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飞。
中国历史悠久,朝代更替频繁,大小战争无数,军事家和名将也层出不穷。
一、春秋战国——秦朝时期(前770—前221—前206年)
夏商周时期也发生过很多重要的战争,如阪泉之战、涿鹿之战、鸣条之战、牧野之战等,但信史(有文字佐证)不足,如姜太公估计也是一位出色的军事将领,但传说的成分很大。另外从考古发掘实证看,商朝妇好也是个能干的军事家,却无文字佐证,因此从春秋开始排序相对可信得多。名将的出世,往往是出现在这么几个时期,一是割据之时诸侯混战,二是结束分裂一统江山之际,三是中华民族与北方游牧民族之间的战争。春秋战国时期多名将,皆因这三种类型兼而有之,特别是赵国和秦国,更是名将辈出。
1、先轸(?—前627年)领导晋国军队取得晋楚城濮之战、秦晋崤之战的胜利,奠定了晋国在春秋时期长期称霸的基础。
2、伍子胥(?—前484)伐楚灭越,帮助吴国成为“春秋五霸”之一。
3、孙武(约前535—?),即以《孙子兵法》传世的孙子,史称“兵圣”,论起历朝名将军事影响,毫无疑问首推孙武,非但影响国人两千多年,且其思想已经超越军事领域成为世界的宝贵精神财富。
4、赵襄子(?—前425年),春秋晋国后期,实权掌握在赵、韩、魏和智氏四家之手,以智氏最强。前455年,韩、魏、智联手攻赵,赵襄子独力支撑,又说服韩、魏倒戈,终取得“晋阳之战”的胜利,奠定了“三家分晋”的基础。
5、吴起(约前440—前381年),战国时期卫国人,著有《吴子》一书,与《孙子》一起被后世并称为《孙吴兵法》。吴起先后协助鲁国抵抗齐国,又率魏国军队以少胜多,大败过秦军,但都受到了排挤。最后只好来到楚国被楚悼王任为相,使楚国又强大起来。但楚悼王死后,吴起竟然被乱箭射杀于楚悼王的尸体之上。
6、孙膑(?—前316年),齐国军事家,“知彼知已,百战不殆;不知彼知已,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已,每战必殆”,此名言就出自他之口,另外“田忌赛马”“围魏救赵”的故事皆闻名中外。前354年和前341年,在与魏国大将庞涓的战斗中,分别取得桂陵之战和马陵之战的胜利,使战国初期的超级强国魏国从此雄风不再。
7、赵武灵王(约前340—前295年),赵国国君,公元前325—前299年在位。为了抵御北方少数民族的侵袭,实行“胡服骑射”的军事改革实现富国强兵的战略,使赵国成为“战国七雄”之一。
8、乐毅(生卒年不详),战国四大名将之一。诸葛亮年轻时的志向就是“文成管仲,武比乐毅”,可见乐毅在古代武将中的地位之高。公元前284年,身为赵国人的乐毅被燕国拜为上将后,指挥五国联军伐齐,连破70余座城池,使齐国只余下两座城市。如果不是最后被排挤,说不定就灭了强大的齐国。
9、田单(生卒年不详),齐国将领,齐国七十城失守后处于灭亡边缘,公元前279年,齐将田单据守孤城即墨5年后,凭借“火牛阵”击败燕军,并由防御转向反攻最后收复国土。
10、赵奢(生卒年不详),公元前279年赵奢指挥“阏与之战”击败强大秦军。赵奢还有识人的本领,他经常与儿子赵括谈论兵法,往往处于下风,时人皆以为赵括军事才能极佳,但赵奢却留下遗言其子难堪大任,结果赵括在长平之战中果然丧师辱国。
11、白起(?—前258年),战国“四大名将”之一。全歼韩魏联军、攻陷楚都郢都、以及公元前的260年的长平之战,皆其杰作,可以说白起的战功奠定了秦朝统一江山的基础。只可叹长平之战坑杀四十万赵国俘虏太过残忍了,因此白起最后被秦王逼迫自杀也可谓是报应了。
12、廉颇(前327—前243年),战国“四大名将”之一,“将相和”、“负荆请罪”、“廉颇老矣、尚能饭否”等典故,都是对老将廉颇的高度赞赏,据说在其一生中的战斗中,几乎百战百胜,在各国中有着崇高的威望。
13、李牧(?—前229年),战国“四大名将”之一。据守赵国北方边境,以抗击匈奴而成名。在秦灭赵之战过程中,赵国因中反间计杀了李牧而导致亡国。
14、王翦(生卒年不详),战国“四大名将”之一。是继白起以后秦国的又一位名将,在秦始皇统一六国的连年征战中,赵、魏、楚、齐、燕等五国皆由其父子率军所灭。王翦指挥战役中最有名的一战是灭楚之战。
