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隋朝跟秦朝一样,只经历二世就灭亡了,第一任君主都为中国历史作了大贡献,建立的制度都影响了后世,第二世都被称为暴君,而隋朝灭亡跟隋炀帝三征高句丽有很大关系,隋炀帝三次都以失败告终,还被高句丽俘虏了大量军民,不过高句丽却给这些俘虏都配了老婆,然而汉人在看到唐初使节的时候却是“隋人望之而哭者,遍于郊野”,吵着要唐朝的皇帝来救他们,这却是为什么?

隋炀帝被称为暴君不是没道理,三次征战高句丽是连着三年来的,第一次征讨高句丽的时候,为了赶工造船,造船工匠昼夜在水中,都不敢休息,结果从腰往下都长出了蛆虫,有十分之三四的工匠因此死亡,然后隋炀帝又招集天下的军队,在涿郡汇合,又命令河南、淮南、江南造戎车五万乘用来装载衣甲幔幕,又征发民夫以供军需,各路隋军加起来超过100多万,而为大军运送军需物资的民夫的隋军的两倍。

当时为了运送物资,长期往来路上的有数十万人,挤满了道路,“昼夜不停,死者相枕,臭秽盈路,天下骚动”,以至出现了老百姓打断自己的手足来躲避出征和徭役,然而隋炀帝如此劳师动众还御驾亲征,结果因为他的指挥失误,使隋军遭遇惨败,损失惨重,也因此引发了农民起义,天下乱势已现,隋炀帝在第二年第三年还继续征讨高句丽。

三次大规模的征战,严重损耗了隋朝国力,因此激发了阶级矛盾,农民起义不断,隋炀帝又以残暴手段镇压,最终导致了隋朝灭亡,而高句丽为了侮辱汉人,将隋军阵亡的将士尸骨堆成数个高大的京观,直到贞观五年,唐太宗才能派人去高句丽收敛埋葬隋朝时期战死的隋人尸体,摧毁高句丽用隋人尸体立的京观。

在《资治通鉴》中记载唐朝的官员陈大德出使高句丽

“无所不至,往往见中国人,自云:家在某郡,隋末从军,没于高丽,高丽妻以游女,与高丽错居,殆将半矣。”



这些人都是隋朝时期征讨高句丽被俘虏的将士,高句丽没杀了他们,还让他们在那里娶妻生子,然而这些人看到唐使的时候是“望之而哭”,托他告知唐朝皇帝来救他们,这些汉人吵着回国是有几个原因:

第一、他们是汉人,家庭都在中国,被隋炀帝征发来征讨高句丽,家里只剩下了老弱之人,中国历来有父母在不远游的说法,被征发开赴边疆实属无奈,每个人对于故乡都有种依恋,远离故乡是一种折磨,对于亲人没有人能够放的下,这种思乡之情时间越久就越浓。

第二、高句丽给他们配的妻子是游女,是高句丽位于社会底端的人,而且这些游女是“俗好淫,不以为愧,有游女者,夫无常人”,高句丽本来就是民风开放的国家,而高句丽游女是最不守妇道的群体,“夫无常人”也就是说连丈夫都不固定,男人经常换,这对于接受封建礼数教导的中原人来说难以接受,这些人被迫娶了这些可能是作皮肉生意的女人,其实是一种羞辱。

第三、高句丽保留了奴隶制,高句丽让这些人娶妻生子,是当作生育机器用的,象这些被俘虏的士兵都是沦为奴隶,他们生下的孩子也只能是奴隶,高句丽和隋朝几次战争,虽然抵挡住进攻,人口损失的也很厉害,大量成年男子死亡,高句丽急需补充人口来从事生产劳动,所以将社会最底层的女人许配给他们,这些人是在高句丽当奴隶,过着牛马不如、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的生活。

所以说这些人虽然在高句丽娶妻生子,在看到唐朝使臣时会哀求唐王朝来解救他们,吵着回国,这些人的求救触动了李世民,而高句丽最终也因自己屡次侵犯大唐付出了代价。

贞观十九年(645年),唐太宗御驾亲征,唐朝时期第一次对高句丽发动了战争,这次虽然没有攻灭高句丽,却大大削弱了高句丽的实力,还带回了众多被奴役的汉人,其后唐王朝又发动了几场征讨高句丽战争,最终在唐高宗总章元年(668)年灭掉高句丽,在高句丽设置九都督府、四十二州、一百个县,设置了安东都护府来统治高句丽,有唐一代,辽东即鸭绿江南北的高句丽故地主体部分仍然属于中原王朝!

