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艺术 > 如果你现在穿越到明朝,附身崇祯帝,你怎么挽救大明朝?

如果你现在穿越到明朝,附身崇祯帝,你怎么挽救大明朝?

2020-09-13 18:31阅读(73)

如果你现在穿越到明朝,附身崇祯帝,你怎么挽救大明朝?:谢谢邀请:算是倒霉了,什么皇帝不好当,偏偏要当个上吊皇帝,好在我本人心宽的很,再大的难事也不会选

1

谢谢邀请:

算是倒霉了,什么皇帝不好当,偏偏要当个上吊皇帝,好在我本人心宽的很,再大的难事也不会选择上吊,反正大明也不是我的,就当当看吧,好歹也是个皇帝。

1644年三月十八日,李自成派昌平投降的太监杜勋与崇祯皇帝谈判,要求犒军百万银两,封李自成为西北王,他就退守河南,并助朝廷攻打辽藩,此时皇帝就是我了,那还犹豫什么?我将全盘答应,不但答应,还让杜勋带话给李自成,皇帝是我们朱家的,这个不能给你,就把魏忠贤的二皇帝的称号封给你,这算是恩赏,我们的老祖宗在南京,我准备到南京疗养几年,你先帮我在北京守几年,皇宫可要保护好了,山海关也交给你了,绝不能丢失,最好把满清剿灭了,然后礼送杜勋归营,这边做好迁都准备,如果有大臣不愿意,那就让他们留下。

面对那么好的条件,李自成一定会答应的,我就可以从从容容地迁都南京,明正言顺地再做大明的皇帝,这个皇帝可不是傀儡,是手上还有几十万大军的有实力的皇帝,还有江南大把的赋税收入,还有从山海关撤下来的关宁铁骑,留的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加紧练兵,加强防御,内紧外松,悠闲时看看李自成和多尔衮怎么斗了,谁胜谁负不要紧,打的热闹就好,最好两败俱伤,到时候再做打算,这样大明十几年之內是不会亡的,说不定辛亥革命后交权的不是满请,而且大明朝。




2

废除特务机关,组建内阁。阉党长期生活在深宫大内,对外界形势不甚了解,他们只是鼓动簧舌,迷惑皇尚,一群百无一用的蛀虫。

崇祯虽然接过来的是一个烂摊子,但国家实力还远远超过当时的女真后金,只要这位刚愎自用的崇祯皇帝稍有奈心,听一听大臣们的见解,国家也不会被搞成这样。

崇祯最大的失误就是错杀了袁崇焕,使本就摇摇欲坠的大明江山塌了半边天。袁崇焕是明末著名将领,祖籍广东东莞人,字元素,(1584一1630年)。此人深知用兵之道,屡次挫败后金军队。天启六年,公元(1626年)努尔哈赤就死在袁崇焕的炮火之下。

袁崇焕的打法,让崇祯很不舒服。换句话说,他从不主动出击,这让性情多疑的崇祯很不满意。

认为他作战不卖力,这也是崇祯对他痛下杀手的主要原因。实际上,这位不了解战场情况的皇帝错怪了袁崇焕,说崇祯是个混蛋也不为过。

当时明朝已经过度到热兵器时代,明朝火枪火炮非常发达。热兵器的战争打法和冷兵器大刀长予弓箭的作战方式捷然不用。如果崇祯皇帝完全相信袁崇焕,屏弃太监特务机关的谗言,是完全可以战胜后金,让后来的皇太极从这捡不到一点偏意,说不定还有可能平灭后金,一统天下。

另人扼腕痛惜的是,历史不能够重演。很多重大失策,往往都在于一个错误决定,断送了自己,也断送了大明江山。谢谢。

3

很简单这事,军事上的基本人事布局:

1:徐光启做兵部尚书,他会推动动明朝的军事变革,他规划过建立一支全火器部队,初步是6万人15个营,这支部队如果建立起来,将是全世界第一支成建制的全火器重装部队。如果他当兵部尚书,那么这样全世界第一支成建制的全火器重装部队会被组建起来。在徐光启的计划里,火器营规模为每营4000人,装备大炮96门、炮车120辆、鹰铳100门和鸟铳1200门。先期目标是组建15个,也就是建立一支拥有6万人的超时代兵种。由葡萄牙雇佣兵负责监制火器和训练士兵。

