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兵符可能产生于战国时期,形状类似于老虎的兵符,又叫虎符,这个兵符本来就是调动军队用的信物,用完后必须归还国君。

刘邦曾经做过秦国的“亭长”,也知道怎么用这些东西,其实兵符对领兵的将军来说,非常类似“一次性筷子”,而对国君来说就是永久性的宝物,必须时常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仔细推敲,刘邦在短期内“两次拿走韩信的兵符”的原因,主要有这么两个方面。

其一、兵符本来就不是永久性的送给韩信

事实上,不是刘邦拿走“韩信的兵符”,而是刘邦收回自己的兵符,兵符是刘邦的随身宝物,韩信仅仅具有暂时使用的权力,兵符的所有权是归刘邦的,就算今天给你,明天也可以收回。

事实上,虎符作为中国古代君王授予臣属兵权和调发军队的信物。它通常为铜制、虎形、分左右两半,有子母口可以相合。

右符要留在王朝中央,左符在领兵将领之手。君王若派人前往调动军队,就需带上右符,持符验合,军将才能听命而动,兵符可以说是最高信物,军队可以不执行执有君王其他金符节者的命令,除非君王亲临现场调兵。

其实,刘邦还算是比较放权的诸侯王,只收回了两三次而已,所以说不是“可能不可能”的问题,收回兵符是非常正常的军务。

其二、刘邦亲自收回兵符,是当时使用兵符的常规方法和规范

刘邦亲自到韩信军营,这个是因为军情紧急,没有必要假借他人之手,一般来说,兵符都是君臣直接受授,不存在由第三方传递的情况。

准确的说,要么君主当面授兵符给大臣,要么大臣当面归还兵符,这个是使用兵符的常规,也是对兵符授受的高度重视。

其实,兵符是很小的物件,我国现存有最早的虎符实物,1973年在西安郊区的北沉村曾经出土过一枚杜虎符。杜虎符长9.5厘米,符身上有铭文9行40字,错金而成。铭文为:“兵甲之符,右在君,左在杜”,其实,杜就是地名,在古代秦国杜县。

可以看出,刘邦拿走韩信的官印和兵符也是合情合理。因为君王必须经常行使权力,以便重新调整军队的部署。

只是刘邦的做法确实值得一提,怎么能偷偷摸摸,跟做贼似的,这个才是比较古怪的事情

当时,西线战事紧急,汉军被项羽穷追猛打,喘不过气来,刘邦只身从成皋逃出,来到韩信和张耳的军营,是想调他们的军队支援成皋的战场。

那天,刘邦起得很早,带着夏侯婴直奔韩、张二人军营。

刘邦居然谎称自己是汉王派来的使者,骗过守卫,进入了韩信的大帐。这时韩信还在熟睡之中,于是乎,刘邦悄悄地偷走了韩信的将印和兵符。随后前往汉军中军大帐,传令召集众将领。

韩信和张耳开始以为来的是刘邦的使者,没有太在意,走进大帐却见刘邦突然驾到,有些不知所措。

  • 其实,刘邦这样做,有一石二鸟的作用。

首先是“微服私访”,查看韩信的治军是否严谨,可以借机监督其治军的各种毛病。

再则,刘邦可以造成即成事实,先做再说,就可以省去索要兵符的过程,万一韩信舍不得交出兵符,或者借故推脱,都是有可能的,比如韩信可能会说一时半会找不到兵符了,所以,刘邦这么做可以省去很多不必要的麻烦,可以说是一石二鸟。

最佳贡献者
2

韩信几乎是刘邦的造兵机器”,刘邦先后三次抽调韩信的大军。第一次是攻取代国之后,刘邦派使者一纸调令抽走主力;第二次是刘邦在成皋败于楚军后,突然渡过黄河,闯入韩信大营,夺了韩信的兵符;第三次是垓下之战后,刘邦故技重施,突入韩信大营,夺了他的军权,将他改封为楚王。

按理来说,军营这种地方防备森严,士兵们可不管你是谁,只听主将的命令,刘邦要想闯营,当心变成刺猬!即便刘邦硬闯,也不可能瞒过韩信,刘邦又不是孙,凭什么两次夺走韩信的兵符呢?这事到底可信不可信?当然可信,理由如下。

朝廷三大权制约统帅:兵符在手不等于完全掌控军队

很多人误解,以为一旦将军手持兵符,就是无冕之王,为所欲为。尤其是那一句“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更让人觉得得兵权得天下的感觉。倘若真是这样,天下岂不是永远处于军阀混战的军人政治时期?

事实上,人们早就认识到军队的两面性,早就创造出了一套科学的管理办法,把这只大老虎关进了笼子,在需要的时候放出来,不需要的时候收监”。有以下几个措施,足以管控军队。

  • 1.调兵权与统兵权分离,将领没有调兵权

部队在非战时状态,驻扎于行营,由朝廷指定的官员负责日常管理工作,包括裁撤或增补兵额、日常补给和训练、器械营造和大军调动。统兵权是指部队到达目的地后,军事行动的指挥权。

这两个权力是分开的,也就是说,有调兵权的,到了战场上没有指挥权;有指挥权的不能随意调动军队的移动。这两个权力的分离,让任何一方都做不到完全控制军队。

以陈桥兵变为例,有一个问题不知道大家想到没有:赵匡胤拿到指挥权后,为何非要把部队领出去转一圈,到陈桥才发动兵变?直接在开封立刻兵变不更简洁吗?

