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对于不了解三国的人,最大的误解就是——荆州是一个城市。

这不能怪谁,因为三国故事里荆州好像很容易打下来,让人感觉像一座城池一样。就连张艺谋根据《三国.荆州》改编的电影《影》,也直接把荆州简化为了一个城市。

实际上,三国时期的荆州,不是一座城市,而是一个省,而且是一个大省。

从秦始皇开始,中国的基本政治格局就定调了——郡县制。汉承秦制,继续了朝廷——郡——县的制度,中央政府直管郡太守,太守直管县令。

而九州制度,最早从大禹时代就确定了下来,但只作为一个地理上的概念,在行政上是没有这一级的。

情况到什么时候改变的呢?汉武帝时期,汉武帝时,朝廷决定设立监察官监察地方官的行动,每个郡都设监察官就太分散了,于是将全国设为十三个大区,每个大区的监察官负责监视境内的几个太守,监察官的名字叫做“刺史”。这就在地方行政上最早有了州的概念——十三刺史部。

但西汉时期,刺史和太守没有隶属关系,刺史不是太守的上级。

情况到了东汉逐渐改变,东汉时期,地方情况实在太乱,刺史就逐渐有了省长的意思,开始管理太守了。

到了东汉末年,黄巾起义之后,刺史需要一个正式的名分来管理地方了,否则实在压不住境内的起义军。所以从刘璋他老爹刘焉开始,益州刺史改称益州牧,正式成为了说一不二的封疆大吏。

而荆州,就是天下十三州中的一个,荆州下辖九个郡,最早的荆州牧,是刘表。

荆州管辖的地方,包含现在的湖南湖北两个省,还有现在河南的一部分,面积将近五十万平方公里,绝对算是个大省。放在当年的十三个州里,荆州也算是面积最大的几个省之一。

可是面积大并不代表实力强,虽然荆州的经济实力也算可以,但三国时期,中国的农业生产基本还以北方为主,荆州相比于中原地区的各州,在人口经济方面并不占优势。但荆州在刘表的统治下,战乱较少,社会稳定。所以有很多中原地区的人民来荆州躲避战乱,比如诸葛亮年幼时,就是因为徐州地区在曹操的打击下民不聊生,才逃到荆州的。也正因如此,荆州的人才特别多,三国志里有传的人物中,荆州人占了超过一半。

但荆州之所以是三国竞争最激烈的几个州,主要是因为地理位置。


简单的说,荆州占在三国的三岔口上。

占据荆州,北上,可以直接威胁曹魏的统治核心——许昌,相距不过几百里,关羽北伐时打的曹操一度想迁都。西进,可以沿着长江威胁四川,东吴方面就想通过南郡进攻刘璋。最重要的是——荆州占据长江中游,从此地进攻下游的东吴首都建业(南京),将会有巨大的优势。

所以,对于魏蜀吴任何一家来说,荆州都非常重要,是自己安全的保障和发展的窗口。也正因为如此,荆州在三国中从来没有统一在一个政权下。

荆州最早归属刘表,曹操南下之后,全部归属曹操。可惜曹操很快赤壁大战,丢掉了除南阳之外的所有荆州土地,而刘备占领了荆州的大头——除南阳、南郡、江夏以外的六个郡。

在之后,为了巩固孙刘联盟,鲁肃劝孙权把辛苦打下的南郡借给刘备,刘备得到了除南阳、江夏以外的荆州七郡。这就是所谓“借荆州”的来历,借的不是整个荆州,而是南郡。


再之后,刘备西征,进攻了益州,占领益州以后得刘备横跨荆、益。此时东吴来争夺荆州,刘备和关羽列好架势准备开战,正当大战一触即发时,曹操进攻汉中,刘备必须回援。因此刘备与东吴紧急签订合约——将长沙、桂阳和零陵的一部分还给东吴,史称“湘水划界”。

(图中就是湘水划界以后得三国势力)