15、王贲(生卒年不详),与父亲一起同为秦国名将,为秦朝统一大业立下汗马功劳。最出名的是灭魏之战中水淹魏都大梁。
16、蒙恬(?—前210年),蒙恬参与了秦朝统一六国的战争,又为抵抗匈奴的名将,据说还是毛笔的发明者。
除了以上名将外,因《曹刿论战》成名的曹刿(生卒不详)、说出“将在军,君命有所不受”的齐国将领田穰苴、协助勾践灭吴的范蠡(前536—前448)、“窃符救赵”的信陵君魏无忌(?—前243年)也都有杰出的军事才能。
二、楚汉及两汉时期(前206—前220年)
两汉经历了“楚汉战争”“七王之乱”“光武中兴”及抵御外倭的一系列战争,各个时期都出现了一批名将。在楚汉战争中涌现了项羽、韩信、彭越(?—前196年)、英布(?—前196年)、樊哙(前242—前189年)、周勃等名将和张良(约251—前186年)、陈平(?—前178年)等优秀谋士,东汉中兴时又有刘秀(前6年—57年)所统帅的邓禹(2—58年)、吴汉(?—44年)、耿龠(3—58)、冯异(?—34年)、岑彭(?—35年)等“云台二十八将”,但最杰出的莫过于抵御外族战斗中涌现的名将。
17、章邯(?—前205年),秦末大将。率秦军屡次击败陈胜、吴广的起义军,又于前208年在“定陶大战”中击败项梁,无奈难以挽救秦朝灭亡的命运,在巨鹿之战后投降项羽,次又败于刘邦大军而自杀。
18、项羽(前232—前202年)“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成为讴歌项羽的千古佳句,何等英雄气概的人物,推翻强秦残暴统治是多么了不起的成就,然顷刻间却在“楚汉争霸”败于刘邦手下。
19、韩信(前228—前196年),韩信熟谙兵法,可谓中国战争史上最善于灵活用兵的将领,其用兵之道,为历代兵家所推崇。明修栈道、暗渡陈仓,背水为营,四面楚歌,十面埋伏等,都是他为后世留下的著名军事典故。公元前196年,被吕后和萧何设计骗杀,并被诛灭三族。
20、冒顿(?—前174年)匈奴单于,在汉初实现了北方统一,于“白登之围”一战中歼灭汉军,并差点俘虏刘邦,迫使汉朝从此采取“和亲”政策。
21、周勃(?—前169年),参与灭秦和“楚汉战争”的开国功臣。西汉建立后作为刘邦的亲信,更是平定诸位异性王内乱的主将。最后又平定吕稚外戚,是匡扶汉室的重臣。
22、周亚夫(前199—前143年),周勃次子,“文景之治”时期首屈一指的大将,为抵挡匈奴进攻、平定“七王之乱”建功立业,直至被景帝倚为相,却因脾气耿直得罪了皇上及太后等人,最后竟因家仆控告谋反而锒铛入狱,于是绝食抗议而亡。传说早在他身为公子还没位极人臣之时,即有相面老太断言他将贵为公候,也会以饿死结束其一生,真为奇谈。
23、李广(?—前119年)“飞将军”李广真英雄也,一手好箭竟能射穿石虎,一千多年后《水浒传》将花荣的绰号就起为“小李广”。一生长期奋战在抗击匈奴的前线,使匈奴将士闻之丧胆,可惜最后却被迫引颈自刎。
24、卫青(?—前105年),无论以何标准评选中华十大名将,都不会少了卫青。
25、霍去病(前140—前117年),作为西汉征讨匈奴的将领之一,取得了辉煌的战绩,名气一点也不逊色于卫青,只可惜英年早逝。
26、赵充国(前137—前52年)抗击外族侵略的名将。赵充国平定羌族叛乱之战有“穷寇莫追”之言,还创造了史上有名的屯田制。
27、陈汤,西汉末年大将,远征西域的胜利终于结束了西汉与匈奴的百年战争。
28、马援(前14—49年)东汉“云台二十八将”之一,以“马革裹尸还”而被后世爱国将领立志效仿。
29、班超(32—102)为东汉镇守西域多年,以“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而闻名,同胞兄妹班固、班昭也十分出名,史上少有。
30、虞诩(?——137年)东汉名将。
三、三国时期(汉末—280年)
因《三国演义》一书,三国将领为百姓耳熟能详,蜀有关羽、张飞、赵云、黄忠、马超五虎将,魏有张辽、徐晃、李典、于禁、乐进、许诸等将,吴国有孙策、程普、吕蒙、黄盖、陆逊等,及匹夫之勇的吕布,但主要是文学名气大于军事成就。实际上曹操(155—220年)、诸葛亮(181—234)和司马懿(179—251年)倒是比其中多数人更称得上是优秀的军事家。
