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燕云十六州位于现在北京、天津北部,以及河北北部地区、山西北部地区一带。燕云十六州地理条件非常优越,燕云十六州位于太行山北支、燕山山脉一带,向南面向华北平原。这一块区域正好扼守了中原的北大门,地理位置非常重要。

燕云十六州也正好扼守主长城防线的东部段。长城—阴山一线是农耕民族和游牧民族的分界线。如果中原王朝能牢牢扼守住这一条战线,北方的游牧民族则很难进入中原,中原王朝的安全就有保证。汉朝初年这条战线未完全掌握在汉朝手中,刘邦则不得不得采取和亲的政策。汉武帝夺回河南地之后,完全掌握了这一条战线,所以在与匈奴的战争中则处于优势。

燕云十六州一带本来是中原王朝防卫游牧(渔猎)民族的重要屏障,但是石敬瑭为了一己私利却将燕云十六州割让给辽国。石敬瑭将燕云十六州献给辽国之后,长城—阴山一线的东段则完全丧失。燕云一带是中原的门户,燕云一失中原的门户洞开。燕云十六州不在北宋的控制之下,长城—阴山防线则残破不堪,北宋无法守住条战线,无法将游牧(渔猎)民族政权的精锐骑兵阻挡在长城以北。

宋王朝北部没有长城和重要山脉做为据点,等于把自己的大门打开,辽国的骑兵可以随时进出。宋王朝在与游牧(渔猎)民族政权对抗的时候,只能在平原进行战争。这时候北方游牧(渔猎)民族的骑兵便可以在平原上发挥最大优势。北宋不得不花费大量人力、武力,抵御游牧(渔猎)民族南下。两宋最终都没有完全收回燕云十六州,两宋也一直为北方游牧(渔猎)民族所困扰。

朱元璋派徐达北伐。徐达一举攻灭元朝,最终完全收回了燕云十六州。三百多年后,燕云十六州又回到汉族政权手中。明朝政府完全掌握了长城—阴山一线,建立了完整的北方防御体系。明朝建立之后,北部边疆就没有安定过。从朱元璋开始,明朝就一直跟蒙古作战。明朝后期,北方又崛起了满清政权,明清(金)战争成为北方战事的主题。也就是说,虽然明朝完全掌握了燕云十六州,但是并没有解除游牧(渔猎)民族的威胁。

燕云十六州的重要意义在于是长城防线的重要组成部分。长城的主要作用是防守而不是进攻。从秦始皇修筑长城开始,长城一线就是汉民族政权重要的防御工具,而非进攻利器。秦朝修筑长城防御匈奴,匈奴始终不能南下一步。汉朝再一次修筑长城,匈奴依然难以攻破长城防线,云中、右北平等地成为防御匈奴的重要堡垒。隋唐时期,依靠长城防线对抗北方的游牧民族。这些王朝都是将燕云一带当成重要防守据点,却不是当成进攻的桥头堡。

明朝建立之后,虽然一再进攻蒙古,却没有将蒙古彻底消灭。明宣宗之后,明朝基本上对蒙古采取守势。依靠长城一线抵御蒙古大军的入侵,燕云一带成为明朝阻挡蒙古的一道坚实的壁垒。满清崛起之后,明朝基本上也是依靠长城积极防守。长城防线成为满清不可逾越的防线。明朝灭亡之时,满清都没有攻破长城防线。最终吴三桂打开了山海关的大门,清军才得以入关。

由于燕云十六州是防御工具,中原政权能够从容的应对游牧(渔猎)民族南下。拥有燕云十六州,却无法左右长城之北的游牧(渔猎)民族的发展状况。燕云十六州的进攻意义远远小于防守意义。明朝控制燕云十六州,可以从容地防守蒙古和满清,没有解除游牧(渔猎)民族政权的威胁也非常正常。

燕云十六州基本上位于农耕民族和游牧民族的分界线。燕云十六州及以南地区属于农耕文明,燕云十六州以北属于游牧文明。中国古代汉族建立的王朝大多对游牧地区的兴趣不足。汉武帝曾经占领了大漠地区,但是最后汉匈边境还是稳定在长城一线。唐朝更是曾经将蒙古高原、东北一带纳入版图之内,但是时间较短。唐朝的北部边境,也主要是长城一线。