荆州就这样一直是三家共享,各占一部,刘备得到了大头。

后面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关羽北伐,东吴背后捅刀子,关羽败死,刘备部分的荆州全部丢掉了。东吴占领了除南阳以外的荆州全境,三国疆域由此划定,蜀汉成为了势力最小的一方:

丢掉荆州以后,蜀汉政权再也没有了发展空间。从汉中北伐的难度,比从荆州北伐的难度大的多,而对我曹魏的威胁却小的多。可以说,从失去荆州以后,蜀汉政权的悲剧就注定了。

最佳贡献者
2

东汉末年分三国,烽火连天不休,在乱世的兵峰中,荆州的区划也在不断地变化

华夏自大禹时起就有九州的说法,汉武帝分天下为十三刺史部(包括长安附近的司隶)但是这时候,各州刺史还只是监察的虚职,各郡实际上也不归刺史部辖制。到了东汉末年黄巾起义,朝廷的兵马不足以剿灭天下的起义军,于是辅政的大将军何进代天子下诏,命令各郡自行招募兵马保境安民,于是藩镇四起,后来汉室宗亲刘焉为了避祸朝廷,自行请任益州刺史,到这东汉的州牧才有了正式的权力监管各郡。

东汉十三州

这时候荆州上直属东汉中央政府,下辖南郡,长沙,武陵,零陵,江夏,桂林,襄阳,樊城,南阳等九郡,毫无疑问类似于今天的省级单位。

赤壁之战后荆州被曹孙刘三分瓜分,变得支离破碎。

荆州三分

荆州的襄阳樊城在曹魏手上;江夏,南郡,长沙,武陵,零陵,江夏,桂阳先归刘备后归孙权,三国建立后曹魏和东吴都设立了荆州刺史,其中曹魏控制襄阳樊城,东吴控制江夏,南郡,长沙,武陵,零陵,江夏六郡,虽然这时候荆州地盘变小了,但是仍然是一级行政区。

荆州全图

总的来说,三国时的荆州毫无疑问相当于现在的一个省。以上就是小编的看法,如有出入还请斧正。

3

简单说一下,

秦朝的郡 是省,也是大郡,略微小于现在的省。

先秦以前 州是地理方位叫法,不是行政区,即使是前汉和后汉绝大部分时间都是,只有短短几十年行使州牧制,州作为行政区。

秦 地方最大就是郡守,也就是太守,天下36郡。每郡一监察使。

刘邦建前汉,不再每郡设监察使,而是以地理方位上的九州 设置监察使,一个州内的郡共用一监察使,也就是我们经常听到的州剌使。只有汇报权,没政权和军权,俗话没兵没地盘,可能连固定办公室都没有,也不能干预郡守的事。郡仍是一级行政区,与封国平级(这里仅指区域的行政级别,而不是说太守跟封王平级)。

州剌使向御史台汇报,长官是御史大夫,次官是中丞,中丞品秩一千石,剌使八百,郡守两千 级别基至高过御史大夫,但毕竟人家是京官,所以也谈不说太守就一定比御史大,但比剌使大那是肯定的。

王莽行过州牧制,后汉光武废除,到刘焉(刘璋他爹)时又要求做益州牧,恢复州牧制。与其说董卓是祸害,我个人认为刘焉才是,诸候相争伐的罪魁祸首,为啥,因为把体制搞乱了, 本来剌使没兵没地盘,太守说了算,这一搞 剌使又像州牧,不知道谁管谁,就开始拉帮结派抢地盘了。

在两汉不停的拆郡,郡越拆越小,到三国时就有一百多郡了,比如原来整个成都平原及周边都为蜀郡,汉末时拆成了 广汉 犍为 蜀郡 梓潼等。

说了前面那些废话再回到正题来说, 荆州是啥,原九州之一,后说十三州, 以两湖为主体,含河南部分,江西和重庆一小部分, 汉中东三郡后划入荆州,原属汉中也就是益州。 另外还含两广略微一部分,见后面附的荆州剌使部图。