其中的蹊跷就在于,赵匡胤只有指挥权,却不能偏离军事行动目标调动军队,也就是说他想把部队拉到皇城逼宫,军队不听他的调遣。赵匡胤只有将调兵和指挥两权合一,才可以为所欲为。他们商定的计划,就是走到陈桥后,再从有调兵权的人手上夺权。

韩信手上的兵符也是如此,只有战时指挥权,军队的调动不在他手上。这时候,如果刘邦不发出调动指令,韩信的兵符其实是没有价值的。所以,严格来讲,所谓刘邦夺权,这个说法就很夸张。

  • 2.补给依赖于大后方,将领受制于朝廷供应

军队的后勤补给,一般都需要后方供应,而不是自给自足,除非两种情况:流寇军阀和藩镇势力。流寇的做法是打到哪儿抢到哪儿,没办法,没人给他们做供应;藩镇是朝廷赋予了权力,可以兼管财政,自给自足,带来后果就是不受中央节制。

韩信大军假如想摆脱刘邦控制,除了将调兵权和统兵权归一,还必须建立稳定的供应链。没有庞大的文官系统帮他控制赵国,他一时做不到,至少那个时候,他还必须依赖萧何从关中运送粮饷。

  • 3.部队辅助系统的制约,将领受到垂直干预

军队除了作战系统外,还有一个不为人关注的辅助系统,包括前面说的后勤保障系统,还有参谋系统、监控系统等文官体系。这些文官在战时隐身其后,很难看到他们的影子,它跟作战系统形成既相互支撑,又相互制约的作用,假如战时指挥官偏离目标,立刻会遭到这个系统的制约。

比如作战计划的制定,决定权虽然在指挥官,但是作战参谋会参与制定计划,并保持与朝廷军事机构太尉(兵部的独立沟通。甚至在某些情况下,作战参谋会根据朝廷指示,直接干预军事指挥。

所以,将领的指挥权也做不到完全独裁,受多方掣肘,往往决策是多方协商的结果。

以上三点决定了韩信对他的军队控制力,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强,它靠一套完整的体系运作,任何人只是系统的一部分,包括韩信。

军队管理三大法宝:统帅领兵在外要受到多方节制

除了体系上三大权力的制约,韩信还会受到多方位的制度性监控和掣肘。

  • 1.监军制度

一提到监军,大家就会想到宋朝和唐朝的军队编制,那两个时期的监军太生猛,几乎凌驾于统帅之上,历史上的多次战斗失利都跟监军有关。最著名的就是杨继业瓦桥关殉国,就是监军王诜作祟。安史之乱,监军程元振、鱼朝恩几次将胜果葬送。

事实上,监军自古有之,只是那时候监军的错位改变了战局,所以留下臭名。一般情况下,监军出于隐身状态,他的职责就是负责监督统帅,按朝廷的既定方针执行任务,不跑偏就行,具体军事方略不能干预。

请注意,监军跟作战参谋不一样,监军也会参加军事会议,但是按规定不能发表意见,不能干预军事行动。但是如果统帅偏离目标,监军立刻会露出狰狞面目,他有权代表皇帝临机处置统帅。

监军一般由宗室子弟或皇帝亲信担任,地位很重,职位不高,所以,正常的军事行动中,不见他们的记载。韩信身边一定会有监军存在,比如刘交、刘濞等人,他们最早的战功,应该就来自于监军。

  • 2.人质保证

统帅出征,家属必须留在皇帝身边,这是一条潜规则,列朝开国都是如此,否则绝不可能得到独自领兵的权力。

名义上家属留在后方是为了安全,其实就是为了让皇帝安全,手上掐着人质,才能放心地授予兵权。以历史上形象最好的皇帝刘秀为例,在定都洛阳之前,所有的将军们,家属全部留在刘秀大营。定都洛阳后,将军们的家属全部被安置在洛阳。冯异西征四年,刘秀为了表达对冯异的信任,特地把他的家属送到冯异身边。

  • 3.暗藏特务

这一点毋庸置疑,只是我们光看到明朝有锦衣卫的无孔不入,没看到其他朝代的明确记载罢了。这一条我没有直接证据,信不信由你。

刘邦能闯营收韩信兵权的理由和情景推演

根据上文的分析,我们结合实际来分析一下,刘邦和韩信谁对军队更具控制力,以及刘邦闯营夺印的几个关键技术。

1.刘邦对军队的控制力,其实远在韩信之上

①休战状态下,韩信对军队不具备控制力

刘邦第一次闯营,发生在灭赵降燕之后。韩信大军除了派出部分兵力,抵抗渡过黄河的楚军,基本处于休战状态。由于赵国刚灭,工作重点放在了行政管辖和军队整编中。

按上文分析,韩信的这支大军,基本处于休战状态,等待刘邦的下一步指示。在这种状况下,韩信对军队的控制力是最低的时候,甚至连日常管理都未必参与得了。战时,将军们唯韩信马首是瞻,战后,韩信指挥不了他们。

②韩信的个人实力不足以超越刘邦

理论上来讲,调兵权与指挥权分离,就可以避免统帅反叛了,可为何还有那么多反叛发生呢?这就要看统帅的个人能力了,假如他有收买将领们的本事,就一切皆有可能。

韩信虽然是军事天才,但是他的情商明显不够,也不具备领袖的气质,更没有笼络人心的气度与手段。打个不太恰当的比方,韩信就像企业的总工程师,涉及技术问题非他莫属,玩人际关系立刻虾米。

因而韩信在军营里其实很孤单,没有朋友,跟将军们都是工作关系。后人纠缠于韩信如果自立,会不会天下三分,太幼稚的说法!你见过几个眼镜厚得啤酒瓶底似的总工,能取代总经理的?

