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怪的问题。既然史书没有记载,题主怎么知道她经常侍寝的?至于孩子,有没有也是个问题,更别说两个了。
好了,认真回答问题了。题主要说的应该是顺治的废后孟古青。这就是标准的包办婚姻不幸福了。顺治冷落并废黜孟古青,是发泄对母亲孝庄太后、“皇父”多尔衮的不满,也是要追求自己的独立。废后之后,孟古青的事迹确实不见于史书了,但那在清朝前期是很正常的,不少后宫女子失宠后就杳无音信,人家不当回事了。后来康熙年间也发生过类似的事情。我们慢慢说。
先来看看孟古青的情况。她是科尔沁卓礼克图亲王吴克善之女,孝庄太后的侄女。清朝前期,十分倚仗蒙古,所以满清宗室,尤其是皇帝,迎娶蒙古博尔济吉特氏的女子已经成为常态。顺治的父亲皇太极的皇后和四妃(宸妃、贵妃、淑妃、庄妃)全是博尔济吉特氏。皇后、宸妃、庄妃更是都来自科尔沁部。所以,给顺治找一个蒙古博尔济吉特氏皇后也是顺理成章。孟古青不仅是蒙古贵族,还是孝庄太后的侄女(她的父亲是孝庄的长兄科尔沁卓礼克图亲王吴克善)。这种亲上加亲,更是古代顺理成章的事。而且此事,还是由摄政王多尔衮亲自决定的。对当时还是个孩子的顺治来说,自然只有娶进门。给顺治订亲的时候顺治只刚刚登基,年仅六岁,他估计没什么感觉。顺治八年,年仅十四岁的顺治立孟古青为皇后。
但是,随着顺治年纪越来越大,自然也有了自己的想法。对于孟古青的失宠,《清史稿》用了这样的话:“上好简朴,后则嗜奢侈,又妒,积与上忤。”就是说生活奢侈而且妒忌,经常违背顺治的意思。这也是比较可能的。毕竟在多尔衮在世时,朝廷政令皆出多尔衮,顺治没有地位。而孟古青作为蒙古贵族,娘家地位显赫,不把顺治放在眼里,或者至少没有那么恭敬确实有可能。
而顺治七年,多尔衮外出狩猎途中突然去世。次年,也就是顺治八年的二月,顺治定多尔衮谋逆大罪,剥夺封号,鞭尸泄愤。虽然顺治还是在当年封了孟古青为皇后,那是因为当时他立足未稳,仍然需要强大的蒙古势力支持,也无法在给“皇父”定罪后再得罪孟古青的姑姑也就是自己的母亲。两年后,顺治宣布废后。给出的理由是两个字“无能了”。大臣劝阻,因为皇后无过错,废后于礼数不合,并且清朝没有废后先例。顺治不为所动,最后孟古青被降为静妃。这是顺治能够“翻身做主人”后,对多尔衮及母亲孝庄太后对自己婚姻干涉的不满和宣泄。是他自主的宣言。
但是话又说话来,顺治还是不能彻底在婚姻上拜托母亲及母亲背后的蒙古贵族。顺治十一年,又一位博尔济吉特氏女子阿拉坦琪琪格进宫并成为顺治第二任皇后,她是孝庄二哥察罕(废后父亲吴克善是孝庄长兄)的孙女,也就是孝庄的侄孙女,废后的侄女。顺治对她依然不满,在两年后(顺治十三年),著名的董鄂妃进宫,获得专宠,很快晋升为皇贵妃,仅次于皇后。顺治十五年,顺治一心再次废后,这次孝庄强烈反对,终于未成。董鄂妃也于顺治十七年去世。悲痛欲绝的顺治虽然追尊董鄂妃为皇后,但对这位真正的皇后阿拉坦琪琪格,依然无能为力。后来康熙继位,阿拉坦琪琪格被尊为母后皇太后。此为后话不表。关于孟古青被废后的生活,《清实录》、《清史稿》中没有任何记载。所谓生过孩子是朝鲜《李朝实录》的记载。后来静妃被接回蒙古并生下一子(不是两个儿子)。这个其实根本无从考证,而》李朝实录》也多有道听途说,神神叨叨的话。不足采信。
其实,尤其是在清朝前期,失宠的后宫妃嫔在史料中“消失”十分常见。康熙十六年年,原配皇后赫舍里氏去世后,册封遏必隆之女钮祜禄氏为第二任皇后,同时第一批册封了地位仅次于皇后的七嫔,安嫔李氏、敬嫔王佳氏、端嫔董氏、荣嫔马佳氏、惠嫔纳喇氏、宜嫔郭络罗氏、僖嫔赫舍里氏。其中,惠嫔、宜嫔、荣嫔就是后来著名的四妃中的三位惠妃(大阿哥之母)、宜妃(五阿哥、九阿哥、和早逝的十一阿哥之母)、荣妃(三阿哥之母)。(四妃中另一位雍正之母德妃乌雅氏是后来单独封嫔)。端嫔曾生皇次女,僖嫔无子女。后来二人都没有晋封,可能失宠,但有记载葬于景陵妃园。唯独居首的两位安嫔和敬嫔居然人间蒸发,再无两人记录。我们只能想象,这二人已经因为某种原因被康熙嫌恶,被废后不知所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