2: 由孙传庭主导山西陕西四川甘肃军务,由卢象升主导河南及长江以北整个中原地区的军务。有这两个人在,足够平定造反叛军,让他们无法成气候。

3:由孙承宗主导东北军务,作为东北军务主帅,袁崇焕做为东北军务副统帅兼任山东巡抚,撤掉江东镇的毛文龙,让袁崇焕主导江东事务,在原来江东军基础上整编出2万军队,然后再从国内其他地方抽3万军到辽东半岛,然后再从朝鲜征兵2万朝鲜军队,整合成7万人的军队。联合朝鲜遏制住满清向朝鲜扩张。这样就形成了辽西辽东两路大军对满清形成夹击之势,足够让满清在东北无法出兵入关搞破坏,压制满清实力不让他进一膨胀就行了,不要求消灭它。

4:在北京地区由洪承畴重新训练出一支10万人左右的北京卫戍部队,这样一支部队可以作为机动部队。辽东中原地区有大战的话,需要就进行战略机动支持。

5:从福建郑芝龙那里购买粮食,让他从海路上给东北大军供应粮食,他从海路上东南亚购粮食供应,比国家原来运河供粮会便宜很多。给郑芝龙一个总督当当,做为政治经济利益的交换条件。

6:等到徐光启的重装火器部队15营6万人全部组建形成战斗力,就可以开往东北平定满清八旗。

4

崇祯二年二月初二,龙抬头,夜,风大雨大。

我看在跪在身前的这个老太监,历史上大名鼎鼎的九千岁魏忠贤,看着他满头的白发和满脸的皱纹,不由想起了天启帝临终前的一句话:魏忠贤忠贞可计大事。

天启帝极力推荐重用的。

我知道以后的历史是:崇祯杀了魏忠贤,劳累了17年后还是被灭了国。好不容易穿越了一次。我不想再重蹈上吊的悲剧。

杀不杀魏忠贤,这是个问题。


下面这段对话节取至《明史.崇祯起居注》——华六年,京都出版社


崇祯:魏忠贤,朕是万岁,你是九千岁。

魏忠贤:老奴嚣张跋扈是有的,但绝无造逆之心,愿意一死以安陛下。

崇祯:李高张之流和北方鞑子,孰轻孰重?

魏忠贤:攘外必先安内。一个心腹之患,一个是肘腋之患。一个虽然能动摇大明国本,另一个却能亡国灭种。

崇祯:很多人认为李自成,高迎祥,张献忠是心腹之患;鞑子才是肘腋之患。

魏忠贤:依老奴之见:鞑子,才是心腹之患。如果他们窃取大明江山,大明不但会亡国还会灭种。而李高之流不死,大明内患不除,则不能全力对付北方鞑子。

崇祯:为何李高张叛逆屡屡成事

魏忠贤:我太祖皇帝。起于微末,对百姓始终存着一颗宽容之心。大明的国策:对于造反的是剿抚并用,李高之流毕竟与我华夏同文同种,就导致了李高之流打得过就造反,打不过就投降,屡战屡败,屡败屡战,

崇祯:如何做

魏忠贤:下狠手剿灭李自成,张献忠。然后休养生息10年,集全国之力,对付鞑子,杀光鞑子,像我成化帝一样,铁血犁庭。

崇祯:魏忠贤,就冲你说的这段话,你就是朕的忠臣。听旨: 朕封你一等忠义公,两年之内剿灭李高张,朕就允你死后指定子侄继承爵位,世袭罔替。

从此刻起,你杀四品以下文臣不用向朕禀报。让你手底下的太监锦衣卫,全出去给朕弄军费,每年需向朕交纳白银一亿两,不要怕杀人。

魏忠贤:皇上,老奴今年已经59岁了。荣华富贵老奴也都享受过了。老奴是个六根不全之人,不惧死后骂名。可是您不能不想史笔如刀啊

崇祯:魏忠贤,如我华夏正统不在,这花花绿绿的江山朕留他何用?