③潜伏在韩信身边大大小小的“特务”

我们说说韩信大军中几个重要人物:张耳、曹参、灌婴。

张耳是刘邦发迹之前的好友,张耳是大富豪,养了很多门客,刘邦经常跑到张耳家里一住几个月,俩人好得穿一条裤子都嫌肥。

张耳被陈馀夺了常山国后,一刀砍了项家子弟项声,带领人马投奔了刘邦。后来刘邦将自己唯一的嫡女鲁元公主,嫁给了张耳的儿子张敖。此番伐赵,张耳与韩信共同领兵。史书并未交代二人的分工,估计韩信负责战时指挥,张耳负责军队调动和日常管理。

所以,张耳这个刘邦的铁杆,对军队的控制力不在韩信之下!

曹参以右丞相之职跟随韩信,主要工作两项,一是负责后勤保障,二是领兵作战。也就是说曹参既是韩信帐下最重要的将军,又是整个大军的奶妈,十几万大军离开曹参一天都活不下去。

灌婴只能比较简单,就是独领一军的悍将,齐地的几场大仗都是他打的。

有张耳、曹参、窦婴,还有不知名的大大小小将军们在,你认为韩信是放单飞状态吗?如果刘邦愿意,一道指令下去,韩信根本指挥不了大军!

④韩信是个没心眼的“好孩子”

其实韩信是个聪明的好孩子,他不可能不清楚自己的处境,都是后人瞎操心,根本没看清韩信的处境。

从韩信后来的经历来看,韩信有过恃功邀赏的心思,但是要说对抗刘邦,他从来就没这个胆,也没这个心思。

司马迁把刘邦闯营搞得神秘兮兮,对韩信来说吃惊不是刘邦闯进来,而是睡得迷迷糊糊状态时,领导竟然来开会了,吓的!

2.刘邦闯营的几个关键点推演

①刘邦如何进得了大营

看了以上分析,刘邦进大营会很困难吗?恐怕就在韩信呼呼大睡的时候,曹参和灌婴已经领兵在黄河岸边静等刘邦了。

②韩信为何浑然不知

其实刘邦来完全没必要隐瞒韩信,但是领导做事需要事事打招呼吗?出其不意让不下心有余悸,往往是一招震慑部下的手段。更何况刘邦要带走大部分军队,不会给韩信留出找借口的时间。

等刘邦把新的部署对将军们安排完了,韩信才慌慌张张赶到,说明什么?将军们还是听刘邦的,韩信只有作战的时候才起作用。

③夺印之说其实不存在

司马迁的描写过于夸张了,其实刘邦收韩信兵权,无论是理由还是方法,不需要太费周折,韩信既没资本也没心思对抗刘邦。比如在攻取代地后,刘邦派了一个使者,正常程序带走了军队,韩信不也老老实实配合了吗?

《史记》留下的这段描写,可以做两个理解:一是刘邦个人出于谨慎小心,用这种出其不意的手段更安全;二是司马迁刻意塑造一个心机深重的刘邦形象。

结论

综上所述,刘邦闯营夺印,看起来有点不可思议,这是人们对古代军队的管理存在误解,以为统帅就是土皇帝,可以控制一切。其实,韩信根本控制不了军队,也阻止不了刘邦随时拿走他的兵权,更何况韩信本就没那个心思。

3

刘邦确实前后两次拿走韩信的兵符,但是官印估计没有收回,因为在收回兵符的同时并没有罢免韩信。

刘邦在取得胜利的庆功宴上曾说:“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

在刚开始的时候,刘邦对韩信并不感冒。两人的第一次见面时,刘邦在洗脚,所封官职也不理想,直接导致萧何月下追韩信。萧何再次举荐,刘邦才登台拜将,正式任用韩信。

荥阳之战

  • 刘项二人在荥阳激战,损兵折将,伤亡惨重,刘邦被困城中,在纪信的掩护下,用金蝉脱壳之计,方才突出重围,后被项羽紧追不舍。在兵马不足的情况下,想到了刚刚攻下赵国,离自己最近的韩信。于是刘邦谎称使者,在韩信没有防备的情况下收走了兵符。

“汉王跳,独与滕公共车出成皋玉门,北渡河,驰宿脩武。自称使者,晨驰入张耳、韩信壁,而夺之军,汉王得韩信军,则复振。”节选自《史记·高祖本纪》

  • 刘邦做为汉王,为什么非要兵符呢?登高一呼不就可以吗?

