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万钱,确实是一笔不小的数目,刘邦一张嘴就送出一笔“巨款”,把主人吕太公都惊动了。当然刘邦从来就说大话办小事,这次是更绝,上嘴唇顶天,下嘴唇触地,就是不办事。神奇的是,一张空白支票,竟然抱回一个美人,也算是人间惊喜剧了。

那么万钱究竟是多钱?刘邦这个牛吹得有多大?他是不是真的付不起?我们先看《史记》对刘邦贺万钱的故事:

“单父人吕公善沛令,避仇从之客,因家沛焉。沛中豪桀吏闻令有重客,皆往贺。萧何为主吏,主进,令诸大夫曰:‘进不满千钱,坐之堂下。’高祖为亭长,素易诸吏,乃绐为谒曰‘贺钱万’,实不持一钱。谒入,吕公大惊,起,迎之门。吕公者,好相人,见高祖状貌,因重敬之,引入坐。萧何曰:‘刘季固多大言,少成事。’高祖因狎侮诸客,遂坐上坐,无所诎。”

吕太公因为躲避仇家,逃难跑到沛县安家。由于他与沛县县令关系交好,所以,由县令组织,县里的头面人物,都到吕太公家里祝贺他落户本地。

当然,祝贺不能光用嘴,得有贺礼,吕太公也不能清茶招待,得办宴席。宴会的主持人是萧何,萧何宣布:贺礼不到一千钱的,坐到堂下就餐。

刘邦空着两手,大摇大摆地来了,一张嘴开了一张空头支票:刘季贺礼万钱!门内吕太公听报吓了一跳,这是哪位土豪啊,出手这么阔绰?如同直播小妹被人一笔打赏十万,吕太公赶紧出门相迎。

刘邦也不客气,气定神闲入座。萧何看着吕太公一副恭敬劲,怕他过后受打击太重,忍不住提醒他:“您老别听这家伙胡咧咧,他从来说大话不办事。”

那么,刘邦口中的“万钱”,到底是多少钱?我们将它折换成人民币,跟今天的状况对比,就一目了然。

第一个问题:刘邦这笔礼金值多少钱?

刘邦生活的年代是秦朝,秦朝的货币叫“秦半两”,重量大约是十二铢,是西汉五铢钱的2.4倍,折算成今天的人民币,大约10元钱。也就是说,刘邦口中的“万钱”,大约相当于今天10万人民币!

这么算有点粗略,我们再按黄金价格作对照折算。西汉规定,一斤黄金等于一万钱(五铢钱),也就是说秦朝的“万钱”,相当于2.4斤黄金。

补充说明,秦汉时期的黄金与黄铜不分,二者同价。秦朝的一斤约等于今天的252.8克,也就是说2.4斤约合今天的1.2斤,607克。按400元/克黄金价格计算,“万钱”等同于今天的人民币24万。

我们取一个平均数,刘邦这一张口,就送出了十七八万的一份大礼!刘邦一个小小的亭长,相当于村官,他能承担得起这么大的礼金吗?

第二个问题:刘邦的薪水承担起这笔礼金吗?

亭长是基层官员,严格来讲,都算不上官,只能叫“吏”。亭长的俸禄是多少呢?按照史料记载,亭长属于“斗食”小吏,斗食小吏的月奉为11斛,相当于今天的660公斤粮食。按今天的粮价计算,刘邦的月奉大约为4000元左右。

粮价在古代变动非常大,一斤粮食在太平盛世就值几个铜钱,灾荒之年几千钱也买不来一斤米。不过古人没有电费、煤气费、网费、交通费、房贷、补课费等等,一个月六百多公斤粮食,足够一家五口人生活开销了。按今天生活水准,养活一家五口人,一个月至少也得两万吧?

也取一个折中数字,刘邦的薪水,大约相当于今天一万多块,一年十几万的收入水平。也就是说,刘邦的礼金,至少相当于自己一年的收入!