魏忠贤:老奴虽不知为何陛下如此决绝,但老奴能感到陛下对鞑子的深切仇恨。老奴魏忠贤在此立誓: 老奴不怕留下千古骂名,自今日起,老奴必将竭尽所能为陛下打造一支大明铁军,为陛下杀光鞑子。灭了鞑子后,老奴必自杀以谢陛下知遇之恩。

崇祯:杀光鞑子, 朕封你为一字并肩王。山海关以北的土地给你列土封疆。

魏忠贤:老奴焉敢有此僭越之心,只有一个心愿:在老奴死后,葬于先帝帝陵旁,能常伴先帝左右。

崇祯:准。



下面这段对话节取至《中华历史集》——华十五年,江南烟云出版社


崇祯四年:高迎祥,李自称,张献忠。平。

崇祯十二年:卢象升,魏忠贤,孙承宗,孙传庭率大明骑兵20万,步军40万,征辽东。平。

此役,斩杀鞑子共计10万6659人,男性丁口,几乎杀尽。 史称:崇祯犁庭

崇祯十四年:魏忠贤死,谥号忠王,葬于熹宗墓旁。

崇祯十七年:农民起义,推翻明政权,崇祯死。

新政权,国号:华。

5

说实话,这问题认真回来起来难度真的太大了。明朝那条破船真的四处漏水,可操作性强的计划都难搞,何况力挽狂澜?但这问题又实在太有趣,我还是忍不住试一试,是否可行诸位别苛责,权当博人一笑吧!

要力挽狂澜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钱,明末的最大顽疾说到底是个钱字,打进北京的起义军就是因为粮食歉收又税负过重,实在无法生存才反抗的。而所以税负连年增加是因为辽东太过靡费,每年的辽饷简直就是无底洞。收商税又阻力太大,和商人集团合流的文官集团不可能通过,强行收的话本来稳定的江南地区也会乱,现有的农税都收不全。而辽东又不能彻底放弃,山海关离京城实在太近。这是个两头堵的难题,理论上无解。我能想到的办法是改变辽东的作战方式,放弃山海关外一切堡垒防守,坚壁清野,内迁百姓,制造大片无人区。化整为零以山海关为基地进行游骑袭扰,另外以辽东外岛为基地,以小股兵力不停登陆袭扰。不要求守住什么,只要能迟滞后金的进攻能力和速度就行,后金无生产能力,前期基本靠掠夺为生,只要让其掠夺收获下降就可以限制他的发展,虽然他们可能转向去攻击朝鲜,但朝鲜多丘陵,掠夺所获肯定要下降。这样没有了土木工程成本,辽饷会大幅度下降,完成节流。

然后以锦衣卫等组织为依托,罗织罪名整治贪官,由小而大的进行,反贪为名,抄家为实,小幅度充实内库。有一定原始积累后拉浙商,打晋商,还是为了资金积累。并且可以分化文官集团和商人集团的合流。

这样应该可以争取到2-4年的时间不加辽饷,陕西地区的流民起义烈度会减小一些。以开海禁为代价争取部分江南商人支持,反正本来就走私成风,开不开都有人做,有人做就有人眼红。那么就卖开海许可证,并对所得征税,开海重点为日本的白银和中南半岛及马来群岛的粮食。穷疯了卖私略许可证也不是不行。在争取来的这段时间里如果顺利勉强可以完成财务平衡或小幅盈余。

期间以边军和山东的备倭军拖住流民义军,不要求歼灭,将其限制在一定范围内即可。在尚能掌握不受侵扰的地区推广高产作物,稳定住局面,以拖待变。这样以放弃辽东,甘陕糜烂为代价,争取十年左右的时间,用来解决财务和粮食问题。

十年后,当有一定积累的时候,整顿京营,掌握自己的暴力机构。整训完毕后边拉边打平定北方义军。开始解决内部问题,当财务和军队掌握住后,文官集团的掣肘已不具备大的威胁。整个过程还需要3-5年。

之后就可以进行统一治理和逐步北伐收复辽东了,具体时间很难确定。初步估计完全平定起码得10年以上。

大概就是这样吧,花25-30年的时间,以辽东荒芜、朝鲜失国、北方至少三省糜烂的代价完成拯救明朝的任务。

PS:绝不考虑去南京,在北方都处处被钳制,跑东林党的地盘去除了当傀儡玩不出任何花样。

PS2:其实崇祯最大毛病就是总希望找到最快且代价最小的办法来解决问题,但这是根本不可能的。袁崇焕说五年平辽这么正中他下怀也是这毛病造成的,换成朱元璋或者朱棣估计一顿板子就把袁崇焕打出去了,说梦话呢!义军屡剿不绝也是这毛病的后果,总是催,总是催,那么容易剿灭也不用连兵部尚书都出去剿了。