简单总结就是 以汉而言 大多数时间不是一个行政区, 所指面积大于现在的省,约将近三省。 比如益州 主体就是云贵川渝四省(市)加陕南。

题外话,刘表初为荆州剌使,弄明白了是什么级别,再来看人家一人一马入荆州,还是相当不容易的,没有书上说的那么不堪。刘焉是带着州牧的头衔,籍东州兵武力威服的。

至于我们常听到的说 关羽大意失荆州,其实是指两郡半,也就是1/3个荆州,其它2/3在曹孙手里, 狭义上的荆州特指南郡 刘表实际掌控的地方,治所城池是襄阳,也就是郭大侠抗蒙古的地方。

图一 刘表 仁厚长者之风

图二 刘璋他爹 奸邪之气

图三 荆州剌使部




4

三国时的荆州,是一个非常大的行政区域,相当于现在省一级的行政区划,但是比现在的省还要大一些。

第一,首先要明确的是,三国时的荆州与现在的荆州根本不是一个概念,现在的荆州只是一个地级市而已,但那时候的荆州确实是个“州”。资料显示,东汉时荆州原辖七郡:南阳郡、南郡、江夏郡、零陵郡、桂阳郡、武陵郡、长沙郡。东汉末年,从南阳郡、南郡分出一部分县,设置襄阳、章陵二郡, 于是荆州共辖九郡,这就是后世称“荆襄九郡”的来历。但是,不管是九郡还是七郡,荆州管辖的行政区划没有大的变化,如下图所示。可以看出,三国时的荆州相当于现在湖北省、湖南省的大部分,及河南省、江西省、贵州省、广东省、广西省的一部分。


第二,赤壁之战前,荆州属于刘表的势力范围。因为地理位置非常重要,所以曹操、孙权、刘备都一直觊觎荆州,但是因为刘表此人还有点能耐,所以谁都不敢轻易妄动。刘表死后,曹操立即动手,但是在赤壁大败而归。赤壁之战后,曹操占据南阳、襄阳、南郡三郡,刘备占据长江以南的零陵、桂阳、武陵、长沙四郡,孙权则占据江夏郡。不久,周瑜打败曹仁,夺得南郡。后来,孙权把自己占据的荆州部分“借”给刘备,于是刘备占有了荆州的绝大部分地盘。

第三,荆州的地理位置极其重要。荆州地处中国大陆腹地,水陆交通便利,是东西南北交通的枢纽,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在三国的时候,荆州的位置则更为重要。荆州西连汉中巴蜀,北边隔着长江与曹魏的统治区域接壤,东边长江的下游即是东吴孙权的统治区域。从战略地位上看,荆州不仅是蜀汉与曹魏和东吴斗争的前沿阵地,而且是一个战略缓冲区, 曹魏和东吴要进攻蜀汉,就必须要通过荆州。另外,荆州地处长江中上游,而东吴地处长江下游,对于东吴来说看,等于被荆州扼住了咽喉。所以,东吴才想尽各种办法想解决荆州问题。

5

现在的荆州是一个设区的市,也就是俗称的地级市。人口和面积在湖北省内,分别排第三和第六的位置。属于典型的姥姥不疼,水果湖也不爱的城市,一直是平平无奇般的存在。但是东汉时期的荆州,却是当时人口第一大,面积第二大的州(仅次于益州)。

当时荆州的范围,按现在的行政区划,涵盖了七省一直辖市一自治区即:湖北和湖南两省的大部分,河南、广东、贵州、广西三省一自治区的一部分,以及陕西、江西、重庆两省一直辖市的一小部分

后来汉末军阀混战,曹、刘、孙三家将荆州一分为三。再后来,东吴背盟吞并了刘备手中的荆州,于是荆州就被魏、吴瓜分了。而由于曹魏和东吴都互斥对方是伪政权,于是便各自设立荆州刺史部,因此,在东吴被灭之前,当时有两个荆州同时存在了六十年



