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这个问题信息量很大,掌心试着从三个方面分析。

一、秦琼是唐王朝的开国功臣,功勋卓著。

秦琼,字叔宝,齐州历城人,在投入唐王李世民帐下前,先后在来护儿、张须陀、裴仁基帐、李密及王世充麾下,以作战勇猛著称。

唐武德二年(619年),秦琼与程咬金等人投奔李渊阵营,被李渊安排到秦王李世民府帐下,任马军总管,相当特种部队总指挥,可见李世民对秦琼的信任和欣赏。

秦琼在李世民军中总是充当先锋,冲锋陷阵,所向披靡,战功无数。跟随秦王李世民,先后击败宋金刚、王世充、窦建德、刘黑闼等,

为唐王朝的创建立下了汗马功劳。平灭宋金刚后,官拜秦王府右三统军,加封上柱国,受赐金瓶,破窦建德后,获封翼国公。

可见在正史上,秦琼凭借军功成为李世民帐下第一战神,排名第一的猛将,这一点可能与熟知的隋唐十八条好汉排名有很大出入 。

二、秦琼深得李世民重用,玄武门事变也没战错队。

秦琼归顺李唐后,就在李世民帐下效力,属于李世民的嫡系人马,深受李世民有重用和信任。

据新旧唐书记载,李世民征战时,每遇了敌方阵营的二杆子武将阵前挑衅炫耀武力时,李世民总是让秦琼前去应战,斩杀敌将于万众之中。

在李世民帐下,有程咬金、罗士信、尉迟敬众多猛将,但只有秦叔宝获封“上柱国”,相当于现在的“特级战斗英雄”荣誉称号,独一份,可见李世民对其欣赏。

而且在玄武门之变时,秦琼虽然没有尉迟敬德表现得那么卖力,但也是旗帜鲜明站在李世民这边,参与诛杀了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的行动,李世民登基后,秦琼被为左武卫大将军。

在秦琼去世后也是倍享哀荣,准陪葬昭陵,享“茔内立石人石马”的皇家高规格礼遇,被列入凌烟阁唐开国二十四功臣之一。

至于,隋唐迷们常纠结的,为什么秦琼被列为凌烟阁二十四功臣最后一名,其实也好理解,二十四功臣其实有资历等多方面原因。

二十四功臣是非常高的荣誉,排在前的要么是皇亲国戚,要么是李渊起时的老臣,还有就是像尉迟敬德这样在玄武门之变时,表现得特别卖力的忠粉。而秦琼开国功劳虽然很高,但李唐立国后,因为身体差不多已经退居二线养病,在李世民评凌烟阁二十四功臣时,已经去世5年了。

三、一品翼国公秦琼任正三品左武卫大将军没毛病。

有了前面的认知,我们基本可判定,秦琼凭借战功和李世民的欣赏重用成为开国重臣,一品翼国公,位及人臣,但玄武门之变后,任正三品左武卫大将军,并不代表李世民不喜欢秦琼,或者说秦琼地位下降。

这得从隋唐时期官阶制度说起。我们知道秦琼生前分别被授与马军总管、上柱国、左武卫大将军、翼国公等。

在这些头衔中马军总管、左武卫大将军是职事官,属他实际干的职务,这个官随着调任经常变化的,这个职务不不能世袭。

当然每个官位都是对应着品阶的,唐代的官品一共有九品三十阶。太师、太傅、太保属正一品;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属从一品;尚书令、侍中、中书令属正二品;左右仆射、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大都护上将军等属从二品;门下、中书侍郎、左右散骑常侍、太常寺正卿、左右卫及金吾卫大将军等属正三品。

所以,秦琼任的左武卫大将军实际是正三品的官阶,换算现在大概是大将级的兵团司令。

翼国公和后追封的“胡国公”,是封爵,是皇帝对有功的人的特别封赏,代表等级地位,可以世袭。唐代的封爵排名顺序是:一、亲王,是皇子专享;二、郡王,一般封皇亲国戚;三、国公,一般封功勋非常高的臣子;四、郡公,一般封次之的有功之臣。一般来说,国公享受从一品待遇,郡王享受正一品待遇。

所以,秦琼的封爵一品翼国公,换算现在大概相当于元帅头衔。

而上柱国是勋级,属荣誉表彰,属于对军功的褒奖。唐代勋级分十二等,获“上柱国”勋级的,可以享受正二品的待遇,但并不代表其官阶就是正二品。

“上柱国”是最高等级荣誉,其次是“柱国”,大概分别相当于现在的“特级战斗英雄”和“一级战斗英雄”,

有了以上认知,我们就知道,在唐代,由于“官阶”和“官勋”是不一样的,有官职不一定都有封爵,有封爵的也不一定非任相当级别的官职。

所以说秦琼以一品翼国公任正三品左武卫大将军,在唐代甚至古代封建社会是非常正常的事,没毛病。

以业余视角品读历史,用淡泊心态谈笑古今,掌心读历史欢迎各位看官继续关注点评!

