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说明单凭枪杆还不行,必须有韬略。其实项羽做到一项就足矣,唯范增之所听,唯范增之所用,不至于一次次功败垂成,与成功失之交臂。而恰恰刘邦就善于用人。

最佳贡献者
2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用在项羽身上再合适不过了,项羽灭亡了强大的秦帝国,却败在了自己看不上眼的刘邦手里,究竟是什么原因呢,让我从项羽的一生来分析一下。

项羽的成名之战——巨鹿之战

《史记?项羽本纪》记载:

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於是至则围王离,与秦军遇,九战,绝其甬道,大破之,杀苏角,虏王离。

项羽破釜沉舟,“置之死地而后生”来激发士兵的斗志,抱着必死的心态去对战强大的秦军,完成了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战胜了秦国的最后一支强有力的军队,也让项羽的地位在诸侯中一战成名,诸侯皆臣服。

於是已破秦军,项羽召见诸侯将,入辕门,无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视。项羽由是始为诸侯上将军,诸侯皆属焉。

但是巨鹿之战的胜利让项羽冲昏了头脑,秦将章邯带20万秦军投降项羽,而项羽却做了一件傻事,竟然秘密坑杀降卒,给手下士兵和将领带来了莫大的恐惧,以至于后来手下大将纷纷离去,失去军心,给自己留下了巨大隐患。

项羽乃召黥布、蒲将军计曰:“秦吏卒尚众,其心不服,至关中不听,事必危,不如击杀之,而独与章邯、长史欣、都尉翳入秦。”於是楚军夜击阬秦卒二十馀万人新安城南。

项羽错失良机——鸿门宴

对刘邦来说没有比鸿门宴更难吃的宴席了,“项庄舞剑、 意在沛公”要不是项伯和张良的帮忙,恐怕刘邦早已成一命呜呼了,最主要的还是因为项羽看不到自己的对手,就是刘邦,缺乏远见,谋士范增就说“称天下者,必沛公也”,项羽这时表现出来的犹豫不决,不够果断,为自己的失败埋下了伏笔。

“西楚霸王”的项羽,分封不公

《史记?项羽本纪》

荣与彭越将军印,令反梁地。陈馀阴使张同、夏说说齐王田荣曰:“项羽为天下宰,不平。

攻入咸阳城的项羽杀了秦王子婴,屠了咸阳城,火烧了咸阳宫,之后大封了十八路诸侯王,因为分封的不均,该封的没封,不该封的乱封,完全按个人意愿分封,造成诸侯的怨气,最后就是起来反叛项羽,项羽的西楚霸主的宝座还没坐热,就忙于征讨各路诸侯王,给自己造成了巨大威胁。

项羽的刚愎自用

从整个楚汉战争来看,项羽的军事行动大都是自己做决定,很少有与谋士商量的情况,这也看出项羽对自己的绝对信任和刚愎自用,项羽对身边的人也是心存疑心,只信任和任用自己的宗族至亲,身为“亚夫”的范增也被人离间,只能说明项羽对外族人的不信任。而项伯作为项羽帐下最大的内奸,项羽丝毫没有发现,只能说明项羽对自己家族的完全信任,丝毫不会去怀疑其所有行为。

项羽善武、不善谋

项羽一直以勇猛善战被后世所称赞,甚至被称为“战神”,成为后人所崇拜的偶像,项羽用兵之道就是敢杀、敢打,一生百十场战斗,“攻无不克、战无不胜”,很少有败绩,《史记?项羽本纪》:

“吾起兵至今八岁矣,身七十馀战,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遂霸有天下。然今卒困於此,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

说明项羽打仗更善于用武取胜,大小的战斗都是冲锋在最前峰,确实是一名战将,但是军事行动不是一个人去战斗,更多的是计谋取胜,实力加计谋的运用才是取胜的法宝,这也是项羽每次打仗自己都那么拼命,最后却落得个兵败自刎的原因呀。

失民心者失天下

项羽在政治方面确实表现的很幼稚,导致自己在每一次战斗胜利后,却失去了很多民心的支持,什么是政治?政治就是能够不以个人私怨而计较得失。而项羽怎么做的呢?,一座城池久攻不下,如果一旦攻下必屠城,为了自己的私愤常常屠杀无辜的人,这就是没有政治眼光,也是项羽的政治弱点,也是最后项羽人心皆失、众叛亲离的结局。