长城以北的降水量较少,无法发展农业,这一带的人口也较少,这些地区对于中原王朝的吸引力不足。中原王朝击败了北方的敌人之后,往往也不会占领游牧民族(渔猎)的土地。经过一段时间发展,此前的游牧(渔猎)民族的空白,由其他游牧(渔猎)民族填充。此后又一个强大的游牧(渔猎)民族兴起,新崛起的游牧(渔猎)民族又成为中原王朝的威胁。

匈奴衰落之后,鲜卑填补了匈奴的空白。鲜卑迁入中原之后,柔然填补了鲜卑的空白,继续威胁北部边界。柔然之后又有突厥,突厥之后有回鹘,回鹘之后有契丹,契丹之后有女真,女真之后有蒙古,蒙古之后有满族。

中国古代统一王朝中,只有元朝和清朝真正做到了废长城而不用。这两个王朝之所以废长城而不用,主要因为本身就是游牧(渔猎)民族,长城以北本来就是自己的大本营。明朝属于非常典型的农耕王朝,自然也面临着秦朝、汉朝、唐朝、宋朝的问题,自然要面临北方游牧(渔猎)民族的威胁。

明朝军队无法彻底消灭蒙古。明朝军队主要兵种是步兵,装备先进了的火器。但是明军的骑兵部队的战斗力却没有蒙古强。明军在中原地区,可以将蒙古军队打得丢盔弃甲。但是在蒙古高原上,明军的战斗力则大大减弱。朱元璋和明成祖时期,明军依然能够打败蒙古军队,但是却不能将蒙古军全歼。在广阔的蒙古高原上,明军始终难以找到蒙古主力,予以全歼。明军打败蒙古军之后,也无法长时间占据;退去之后,蒙古军又重新归来。

由于明军没有给蒙古军致命一击,所以蒙古始终是明朝的威胁。明朝强大的之时,蒙古尚不敢怎么样;明朝实力衰落之后,蒙古成了明朝最大的威胁。明英宗时期,也先大军一度打到了北京城下。明代宗和于谦打赢了北京保卫战,使得明朝转危为安。

面对北方游牧(渔猎)民族的威胁,明朝选择天子守国门。明朝直接将首都放在燕云一带,让天子直接驻守国门,模糊了前线和后方的界限。

明朝好不容易将蒙古耗尽,蒙古终于衰落,但是东北又崛起了更加强大的满清(后金)。明朝又一次受到了游牧(渔猎)民族的威胁,明朝到灭亡也没有摆平满清。

燕云十六州固然非常重要,长城防线也非常重要。掌握燕云十六州可以有效地提高防守的效率,但是却不能阻止王朝衰败,也无法组织北方游牧(渔猎)民族发展壮大。只有王朝本身足够强大,才能真正解除北方游牧(渔猎)民族的威胁。

最佳贡献者
2

导言

中国历史上一直存在北方游牧帝国和南方农耕帝国的二元并立的演进过程。北方永远是南方最大的敌人。而幽云十六州存在的意义是在和游牧民族之间多加了一道藩屏,而无法解决根本问题,即统治北方民族的能力。威胁之所以存在,是因为北方强大的生命力的迁徙能力,这对于古代中原文明是无法企及的。

幽云十六州只是缓冲带

各位对于幽云十六州有一种谜之信仰,即北宋之所以亡国,在于无法取得幽云十六州。这是真的吗?当然不是。要知道这些州郡最大的用处就是建立隔离缓冲带,让南方王朝有更多的时间去准备,或者是与抵御境外的战略相符。

从地理上看,这一块地方并不是一体的,而是呈现明显的两个区块,一太行山脉为区隔,东西两个区域,这类似于战国时代的赵国加上燕国的地理位置。他们两个的最基本的功能就是防御北方势力的南下。而恰恰是如此,北宋在没有幽云十六州之后,在北方的两个个重镇就放在了太原和真定府。依靠城墙进行被动防御。

北方王朝的强势决定了南方不得不选择守势

对于辽金元三朝可能没有概念。你要知道契丹建立的辽国势力非常强横。虽然当时的人口数很少,但辽国的经济水平、文化水平、军事水平都不在南方之下,再加上前期君主都英明神武,你很难说辽国不是一个先进国家,在很长时间内,甚至都有机会南下统一中原的希望。