除非发疯了,才会一把将自己一年的收入送出去!

第三个问题:刘邦的收入仅仅靠薪水吗?

其实刘邦未必承担不起这笔支出。

在后人眼中,刘邦就是个穷光蛋,不事生产,到处蹭吃骗喝,跟流浪汉比,就多一个住的地方。其实这是个误解,在秦朝没有相当的家产,是没有资格获得“公务员”身份的,刘邦能做亭长,就说明他家比较富裕!

刘邦的父亲刘太公经常骂刘邦游手好闲,不像老二刘仲,擅长置家业。能置家业,绝不是寻常人家。类似的证据还有很多,都表明刘邦家其实是一个地主家庭,生活水准比一般百姓要高很多。只是刘邦本人习惯了游走江湖,不愿意干发家致富的工作。

所以,对刘邦来说,他是有能力支出这笔礼金的。只是既然是礼金,就有一个度,谁也不能无节制光看自己的支付能力,而是看行情”。

萧何宣布,一千钱以下坐堂下,说明超过一千钱,就是个很大数字了,两三千基本就是上限了,刘邦蹦出个“万钱”,显然是信口开河,不可信。所以萧何说他“说大话不办事”。

好玩的是,刘邦这次说大话,竟然给自己做了一次免费广告,吕太公一眼相中了貌相奇特的中年大叔刘邦,把自己如花似玉的姑娘推到他怀里,成就了一段传奇姻缘。吹牛吹来个美妻,哪儿说理去!

最佳贡献者
2

虽然一万钱折合成人民币没多少钱,但在当时,刘邦真的送吕家万钱的话,估计刘邦全家要饿肚子了。


刘邦在泗水亭当个小官,比芝麻还小,当时战争频繁,每个月算上吃拿卡要,能拿一千钱就不错了,况且当时低级官吏都是以粮食充薪俸,经常拿不到现钱。

虽然朋友多,但喝酒赌博玩女人,花钱也不会少,《史记》记载,刘邦喝酒经常是赊账。而且刘邦一家子除了他以外,都是以种地为生,没有其他收入,因此如果真的上一万钱的重礼,全家人估计勒着腰带过日子了。


一万钱如果拿到现在,值多少钱呢?史书记载,一万钱相当了一金,但这个“金”水份太大,秦汉时指的是精铜而已。铜当时是制作钱币和武器的重要材料,属于政府严格控制的原料,民间不能随便开采,是稀有物品。但现在铜已经被广泛开采,根据品种二三十元一斤,价格不高。因此用这个标准算,刘邦只随了最低的份子钱,与历史不符。

古代是农耕社会,最具代表的是粮食,因此折算成粮食较准确。秦朝末年义军纷起,粮食价格暴涨,从和平时期的一百多钱一石,涨到了千钱。也就是说一万钱可以买到10石粮食。


秦朝一石相当于现在的218市斤,10000钱可以买到2180斤粮食。如果按2.5元人民币一斤计算,相当于5450元人民币。5000多块钱对于现代人来说不算什么,但在当时,是两口之家人一年的口粮。因此刘邦“贺万钱”喊的惊天动地,但他根本拿不出这些钱来,付了张空头支票。


那么刘邦为什么敢这么喊呢?

一是有意识。他看到去吕家庆贺乔迁之喜的人,上礼千钱以上的才能坐在贵宾席,刘邦平时就喜欢结交当地的权贵,这个机会不能丢。而且坐在堂下太没面子,以后没法在沛县混了。于是他耍起流氓,空喊一嗓子混进圈子里再说。


二是有优势。虽然刘邦只是个小亭长,可是吕家搬到了他的一亩三分地上,就得服他管,这就是平时说的“小鬼难缠”,特别是在当时劳役赋税繁重,如果不打点好刘亭长,估计没好果子吃,因此刘邦有白吃的优势。