最佳贡献者
2

假设,人类与猩猩开战,你被猩猩俘虏,猩猩也安排母猩猩给你,你愿不愿意回家?

当时,中原人看其他地方的人就是这种感觉。

3

隋军战败成俘虏后,每人一个外国老婆,为何汉人还吵着要回国,是不是让很多男士感到不可思议,如此的好事怎么隋朝军士生在福中不知福呢?

问题字面上的意思只让我们看到了表面,等深层次了解这件事情之后,或许我们也会吵着要回国,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我们都知道隋朝是一个伟大的王朝,他结束了南北朝战乱的年代,乃是五胡乱华之后的大一统王朝,虽然二世而亡,但其君主都是开疆扩土的雄心壮志。

隋文帝杨坚建立隋朝之后,健全当时的制度让民众修养生息,推行汉文化并创立科举制为唐朝的繁荣奠定了殷实的基础。

随着一个王朝的发展实力渐渐强大起来,其君王开疆扩土的雄心壮志油然而生,随之隋文帝把目光盯上了高句丽。并不是隋朝以强欺弱,实在是高句丽当时的所作所为触犯了隋文帝,因为当时的高句丽时常侵犯当时的东北边境。

隋朝先后进行四次大战,主要是隋军不熟悉地形,加之高句丽死守城池并派军队偷袭隋军后勤补给,让隋军都以失败而告终。

古代战争肯定会有很多军士被迫做了俘虏,当时隋军讨伐高句丽失败,自然也会有很多隋军被高句丽俘虏,高句丽强迫他们留在异国他乡,并每人给他们一个夫人。

后来我们都知道隋炀帝由于太想开创出一个盛世王朝,致使做了一些过在当时,功在千秋的事情,得罪了很多贵族门阀,致使隋朝二世而亡。

唐朝建立之后,有隋朝的基础,李世民开启了贞观之治,唐朝也是一个注重外交的王朝,李世民时期就派人出使高句丽。

当唐朝使臣到了高句丽时,看到数以万计的汉人,这些汉人见到远道而来的亲人,无不痛哭流涕。对远道而来诉说着自己乃是隋末从军,被俘虏于高丽,在此地娶妻,在高句丽定居。

唐朝使臣也知道这些隋军的思乡之情,静静听之,看到他们在这里已然娶妻生子,儿孙满堂也是为隋军祝福。谁曾想这些隋军又言到,希望当时的唐朝派兵解救他们回国,这让唐朝使臣疑惑不解同时也让我们疑惑。

在唐朝使臣静听之下,这些隋军也说出了他们迫切回国的原因,原来他们当时战败被俘之后,高句丽强行让他们迎娶当地女子结婚生子。高句丽的女子与我国女子不同,当时的高句丽女子都是夫无常人的状态,这些隋军深受汉文化的熏陶断然难以接受这一切,无奈自己被俘为了能回归中原,只能妥协。夫无常人意思就是当时的高句丽女子并没有固定的丈夫,也就是高句丽女子结婚之后依然可以与别的男子行夫妻之实。

不但如此,高句丽并没有优待这些隋军,只是把他们当作奴隶一般对待,虽然有女子成家其实也只不过是高句丽的奴隶而已,他们的地位跟当时周朝之前的奴隶地位无异。

由于高句丽与隋朝先后大战四次,致使高句丽人烟稀少,他们把隋军俘虏之后,当作奴隶一般压迫他们结婚生子,充当高句丽的生育工具。

隋朝军士在高句丽生活并没有我们想象的美好,不但自己的夫人夫无常人,自己还是奴隶地位,并且为高句丽生儿育女来侵犯中原。以大义和自己处境来说,心里迫切回国也是自然。

历史的结果也告诉我们,李世民最后派大军攻入高句丽腹地,救回了无数被奴役的隋朝军士和汉人。在李世民之后的唐朝一举打败了高句丽,结束了自隋朝以来的积攒下来的仇恨。

4

在隋炀帝时期,隋朝穷兵黩武,连续对高句丽发动了三次大规模的战役,但是最后都无功而返。在此期间,有很多隋朝的士兵被高句丽俘虏,但是这些士兵被俘虏之后却受到了高句丽国王的厚待,据说只要是投降的隋朝的士兵,每人都能够得到一个高句丽美女做老婆,但是这些隋朝士兵却并不领情,还是想千方百计回到隋朝,那么这到底是什么情况呢?

