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说曹操曹操就到”,现如今已成为一句流行的俗语,形容对方出其不意的出现在说话者面前,常常给人惊喜或惊吓。

咱这里先还原一下当时的历史场景,话说那时汉献帝打长安回到洛阳,看到的是“宫室烧尽,街市荒芜,满目皆是蒿草,宫院中只有颓墙坏壁”这样一副凄凉场景,以至于百官上朝,居然“立于荆棘之中”。洛阳居民仅有数百家,没有饭吃,只能出去剥树皮、掘草根。就连国家公职人员,职位在尚书郎(这里的意思,就类似于国务院的文员秘书)以下,都自个出城去砍柴烧饭,甚至很多人就死在颓墙坏壁之间,不知是饿死还是被人打劫砍死。

洛阳是大汉帝都,如此凄惨,难道四方诸侯就没有来支援一把的吗?其实当时最大的诸侯是河北的袁绍,但袁本初真的不愿管这摊事,他正在经营自己的河北地界,这是原因之一;而希望汉室中央就此枯竭甚至消亡,他好日后顺利建立新王朝,这是原因之二。

不但袁绍如此,事实上当时荆州的刘表、淮河流域的袁术都是如此,袁术自己谋划称帝这个是的,可刘表为什么也不积极呢?呵呵,因为他也揣着自个的小心思。

所以愿意出手拉汉献帝一把的,只有曹操。

但曹操阵营这边,也有很多人对此表示怀疑,多亏有荀彧等文臣(他们确实是真正的忠汉派)力挺,这才做出了最后的决断。

(太祖将迎天子,诸将或疑,荀彧、程昱劝之,乃遣曹洪将兵西迎)

但曹操第一次派出曹洪并没有接到皇帝,直到来年二月,曹操打败了汝南、颖川一带的黄巾余党,这才得以与皇帝接触。此时皇帝在洛阳,就是本文开头所描述的那一番情景。

可为什么说曹操还是很快呢?因为直到这个时候,袁绍、袁术、刘表这些势力还是无动于衷,更不消说遥远的刘璋、公孙瓒这些了,事实就是天下诸侯,唯有曹操一家愿意接受皇帝。

既然如此,也只好说:说曹操曹操就到,因为说袁绍,袁绍不会到,说刘表,刘表也不会到。这个就是当时真实的天下大势,至于后来说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这些话,那就是日后形势的演变所致。若是真的收留天子就能对诸侯下命令,袁绍、刘表这些诸侯又不傻,为何不出手呢?

真实的历史,必须以当时一时的场景还原判断,才切合实际。只有在当时场景下有作为的人,才能发挥作用。事后说漂亮话,一点用都没有。

最佳贡献者
2

"说曹操曹操就"现在常常被人说起,有时候正在议论或者刚刚想起某个人的时候,这个人就突然回来了或者出现了,用来说明特别巧合的相见,能够给人带来惊喜。 于是乎,我们就感叹:真是“说曹操,曹操到”。

那“说曹操曹操就到”有何典故?据民间流传:汉献帝在李催与郭汜火拼时曾一度脱离险境,然而李郭二人合兵后继续追拿汉献帝,身边有人献计推荐曹操,说他平剿青州黄巾军有功、可以救驾,然而信使未出时联军以杀到,眼看走投无路之际夏侯敦奉曹操之命率军“保驾”成功,后将李郭联军击溃,曹操被加封官爵。故有“说曹操,曹操到”之说。



民间说法是曹操主动前来护驾,但在《三国演义》中却不是如此,曹操是奉旨前来护驾,这才有了后来的名正言顺的“挟天子以令诸侯”。


在《三国演义》第十四回“曹孟德移驾幸许都,吕奉先乘夜袭徐郡”中:且说曹操在讨伐董卓之后,曾任东郡太守。当时山东黄巾又起,他与济北相鲍信共同讨伐黄巾,招安降兵三十余万。自此曹操威名日重,被朝廷加封为镇东将军。董承、杨奉护驾至洛阳后,仍担心李催、郭汜来犯,故奏请献帝,宣曹操入朝,以辅王室。曹操大喜。正要收拾起兵,忽报有天使赍诏宣召。操接诏,克日兴师。却说帝在洛 阳,百事未备,城郭崩倒,欲修未能。人报李傕、郭汜领兵将到。帝大惊,问杨曰:“山 东之使未回,李、郭之兵又至,为之奈何?”杨奉、韩暹曰:“臣愿与贼决死战,以保陛 下!”董承曰:“城郭不坚,兵甲不多,战如不胜,当复如何?不若且奉驾往山东避之。” 帝从其言,即日起驾望山东进发。百官无马,皆随驾步行。出了洛阳,行无一箭之地,但见 尘头蔽日,金鼓喧天,无限人马来到。帝、后战慓不能言。忽见一骑飞来,乃前差往山东之使命也,至车前拜曰:“曹将军尽起山东之兵,应诏前来。闻李傕、郭汜犯洛阳,先差夏 侯惇为先锋,引上将十员,精兵五万,前来保驾。”帝心方安。