三是有气势。刘邦这个人年轻时气势十足,别人见到秦始皇很盛大壮观的队伍时惊得目瞪口呆,他却说:“彼可取而代之也。”虽然是个芥子大的小官,却和县里的官员称兄道弟,也正是这种气势,让吕太公很佩服,认为他是个有前途的人,把女儿嫁给了他。

刘邦白吃白喝,还赚了个媳妇。

3

刘邦随贺万钱故事发生在秦代,秦朝消灭六国后,秦始皇统一了文字、度量衡和货币。秦朝法定货币为黄金和铜钱。纸币是宋朝才出现的,叫“交子”。秦朝黄金是上币,铜钱是下币。铜钱上面铸有“半两”的字样,相传是李斯所书,因此铜钱货币叫“秦半两”,重量大约是十二铢,是西汉五铢钱的2.4倍,折算成今天的人民币,大约10元钱。也就是说,刘邦口中的“万钱”,大约相当于今天10万人民币。

当时给吕公祝贺人很多,主事的萧何规定:贺礼在一千钱以上的,堂上座;不足者,堂下伺候。而贺万钱不是小数目,刘邦说大话,萧何给解围,吕公还看好了刘邦,把女儿吕雉嫁给了刘邦。

4

我是三叔小记,我来说一说!

刘邦好为大言,总爱说点大话,吹点牛,最有印象的、最拉风的,当属那三个字——贺钱万。

地点是在吕公的宴会上,刘邦的身份是泗水亭亭长,一个不是官、不在编制内的小吏。

当时,来拜访吕公的人很多。主持接待工作的人是萧何。萧何定下了规矩,但凡出贺礼钱一千钱以上的,堂上坐;千钱以下的,那坐堂下。两等座位,千钱为线。

他来了,刘邦来凑热闹了……

“贺钱万!”

实际上呢?刘邦“不持一钱”,身上没带一分钱。

司马迁在《史记》这样记载吕公的表现:

吕公大惊,起,迎之门

吕公见到名帖上的“贺钱万”三个字,瞬间大吃一惊,连忙起身。赶到门口,迎接刘邦。然后领他坐堂上。

说到这里,有人疑问,一万钱到底是多少呢?下面粗略的换算成今天的人民币,黄金为贵金属,充当桥梁。

秦朝的“钱”材质以铜为主,外圆内方,方孔圆形,约重十二铢。一两等于二十四铢。所以,又叫半两钱。

从刘邦登基到汉武帝上位,六十多年的时间,汉朝货币改了又改,不断变迁。汉武帝时期先后也多次币制改革。最终于公元前113年,五铢钱通行天下。

一般来说,一斤黄金一万钱,钱指的是五铢钱。那么,一万钱相当于2.4斤黄金。

秦时,一斤差不多250克。金价是391.26元/克。算下来,一万钱是人民币234756元。23万多……

打赏作者一个黄金总盟,让不让人惊喜?

小小县城内,开个party,贺礼钱是二十多万,震惊不?

况且,吕公是为躲避仇家来的沛县,急需拓展关系。宴会上都是些沛县有头有脸的人物,参加宴会的人挺多。

所以,刘邦大话“贺钱万”,很轰动。估计一会儿上县报头版。

实际上,刘邦也出不起这个钱。泗水亭亭长相当于一个乡镇派出所所长。平时,刘邦不从事劳作生产,好酒好色,常常到王媪、武负那里赊酒喝。穷鬼一个,压根没什么钱。

但刘邦敢理直气壮地说“贺钱万”。也是把控到吕公心思,现场捣鼓出一场营销。和宾客打得火热,大家都喝好吃好气氛融洽。席上,吕公还暗示刘邦——待会留下来。

白吃白喝之后,刘邦的单身问题顺便也解决了,娶到吕公的女儿吕雉。

参考资料:

《史记》、《汉书》等。

5

说实话刘邦的“贺钱万”的确是一个非常大的数字。我们对比一下秦朝官员的收入就能明白这是多么庞大的一笔数字。秦朝一个县令一年的俸禄也就差不多几千钱,一个亭长也就刚刚上千而已。也就是说这笔钱至少是刘邦不吃不喝八九年才能攒出来。

考虑到古代物品价值和现代物品价值不同,就拿刘邦的收入套用今天村长的收入吧。今天一个差不多的村长一年的收入差不多也要在三万左右吧!也就是刘邦的“贺钱万”至少不低于二十四万。但实际上他一毛钱都没有拿。

事件经过

“单父人吕公善沛令,避仇从之客,因家沛焉。沛中豪桀吏闻令有重客,皆往贺。萧何为主吏,主进,令诸大夫曰:‘进不满千钱,坐之堂下。’高祖为亭长,素易诸吏,乃绐为谒曰‘贺钱万’,实不持一钱。谒入,吕公大惊,起,迎之门。吕公者,好相人,见高祖状貌,因重敬之,引入坐。萧何曰:‘刘季固多大言,少成事。’高祖因狎侮诸客,遂坐上坐,无所诎。”

吕太公因为躲避仇家,逃难跑到沛县安家。这个事件成了县里的大事件,由于他与沛县县令关系交好,很多人都想结交,所以县令就搞了一个大型的酒宴。

当然这个酒不是白喝的需要交贺礼。由于参加的都是当地官员,当地的豪绅,来的人又比较多。所以当时就规定贺礼到一千钱的到堂上喝,不到一千的堂下喝。刘邦这个时候也来了,刘邦这个时候是泗水亭长,当时一个子都没带。但是到门口他张口就给人家来一句“泗水亭长刘季,贺钱万”

吕公当时就是一惊,紧接着出门迎接他。而他呢,一个子没拿到堂上就找了个最尊贵的位置,当然理由就是我拿的钱多。刘邦不仅在那胡吃海喝,还时不时拿在场的客人开涮,好像是他在请的客,买单也是他做东。但是奇怪的是吕公在酒席宴会之后,主动把女儿许配给他。

要说吕公信他真的是给了一万钱的贺礼吗?估计一开始肯定是信了,但看到他在酒宴上的表现估计是不会信他真给了那么多贺礼。但不管吕公信还不信都没有质疑他,也没有拆穿他,最后还把女儿(吕公的女儿就大名鼎鼎吕后 吕雉)许配给了他,这简直不可思议!

为什么他敢这么撒谎呢?

我感觉至少俩点原因。

第一点:虽然他这个时候官职很少,但是他从来不把县里的那些官员放在眼里。刘邦认为他们都是庸才不如自己,所以他敢于公开撒谎。

第二点:收钱的人是萧何,他和萧何关系铁。萧何职位比刘邦高,他对刘邦特别照顾。刘邦没有当亭长前,萧何就很照顾刘邦。刘邦当了亭长,萧何就更加照顾。刘邦作为亭长有一个职责就是要定期押韵一些服劳役的人去都城咸阳。这是一个苦差事,所以县里的人会给刘邦一些钱,而萧何差不多每一次都比别人多给刘邦一倍的钱。所以因为是萧何在收钱,刘邦才放心大胆的撒谎,萧何肯定不会拆穿。当然萧何为什么这么做,史书没有记载,我们也不知道,只能妄加猜测。可能是萧何感觉刘邦能成就一番事业吧,因为刘邦的确是一个特能折腾的人。

评价

我们常用一个成语评价说谎的人,这个成语就是“大言不惭”。先说说刘邦的“大言”,刘邦的“贺钱万”就是大言。大言考验的是一个人的胆量,没有胆量的人是不敢撒谎的。这也表现出刘邦的胆量出众,他不是一个循规蹈矩的,他是一个敢于冒天下大不为的人。

再说“不惭”刘邦再酒席上主动挑了一个上座,丝毫没有为撒谎感到一点点不安,这一点就更难了。撒完谎丝毫不怕别人拆穿,还能拿别人开玩笑,这也反映出刘邦极强的心理素质。

我感觉这件事恰恰反映出刘邦作为一个政治家该有的胆量和心理素质。

6

《史记?高祖本纪》载:高祖为亭长,素易诸吏,乃绐为谒曰“贺钱万”,实不持一钱。

那么,高祖没有兑现的这1万钱在今天看来是多大的价值呢?

