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周礼》-管制礼法汇粹、名物典章之全书

《周礼》又名《周官》、《周官经》,儒家经典"三礼"(《周礼》、《仪礼》、《礼记》之一,为周代职官礼法、物名制度汇编。中国古代社会所设置的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及其职权划分、官职职能等,就是由周礼模式脱胎出来的。名物制度也多源于周礼。

天官冢宰 地官司徒 春官宗伯 夏官司马 秋官司寇 冬官考工记

《周礼》

中国周代后期根据周王朝系统曾有过的官制加工整理的王朝设官分职的书。汉代原称《周官》,又称《周官经》。西汉末刘歆始称《周礼》。全书6篇,分载天、地、春、夏、秋、冬6官:天官冢宰,称为治官,管理朝廷大政及宫中事项,有属官63;地官司徒,称为教官,管理土地方域及王畿内人民教养,有属官78;春官宗伯,称为礼官,管理宗教及文化,有属官70;夏官司马,称为政官,管理军制、步骑、兵甲、交通及各方诸侯有关事项,有属官69;秋官司寇,称为刑官,管理刑狱、司法政务,兼掌礼宾等,有属官66;冬官司空,称为事官,管理工程建设兼及沟洫、土地、水利等,这一部分在汉代发现时已缺,当时取《考工记》抵充,有属官30。旧时常约言共有官360,实为376,每一官职皆有不少属员,合计数万人。《周礼》以官制的职掌联系各种制度,目的在于富国强兵,组织民户,广征贡赋,充实府库,为治理统一的大国提供设计蓝图。这部书原是先秦旧籍。郑玄以为该书“乃周公致太平之迹”,遂被认为是周公的著作大行于世。唐贾公彦撰《周礼义疏》42卷,至宋时与郑注合刻为《周礼注疏》。清孙诒让的《周礼正义》征引繁富,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




最佳贡献者
2

公元前388年,流亡十二年之久的西方大哲柏拉图,终于回到了他魂牵梦萦的故国雅典。然而此时的雅典早已物是人非,辉煌不再。他怀着对政治的深深失望,创办了阿卡德米学园,并在那里完成了他最重要的著作《理想国》,书中借由他的老师苏格拉底之口,描绘了一个由哲学王所统治的完美城邦。

无独有偶,几乎就在同时,在遥远东方的黄河流域,同样诞生了一部充满理想主义色彩的经典——《周礼》。只不过它命运不济,长久默默无闻,直到两百余年之后,才真正为世所知。

《周礼》,一部东方人的《理想国》

《周礼》是中国文化史上的奇书,《周礼》旧题《周官》,全书完整记载理想中的王朝职官制度,结构体大思精,内容宏纤毕贯,读罢每每令人浩叹。但此书的真伪及其成书年代问题,却是聚讼不决、莫衷一是的著名学术公案,至今不能定于一说,堪称是中国学术史上的一部奇书。

《周礼》是我国经典古籍十三经之一,为三礼之首,其相关的学术问题历来备受学者争议。可以说是一部通过官制体系展示治国理想的皇皇大典,体例独特,结构奇巧,体大思精,宏纤毕贯,堪称前无古人、后启来者之作。涉及古代官制、礼制、军制、田制、税制等国家重要政治制度,为中国西汉末以来历代国家机构建制提供了全面的参照体系

周礼文化的主要内容

什么是周礼文化?周礼文化是一种以“天”为精神信仰,以“德”为价值原则;以“礼、孝、和”为伦理观念,以“民”为立国之本,以“法”为治国之根,以“和”为社会行动准则的完整而协调的古代文化体系,是中华民族保留下来的宝贵文化财富。

周礼文化是一套上行下效的治国之道。一方面要求统治者明德尚礼、廉洁守法,采用儒法兼容、德主刑辅的执政方针,通过勤政与科学管理让百姓安居乐业;另一方面要求国人尊礼仪、重道义、守规矩、讲诚信、知廉耻、崇孝道,维持君臣、父子、妇道等生活规则。