6

我认为第一不能猜忌杀害袁崇焕,有袁督师镇守后金不可能轻易打进来。无论是对外还是对内杀害袁崇焕无疑是自毁长城。用一个人就要相信他,如果是处处防范使绊子那么是很难成功的,这就是所谓的“疑人不用,用人不疑”。本来自己是有所依靠的,就因为性格原因杀害贤良。

第二,“十万太监亡大明”国家的正常运行要靠制度来管理。依靠一群无能之辈收税监军,使得官员畏首畏尾将军无所作为。治理国家是要靠最优秀的读书人而非特务机构?本来是最有规矩的事却做的最没有规矩,难道说十年寒窗苦读进士出身的官员还不如那些宦官。平白无故给做事的人加了紧箍咒,怎么能放开手脚做事。

第三,整饬吏治裁撤冗员。明朝后期官员腐败不干实事空发议论。选拔一批优秀人才能干实事敢干实事,而不是对人过分猜忌多疑。上下一体君臣同心。

第四,攘外必先安内集中注意力平定李自成叛乱。当然老百姓没事谁愿意去造反,主要是天灾人祸。天灾发生后贪官污吏官逼民反,安抚老百姓是第一要务。国内一切安定后,才能全身心对付外患。

第五,开源节流。取消特权,增加国库收入。明朝就像滚雪球一样,享受特权的人越来越多老百姓的负担也就越来越重。不能将所有的税收都强加在老百姓头上,“水可载舟亦可覆舟”达到极限后会引发极大的反弹。国难当头时没有一位大臣拿出钱财来,可当李自成打破北京后对官员用刑后拿出来多少银子。

第六,不会用吴三桂这样的投机派。

7

假如我是崇祯皇帝,那么,大明朝不可能灭亡,我会治理的繁荣昌盛。不信吗?就让(秉烛读春秋)为你描绘下美好情景吧。

话说我自天启七年(1627年)登基,改元崇祯。史称崇祯皇帝。为了叙述方便,用“我”一个字代替“崇祯”俩个字。

我登基以后,先对魏忠贤不动声色,等羽翼丰满后,从气势和威力上压制魏忠贤,也就是威服魏忠贤。

既不能把老魏捧的太高,也不要一脚把他踩到青泥里。关键是拿捏得当,让老魏牵制东林党那些文人集团。那些文人还必须由老魏压制。否则这些人尾巴翘到天上去了。

等收拾了那些整天瞎比比的文人后。老魏这个棋子也就该舍弃了,杀掉魏忠贤,既泄了民愤,又把老魏这么多年的财产充公。

当李自成打进北京时,用收缴的魏忠贤的财产,犒劳李自成的义军,和老李达成协议,给老李一个封疆大吏,然后命老李去收拾后金多尔衮那些八旗军。

有的朋友认为老李的土匪军不是多尔衮正规军的对手,我不这样认为,老李也不是等闲之人。能几起几落,就像打不死的小强那样顽强。没两下子能生存下来啊!

收降了李自成,吴三桂也不必回师救我了,让吴三桂协助李自成消灭多尔衮。我估计1+1>2,老李和老吴,一定能消灭后金军。清朝自然不会存在了。

之后的事,凡是看过历史的朋友都知道,韩信感叹的那几句话吧,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敌国灭,谋臣亡。我怎能让老李做大做强呢?

凡是雄才大略的皇帝莫不是如此。比如康熙杀鳌拜,杀吴三桂,啊对了,清朝不会存在的。

(我是春秋君,欢迎点赞和留言评论,欢迎加关注)

8

如果我现在穿越到明朝,附身崇祯帝?终于轮到我穿越了?还是附身到明朝末代皇帝崇祯身上?改变我中华民族的命运的重担就要落在我肩上了?虽然是“如果”,但是想想也好兴奋呀!我觉得大明还是可以拯救下的!