以上纯属个人意见,如有错误,敬请指正, 感谢支持。

3

曹操,(155∽220)字孟德,小名阿满,吉利,沛国谯县(今人安徽亳州)人。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在政治方面,曹操消灭了北方众多割局势力,恢复了中国北方的统一。可以说在中国的历史上是一个了不起,十分突出的伟大人物。

要说起:“ 说曹操,曹操到 " 的这个典故,其实就是汉献帝在李催与郭汜火拼的时候曾一度脱离险境,谁也不曾料想到李郭二人会合兵一处追拿汉献帝,有人献计推荐曹操,说他在平剿青州黄巾军有功,可以救驾,但信使还未出,李郭联军已经杀到,眼看汉献帝走投无路,这时夏侯敦奉曹操之命率军保驾成功,将李郭联军击溃,于是就有了 “ 说曹操,曹操到 " 的这个典故。

但民间的说法是曹操主动前来救驾,与三国演义这本书里就截然不同。《三国演义》第十四回 “ 曹孟德移驾幸许部 ” 说的是曹操在讨伐董单之后,曾任东郡太守,当时山东黄巾起义,他与鲍信共同围剿黄巾,招安降军30万,自此曹操威名如日中天。杨奉护驾至洛阳后,担心李催郭汜来犯,故奏请献帝,宣曹操入朝护驾。曹操接旨后,尽起山东之兵赶来,刚到洛阳恰逢李郭联军来攻洛阳。这种说 " 说曹操,曹操到 “ 的典故,就成了曹操是被动护驾了。

总之,民间传说和《三国演义》的记载虽然不同,但从当时战乱的情形可以看出,也可以肯定是献帝在危险之时,急招曹操入朝护驾的,曹操护驾兵贵神速,才有 " 说曹操,曹操到 “ 的这个典故流传至今。

4

俗话说,说书的嘴,唱戏的腿。那意思是快的不能再快了。评书里经常会听到一句话,就是“说曹操,曹操就到“。每到关键的时刻,出现反转。

“说曹操,曹操就到“的典故来自于,东汉末年,汉献帝在李傕与郭汜火拼时,曾一度脱离险境,然而,李,郭二人后来清醒过来了,汉献帝一走,他们就等于失去了护声符一样,于是二人又合兵一处后继续追拿汉献帝。当时,汉献帝有董承,杨奉保护着一路颠簸,赶到洛阳。而洛阳被董卓迁都西安时烧的惨乱不堪,皇帝连个住的地方都没有,到处都是难民。

由于担心李催,郭汜的追兵赶到,有人献计推荐曹操,说他平剿青州黄巾军有功,可以救驾,然而信使未出时李催,郭汜追兵已杀到。眼看走投无路之际,夏侯惇奉曹操之命率军“保驾”成功,后将李郭联军击溃,曹操被加封官爵。故有“说曹操,曹操到”之说。

其实,当时李催郭汜因为两人争斗,放了汉献帝,谋士贾诩说,你们放走了皇帝,现在随意在街上一个亭长就可以把你们杀了。这是最早的”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想法,但是已经晚了。后来,袁绍的谋士沮授也给袁绍提出这个策略,袁绍世代三公,不屑一顾。

曹操的谋士荀彧向曹操提出“奉天子,以令不臣”,也就是“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战略,曹操立即采用了,他知道汉献逃命到了洛阳,就先令夏侯惇率快骑兵先行一步,自己而后就到。意思时抢占先机迎奉汉献帝,不能让别人抢在前边,所以正是危急时刻,夏侯惇先到,解救了汉献帝。从此,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势力不但的壮大,最终成为三国时期魏国的奠基人。

说曹操,曹操就到。是说来的及时,而且恰到好处。

5

曹操是东汉未年的杰出军事家!汉军将领李、郭再次合围汉献帝,汉献帝与臣子们想到了只有曹操可以解围救驾!便好这时曹操杀到大败李、郭。其实“”说曹操,曹操就到”是赞扬曹操的杰出谋略和远见,曹操早己预料到汉献帝肯定会遭到李、郭二人的功击,故早己派出军队赶来驰援,并及时解救了汉献帝!所以,“”说曹操,曹操就到”是对曹操杰出指挥能力的一种赞扬!

