进展。无论是著名的亚历山大大帝还是横扫亚欧大陆的成吉思汗,亦或者是近代以来的军事实力强大的苏联和美国,都讨不到任何好处。

阿富汗的地理位置位于南亚与中亚和西亚的交通核心点,可以说是自古以来的兵家必争之地,但阿富汗也是由于地形十分复杂,各种岩洞和峭壁纵横交错,纵然是如今卫星侦察技术最为先进的美国也没有关于阿富汗内部最为详细的地图。

阿富汗人口约2600万,上百万的民族主要有普什图族、塔吉克族、哈扎拉族、乌兹别克族等,其他较小民族有俾路支、努里斯坦、土库曼等民族.。这些民族几乎都是伊朗语族,而且几乎都是部落制的跨界民族。他们曾经在中亚叱咤风云,征服过伊朗、印度等国,骁勇善战,民风极为彪悍。

这样强悍的民族以及伊斯兰圣战的力量,加上本身就是跨界民族,外来支援渠道众多。阿富汗地形又极其复杂,非常适合游击战。只要外界提供足够的武器支持,彻底征服阿富汗极为困难。

英国两次全军覆没,苏联也是损兵折将,美国出兵占领喀布尔周边地区外,对塔利班控制区也是一筹莫展。当然这也离不开大国博弈。英国阿富汗战争期间,阿富汗王国背后有俄罗斯帝国的影子。苏联入侵阿富汗,游击队背后是美国的支持。现在塔利班后面有基地组织。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