最佳贡献者
2

秦琼自从追随秦王之后,屡立战功,史籍中也明确提到秦琼是玄武门之变的功臣,所以李世民不可能做过河拆桥的事情,至于品阶由从一品变为正三品,这主要是因为唐代官爵制度造成的错觉而已。秦琼自武德二年(619年)归唐后,便被李渊安排至秦王府任职,由马军总管做起;随李世民收降尉迟敬德后,被拜为秦王府右三统军;平定宋金刚后又加封上柱国;破窦建德后又获封翼国公;宣武门之变后被李世民拜为左武卫大将军;去世后又被追赠徐州都督,改封胡国公,列入凌烟阁二十四功臣。



唐朝的官制大致沿袭了隋朝,在官职上分为职事官和散官,职事官就是有实际职务的,而散官就是指有名无实的官职,二者都有对应的品阶。文散官从开府仪同三司到将仕郎共二十九阶,武散官从骠骑大将军到陪戎副尉共四十五阶。在隋唐时期,凡九品以上职事官都会授予散官职称,当时有个很好听的说法叫本品,也就是说入流的官员都是国家最优秀的人才,但职事官就那么多,不能一一照顾到,所以会通过散官的形式照顾因小错被贬的官员、提前退休又被返聘的人才、或者未提拔的人才。职事官与散官品级不定一致,散官低而充高级职事官称守某官,散官高而充低级职事官,称行某官,俸禄则按其散官品级,也就是说散官可以为官职较低的人带来更高的待遇。秦琼在张须陀帐下打工的时候只是军中一统领,甚至连正规编制都没有,所以在立功之后先授予了正六品的建节尉。

秦琼在张须陀战死后投奔了裴仁基,大业十三年(617年)李密招降裴仁基后,秦琼算是到了李密帐下,并与程咬金等将领一同统领李密的八千内军,官职则称帐内骠骑,这个官职如同后来的秦王府骠骑将军,属于规格较低的职官称呼,秦王府骠骑将军是有明确记载为正四品下,所以李密这个帐内骠骑不会高于正四品下。而在大业十四年,秦琼又投奔了王世充,被封为龙骧将军,这在汉末和两晋时期是有正式品阶的,荷坚就受过此称号,但到隋朝时就已经不在使用,所以王世充是因人设岗给了一个杂号将军称号。

秦琼正式投靠李唐是在武德二年(619年),入了秦王府便担任了马军总管,虽然这个马军总管在《职官志》中没有找到品阶,但有一个细节可以追寻。当时程咬金是与秦琼一起投奔的唐军,李密内军四骠骑中,秦琼与程咬金各占一席,到了王世充处,秦琼为龙骧将军,程咬金也是拜为将军,所以二人的官职一直相差不大。到了秦王府,程咬金是被授予了左三统军,品阶为正四品下,所以秦琼的秦王府马军总管也是正四品下,二人的官职也都是实授的职事官。


“一曰王,食邑万户,正一品;二曰嗣王、郡王,食邑五千户,从一品;三曰国公,食邑三千户,从一品;四曰开国郡公,食邑二千户,正二品;五曰开国县公,食邑一千五百户,从二品;六曰开国县侯,食邑千户,从三品;七曰开国县伯,食邑七百户,正四品上;八曰开国县子,食邑五百户,正五品上;九曰开国县男,食邑三百户,从五品上。”——《旧唐书.百官》

随李世民收降尉迟敬德以后,秦琼被拜为秦王府右三统军,这个依旧是正四品下的实职,而随着平定宋金刚的军功,秦琼则被加封为上柱国。说到这个上柱国,就涉及到隋唐的勋爵制度,隋唐的勋爵是“凡爵九等、勋十二转”,爵位从王至开国县男,是以《周礼》公、侯、伯、子、男为依据设定。且常理是皇兄弟、皇子,皆封国为亲王;皇太子子,为郡王;亲王之子,承嫡者为嗣王,诸子为郡公,以恩进者封郡王;袭郡王、嗣王者,封国公。爵位系统的初衷是让宗室隔代降级世袭,也就是给皇族一个安身立命的分封。与此九等爵位相对应的是十二转军功勋,这主要是用来封赏立功的大臣,十二转功勋由上到下分别是上柱国、柱国、上护军、护军、上轻车都尉、轻车都尉、上骑都尉、骑都尉、骁骑尉、飞骑尉、云骑尉、武骑尉,品阶从正二品到从七品上。所以秦琼此时的职位是正四品下,获正二品功勋,功勋与散官不同,它对应的俸禄是不会与本职俸禄相冲突的,所以秦琼的上柱国并不是正二品实职,只是多了份正二品的收入。


武德四年(621年),秦琼在对窦建德的战役中再立军功,这一年也是李唐势力站稳脚跟并发展成为全国最大势力的时期,所以封赏也开始向大一统王朝发展,对功臣的提拔向宗室爵位靠拢,这才有了秦琼的翼国公。但这个国公爵位是有名无实,因为《旧唐书》中并未提及获封后的食邑问题,且在后来实授左武卫大将军时又说享受食邑七百户,这与国公级别食邑三千户明显相左,所以这个翼国公只是荣誉称号而已,都不能给算作从一品,同样的问题也如程咬金的宿国公。且在国公封立上,都以古代地区划分为依据,如唐国公李渊,因为唐是晋的古地名,所以李渊被隋朝封为唐国公,以至于大唐以此作为国号。而翼字被学者认为是臂膀的意思,秦琼受此封号,是取秦王左膀右臂的荣誉而已,并无实际意义。

而在玄武门之变后,秦琼被授予左武卫大将军的实职,这是十六卫大将军之一,品阶为正三品,职责是掌宫禁宿卫,“凡翊府之翊卫、外府熊渠番上者,分配之。”权力相当大,要知道玄武门之变后,一直与秦琼官职相当的程咬金只授予了太子右卫率,品阶为正四品上,只是比秦王府中所任职位提升了两阶,随后才进一步提拔为右武卫大将军。所以秦琼的这个官职任命并不是降职,而是升职,且是连升三级职事官,仍享受正二品上柱国的额外俸禄。