有专家说,《周礼》是全世界古今中外最好的宪法;《周礼》是周公订的,周朝后代的子孙,如果完全根据这个法去做的话,不会亡国,制度太完美了。

周礼文化的主要内容包括以礼立序、以乐致和、以人为本、以德治国、自强不息、忠诚无私、举贤任能、礼让为先、尊老爱幼等等。

周礼文化主要有如下核心内涵

1、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从历史记载我们可以知道,周的先祖数代都有很好的德行和政声,他们发展农业,教民稼穑,改进技术,弘扬周礼,倡导德政,推进教化,以至于天下归心。周人的兴起、周朝的建立及发展很大程度上靠的就是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民族精神。

2、忠诚无私的高洁品质

3、以人为本的社会准则

提出了“安民、息民、康民、保民、裕民”,“敬德保民”的天人合一宇宙观,这些思想就是我们今天提倡的“以人为本”社会和谐的源头所在。

4、举贤任能的用人之道

5、礼让为先的道德风范

《周礼》中确定了中国古代礼仪制度的基本结构,将“礼”划分为五类,称为“五礼”。

吉礼即祭祀天神、地祗、人鬼等的礼仪活动。如郊天、祭日月、祭社稷、祭山川、祭天子宗庙、祭先代帝王、祀孔子等。历代兴革不一,但极为统治阶级所重视。  

凶礼指用于吊慰家国忧患方面的礼仪活动。包括丧葬礼、荒礼、吊礼、恤礼等。后多特指丧葬、持服、谥号等礼仪。

军礼即国家有关军事方面的礼仪活动。如《周礼》所举大师(召集和整顿军队)、大均(校正户口,调节赋征)、大田(检阅车马人众,亲行田猎)、大役(因建筑城邑征集徒役)、大封(整修疆界、道路、沟渠),以及《开元礼》的告太庙、命将、出师、宣露布、大射、马祭等。

宾礼即邦国间的外交往来及接待宾客的礼仪活动。如天子受诸侯朝见天子受诸侯遣使来聘、天子遣使迎劳诸侯、天子受诸侯国使者表币贡物、宴诸侯或诸侯使者。此外,内个王公以下直至士人相见礼仪,也属宾礼。、 

嘉礼即国家具有喜庆意义及一部分用于亲近人际关系、联络感情的礼仪活动。如君主登基、册皇太子、策拜王侯、节日受朝贺、天子纳后妃、太子纳妃、公侯大夫士婚礼、冠笄礼、宴飨、乡饮酒等。有时特指婚礼。

五礼的内容相当广泛,从反映人与天、地、鬼神关系的祭祀之礼,到体现人际关系的家族、亲友、君臣上下之间的交际之礼;从表现人生历程的冠、婚、丧、葬诸礼,到人与人之间在喜庆、灾祸、丧葬时表示的庆祝、凭吊、慰问、抚恤之礼,可以说是无所不包,充分反映了古代中华民族的尚礼精神。

孔子为何最推崇周礼

古人有言:“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故称华。”古代华夏族正是以丰富的礼仪文化而受到周边其他民族的赞誉。早在孔子以前,已有夏礼、殷礼、周礼三代之礼,因革相沿,到周公时代的周礼,已比较完善。孔子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位礼仪学专家,他把“礼”作为治国安邦的基础。他主张“为国以礼”,“克己复礼”,并积极倡导人们“约之以礼”,做“文质彬彬”的君子。

1、西周之礼足

在孔子的言行中可以看出他认为周礼较夏、殷之礼都要完备。他曾说过:“我欲观夏道,是故之杞,而不足征也。吾得《夏时》焉。我欲观殷道,是故之宋,而不足征也。吾得《坤乾》焉。《坤乾》之义、《夏时》之等,吾以是观之。”春秋晚期时,杞、宋之国都只分别保存了部分夏、殷之礼,要寻找夏、殷之礼的结合,寻礼之完备处,孔子看到了周礼,所以他又说:“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

2、周礼创始地影响

在鲁国,作为宋国移民的孔子推崇周礼,也与其所处的现实国度有关。鲁国为周武王的弟弟周公旦的分封地,而周公又是周礼法制的创立者,孔子从小出生在鲁国,深受鲁国周礼潜移默化的影响,自然推崇周礼。

