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奇怪的问题。既然史书没有记载,题主怎么知道她经常侍寝的?至于孩子,有没有也是个问题,更别说两个了。


好了,认真回答问题了。题主要说的应该是顺治的废后孟古青。这就是标准的包办婚姻不幸福了。顺治冷落并废黜孟古青,是发泄对母亲孝庄太后、“皇父”多尔衮的不满,也是要追求自己的独立。废后之后,孟古青的事迹确实不见于史书了,但那在清朝前期是很正常的,不少后宫女子失宠后就杳无音信,人家不当回事了。后来康熙年间也发生过类似的事情。我们慢慢说。

先来看看孟古青的情况。她是科尔沁卓礼克图亲王吴克善之女,孝庄太后的侄女。清朝前期,十分倚仗蒙古,所以满清宗室,尤其是皇帝,迎娶蒙古博尔济吉特氏的女子已经成为常态。顺治的父亲皇太极的皇后和四妃(宸妃、贵妃、淑妃、庄妃)全是博尔济吉特氏。皇后、宸妃、庄妃更是都来自科尔沁部。所以,给顺治找一个蒙古博尔济吉特氏皇后也是顺理成章。孟古青不仅是蒙古贵族,还是孝庄太后的侄女(她的父亲是孝庄的长兄科尔沁卓礼克图亲王吴克善)。这种亲上加亲,更是古代顺理成章的事。而且此事,还是由摄政王多尔衮亲自决定的。对当时还是个孩子的顺治来说,自然只有娶进门。给顺治订亲的时候顺治只刚刚登基,年仅六岁,他估计没什么感觉。顺治八年,年仅十四岁的顺治立孟古青为皇后。

但是,随着顺治年纪越来越大,自然也有了自己的想法。对于孟古青的失宠,《清史稿》用了这样的话:“上好简朴,后则嗜奢侈,又妒,积与上忤。”就是说生活奢侈而且妒忌,经常违背顺治的意思。这也是比较可能的。毕竟在多尔衮在世时,朝廷政令皆出多尔衮,顺治没有地位。而孟古青作为蒙古贵族,娘家地位显赫,不把顺治放在眼里,或者至少没有那么恭敬确实有可能。


而顺治七年,多尔衮外出狩猎途中突然去世。次年,也就是顺治八年的二月,顺治定多尔衮谋逆大罪,剥夺封号,鞭尸泄愤。虽然顺治还是在当年封了孟古青为皇后,那是因为当时他立足未稳,仍然需要强大的蒙古势力支持,也无法在给“皇父”定罪后再得罪孟古青的姑姑也就是自己的母亲。两年后,顺治宣布废后。给出的理由是两个字“无能了”。大臣劝阻,因为皇后无过错,废后于礼数不合,并且清朝没有废后先例。顺治不为所动,最后孟古青被降为静妃。这是顺治能够“翻身做主人”后,对多尔衮及母亲孝庄太后对自己婚姻干涉的不满和宣泄。是他自主的宣言。


但是话又说话来,顺治还是不能彻底在婚姻上拜托母亲及母亲背后的蒙古贵族。顺治十一年,又一位博尔济吉特氏女子阿拉坦琪琪格进宫并成为顺治第二任皇后,她是孝庄二哥察罕(废后父亲吴克善是孝庄长兄)的孙女,也就是孝庄的侄孙女,废后的侄女。顺治对她依然不满,在两年后(顺治十三年),著名的董鄂妃进宫,获得专宠,很快晋升为皇贵妃,仅次于皇后。顺治十五年,顺治一心再次废后,这次孝庄强烈反对,终于未成。董鄂妃也于顺治十七年去世。悲痛欲绝的顺治虽然追尊董鄂妃为皇后,但对这位真正的皇后阿拉坦琪琪格,依然无能为力。后来康熙继位,阿拉坦琪琪格被尊为母后皇太后。此为后话不表。