《廿二史札记校正》中,王树民校正《汉多黄金》时说:又王莽传(卷九十九上)云:故事,聘皇后,黄金二百斤,为钱二万万。是黄金一斤折钱一万,可知所谓赐金若干斤者乃举起总数,应有白金与铜钱折算者,未必皆实用黄金。(《廿二史札记校正》(订补本)上 [清]赵翼著,王树民校正,中华书局1984年版,2007年印 P77)

根据王树民校正所说,1万钱可折算为1斤黄斤。古代1斤大约为16两。如果再折算为今天的克单位,则1斤黄金大约800克。(16*50=800)

不考虑黄金价格的波动,按折中价格,现在1克黄金大约320元人民币,则刘邦声称的礼金1万钱,应该价值人民币256000元。(320*800)

想象一下,在秦朝送如此大礼,怎能不被刮目相看?这份礼金就算是在今天看来,也是非常厚重的大礼。(沛县令的这次宴会,萧何安排的是:送礼不满1千钱坐堂下,换句话说只要送礼1千钱及以上,皆坐堂上,可算对送大礼的特别酬谢。)

但是刘邦就像萧何评价的那样,“刘季固多大言,少成事”。这厚重的礼金也确实是刘季的大言,当不得真的。只是刘季最终还是成了事,萧何还死心塌地跟着一起成事,倒也有趣。

7

秦始皇建立了我国第一个封建大一统王朝,秦朝。然而,诺大的秦朝仅仅建立了十几年便二世而亡。随后便是项羽分封诸侯,楚汉战争打响,最后刘邦建立西汉。

项羽在秦朝灭亡的一开始,是行使着周天子职权的,是当时的诸侯之主,而刘邦仅仅是一个被发配到巴蜀之地的汉王。

可就是这样的局势,最后却以刘邦的胜利而告终,这都得益于刘邦的识人之明。正如刘邦称帝后说的那样,自己能获得天下,都多亏了韩信、萧何、张良,也就是汉初三杰。

不过,在刘邦的称帝之路上,还有一个人的功劳,丝毫不比这几位少,但是在史书上却很少有所记载,这个人就是吕后的哥哥吕泽。

吕公初到沛县,刘邦吹嘘贺钱万,却为他的帝业拉来了重要的“投资”

吕后的父亲吕公为了躲避仇家,来到了沛县。因为他与沛县县令关系极好,因此沛县的名门望族基本上都来祝贺吕公的乔迁之喜。

由于人数太多,因此负责座位安排的萧何便规定贺钱一千以下的坐在堂下,而贺钱一千以上的则坐在堂内。

结果刘邦便不乐意了,因为他没钱。但是刘邦虽然没钱 ,但是并不妨碍他想要做堂内的心。于是,他便直接吹嘘到贺钱万。

一万钱在当时可不是个小数目,吕公听闻后马上就出来迎接。结果刘邦却一分钱也没拿出来,但是吕公却并没有看不起他,反而在看了他的面相以后大惊,恭敬地将其迎接入内。后来,吕公更是将自己的女儿吕雉许配给了刘邦。

可以这么说,刘邦和吕家的渊源,完全就是从这个贺钱万开始的。而吕家在后来刘邦称帝的过程中更是立下了汗马功劳。

吕雉之兄吕泽

关于吕泽的记载,其实很少,且吕泽在《史记》中没有单独列传,关于吕泽的记载大多都是在别人的列传中提及。剩下的则是《史记·高祖功臣侯者年表》中记载的:

以吕后兄初起以客从,入汉为侯。 还定三秦,将兵先入砀。汉王之解彭城,往从之。复发兵佐高祖定天下,功侯。

但仅仅是这么一句话,透露出的信息便极为惊人。

首先是第一句话:以吕后兄初起以客从。“以客从”的意思就是吕泽在加入刘邦手下的时候,是有自己班底的。在刘邦称帝的过程中,类似的记载还有很多。比如那个无辜的郦食其,他就是带着自己的班底加入刘邦的,所以史书上对他的记载就是“兵起以客从击破秦”。

其次是第二句:汉王之解彭城,往从之。彭城之战,熟悉楚汉战争史的人应该知道,这场战斗可以说是刘邦起义以来遭遇的最惨重的战役。

在这场战役中,刘邦可以说是将自己前期积累起来的优势完全还了回去。按理来说,此时的刘邦距离失败只有一步之遥了。不仅妻儿被项羽抓住,就连那些墙头草的诸侯也纷纷背叛,此时的刘邦,称得上是众叛亲离。

也就是在这时候,刘邦前往吕泽的驻地,并依托当地,逐渐收拢士兵,这才有了后来的战争。《史记》记载为:吕后兄周吕侯为汉将兵,居下邑。汉王从之,稍收士卒,军砀。

再看第三句:复发兵佐高祖定天下,功侯。佐天下这几个词,分量是十分重的。在刘邦的众多功臣中,只有三个人有如此殊荣,萧何、陈平和张良。至于为何没有韩信,大家都懂。

萧何、张良是何人?刘邦亲自钦点的功臣。而司马迁以这几个词描述吕泽,足可见吕泽的功劳有多么的大。

至于吕泽为何功劳如此之大,却几乎没有记载。大概是因为后期发生了吕后之乱,所以汉朝的功臣将其功绩抹去了吧(仅为猜测)。

结束语

也许刘邦也万万没想到,当年一次无意的吹嘘,却为他的帝业拉来了重要的“投资”——吕家的支持。以至于在彭城之战以后,刘邦还能依靠吕泽重整旗鼓。

8

大家好,我是江城一小子。下面聊下“刘邦贺万钱”。

贺万钱就是指随喜一万钱。一万钱在当时可是一笔巨财,购买力相当强,估计买一套房子不在话下!到具体价值有待详细考证,举例如下:

首先,战国后期到秦代的物价是很低的,正常的粟价每石大约只有几十个钱,一斗米也只要三枚秦半两就够了。可见当时物价很便宜,钱价是贵的。有记载说,纵横家苏秦到燕国去,只要百钱就过了。

其次,刘邦有次出差,萧何等人为他送行。按照当时风俗,朋友出行都应该给点盘缠意。朋友们大多给了3钱,而萧何却整整包了5钱。据说刘邦因此就非常感激,后来新朝建立后,为萧何增加了封地。

当然了,刘邦凭借“贺钱万”一事,娶到良妻,成功争取到了吕氏一族的鼎力支持,为他创立汉朝奠定了牢固基础,此是后话了。

9

刘邦贺万钱,这个万钱相当于今天的人民币多少钱?

我就不从历史上仔细说数据了,我们从我们所见所闻来阐述这个问题。

当时刘邦喝酒的时候,千钱堂上座,百钱堂下座。刘邦说一万钱,结果堂上座,实际一个子都没有。

我就来说说前些年我参加的宴席,我们老板大哥办酒席,我们去参加酒宴。我们就是随份子中的百钱等级的堂下座,我们是2000块。

上万块应该就是堂上座的了,10000以上的是有好几个,当时的场面非常大,有40桌以上。

假如说这时候有人给10万,就相当于刘邦当年的那个数了。

我觉得,当年刘季说一万钱,估计就是今天的十万块。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