写在最后

“力拔山兮气盖世”的项羽,最后兵败自刎,年仅30岁,令人唏嘘,但也许没有比这更完美的选择了吧,项羽虽然失败了,但他留给后人战斗精神、英雄气概也是让人敬畏的,项羽无疑是那个时代的民族英雄。

项羽是不是你心目中的战神呢?欢迎留言

3

韩信早就评价过项羽的致命弱点:匹夫之勇和妇人之仁

匹夫之勇:项羽勇猛,天下闻名。其“身长八尺,力能扛鼎”,在公元207年,赵王被秦军围在巨鹿,十几路诸侯无不做壁上观,只有项羽率军破釜沉舟,以一当十,与秦军血战九次,大破秦军,救出了赵王。但是,他的勇猛有种个人英雄主义成分,有时候又像市井火拼。如他和刘邦决战之前,对刘邦说,天下不得安宁这么多年,不就是因为我们两个人吗?干脆我们单独决斗一场,谁赢了,天下就是谁的,何必弄得天下人都跟着受罪呢!这明明就是把战争想的太简单。匹夫之勇是一人之勇,将帅之勇是万人之勇。很明显,项羽的勇猛属于前者。

司马迁也评价项羽“奋其私智”(只靠个人)、“欲以力争”(只靠蛮力)

妇人之仁:他坑杀秦军20万降兵,眼睛都不眨,却在鸿门宴上碍于脸面,优柔寡断而对最大的对手刘邦数次下不了手,最终放虎归山。范增数次暗示也没有用,最终失望地留下一句:“竖子不足与谋”;又说项羽:“有不忍之心”其实也就是妇人之仁的意思。

项羽外表刚强,内心却很脆弱,对面子看得比什么都重,垓下之战失败后他本可以回江东卷土重来,但是他考虑的是:“纵江东父老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还是面子放在第一位,在你死我活的战争中把面子放在第一位,实在不太可能成功。

易中天先生还总结了两点:小家子气和小心眼

小家子气:原本项羽待人还算是不错的,慰问受伤的战士会流泪,给受伤生病的将士送去汤饭食品。但是他不论功行赏,打下了城池,却不封赏功臣,而是任命亲属做官,把应该赐给有功之臣的印章,放在手中不舍得给别人,摆弄得棱角都磨圆了。他不能明白将士跟他当然是为了封土赐爵,那些眼泪和慰问又怎么能比得了呢?这不仅是小家子气,格局很小,而且仍然是妇人之仁的体现。

在占领咸阳后,他放着都城的皇帝不做,却大肆劫掠一番后载着珠宝和美女回到江苏徐州仍当西楚霸王。有人劝说项羽,关中地势险要,在此定都,可成霸业。但是项羽的回答是:富贵了不回老家去,就像穿着漂亮衣服行走在黑夜里。这样的格局又怎么做的了天下的帝王呢?

小心眼:说楚人“沐猴而冠”的人被他丢进锅里煮了,如果这还能理解,那么杀掉听话的怀王,就使他失去了尊天子令诸侯的人心。轻而易举地被陈平的计谋离间了和范增的关系不得不说是他疑心太重,七十多岁的范增被项羽尊为“亚父”,呼为“阿叔”,却因为一个小计谋就离间了,不得不说他小心眼。

性格决定命运,成败的密码早就藏在性格之中了。项羽的失败,乃是其性格的原因。

但在残酷的战争面前,他的孤勇和柔情,却在只剩下此生最爱的宝马和美人的时候,放射了最后一道悲情的光。

4

一代战神项羽究竟败在哪里,这个问题争论千年。刘邦总结了萧何、韩信、张良三个人长处,说项羽有一个范增却不用。张良建议刘邦使用韩信、彭越、英布三人就能打败项羽。刘邦和韩信初次见面会谈时就指出项羽妇人之仁,平时像挺关心部下似的,等部下立大功却又吝啬奖赏。范增也说项羽坑杀秦军二十万,得罪了多少秦人呀。伟人毛泽东指出项羽失败有三:1、放走刘邦。2、定都彭城。3、鸿沟为界,项羽认真执行了,刘邦却不以为然,进攻并最终打败了项羽。毛泽东曾说:项王非政治家。