到了贞观十二年(638年),秦琼病逝,史料中记载秦琼被追授徐州都督的职事官,如果单算徐州都督,只能算中都督,在唐朝是正三品官阶,这与其本位官阶相同,并无提升,显得追封毫无意义。而后来出土的秦琼之子秦怀道墓志铭解释了这个事情,其墓志铭中提到父亲在死后被追“赠徐谯泗三州都督”,这在唐朝为大都督,品阶为从二品,因此秦琼在去世以后是被追授为从二品职事官。次年,秦琼再次被改封为胡国公,这才有了胡地(陕西西北)作为食邑,并在贞观十七年被列入凌烟阁二十四功臣。可以说死后的秦琼是享受从二品大都督职事官、正二品上柱国功勋、从一品胡国公爵位。

综上,秦琼的晋升轨迹非常明朗,秦王府中是以正四品下职事官做起,随后加封了正二品军工勋,获得的国公称号实际上是虚衔,并不能算作从一品。而到了玄武门之变以后,秦琼的职事官提升为正三品,所以并不是降级,而是连升三级,并且超越了同时期的程咬金。真正的国公封立是在去世以后达成的,并同时获得了职事官阶的提升。

参考资料:《旧唐书》

3

一品翼国公,和正三品左武卫大将军,不要看这个衣品和三品这两个数字,因为这两个职务并不是在同一个体系内。

唐朝的时候官职十分奇怪,怎么说呢?它是有自己的一套体系的,唐朝的官职品级虽然少,但是官职的分层却十分多,比如说正二品,从二品……唐朝的官员的官职大概分为九品30阶,也就是官职分成30个等级,大家想想在这其中密密麻麻的等级就被加塞到九个品级里面。

而这其中一品和二瓶除了几个特殊的官职以外,大部分都是散官,也就是虽然有那么一个名号,但事实上并没有实权,而真正掌握实权的大致都是要从三品官开始算起。

而秦琼所获得的这个三品左武卫大将军其实属于武将级别里面的佼佼者,唐朝的军队,占据主体的是16卫,当然关于这支特殊的军队我也曾经讲过,这里也就不多做赘述,而这些军队的将军,一个个都是掌握实权的大将军,也就是说一个大唐王朝16个兵团,而秦琼就是这16个兵团里面的一个兵团的兵团长,这个待遇和地位就已经不是那些稀奇古怪的官职所能比的,而且由于李世民在发动玄武门兵变之前是一个二品官,所以唐朝官员的官职基本上超不过良品,秦琼这个官职可以说在大唐王朝的关职场里面可以横着走。

至于说秦琼的那个一品翼国公,这不是官职的名称,这是一个爵位,爵位和官职名称实际上是不挂钩的,有的人爵位很高,但是官职很低耶,有的人官职很高,(今日头条漩涡鸣人yy首发于问答)但是爵位很低,这种情况并不少见,像秦琼这种爵位又高官职很高的人士,已经算得上是凤毛麟角了。

说起秦琼的这个爵位,实际上秦琼也是靠自己的努力一步一个跟斗打上来的,在大唐王朝开国之初,秦琼就加入到了唐朝的阵营里面,并且一直在李世民的麾下奋勇作战。在李世民麾下的时候吕建勤工,所以秦琼在秦国军队内部的地位很高,也因此得到了一个上柱国的称号,并且在这之后又被加封成为一评议国公。

当然在玄武门兵变里面,秦琼并没有站错队,而是选择跟李世民一起诛杀李建成和李元吉,所以李世民对于秦琼那十分感激。

在这个时候秦琼的绝味虽然已经一品,但是秦琼的官职仍然还是四瓶,所以李世民帮秦琼升了一下官职掌,他从四平升到了三品,在得到三品左武卫大将军这个职位的时候,他并没有放弃掉他的爵位,也就是说他仍然还是一品翼国公。

所以说秦琼不仅没有降职,而且还意外的升职了,并且获得了更多的权力。

当然这个时候的秦琼已经进入到了英雄默念也没有办法再提大唐王朝东征西战,所以秦琼也开始渐渐地淡出了秦国军队体系,将自己的位置留给了更多有才能或者是更加年轻的人。

4

翼国公是爵位,左武卫大将军是官职,二者是完全不同的体系。而爵位和官职各有各的品级,这两个品级有相同点又有区别。这里要说到官职、爵位、品级三者的关系了。


先说官职,官职就是官员的工作岗位,官职的品级决定了你的岗位工资。所以,左武卫大将军是秦琼的工作岗位,是十二卫大将军之一,执掌宫禁宿卫和一些部队。这个正三品决定了他拿正三品的俸禄。那秦琼担任正三品左武卫大将军是降职吗?不是,是升职。因为秦琼在玄武门之变之前的官职是秦王府右三统军,也就是统领李世民的秦王府右军第三军,品级为正四品下。所以,玄武门之变后,秦琼由正四品下的官职升为正三品,官职高了许多。