先详细介绍一下东汉荆州各郡的情况。

东汉的荆州分为七个郡,面积最大的郡是西南部的武陵郡,但是该郡的人口最少,情况也最复杂。因为该郡中有大量的武陵蛮夷不服中央的统治,东汉一直没有解决这个烦人问题,后来是东吴出兵镇压,才算是彻底的解决了蛮夷不服的问题。

武陵郡的范围,大致相当于现在的湖南省西部和西南部,涵盖了常德市、湘西州、怀化市和张家界市等地市;现在的贵州省铜仁市和黔东南州,当时也属于武陵郡;另外湖北省恩施州的一部分,重庆市的秀山县,广西壮族自治区的龙胜县,也属于武陵郡的管辖范围。

值得一提的是,汉末军阀混战前,荆州刺史的驻节地设在了武陵郡的汉寿县。

面积仅次于武陵郡的是稍北一点的南郡。该郡的人口在荆州七郡中排第四,但是因为南郡扼守三峡口,并且郡中的两座大城:襄阳和江陵一个扼汉江,一个扼长江,因此南郡在汉末混战时期,是当时荆州最重要的战略要地。

南郡的范围,基本都在湖北省。包括了现在湖北省的宜昌市、恩施州、荆州市、荆门市和襄阳市。只有西面有一小块地属于今天重庆市的巫山县。



关于南郡,可说的点很多。汉末时期的刘备借荆州,其实就是指的借南郡,准确的说是借南郡的江陵。因为荆州被一分为二,南郡也被一分为二了。孙、曹双方各据南郡一部分,孙权为了保江东,无暇顾及南郡,便把自己领有的南郡送给了刘备。刘备因此地而得益州,最终实现了自己的帝王伟业。

后来吕蒙偷袭南郡,收回了当初孙权借给刘备的地盘,蜀汉的势力彻底退出荆州。于是南郡北部的襄阳地区就归入了魏国设立的荆州刺史部;南郡的江陵、夷陵等地区则划入了东吴设立的荆州刺史部。

荆州面积排第三的是长沙郡,该郡的治所就在现在的湖南省会长沙市。长沙郡的人口在荆州排第二,同时也是当时少有的人口过百万的大郡。西汉时,这里叫长沙国。最早是异性藩王在这里封藩,后来长沙王吴氏一族绝嗣,汉景帝便把长沙王的封号给了自己的儿子刘发。这个长沙王刘发就是光武帝刘秀的五世祖。刘秀平定天下后,削减西汉藩王待遇,将长沙国撤销,改为长沙郡。

长沙郡的范围,基本上都在湖南省,大致相当于现在湖南省的长沙市、株洲市、湘潭市、衡阳市、娄底市、岳阳市、益阳市。只有东北和东南部的两个边角属于现在湖北省的通城县和江西省的莲花县。



从以上列举的县市名单就可以发现,长沙郡的管辖范围,其实就是现在湖南省经济最发达的地区。因此当年长沙郡的经济也不算很差,是荆州经济比较好的郡。只不过长沙郡的地理位置偏南,在三国时期是不是很受重视的地区。

与长沙郡相邻,面积也相当的是江夏郡。这个郡基本都在现在的湖北省,大约相当于现在的武汉市、孝感市、黄冈市、黄石市、咸宁市、鄂城市,以及荆门、荆州两市的一分部。此外在该郡北部地区,还有一部分属于河南省的信阳市。

如果以今天的眼光看江夏郡,无疑是湖北经济最好的地区,毕竟有武汉嘛。但是三国时期的江夏郡,那不是一般的落后。

当时的江夏郡的人口,排荆州倒数第二,只有区区26万口,只比武陵郡高一点点。但是武陵郡人口少,是因为蛮夷不列入朝廷的人口统计名单中,很多人没有被列入统计。而江夏郡的人口少,那是真的少。