3、大社会背景影响

春秋晚期,诸侯先后争霸,原有的社会秩序陷入混乱,社会处于大变革中,出现了“礼崩乐坏”的现象,有的卿大夫代诸侯执政,有的士代诸侯执政,更有甚者家臣执行国令,各种僭越之礼纷纷上演,如孔子提到了鲁国大夫季孙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孰不可忍也”的僭越之举。要知道八佾舞是天子才可享有的,作为一个大夫原只能配四佾舞,可见,当时社会秩序之混乱,引起了孔子强烈的不满。

加之,当时商品经济的发展,给社会道德的发展带来了冲击,义利冲突迫使思想者重审或提出可以维护社会秩序之思想,孔子想要以仁爱以去贪止暴,周礼中的“敬德保民”与孔子思想不谋而合,故而尤重周礼。

4、孔子出身

孔子为其母与父野合而生,在家排行老二,无法继承父亲士之贵族地位,更不能得知其父死死后所藏之地,孔子为完成母亲的遗愿,将母与父合葬,有一段时间耿耿于怀,惟周礼中的葬礼才可表达其为父与母尽哀之名正言顺。

我们拥有文化自信了吗

今天西方已经感受到很大的冲击,遭遇到很大的困难,他们现在在思惟、在研究中国的东西。美国几乎每一个大学都有汉学中心,他们认真在研究中国古老传统的东西、研究印度古老的东西,希望在这里面找到一些,可以挽救现在社会的这些理论、原则。

坚定文化自信,我们有充分的理由和充足的底气。我们的文化应当是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底蕴的,兼取西方文化之长处的新时代文化。

参考文献:

思無,孔子推崇周礼的背后

3

打一个简单的比方

提主这个问题的你是天子,准备回答这个问题的我是大臣。

那么当你向我提问的时候,必须要佩戴一块白色的玉佩,并且必须用黑色的布条系上。而当我准备提交答案时,必须佩戴石黑色的玉佩,并且必须用大红色的布带系上。

当你坐在屋子里的时候,我要进去向你汇报,走进屋时必须要让我身上的玉佩发出声音。以表示我就要进来了,也请你端正态度,或者暂时停下一些少儿不宜的动作。

当然最为著名的就是舞蹈团队,普天之下,只有你可以组建六十四人编织的歌舞团队,做为我,不论立了多大功劳,哪怕是救了全国百姓包括您,对不起,我顶天能组建四十八人编制的舞蹈。如果我一不小心偶然也弄了一只六十四人的舞蹈团队,对不起,我相当于大不敬,离造反不远了。杜子美在《赠花卿》一诗中就曾巧妙地用这个规则来讽刺别人。

这就是周礼的核心!

按现代观点来看,周礼可以分为两个极端属性

1、社会制度,等级制度,

2、官场规则,特权规则。

规则是用来遵守并且捍卫的,而不是用来打破或违反的。

这句话并无不妥,然而问题就出现在这个规则违背了人性,所有违背人性的规章制度要么会被淘汰,要么会被利用。

如果我是天子,那么今生今世都是皇帝,杀人放火,奸淫掳拐,横征暴敛,也是皇帝!所有人必须服众我,服务我,尊重我,爱戴我。

如果我是大臣,那么不论我多么受人爱戴,济世安邦,抵御外敌,恪守道德,是最适合治理国家的人,对不起,我不可以杀掉那个王八蛋级别的天子。

如果我是百姓,对不起,我没有资格戴玉器,也没有资料听琴声,更没有资格住高一点的房子,而且快死的时候也不能换一张像样的竹席。因为漂亮一点的席子是官员专用的。

中国历史上所有的官场明规则或潜规则的源头都是周礼,中国人思想中的特权意识的祖宗都是周礼。

由于孔子对周礼的疯狂推崇,导致“拼命维护特权”成为中国人奴家思想的代表元素,并且被鲁迅先生所痛恨!

你不过是有一个好爹,就可以坐享其成

凭什么?

我付出努力,汗水和鲜血,也想享受一下

有何不可?

所以,儒家思想中的某些东西越来越遭人骂,遭人恨,不是没有原因的!