那为什么只有正三品呢?其实这不低了。官职分为职事官和散官两种。职事官是有固定岗位的,一个萝卜一个坑。在唐朝,连宰相都只有三品官。一二品的高官如太师、太傅、太保、太尉、司空、司徒等等,都是荣誉官职,是一种象征。获得这些高官的要么是宗室成员、皇亲国戚、要么是有极高的功劳和资历(比如长孙无忌,既是国舅,又是玄武门首功、凌烟阁榜首,故历任司徒、太尉等),不然就是死后追授。普通官员三品到头了。秦琼虽然有些战功,但毕竟只是一员普通武将,也不是军事统帅,所以没有资格封那么高的官。另外还有一种散官,就是没有具体工作,只是定级别拿工资。这种官职多给予那些退休的官员或者等候分派工作的官员。秦琼自然会被委以职事官,不可能给个散官养老的。


然后说说爵位,爵位分为两种,一种是由身份获得的,一种是由军功获得的。比如在唐朝,皇帝的儿子自然就是亲王,皇太子之子为郡王,亲王之继承子为嗣王,其余为郡公,可以进封郡王等等。另一种就是军功爵位了。军功爵位主要是针对在唐朝建立的过程中立下各种战功的,按照级别高低分为国公(从一品)、开国郡公(正二品)、开国县公(从二品)、开国县侯(从三品)、开国县伯(正四品上)、开国县子(正五品上)、开国县男(从五品上)。国公是最高一级,除开国外,此后武则天大批封过一些国公(许多后来不被承认),李隆基封了一批国公,安史之乱后又封过几个。唐朝统共122位国公,品级都是从一品。

爵位和官职的区别是什么?三点,第一点,官职拿的是俸禄,死工资,而爵位是享受封邑,获得当地的税收钱粮等。比如国公就是食邑三千户。第二点,官职是工作,爵位仅享受待遇。如果有爵位无官职的话是不用上班的。第三点,官职不能传子孙,而爵位可以世袭。当然,唐代的爵位也是降级世袭的,国公之子一般是降为郡公,郡公之子降为县公,但依然可以享受相应的封邑。

那爵位的品级是什么意思?官职的品级定的是待遇工资,爵位的品级也相应定的是封邑多少。但同一品级官职俸禄基本是一样的,但同一品级的爵位还是有比较大的区别。比如郡王、嗣王、国公同为从一品,但郡王、嗣王食邑五千户、国公食邑是三千户。所以,比封邑大小更准确的说法是,品级代表的是地位高低。

于是我们就能得出结论了。秦琼在玄武门之变之前官职正四品下,爵位从一品;玄武门之变后,爵位还是从一品,官职正三品。那爵位和官职品级不一样怎么办呢?很简单分开看。在工作中,正三品,还是要听官职更高的(当然一二品的官一般也不管事);在参与各种朝会仪式时走在从一品队伍中,所穿官服所用仪仗等按照从一品。至于待遇,享受国公的封邑和正三品俸禄。

5

玄武门之变后,从一品翼国公秦琼为什么变成了正三品左武卫大将军?(关注葛大小姐,天天历史故事!)


众所周知,每逢春节家家户户都有贴门神的传统习俗,门神也是中国历来信仰群体最多的神祇之一。民间流传最多的武将门神,当属开唐名将秦琼和敬德。这种特有的民间文化,反映了人们崇拜好汉,敬重英雄的善恶观。

据新旧唐书记载,在隋末唐初,秦琼每次随李世民征伐,秦琼单枪匹马常将敌将斩杀于万众之中,可谓是战功累累。秦琼不但勇武而且忠义,“为朋友两肋插刀”的典故就是从秦琼这里来的。但在玄武门之变后,秦琼从一品翼国公变成了正三品左武卫大将军,让人迷惑不解的到底是升了还是降了?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呢?其实,这和唐代的官员体制有关系,具体情况还要从这里说起。

1、唐朝爵位、官职、品级三者的关系

爵位,分为两种,一种是由身份获得的,一种是由军功获得的。比如在唐朝,皇帝的儿子自然就是亲王,皇太子之子为郡王,亲王之继承子为嗣王,其余为郡公,可以进封郡王等等;另一种的军功爵位主要是针对在唐朝建立的过程中立下各种战功的,按照级别高低分为国公(从一品)、开国郡公(正二品)、开国县公(从二品)、开国县侯(从三品)、开国县伯(正四品上)、开国县子(正五品上)、开国县男(从五品上)。国公是最高一级,除开国外,此后武则天大批封过一些国公(许多后来不被承认),李隆基封了一批国公,安史之乱后又封过几个。唐朝共122位国公,品级都是从一品。其中,秦琼的一品翼国公就是靠军功获得的,也是最高级别的。

唐代官职沿袭隋制,把官员分为九品,每品内又分为正、从,共为十八个等级。文官自正四品以下,武官自正三品以下,还分为上下阶,因此,唐代文官的散官实际上有三十个等级,武官散官等级是三十二等级。这些等级总称为流内官,为正式文武官员。此外还有流外九品,实际上已属于吏员,不属于正式官员的范围。官员的散官称号与品级大致对应,表示官员地位与资历高低,作为升迁的序列。其中一品二品多为散官,也就是不管事的象征性官职,如三师太师、太傅、太保和三公太尉、司徒、司空全都是正一品,三师表示天子所师法,无所总职,三公表示佐天子理阴阳、平邦国,无所不统,其实根本就不管事。

官职的品级定的是待遇工资,爵位的品级也相应定的是封邑多少。但同一品级官职俸禄基本是一样的,但同一品级的爵位还是有比较大的区别。比如郡王、嗣王、国公同为从一品,但郡王、嗣王食邑五千户、国公食邑是三千户。所以,比封邑大小更准确的说法是,品级代表的是地位高低。