这就要从隋炀帝杨广对高句丽发动的三次战役说起了。隋朝是一个短命的王朝,除了隋炀帝的昏庸无道之外,这三场战役也严重的损耗了隋朝的国力,间接导致了隋朝的灭亡。为了彻底征服高句丽,隋炀帝调动数万大军御驾亲征,前后三次讨伐高句丽,但是每次都是灰头土脸的回去。

有战争就必然有伤亡和俘虏,除了那些战死沙场的俘虏之外,很多的隋朝士兵也成为了高句丽王国的俘虏。但是很显然,高句丽国王对待隋朝俘虏的方式有些特别,他们不但不杀这些俘虏,高句丽国王还赋予了这些俘虏国民的身份,甚至还每人给分配一位漂亮美女。俗话说得好,天上不会掉馅饼,那么高句丽国王又在打什么鬼主意呢?

原来虽然高句丽打退了隋朝的三次进攻,但是本国却也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国内的大部分男丁都战死沙场,很多年轻貌美的姑娘就这样守了活寡,因此他们急需要一批青壮年劳动力来为国家生儿育女,保障人口的可持续发展,这些被俘虏的士兵自然是最好的选择。

而且千万不要误会,这些士兵们能够得到的女孩子虽然年轻貌美,但是在高句丽的社会地位却十分低下,因此他们的后代社会地位自然也不会威胁到高句丽王国的统治,对此高句丽国王的算盘可以说打得十分精明。

但是这些隋朝士兵却还是不愿意接受这样的条件,因为自古被儒家思想耳濡目染的汉族士兵们实在是不能接受高句丽王国这样“开发”的政策待遇,因此对于被俘的士兵而言,这完全是一种痛苦的折磨。因此,很多隋朝士兵都想尽办法,宁可冒着被杀头的危险重新回到隋朝,也绝不愿意在高句丽王国定居下来,因为他们十分清楚,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如果接受这个条件的话,那么就意味着自己的祖祖辈辈都要在高句丽亡国为奴为婢了。

5

如果你去攻战一个国家,却不幸战败被俘,然而对方却没有白起坑杀俘虏的嗜好,也没有把你投进集中营的打算,更不会拿你去做人体实验,不仅如此,还会给你发个如花似玉的老婆,让你安家落户,那么你会作何感想?

你肯定会觉得对方疯了,天底下怎么会有此等好事?然而你大错特错了,这个世界上还真有此等“好事”,只是结果却未曾像你想的那样美好。

隋朝,一个短暂的王朝,和秦朝一样,仅仅历经两代就终结了王朝的气运,不得不令人唏嘘。分析隋朝为唐朝代替的原因,隋炀帝杨广绝对是妥妥的猪队友。他穷奢极欲的诸多早已经耳熟能详,这里就不再一一赘述。不过,杨广将隋朝作到亡国最关键的原因倒并非是因为穷奢极欲,而是好大喜功,喜欢御驾亲征。这个亲征的目标国就是高句丽。

隋炀帝曾经三伐高句丽,然而,作为吃喝玩乐一把好手的隋炀帝,在带兵打仗方面就差了许多。当然,高句丽也确实不是吃素的。后来英明神武如唐太宗李世民,照样没有将高句丽拿下,就能说明这个国家确实有一股子狠劲。

闲话休提,言归正传。

三次东伐高句丽都以失败告终的隋炀帝,自己灰头土脸的撤了回来,但是却留下了隋军的尸骨如山在异国他乡。让这些为国捐躯的忠勇之士死后都无法安眠故土,也确实让人唏嘘不已。除了战死沙场的隋军,还有更多人被高句丽俘虏。

然而高句丽对待俘虏的方式却让人大跌眼镜。他们并不杀死俘虏,不仅不杀,还会让他们安居在高句丽,并由国家统一配发老婆。

然而,这些被迫留在异国他乡的军人却对此并不感冒,不仅如此,甚至还强烈想回到故土。这到底是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高句丽不杀俘虏的原因是因为他们当时社会虽然已经步入了封建社会,但是却保有了很多数量的奴隶。然而,多年和大隋的征战,高句丽作为获胜方,却怎么也开心不起来。因为相对于隋朝的地大物博人多势众,高句丽就要小上了太多。虽然打退了隋军的进攻,自己却也损失极为惨重,最终的结果是性别比例都完全失衡。这个情形倒是像极了二战后的俄罗斯。

那么减员严重的高句丽为了将人口尽快回复起来,就实行了和当年日本同样的政策,规定女人们可以不需要受制于婚约的束缚,而是可以随意和男子交合。这些女子当然都是些地位低下的阶层,她们被称为游女。说白了,就是免费的妓女。而配发给俘虏的所谓妻子其实就是这些游女。