大明朝交到崇祯朱由检的手上时,已经被他的祖宗们,叔叔、哥哥们,糟蹋得都到崩溃的边缘了。明朝的帝皇们都是特别有个性的,有夺侄子皇位的,有修仙的,有做木匠的,有特别勤快天天早朝的,也有几十年如一日躲在后宫不上朝的。祖宗们在这个国家大地上放飞自我,使得原本强盛的大明朝快速地衰败,甚至有了覆灭之险。崇祯算是临危受命,从哥哥朱由校手上接过了这个岌岌可危的帝国。非是他不努力,只是时局糜烂,又生性多疑,优柔寡断,缺乏识人之明,用人不当,最终做了亡国之君。

那么,崇祯需要怎样做才能使得频临灭亡的大明朝起死回生,再现辉煌?

我们的祖先历来的政策,要想国家强盛,长治久安,做来复杂艰难,说起来却是简单:“攘外必先安内”。而大明朝当时,满清已经崛起,兵锋正盛,屡屡派遣大军犯边,要想抵御强大的外敌,首要解决的就是“安内”的问题。要知道,崇祯在皇位上可是坐了17年的,是有着充足的时间给他挽救大明于将顷的。

安内

安内第一步,整顿朝廷吏治。要想改革,必须要有一个执行力高效,能力不错的团队。 崇祯即位时,正是魏忠贤的阉党做大的时候。朝堂中阉党和东林党交锋,相互排除异己,魏忠贤利用朱由校的信任,稳占上风,打压得东林党毫无还手之力。崇祯一上位,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干掉了魏忠贤,我觉得这步“操之过急”了。

魏忠贤得势的时候,虽然名声不好,但是他针对的大多数是士族阶层,打压的是东林党人,加征税收的政策,也是针对东林党控制的富庶东南地区。并且他虽然争权,但是他对皇家还算忠心,要不然朱由校几十年不上朝,他就做不了什么?他当权的时候,通过他对东南党的打压,加税,国库已经有所盈余。最重要的一点是,他在的时候,满清始终未能踏进关内一步。

而崇祯,在除掉魏忠贤的阉党后,东林党再无对手,迅速霸占朝堂。大明朝最厉害的两个监察机构,东厂和锦衣卫也随之遭受重创,失去了作用,这也相当于崇祯失去了监察、控制百官的力量,反过来被东林党联合起来要挟。先是以军费开销大,裁撤了译卒,搞出了个造反的闯王。后面又把加征税收的对象转移到了北方,张献忠又跳出来了。最后在,李自成打到北京城的时候,打开城门投降的也是这帮东林党。

所以,我觉得魏忠贤可以不急着杀,利用他的阉党继续压制东林党人,甚至把他们中的“害群之马”赶出朝堂。而附身崇祯的我,趁他们争权的时候,一边暗中收拢忠于王室的能臣,一边收回锦衣卫和东厂的权力。要知道这两个部门历来是皇家的“家臣”,大多数人最终的效忠对象只会是皇帝,这也是为什么崇祯能独自谋算干掉魏忠贤的原因。只要把这两个凶名赫赫的部门抓在手里,就有了监察百官的权力,而魏忠贤也只能束手就擒。

等到手上凝聚足够的实力时,时机成熟,抓住机会一举除掉魏忠贤,既得名又把权力收回到了手上,锦衣卫和东厂还不至于被重创,对百官威慑力还在。然后趁东林党还没反应过来时,迅速启用孙承宗任首辅,倪元璐,范景文、毕自严、徐光启、孙元化、王徵,黄道周、韩爌、钱谦益等既有能力,又爱国的忠臣义士充实内阁和各部尚书,以及主要官位,重建一个高效的朝廷。谁不服,那就出动锦衣卫和东厂查办,以他们的能力,总能查到点什么的。哪怕没有,莫须有的罪名也在所不惜。乱世当用重典!

崇祯能除掉阉党,那作为穿越人士,做到这步,不过分吧?

