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3,如何评价刘备?

社会现在流行一种作法,无论是找工作还是提干抑或晋级、评职称都要填一张履历表。为什么要填一张履历表呢?就是用人单位会通过这张履历表中所提供的信息对其本人作出判断。一般来说,只要你提供的履历表是真实的,那么依据履历表分析得出的结论也基本上是真实可靠的。我现在为大家提供一份刘备真实、可靠、较为详细的履历表,你就可以判断刘备到底是“天下枭雄”还是“天下奸雄”了!

刘备从东汉末年大动荡的背景下,组织义军征讨黄巾农民起义军,这段经历曲折、动荡不安。先是跟从校尉邹靖征讨黄巾军有功,弄了个安喜县县尉。后又因鞭笞督邮丢了官。不久又攀上了都尉毋丘毅“至下邳遇贼,力战有功,除为下密丞,复去官。后为高唐尉,迁为令。”这一段经历,居无定所,无明确作为,所以略去。主要履历从刘备跟随公孙瓒开始:

一、刘备与公孙瓒

刘备是怎么搭上公孙瓒这只船呢?

刘备和公孙瓒是同学,比公孙瓒小几岁。读书时,两人关系很好!刘备视公孙瓒为兄长,任高唐县令的时候,县城被黄巾军攻破,由此去投奔已为中郎将的老同学公孙瓒。公孙瓒看在老同学的分上,表其为别部司马,让他和青州刺史田楷一起抵御冀州刺史袁绍。多次立有战功,由此暂时代理平原县令,后又兼任平原相。

按理说老同学对公孙瓒是有情有义的,在刘备无所安身时,不但接纳了刘备,还上表为其申请了官职。后来又晋升为平原县令,但刘备却不安心,跑到了徐州陶谦那里,跑到陶谦那里也就算了,却用尽心计离间公孙瓒与赵云的关系。本来赵云与公孙瓒的关系就不那么铁,经刘备多次暗示,赵云终于离开了公孙瓒,走到了刘备一起。赵云的本事大,大家是知道的。公孙瓒与袁绍作战时几乎丧命,幸亏赵云相救才打败了袁绍,捡回了一条性命。可见赵云之于公孙瓒多么重要。公孙瓒就这么一根擎天柱,可惜也被刘备挖走了。

二、刘备与陶谦

刘备到徐州牧陶谦那里,是因为徐州牧陶谦杀死了曹操的父亲等一干亲戚、家人。曹操为报父仇,带兵血洗徐州。在这样紧迫环境下,刘备去徐州解救。

刘备这人运气好,来到徐州,写信给曹操劝说曹操撤兵。曹操本来就看不上刘备,对刘备给自己写信,劝自己撤兵嗤之以鼻,并说“刘备何人,敢以书来劝我?”。但此时,曹操的后院,兖州出了变故。吕布被李傕打败后,来到了兖州。陈宫与张邈也叛变投靠了吕布,兖州几乎都成了吕布的了。此时,曹操不得不撤兵回家救火。在这种情况下,曹操才卖了个顺水人情给刘备,但陶谦不知道详情,还以为是刘备退兵有功。要将徐州让给刘备,刘备死活不肯接受。

对此,《三国演义》第十一回、第十二回进行了大胆演绎,歌颂刘备多么仁义。

实际情况不是这样子的。根据《三国志·先主传》刘备不接受徐州并不是为义也,而是害怕。“陶谦死,糜竺率众人迎先主,先主不敢当”。有两点理由可以证明先主不敢当。

第一点理由是众人都劝说刘备接手徐州事务,刘备说了一句话:“袁术近在寿春,这个人家里四代人出了五个三公,天下的人都归心于他。您可以把徐州托付给他。”对此,孔融有一句话“袁术他不是忧国忘家的人。他的先人不过是墓中的一堆枯骨,不值得挂在心上”这里的意思是“四代五公”是过去式,不可怕。

第二点理由,见《三国志·陈群》传,其中有这样一段叙述:“当时陶谦病死,徐州的官员想迎纳刘备去做州牧。刘备想去,陈群劝刘备说:袁术的力量现在还很强大,您现在东去徐州,一定要和他争斗。如果吕布袭击将军的后路,将军即使能得到徐州,事情也一定不会成功。”刘备最终还是东去徐州,和袁术打了起来。吕布果然袭击了下邳,又派兵帮助袁术大败刘备,刘备十分后悔没有听从陈群的劝告。

三,刘备与吕布

徐州的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再加上人口多,地方富裕,谁都想要。刘备来到徐州等于是坐到了火药桶上。先是吕布来了,吕布是在兖州被曹操打败后,无路可走时到徐州的。