4

“《周礼》都讲什么,孔子对《周礼》为什么这么推崇?”

不好意思,需要澄清一下,孔子推崇的“周礼”,不带书名号。就是说,他推崇的,是“西周的礼制”,而不是流传至今的那本《周礼》。

这从现代版的《史记.孔子世家》便可以看出来。太史公曰:“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

《诗经》《尚书》加书名号,“礼”“乐”则不加。现代学者如此“句读”,一定有其道理——在孔子那时候,《诗》《书》有其“经书”,而“礼”“乐”没有。就是说,《周礼》不可能是孔子之前的著作。

还可以作为证明的是,《周礼》这部书,先秦时,并不见引证于诸子典籍。

尽管有人说,《周礼》为周公所作,但更多的人赞成,这部书成书于汉代。

当然,其中记录了周代的“官制”。《周礼》,被认为是由春秋时期逐渐成书的《周官》而来。

《周礼》,分《天官》《地官》《春官》《夏官》《秋官》《冬官》等部分。对周代官职设置、职数、职责、权限等等,讲的非常细致。后来,《冬官》部分佚失,有人将《考工记》加了进去。

《周礼》,记录了珍贵的历史资料。《考工记》讲的基本是工匠,亦十分精彩。

唐代,《周礼》始被立于官学,为《九经》之一。至开成年间,《九经》扩为《十二经》。宋代,又加《孟子》,遂成儒学《十三经》。

孔子推崇的不是《周礼》,是不是《礼记》呢?

也不是。

《礼记》,成书于西汉。戴德编《礼记》,收文八十五篇,亦称《大戴礼》或《大戴记》;他的从兄之子戴圣,删减为四十九篇,称《小戴礼》或《小戴记》。

《礼记》,也记载了先秦很多珍贵史料,但为后编之书当无问题。

最重要的证据,就是班固的《汉书》一个字也没提到过《大戴礼》和《小戴礼》。《汉书》最重要的特色之一,是将先秦包括西汉几乎所有能搜罗到的古籍,哪怕是残篇,全部收入其中。关于“礼”,《汉书》收录了十三篇,是不同传承学派对《士礼》的阐述——那个时候,“经学”讲传承,不同派别,解读就很可能不同。比如《论语》,即有《鲁论》和《齐论》之区别。

这说明,早《汉书》作者班固约百年的大小戴,他们的著作,尚属于《士礼》的“读书笔记”或“学习心得”,或许与“经学”同时向下传承,但并没有独立出来,也未成为“经学”。

西汉,已将《士礼》立为学官,是“五经博士”之一,共有三家学说得到汉朝廷的认可。这里面,不包括《礼记》。

孔子推崇的“周礼”,有没有那部书有所记载?

有。

这就是从东晋被称为《仪礼》的那一部儒学著作。

《仪礼》,在汉代偶尔被称作《礼记》,但更多的,就是前面说到的《士礼》。

司马迁在《史记.儒林列传》中说——

“诸学者多言《礼》,而鲁高堂生最本。《礼》固自孔子时而其经不具,及至秦焚书,书散亡益多,于今独有《士礼》,高堂生能言之。”

这是说,现在很多儒生常说到《礼经》,而鲁郡人高堂生的见解最接近本义。孔子在世的时候,关于“礼”的经书已经很不完备了,到了秦始皇焚书,各种书籍散失更多。现在,只有《士礼》尚存,高堂生能够讲解。

《仪礼》的前身是《士礼》。《仪礼》共十七篇。实际上,第十三篇是第十二篇的下篇;第十七篇是第十六篇的下篇。

这样,《仪礼》中,记载的“西周礼制”共十五种,具体篇目附后。

西周,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大一统”。其建立了严密的宗法制度。宗法制度有两个重要的制度支撑——一是分封制;二是周密严格、等级森严的礼制。