31、周瑜(175—210)“赤壁之战”奠定了三国割据的局面,周瑜即此战的统帅。
32、关羽(约160—220年)关公作为三国时期蜀国大将,尽管失荆州成为俘虏被孙权杀了头,但此后一千多年却成为忠义的化身,上升至“武圣”地位被朝拜,全国各地都建起了关帝庙,只有孔夫子的文庙才有一比。
33、张辽(169—222年)曹魏名将,武功高强,又谋略过人,多次建立奇功。
34、陆逊(183—245年)吴国杰出将领,击败刘备的“夷陵之战”是历史著名战役。
35、邓艾(197—264年)公元263年,魏国大将邓艾率偏师,绕过姜维的蜀军正面防御,攻下蜀都成都,使蜀汉灭亡,为司马氏统一中国功不可没,然居功自傲,又被钟会等人诬告其谋反,引起司马昭猜疑而被杀,可谓是“出师虽捷身也死”十分冤枉。
四、两晋南北朝(266—316年)
两晋南北朝,分分合合横跨四百余年,期间自然少不了大大小小的战争。期间北方诸雄纷起,从纷乱的战事中脱颖而出,建立一个个国家,即“五胡十六国”。南方虽有陶侃、祖逖、谢石、谢玄、檀道济等名将,却又都偏居一隅,军事成就一般。唯有拓跋焘称得上是军事统帅级人物。
36、羊祜(221—278年)西晋名将,为消灭孙吴政权实现统一大业奠定了基础。同时还是一位具有高尚品格的人。
37、杜预(222—284)作为大将先后北守边关西征吴国,灭吴后又南定两广和交趾,为实现西晋皇朝的统一大业战功卓著,
38、王濬(206—286年)率军攻下了吴国都城建业,结束了三国分裂的局面。晋灭吴之战是中国战争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突破长江天堑的江河进攻战,此役创造了水陆俱进、多路并发、顺流直下的大江河进攻方略,亦为后世用兵长江提供了借鉴。
39、刘渊(?—310年)西晋“八王之乱”后,趁势而起创立了匈奴汉国,给了西晋王朝毁灭性的打击。
40、石勒(286—333年)作为前赵将领东征西伐,最后建立了后赵政权,是从奴隶到皇帝的唯一一人。
41、陶侃(259—334年)东晋名将,为稳定东晋初年动荡不安的政局颇有建树。
42、祖逖(266—321)以“闻鸡起舞”成名的东晋大将,北伐之战收复诸多失地,可惜没有完全取得胜利就去世了。
43、桓温(312—373年)东晋大将,立志统一的他曾三度北伐,可惜错失大好良机。
44、谢玄(327—388年)与叔叔谢石一起指挥了著名的“淝水之战”。
45、符坚(338—335年)统治期间,先后灭亡了前燕、前凉,统一了北方,却莫名其妙地在“淝水之战”溃败,一代英雄最终成为了狗熊。
46、慕容垂(326—396)后燕建立者,是一名杰出的军事家。
47、刘裕(363—422年)讨桓玄、灭南燕、收巴蜀、克长安,收复了黄河以南的广大地区,取代东晋建立了南宋政权。辛弃疾曾写下“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这样豪迈的词句,赞扬他的功绩,遗憾地是他只做了半世英雄,并没能实现南北的统一大业。
48、檀道济(?—436)南北朝时期宋之大将,北伐立下赫赫战功,因其威名被冤杀, “自毁长城” 的典故就指此事。
49、韦睿(?—436)南梁名将,在与北魏“钟离之战”中取得以少胜多的大胜。
50、拓跋焘(408—452)北魏太武皇帝,亲率北魏铁骑,灭亡了夏国、北燕、北凉等诸多政权,统一了北方;向北,横扫了占据蒙古大漠的柔然汗国;向南,屡次挫败南朝,并占据了刘宋的河南之地。
51、斛律光(515—572)北齐名将,骁勇善战,在与北周的战争中多次取胜。无奈正处于高氏暴君统治时期,逃不了被杀的命运。
52、冼夫人(522—602年)生活在广东,致力于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在战乱纷争的南北朝时期,保持了岭南地区百多年的稳定,是真正的巾帼英雄。
南北朝时期,十六国时期的前赵刘曜、后赵石虎、夏之赫连勃勃、前燕之慕容恪(?—367年)、东魏之高欢、以及汉人冉闵(?—252年)也骁勇剽悍,但皆为杀人不眨眼的家伙,就不将他们入选了。北魏之杨大眼、南齐之裴叔业(438—500年)、北周之宇文泰(507—556年)、韦孝宽,南梁之陈庆之(484—539年)、陈朝之陈霸先(503—559年)、萧摩诃(532—604年)也名重一时,因名额所限只能放弃了。