《三国演义》第十三回讲吕布到徐州,刘备认为吕布是当今英勇之士,出城三十里迎接,并打算把徐州让给吕布。其意思是突出刘备的至仁、至义、至信。而《三国志·吕布》传裴松之注引用《英雄记》的内容有这样的叙述“布见备,甚敬之……令妇向拜,酌酒饮食,名备为弟,备见布语言无常,外然之而内不悦”,由“外然之而内不悦”可知,刘备只是表面上与吕布应酬,而骨子里却看不上吕布。由此可知,刘备不会如《三国演义》叙述的那样要拱手让徐州于吕布。我们都知道吕布为人也不怎么地道,刘备让吕布屯军小沛是有恩于吕布,吕布却乘刘备与袁术交战时乘机端了刘备的徐州老窝。不过后来,吕布为刘备做了两件好事。一是刘备与袁术作战,最后落得无家可归,无粮可食,以至“吏士大小自相啖食”的悲惨景象。此时,刘备求救吕布,吕布接受了刘备的投降,让其驻军小沛。这是《三国志·先主传》的说法,与《三国演义》第十五回的说法不同。

可是后来,刘备又不安心小沛,在那里不断招兵买马,壮大自己的实力,又抢走了吕布托人买的战马。由此,吕布恼怒。

吕布派高顺打败了刘备,并再次掳走了刘备的妻子儿女。后来曹操帮刘备打败吕布,并将吕布活捉去,吕布求刘备在曹操面前“发一言而相宽”。当曹操问刘备怎么处置吕布时,刘备回答说“公不见丁建阳、董卓之事吗?”意思是说吕布反复无常,处死不足惜。吕布目视玄德,大呼:“是儿最无信者”这段故事记叙在《三国演义》第十九回。《三国志.吕布》传也有同样的记载。

四、刘备与曹操

刘备与曹操的关系十分纠结。我这里主要讲赤壁之战前,刘备与曹操的关系。

刘备与曹操早就认识,《三国志·先主传》裴松之注《英雄记》讲:“灵帝末年,备尝在京师,后与曹公但还沛国,募兵会众。会灵帝崩,天下大乱,备亦起军从讨董卓”这里可以看出刘备与曹操早年志同道合。后来,刘备被袁术、吕布打败后,曹操都出手相救,刘备先后两次投奔了曹操。

第一次是“袁术来攻先主,先主拒之于盱眙 、淮阴。曹公表先主为镇东将军,封宜城侯”,这是《三国志.先主传》的说法,这是曹操从道义上支持刘备。

《三国演义》第十四回据此演绎出“二虎夺食计”,企图借此计离间刘备与吕布的关系,让其火拼。此计不成又生出“驱虎逐狼计”挑拨刘备与袁术的关系,企图借袁术的力量消灭刘备。这与《三国志.先主传》明显不同,《三国志.先主传》是“袁术来攻先主”,袁术是主动进攻,而《三国演义》是“却说袁术闻说刘备上表欲吞其州县”,是刘备主动进攻。如果真有此说法,就不会有有曹操第二次、第三次相救刘备了。

曹操第二次相救,是刘备经吕布同意,驻扎在小沛,不但大肆扩军,还抢走了吕布的战马。由此恼怒了吕布,被吕布打败。逃到曹操那里。曹操不但没有采纳谋士处决刘备的建议,还厚待刘备,表荐刘备为“豫州牧”。以兵三千,粮万斛,使往豫州到任,并向东进吕布。这段故事,《三国志·先主传》与《三国演义》第十六回叙述的基本相同。

第三次是曹操帮助刘备打败了吕布后,刘备又回到了许昌曹操那里。《三国志·先主传》是这样记载的:“助先主围吕布于下邳,生擒布。先主复妻、子。从曹公还许。表先主为左将军,礼之甚重,出则同舆,坐则同席。”并让见了汉献帝,通过查阅宗族家谱,认了“皇叔”。曹操先后三次出手相助,特别是第二、第三次,是帮刘备从困境中走了出来。

如果刘备是一个仁义至信的道德君子的话,应该是感恩戴德的。刘备是怎样对待曹操的呢?

为了麻痹曹操,弄了一块荒地,终日侍弄蔬菜,以此掩饰自己的狼子野心。后来终于逮了一个机会,曹操同意他带兵讨伐袁术。刘备借这个机会逃跑到徐州,迫不及待的杀死了曹操的徐州刺史车胄,并占领了徐州。

五、刘备与袁绍

到了徐州,杀了曹操的徐州刺史车胄,闯了大祸。曹操一怒之下,派兵攻打徐州。刘备丢下关、张兄弟,还有老婆、孩子,逃到了袁绍那里。袁绍父子是怎么招待刘备的呢?

先是袁绍的儿子,青州刺史袁谭“将骑迎先主”。谭“驰使白绍”,后是“绍遣将道路奉迎,身去邺二百里与先主相见”,“绍父子倾心敬重”。而刘备是怎样对待袁绍的,不说早年刘备帮公孙瓒进攻袁绍,差点要了袁绍的命。也不说其二弟关羽帮助曹操杀死了袁绍的两根擎天柱——颜良与文丑。就说刘备当下是怎样对待袁绍的。一是在袁绍那里,以召集逃散的士兵为借口,不断地招兵买马。驻扎一个多月,就召集了几百人的队伍。二是背着袁绍与关羽联系,关羽也回到身边。三是见到袁绍与曹操相拒官渡,大势已去,暗地里做准备离开袁绍。最后见袁绍大势已去,被曹操打败,无处可走的情况下,跑到了刘表那里。