2、忠肝义胆秦琼的功绩。

秦琼,字叔宝,齐州历城(今山东济南市)人,隋末唐初名将。初为隋将,先后在来护儿、张须陀、裴仁基帐下任职,因勇武过人而远近闻名。后随裴仁基投奔瓦岗军领袖李密,瓦岗败亡后转投王世充,因见王世充为人奸诈,与程咬金等人一起投奔李唐。投唐后随李世民南征北战,是一个能在万马军中取敌将首级的勇将,但也因此浑身是伤。唐统一后,秦琼久病缠身,于贞观十二年(638)病逝。生前官至左武卫大将军、翼国公,死后追赠为徐州都督、胡国公,谥曰“壮”。

正史《旧唐书》记载,秦琼投奔了李渊后,李渊将他安排在了李世民的手下。自此跟随了李世民之后,他才真正地意识到,什么是真正的英雄之间惺惺相惜。秦叔宝跟随了李世民之后,立下了数不清的大功,破宋金刚于介休,被授予上柱国,征讨王世充时,秦琼每回皆为前锋。李世民征讨窦建德之时,秦琼仅以数十骑便杀入敌阵,杀得人仰马翻。在平定王世充后,秦琼又被授予了翼国公。后来又平刘黑达等等。

正史记载:“叔宝每从太宗征伐,敌中有骁将锐卒,炫耀人马,出入来去者,太宗颇怒之,辄命叔宝往取。叔宝应命,跃马负枪而进,必刺之万众之中,人马辟易。”

意思是,每当李世民在打仗的时候,遇见敌方厉害的骁勇猛将耀武扬威的时候,李世民便会调派秦琼来迎战,而秦琼来后也不辱使命,总是提枪前往,刺杀敌将于万军之中,每次皆成功。获得大功后的秦琼曾被李渊赠与了金瓶,用来奖励他。并安慰他说,你可以不顾一切过来投奔我,舍弃了那么多,我给你这么多是不足挂齿的,这也侧面的说明了秦叔宝对于李渊和李世民来说多么重要,以及秦叔宝立下的赫赫战功。

秦叔宝不但是在功绩上面无得挑剔,在交友方面更是体贴入微,秦叔宝再有一次路过两肋庄的时候,在岔道的时候想起了自己的家人 ,十分犹豫,但后来他为了救自己的朋友于水火之中而选择去登州,两肋岔道这个故事体现了秦叔宝为了救自己的朋友,而甘愿以身冒险,情深义重,这个故事后来被大家传为两肋岔道,义气千秋。这也是大家十分熟悉的两肋插刀的由来。

3、从一品翼国公变成了正三品左武卫大将军,秦琼是升了还是降了?

一是唐朝非宗室武将最高的爵位就是“国公”加上“上柱国”再加上“十二卫大将军”。秦琼的一品翼国公是爵位,享受从一品待遇。玄武门之变前,秦琼已经被李渊赐予了翼国公、上柱国的爵位,再加封的话就是王爵,王爵只能由李渊本家的人才能获封,所以秦琼已经被加封到顶了,也可以说是没有职位再封了,因此,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就只能加封他一个十二卫的大将军。

二是秦王府右三统军和左武卫大将军都是武职,武职最高也就正三品。在玄武门之变前,秦琼的工作岗位是秦王府右三统军,也就是统领李世民的秦王府右军第三军,品级为正四品下。玄武门之变后,秦琼的工作岗位是左武卫大将军,也是十二卫大将军之一,执掌宫禁宿卫和一些部队,官职是正三品,官职高了许多。所以,秦琼是升职了,升到了最高武职。

三是玄武门之变后,秦琼从一品翼国公变成正三品左武卫大将军,这种说法是偷换概念,真实的是,玄武门之变后,秦琼的爵位仍然是一品翼国公,并加十二卫的大将军衔,官职由正四品下的秦王府右三统军变成了左武卫大将军,左武卫大将军是正三品。

所以,秦琼不但没有降职,反而是升职了。

4、 秦琼成为门神的传说。

据传,唐朝开国年间,泾河龙王为了和一个算卜先生打赌,结果犯了天条,罪该问斩。玉帝任命魏征为监斩官。泾河龙王为求活命,向唐太宗求情。太宗答应了,到了斩龙的那个时辰,便宣召魏征与之对弈。没想到魏征下着下着,打了一个盹儿,就魂灵升天,将龙王斩了。龙王抱怨太宗言而无信,日夜在宫外呼号讨命,太宗告知群臣。

秦叔宝立马说愿意和尉迟敬德戎装立门外以待。太宗想着这样应该可以镇压这龙王了吧。

那一夜果然无事,太宗因不忍二将辛苦,遂命巧手丹青,画二将真容,贴于门上。后代人相沿下来,于是,这两员大将便成为千家万户的守门神了。其中执锏者即是秦琼。

所以,总而言之,一代名将秦琼,忠肝义胆,武功高强,不愧为一代战神,不但辅佐明君李世民成就了帝王之位,而且在玄武门之变后,从一品翼国公到正三品左武卫大将军,秦琼不但没有降职,反而是升职了。而且其官职和爵位在唐朝也是最高的,其英勇事迹在民间也广为流传。

6

玄武门之变后,从一品翼国公秦琼为什么变成了正三品左武卫大将军?