要知道华夏民族向来重视礼教,对女人更是有三从四德的要求,而现在自己的妻子却可以人尽皆夫,对于隋军而言,其实完全是一种精神上的折磨。另外,他们在高句丽连平民都算不上,而是作为高句丽贵族的奴隶存在,包括自己所生的后代均是如此。

奴隶主对待奴隶有着绝对生杀予夺的大权,所以,这些俘虏其实是生不如死的状态,这也就是为何他们哭着都想回来的缘由所在了。

6

这里是蓝色海沙,历史观点与各位看官分享。

看到题面,蓝色海沙也是大吃一惊。回头查阅了下资料,竟然发现确有其事。

隋军三征高句丽,不但葬送了隋朝国运,还遗留了大量战俘在外。唐朝时期,唐太宗曾命人出使过高句丽,使者陈大德到访辽东地区时,曾见到了数以万计的汉人,看见远道而来的“亲人”,这些汉人纷纷痛哭不止,纷纷要求解救回国。可据史料记载“隋大业末,因平壤败,遂没于此。高丽妻以游女,子孙盈室。”也就是说他们都已娶了外国妻子,还子孙满堂了。



这真是奇了怪了。要知道高句丽可是盛产美女,这优待俘虏政策落实得这么到位吗?那这些前隋汉子,对已改朝换代的唐朝哭诉又是怎么回事?别忙,看看他们是怎么说的:

“隋末从军,没于高(句)丽,高(句)丽妻以游女,与高(句)丽错居”。



这句话的重点在“游女”二字上。所谓游女,指的是地位低下的底层妇女,资料显示这些女子“有游女者,夫无常人。”也就是这些贫下女子,没有固定的丈夫。这对接受封建礼数教导的中原人来说,根本无法想象,高句丽强迫汉人与这些女子生活,更像是一种羞辱,从精神层面折磨他们。

在高句丽境内一直保持着奴隶制,大量的战俘实际上已沦为奴,甚至有很多隋朝俘虏都被血腥虐待致死。高句丽又怎么可能帮战俘取妻生子。



此举真正的目的,在于人口。高句丽与隋朝数次交锋,人口损失却极其严重,大量成年男子战死,为了保证军事需要,急需男性补充,因此才出现了“游女”,以此来维持人口数量,而那些被俘虏为奴的汉族士兵就这样被沦为了生育工具。

这就是为什么汉俘们希望唐王朝能发兵来救的原因。



贞观19年,李世民下令亲征,同时向天下公开募兵,“欲为皇帝诛灭高丽者,均可景从!”,此后,众志成城的唐王朝在公元668年,彻底消灭了高句丽。

以上回答各位看官觉得如何呢?欢迎留言指正,共同探讨。

7

公元581年,北周外戚杨坚接受北周最后一任皇帝的禅让,建立了大隋王朝,接着加快统一全国的步伐。公元589年,杨坚出兵灭掉最后一个政权---陈朝,而一统天下,之后的杨坚积极进行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发展生产,重视民生,在他的统治下,出现了一个开皇盛世。

与此同时,一直盘踞在大隋东北的高句丽王朝日渐强大,严重威胁大隋边境。

高句丽王朝始于东汉时期,建立初期还是一个小王朝,到魏晋南北朝时期开始日渐强盛,并且不断的吞食周边地盘,慢慢的对大隋边境虎视眈眈,面对这样的危险,隋文帝杨坚果断出兵讨伐,高句丽凭借地形优势挡住了大隋军队的数次进攻,由于长途作战,后勤粮草供应不上,很多大隋将士战死异国他乡。

到了隋炀帝时期,先后三次对高句丽发动大规模的战争,但都无功而返,动用部队多达100多万,几乎全国国力都用上了,这也是隋朝衰败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这几次的大规模战争,导致很多大隋的将士成了高句丽的战俘,之后就把他们留在那里生活,娶妻生子。

按道理说,在异国他乡成家生子,也算是安居乐业、一桩好事了,那为什么他们还想回国呢?