宋朝虽然有经济基础,但是军事上的守势,依托城市进行防御。所以一直以来北方是宋朝的心腹大患,但是也没有办法去解决。到了辽朝衰落之后,另个一个更加厉害的女真人起来了。他们十年时间消灭了辽国,然后南下灭了北宋。这些和幽云十六州没有关系,和国家经济实力有关。

明朝收复之后,又面临着天子守国门的尴尬

大明朝推翻元帝国之后,还进行了多次的北伐战争。目的很明确,消灭北元残余势力,不让他们有南下的机会。特别是明成祖的北伐最终自己还死在了陆上算是完全尽力了。但是北方太大。无法组织有效的围追堵截,不能完全消灭北方势力这是中原文明的遗憾。

朱元璋之所以北伐成功,根本原因在于蒙古属于外族,统治根基仍在燕云以北!南方人心思汉,一旦天下震动,则呈星火燎原风卷残云之势!其实,南方的战争,一直都是几大汉人势力之间的较量,压根就没元朝啥事儿!南方政权一旦统一,北伐胜利就是时间问题!

当明朝将都城迁到北京之后,就形成了天子守国门的局面。

北方仍然是国家最大的威胁,但是国力已经无法支持他们再进行大面积的军事行动。所以才有英宗北狩的尴尬处境。

结论

幽云十六州不是消灭北方势力的根本,他不过是缓冲而已

3

中国古代,燕云十六州一直被认为是中国南北两方的生命线。谁要是掌控了燕云十六州,谁最终就可能生存下来。

在宋朝及五代之前统一国家中,燕云十六州大部分时间在中原国家手里,因此,北方的少数民族国家,由于缺乏必要的耕种土地,无法过上相对自给自足的生活,因此他们必须南下抄掠,或者挑起和周边其他民族的战争。

而这种物资的缺乏和战争的常态化,也使得北方的少数民族很难成熟起来。所谓很难成熟起来,就是他们很难发展成一个可以延续时间较长的强盛帝国。虽然依靠强人政治,在短期内可能呼风唤雨,但也就闹腾一阵子,便会迅速烟消云散,最后又再次分化瓦解,被别的民族所替代。

(石敬瑭)

不过,自从石敬瑭把燕云十六州送给契丹后,契丹拥有了燕云十六州这块可耕种的土地,同时又获得了较好的战略缓冲屏障。这就使得北方的少数民族国家,获得了成长的环境。由此,北方先后孕育出了辽国、西夏、金国、蒙古等一系列大国。而宋朝在这些北方大国的轮番打击下,先是被占去了半壁江山,接着被占去了全部江山。作为汉人占统治地位的中原王朝,第一次让位于少数民族,中国变成了由少数民族来统治的时代。

从这里,一些历史研究者便得出一个结论,燕云十六州是中原国家和北方少数民族国家之间的生命线。谁要是拥有了这一块地域,谁就会生存下来。

这个结论在历史上获得了普遍认可。不过,这里又出现了一个问题。从蒙古人手中夺过江山,由汉人占统治地位的明朝,获得了燕云十六州。可是,为什么最终依然败给了少数民族国家呢?

而且,明朝不仅仅拥有燕云十六州,他们还拥有比历史上汉唐这样的统一国家更强大的军事力量。汉唐的边关,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开放的。虽然也驻扎了军队,但是无论是军事设置,还是军队的数量,明朝都远远比汉唐要强得多。

(明朝武将)

由于明朝占据了燕云十六州,同时又在边关囤积重兵,这就使得明朝对北方的少数民族具有超强的打击能力。北方少数民族的生存空间,被严重压缩。照理说,在这种情况下,北方的少数民族是很难成长起来的。可是为什么,在如此艰苦恶劣的环境下,满清不但成长了起来,而且最终还灭亡了明朝呢?

不是说燕云十六州是南北两方的生命线吗?为什么“燕云十六州定律”,在那时候不灵了呢?

我认为,并不是“燕云十六州定律”不灵了,而是明朝过度使用了这个定律。怎么解释呢?