一方面,此时汉军已规模化,制度化,用兵符调兵更合理;另一方面,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刘邦也不确定自己是否能直接命令韩信,毕竟他现在处于弱势;第三,身处乱世,韩信攻下赵国,有大量新兵亟待整顿,若军权都在韩信手中,难免没有自立之心。

平定齐国

  • 刘邦对齐国做了两手准备:不战而屈人之兵,派郦食其游说齐国;武力解决,派韩信出兵征讨。在得知郦食其游说成功以后,韩信为了争功和既得利益,兵发齐国。攻下齐国后,韩信以齐国形势混乱为由,要求刘邦封他为假齐王。刘邦虽然不愿,无奈自己被项羽围困,无脱身之计,只得依靠韩信,不得不答应韩信的要求。
  • 两人经过假齐王一事,本来就微妙的关系变得不妙。在以后的战争中,韩信多次违拗刘邦,即为开国后埋下了杀身之祸,也增加了刘邦战后立即收回兵权的必要性。

“驰入齐王壁,夺其军。”节选自高祖本纪

从刘邦的角度来看,收回自己的东西,合情合理。毕竟自己经历了残酷的战争,胜利的果实只能自己享用,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以韩信的角度看来,自己为刘邦立下了不世之功,理当分羹一杯。却不想飞鸟尽,良弓藏;又不见“太平本是将军定,不见将军享太平。”,更何况自己作为小弟还经常炸刺,被收回兵权就顺利成章了。

4

我专门写过文章,来解释这件事。原文贴过来吧。

《史记·淮阴侯列传》——晨自称汉使,驰入赵壁。张耳、韩信未起,即其卧内上夺其印符,以麾召诸将,易置之。信、耳起,乃知汉王来,大惊。汉王夺两人军,即令张耳备守赵地。拜韩信为相国,收赵兵未发者击齐。

公元前203年六月的一天(汉王五年),正是一年最热的时候,刘邦不仅要忍受气候的炎热,还得克制内心的煎熬。

近两年楚汉之争,刘邦败了又败。这一年早些时候,刘邦趁项羽伐齐的时机,一举攻占彭城,夺下楚国都城,可还没高兴多久,便被项羽率领的三万楚军杀得狼狈而逃。

刘邦向西退去,驻守荥阳,想跟项羽再来几个回合。结果仍是不尽人意,汉军依然敌不过楚军,或者说打不过项羽。

先是荥阳被攻破,刘邦逃到成皋,又被项羽攻破,刘邦的人都逃散了,身边仅有个夏侯婴。刘邦只能去赵地找韩信,韩信手里还有一只精锐汉军。

《史记·淮阴侯列传》六月,汉王出成皋,东渡河,独与滕公俱。

韩信、张耳手里的汉军,先灭魏国,又灭赵国,士气正值巅峰,可以拿来同项羽一战,一些乌合之众怕是敌不过项羽。一想到56万大军败亡于彭城,刘邦一阵阵无奈:不是我无能,是项羽太强大。

刘邦必须去韩信军营,却又有些疑虑。他是汉王,汉军最高统帅,但现在身边毫无保护力量,又怎么能保证张耳、韩信没有异心?于是他停留在传舍(古代旅店、饭店)内,细思良计。

今年十月(秦国历法中一年的第一个月份是10月,所以10月要早于6月),韩信、张耳平定赵地,紧接着韩信就替张耳请封赵王。刘邦可不相信他俩没串通好。

刘邦心目中的汉王朝,要建立郡县,同秦始皇在世的时候,而不是更早的战国。经历始皇帝统一天下后的十年,证明一个统一的政权才能令天下太平,六国分封不可行。

刘邦本想着拒绝韩信的请求,将赵地如同魏地一样变成汉国的郡县。最终还是理智压制情感,刘邦封张耳为赵王。无论如何,封张耳为王这事,利大于弊。

天下仍乱着呢,齐国、彭越、英布,还有最强的项羽,诸人仍不断大战。刘邦最大的对手是项羽,但光靠汉军可不行,他得拉拢除项羽外的任何势力。张耳便是第一步旗。刘邦告诉其他诸侯:帮我打项羽,你们还是诸侯,甚至比项羽分封的更好。

看着眼前的张耳、韩信大营,刘邦认为自己不能贸然进去,人都是有野心的。张耳虽然是赵王,不过这个赵王却要听汉王的话,但汉王没了呢?

当年楚国反秦,项梁身死,楚军大权被宋义掌控,项羽通过杀掉宋义,才再次执掌楚军大权。刘邦不愿当宋义,谁敢保证张耳、韩信没当项羽的想法?刘邦眼珠一转,有了!

第二天刚蒙蒙亮,刘邦乔装打扮后,便动身前往军营。军营岂是随便能进的?否则韩信也不会有连灭魏赵的战功。刘邦佯称汉王使者,骗进军营。

刘邦本是汉王,拿出自己的信物不难。刘邦先找上军营中自己的绝对亲信,让对方证明汉王的身份,小兵没多少机会能见到汉王真面目。刘邦为何确定这个亲信不会背叛他呢?

刘邦不是担心韩信会不会反叛,而是担心韩信看到孤身而来的刘邦产生反叛的心思。韩信的权力来自刘邦,麾下将士、士卒更是来自汉军,他还没造反的资格。

假如韩信看到独自来的刘邦,心中生出不可抑制的想法:杀掉他,我就有争霸天下的资本了。若刘邦死了,韩信麾下忠于刘邦的人无论怎么选择,都不会选个死人。

刘邦不管韩信究竟会不会这么想,但他知道决不能给韩信这个机会。至于上面提到的“亲信”,他杀了刘邦,又不会获得更好的利益?刘邦早已考虑清楚一切。

刘邦被“亲信”领着,来到韩信营帐,拒绝韩信亲兵的通传,一人进入韩信营帐,拿走韩信的印符。印符是古代将领指挥军队的关键。

战国有信陵君窃符救赵的故事,除了印符起到的作用,还有信陵君个人威望,一个普通人拿着印符也调不动魏国军队。换句话说,将军指挥军队一靠威望(或者权力),二靠印符。

刘邦偷偷夺走韩信印符,一为敲打韩信、张耳,二为重新划分汉军指挥权。第二才是刘邦根本目的,他需要精锐军队抗衡项羽。

刘邦派他人,比如夏侯婴为使者,也能收回韩信、张耳兵权,却显得不够重视,容易引起韩信、张耳的不满——我们为你灭魏攻赵,你刘邦随便派个人就收走我们兵权了?至于俩人不满后是否反叛,那就不是我们能想到的了。但刘邦需要杜绝这个可能。