关于孟古青被废后的生活,《清实录》、《清史稿》中没有任何记载。所谓生过孩子是朝鲜《李朝实录》的记载。后来静妃被接回蒙古并生下一子(不是两个儿子)。这个其实根本无从考证,而》李朝实录》也多有道听途说,神神叨叨的话。不足采信。

其实,尤其是在清朝前期,失宠的后宫妃嫔在史料中“消失”十分常见。康熙十六年年,原配皇后赫舍里氏去世后,册封遏必隆之女钮祜禄氏为第二任皇后,同时第一批册封了地位仅次于皇后的七嫔,安嫔李氏、敬嫔王佳氏、端嫔董氏、荣嫔马佳氏、惠嫔纳喇氏、宜嫔郭络罗氏、僖嫔赫舍里氏。其中,惠嫔、宜嫔、荣嫔就是后来著名的四妃中的三位惠妃(大阿哥之母)、宜妃(五阿哥、九阿哥、和早逝的十一阿哥之母)、荣妃(三阿哥之母)。(四妃中另一位雍正之母德妃乌雅氏是后来单独封嫔)。端嫔曾生皇次女,僖嫔无子女。后来二人都没有晋封,可能失宠,但有记载葬于景陵妃园。唯独居首的两位安嫔和敬嫔居然人间蒸发,再无两人记录。我们只能想象,这二人已经因为某种原因被康熙嫌恶,被废后不知所踪。

最佳贡献者
2

在顺治年间发生了一件震惊朝野的大事,那就是顺治帝废后事件。这本是一桩亲上加亲的婚事,为什么顺治帝会如此不满意呢?

因为这桩婚姻是由顺治帝的叔叔多尔衮包办,所以注定了从一开始就是失败的。

顺治对多尔衮的恨由来已久,在心里已经将他生吞活剥了多次,只是一直找不到合适的机会和借口。

这位皇后是博尔济吉特氏,是孝庄皇太后的亲侄女,也是顺治帝的表妹。

皇太极的皇后和四妃都是博尔济吉特氏,所以顺治帝的皇后自然也要从这个大家族里挑选。

这位皇后因为从小出身高贵,身上有许多特质是甚至不喜欢的。

一是奢侈。据史书记载,皇后“凡诸服御,莫不以珠玉绮绣缀饰,膳时有一器非金者,则怫然不悦”。

也就是说皇后所穿的服饰都是非常的华贵,所用的吃饭的器皿都必须得是金银饰品,如果不能满足要求的话,就会发脾气。

可顺治从小就很节俭,不喜欢铺张浪费,从这一点上来讲,两个人就非常不一致。

三观不合导致两个人没有共同语言,再加上政治上的原因,自然得不到顺治的喜欢。

第二是嫉妒心强。作为后宫之主,必须要心胸宽广,否则无法面对皇帝的众多妃子。

可博尔济吉特氏“每见貌少妍者,即憎恶,欲置之死。”

这在后宫之中是非常危险的,即使皇帝不在意,也会成为众矢之的,但博尔济吉特氏居然不懂得这个道理,可见其是个无智慧之人。

顺治和博尔济吉特氏的婚姻只维持了两年的时间,到了顺治十年八月二十四日,他实在忍无可忍,向文武百官提出要废后。

孝庄太后得到消息以后非常震惊,她没有想到自己为儿子精心策划的婚姻竟然出现了这样大的问题。

于是她一面出面劝阻顺治,一面调动王公大臣们极力阻止,希望能挽回顺治的心意。

大臣冯铨、胡世安、孔允樾等人搬出了光武帝、宋仁宗等废后的事情,告诫顺治要吸取前车之鉴,甚至说如果废后会招致上天的惩罚。

可顺治心意已决,没有被大臣们的阵势吓到,指出帝后已经分居三年,婚姻早已名存实亡,必须要结束这场婚姻。

百官看顺治已经没有回环的余地,以郑亲王济尔哈朗为首的大臣为了自保,率先同意顺治的决定。

这样顺治达到了废后的目的,将博尔济吉特氏降为静妃。

这位静妃后来离开了伤心的紫禁城,回到了蒙古大草原生活,死后以蒙古之礼葬在了大草原上。

3

顺治帝在历史记载中共有三位皇后,算上康熙继位后母以子贵的康熙生母孝康章皇后,共有四位。熟知历史的人都知道这四位皇后中并没有人同时符合经常侍寝和生育两个孩子这两个条件。