那么为什么人口会那么少呢?很简单。因为都是大沼泽地。

现在湖北的江汉平原,一直到唐朝之前,都是大沼泽地。在沼泽地附近居住,种田是不可能的,所以后来孙权将首都从建业搬到武昌(湖北鄂州)时,江东士族对此项决定的反对之声不绝于耳。甚至还有人扬言:宁饮建业水,不食武昌鱼。

最后孙权于公元229年称帝,将首都从武昌迁回了建业,这个事件才算是得以平息。

另外,江夏郡也是魏国和吴国各占一半。魏国的江夏郡治所在现在的湖北省云梦县,吴国的江夏郡治所则仍设在当时的武昌(湖北省鄂州市)。

面积略小于江夏郡的是南阳郡,但南阳郡是当时巨无霸级别的一个郡!

南阳郡的面积虽然不算大,但是该郡的人口在当时排全国第一。并且,光武帝刘秀小时候也是在南阳长大的(湖北枣阳市),可以说南阳郡是光武帝刘秀的龙兴之地。

按照现在的行政区划,当时的南阳郡大致相当于现在湖北省的随州市、襄阳市、十堰市的一部分,河南省的南阳市、洛阳市、驻马店市的一部分,以及陕西省商洛市的一小部分。



南阳郡原本属于荆州。但是汉末军阀混战开始后,该郡就脱离了荆州管辖。先是被四世三公的袁术霸占,后又被西凉军出身的张绣继续霸占,最后曹操征张绣,夺了南阳郡的大部分辖区。公元208 年,曹操征荆州,荆州刺史刘琮投降。南阳郡便全归了曹魏。

除了以上五郡外,还有零陵、桂阳二郡。这两个郡在东汉时期的荆州,也属于人口不算少的郡,但是由于地处南方,远离中原中枢,因此在汉末军阀混战时期,二郡的地位非常的尴尬。基本是谁胳膊粗,二郡就顺势倒向谁。

按照现在的行政划分,零陵郡的大致范围相当于现在湖南省的永州市、怀化市、衡阳市的一部分,以及广西自治区的桂林市的一部分;而桂阳郡的大致范围相当于现在湖南省郴州市和衡阳市的一部分,以及广东省韶关市、清远市的一部分。


由于这两个郡在汉末三国时期的战略地位不重要,就不多说了。

以上便是东汉时期荆州七郡的大致情况。后来三国鼎立,东吴与曹魏由于各占据荆州的一部分,便各自设立荆州刺史部。于是当时的中国大地上,便就有了两个荆州。

首先是曹魏设立的荆州,其辖区大致相当于东汉荆州的北部。即南阳郡大部,南郡、江夏郡的一部,另外益州的汉中郡,有几个县也被划入了曹魏荆州。

这几个县是当年关羽北伐失利,蜀汉降将孟达引魏兵攻蜀,攻占的几个县。但曹魏并没有设立益州刺史部,于是就划入了荆州。

随后曹魏对北荆州区划进行了重新划分,在南阳、江夏之外,又增加了襄阳郡、新城郡、上庸郡、南乡郡、魏兴郡

于是,曹魏政权的荆州,便有了七个郡。

曹魏对荆州重新划分,东吴也不甘示弱。东吴在原有的南郡、江夏、武陵、长沙、零陵和桂阳六郡的基础上,又增加了建平郡、宜都、临贺、湘东、衡阳五郡

于是,东吴的荆州,便有了十一个郡。



后来东吴被西晋所灭后,南北两个荆州合而为一,荆州又合成了一个大州。不过,西晋的荆州比东汉时期略小一点。

后来五胡乱华,偏安东南的东晋和宋齐梁陈四朝为了打压荆州(因为威胁大),便不断地对荆州进行分割。于是荆州也就被分割的越来越小,昔日的那个大荆州,也就不复存在了。与荆州同样命运的,还有扬州和徐州。

总的来说,三国时期的荆州,相当于现在两个半省的面积。在《三国演义》中,喜欢将孙权借给刘备的江陵城代指荆州。这个叫法在原则上说,是不正确的。但是由于当年的江陵城城址,就是现在的荆州市荆州区,给很多人带来了误解。所以把荆州看做是一座城,也就这么默认了。