其实那并不是一件好事,他们的情况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美好。

1、高句丽政府把这些俘虏当做生育工具,来增加本国人口数量。

经历了连年的战争,本来人口数量就不多的高句丽青壮年很多都战死沙场,急需要大量男人来和本国女子结合,弥补人口数量的不足,这些男人变成了他们的生育工具,毫无地位可言。

据历史记载,高君丽鼎盛时期的军队数量多达30几万,而全国人口也不过区区70来万。那么要维持这样的规模,就得靠大量的战俘来充当劳动力,好有更多青壮年服务于国家。

2、战俘们娶的妻子并不是平常女子,更不是富家千金,而是一些游女。

游女就相当于中原王朝的青楼女子,没有固定的丈夫,可以服务多个男人。

高句丽民风比较开放,不像中原一样讲究男女之别,而对于中原王朝从小受到儒家礼教熏陶的他们无疑是一个折磨和侮辱,生活痛苦不堪。

据史料记载,唐太宗时期曾派人出使高句丽,看到了很多隋朝末年被俘的士兵,他们见到中原的来人都留下了眼泪大声喊着:

“隋末从军,没于高丽,高丽妻以游,女与高丽错居”。

3、战俘过着奴隶般日子

战俘们在高句丽生活被王公贵族们当做廉价奴隶使用,迫使他们从事低贱工作,完全没有尊严,过着猪狗不如的日子,还有很多士兵被活活虐待而死,这样的生活使他们时常想念家乡,思乡情绪越来越严重,时刻都想回到自己家乡。

终于在贞观19年,李世民御驾亲征出兵攻打高句丽,唐军上下一心,大军一路打到了高句丽的腹地,这次战争接回了很多隋朝的士兵。公元668年,大唐再次对高句丽用兵,这一次彻底消灭了高句丽,终于给那些留在异国的将士雪耻了。

隋朝留在高句丽的战俘多达数万人,他们在那里过着猪狗不如的生活,没有自由,没有尊严,还把他们当做生育的工具,不把他们当人对待,思乡情绪日渐高涨,在异国他乡过着这样的生活,当然他们就有了强烈的回家念头了。

8

隋军的战俘被高句丽俘虏后,不仅没有过分难为他们,还给他们娶了妻子。可见当时高句丽对于战俘是比较善待的,高句丽之所以会俘虏这么多隋军,还要从杨坚说起,当年杨坚建立了隋朝,因为隋朝的兴起,让百姓们的生活从水深火热中抽离,他们不用再受战乱的屈辱,可以过上安定的生活。但是在隋朝建立初期,还有很多地区有待统一,后来杨坚就将目光锁定在高句丽,希望可以发兵一举攻破高句丽。

杨坚根本就没有想到,高句丽是难啃的骨头,根本就打不下,几次发兵都损失惨重,而高句丽却在一次次作战中越来越勇猛。后来到了隋炀帝时期,他依然将攻破高句丽作为目标,即便隋炀帝发动几十万的大军,高句丽依然还是岿然不倒,反而将隋朝给拖垮了。当时隋军大败,很多将士都在战场上牺牲,高句丽就将这些战死的隋军作为战利品堆积成山,以此作为对隋朝的羞辱。而对于俘虏的隋军,高句丽并没有杀死他们,也没有难为他们,还给这些将士娶了妻子。

这样做看似是优待,实际上都是出于高句丽统治者自私的目的。当时高句丽的民风开化,和中原地区的封建统治制度截然不同,在高句丽,当时女子的作风很随便,她们可以和很多男子发生关系,按照史书记载,当时高句丽王朝的女性一生会有很多丈夫,这样的女子对于中原男子来说,是绝对不会娶回家的。当然在高句丽只有底层社会的女性才会有这种作风问题,所以她们的婚配也成为了大难题,被俘虏的这些隋军后来所娶的女子都是来自于高句丽底层的女性,所以对于这些被俘的隋军来说,娶这样的女子就是一种耻辱,他们在高句丽的生活十分痛苦。

另外当时高句丽的人口数量很少,高句丽将这些战俘留下来娶当地的女子也是将他们看做是播种的机器,所以这些被俘的隋军日子并不好过,在高句丽他们受到歧视,生不如死,是高句丽的底层人,想要回国的想法非常强烈。所以在唐朝时期,有大唐的使臣来到高句丽时,这些被俘虏的隋军都央求着大唐将他们接回去,可见当时他们已经无法忍受在高句丽的非人生活。

9

“叶落归根”这是汉人的习俗,也是汉人打不散有凝聚力的源泉。

做了俘虏,娶个外国老婆,也可能一时生活幸福,可年龄一大,心就飞了,幸福变成了痛苦,谁也不愿意老来苦!

陶渊明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是汉人的写照。贺子章说,少小离家老大回,……。没娶外国老婆的贺子章也回到了故土。

汉人永远不会散!

10

乡情难忘的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