秦琼在玄武门之变之前的官职是秦王府右三统军,品级为正四品下。

唐武德二年(619年)二月,秦琼与程咬金等人投奔了李唐,被李渊安排到秦王李世民府上任职。李世民对秦琼的英勇早有耳闻,授予了他马军总管的职位。 在李唐于宋金刚的战争中,秦琼于 美良川击败尉迟敬德,李渊赐给秦琼金瓶,秦琼推辞不受。

李渊对秦琼说:"你不顾妻儿远道而来投奔我,如今又立下这样的大功,我的肉都可以割下来给你吃,更何况是赏赐一些仆婢和财帛呢。"于是拜秦琼为秦王府右三统军。

平灭宋金刚后,又赏赐秦琼黄金百斤、杂彩六千段,加封上柱国。后来,在剿灭王世充和窦建德的战役中,秦琼率数十名精锐骑兵率先冲破窦军大阵,战后获封翼国公,又获赏赐黄金百斤、帛七千段。 我们先看看这个“上柱国”和“翼国公”是个什么东东。

唐朝分为勋爵制度,勋,即功勋,唐记功勋是很严的,由专人在实战现场记录。积功至上柱国,在当时只秦琼一人。上柱国是二品,是名誉个名誉称号。之下还有从二品的柱国和正三品的护军。 爵,是食邑。王爵为一品,国公为从一品。

以下有开国郡公,开国县公等等。这里我们看得出来,秦琼在当时的勋爵都到了顶级,所以以后只有封赏没有进爵了,因为在勋爵方面,秦琼已到顶点了。 唐朝的官,分职事官和散官。其中,一品二品的官职,都以散官为主, 很少有职事官。

正三品左武卫大将军是个职事官。唐朝的十六卫大将军,是职事官的顶级,是最高的常设武将。 从秦王府右三统军,到左武卫大将军,他的武官职也就到了顶级。

玄武门之变后,从一品翼国公秦琼变成了正三品左武卫大将军,原因就是——他升官了。

参考资料: 1.《全唐文:卷七》

2.《旧唐书·列传第十八 》

7

简单来说,翼国公是爵位,左武卫大将军是职位,属于不同系统。

秦琼属于比较早投身军旅的将领,但一开始投的不是唐军,而是隋军,还在隋末参加过镇压起义军的战役,博得勇武之名。

后来秦琼随裴仁基投奔了瓦岗军,王世充击败了瓦岗军后,秦琼暂时投奔了王世充,因不耻王世充的为人,与程咬金等人投奔了李唐,被唐高祖李渊安排到秦王府为属将,随秦王李世民出征。

秦琼不愧勇将,在数次战役中立下大功,李渊亲自赏赐犒劳他,授予其秦王右三统军的官职。

之后秦琼参与了唐朝统一中原的历次战役,参与击败宋金刚战役后,拜上柱国。参与平定王世充、窦建德和刘黑闼等的战役后,封爵翼国公。

武德九年(626年)六月初四,玄武门之变爆发,李世民通过政变除掉了大哥和四弟,同时从李渊手中取得大权。

秦琼在玄武门之变的身影非常模糊,关于他是否直接参与政变,两唐书的记载并不一致,但有一点是一致的,秦琼在政变之后加官进爵了。

六月四日,从诛建成、元吉。事宁,拜左武卫大将军,食实封七百户。(《旧唐书·秦琼传》)
及平隐、巢,功拜左武卫大将军,实封七百户。《新唐书·秦琼传》

政变前后秦琼的封爵没有变化,只是食邑涨到了七百户,官职则从秦王府右三统军变为左武卫大将军。

我们来看看秦琼升了多大的官。

唐朝的官制非常复杂,爵位、勋衔、职官等等的品级都是不互通的。

先说爵位,爵位分九等,一曰王,食邑万户,正一品;二曰嗣王、郡王,食邑五千户,从一品;三曰国公,食邑三千户,从一品。虽然唐朝中后期有封外姓郡王的事例,但唐初并没有,所以秦琼的国公已经是臣子的最高爵位了,当时秦王府属将中他的爵位最高。

再看勋衔,勋衔有十二等,以功劳统计单位“转”来计算,“转”的功劳是很大的,坚城苦战,功第一者也才三转,而秦琼累积到了十二转,得到了最高的上柱国,正二品,还是秦王府属将中最高的。

最后是职官,秦王府右三统军是秦王府属官,隶属于秦王李世民,但也有对应朝廷的品级。唐朝职官有九品,有正、有从,自正四品以下,还有上、下,总共有三十等。

其中一品二品多为散官,也就是不管事的象征性官职,如三师太师、太傅、太保和三公太尉、司徒、司空全都是正一品,三师表示天子所师法,无所总职,三公表示佐天子理阴阳、平邦国,无所不统,其实根本就不管事。

当然唐初有少数的实职是二品的,比如尚书省长官尚书令是正二品,李世民就当过,后来没人敢当了,尚书令下面左右仆射成了尚书省的实际长官,不过这两官是从二品的,后面为了降低宰相的官职,尚书省长官经常用更低官职代摄。

秦王府右三统军和左武卫大将军都是武职,武职最高也就正三品,而秦王府右三统军是正四品下,左武卫大将军是正三品,秦琼相当于跳级升到了最高武职。

8

从古到今,官员都要靠德能业绩。德能大小和业绩高下,是封赏官职品级的基本依据。

唐朝的官制较为复杂,官职有九品三十阶。以秦琼为例,“翼国公”是他的爵位,“左武卫大将军”则是他的官职,二者是完全不同的体系。而爵位和官职各有各的品级,这两个的品级有相同点又有区别。这里要说到官职、爵位、品级三者的关系了。