我们先从第一位皇后博尔济吉特·孟古青说起。

这位皇后和顺治的结合是亲上加亲,孟古青是顺治生母孝庄太后的侄女,但是二人的婚姻生活却并不美好,原因有两点:

首先,这门亲事是摄政王多尔衮指婚,多尔衮在世时大权独揽,顺治虽然贵为天子但也不过是多尔衮手中的傀儡罢了,对多尔衮的恨意使得顺治对于这位指婚的皇后在内心深处有着抵触情绪。

其次,孟古青天性妒忌,骄横跋扈很不得顺治帝的欢心,顺治亲政后将其废为静妃,此后史料中再无她的记载。

顺治在位时第二位皇后孝惠章皇后博尔济吉特氏,是孝庄太后的侄孙女,顺治十一年入宫,同年六月被册封为皇后,根据史书记载孝惠章皇后和顺治感情一般,其实这也只是一桩政治婚姻而已。

博尔济吉特氏入宫的时候年仅十三岁,史书并没有记载孝惠章皇后经常侍寝,而且两年后董鄂妃入宫和顺治帝如胶似漆,第二位博尔济吉特氏皇后就更加没有机会了,所以更谈不上经常侍寝。

第三位皇后董鄂妃是死后追封的皇后,董鄂妃于顺治十三年进宫,温柔善良,善解人意深得顺治皇帝欢心,同年连升数级被封为皇贵妃。顺治十四年董鄂妃诞下皇四子,顺治开心的大赦天下,这是皇太子才有的待遇,董鄂妃肯定经常侍寝但是却只有过一次生育记录。

顺治还有一位皇后就是康熙皇帝的生母,也是只生育过玄烨一个皇子。

所以顺治的几位皇后都不符合题目的说法,但是在顺治的感情生活中却曾有一个神秘的女性笔什赫额捏福晋或者说是庶妃巴氏。

当年皇后孟古青入宫后顺治出于对政治婚姻的反感反而经常宠幸巴氏,巴氏也生下了顺治皇帝的长子爱新觉罗·牛钮,只不过不到三个月就夭折了,随后巴氏又生下两女,但也都早殇,在历史上关于巴氏的记载非常少,可以说是一个非常命运悲惨的女人。

4

因为她被废了

顺治废后,博尔济吉特氏,名叫孟古青,蒙古人

历史记载,顺治皇后虽“丽而慧”,却被废黜。

顺治博尔济吉特皇后在1651年,顺治帝虚岁十六岁时遭废,降为静妃,清史稿中对她再无记载。

被废原因:

正史记载:嗜奢侈,又妒,无能,故当废(又爱花钱又小心眼,没什么能耐所以废了)

实际原因:

1、皇后是在摄政王多尔衮的授意下迎娶的,当时的顺治受制于多尔衮,对这个安排来的皇后十分不满,早就想找理由给废了,多尔衮死后,顺治当权当然不愿意容这个皇后

2、皇后好妒成性,作为后宫之主没有容人的度量,对于顺治宠爱其他嫔妃十分不满。

3、确实非常奢侈,要求餐具全部金制,衣服镶嵌满珠宝,而顺治本身就是一个好简朴的人。

后来顺治又立了博尔济吉特氏的侄女为皇后,历史上称其为孝惠章皇后

皇后为人忠厚,挑不出毛病。可顺治想立宠妃董鄂氏为皇后,虽然董鄂妃不愿意,顺治还是停掉其皇后职权,直到孝庄太后干预才恢复。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