6

刘邦建立西汉后,实行郡县制与分封制并存的郡国制,在中央政府管辖的地区实行郡县制,在远离中央的偏远地区实际分封制。

郡国制经过文、景两朝的削藩,汉武帝时期的推恩令,逐渐演化为独特的郡县制,之所以说独特,是因为封国仍然存在,但已经很小很小,甚至比一个县还小,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东汉时期。



东汉时期,将整个天下划分为十三个州,最初的州不是行政区域,而是监察区,负责监察所属的郡和国,郡是郡县的郡,国是封国的国,同西汉后期一样。

州的长官称为刺史,刺史直接向中央和皇帝负责,刺史的官职和俸禄起初都小于太守,是负责监察地方的事务,是皇帝派出控制和监察地方事务的官员,刺史和太守形成了制约,维护了政权稳定。



这十三个州就是:荆州、扬州、交州、益州、豫州、徐州、兖州、青州、并州、幽州、冀州、凉州、司隶。

东汉时期的荆州是天下三十州之一,最初荆州不是行政区域,而是天下十三个监察区之一,到了东汉末年,朝政腐败,动乱四起,州牧逐渐取代刺史成为一州之长官,并且州牧成为太守的上司,这个时候的天下十三州,逐渐演变为天下的十三个行政区,是当时隶属于中央的一级行政区,东汉晚期的州相当于今天的一级行政区-省。



换句话说,东汉晚期的荆州相当于今天的省,东汉时期的一级行政区有12个州加一个首都行政区(司隶),算起来是十三个州,而今天中国的一级行政区有34个,其中有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

东汉时期的荆州在不同的时期管辖的范围有所变动,就以191年到207年刘表主政荆州时,有七个郡,分别是:南阳郡、江夏郡、南郡、长沙郡、武陵郡、桂阳郡、零陵郡

东汉时期的荆州地盘主要是今天湖北省和湖南省的面积,除此外还包括今天的河南南部、贵州东部、广东北部、广西东北部。



荆州最北边是南阳郡,南阳郡是东汉时期最大的一个郡,管辖37个县,人口240万,位置大概在今天的河南南阳市、河南信阳市到湖北的枣阳市、随州市及襄阳市的北边、西边部分地区。

荆州的最南边是桂阳郡,下辖11县,包括今天的广东英德市、韶关市、清远市的连县、阳山县,湖南的耒阳、郴州市等地。

荆州最西边的是武陵郡,下辖8县,包括今天湖北的来凤县,鹤峰土家族自治县,湖南的石门、常德,湘西州自治区,吉首市,怀化市,贵州的铜仁市,黔东南州的镇远县,锦屏县,黎平县等地。



荆州的最东边是长沙郡,下辖9县,包括今天湖北省的崇阳县、通城县、蒲圻县,湖南省的岳阳市、长沙市、株州市、湘潭市、衡东县、茶陵县等地区。

而今天的荆州市是湖北省下辖的一个地级市,东汉时期的荆州比今天的荆州市要大的多。今天的荆州市在三国时期叫江陵,是当时南郡的治所。

7

东汉时期全国分为十三州:司隶、荆州、青州、幽州、并州、兖州、徐州、冀州、扬州、交州、凉州、益州、豫州。公元194年汉献帝兴平元年从凉州析置雍州直至汉亡,全国行政区为十四州。

汉末三国时期,行政区划保持不变,所以荆州属于十四州之一,相当于现在的省级行政区划。三国时期荆州大致包括现今湖北、湖南全省和河南、安徽、江西部分地区;行政面积仅次于益州,与扬州相当。古荆州水陆交通便利地理位置极其重要,魏蜀吴三国围绕荆州展开的政治争夺是贯穿整个三国时期的核心!曹操通过官渡之战打败袁绍,相继统一北部各州兵锋直指荆州,而依附与荆州刘表势力的刘备无力抵抗,弃新野走夏口。危急关头刘备与孙权结成战略同盟,最终通过赤壁之战击败曹操,奠定三国鼎力格局!