6

“说曹操,曹操就到”是怎么来的?我来回答。

那是曹操专车的广告词,意思就是说,曹操专车随叫随到,服务周到。

哈哈,开玩笑的。

“说曹操,曹操就到”说的是三国时期,李傕郭汜大交兵的一段故事。

自从董卓在王允的算计下,被吕布所杀。作为董卓的帮凶,李傕郭汜那俩个二货眼看离死不远了,但他俩听了谋士贾诩的建议,与其等死不如拼死一搏,恰好他俩手上有点兵力,又纠集了一些董卓的残余势力突然攻打长安。结果打跑了吕布,干掉了王允,控制了朝廷和皇帝。

没想到控制了皇帝就控制了一切,这下好了,这两个除了会耍两下枪,大字不识一箩筐的粗人,居然成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大人物了。原来挟天子以令诸侯并不是曹操发明的,而是这两二货蒙出来的,只是玩不出那格局。

果不其然,他两为些鸡毛蒜皮的事闹矛盾打了起来,李傕马上控制了皇帝,郭汜控制了所有大臣。一个说“你把皇帝交给我!”一个说"你把大臣交给我!”两人天天在长安城下杀仗,谁也胜不了谁。汉献帝在国舅董承等人帮助下趁机逃出了京城。

等李傕郭汜反应过来,发现自己控制的王牌跑了,这下傻眼了,很快又从天上掉在地上,没有了这张王牌各路群雄谁都会干掉他俩。所以他俩马上和解,一起率领人马去追赶皇帝一伙。

汉献帝发现李確郭汜追来,十分着急,问董承怎么办,董承等人建议请曹操前来救驾,只是怕远水解不了近渴。正在此时忽报曹操手下大将夏侯惇率军赶来救驾。这让绝望中的汉献帝喜极而泣,说了句“说曹操,曹操就到"。这就是这句话的真正来历。

原来曹操早了解到了这种情况,知道汉献帝的逃跑路线,所以提前派夏侯惇率一支人马赶了来截住了汉献帝。正好此时李傕郭汜赶到,夏侯惇立刻与其决战,大败李傕郭汜。汉献帝终于脱离了李傕郭汜的控制,但他也太悲催了,刚离狼窝又入虎口,汉献帝又变成了曹操的傀儡。

真正的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时代来临了!

图片来自网络

7

“说曹操,曹操到”的原话在什么时候出现的,已不可考,但清初文学家毛宗岗修订《三国演义》时,曾在十二回点评说:

“见了曹操,反问曹操,舍却曹操,别赶。曹操谚云:方说曹操,曹操就到。当面错过,岂不好笑。”

当时《三国演义》第十二回“陶恭祖三让徐州 曹孟德大战吕布”提到:

吕布从后拍马赶来,将戟于操盔上一击,问曰:“曹操何在?”操反指曰:“前面骑黄马者是他。”吕布听说,弃了曹操,纵马向前追赶。

这里,毛宗岗并未说“方说曹操,曹操就到”是自己的原创,而是点明是“谚”,也就是传言,那么传言又是依据什么呢?

我们先理解“说曹操,曹操到”的意思,愿意是刚说到曹操,曹操就到了,现在人们多数是使用其引申义,大意是刚说到某人,某人就出其不意地出现眼前,而这种意外,可以是惊喜,也可以是惊吓。

先说惊喜的,正是来自这句俗语的典故,出处来自三国曹操到洛阳救驾的故事,有好几个版本,但是故事轮廓都差不多,当时汉献帝在洛阳受到李傕、郭汜的威胁,有人献计推荐请曹操来救驾,于是汉献帝下令宣曹操入朝,之后李郭二人果然合兵来攻打洛阳,危急之时,曹操的军队赶到,将李郭联军击溃,尽管曹操军队并不是在汉献帝下令时立即出现,但时效性却差不多,如同刚说完话,人就来了。

这段故事有几层意思:

1、汉献帝期待曹操早日来救,曹操如其所愿,且正赶上最危急的时候;

2、曹操做事果敢,雷厉风行,符合其枭雄本性;

3、曹操的救驾是正面的,至少是救了汉献帝。

再说惊吓的,由于曹操的形象长期给妖魔化,成为心狠手辣的奸雄代表,所以后人只用曹操救驾故事中的巧合这一点,而在说这句俗语的时候,人们多数遭遇不希望出现的巧合,也就是“怕什么来什么”。