在刘表那里,袁谭被曹操追赶得无路可走时,向刘表求救,希望刘备从中帮忙。刘备将袁氏父子的好处忘得一干二净,不但没有帮袁谭求情,反而为刘表支招,写了两封没有用的信,分别把袁谭与袁尚奚落了一顿。

六、刘备与刘表

到了刘表那里,同样也是受到了热情接待和实质性的帮助。所谓热情接待,《三国志·先主传》是这样写的:“表自郊迎,以上宾礼待之。”, “差其兵使屯新野”。由此可见,刘表是真心实意欢迎刘备的,对其帮助也是真心实意的。但刘备是终不为人之下,吃人家的,拿人家的,却还是要挖人家的墙脚。一句“荆州豪杰归先主者甚多”就可看出。由此,刘表起了疑心,暗中防备,让刘备驻守博望坡,在那里抵御夏侯惇、于禁的进攻。见《三国志·先主传》。

七、刘备与孙权

曹操统一北方后,终于来到了荆州。刘表走了,刘琮投降了,刘备没有了依靠。

曹操率轻骑追刘备一日一夜急行三百余里,于当阳长坂坡追上了刘备。刘备丢掉老婆、孩子带诸葛亮、张飞、赵云等数十骑逃跑。在如此危急时刻“先主遣诸葛亮自结于孙权”。在如此危急时刻,孙权是怎么对待刘备呢?孙权给刘备做了三件好事。

第一件好事,联合刘备于赤壁打败了曹操。

第二件好事,打败曹操后,借荆州给刘备安身的。

第三件好事,为了巩固孙刘联盟,孙权把自己的妹妹嫁给了刘备。

刘备是怎样对待孙权的呢?

最有名的,家喻户晓的是借荆州不还。刘备不但借荆州不还,后来还以为关羽、张飞报仇为借口,企图剿灭东吴。可惜的是不但没有剿灭东吴,反而让东吴火烧连营七百余里,落得白帝城托孤的悲惨结局。

八、刘备与刘璋

刘璋是怎样对待刘备的呢?

听张松说:刘备是使君的汉室宗亲,曹操的敌人,善用兵。若用刘备来讨伐张鲁,张鲁必败。打败了张鲁,益州就会强大起来。益州强大了,曹操就是敢来进攻,也不会有好果子吃。由此派法正带四千人的队伍去迎接刘备。先后送给刘备的物资巨以亿计,刘璋自己也亲自离开成都前去迎接,相见甚欢。

刘备是怎样对待刘璋的呢?

其一,还没有见面,就有法正、庞统建议刘备在相会的地方袭击刘璋。只是刘备有点担心,这是件大事,不能草率,怕出乱子才没有动手。

其二,本来到益州是来讨伐张鲁的,刘备没有立即这样做,二是“厚树恩德,以收众心”,实际上是图谋不轨。

其三,是不断地向刘璋索取。本来刘璋就够大方了,给刘备的馈赠是巨以亿计,对之太好了。使刘备没有理由对刘璋下手,后来找了个借口,说曹操进攻孙权,我们和孙权唇齿相依,不救孙权,我就有危险,要回师救孙权。还以此为借口,要刘璋提供士兵一万及所需要的军用物资。刘璋没有满足刘备的要求,只给了四千士兵,其余的物资只给了一半。但毕竟还是给了,刘备说刘璋给少了。以这个理由向刘璋进攻,占领了益州。

以上,我们将刘备从投靠公孙瓒开始,到取刘璋而代之占领益州为止,以上这段简历作了较为详细的介绍。从这个履历表中,我们可明白无误的认识到刘备并非天下枭雄,而是天下奸雄。

最佳贡献者
2

善于隐藏的乱世枭雄

3

在演义小说中,刘备给人们留下的是一个只会跑、只会哭的形象。民间甚至流传着这样一句:“刘备哭了一辈子去了,娶了孙权的妹子。”然而,历史上真实的刘备会是什么样子呢?

这里,窃以为刘备是一位英雄。他有英雄之志、英雄之气、英雄之魂、英雄之义。

首先,刘备有英雄之志。

在《隆中对》中,刘备对诸葛亮说,现在“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自己即使自不量力,也要伸张正义于天下。这里说明刘备的志向非常远大,以恢复汉室为己任。

另外,在《三国志·陈登传》记载,有次一个名为许汜的人抱怨陈登面子大,不尊重人。许汜说自己跑到下邳去拜见陈登,结果陈登半天不搭理他,然后自己去睡大床,让许汜睡小床。刘备听后就说到,先生你向来有国士之名,可惜并无国士之实。如今天下是一个什么天下?是一个动乱的天下,诸侯并起,帝国失所,大家都希望向你这样有才能的人出来为国效力、拯救苍生,而你却“求田问舍,言无可采”,还责怪别人不尊重你。我要是元龙(陈登,字元龙)先生,就直接自己睡在高楼上,让你睡地上,还说什么大床小床呢。