刘邦总是先以“人性最恶”为出发点,将人往最坏处想,从而采取应对办法,堵住一切可能。韩信可能对刘邦不利,刘邦则偷偷进军营,给俩人一个下马威。而印符的丢失,刘邦也有惩处韩信、张耳的借口,趁机收回俩人兵权,一石二鸟。

若刘邦仅以“恶”考虑人,他也不会成为天下之主,还需要安抚诸将,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打一棍子给一个枣。

刘邦令张耳守护赵地,意思是:我承认你赵王的权力。又拜韩信为赵国相国,收拢赵兵攻齐,意思是:我不是要夺你兵权,这不给你自由征兵的权力么。恩威并施方位上位者必须之手段。

刘邦的成功绝非偶然,只有令自己处于绝对安全的位置,才能考虑将来如何。我们可以将人往最坏的地方考虑,却不能做那个最坏的人,这一点还是要分清的。

5

嗬嗬!这就要看你“怎么拿”了。结果不重要,方法很重要。君子“爱符”,要“取之有道”。

当然,刘邦这个人是很狡猾的。两次的情况不同,他从韩信那里两次拿走官印和兵符的处境不同,所采取的方法也就不一样。如果事先剧透的话,第一次是“盗取”,那第二次就是“夺取”了。

第一次,刘邦处于困境,“盗取”韩信兵符

刘邦在荥阳被项羽围困一年多,粮草不继,便与项羽讲和,约定以荥阳为界。项羽没有答应。后来刘邦采用谋士陈平计谋,先以黄金四万斤,离间了项羽和范增的关系,范增被迫离开了项羽。

(项羽剧照)

后来刘邦又利用男人的弱点,以二千女子为掩护,并让纪信假扮自己,而刘邦却乘着混乱从西直门逃离了荥阳。

汉军粮绝,乃夜出女子东门二千馀人……将军纪信乃乘王驾,诈为汉王,……以故汉王得与数十骑出西门遁……——《史记·高祖本纪》

刘邦又经过苑县、叶县,到达成皋,又被项羽的追兵包围,当时只有滕公一个人跟随。

由于是仓皇出逃,而且没有将士跟随。刘邦不可能还带着官印和兵符,那样太“惹人现眼”了。刘邦要进入关中,雄心壮志地聚集士兵准备再次东进。但没有兵符 怎么办?只有向韩信“借用”了。假如韩信此时落井下石,不给他兵符怎么办?那只有” 偷” 了。

当时韩信和张耳正在赵地助赵抗楚,张耳驻扎在修武。刘邦没有在张耳军中驻留,而是直接住进了客馆里。第二天一大早,韩信、张耳还没有起床,刘邦就径入他们的卧室,取走兵符、官印,征用他们的将士。

张耳、韩信未起,即其卧内上夺其印符,以麾召诸将,易置之。——《史记·淮阴侯列传》

韩信和张耳起床后,才发现刘邦来了,且“盗取”了他们的兵符,夺取了他们的部队。刘邦又令张耳驻守赵地,任命韩信为相国,去攻打齐国。

第二次,防止韩信日后不好控制,必须剥夺韩信兵权!

韩信占领齐国时,刘邦正被项羽围困。而在这刘邦处于焦头烂额之际,韩信以齐地不好管理为由, 让刘邦封他为假齐王。刘邦当时就一肚子火,这什么时候了?后经张良劝刘邦暂时按下怒气,为防止此时内部生乱,刘邦反而封韩信为真齐王。

荥阳对峙,项羽因为粮草不继,双方言和,约定以鸿沟为界,两分天下。于是项羽便撤兵了。刘邦耍赖,毁了约定,又率军追击项羽。当追到固陵时,被项羽杀了个回马枪,大败。于是刘邦深掘壕沟,等待韩信、彭越前来会合。

此前,刘邦追赶项羽到阳夏时,曾与韩信、彭越约定好了会合日期,齐攻项羽。当刘邦追到固陵时,仍不见韩、彭如约前来。

汉王乃追项王至夏阳南,止军,与淮阴侯韩信、建成侯彭越期会而击楚军。至固陵,而信、越之兵不会。——《史记·项羽本纪》

如果韩信、彭越不如约会合,那么,即使刘邦士气正盛,粮草充足,即使项羽士卒疲惫,粮草告绝,汉军也绝不是楚军的对手。

刘邦好心急啊!如果没有利用这么好的机会将项羽一举击垮,那必定是养虎为患,放虎归山。为了让韩、彭前来会合,刘邦对二人“下猛药”、“出狠招”,抛出巨大的利益作为“诱饵”:

(刘邦)乃发使者告韩信、彭越曰:“并力击楚,楚破,自陈以东傅海与齐王,睢阳以北至谷城与彭相国。”——《史记·项羽本纪》

有了刘邦的许诺,韩、彭答应得很爽快:“好!我们马上进兵” 。于是,韩信从齐地出发,刘贾从寿春出发;楚叛将周殷连同英布,与彭越先后到达垓下。

此时项羽已兵少粮尽,又遭遇几路大军的围困。最终兵败于垓下,自刎于乌江。

经此一役,刘邦看到了韩信不受控制,不易驾御。在关键时刻,韩信有可能因这种性格把刘邦处于危险境地。想到这,刘邦不免冒出一身冷汗。等到垓下决战一结束,刘邦就驱马驰入韩信的军营,夺取了韩信的兵权。

以上两次夺兵权。第一次是无奈。刘邦侥幸从项羽的围困中逃了出来,最后身边只有滕公一个人相随,并无一兵一卒。要调用韩信的军队,处于窘境的刘邦只有在没有告诉韩信的情况下,偷偷地“盗取”他的官印和兵符了。

第二次,垓下决战,刘邦如果不对韩信、彭越许以封地,韩、彭二人就不会如约前来会合,那历史就有可能要重写了。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刘邦对韩信的态度是:充分利用他的军事才能攻城拔寨。但一旦战争结束,则解除其武装。

这不就是典型的“狡免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么?这就是韩信的悲剧!

6

可能

一,刘邦拿走韩信的军队是完全可能的,因为,刘邦有权利。韩信再厉害也是汉王手下的大将。

刘邦在汉中时,就看在萧何的面子上任命韩信为大将军。韩信从此就是刘邦军队里面的一个将军了。他得听刘邦的招呼。

所以,刘邦在荥阳死死地拖着项羽时,刘邦把沛县集团的有能力的大将都调给韩信去了。刘邦手下只有一班文臣和二流的将军,这也是刘邦不能面挑战项羽的客观原因。

刘邦自始至终都控制着全局,包括韩信在内。

即使后来韩信做齐王也要向刘邦请示,而且,还只能是假齐王,还转不成齐王。

韩信如果胆子大点,有武臣,韩广在赵,燕的胆子,韩信做了齐王后独立,才不会有刘邦来夺他的军队的可能了,但是,韩信没有独立,那他就是刘邦手下的一给大将而已。

二,刘邦拿走韩信的军队至少有三次,前二次还给韩信留了一部分,后一次是彻底的把兵权都给夺了。

刘邦与项羽在彭城狠狠地打了一仗,刘邦打败了,原先的朋友们散伙了。他们看见项羽强大,都到项羽门口打卡去了。刘邦很窝火。这时魏王也不理睬汉王刘邦。刘邦就让韩信把魏国打下来,然后将就这些兵去开辟北方战场。刘邦给韩信配了一个参军张耳,于是,两个汉将开始了北方征程。

1,韩信张耳打下代国后,刘邦派使者来把韩信训练的士兵调走了。

汉王遣张耳与信俱,引兵东,北击赵、代。後九月,破代兵,禽夏说阏与。信之下魏破代,汉辄使人收其精兵,诣荥阳以距楚。

2,第二次,是韩信打败陈余和赵王歇之后,军队处于休整时期。当时,刘邦在荥阳被项羽围困在成皋城无法动身,刘邦声东击西地逃出成皋,然后一路向北,到了修武韩信大营,刘邦先夺军,然后才让人把韩信张耳叫来分配任务:张耳留守赵地,韩信带着老弱病残去打齐国。

六月,汉王出成皋,东渡河,独与滕公俱,从张耳军脩武。至,宿传舍。晨自称汉使,驰入赵壁。张耳、韩信未起,即其卧内上夺其印符,以麾召诸将,易置之。信、耳起,乃知汉王来,大惊。汉王夺两人军,即令张耳备守赵地。拜韩信为相国,收赵兵未发者击齐。

3,韩信与各路大军消灭项羽后,刘邦迫不及待地又跑到齐王韩信的指挥中心,把韩信的司令职位解除了。军队不再由韩信来指挥。

汉王之困固陵,用张良计,召齐王信,遂将兵会垓下。项羽已破,高祖袭夺齐王军。汉五年正月,徙齐王信为楚王,都下邳。

三,如果韩信在当齐王时,听了几给说客的话,独立了。那么,就没有人敢来夺他的军队了。相反,刘邦和项羽都会来拉拢他。但是,韩信没有搞独立,所以,他始终是被人调整的角色。他手头再多的人马,都是人家的。他没有权利不使自己“受制于人”。

7

纵观历史我们不可以小看刘邦这个人物,能从一个小小的亭长走到皇帝的位子上,历史上也没有几个人能做到,这样看刘邦能两次拿走韩信的兵符,这完全是有可能的。

韩信的兵权来自哪里

韩信原本是项羽手下的执戟郎,在刘邦率军进入封地汉中的路上投靠了刘邦的军队,后来经夏侯婴和萧何的大力推荐,刘邦才重用了韩信,登坛拜韩信为大将军,在彭城之战刘邦兵败后,才给予韩信独立的兵权,韩信才开始独自率领军队出战黄河以北,以从属关系来看,韩信是刘邦的直属部下,韩信的一切都是刘邦给予的,包括官职、地位、兵权,甚至连后期补给、粮食、物资都来自刘邦的给予。