而更微妙的是,这俗语的主角曹操在《三国演义》中,也出现过三次“说曹操,曹操到”的巧合,都是在兵败赤壁后,当时曹操望夷陵而走,在乌林西宜都北处,曹操见树木丛杂,山川险峻,乃于马上仰面大笑不止:“吾不笑别人,单笑周瑜无谋,诸葛亮少智。若是吾用兵之时,预先在这里伏下一军,如之奈何?”结果杀出个赵云;接着又走北夷陵,行至葫芦口时,仰面大笑又:“吾笑诸葛亮、周瑜毕竟智谋不足。若是我用兵时,就这个去处,也埋伏一彪军马,以逸待劳;我等纵然脱得性命,也不免重伤矣。彼见不到此,我是以笑之。”结果杀出个张飞;最后在华容道,又在马上扬鞭大笑:“人皆言周瑜、诸葛亮足智多谋,以吾观之,到底是无能之辈。若使此处伏一旅之师,吾等皆束手受缚矣。”结果自然是仗义的关云长来了。

因此,这句俗语也成为一种提醒,告诉大家说别人坏话当心隔墙有耳,这言下之意,已经与另一句俗语“白天不能说人”接近了。

关于“说曹操,曹操到”,不知道您又是怎么理解的,欢迎大家留言讨论,更多精彩,敬请关注:六甲番人。

8

我知道的有两个版本。

1、民间流传的版本。话说当年汉献帝趁李催、郭汜纷争时,带着随从逃了出来。待李、郭二人反应过来后,马上派人去追。追兵转眼间就要赶到了,因为此时曹操就在附近驻军,汉献帝听从了属下建议想向曹操求救。但信使未出,此时追兵已经杀到了,汉献帝急得大骂曹操。突然间,有一支队伍如神兵天降一般,将追兵杀退,定睛一看,原来是曹操的军队。汉献帝松了口气,叹道,“说曹操曹操就到!”

2、第二个版本出自《三国演义》。汉献帝在将军董承、杨奉的护送下,逃到了洛阳。他仍然担心李傕、郭汜会来犯,便在朝臣建议下宣大军阀曹操入朝。曹操收到圣旨后,马上出发。在洛阳城下,曹操正好遭遇到李傕、郭汜的军队,大破之。

我个人觉得,还是第一种版本更可信。

9

典故

汉献帝在李催与郭汜火拼时曾一度脱离险境,可是李郭二人合兵后持续追拿汉献帝,有人献策引荐曹操,说他平剿青州黄巾军有功、能够救驾,可是信使未出时联军以杀到,眼看走投无路之际夏侯敦奉曹操之命率军“保驾”成功,后将李郭联军击退,曹操被加封官爵。故有“说曹操,曹操到”之说。

民间说法是曹操自动前来护驾,与三国演义稍有不同。 见《三国演义》第十四回“曹孟德移驾 幸许部”。

且说曹操在征伐董单之后,曾任东郡太守。其时山东黄巾又起,他与济北相鲍信一起征伐黄巾,招安降兵三十余万。自此曹操威名日重,被朝廷加封为镇东将军。董承、杨奉护驾至洛阳后,仍忧虑李催、郭汜来犯,故奏请献帝,宣曹操入朝,以辅王室。操接旨后,尽起山东之兵,赶来洛阳护驾。刚到洛阳城外,适逢李催、都记领兵来攻洛阳。

10

东汉末年,奇人辈出,曹操更是凭借多才多艺的本领,傲视群雄。

曹操,小名阿瞒,瞒头古脑的“瞒”,他是三国群雄中最为著名的军事家、文学家、政治家、长跑运动员。



记得2008年春晚,喜剧大王赵本山和宋丹丹表演了个小品叫《奥运火炬手》,为了争夺这个火炬手之位,老赵和老宋来了一场知识大PK。

小胖主持人问:历史上谁跑得最快?