其次,刘备有英雄之气。

刘备也是一个豪气冲天的性情中人,也有怒发冲冠的时候。《三国志·先主传》说,黄巾军起义爆发后,刘备也自己拉起了一支队伍,跟随校尉邹靖讨伐黄巾军,好不容易用军功换了个安喜县尉,也就是现在的副县级公安局长。有一次上级领导都邮因公到安喜县,刘备前往求见,没有被允许。结果刘备直接闯了进去,将都邮捆绑起来,打了二百棍子。然后解下腰间县尉印信挂在都邮脖子上,带着关羽、张飞弃官而去。

还有刘备在出任平原相的时候,郡中有个叫刘平的人看不起刘备,就派刺客前往刺杀刘备。刺客见到刘备后,被刘备的英雄之气所折服,就直接向刘备坦白后离开了。

第三,刘备有英雄之魂。

刘备戎马一生,前半生一直在颠沛中度过,在曹操、孙权都有自己基业的时候,刘备还在四处投奔他人,居无定所。讨黄巾好不容易挣个安息县尉,结果被自己一顿棍子打没了;后来又遇到黄巾“力战有功”,挣了个高唐县尉,后来进一步成为高唐县令,结果被黄巾军打败了,只好投奔学长公孙瓒。好不容易捡了个徐州,结果被吕布乘机夺去了,只好投奔曹操。此后,又投奔袁绍和刘表,即使这样,刘备依然没有丧失雄心。

裴松之在《三国志·先主传》中引用《九州春秋》作注,就记载这样一个故事。有次,刘备与刘表一块喝酒聊天,席间刘备去上厕所,突然发现自己的两个大腿由于长时间没有骑马颠簸,又生长出肉来了。想起自己很久没有驰骋疆场,却享受着安逸生活,一事无成,不禁就潸然泪下。这就是“髀肉复生”成语的来源,后来形容长久过着安逸舒适的生活,无所作为。

第四,刘备有英雄之义。

裴松之在《三国志·先主传》中作注,记载袁绍评价刘备是“弘雅有信义”。袁绍这个人,虽然不会用人,但是识人还是有一套的。当初吕布投靠袁绍,为他征讨张燕,立下那么大的功劳;袁绍对吕布时刻提防,准备杀掉吕布,吓得吕布只好逃走。现在刘备上门投奔,袁绍出城二百里前来迎接,此前刘备已经投靠过邹靖、毋丘毅、公孙瓒、陶谦、吕布、曹操这么多人,比吕布投奔的人多了去了,而袁绍不认为刘备是一个“反覆难养”的小人,却能给出这样一个评价。

刘备讲义气,关羽、张飞始终跟随刘备,不离不弃。三人名为君臣,实为兄弟,甚至关羽为了刘备来了一个“封金挂印”“千里走单骑”的千古美谈。赵云跟随刘备,在长坂坡逃命时刻,能够保护刘备唯一骨血刘禅。此外,还有许多谋臣能够在刘备潦倒之时,继续选择跟随刘备,充分体现了刘备的英雄之义和个人魅力。

4

看三国的历史,有一个很有趣的意思,就是年轻人往往喜欢曹操。

为什么呢?

因为曹操就是一个典型的成功者,一个真诚的利已主义者,一个腹黑但又豪爽的大哥。这样的人格是极受欢迎的。

同时,往往也会对刘备产生一丝不屑,这往往来自三国演义的影响。罗贯中在写三国演义时,他本身是挺蜀的,所以,他对曹操进行了些一些黑化,而这些黑化反而显得曹操更有大哥魅力。

另一边,他对刘备进行了美化,为了塑造刘备仁者的一面,把刘备的枭雄本性给改了。

比如鞭打督邮,原本是刘备的戏,是反映刘备热血的一个事件,可是,罗贯中似乎觉得打人不太好,就安到了张飞的头上。

这样一来,刘备血性的那一面没有了。刘备在三国演义变成了一个儒家君王的形象,动不动就是仁义,就是道德。这一来显得刘备软弱,二来,显得刘备不真实,鲁迅就说刘备之德近乎伪。

其实这是三国演义中的刘备,而历史中的刘备绝不是一个爱哭包,也不是什么虚假的人,反而是个一直都有目标,一直为了目标而努力的人,同时,他也是一个有原则的人。

三国中的三个人,刘备的起点最低,什么中山靖王之后其实对他并没有什么作用。因为家族败落,他没有受到什么特别的照顾,拥有什么特别的机遇,他也从来不是什么皇叔。这跟曹操不同,曹操二十岁就当北部尉校尉了。而孙权直接有一片鱼塘要给他承包。

那刘备怎么办?