五、隋朝(581—618年)
53、杨素(522—602年)帮助隋朝实现统一大业的军事统帅。
54、高颖,辅佐文帝统一天下的大将。
55、长孙晟(551—609年)曾指挥大破突厥,遏制了突厥大规模攻势的发展。
56、启民可汗(?—609年)东突厥可汗。
隋朝虽存世仅38年,却奠定了后世数百年统一封建皇朝的基业。为隋朝统一立下大功的还有虎将韩擒虎(538—592年)、刘方(?—605年)、张须陀(565—616年)、贺若弼(544—607年)等,但其时陈朝弱小,灭陈之战顺风顺水,就不将他们列入史上名将之列了。隋末农民起义,诸雄混战一番,反而是由贵族出身的李氏家族夺取了政权,那些义军首领都只能称作乱世枭雄。
六、唐朝(618—907年)
大唐是中国最强大的皇朝,因处于盛世,军事实力虽强但战争相对较少,我选中的名将主要集中于唐初和安史之乱以及边关将领。其中皇帝李世民是杰出的军事统帅,而名气较大的程咬金(593—665年)、平阳公主、李光弼、高仙芝(?—756)、李愬(773—821年)就只能落选了。
57、李靖(571—649)非但是唐初开国军功第一人,还是一名军事理论家,将成功的治军、作战经验整理成书传世,
58、秦琼(571—638)唐初开国功臣,不知哪位好事者编出“关公战秦琼”取笑吹牛者的故事,让秦琼同志名气更大。
59、尉迟敬德(585—658年)唐初名将,后世人将其和秦琼放在一起,成为了两位“门神”。
60、李勣(594—667)即有名的徐茂功也,是一位极具传奇色彩的人物,在民间演义中几乎被神化了。
61、苏定方(592—667)早期追随它人南征北战,后来在开拓西域的战事中立下殊勋。
62、刘仁轨(601—685)唐朝海军统帅,取得灭百济、败日本的胜利。
63、薛仁贵(614—683年)唐朝名将。
64、裴行俭(619—682年)征讨东西突厥的名将。
65、安禄山(703—757年)结束大唐盛世的“安史之乱”的罪魁祸首。
66、郭子仪(697—781年)平定“安史之乱”的首功之臣,在唐皇朝风雨飘摇之际,不愧“中兴名将”之誉。
67、李泌(722—789年)为平定安史之乱、讨伐李希烈、抗击吐蕃入侵作出了卓越贡献;还写有《议复府兵制》一书。
68、黄巢(?—884年)唐末率义军转战万里,摧枯拉朽般地地动摇了大唐王朝,并建立大齐政权。“成者为王、败者为寇”,由于最终未能成功而且滥杀无辜,只能被史书称之为流寇了。
七、五代、辽、宋、金、元时期(907—1368年)
五代时期最有名的要数朱温和李克用,实也为唐末将领,其它五代十国的将领都称不上名将,石敬塘甚至自称儿臣。辽、金、元其时要远比同时期的汉族军队强大得多,辽太祖耶律阿保机(872—926年)、辽太宗耶律德光(902—947)、金太祖完颜阿骨打(1068—1123)、成吉思汗(1162—1227年)都是优秀的军事统帅。宋朝虽然富裕,宋太祖赵匡胤(927—976年)也是将领出身,但“杯酒释兵权”后重文轻武,成为经济强国军事弱国,潘美、曹彬(931—999)等在辽军面前常吃败仗,只能丢人现眼地称臣纳贡,让国人读这段历史十分气闷,南宋一朝倒也出现许多名将。
69、李克用(856—908年)唐末镇压黄巢起义军,率沙陀、鞑靼兵攻入关中,迫黄巢军撤出长安,以功封为晋王。后被其子追谥为后唐太祖。
70、朱温(852—912年)随黄巢义军而起家,被任命为同州防御史;随后叛变与唐军一起镇压起义军,成为割据一方的藩镇,还被封为梁王;协助唐昭宗诛杀宦官有功,即控制朝廷大权,最后弑君篡位建立起后梁政权,成为后梁太祖皇帝。
71、耶律休哥(?—998)辽国著名将领,在多次辽宋激战中大败宋朝军队。
72、杨业(?—986年)杨家将满门忠烈,说的就是杨业及其子孙的故事。杨业原系北汉将领,随主归附北宋,在宋辽战争中曾取得雁门关大捷而英名远扬,后因寡不敌众被俘,在辽军敌营中绝食三日而殉国。
73、狄青(1008—1057年)北宋名将首推狄青,尽管北宋重文轻武,始终受到辽和西夏的威胁,而狄青却在北宋将领中脱颖而出,十分不易。