实际上,从整个中华民族发展历史来看,中原国家与少数民族并不是绝对对立的关系,而是一种互相依存,互相融合的关系。

少数民族国家离不开中原国家。首先因为中原国家可以提供丰富的粮食,这是少数民族国家所缺少的。其次,中原国家文化发达,政体稳定,老百姓遵规守纪,礼教道德先进。这些,都是少数民族国家需要学习的。

而中原国家其实也离不开少数民族国家。一方面,少数民族国家是中原国家的一个很好的屏障。中国是世界上唯一文明没有断代的古国。之所以文明没有断代,与中华民族自身的内向力有很大关系,但也离不开周边少数民族国家的屏障作用。也就是说,事实上历史上西域国家曾多次发动过试图打进中原国家的战争,包括鬼方、贵霜王朝、西辽、帖木尔帝国等等,但是其实都没能打到中原来。究其原因,与周边少数民族国家的屏障作用是不无关系的。

(少数民族的入侵)

另一方面,北方少数民族国家能给中原国家提供战马、毛皮、药材等等。没有这些支持,中原国家军队的战斗力及整体国力都会减弱。

所以,在汉唐时期,北方的少数民族与中原国家,是建立了一种很好的朝贡体系的。除此以外,由于那时候北方有多个民族,因此,中原国家经过不断分化瓦解,让北方未能做大。

但是明朝的时候,一方面不断压缩北方少数民族的生存空间,另一方面在边防上投入大量的军力。这样一来,北方实际上就没有变化的机会,整个明朝,北方也就主要是蒙古族,没有再次演变成其他民族。而明朝由于强力压制,投入力量太强,最终把自己给压垮了。国内农民起义风起云涌,而这样因此给了北方喘息的机会。努尔哈赤抓住这个机会,仅仅凭借着13副铠甲起义,最后就发展到推翻明朝。

如果明朝不是在边关投入大量军力强力压制北方,最终就不会把自己拖垮,也不会给北方重新崛起的机会。明朝可能改朝换代,但肯定不会再被少数民族政权代替。

(参考资料:《宋史》《明史》等)

4

明朝建立之后,东北、北面和西北面,长城以外北元残部依旧虎视眈眈,如果不在险要之地屯驻重兵,一旦北元骑兵趁势南下,黄河以北就不太容易守住。


明代东南地区已经成为国家经济中心,但是为了北方边防安全,又必须建立军事中心。于是就有了分封诸王的制度,就军事形势而言,明代诸王有前线和后方两种,前线诸王的任务就是防止北元势力入侵,凭借险要据点,沿着长城建立军事重镇,有塞王之称。


诸王在其封地设立王府,设置官员,诸王有统兵和指挥军事之权,设立亲王护卫指挥使司,有三护卫,兵力雄厚。

《皇明祖训》凡王国有守镇兵,有护卫兵,其守镇有常选指挥掌之,听王令旨。凡百征进,若合于理,惟命是听。其护卫系本国军马,并从王调遣。

奉天靖难之后,明成祖就把朱元璋设想的亲王守边给推翻了,朱棣为了防止塞王有样学样再来一次靖难之役,就学朱允炆继承削藩,他把诸位镇守边疆的塞王尽数内迁,这就导致北方边防空虚。


朱棣决定以北京为都城,屯驻重兵,由皇帝亲自统率,抵御蒙古人入侵,但是建都北京最大的问题就是粮食无法自给自足,必须依靠东南,成组就下令疏通大运河运输粮食。

明成祖建都北京之后,为了保卫京师,随即设立明朝九边,分别是辽东、宣府、大同、延绥、宁夏、甘肃、蓟州、太原、固原。每边设立重兵,没有战事就原地驻防,开启战端就相互支援。


明代初期,国力强盛,对付北元势力的方法就是以守为攻,成组一朝大举北伐,以兵威迫使蒙古人远遁,但是随着国力转弱,只能依靠据点进行防守,由攻转守,长城以北的要塞悉数放弃,只能依靠长城挡住北元骑兵。

明代虽然收回了幽云十六州,但是幽云十六州只是游牧民族南下劫掠的捷径,一旦打破这条防线,游牧民族就可长驱直入而再无天险阻挡,所以明代受到游牧民族威胁和收不收回幽云十六州是两码事。