我们看到,刘备从小就有大志,因为家门口有一棵桑树,曾经说过要坐如此华盖的车子。

到了年长一点,他跟母亲去贩鞋,还跟本郡大儒卢植到雒阳读过书,但史书记载他不好经书,反而喜欢穿漂亮的衣服,喜欢骑马,喜欢玩音乐。奇怪的是,这些东西都是需要花钱的,他的钱哪来的?史书记载他跟卢植读书,学费都是族叔赞助的。

而且很快就成为本郡青年人的头目。张飞唯他马首是瞻,关羽比他年纪大,却称刘备为大哥。还有中山的马商给他提供活动经费。

他是怎么办到的?史书中没有记载原因,好像这个人天然就有领袖气质。

到了黄巾起义,他也跑出来创业。曹操也打过黄巾,跟孙坚是唯数不多真下手的人。而刘备的记载极为稀少,他做了什么,有什么功绩完全没说。

只说凭功当了一个县尉。

接下来的岁月,他活得像一个被命运捉弄的人,县尉的位子没坐热就被免职了,后面去了雒阳,也没干出什么成绩。投奔师兄公孙瓒,兄长也防备着他。再救陶谦,终于有一个地盘徐州,结果被吕布给赶走了,不得已投靠曹操,拿下吕布后,又被曹操视为威胁,逃到荆州,有一回他跟刘表喝酒,喝着喝着,他摸自己的大腿,悲从心来,当年创业时,大腿没有赘肉,现在无所事事,大腿都长肉了。

可见,他一直都没有忘记自己的理想,所以才会三顾茅庐去见一个没有任何实际工作经验的诸葛亮。

这时候,孙权已经掌控了江东,曹操统了一北方,只有刘备,完全看不到成功的希望。

曹操南下,他一路逃命,几乎要跑到越南,这样的人,谁能想到他会成为三雄之一呢?

事实上,当时的人都极为重视刘备。

袁绍说他:刘玄德弘雅有信义,今徐州乐戴之,诚副所望也。程昱说:观刘备有雄才而甚得众心,终不为人下,不如早图之。

陈登说他:雄姿杰出,有王霸之略,吾敬刘玄德。曹操说:今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郭嘉说:备有雄才而甚得众心。张飞、关羽者,皆万人之敌也,为之死用。嘉观之,备终不为人下,其谋未可测也。诸葛亮说:刘豫州王室之胄,英才盖世,众士慕仰,若水之归海,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安能复为之下乎。孙权也同样认为,要有一个人能够与他共同对抗曹操,这个人一定是刘备。

是什么让这些人同时认为刘备会成就大业?

史书同样没有说明白这个道理,就像一开始就没有说明白关羽张飞为什么一直追随刘备。

因为史料的缺乏,使得刘备的形象不够圆满,我们唯一可以肯定的是,他不是伪君子,不是懦夫,而是一个有目标,有手段,有魅力的枭雄。

而他屡战屡败的创业经历,只有到了四十,经历过人间苦难的人才会感到刘备的可贵,才会钦佩刘备这样的不败大叔。

5

东汉末年,诸侯割据,人杰辈出,最后鼎立三国,曹操是顶级人杰,孙权智高且承父兄基业,两人成就伟业,皆属正常。

而刘备无权无势、起点很低,资质平庸、机权干略不如曹孙,屡遭挫折,但终能三分天下,也算是奇迹了。

观其一生,刘备最大的特质是心志坚韧,举世无人能及。刘备早期颠沛流离,投靠过公孙瓒、陶谦、曹操、袁绍、刘表等多个诸侯,领兵打仗也少有胜绩,队伍和部将常被打散,妻儿多次丢失甚至落入敌手,换成他人恐怕早已郁郁而终。

但大耳却是越挫越勇,即便只剩孤家寡人也必自称皇叔,即便无寸土之地也必言匡扶汉室。他百折不挠,终有回报,他等来孔明,等来刘表病逝,等来孙权抗曹,等来曹操失误,等来刘璋引狼入室,最终成就帝业。

刘备大耳兄,屡败屡战,百折不挠,确是我等平庸者学习的楷模!

(我是六甲番人,闲时读读书,写写诗,请您关注我的头条号。)

6

按照三国演义的说法,刘备是仁义的象征,历史未必如此,刘备也是打着靖王的后代,说自己说有着皇室的血统,其实也是到处招摇撞骗,对自己皇室宗亲绝不手软,自己也想当皇帝,明日自己孩子不行,我要传统于他,如果心系天下,为什么不选贤德之人?