74、完颜宗望(?—1127年)又叫斡离不,是金消灭辽和北宋的统帅。
75、完颜宗弼(?—1149年)即金兀术。《说岳全书》过多渲染了金兀术的败绩,使后人对其战功多有误会。其实他在金朝出将入相功勋卓著。综观其一生在军事领域的表现,连连大破宋朝名将宗泽、韩世忠,平定中原,追击宋朝皇帝赵构迫使宋朝上表称臣,确立了金朝不可撼动的超级政治大国地位。
76、岳飞(1103—1142年)作为一身浩然正气的民族英雄,被宋高宗和秦桧杀害于风波亭,是中国历史上最为知名的冤案。
77、韩世忠(1089—1151年)抗金名将。
78、吴玠(1093—1139年),和吴璘兄弟,皆为抗金名将,取得和尚原之战的胜利。
79、刘锜(1098—1162)与岳飞、韩世忠、张俊(迫害岳飞)并称抗金中兴四名将,取得了顺昌之战的胜利。
80、孟珙(1195—1246年)南宁灭金抗蒙名将。
81、张世杰(?—1279年)南宋末年将领,与陆文夫、文天祥一起被称为“宋亡三杰”。南宋都城临安被攻陷后,他曾多次指挥部队坚决抵抗元军,且战且退一路护送新帝南下直至没有了退路,陆文夫与幼帝跳海后,他也随军而亡。
82、伯颜(1236—1295年)攻陷临安俘虏宋帝的元朝开国功臣。
元朝成吉思汗可谓世界上古往今来最伟大的军事统帅。由于其名声太响亮,以至其手下诸将的名声反而不响了,协助成吉思汗成就大业的“蒙古四杰”——木华黎(1170—1223年)、博尔术、博尔忽(?—1217年)、赤老温,远征西亚和东欧的哲别(?—1224年),成吉思汗的子孙——术赤(1177—1227年)、察合台(?—1241年)、窝阔台(1186—1241年)、拖雷(1193—1232年)、歼灭金军主力的蒙哥(1208—1259年)其实都是当时世界上最优秀的将领。
八、明朝(1368—1644年)
在朱元璋的统帅下涌现了一批诸如徐达、常遇春、李文忠、蓝玉等开国名将,建立了当时世界上最强盛的皇朝。明朝中后期皇帝虽多为混蛋,可是却出现了戚继光、胡宗宪、俞大猷等抗倭名将和于谦、邓子龙、史可法等多位民族英雄,以致腐败的明王朝居然苟延残喘延续了近300年。
83、徐达(1332—1385年)开朝诸将首功之臣,大明朝的军事统帅军功卓著,先是协助朱元璋战胜了强大的陈友谅和张士诚,后又大败元军收复北京一统江山。
84、常遇春(1330—1369)明朝开国将领。
85、郑和(1371—1433年)率水师七下西洋。
86、戚继光(1528—1588)有两件事值得一提,一是组建了“戚家军”,扫平了凶悍的倭寇,可称为民族英雄,二是作出了修建明长城的特殊贡献。
87、袁崇焕(1584—1630年)明朝末年内忧外患,军事实力也明显下降,幸亏有袁崇焕守在关外,挡住了日益强悍的满清武装。怎奈生性多疑的崇祯竟中了皇太极的反间计,竟将袁崇焕外以磔刑,弃尸于市,大明朝怎么能大厦不会倾覆?
88、李成梁(1526—1615)明朝镇守辽东大将。
89、孙承宗(1563—1638年)明末重要将领,曾取得京城保卫战的胜利,最终抗金而牺牲的民族英雄。
90、李自成(1606—?)李自成几乎是黄巢的翻版,尽管威风八面地攻进北京,建立了大顺朝,可皇帝位置还没坐热,就被入关的清军赶下了台,失去了踪影。
91、郑成功(1624—1662)打败荷兰侵略者收复台湾居功至伟,可叹天妒英才,郑成功英年早逝。
92、秦良玉(1574—1468)是中国有史以来最杰出的女将,一生为保卫大明朝征战无数,战功卓著,被明朝皇帝封为“镇东将军”。
93、吴三桂(1612—1678)是最为出名的叛将,“冲冠一怒为红颜”还情有可原,但一生三叛实难让人理解。
十二、清朝(1644年—1911年)
清朝近三百年,从世界最强蜕变到受尽欺凌,其名将也体现了不同时期的特征。早期多为杰出军事统帅,中晚期旗人将领日渐平庸,直至太平天国起义,才出现了一批湘淮名将。另外太平天国军队中也出现了杨秀清、石达开、陈玉成等名将,在抵御外国侵略的过程中出现了关天培、僧格林沁、邓世昌等民族英雄,但他们最终皆遭到惨败,就不将其列入百位将领了。
94、多尔衮(1612—1650年)与同为军事统帅的父亲努尔哈赤和兄长皇太极比较更为杰出,他继承了父兄的才能,为满人入关建立殊勋,最终奠定了大清300年的宏伟基业。没有哪一位清朝将领能够与多尔衮比肩?