肃清朝廷奸臣,重新集权后,首要做的就是“轻徭薄赋”,不管朝廷如何困难,先给百姓们减负才是正理,要不然国内的叛乱会越来越多。同时,要加大民间商贸活动,开放海禁,设立贸易港口,加征贸易税;组建朝廷自己的远洋商队,出海贸易,以积累财富;还要发布强政令,重新清查田亩,阻止土地兼并,把土地从新归还百姓耕作,让百姓有活下去的希望,不至于活不下去都跑去造反。

对于受“小冰河时代”影响严重的北方,和其它受灾地方,实施免税政策,朝廷派人积极救灾,从富庶的东南地区调集粮食赈灾,在灾区以朝廷名义招工,给他们能吃饱再发微薄的薪水就好,让他们整修民生设施去,这时候的壮劳力就不能给他们闲着,既要给他们忙着,又要给他能养家,这样才不会造反。

这时候的朝廷哪里来的钱?厚着脸皮去向富户大族们去募集吧!先找个大臣沟通好,起个带头作用,然后给捐钱的人赏个牌匾,或者赐予一些无关紧要的闲职什么的。然后以朝廷的金属矿业、盐业等资产做抵押,发行国债,承诺利息,募集资金,皇家的声誉和国家的矿、盐,还是值点钱的吧?或者还可以让锦衣卫出马,找几个作恶多端的富户来抽家灭族,杀鸡儆猴,就不信弄不到钱。

当然,这样做的前提是,要牢牢抓住军队和朝廷权力,要不然就是玩火自焚。

这样一顿操作下来,整个国家将一扫腐败混乱的秃势,重新焕发活力。不可否认的,叛乱应该还是不能避免的,毕竟一个国家那么大,再强力的朝廷,也不可能马上就能“面面俱到”。没关系,叛乱会有,但绝不会像以前那样席卷全国!有叛乱,那就派兵去剿吧!

洪承畴、卢象升、杨嗣昌、曹文诏,曹变蛟、孙传庭、史可法、熊文灿 、刘泽清、 杜文焕,等都是比较有才华的带兵将领,给他们兵权,在后面给与他们信任和支持,让他们安心平乱。当然,该派的锦衣卫还是要派的,武将嘛,一旦造反,那真是要命的事,容不得半点大意。

我相信,凭这样的条件,国内的叛乱应该能快速地平定,顺带还能练出一批强兵来。

就这样,咬牙死撑个3/5年时间,国内局面一定会得到改观,国家也会实现收支平衡。国库渐丰,百姓安宁,有了田地耕种,生活有了奔头,朝廷官员们吏治清明,国家安定,军队强盛,统治者也在奋发图强。这时候,经历过苦难的百姓们很容易就会产生向心力,爱国情操慢慢滋生。如此再过个2、3年,民心就可用了,这时候就可以考虑“攘外”了。

攘外

其实在崇祯时代,优秀的将领真的不少,只是他生性多疑,又识人不明,让很多厉害的武将枉死,才造成后来的无将可用。

攘外可能比安内还要容易!

就一个袁崇焕,外加满桂和祖大寿就足以守住关宁防线,让满清不得寸进。我们前期要求不高,在崇祯夺权成功,在国内实施改革的这几年里,只要求他们能守好防线就行,这个对他们来说应该不难,毕竟关宁防线有着十几万精锐大军,又有城墙之险。袁崇焕还是让皇太极吃了几次败仗的猛人,而且袁督师麾下还有着众多的良臣猛将,满清的军队又不擅长攻城,而且兵力也不够多。

所以我认为,只要给袁崇焕和关宁防线的兵将们足够的信任和支持,关宁防线阻挡满清6、7年应该没问题的。当然,该做的防范还是要做的,只是不能太明显就是了。

等国内平叛完毕,百姓安定,国库充盈,民心可用之时,就是对满清反攻之日。

到时候,兵精将广,粮草充足,百姓支持,出山海关,直捣盛京,攻灭满清将不再是梦!

大家别忘了,这时的崇祯是个穿越者,多少总有些后世的见识,帮着改进下武器,应该问题不大吧?大炮咋玩不来,改进下燧火枪、鸟统之类的,提高下威力和射程,或者做个土炸弹、土地雷还是能的吧?满清骑兵满万不可敌?给你弄个几吨炸药,几十万个地雷就问你怕不怕!