项羽自刎而死,很悲壮,很多人同情项羽,从各个角度总结了项羽失败的原因。

我认为项羽失败跟推行分封制有很大关系。西周初期政治上搞分封制是和奴隶制的井田制土地制度相适应的,到了春秋战国时期井田制就遭到了破坏,而项羽再搞单纯分封制已经不适应形势发展需要了。

项羽经过巨鹿之战打败秦军主力,进入咸阳后,已经成为反秦军事力量首领了。楚怀王熊心实际上成为了傀儡,刘邦、陈馀等都服从项羽领导,韩信还是名不见经传的执戟郎中。

关健是项羽没有实行秦朝郡县制,加强中央集权领导,而是推行西周时期分封制。分封过程中由于多种原因导致齐地田荣、赵地除馀及拥有万余人武装力量的彭越造反。刘邦也乘项羽镇压齐地叛乱之机造反。最终垓下之战项羽自刎身死,刘邦胜出。

项羽推行的分封制是叛乱导火线,凭借项羽灭秦的卓越军事才能和很高的威信,如果能保持清醒政治头脑,执行正确的政治路线,平衡好各方面的关系是极有可能建立起稳定的政权。

5

项羽究竟败在哪里?其核心因素是什么呢?

下面,我们从项羽可能成功的几个节点来找一找原因。

第一个节点,巨鹿之战。

项羽破釜沉舟,九荡九决,以五万左右楚军,在巨鹿歼灭二十万精锐秦军主力,威震天下。当其时,各路诸侯跪着爬进项羽大营,连头也不敢抬。

如果项羽此时乘势称帝,建立统一国家,极有可能成功。因为这样做顺应了天下民心,诸侯暂时也无人敢公开反对。

项羽需要做的事,第一,是安抚关中百姓;第二,遵守当初约定,封刘邦为汉中王,封六国诸侯于各原有国土;第三,安排六国中的优秀人才,如张良、范增、李左车、陈余等任朝中大臣;第四,以秦朝的大量钱财,厚赏反秦有功将士;第五,收编全国军队。第六,大赦天下,安定民心。

如果项羽这样做,他就成功了一大半。肯定有困难,之后六国诸侯也肯定有叛乱的,但他只要坚持高举统一这面大旗,举贤任能,他就一定会成功。

但项羽做了完全相反的事。他杀了秦子婴,夺了秦财宝、烧了秦王宫、坑了秦降卒,极不公平地分封诸侯,自称西楚霸王,使天下百姓才离苦海,又进火坑,为他自己的最后灭亡埋下了祸根。

第二个节点,错失韩信。

韩信是楚汉战争中的一个关键人物。他曾在项羽手下任执戟郎中。他曾多次向项羽献策。但项羽都没有采纳,也没有重视韩信。

结果韩信投奔了刘邦,被刘邦任命为大将军。他单独带兵,先后灭掉了魏、燕、赵、齐等诸侯国,最后配合刘邦,在垓下彻底歼灭了项羽集团。

这是项羽一生成功的又一个重要节点。如果他采纳韩信的策略,以韩信为主将,那么,最后胜利的一定是他,而不是刘邦。

项羽武功盖世。这本来是一个极大的优点,却又是导致他最后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他过于迷信自己的武力,刚愎自用,看不见或不愿看见别人的优点。因此,错失韩信。

第三,荥阳之战,逼走范增。

汉三年,楚军围刘邦汉军于荥阳城一年多,绝汉运粮甬道,汉军危困。楚军师范增建议项羽急攻荥阳。这是项羽成败的又一重要节点。如果此时项羽采纳范增的建议,和范增齐心协力攻城,那么,极有可能在此战役中歼灭刘邦。