95、施琅(1621—1696)原为郑成功的部下,因触犯军法而叛逃成为清廷的走狗,施琅熟悉郑氏军情和台风规律,在其任福建水师提督期间,终于率清军攻克台湾为清朝统一了全中国,客观上也建立了功勋。
96、曾国藩(1811—1872)湘军统帅。数年苦战歼灭了“长毛造反”。小时读史书,他被描述成镇压太平天国起义军的刽子手,现在历史真相大明,太平天国比清廷更加腐败,非但摧毁了江南的资本主义萌芽,而且与“日寇侵华”“文化大革命”一起构成了对中国文物的最大破坏。因此曾国藩被称作“中兴名臣”是名符其实的。
97、李秀成(1823—1864年)忠王李秀成是太平天国后期最优秀的军事将领,与英王陈玉成一起苦撑危局,多次出奇制胜、转危为安,力挽狂澜。但因太平天国过于腐败,难免最终失败的命运,他也被曾国藩所杀。
98、左宗棠(1812—1885年)最值得称道的贡献是在督办新疆军务期间,使边陲之地始终归于祖国的怀抱之中,否则新疆早就成为又一个外蒙古了。
99、李鸿章(1823—1901)淮军首领,在平定太平军的战役中立下大功。李鸿章企图实施精兵强国战略,积极实施洋务运动,并精心打造北洋水师,不料在甲午海战前后全军覆灭,只能丧权辱国地签订城下之盟苟延残喘。
100、袁世凯(1859—1916)一代枭雄,在清末和民国初年叱咤风云。驻守朝鲜暂露头角,“小站练兵”起家,镇压义和团成名,被清廷倚为重臣。民国建立后强权获取大总统宝座。即使死后,其建立的北洋军阀也深刻地影响了中国的历史。
立德、立功、立言,古人称之为“三不朽”,能达到三不朽标准的那就是圣人了。
不分文武,能称得上圣人的,本就没有几个,若是用此来评价军事名将,基本上为零。
我们就以宋太祖时期对武庙七十二将进行调整为例说明一下。
一、宋太祖按“功业终始无瑕者”,将诸多武将逐出武庙
武庙名将到唐末形成了武庙七十二将的说法,这些武将入围评选的标志基本上按“立功”的标准。
但是宋太宗看大白起在列,说“起杀已降,不武之甚,何为受享于此?”命令去掉。
最终按“功业终始无瑕者”重新评选,这时候的标准就是重道德,即所谓的“立德”。
参照立德标准,我们能看到七十二将基本都被大换血了。
“退魏吴起、齐孙膑、赵廉颇、汉韩信、彭越、周亚夫、后汉段纪明、魏邓艾、晋陶侃、蜀关羽、张飞、晋杜元凯、北齐慕容绍宗、梁王僧辩、陈吴明彻、隋杨素、贺若弼、史万岁、唐李光弼、王孝杰、张齐丘、郭元振二十二人。”
一些耳熟能详的名将都被换掉了。
而取代他们的可能德行好一些,但是军功没有这些人显著。
所以单看立德、立功标准,七十二将就没有剩多少人,就更别说立言了。
二、立言更是很多武将跨不过去的门槛
立言,可以理解做学问,你要知道很多人武将、猛将文化水平都不高,甚至有的不识几个字。
这一点就能刷下很多人,如果再要求他们著书立说就更是强人所难了。
别说武将,那时大文人,能著书立说的也没有几个,也许有著述,但立说可是难的。
武将的著述自然要以兵书为中,古代留下兵书的军事家屈指可数。
孙武的《孙子兵法》、孙膑的《孙膑兵法》、吴起的《吴子》、姜子牙的《六韬》、尉缭的《尉缭子》、司马穰苴的《司马穰苴兵法》、李筌的《太白阴经》、许洞的《虎钤经》、戚继光的《纪效新书》、《练兵实纪》,这是古代基本比较著名的兵书。
然而这里不少是后人伪托的,也有的作者本人并非军事家。
再结合立德、立功标准,那就武将达标了。
一般来说,达到“三不朽”标准的只有两个半,孔子、王阳明和曾国藩,其中曾国藩算半个。
同时满足这三个条件的称为“三立完人”。能成为“”三立完人”的中国历史上只有三个半。
诸葛亮、范仲淹、王阳明算三个
曾国藩算半个
曾文正公
中国历史悠久,朝代更替频繁,大小战争无数,名将也层出不穷。经过研究,我从春秋时期开始,到民国时期,选出以下对历史进程影响较大的100位名将。
1、孙武——伟大的军事家,史称“孙子”。
2、吴起——所谓“孙吴兵法”者之一。
3、曹刿——春秋鲁国将领,因《左传》之《曹刿论战》成名。
4、赵襄子——战国七雄之一赵国的创立者。
5、乐毅——指挥燕国军队连续攻破齐国七十余座城池。
6、田单——以火牛阵守住齐国孤城即墨,并反击燕军收复齐国国土。
7、白起——秦国最优秀的将领。