5

燕云十六州不是王者荣耀里的水晶,占了之后对方就发起投降了。

宋朝时燕云十六州是关键是因为北宋的国都无险可守,过了燕山山脉、太行山山脉,到开封都是黄河大平原,非常利于骑兵冲锋,因此北方少数民族可以直接威胁国都。

如果燕云十六州在中原王朝手里,尤其是燕京和云州,那么就如同两颗钉子一样扎在游牧民族南下的通道上。攻未必攻的下,不攻则将自己的大后方暴露,而且会威胁粮道。这就是北宋念念不忘收回燕云十六州的需求,是为了解决自身国都的威胁。

而北方游牧民族始终都在,并不是说占据了燕云他们就消失了,只不过是让他们南下的时候不能全力南侵,从而使得他们不敢南下。

明朝自己国都就是北京,确实如北宋时所预想的那样,有明一代276年,无论是也先,还是俺答汗,林丹汗,甚至皇太极,在没有攻克北京的情况下都不敢大举深入内地。但刚才说了,燕云十六州不是水晶,它只是游牧民族南下道路上的钉子。

6

控制幽云十六州和解除北方游牧民族威胁,二者之间没什么必然联系。

从军事地理角度来看,幽云十六州的价值和作用主要在于这一带的地形易守难攻。

该地区方圆约12万平方公里,东西狭长约600公里,南北纵深约200公里,东临大海,北面、西面则有燕山山脉及太行山脉一支拱卫,形成了一个三面环绕的天然防御体系,保护着南边的千里大平原。

而且,在古代幽云十六州水系十分发达,河流纵横交错,大小湖泊、沼泽星罗棋布,既有利于守军借助水上交通运送兵员、物资,也可迟有效滞游牧民族铁骑的渗透、入侵。

在这样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下,中原王朝再通过修筑长城、加固隘口、增派守军等措施,只要国力不算太差,守住这一地段,阻挡北方游牧民族南下并不算难事。

值得注意的是——很长一段时间里,中国的经济重心都在北方,而且在宋朝以前,黄河的下游支流也都更偏北。

所以,农耕文明在今天的华北、中原地区最发达。也正因为如此,幽云十六州成为游牧民族南下劫掠的捷径,一旦打破这条防线,前者即可长驱直入而再无天险阻隔。

换言之,中原王朝掌控幽云十六州的主要战略意义,在于加大游牧民族南下的成本和阻力,使之无法以最短的路程杀到农耕文明的腹地。

但问题在于,游牧民族也不傻,既然很难走捷径,那就改道绕行呗——从西汉到明代,北方游牧民族除了取道幽云十六州之外,还经常从河套地区、河西走廊进兵,忽必烈甚至大迂回数千里,绕道青藏直插云南,开辟了西南战线。

说到底,按照古代农耕社会的生产力水平和综合国力,中原王朝不可能彻底解决北方游牧民族问题(光是后勤问题就足以将远征大军拖垮),也无法化解农耕经济与游牧经济之间的矛盾。而随着帝国进入内政混乱、经济萧条、变乱蜂起的衰败阶段,更无力阻遏游牧民族的侵袭。

还有个现象很有意思——从匈奴、鲜卑、回鹘到契丹、女真(金代),只要这些游牧、渔猎民族进入中原腹地并深度汉化之后,其战斗力就会严重衰退,而他们的北方祖源地也会被后起的其他游牧民族占据,从而变成他们的心腹大患。

直到蒙古兴起,中国北方才真正变成了单一游牧民族的领地。而清朝解决蒙古威胁的方式也比较独特——

软的一手是满蒙联姻,扶植、拉拢亲中央的一派,同时鼓励藏传佛教传播,减少游牧民族人口(大量青壮年去当喇嘛),削弱其好战性和经济,还设立盟旗体制进一步分化、瓦解蒙古民族内部团结。