宋丹丹抢答:曹操!说曹操曹操就到,跑的比谁都快。

可不是吗,你在背后说曹操坏话,话音还没落,就看曹操已经怒目圆睁的站你身后了,从许昌到北京,也就一句话的事。

跑男刘翔算什么,100米最快也得10秒3,我们的曹大官人,一千公里也就3秒。

正因如此,在这个速度与激情迸发的年代,一些商业奇才仗着曹操跑得快这个天然广告,做起了“曹操送餐”、“曹操专车”等生意。



“说曹操曹操就到”,并非空穴来风,这句话最初是清朝的著名文学批评家毛宗岗先生总结出来的。

毛先生对《三国演义》可谓情有独钟,古代文化人对于喜爱的读物不只读那么简单,他们还会做批注、写书评。

在批注《三国演义》的时候,面对曹操的速度,毛宗岗也是佩服不已,于是有感而发。

究竟是看到什么样的情节,不由得让毛大师发出“说曹操曹操就到”的感慨呢?咱们这就去探探究竟。

就像林俊杰唱的:"东汉末年分三国,烽火连天不休,儿女情长被乱世左右,谁来煮酒?"这酒当然是曹操来煮。

曹操是三国乱世里的枭雄,但他也并非像袁绍、袁术哥俩那样,出生就自带主角光环,曹操刚混三国时也只是个小角色,甚至还经常被人笑话是宦官之后。

但曹操文武兼济,头脑灵光,志向远大,他不为出身所扰,初心本是想做治世之能臣,扶大厦于将倾。

像曹操这样有能力、有魄力的人,在乱世里自然混得风生水起,在青州轻易剿灭黄巾贼,让曹操威名远播。



董卓扰乱宫廷,王允献计,董卓被诛后,他的西凉铁骑归入部将李傕和郭汜两人之手,这哥俩跟老领导董卓一个德性,继续把汉献帝刘协抓在手里,把控朝政,扰乱汉家天下。

后来这俩人为争夺老大的位置火拼起来,受够了欺辱的汉献帝趁机被人放走了。

当李傕和郭汜发现汉献帝逃走后,害怕跟当年的董卓一样被十八路诸侯绞杀,于是两人达成协议和好了。和好之后,他们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想把汉献帝逮住做掉。

此时的汉献帝刘协才15岁,刚上初三的年纪,小迷弟一枚。汉献帝像个吉祥物一样,被董卓、李傕和郭汜等人轮番把玩,刚刚逃出魔爪,这会魔鬼又追来了,可以想象当时他心中的恐惧。

小小的皇帝,无权无势无军队,面对追捕,只能拼了命的跑。忙忙似丧家之犬,急急如漏网之鱼。

什么叫丧家之犬,城里的流浪狗看见过没有?夹着尾巴在街上没有目的地乱窜,15岁那年的汉献帝就那么惨。



这时候有人出主意了:“皇上,皇上,现在能救咱们的就只有曹操了。如果曹操能带兵来,那咱们就有救了!”

皇上一听更急了:“有主意,你早说呀!快快,快点给曹阿瞒打电话,让他来救我!” “喂,曹操吗?听不太清,你信号不好?你在骑马吗?”

当时三国时期要是有电话的话,我敢打包票献帝会亲自哀求着给曹操打电话。可当时并没电话,传信最快的是马,传个信一个来回800公里,一匹飞马得跑好几天。

眼看后面追兵分分钟就追上来了,大臣才出这馊主意,你说刘协怎么想?是又急又气呀!

为了缓解被追的紧张气氛,刘协鼓足气势责问刚才那个出谋的大臣说:“有这么好的主意,你早干什么去了,现在才说?你这就是耽误事,等我活着回去,一定找你的家长,让你写检查,写反思!”小皇上气的,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说时迟,那时快,就在小皇上上天无路入地无门的时候,只听队伍前面一声炮响,“道”!刘协抬头一看,前方道路之上,闪出一队人马,盔眀甲亮,刀枪并举,旗帆招展,绣带飘扬,只见旗帜上写着一个大大的“曹”字。

就在汉献帝惊诧不已、莫名其妙的时候,有人来报:曹操领着大队人马救驾来也。

曹操救驾这情节,在现代很多小说、影视剧里特别常见,因为小说等剧情由作者或编剧说了算,越是惊奇越是好看,而曹操救驾却完全是靠实力取胜,兵贵神速嘛!

其实我们很多人在读《三国演义》读到这里时,都会与300多年前的毛宗岗先生一样,发出“说曹操曹操就到”的感慨。

“说曹操,曹操到”,现在成了日常生活中最为常用的俗语,一般来说是形容生活中的巧合,比如正好在谈论某个人,结果就在刚刚提到这个人的时候这个人就出现了,于是很多人就会不由得感叹一句,真是说曹操,曹操就到了啊。



其实这句话还有下半句,可能我们很多人没听说过,这句话的全话是:说曹操,曹操就到;当面错过,岂不好笑。

“当面错过,岂不好笑”,是毛宗岗嘲笑吕布的话。吕布当年在濮阳之战中,听从高级谋士陈宫的计谋,把曹操的部队打得落花流水,曹操在濮阳城中成了瓮中之鳖,从吕布跟前跑过,吕布硬是没有认出来,被曹操惊险脱逃。

那么好的机会,吕温侯却没有抓住,果真是有勇无谋,酒囊饭袋。结果后来吕布徐州被围,被曹操斩于白门楼,可谓惨不忍睹。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