8、赵奢——赵国名将,阏与之战的指挥者。
9、廉颇——赵国所倚重的老将。
10、李牧——赵国曾大破匈奴的名将。
11、王翦——秦统一六国的出色指挥者。
12、蒙恬——秦朝北击匈奴的名将。
13、王贲——与父王翦同为秦名将。
14、章邯——秦朝名将。
15、项羽——“西楚霸王”。
16、韩信——楚汉战争的杰出指挥者。
17、英布——楚汉战争的名将。
18、彭越——楚汉战争的名将。
19、樊哙——西汉开国功臣。
20、周勃——西汉开国功臣。
21、周亚夫——平定“七王之乱”的西汉大将。
22、李广——西汉抗匈奴名将。
23、卫青——西汉抗匈奴名将。
24、霍去病——西汉抗匈奴名将。
25、赵充国——军队屯田制的创立者。
26、陈汤——结束西汉与匈奴百年战争的名将。
27、邓禹——东汉开国“云台二十八将”之首。
28、耿弇——“云台二十八将”之一。
29、马援——以“马革裹尸还”而闻名的东汉名将。
30、班超——以“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而闻名。
31、吕布——有勇无谋的代表。
32、周瑜——决定三分天下之“赤壁之战”的军事指挥。
33、关羽——蜀之大将。
34、张辽——魏之大将。
35、陆逊——“夷陵之战”的军事指挥。
36、邓艾——魏攻下蜀国的军事指挥。
37、杜预——实现西晋统一大业的杰出将领。
38、王浚——西晋伐吴的军事指挥。
39、陶侃——东晋名将。
40、祖逖——以“闻鸡起舞”出名的东晋名将。
41、桓温——三度北伐的东晋将领。
42、谢玄——“淝水之战”的军事指挥之一。
43、杨大眼——北魏名将。
44、檀道济——典故“自毁长城”出处的南朝宋的名将。
45、裴叔业——南齐名将。
46、韦睿——南梁名将。
47、斛律光——北齐名将。
48、侯景——南北朝时期出尔反尔的著名叛将。
49、萧摩诃——南陈名将。
50、高颖——隋之第一将。
51、韩擒虎——隋灭陈名将。
52、贺若弼——隋灭陈名将。
53、刘方——隋征伐南方之名将。
54、张须陀——为隋亡而赴死的名将。
55、李靖——唐朝开国的杰出军事指挥。
56、秦琼——唐朝开国功臣。
57、尉迟敬德——唐朝开国功臣。
58、程咬金——唐朝开国功臣。
59、李勣——唐朝开国功臣。
60、苏定方——唐朝名将。
61、裴行俭——唐朝名将。
62、薛仁贵——唐朝名将。
63、薛丁山——唐朝名将。
64、高仙芝——唐朝名将。
65、郭子仪——唐中兴名将。
66、李光弼——唐中兴名将。
67、李愬——以“雪夜下蔡州”成名的唐朝将领。
68、李克用——唐末名将。
69、耶律休哥——多次大败北宋军队的辽代名将。
70、杨业——北宋名将,杨家将之首。
71、狄青——北宋最优秀的将领。
72、金兀术——金朝消灭北宋、欺压南宋的大将。
73、韩世忠——南宋抗击金国入侵的名将。
74、岳飞——千古名将。
75、张世杰——南宋末年抵抗蒙古入侵以身殉国的将领。
76、木华黎——“蒙古四杰”之一。
77、博尔术——“蒙古四杰”之一。
78、哲别——蒙古西征的先锋。
79、伯 颜——元朝灭宋的开国功臣。
80、徐达——明朝开国的军事统帅。
81、常遇春——明朝开国时期的名将。
82、李文忠——明朝开国时期的名将。
83、蓝玉——明朝开国名将的后起之秀。
84、于谦——在“土木之变”后拱卫北京的兵部尚书。
85、戚继光——抗倭第一名将。
86、邓子龙——远征朝鲜打败幕府将军丰臣秀吉的名将。
87、袁崇焕——明末被冤杀的大将。
88、郑成功——收复台湾。
89、吴三桂——“冲冠一怒为红颜”而引清兵入关的叛将。
90、多尔衮——清军入关一统天下的军事统帅。
91、施琅——清统一台湾的水师将领。
92、福康安——为清朝安定边陲的大将。
93、关天培——镇守虎门炮台而牺牲的老将,清爱国将领的代表。
94、僧格林沁——清朝主张抵抗西洋入侵的名将。
95、石达开——太平天国名将。
96、陈玉成——太平天国名将。
97、李秀成——太平天国名将。
98、左宗棠——维护祖国统一有功之臣。
99、张自忠——“抗日第一名将”。
100、薛岳——歼灭日寇最多的国军将领。