硬的一手就是武力清剿,最明显的例子莫过于18世纪中叶乾隆出兵新疆,将几十万人口的准噶尔部几乎消灭殆尽。

7

北方的游牧民族打的是游击战,而且对方速度快,农耕社会根本无法根治。

你消灭了匈奴、又来了突厥,突厥没了,契丹女真又崛起,所以不仅是中国,古罗马那么强大一样也面临着骑马部落的骚扰,甚至一度败战。

真正解决北方问题的,其实是满清,把准格尔直接灭族,后面基本就到了热兵器时代,就没有骑兵什么事了。

8

在解释这个问题之前,首先回顾一下宋朝没有收回幽云十六州的状况吧。


一、地理上天然的屏障失去


幽云十六州大致在今天北京、天津北部、河北北部,以及山西北部。东西六百多公里,南北约两百公里,面积约十二万平方公里。

如果你不知道地形对于战争的意义,那就读读《孙子兵法》,看看诸葛亮在失去荆州之后的作为。幽云十六州跨有燕山、北太行山等山脉,对于北宋的国都及北方经济重镇而言,失去了幽云十六州,也就失去了抵御北方游牧民族的盾牌,寒芒在背。这不仅仅是会使得中原王朝在局部战争上失利,在军事战略态势上,同样是失去了博弈的筹码,居高临下,骑兵可以纵横华北平原。古代战争中,骑兵的意义在于他的高机动性和强战斗力。在科技相对处于落后的古代,速度快便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骑兵在马上冲杀,在一般情况下,步兵很难抵挡骑兵的冲锋,如果重装骑兵对上步兵,大部分情况下我们称之为“杀戮”而非对战,更会冲击士兵的心理防线,失去了士气,战争只是一场狩猎的游戏。

这样一支居高临下,没有大山脉阻挡的骑兵部队,对于华北平原简直是一把达摩克里斯之剑,一把高悬头顶的屠刀将落未落,对于北宋王朝的影响是深远的,包括之后对于北宋的体制、国策,甚至于北宋的的大结局,都深受燕云十六州旁落他国带来的影响。


二、军事上战斗动能的保障失去


这里的战斗动能的保障指的是战争需要的重要资源,具体而言就是战马、劳动力和兵源。

幽云十六州所处的位置,有大量的农耕地、牧场草地、水源,这就决定了幽云十六州当时的经济地位必然是重要的。当时重要的马场或者牧场主要在凉州(西夏控制)、幽州(辽国控制)、云南(大理控制),经济强盛的北宋和辽国不在于一城一地的争夺,而是为了保护农耕区(即纳税区),并且游牧民族会通过野战获取生活物资、财富,并且打击中原王朝的信心,当然我们也可以说这是当时的游牧民族统治力有限,无法全面统治农耕区的一切,采取这种野战的方式满足所需。

正是因为农耕地、雨量,幽云十六州可以容纳大量的劳动力,并为战争提供充足的兵源,“燕赵多有慷慨悲歌之士”,从这点上来说,至少幽云十六州拥有数量不少的适合战争的兵源,并且当地的劳动力可以提供大量的战争物资。


这样一块可以提供大量战争物资的区域失去,对于中原王朝来说,这就背上了沉重的战争、养兵、养马负担。北宋王朝不可能通过农耕区大量养战马来进行野战,并且小农经济的特点,也把大量劳动力限制在了土地上,要战争,就必然要征兵,国战时期的征兵就会损害自然经济,这也就把北宋王朝的战争潜力限缩了。


明朝收回了幽云十六州,为什么北方游牧民族的威胁仍未解除呢?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还是对照北宋的状况来看明朝的情况。

先看看两者各自面对的敌人情况。明朝面对的是七十年换了十个皇帝的元帝国,内部争斗、利益分配不均、消耗巨大,加之蒙古骑兵经过几十年的富贵奢靡日子,得了一身的“富贵病”,随着中原被降服和政权的逐步稳固,蒙古人逐渐丧失了斗志,一些人甚至都不知道骑在马背上的感觉了。加之明朝在南方已经取得了较大的经济优势,火器的运用也对蒙古骑兵产生了影响,北伐时驱除鞑虏,师出有名,人心向明,所以幽云十六州能够较快取得。

而宋朝面对的是巅峰辽国,虽然大宋有钱,但“三冗”问题消耗了大量帝国财政,等到辽国衰弱了,赶跑了辽国的金人却又崛起了,宋朝长期处于较为被动的状态,当北宋北伐的时候,幽云十六州已被游牧民族统治了将近五十年,人心并不思宋,西边还有一个西夏,牵制了大量的西北精锐边军,所以幽云十六州成为宋王朝的噩梦。


既然明王朝挽回了这么多的优势,为什么还是受到北方游牧民族的威胁?