我们先看看唐朝的官制:唐代官阶分为九品,分有职官、勋官与爵官。职官是实际意义上的官员职位,代表手中掌握多大的行政权利。如尚书令、尚书、中书令、侍中等。“左武卫大将军”是“正三品”的官阶,也是秦琼实际拥有的地位。

爵位按照唐代的排名顺序应当是亲王、郡王、国公、郡公四个。亲王,只有皇帝的兄弟和皇子可以封亲王;郡王一般用来分封皇亲国戚,但是重要的尤其是据守藩镇、独霸一方的大臣也可以受封,比如罗艺就是燕郡王,所以秦琼获得“国公”的爵位应当就是最高封赏了。一般来说,郡王以上享受正一品待遇,“国公”享受从一品待遇。“翼国公”和后来加封的“胡国公”,都是秦琼的爵位,所以一直到死,他都可以享受从一品的待遇。据统计唐朝一共有122位国公,品级都是从一品。

“勋”是功勋,勋官是用来表彰军功或用来加封有功人员的,是对作战有功人员按功行赏。唐代勋级分十二等,最高等级就是“上柱国”,其次是“柱国”,秦叔宝之所以被授予“上柱国”的称号,就是因为他在作战中表现得最勇猛、战功最多,因为他投唐时两手空空,全部功勋都是自己一刀一枪拼杀出来的。荣获“上柱国”勋级的人,不论官职多大,都可以享受正二品的待遇。

明白了三者的关系,再来具体看看秦琼,秦琼在玄武门之变之前的官职是秦王府右三统军,也就是统领李世民的秦王府右军第三军,品级为正四品下。玄武门之变后,秦琼是十二卫大将军之一,执掌宫禁宿卫和一些部队,由正四品下的官职升为正三品。在唐朝,连宰相都只是三品官,就像狄仁杰。一二品的高官如太师、太傅、太保、太尉、司空、司徒等等,都是荣誉官职,是一种象征。而获得这些高官的要么是宗室成员、皇亲国戚、要么是有极高的功劳和资历。比如长孙无忌,既是国舅,又是玄武门首功、凌烟阁榜首,所以历任司徒、太尉等官职,否则就是死后追授,所以其他官员三品就到头了。秦琼虽然有些战功,和狄仁杰这些宰相比起来,毕竟只是一员普通武将,也不是军事统帅,所以没有资格封那么高的官。

唐朝非宗室武将最高的荣誉就是“国公”加上“上柱国”再加上“十二卫大将军”,玄武门之变前,秦琼已经被李渊赐予了上柱国和翼国公的爵位,再加封的话就是王爵,因为秦琼已经被加封到顶了,李世民就只能加他一个十二卫的大将军。对亲琼这个能打仗、讲忠诚的人物,李世民很是看重,后来把他列入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中。

9

在研究唐朝历史的时候,经常都会有人对秦琼这个人有很多疑惑,其中最为明显的就是,为何在玄武门之变后,秦琼会从原本的从一品翼国公,变成了正三品的左武卫大将军?还有就是在凌烟阁二十四功臣当中,秦琼为何会排在最后一名?

确实这些问题对于了解秦琼这个人乃至整个唐朝的官阶制度,都是有很大的用途的,所以今天我就对这个问题进行一下详细的阐述,也许从中可以解开人们对秦琼的一些疑惑。


为何凌烟阁二十四功臣秦琼最后

要了解秦琼,我们可以大概了解一下秦琼的生平,实际上在秦琼投靠唐朝之后,最主要还是跟随着李渊,后来才被李渊安排了跟随李世民,李渊称秦琼为恩公,因为秦琼曾经救过他们,所以从这层关系来看,实际上秦琼与李渊的关系更好,或者说秦琼真实忠心的人是李渊。

理解了这一点,就不难理解后来的事情了,在玄武门之变的时候,史书上找不到秦琼参与的痕迹,只有尉迟恭在当中十分活跃,从这一点我们就可以推测,实际上玄武门之变,秦琼可能是保持中立的态度,没有直接参与。

因为前边也说了,秦琼忠于李渊,但是又曾跟随过李世民,所以李世民要发动玄武门之变,对于秦琼而言,是十分为难的,跟着李世民一起去,就是不忠于李渊的表现,不支持李世民,万一李世民成功了,自己又是吃不了兜着走。

所以秦琼最终很可能是保持中立,静观其变,既没有反对李世民,也没有支持李世民,因此在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对秦琼的态度是有所变化的,这就是最后凌烟阁二十四功臣当中秦琼排名最后的其中一个原因。

我们再来看一看参与了玄武门之变的尉迟恭,排在长孙无忌和房玄龄等人之后,在武将中算是排名最前的了,平时尉迟恭是没有秦琼立功多的,正是因为玄武门之变的巨大功劳,所以瞬间跻身在前。

当然,除了玄武门之变中的功劳问题外,还有另外两个原因也是导致秦琼在凌烟阁当中排名最后的因素,一个是因为秦琼在玄武门之变后,自己身体逐渐有些吃不消,因为早年战争受伤很多,所以秦琼就提出申请回家养老了,因此在李世民新的朝政当中,秦琼没有太多贡献。

第三个原因就是李世民最终把凌烟阁二十四功臣弄好的时候,秦琼已经去世五年了,对于一个已经去世的人来说,在名单上排名第几实际上已经没有那么重要了,因此就把秦琼排在了最后。