7

刘备是苍茫大地十分喜爱的人物,下面依据《三国志》,对这个历史人物作个简评。

一、刘备是个穷且益坚,不堕青云之志的人物。

刘备,这位堂堂帝胄,少时只剩下一块华丽的名片,汉景帝之子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刘胜的儿子刘贞原是涿县陆城亭侯,后因献金助祭违规失礼而被削夺爵位,说白了变成平民阶级,刘备的祖父刘雄做过东郡范县县令,父亲刘弘也在州郡做过官,可时过境迁,刘备出世后,经历人生三大悲事之一“少年丧父",只能和母亲相依为命,靠卖草鞋及编织苇席谋生。但刘备并没有因为家道中落,而丧失鸿鹄之志。他家东南角篱笆墙边有一棵五丈余高的郁郁苍苍的桑树,遥望像车盖,过路者称奇之余,有人预言树旁人家定出贵人。刘备幼时,与同宗孩子嬉耍,就说:我必定要乘坐这种用鸟羽联缀为饰的华盖车。从此,一直朝着目标努力奋斗。灵帝末年,黄巾军起义,中山国巨商张世平、苏双资助奇人刘备大量资金财物,刘备借此起兵追随邹靖,因功任安喜县尉(副处级公安局长),后遇督邮来县,刘备登门拜见不纳,刘备大怒绑住督邮,杖二百,挂县尉印于督邮脖子,胜利大逃亡,后又因功封下密县丞、高唐县尉、县令,投中郎将公孙瓒,被任命为别部司马,因历任平原县令,兼平原国相。后曹操为报父仇征讨徐州,徐州牧陶谦向田楷告急,刘备和田楷驰援,先主已有千余步卒加公孙瓒借的幽州骑兵、数千饥民,到徐州后陶又拨给四千丹杨兵,先主附陶谦,任豫州刺史,后陶谦把徐州托给刘备,袁术来攻,刘备迎战,后曹操举荐刘备为镇东将军、封亭城亭侯,成为名副其实的一方诸侯。后先主与袁术相持一个月,吕布袭占下邳,下邳守将曹豹背叛刘备,吕布抓住先主的妻、子,先主移驻海西,先主截击干掉了侵扰百姓的杨奉、韩暹,先主和吕布讲和,接回妻、子,关羽镇下邳,刘备整合万余人马,吕布攻打刘备,刘备败投曹操,被任命为豫州牧,先主从不轻易言败,先到小沛招集旧部,曹操赠粮赠兵,让他攻打吕布,结果又被高顺击败,妻、子又被俘(刘备打败仗、妻子被俘常态化),后曹操亲自东征,在下邳活提吕布,又迎回妻小,曹操上表举荐刘备为左将军,先主奉令率部截袁术,刘备还未到,袁术已死。刘备与董承、吴子兰、王子服共谋曹操,后事情败露,董承被杀。先主占下邳,等朱灵返回许都,杀徐州刺史车胄,留关羽镇下邳,自回小沛,各郡县叛曹归刘,有数万之众,先主又派孙乾与袁绍联盟,败曹将刘岱、王忠,建安五年,曹操亲来,先主又败,妻、子及爱将被捉回许都。先主无奈投奔袁绍,后先主想离袁绍,说要替袁绍与刘表结盟,刘备奉先主令率部赴汝南,连龚都共数千兵,干掉曹将蔡阳,袁绍官渡大败后,刘备投刘表,寄身新野,在博望击败夏侯惇、于禁,曹操北征乌丸,先主劝刘表乘虚袭许都,刘表不纳。后刘表死,儿子刘琮继位降曹,先主扎樊城,曹操攻到宛城时,先主撒退,后带十多万人、几千辆车的粮草物资撤退,关羽率数百艘船走水路,在江陵汇合。

曹操率五千精骑轻装追击,在当阳县长坂追上先主,先主又丢下妻子,带孔明、张飞、赵云数十骑逃走,此时逢关羽船队及江夏太守刘琦所率万余人。

先主开始成功创业:联吴抗曹,赤壁大胜后,先主荐刘琦为荆州刺史,征讨南方四郡,庐江郡雷绪率数万人归先主,孙权嫁妹刘备联姻。刘备开始在法正、庞统帮助下攻打益州,攻下益州,拿下汉中。刘备先晋汉中王,在曹丕篡汉后,刘备也成了皇帝。

刘备历尽千难万险,终于功德圆满。

二、刘备为实现理想,多次归附多名不同军阀,刘备深得各诸侯、部将们的尊敬、爱戴。

刘备每次打败仗,妻、子被俘,自己率几十人败投诸侯,你会经常看到各诸侯出城相迎,以上宾礼节相迎,原部将卒不久又来归附,甚至在败退途中,百姓也纷纷归附。这就是刘备的人格魅力。

刘备上学时,同族刘元起刘备视如已出,慷慨解囊,公孙瓒与他结友;起家时,中山国巨商张世平、苏双重金支助;刘备到徐州,富裕的世大夫糜竺、糜芳举家来投,又送金银、又送妹妹……