在这个关键时刻,项羽却中了刘邦和陈平的反间计,对忠心耿耿,足智多谋的范增产生了猜忌和怀疑,没有采纳范增的计策,把范增气走而死。结果使刘邦死里逃生。

到这里,项羽的败亡,就已经祷定了。

综上可知,项羽败亡的根本原因,在于他没有明确的统一天下,解万民于水火的思想,反而一再倒行逆施,又迷信武力,刚愎自用,猜忌多疑,排斥贤良。失天下之民心,遂失天下。

6

项羽是一位旧贵族,他还是希望能回到秦灭六国之前由旧的血统贵族统治天下的社会。但是秦末起兵的将领们他们希望打破旧的秩序,由他们来宰割天下,也就是所谓的“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刘邦建立汉朝之后,大封功臣,仅仅列侯就封了一百多个,关内侯的数量更多,甚至于连一个县里的县令都是关内侯的高爵。这在战国时期完全是不可想象的,但这就是刘邦给下属们引爆的精神原子弹,于是“想吃肉跟老刘”成了共识。

项羽分封之后,最吃亏的就是刘邦,不仅西进路上打下的那些城池都归了别人,还被封到了传说中毒蛇虫蚁横行的蜀地,并且被迫裁军,汉王刘邦只允许带三万人入蜀。这应该是是刘邦起兵后的至暗时刻了。

快点,快点,抢钱抢地抢女人

在这时却发生一件怪事情,被天下霸主项羽重点打压的刘邦,被迫进入“荒蛮”之地蜀地,连汉王自己都感觉前途渺茫的时候,因为仰慕刘邦跟随他入蜀的将士就有数万人,这里就包括韩信。是因为刘邦礼贤下士,长得比较帅呆,比较有钱么?

还真不是,刘邦确实是出身不高,但是却有一点好处,非常的讲信用,只要你出了力,我就汇报给你高官显爵,这在当时无疑是最有吸引力的。

韩信在拜大将的时候就和刘邦谈过这些事情,说项羽打仗比你行,礼贤下士比你行,但是你就是有一点比项羽强,那就是你舍得给将士高官显爵,将士愿意为了富贵跟着你和项羽拼命,这点就够了。

项羽虽然善于作战,但是对于下属比较“抠门”,楚国的高官显爵还是把持在旧楚的老贵族,像是宗亲以及项羽的妻族手里,这是战国时代楚国的传统做法,和他出生入死龙且、钟离昧、季布虽然战功赫赫,但是职位和爵位都低得很。

所谓“千里当兵只为粮”,而不是去沾一沾项羽这群血统贵族的贵气,项羽想的恰恰就是这样,只想让手下的将士沾沾自己的贵气,然后卸甲归田,老老实实的回家接着为他们种地。

就算到了这一刻,哥的发型都没有乱过

于是战斗力爆表的项羽每次都必须面对刘邦纠结起来的一堆盟友,连他亲自封的九江王英布都要倒戈,跟着刘邦调转枪头来打项羽。于是无比傲娇的楚国血统贵族项羽,终于彻底被一群底层出身的县吏们给合伙拉下了马。

7

杜牧《阿房宫赋》说: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这点还真不好说;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这点可就绝对正确,那么强大的秦帝国,不过三年,楞给秦二世败掉了;灭项羽的,也是项羽自己,没有刘邦,他也会败光的,最多时间长点。

统治,归根结底,要靠一层层的干部执行你的命令,可日子长了,项羽手下还会剩下什么人呢?

你冒死给他送信,他看你的命一钱不值,随便就把你卖了,曹无伤就是榜样。

你好心向他进谏,话一不好听,他就把你煮了,韩生就是榜样。

哪怕你为他征服了一个国,只要后面那国家再出现反复,他就要杀你的头,陈平碰到的就是这么件事--------------殷王,项羽乃以(陈)平为信武君,将(带领)魏王咎客在楚者以往,击降殷王而还。项王使项悍拜(陈)平为都尉,赐金二十溢。居无何,汉王攻下殷,项王怒,将诛定殷者将吏。陈平只好逃归刘邦。

你就是起义响应他他照样要杀光你-------------项王闻之,大怒,乃北伐齐。齐王田荣兵败,走平原,平原人杀荣。项王遂烧夷齐城郭,所过者尽屠之。齐人相聚畔(叛)之。

自然,当他的领导是谁都不敢的,当过他领导的宋义、楚怀王,都让他给杀了。他落魄的时候收留他也绝不会有好下场---------------项梁杀人,与籍避仇于吴中,会稽守通收留了他俩,等到机会与他们一起商量起义反秦时,--------------籍遂拔剑斩守头,遂举吴中兵。后来项羽在乌江边上很明白,过了江也不会有人再敢收留他,实在是过去做绝了。