韩信不是彭越、英布,彭越和英布一直是独自带领一帮人打游击战的,和刘邦没有从属关系,彭越和英布的手下也是自己打天下一直跟随的,与刘邦也没有关系,彭越和英布更像是刘邦的盟友而不是属下,但韩信不是,按现在的理念来说,韩信是职业经理人,刘邦是老板,韩信是帮刘邦打工的,韩信的一切合法权利来自于刘邦的授权,刘邦能授予韩信权力,同样也能夺走权力,比如兵权,这是刘邦夺取韩信兵权的法理基础。

刘邦第一次夺取韩信兵权

是在韩信攻破魏国和代国之后,直接派了个使者就把韩信的精兵调走了,调到荥阳去抵御楚军主力,非常简单,没有很复杂的过程,只需要派个使者就行,这个时候韩信刚刚击破了魏国和代国,应该收降了很多魏国与代国的降兵,但刘邦调走的是精兵,刘邦的这个调兵属于正常的军事部署,韩信作为刘邦的下属,只能服从命令。

《史记 淮阴侯列传》:信之下魏破代,汉辄使人收其精兵,诣荥阳以距楚。

刘邦第二次夺取韩信兵权是在韩信攻破了赵国之后,正好刘邦在成皋兵败,全军覆没,刘邦带着夏侯婴两个人以汉使者身份进入韩信军营,趁着韩信还没起床,然后直接到了韩信的卧室中,拿走了韩信的虎符印信,并没有惊醒韩信,刘邦以虎符和印信如今韩信军中将领开会,韩信醒了之后才知道刘邦来了,连兵符和印信都被收了,大惊失色。

刘邦第二次夺韩信兵权

与第一次有很大的不同,有些偷偷摸摸的感觉,事实上这是刘邦的谨慎,也是刘邦对韩信有所怀疑,当时刘邦在成皋全军覆没,手上无兵无卒,整个黄河以南刘邦的阵线只有荥阳到南阳一带的守军,这个时候韩信在赵国的军队数量直接超过了刘邦在黄河以南的军队数量,如果韩信不听刘邦命令自立,刘邦就会陷入困境,这事在当时比比皆是。

比如陈胜派出武臣攻赵地,武臣自立为赵王,陈胜没办法,武臣派出韩广攻打燕国,韩广又自立为燕王,武臣还是没办法,对于控制手下将领,刘邦显然比陈胜、武臣之类的能力强多了,刘邦之所以隐蔽地夺取韩信的兵权,只是为了保证万无一失,如果明面上只带着夏侯婴两个人进入韩信军营,那会不会给韩信错觉,刘邦消除了这个隐患。

至于刘邦为何能直接进入韩信的卧室?这道理就很简单了,只需要适时亮明身份就行,韩信军中多的是刘邦的亲信,韩信的兵权是刘邦给的,尤其是军中的校尉级士官,中高层将领,那都是跟随刘邦一路反秦打出来的,刘邦三年反秦战争中,根本就没有韩信,只要证明了自己身份,找个熟悉的将官一起进入主帅韩信的卧室,不是轻而易举吗?

刘邦第三次夺韩信兵权

是在垓下之战结束后,直接在战场上夺了韩信兵权,为了击败项羽,韩信被刘邦封为齐王,同时配给韩信30万军队,除了韩信之外,孔将军和费将军各有10万军队,周勃还有20万预备队,刘邦也带着10万的中军,这个时候刘邦夺韩信兵权,同样是一纸命令就行,韩信不得不交啊,虽然贵为齐王,同样是高级打工仔,能不交吗?除了谋反与上交兵权,韩信没有其他选择,况且刘邦还是突然袭击,不交,还有40万军队等着韩信,况且韩信手下也基本是刘邦的亲信。

8

将印象征意义很大,实际意义得看具体情况。韩信虽然从属刘邦,但还是有很大的自治权的,再加上韩信井陉之战立下的威望,如果韩刘决裂的话,是会有一部分人愿意追随韩信的。

而且刘邦夺取将印其实一点也不难,因为韩信手下很多人以前都是刘邦的人,再本来就是上级,进出营帐根本不会有任何阻拦。

至于需不需要夺将印,我觉得肯定是需要的,每个组织内部人际关系都是十分复杂的,将印在手可以保证刘邦行动的万无一失,如果没有将印,可能会出现一些阻碍,甚至是一些意想不到的后果。

所以垓下之战结束以后刘邦又以同样的方式收缴了韩信的兵权。

9

这是可能的。

韩信有一句著名的话,是说他作为兵家贵族的代表带领军队可以“多多益善”,言下之意就是刘邦如果直接领兵就是一个菜包,敌人想怎么吃就怎么吃。

而韩信接下来又说了一句话,就是刘邦擅长“统帅”,隐含意思是说刘邦代表的儒家平民势力,已经彻底压制及领导兵家贵族,尤其是他这种正统兵家贵族正眼都瞧不起的破落贵族,更是如此。

所以刘邦是在重要的关口,代表儒家平民暂时收回对兵家贵族的授权,以宣示儒家平民对国家政权的主权掌控,而兵家贵族由于刚经历秦王朝赵佗在南越的反叛,留下了不忠诚的口实,加之韩信代表的是破落贵族力量,好不容易在高等贵族的歧视下找到了还看得起自己的儒家平民势力,故此,对刘邦收官印的行为予以了包容。

而换作收官印的对象是项羽,他就会认为自己身为国家的兵家贵族,国家的兵权理所应当是由自己掌控的,他的领导者道家贵族很多时候是指挥不动他的,别说收官印,稍微管理严格一点,他都是无法忍受的,他的名义上尊称的道家“亚父”范增,就是因此被他投闲置散的,另一个准备约束他一下的“大道”义帝也由此而被无情诛杀,这样就导致项羽领导的兵家贵族队伍基本失去了贵族的信仰,作为缺乏信仰的队伍,焉能不败!