可惜的是,这只是我们的假设,只能“纸上谈兵”。毕竟,穿越只存在于传说,现在说的再好,也不可能去改变历史。我们应该尊重历史,着眼现在与未来,奋发图强,只有国家强盛,老百姓才能过上幸福安稳的生活。

9

很抱歉,如果我是崇祯皇帝,哪怕我有三头六臂,依然无法挽救大明。

我无法解决严重的土地兼并问题

明朝末年,大量土地集中到少数大地主大官僚手中,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却无立锥之地,我无法让那些大地方大官僚们将到嘴的肥肉再吐出来,如果我强令他们这样做,我的江山就更加不稳,甚至我的生命安全都无法保障,因为这些人掌握着军政大权,而我虽贵为天子,无人支持时,我就是一个孤家寡人罢了。

我无法将减负的好政策落地

我完全明白,我们朱明王朝的百姓,此时的生活是多么的贫苦:辛苦一年,到头来却连饭都吃不饱,即使天灾之年,租赋杂税却一样不少。我知道这个问题的严重性,我当然会下旨减赋、赈灾,这是我身为皇帝应尽的责任与义务,希望我的子民都能安居乐业。然而,我,真的没办法让这些减负政策落地。因为无论有多么利国利民的政策措施,我都不可能事必躬亲地去各地执行,我必须要让百官们去执行。而我的百官队伍此时已经朽烂到极点了,没有几个官员会认真执行我的减负旨意的,相反,他们还会借机变相盘剥百姓,让百姓生活更加困苦。

我无法让空空的国库充盈起来

国库空空,我一点心知肚明,面对这一令人头疼的事情,我真的束手无策。给百姓的苛捐杂税多如牛毛,可银子却很少进入国库,全都被那些混账的王爷、百官们弄到私人腰包里去了。到头来,国家贫弱,百姓流离失所,只肥了占全国人口极少数的皇室官僚们。国家用钱的地方太多,而我作为皇帝却连这个问题也解决不了,困厄于此,我能怎么办?

唉,末代皇帝不好当,其实末代皇帝并非个个该死,人人昏庸,我们只是替前面一任甚至几任的皇帝背了黑锅。也许有人责备我们这些末代皇帝无能,那就只能任人去骂了吧。对不起,让大家失望了!

10

如果能带着对明末历史的了解,穿越到明朝成为崇祯皇帝,拯救大明王朝肯定会避开诸多的决策失误,直奔问题的根源,破除明末的死局。

既然是要破死局,那就得先弄清楚导致明朝灭亡的死局究竟是什么?是农民起义吗?是满清政权吗?是频发的天灾吗?都不是!明朝末期之所以在各种危局中一步步走向衰败,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朝廷财政没钱!

在那种历史环境中,没钱什么事儿都干不了,想要对满清政权和农民起义用兵,就必须先搞到钱,有钱才能让士兵去卖命打仗,但是想要搞到钱就得向百姓伸手,当施加在百姓头上的赋税导致他们不堪重负的时候,就会导致越来越多的百姓加入到起义军的行列之中,于是就会陷入到一个死循环,这个死循环就是明朝灭亡的死局!

既然是要拯救大明王朝,就得从问题的根源入手,那就是先搞到钱,稳住大局,然后再各个击破其他问题,为此,可以从几个方面来着手:

继续重用魏忠贤,打击贪官污吏和通敌卖国的奸商,收没赃款,充实国库。

对,你没看错,就是要继续重用魏忠贤,不要觉得不可思议,这才是帝王之术,天启皇帝看似昏庸荒唐,但是在这件事情上就很明白,他临死前嘱托崇祯两句话:一句是让朱由检善待自己即将寡居的张皇后;另一句就是“忠贤恪谨忠贞,可计大事,宜委任”,让朱由检继续重用魏忠贤。

明朝末期朝廷之所以缺钱,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贪官污吏真的太多了,朝廷每次加征赋税,各地官员都巧立名目,层层盘剥,最终导致百姓苦、朝廷穷、贪官富的局面!就拿京官来说,李自成打进北京的时候,对在京的官员进行抄家搜刮,最后一共搜出了三千多万两白银的财富,而崇祯皇帝最初为了支持袁崇焕,连百十万两的银子都拿不出来,可见官员贪腐到什么程度了。

此外,明末的一些商人为了追求利益,不惜通敌卖国,尤其是晋商,他们依靠着边境优势,与关外的蒙古、女真等部落进行贸易,贩卖中原的铁、茶叶、火药等,换回马牛羊、兽皮等物资,通过走私的方式,向关外的游牧民族输出的战略物资,比如铁器,火药等当时都是违禁品。而且,更过分的是他们还帮后金在内地建设情报网,把大量的山川地形和军事情报源源不断的送将出去,给明军造成很大的被动!