最终,跟随他的人都会散尽,没有刘邦,他也必然覆灭。

8

大家好,我是四眼侃历史,楚汉相争四年,项羽失败,刘邦获胜大伙都知道,至于项羽败在哪里也已经是争论千年,众说纷纭,往浅了说的是其太善良,刘邦太狡猾,往重了说的,说其残暴无道加上少智鲁莽,至于战略层面也已经有很多后人分析了很多,不一而足。

我观史记,仔细了解了一下当时整个的战争事态过程,思来想去,根本原因主要有两点,具体分析如下:


战神项羽

首先项羽败亡根源早在与刘邦开打之前后就已经酿成,两次坑杀一次谋杀让其失去了秦楚齐的人心,早早就为楚军的后方挖下了大坑,也为汉军后方的巩固助力不少,这话怎么说呢,其实事情大家都应该听过不陌生。

第一次坑杀是项羽在新安坑杀了20万秦国降兵,消息传入关中,秦国举国震惊,后来进入咸阳,烧宫室,屠百姓,尽失秦国人心,使秦国民心一边倒向了与他们约法三章的汉王刘邦那里,后来刘邦打回关中,占有秦地,能够出关长期跟项羽周旋而不至于疲惫,正是得益于当初项羽拱手推让给刘邦的关中稳定大后方,没有项羽的暴虐,哪来衬托得出刘邦的仁爱。项羽屠秦倒也罢了,毕竟还算有理由,爷爷项燕是被秦人打败而死,家仇国恨的大家也比较可以表示理解!


刘邦


但接下来的第二次坑杀就让人失望了,项羽攻下齐地,打败田荣后,又进行田荣的降兵,全部活埋,同时烧毁齐国宫殿民房,一路抢劫齐国妇女财物,激起齐国民愤,尽丧齐国人心,本来田荣在齐国就不得人心,在平阳就给齐人杀死了,都不用你项羽动手,舒舒服服地就可以接管齐国了。

这下倒好,攻而不占,只搞破坏,齐国百姓转身就拥立田横弟弟继续造你的反,自此也为自己后来在中原与汉军周旋时在大后方梁地周围挖了个大坑,埋下巨患,楚汉战争四年,齐地在韩信攻占前,就没消停过,一会扰你后方楚地,一会伙同彭越给你打家劫舍断个粮啥的。


坑杀秦兵


除了这两次坑杀齐秦降卒搞破坏外,项羽还在后方楚国搞了一次谋杀,把当初借尸还魂用的道具楚怀王熊心运到湖南郴州给弄死了,把许多楚人的心也凉了半截,当初那种楚虽三户亡秦必楚的那种激情顿时一去不复返了。至此按照毛主席的人民战争的思想,没有人民支持,没有稳定后方的战争是绝对不可能打赢的,所以项羽这几番缺脑的杀伐彻底让自己在接下来的楚汉之争中提前失去后方优势,陷于齐楚两地的人民战争之中,失败的祸坑早早就挖好了。

其次后方不稳倒也罢了,毕竟项羽天神神力,一代战神,只要是跟他面对面对着干的,几乎没有活命的可能,来一个收拾一个,只要项羽稳扎稳打,理论上是没人可以干掉他的。但世事就是这样,总会让你意想不到的地方,结果就在这时,出现了中国最早的两个游击战专家,能把你项羽活活给累死。一个是刘邦,一个是彭越。


史上第一个游击战专家彭越


刘邦的游击是逼出来的,实在打不过项羽,老鼠见猫拔腿就跑,从彭城撵到荥阳,从荥阳撵到广武,就是躲着你背后搞小动作,让项羽累的吐血。倒不是说他真懂游击战十六字方针,只是刘邦对付项羽的逃跑作战恰恰符合面对强敌时的游击战方针“敌进我退,敌驻我扰”的作战原则,有力地消耗了楚军的实力。

至于彭越据一些史家考察,据说有可能是中国第一位专业的游击战专家,所谓敌驻我扰,当项羽在广武鸿沟与刘邦对峙时,彭越充分骚扰项羽后方,伺机攻占梁地楚地,劫你粮道,转一圈又打道回府,来无踪去无影,几番折腾下来,几乎断绝了楚军的粮道,后来项羽气不过,亲自带兵收复梁地时,彭越又来个敌进我退,让你跑死都没用,项羽一回到广武,没几天彭越又来劫粮,此所谓敌退我进,等到你项羽彻底断粮疲劳时,再合伙把你聚歼于垓下,此所谓敌疲我打,这彭越游击战术运用得真可谓出神入化,一点都不比后来的八路军差。