荆州地处长江流域,物产丰富,兵强马壮,刘备占据荆州后势力大增,派关羽驻守荆州,我国南方地区现存最大最完整的荆州古城便是关羽所筑。荆州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所发挥的作用至关重要!但是现今的荆州发展不尽人意不得不令人深思;当然古荆州非彼荆州,现在的荆州是湖北省五大老牌地级市之一,下辖沙市、荆州两区和江陵、公安、监利三县以及松滋、石首、洪湖三市;2017年gdp达到1900多亿位列‘’一主两副‘’之后居湖北省第四位。

所以,古荆州是一级行政区划而现在的荆州只是湖北省一个普通的地级市。

8

三国时的荆州相当于今天两个多省乃至三个省的面积。

三国时期荆州包括南阳郡,南郡,江夏郡,长沙郡,桂阳郡,武陵郡,零陵郡等七个郡。

除了湖南湖北两个省绝大部分之外,还有河南南阳,贵州黔东南地区两三个地市,还有广东北部一部分等!加在一起应该有三个省的规模了!

9

毫无疑问,三国时期的荆州相当于现在的一个省级行政单位,但是其控制面却远大于现在的一个省。

包括我们熟悉的徐州、冀州、益州,和荆州都属于同一个级别的行政单位。

所以《三国演义》以及电视剧里面经常说的徐州城、荆州城,其实都属于错误的说法。

东汉十三州,其实就相当于现在的是十三个省。

州的下级行政单位是郡,基本上就相当于我们现在的市。

就好比我们常说的荆襄九郡,就是荆州下辖的九个郡。

赵云打得桂阳、关羽打得长沙,这都是荆州下辖的郡,也就是相当于想在的两个市。

后来刘备从曹操手中夺下来的汉中,其实也就是益州的一个郡,不过长期被张鲁占据,割裂于益州之外,所以显得汉中是个很大的地盘一样。

每个州都有一个治所,也就相当于现在的省会城市。

荆州的治所襄阳,徐州的治所下邳,就是三国演义中的荆州城、徐州城。

刘表死后,刘琮投降,曹操据荆州。

赤壁一战,孙刘两家趁曹操新败,趁机抢夺荆州地盘。

荆州从此一分为三。

刘备所占的荆州,不过就是南郡、武陵郡、零陵郡、桂阳郡、长沙郡,远远不是整个荆州。

而且这个南郡,还是曹操在原本南郡基础上,分离了一部分出去之后的南郡。

后来迫于借荆州要还荆州的压力,刘备割让桂阳、长沙给东吴。

所以说,所谓的关羽大意失荆州,也不过就是丢失了南郡、零陵郡、武陵郡三个郡而已。

10

从刘备借荆州、大意失荆州这些俗语来看,人们很容易产生荆州是一个城市的感觉,虽然在认知层面大家很清楚三国时的荆州相当于近似一个省而非现在的一个城市。

刘备借的荆州其实只是荆州的南郡,是荆州的9个郡之一;南郡的治所在江陵(今湖北省荆州市,是一个地级市),刘备获得南郡后将治所迁往公安(今湖北省公安县东北);而大意失荆州失去的是包括南郡、武陵、零陵在内的荆州3郡。因此给人以一城一地的观感。

而实际上东汉大部分时期的荆州下辖包括南郡、零陵郡、武陵郡、南阳郡、江夏郡、桂阳郡、长沙郡等在内的7个郡,东汉末年,从南阳郡、南郡分出一部分县,设置襄阳、章陵二郡。

我们不难发现,荆州的主体部分大约相当于今天的湖南、湖北两省大部,也包括部分河南南部地区及贵州、广东、广西等省份的一部分。

从这个角度,三国时的荆州相当于现在的一个省级行政区,实际的疆域比今天的一个省还要大很多。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