春秋时鲁国大夫叔孙豹称“立德”、“立功”、“立言”为“三不朽”。“立德”,即树立高尚的道德;“立功”,即为国为民建立功绩;“立言”,即提出具有真知灼见的言论。此三者是虽久不废,流芳百世的。据说,我国历史上能够做到三不朽只有两个半,分别是孔子、王阳明和曾国藩(半个)。
《左传》——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三不朽。
王守仁,又叫王阳明,是明朝的浙江人。王阳明是中国古代哲学史上的“心学大师”,对于人生存在意义所作的哲学反思,具有反叛性、挑战性。他的功劳在于使得人的主体意识得到空前提高,这个也是一翻思想意识的历史。今天在浙江余姚有一个“四碑亭”,有一个纪念他的碑亭。人称王阳明是“治学之名儒,治世之能臣”。他的故居有一副楹联为“立德立功立言真三不朽,明理明知明教乃万人师”。
曾国藩,曾国藩这个人物有点争论,但是他也是一个很重要的人物,清朝时期的军事家、理学家、政治家,文学上也有成就。所以说,凡是“三不朽”人物都有够三条,立德立功立言。他在中国近代史上颇有争议:他既是镇压太平天国的元凶,又是洋务运动的倡导者。曾国藩大到治国、治军,小到治家、修身都有很多东西值得人们思考和学习。毛泽东认为,曾国藩学术之所以有“可贵”之处,在于不拘泥词章文字本身。毛泽东、蒋介石、梁启超等都把他作为人格偶像来崇拜。毛泽东有一次给信黎锦熙写信说 :“愚于近人,独服曾文公。”就是近代的人对我来讲,最佩服的人就是曾文公了,就是曾文公。蒋介石多次告诫他的子弟说:“应多看曾文正,胡林翼等书版及书札”。有人用对联总结曾国藩的一生:“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为师为将为相一完人。
我认为中国历史上有范仲淹、岳飞和曾国藩此三人满足立德丶立功和立言条件。
范仲淹(989年一1052),北宋著名政治家丶改革家丶军事家和文学家。他的巜范文正公文集》名满天下,"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鼓舞千秋万代之人。
他戍边西北,功绩傲人。改革军制,收扰流民,开展军民屯田,使西夏不敢侵犯边境。时人称赞"胸中自有数万甲兵"。
他失志改革,成果显著。他道德高尚,许多事迹感人至深。
岳飞(1103一1142)南宋军事家丶抗金将领丶诗人和书法家。其"精忠报国"事迹千古流传。
岳飞带领的岳家军,纪律严明,作战勇敢,收复大片失地。其抗金事迹受到人民称赞。他的母亲在其背上刻有"精忠报国“四个大字。这家训一直鼓舞他恪尽职守,报効国家。其忠勇为世代传颂。
岳飞是著名的诗人和书法家,他的《满江红.写怀》和《满江红.登黄鹤楼有感》都是传颂千古名篇,气势雄伟,风格豪放。“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十分励志和霸气,催人奋进。
岳飞"出师未捷生先死,常使英雄泪满襟"!他的死是千古奇冤,是时代悲剧。
曾国藩(1811一1822)晚清著名政治家丶军事家丶文学家,湘军创立者。他的存在为晚清苟延喘息半个世纪。他思想深远,创立洋务运动。他曾镇压太平天国运动。
曾国藩著有巜曾国藩家书》其内容主要涉及修身丶齐家丶劝学丶理财丶交友丶为政、养生和军事等,全书包含近1500封信。这些书信看似信手拈来,其实蕴藏无数真知良言,读后醍醐灌顶。
"行事不可任心,说话不可任口","不思,故有感";"不求,"故无得;"不问,故不知"。……他的许多精僻语言,让人回味无穷。勤丶恒丶谦丶诚贯穿其人生。
曾国藩是清朝集大成者。毛主席和蒋介石对其非常推崇。其影响之大由此可见。
我是天晴爱睡觉,我来回答;
立德立功立言是古代文人的自我追求;
古代武将立功的大有人在,立言的少之又少。
再加上立德,那就又刷了一大批。
思来想去只有两人;孙膑,其著有《孙膑兵法》,带领齐军于桂陵、马陵两次大败魏军,击破魏军霸权,本身也无道德污点。
李靖,唐朝开国功臣,著有《李卫公问对》,破突厥,平江南叛乱,打高句丽,本身道德无亏。算是第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