秦琼官阶的变化原因

要说到秦琼的官阶问题的话,实际上就完全没有什么具体原因了,因为秦琼的官阶,压根就没有什么问题,为何这么说呢?让我先带你来了解一下唐朝的官阶制度吧。

一般历史上的很多朝代执行的都是九品十八阶的官阶制度,但是唐朝要复杂一些,执行的是九品三十阶的官阶制度,所以对官阶的划分,是十分详细而复杂的。官阶分为了勋官、爵官和职官三种,这三种之间是没有矛盾的,可以同时存在,而不管是职官、勋官还是爵官,又都有九品之分,当然唐朝是没有超品这样的官阶的,只有清朝时期才有。

在三种不同的官阶当中,又有如下规定,比如对于爵官而言,正一品官员是亲王,从一品官员是国公和郡公,正二品官员是开国郡公,从二品官员是开国县公;对于勋官而言,是没有一品的,正二品官员是上柱国,从二品是柱国。

对于职官而言,相对就要复杂很多,太师、太傅、太保、太尉、司徒、司空这些属于正一品;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骠大将军属于从一品;正二品是尚书令,但是这个职位在唐朝时期,因为李世民做过,所以终其一唐,也没有人敢做这个位置,从而这个位置在唐朝实际上就是一个虚职,根本没有人做的;从二品官员有尚书省左右仆射、太子少师、太子少保、太子少傅、大都督、大都护,而侍中、中书令以及六部尚书这些都是属于正三品的职官。

了解清楚了这些之后,我们继续回来研究秦琼的官阶问题,最开始秦琼是从一品的翼国公,也就是说这其实是一种爵官的官阶,而后来的上柱国,属于正二品,这是一种勋官的官阶,而对于正三品的左武卫大将军,实际上才是真实意义上的一种职官的官阶。

换言之,秦琼的这三种官阶是可以同时存在的,翼国公代表的是一种爵位身份,而上柱国代表的是一种功勋级别,只有左武卫大将军,才是秦琼真实的掌握实权的官阶。唐朝的时候,诸如侍中以及中书令等类似于宰相的职位,实际上也仅仅是属于正三品职官官阶的。

因此秦琼在玄武门之变后,任职正三品的左武卫大将军,实际上在朝廷中的级别,已经类似于一个宰相的级别,只是因为秦琼担任的是武官而已,管理的地方和范围不一样,要说这个职位,在唐朝时期可是一点都不小的,并且掌握的实权也是足够大了。


结语

秦琼从从一品的翼国公变成后来正三品的左武卫大将军,实际上官职并没有降低,只是因为隶属的官阶分类不同,翼国公属于爵官的官阶,左武卫大将军属于职官的官阶,两者之间没有任何矛盾,秦琼依旧还是当时响当当的人物,李世民并没有对他进行贬官的意思!


备注: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必删,欢迎评论留下有趣思想。

10

很多看到这个问题,首先想的就是秦琼被贬官了,而导致他贬官的原因就是秦琼站错了队,他不支持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事变”。



但事实上并非如此,秦琼当年不但参加了“玄武门事变”,而且还是功臣之一。《旧唐书.秦琼传》载“六月四日,从诛建成、元吉”,他都跟着李世民诛杀了李建成和李元吉,你说他还没有参与到“玄武门事变”中,谁信?



那这里很多人或许都不明白,为何秦琼有功,还会被贬官呢?其实错了,秦琼的正三品左武卫大将军非是贬,而是升。《旧唐书.秦琼传》载“六月四日,从诛建成、元吉。拜左武卫大将军”,虽然不清楚秦琼在此前的官职到底是什么(有说是秦王右三统军,但是试想从620年到626年这6年的时间,秦琼的官职会一成不变吗?在那个乱世这似乎是不可能的事情),但是以秦琼追随李世民造反,并且还成功了,秦琼的官职绝对不会是不升反降的,毕竟谁会一开始就贬掉一个跟随自己造反成功的臣子的官职呢?想想都是不可能的事情。



那么这里很多人就又不明白了,那为何秦琼明明是从一品的翼国公,授官却授正三品的左武卫大将军呢?

说到这里,我们就要说到唐朝的官制。唐朝的官员升迁制度有品、爵、勋、阶四种,其中品就是职事官的品级,爵就是爵位的品级,勋就是勋官的品级,阶就是散官的品级。



在唐朝,散官用于定班位,职事官用于定职守,爵用于定身份,勋用于定功劳。它们之间互不干扰,可同时进行,唐制规定凡九品以上的职事官皆会带散官品级,这个散阶为就称为本品,就是你无论调去做什么官,你的本品就是你的散官品级,而这个品级就关乎着你能享受到什么待遇,如俸禄、穿着等,都是根据你散官的品级来定的。



而勋官其实就像我们现在的“一等功臣”这样的荣誉称号,它只有品级而无职掌,也就是能享受到一些待遇,但却无任何实权。爵位就不用说,在唐朝这也是一种荣誉称号,往往都是虚封,就是给你个名号,却不给食邑的那种,当然也有食邑的,如秦琼在玄武门之变后立下大功,就被赐食邑700户。



我想说了这么多,大家应该都明白了吧,其实秦琼的正三品左武卫大将军是职事官,而从一品翼国公则是爵位,它们两者并不冲突,完全就是同时存在的。而且秦琼还有一个勋位,那就是从二品的勋位上柱国。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