兵败垓下


总的来说,项羽之败的根源还是没有稳定的大后方,楚汉两军对峙比的就是兵源粮食,由于项羽之前早早地就把秦齐人民得罪光了,同时又伤了楚地人民的心,所以在楚汉战争后期才会陷入孤立无援的状态,又加上遇上了史上最早的两个游击专家,一个拖一个扰,就这样硬是把项羽活活困死了。

当然每一次历史的兴衰败亡都有多种因素的合力而来,所谓功过是非千秋论,后世评说千家言,对于楚汉相争,每读一次都会有新的体验,所述观点,只当个人见解,大家有何观点欢迎一起分享。

9

有一首诗中的一句,我想足以概括,那就是“不肯过江东”!

为什么他不肯过江东?舍不得虞姬,还是怕被人笑话,还是舍不得故乡?谁知道呢?

如果历史可以重来,项羽还会不会不肯过江东呢?

10

解读项羽

近几年,围绕楚霸王项羽似乎形成了一个不小的文化热点。电影、电视连续剧、电视书场、专题出版物及MTV不一而足,其间或多或少有些许为项羽鸣冤叫屈的情绪。项羽身后向来不寂寞,宋人李清照“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的名句当为其评价最力者,然而只涉及其生其死而不及其他。待到李宗吾先生的《厚黑学》直评项羽因不厚不黑而败,这就牵涉到刘项优劣论。时下汹涌的不平之气,或许就是对不黑不厚说的呼应。其实,不论人们对项羽怀有何等情感,事实总是事实。细读《史记》就不难发现,项羽绝非人们心目中的直肠汉,也不可能与厚黑无涉。有关项羽的历史功过得失,学界论之甚详。笔者只想对一些一向为研究所忽略、又关系项氏成败并对后世有启示意义的项羽现象略作归纳。

第一,项羽的个人品质造成了他的失败。首先项羽绝非智力低下,正相反,司马迁认为他才气过人。刘邦也认为在勇悍仁强方面自己非项羽可比,对此韩信亦有同感。但项羽这种过人才华并没有给他带来帮助,反而使他成为直继暴秦的统治者。项羽的本性是极度自负。陈平对其鉴定为“不能信人”、“意忌信谗”。在项羽眼里,他人均不足道,所以他事必躬亲,弄得自己很辛苦。这使人联想起秦始皇。侯生、卢生有言:“始皇为人,天性刚戾自用,以为自古莫及己……天下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项羽也是逢战必到,疲于奔命,最后又中了陈平的反间计,更加形单影只,成了真正意义上的独夫。司马迁评秦始皇曰:“自以为功过五帝,地广三王,而羞与之侔。”评项羽曰:“奋其私智而不师古。”其次是苛察。苛察大概是项氏家风。其叔项梁起义后不久拒绝一门人求职时指责对方某时未办好某事,是为其证。日后,殷王司马卬叛楚,项羽派陈平等击降之。不久,司马卬降汉,项羽就要追究上述军事行动的参与者,导致陈平归汉。相形之下,刘邦的部属中有许多人曾反对过他或投降过项羽,均未受追究。所以,项羽虽常胜,人却越打越少;刘邦虽常败,人却越战越众。又其次,项羽继承了赵高的一套统治术。赵高曾献计于秦二世,说欲巩固其统治,唯有贱者贵之,贫者富之,远者近之。项氏在分封时正是这样干的。他将原来的齐燕之王分别贬为胶东王、辽东王,而将齐燕之将分别封为齐王、燕王。正是这种统治术,迅即酿成了不安定因素,并最终断送了项氏统治。经历过暴秦统治的广大人民是绝不能忍受项氏统治的。天份反成事业之累,真是聪明反被聪明误。