这就像楚汉两个饭馆开展轰轰烈烈的商业竞争,项羽饭店专门走高端路线,做的是高大上的“道家贵族菜”,刘邦饭店则走的是低端路线,做的是矮丑龊的“儒家平民菜”,结果项羽下面的伙计韩信老是想当主厨炒菜,项羽一气之下把他赶走了,韩信为了糊口饭吃,到刘邦饭馆打工,结果把刘邦饭店的管家萧何彻底唬住了,刘邦一下将韩信升为饭店第一大厨,由于要跟项羽饭店竞争,就将官印交于了韩信,便于与项羽饭店的竞争,而遇到需要做刘邦饭店擅长的“儒家平民菜”或者为了提醒韩信刘邦饭店是“儒家平民店”的时候,刘邦就会暂时中止韩信的厨师长资格,自己张罗一座酒席,正因为有此一着,韩信只是满足于作一个厨师长,永远不会产生自己当老板的想法。

10

刘邦曾承认自己统兵打仗不如韩信,在四年楚汉战争中韩信是功不可没的,但是韩信最后的结局却十分惨烈,身为将军的他没有血染沙场,马革裹尸,而是被妇人吕后所杀害。

从《史记》中微小细节,透露出了刘邦对韩信的不满。当时是公元前204年,楚汉两军鏖战荥阳。刘邦被项羽困在城中,兵困粮竭,为了脱身,刘邦抓来两千妇女穿上士兵的铠甲做挡箭牌,又让将军纪信坐着自己的车驾冒充自己去向项羽投降。然后刘邦自己带着几十个随从借此机会逃跑,可以说是狼狈不堪。

项羽得知刘邦逃到了宛县,率军攻打,这时,多亏了彭越渡过雎水支援刘邦,分散了项羽的兵力,刘邦则趁这个机会逃回成皋。可是项羽击败彭越后,又领兵西进,刘邦只能再度逃亡。

《史记·高祖本纪》记载:汉王跳,独与滕公共车出成皋玉门,北渡河,驰宿脩武。自称使者,晨驰入张耳、韩信壁,而夺之军,汉王得韩信军,则复振。

刘邦逃出成皋,冒充使者,闯进了张耳、韩信的军营,夺取了韩信的军队。这是刘邦第一次诈取韩信兵符。韩信、张耳属刘邦麾下,刘邦为何不正面通知二人迎接而是要谎称使者入营?

在《史记·淮阴侯列传》记载:刘邦夺了兵符后,即令张耳备守赵地。拜韩信为相国,收赵兵未发者击齐。刘邦盗了兵符后重新分配诸将的职务来看,他是想找个办法把军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如果堂而皇之通知他们的话,自己掌握军权的可能性也许不大,所以他才会选择这种方式。

刘邦夺取二人兵权的分配很明显,因为他虽拜韩信为相国,但却让他组织赵国的新兵去进击齐国,也就是说,把原来手下的精兵强将全部收回自己手里。由此可见,刘邦和韩信两人的关系出现了微小的裂痕,刘邦开始不相信韩信,对他有了防备之心。

刘邦为什么防备韩信?或许是因为韩信没有像彭越一样第一时间赶来救援,也许是惧怕韩信才能在自己之上,也许是刘邦本身高瞻远瞩,觉得手握兵权才比较可靠。总之,两人的关系已经不像当年“登坛拜将”那样融洽了。

当项羽败亡后,《史记·淮阴侯列传》记载:项羽已破,高祖袭夺齐王军;而《高祖本纪》记载:驰入齐王壁,夺其军。

项羽一死,刘邦就飞速地进入齐王韩信的营帐,采取了突然袭击的方式夺了韩信的兵符。这是刘邦第二次诈取韩信兵符,相较于第一次,两人之间的关系出现了巨大的裂痕。这是什么原因呢?

刘邦在第一次夺了韩信兵权后,让他领兵攻打齐国。可就在韩信打下齐国后,他做了一件错事“求封齐王”。韩信违反了官场的潜规则,专制政权下的官场,下级只能等上级加封,不能自己要。刘邦勃然大怒,多亏了张良等人的提醒,才没有指责韩信。

宋朝黄庭坚写:“城皋日夜望救兵,取齐自重身已轻。蹑足封王能早寤,岂恨淮阴食千户?”意思是刘邦日夜盼韩信救兵来,结果韩信拿了齐地要求封齐王,这次求封后,刘邦从此怨恨韩信。

等到垓下合围项羽的时候,刘邦让韩信前来帮忙,可是韩信不来,张良让刘邦给韩信加封土地。果然韩信得到封地的许诺,率军来帮忙。这事也惹得刘邦动了杀心。韩信有英雄之才也有市井小人之心,市井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这次,刘邦没有恼怒韩信,因为他已经将韩信定位在小人位置上了。

所以,当项羽一死,刘邦立刻诈取韩信兵符,改封楚王,建都下邳。后来,刘邦假巡云梦,将韩信抓捕,押上囚车,这标志着两人关系完全破裂。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