三、刘备对人才极为尊重。

猛将张飞失下邳,他不怪;隆中,三顾茅庐请诸侯,关羽失荆州,刘备举蜀汉全国兵力为之复仇;对庞统礼遇有加,失庞统如丧考妣;对法正,也是言听计从。

四、刘备目光如炬,有识人伯乐美称。

他结交猛将关羽、张飞,他提拔牙魏延守汉中,雄关在魏延镇守时,十几年安然无恙;他认定孔明、庞统、法正人才难得,他也认定马谡言过其实,孔明不听,结果兵败街亭…




8

常言道:乱世出英雄,历史上群星闪烁最耀眼的朝代莫过于三国。烽烟四起,八方操戈,军阀混战,英雄辈出。刘备就是其中的顶尖英雄之一。关于英雄的定义,曹操与刘备青梅煮酒论英雄的一段话比较经典,"夫英雄者,胸有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然后曹操指备与己曰:"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曹操的重要谋士,荀彧、郭嘉、程昱也曾多次承认刘备乃人杰也,不然何以劝曹操早图刘备以绝后患。以曹操与前三甲谋士的识人之眼力,可谓不遑多让。刘备出身贫寒,虽说是皇族一脉,早已家道中落,靠织席偏履为生。凭一村夫能在乱世中独树一帜,在屡战屡败中,东西奔走,寄人篱下,谨小慎微,忍气吞声,一步一个脚印,从无到有,从小到大,逐渐发展壮大,遂成三分鼎足之势,全凭的坚韧不拔的毅力和百折不挠的英雄之本色。与曹操和孙权相比,刘备是白手起家。曹有显赫的世家,丰厚的资才和社会名望及人力资源。孙权继父兄之业坐享其成,因而刘备成功的机率更难,付出的也更多。因此刘备应是一大英雄。辛稼轩在赞孙权的词里也写到,"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

9

刘备是弘毅宽厚知人待士之人

刘备不是反覆难养的小人


刘备字玄德,汉末幽州涿郡人,自称汉中山靖王刘胜之后,父刘弘早亡,家贫,是一个摆地摊的出身,后来成为皇帝,对他的评价有褒贬之分,说他是弘毅宽厚知人待士的明主,也有说他是反覆难养的小人,我的观点是刘备是枭雄,不是一般的人。

为了读懂刘备,先来看刘备的出身。《三国志》刘备传说:先主姓刘,讳备,字玄德,涿郡涿县人,汉景帝子中山靖王胜之后也。

典略上说:备本临邑侯枝属也。先主刘备的爷爷叫刘雄,父亲叫刘弘,世仕州郡。刘雄举孝廉,官至东郡范令。曾经当过县令。

有人说刘备是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人之说不可靠,因为这位刘胜有一百多个孩子,不好说那个姓刘的是不是他的后人。

中国古人最讲究门第出身,他可能不知道祖父、曾祖父叫啥,但他有可能知道族中曾经出过什么大人物、名人,有可能知道出之哪一个名人之后。这就是中国古代家族传承的特点。和古人攀亲是当时的一个习惯,找一个历史名人当祖宗来给自己妆点门面。比如说到曹操,《三国志》一开始就说,曹操讳操,字孟德,汉相国曹参之后也。所以,刘备到底是不是刘胜的后人,其实关系也不大。这也只是个门面。


《三国志》上还写到:先主不甚乐读书,喜狗马、音乐、美衣服。这段话并不能说明刘备不好读书的证明。原因是刘备和公孙瓒是同学关系,他们的老师是当时的大儒卢植。卢植的水平很高,相当于现在知名的院士。和曹操、孙权相比,刘备的学历最高。

大家不要以为不好读书就是差学生,还得看他学的怎么样。刘备有一次在荆州和刘表、许汜议论天下人物,许汜说到陈登,说陈登“豪气未除”,这里的“豪”不是“英豪”的“豪”,而是“豪强”的“豪”。刘备就问他有什么证据?许汜回答:有一次到陈登府做客,陈登自己睡大床,而让他睡小床。刘备听了后责备许汜说:当今天下大乱,生民涂炭,你不知道救民于水火之中,只知道求田问舍,争床大床小,要是我小床也不让你睡,就让你睡地下。刘表听了哈哈大笑。在三国时代能说出“救民于水火”的没有几人,刘备不好读书,但还是读到了点上。


另外,刘备的学习成绩得到了当时的大儒孔融的认可。陶谦死,州人请刘备领徐州,刘备说:袁术近在寿春,此人四世五公,可以以州让之。孔融说:袁公路岂忧国忘家者邪?冢中枯骨,何足介意。这句话说明孔融是认可刘备“忧国忘家”的。同时学习的最大目的是为了“治世”。所以,刘备是学到了点上的。

有人说刘备“反覆难养”,说他和吕布一样。

那么,刘备是不是没有信义呢?刘备曾经投过公孙瓒、投过曹操、投过袁绍、投过刘表。我们来看看刘备的表现。

刘备第一个投的是公孙瓒,公孙瓒表刘备为别部司马,让他和青州刺史田楷一起对付当时的冀州牧袁绍。《三国志》说他在对抗袁绍的过程中“数有战功”。公孙瓒让他做了平原县令。可见他在公孙瓒处是称得上是尽职尽责的。

曹操征徐州,徐州牧陶谦遣使告急于田楷,田楷与刘备一起去救陶谦。当时的刘备只有兵一千多人,另外就是幽州乌丸加杂着胡骑,又略得饥民数千人。到徐州后,陶谦把四千丹阳兵给了刘备,刘备于是离开田楷跟了陶谦。正是刘备的这一点被姜鹏老师批为有奶便是娘。其实,良禽择木而栖,刘备所做也不值得厚非。

后来,刘备被吕布打败,投靠了曹操。曹操对他不错,上表封他为左将军。并且“出则同舆,坐则同席”。他在曹操处没有多长的时间,就又选择了叛曹。个人认为刘备的叛曹应该和“衣带诏”事件有一定的关系。因为这一事件不仅《三国志》有记载,《后汉书》、《魏书》的汉献帝起居注也有记载。董承要杀曹操,拉拢刘备也不是没有可能的事。刘备本人在准备当皇帝发布的文告中也说了这件事。如果这件事是刘备为抬高身价自己编出来的,至少《魏书》的汉献帝起居注不会采信。