1.不互市或者互市程度低使得北方游牧民族存在大量生存困境

不互市或者互市程度低带来的是盐铁问题等生活物资的缺乏,北方游牧民族当生存面临困境的时候,就不得不铤而走险抢夺生存物资了,这就是战争无法停止的原因,也就是问题所问明朝受到北方游牧民族威胁的回答之一,当然这背后也有明王朝朝贡体制的原因。其后,“俺答封贡”达成了明与蒙古之间的封贡互市,也标志了从元末开始的明朝与蒙古之间的大规模战争告一段落。

2.缺乏对西域的控制

汉武帝时期面对匈奴的策略之一就是斩断匈奴与西域的联系,切断匈奴人大规模西逃的可能,将匈奴困在蒙古高原,后来唐帝国对突厥的战略态势也是如此,而明朝没有沿续汉唐之策略这就导致了终明一朝都不能彻底压制蒙古。其实西域的军事战略地位比其经济价值更加重要,西域的得失在某种程度上,就是中原王朝与北方游牧民族的力量对比的关键,西域得,则游牧衰,西域失,中原就要在边关投入源源不断的财力来保证边境的安全,从而被慢慢的拖死。如果没有朱迪(朱棣)五征漠北,而是投入全力对付察合台汗国,收复西域,那就没有后来的土木之变,没有困扰大明两百余年的北方边患了。

但明朝也是幸运的,由于蒙古各部的分裂,才没有形成威胁明朝存亡的边患。明朝初年,屡次北伐,对蒙古军造成了重大杀伤,威胁减小。但是中期以后,随着明军战斗力的下降,特别是很难组建起大规模的强大骑兵。导致明军在与蒙古军的野战中处于不利的地位。明朝彻底改变积极进取的方针,转而大力修建长城边防,形成了“九边”格局。实际上是摆出了被动挨打的架势,进一步收缩势力范围,放弃了对长城以北广大草原的控制。

3.军户制度严重削弱了明军的战斗力

明朝军户身份世袭,子子孙孙都要当兵,不允许从事商业、手工业,甚至连科举考试也不允许参加。明朝政府分给军户土地,明朝军人的军饷实际上是军户们自己种地产生的,朝廷甚至还要向他们征税。明朝军户的社会地位很低,明人一般以脱离军籍为幸。

明朝军户需要自己种地,所以高级军官常常兼并奴役低级兵丁的屯田,造成军士逃亡量越来越大,卫所制度逐渐衰败,各级朝廷命官占夺屯田,任意役使卫所军士,很多军士甚至被迫为各种权贵种地,沦为佃户。军士们病无医药,死无棺敛,致使军士逃亡量越来越大,而军官则引以为利,以贪污缺额月粮。

军户制度实际上就是把军人变成国家农奴,军士们不仅要服兵役,还要承担繁重的田赋,时不时还要被老爷太太们拉去当免费劳动力使唤。而且,明朝的军士们还要承受各级军官的层层盘剥,军饷被拖欠甚至一年都有,而且发到手里的军饷也不足额,不仅难以养家糊口,甚至冬天连棉衣都买不起,冬天都有士兵冻死的记录。


试问,处于这种状况的明军兵士该怎么面对北方游牧民族的威胁呢?


尽管后期明朝实行募兵制,但养兵耗费大,募兵越多,明朝国库负担就越重,为了维持养兵的规模,只得反复加税加费,向百姓征加各种负担,明朝各种矛盾逐渐凸显并激化,至明末,募兵的训练也逐渐废弛,战斗力转弱,并相继逃亡,终于无法挽救明朝的灭亡。


这就是我对明朝收回了幽云十六州,但北方游牧民族的威胁仍未解除问题的浅见。

9

武功上讲,明无法继承大元故地,尤其灭不了北元,造成明一生受到北方草原威胁,最后干脆龟缩长城以南。实际上汉族人并没有一统草原西藏等蛮族意识,农耕文化限制了视野,草原人可以在中原入主,但汉人难以在非农耕区立足,这就是根本原因。所以感谢大清,正是大清这种气魄,才有了我们现在的疆域。

10

主要是后期自己先不行了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