第二,项羽现象提出了历史人物作用的阶段性命题。彼得原理有无能极一说,即某个系统里的人达到其力难胜任的岗位,不称职现象便随之产生。项羽的情况正合此理。可以说,在反秦风暴中,如果没有项羽的摧枯拉朽之力,其成功是不可想象的。他在夺权前对形势的正确判断,在救赵时的果敢绝决,奠定了其历史地位。但以此为限,其后的局面就非项羽所能胜任。归降的二十余万秦军,既是项羽的最辉煌胜利,也成了他失败的开端。这些与诸侯联军人数相去不远的俘虏,如果不杀,总是心腹之患。而一旦杀降,项羽就失去了道义上的支持,并且无法在关中立足。又如分封,也非项羽份内事,项羽挟威势强行包办,弄得怨声载道。于是,项羽就从顺应历史潮流走向了反面。对此,项羽本人固然有推卸不了的责任。他以为自己既然在军事上有一套,其他方面估计也差不了。耐人寻味的是,时过两千年,项羽的思维方式在中国仍可以大行其道。生活中经常能看到某些领域的成功人士,情不自禁地要对各种事物指点江山。那么,项羽同时代的人默认了他的自负就不足为奇了。但事实让天下及项羽本人大失所望。如果项羽当时不去争夺支配权,他肯定不会迅即覆灭。或许应了老子的一句话,“知止可以不殆”(王弼《老子注》)。可惜,项羽及其他情形相类者当时绝不会有这份自觉。人类注定要在错误中成长。

最后,项羽蔑视知识或代表了一定的中国社会情绪。少年时代,项羽学书学剑学兵法均浅尝辄止。在项羽眼里,“书,足以记名姓而已”。可见,知识在其心目中一文不值。项羽抹煞义帝的功绩一事更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中国社会对知识的情绪。他说:“身被坚执锐首事,暴露于野三年,灭秦定天下者,皆将相诸君与籍之力也。”话虽说的有力,可却不是事实。义帝是在项梁败死,楚国受重创之后出面主持大计的,他亲自布署了攻秦的两路人马,完成了陈胜、项梁未能完成的大业——灭秦。设想,如果印刷厂厂长出面否认一本畅销书作者的作用,建筑队长出面否认一个杰出建筑的设计师的作用,一定没有人会信以为真。但项羽的上述言论却能深得人心。甚至司马迁或者都被其骗住,《史记》就没为义帝立传。无独有偶,刘邦定天下论功行赏厚封萧何,遭到武将们的一片反对之声:“臣等被坚执锐,多者百余战,少者数十合,攻城略地,大小各有差。今萧何未尝有汗马之劳,徒持文墨议论,不战,顾反居臣等上,何也。”看看,项羽心态有多么大的市场啊。但刘邦不是项羽。他以猎为譬:“夫猎,追杀兽者,狗也。而发踪指示兽处者,人也。今诸君徒能得走兽耳。功狗也。至如萧何,发踪指示,功人也。”“刘项原来不读书”。然刘邦对待知识的功用能深明大义如此,刘胜项败,固其宜矣。项羽先抹煞义帝之功,后杀义帝之身,此等行径岂是与厚黑无涉。按刘邦的上述说法,项羽之谋杀义帝无疑是功狗噬功人。其厚其黑,天地共鉴。

深究起来,对项羽的歧读皆源于司马迁的记叙。特别是将刘项二人相互参看时尤其如此。当司马迁着力描摹时,项羽总是威武雄壮,气势夺人;刘邦则平淡无奇,甚或猥琐。于是便有阮籍登广武战场“世无英雄,使竖子成名”之叹。确实,刘项相争,项羽处处压刘一头。然而,项羽的刚猛无俦恰恰是逆时代潮流而行。所以,虽然频频取胜,却最终魂断乌江。欲读通项羽,必须读司马迁为刘项二人各自所下的赞语。司马迁对刘项二人所下的赞语恰好与正传相反。对刘邦评价极高,对项羽则贬斥甚多,若再与各自的本纪相参,却又都是与事实兼容的。令人惊奇的是,这种成于一手且反差明显的评价竟能完全谐和地出现在历史的背景上。其原因在于,历史本身就是由无数矛盾着的事实所构成。项羽的事实是,他的确威武雄壮,可惜这只是小节。大节是在灭秦之后,项羽其人其情是反社会的。那么,看历史人物,只管往大节处看。当一个人大节有亏时,即便其小节可歌可诵,不提也罢。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