建安五年,官渡之战前,曹操为解除后顾之忧,对刘备进行了打击,刘备就投靠了袁绍。在官渡之战中,刘备的表现也是可圈可点的,汝南黄巾刘辟等人叛曹操响应袁绍。袁绍派刘备领兵与刘辟一起攻略许昌,扰乱曹操的后方,曹操派曹仁领兵对付刘备,刘备兵败后又回到了袁绍那里。《三国志》说他“阴欲离绍,乃说绍南连荆州牧刘表。”袁绍于是又派他领兵到汝南与黄巾贼龚都会合,有众数千人。曹操派蔡阳击刘备,结果蔡阳被刘备所杀。曹操在官渡打败袁绍后,亲自领兵攻击刘备,刘备这才投奔了刘表。

从上面的记述可以看出,刘备在袁绍处也是尽心尽力的,甚至《三国志》说他“阴欲离绍”的说法也是不切合实际的。因为刘备在官渡之战中一直战斗在曹操的后方,一直到曹操在官渡打败袁绍,亲自来收拾他时,他才退出战斗到了刘表处。正因为刘备的表现,所以刘表在听到刘备来投时才会“亲自郊迎,以上宾礼待之。”

  综上所述,刘备虽然投靠多人,但他在公孙瓒、袁绍、以及后来的刘表处的表现,都是可圈可点的,除了曹操外,他并没有做对不起上述诸人的事。甚至在吕布处,也是吕布先对他发起攻击的。说刘备是“反覆小人”、“有奶便是娘”的说法实在是说不过去。所以,《三国志》的作者陈寿这样评价刘备:说他“弘毅宽厚,知人待士。”说他有高祖之风,有英雄之器。现在看来陈寿对刘备的评价还是比较公允的。

10

国史君(国史通论)来分析一下刘备的性格魅力吧,他就是天生当领导的命!

三国时期形势图

刘备大半生都在颠沛流离,四处投奔,成为大器晚成的典范。虽然他使用权术不如曹操,但是弘毅宽厚,百折不挠,尤其是身上有一种莫名的亲和力,让人乐于死心塌地地跟随他。

举事早期很受支持

刘备剧照

刘备从最早举事开始就深得人心,他青少年时代所结交的豪杰大多愿意跟随他,而且中山大商张世平、苏双等人甘愿对他倾囊相助,甚至还亲自为他招募兵马。

刘备当平原相的时候,看不起他的刘平曾经派刺客去刺杀刘备,没想到刺客被刘备的真诚所感动,直接把刘平派他来刺杀的经过都告诉了他,然后羞愧而去。

颠沛之时很受欢迎

刘备墓

一、当时还默默无闻的刘备出兵救陶谦,陶谦随即表刘备为豫州刺史。陶谦病笃之后,要把徐州交给刘备管理,刘备不敢当,但是陈登、孔融等人都劝刘备接受。

二、吕布攻击刘备之后,刘备投奔曹操,被任命为左将军,并非常看重他。

三、徐州兵败之后刘备投奔袁谭,袁谭亲自出去迎接,而袁绍则出邺城二百里等待这位除了打败仗就没别的能力的刘备。

四、袁绍战败后,刘备投奔刘表,刘表也是亲自郊迎,待以上宾之礼,而荆州的豪杰见了刘备之后大多愿意追随他。

五、曹操来讨伐,刘备再奔江陵。当时的刘备几乎可以说是无可用之兵,但是荆州士民自愿追随他而去的有十余万人。

刘备与人推心置腹

刘备剧照

一、关羽、张飞、赵云最早追随刘备,他们个个身怀绝技,而刘备则无尺寸之地。他们从年富力强的时候就跟着这位倒霉的大哥四处寄人篱下,面对多人的收买而不变初心。一方面是因为他们几人心怀忠义,为了主公甘愿放弃无数建功立业的好机会,选择默默无名;而另一方面则说明了刘备具有强大的人格魅力。

二、刘备征吴之时,黄权曾经自荐做先锋,刘备不许,让他屯守江北防御魏国。猇亭兵败之后黄权无路可退,便投降了魏国,蜀国大臣请处置黄权的家属,而刘备说:“我负权,权不负我也。”有人告诉在魏国的黄权,他的家属已经被刘备全部处死,黄权对这种言论根本不屑一顾。

三、白帝托孤时说的:“嗣子可辅,辅之;不可辅,则君自取之。”这种话也只有刘备能说得出来。

桃园结义雕塑

所以难怪诸葛亮对孙权说:“刘豫州为众士所仰慕,若水之归海。”可惜刘备一生过于倒霉,当他崛起之时,天下人才早就被魏、吴收尽了。不过,鹤立鸡群、天下一等的人才诸葛亮对他誓死效忠,刘备心里应该也比较宽慰了。

也许,刘备就是天生的领导。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