所以,想要搞钱,打击这些贪官污吏和通敌卖国的奸商,收缴他们的赃款来充实国库,是最直接、最有效、最快速的办法。但是做这件事情,必须得用有非常手段的狠人不行,魏忠贤恰恰就是当时最合适的人选!

整顿皇族宗室特权,改革税收制度,减轻百姓负担

明朝独特的宗室制度给朝廷财政造成了巨大的负担,比如根据《明代万历会计录整理与研究》记载,万历初年全国财政支出为一千八百五十余万两白银,而其中奉养宗室的开支就高达五百五十多万两,比例将近百分之三十!而且明末的财政收入还没有万历时期这么多,但是宗室开支却并不见减少,仅仅供养数量庞大的皇族宗室就消耗掉超过三分之一的财政收入。

而且,宗室不仅享受着巨额的薪俸,还享有经济上的特权,明朝宗室都是不用纳税的,因此他们大肆兼并土地,比如山西的良田基本上都被宗室所兼并,河南的土地则“半入藩府”,各个藩王的土地都达到了数万亩,这也使得国家收入锐减,据《皇明经世文编》记载,“二省之粮,犹不足供宗室禄米之半”,山西河南两省的税收,甚至连宗室禄米的一半都达不到!

宗室的土地不用交税,就意味着百姓的田地缴纳的赋税就会增加,这也是造成百姓苦不堪言的一个重要原因,所以,崇祯皇帝必须要对宗室动手,减少宗室的薪俸,破除宗室经济特权,改革税收制度,减轻百姓的负担,宁可得罪宗室,也不能太苦了百姓,只要百姓能吃上饭,他们就不会去参加造反起义,国内的农民起义也就能顺势瓦解。

整顿吏治,打击朋党,重用经世致用的实干官员

明朝末期的官场,除了官员贪污腐败,朋党乱政也是个很大的问题,明朝最终之所以走向灭亡之路,跟“东林党”的党争也不无关系,东林党的那帮文人为了自己的政治利益,真是无所不用其极,议论朝政时,根本就不管谁对谁错,只要跟自己政见不合,就马上组织人去搞他,以这种方式来议政施政,朝政不崩塌才怪!

而且,朝中的一些官员为了获取崇祯的信任,充分的抓住崇祯急于求成的想法,崇祯想听什么他们就说什么,什么好听他们就说什么,导致崇祯一次又一次的误判形式,也一次又一次的丧失了拯救王朝的好机会一。

所以,想要拯救大明王朝,就必须先整顿吏治,对于结党营私的行为要严厉的打击,彻底杜绝朋党乱政,此外,还要大力选拔人才,尤其是从基层中选拔人才,越是基层的人才,越是深刻的了解百姓的疾苦和阶级矛盾的根源,对于实干、肯干、能干的官员,要大力提拔,对于那些只会溜须拍马的官员,让他们一边凉快去!

整饬军备,训练精兵,提高军队的作战能力

一支强大的军队是保证国家安全的基础,但是明朝末期的军队问题真的太多了,首先,明末官员的腐败现象在军队里也很常见,军队的将领克扣士兵的饷钱,贩卖军马物资等,以及谎报士兵数量,吃空饷的现象时有发生,这就导致士兵没有积极性,而且等到真正用兵的时候发现根本就没那么多人!

当士兵们的待遇跟得上,他们的军事能力还是非常强的,比如长期与关外满清政权战斗的关宁铁骑,能将努尔哈赤的骑兵拒之关外,绝对是一只训练有素的精兵,所以,既然关宁铁骑能做到的,内地其他部队也能做到。

因此,一定要下大力气去整饬军备,对于贪腐的将领,如果真有本事,可以戴罪立功,那些既偷奸耍滑又没啥带兵能力的将领,可以直接依法处置,该剁的就剁,以儆效尤,先把军队的贪腐不良之风给刹住,然后,选择一些军事能力强的将领去练兵,当把军队练成一支精兵,战斗力提升上来了以后,无论是关外的满清政权,还是内地的农民起义,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消灭他们绝对不是问题!

总结

以上四点,基本能解决明朝末期最急迫的问题,先稳住大局,明朝就不至于快速灭亡,在稳定中再求突破,明朝可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