因此,“西周礼制”不可能仅仅是《仪礼》中保留下来的十五种。

《礼记》曰:“经礼三百,曲礼三千”。这不一定就是准确数字,但“礼”数很多是肯定的。

前面说到,《史记.孔子世家》曰:“孔子以《诗》《书》、礼、乐教。”许多学者赞成,孔子教授“周礼”的课本,就是《士礼》或称《仪礼》的初本。

但是第一,当年孔子的教材一定比现在的《仪礼》内容多很多;第二,孔子教材中的“仪礼”一定很细密繁琐。《史记.孔子世家》载,晏婴批评孔子说:“孔子盛容饰,繁登降之礼,趋详之节,累世不能殚其学,当年不能究其礼。”

“西周礼制”,本就等级分明、内容繁琐。比如,天子六驾,只有周天子可以乘坐六匹马拉的车;天子、诸侯、大夫的城池大小有明确的规定;宴会用什么餐具、上什么菜、表演什么歌舞,不同等级有不同的规定;葬礼规模大小、丧服怎么穿、举行哪些仪式,天子、诸侯、大夫等等也有不同规格。

等等等等。

孔子很可能把原来就很繁琐的“周礼”,搞得更复杂了。

孔子为何推崇“周礼”?

因为,“礼制”,是西周施行统治的重要工具。春秋战国时期,周天子衰微,诸侯壮大,“西周礼制”已经礼崩乐坏了。

孔子的政治理想,是“克己复礼”,恢复、强大西周的政治制度。所以,他必然就从“礼”入手了。

《论语》中,所占篇幅最多的,就是孔子关于“礼”的论述,仅“礼”字,就说到了七十二次,还不包括没用这个字但说的是“礼”的内容和事情。

他在《论语.八佾》中说:“周朝的礼仪制度借鉴了夏商两代,有多么丰富多彩呀!我遵从周朝的礼制。”

在《论语.八佾》中,孔子对鲁国正卿季孙氏用周天子才能用的六十四人的舞蹈表演,很是愤愤然,他说,如果这样的事情可以容忍,那还有什么事情不能容忍呢!

也是在《论语.八佾》中,他还说,鲁国的孟孙氏、叔孙氏、季孙氏,都在自家庙堂里以《雍》祭祀,这是天子主祭、诸侯助祭才能用的,你们怎么配的上!

不过,“形势比人强”,时代总要进步,孔子的“克己复礼”理想比较难于实现。

于是,他很感慨,在《论语.公冶长》中说:“道不行,乘桴浮于海”——我的主张不能实现,大概要乘着木排漂流海外了。


附:

《仪礼》篇目——士冠礼第一;士昏礼第二;士相见礼第三;乡饮酒礼第四;乡射礼第五;燕礼第六;大射第七;聘礼第八;公食大夫礼第九;觐礼第十;丧服第十一;士丧礼第十二;既夕礼第十三;士虞礼第十四;特牲馈食礼第十五;少牢馈食礼第十六;有司第十七。

5

喜欢国学的人大多都知道孔子他老人家对周礼推崇备至,但这一点却饱受许多人士诟病,将此作为孔子和儒家迂腐顽固、开历史倒车的罪证。同时,也有无数挺传统文化的人力挺孔子,认为春秋时代尔虞我诈,周朝比之更加淳朴,当然值得赞扬。二者孰是孰非?

其实,这两种观点,前者狭隘,后者迷信,都不足取。要真正了解孔子的思想,最好还是要了解一下他当时所处的时代。

商朝是一个非常崇尚鬼神的朝代,人们崇拜着一位一元神叫做“帝”,认为“帝”是世间万物的绝对主宰,许多事情都需要通过占卜祭祀等方式来向“帝”请示。因此,与这位神打交道的神职人员——巫、祝、史等就掌握着极高的权力与话语权,可以任意剥夺人们的生死,人只不过是一个普通的工具而已,人的生命在绝对主宰“帝”的面前一文不值。这种鬼神文化的遗风其实到了战国初期都还存在,西门豹治邺城中处理的“河伯娶妻”就是这种文化,一个幻想的“河伯”就害死了多少少女。

而彻底埋葬这种鬼神政权的,正是周朝。周朝打破了“帝”的绝对主宰,提出了“天命靡常”的观点,并且提出了“天德”的概念来替换“帝”。这样一来,原本是绝对外求一个“神”的思维文化,就被拉回到了人自己身上,使我们的文化从神本文明进入了人本文明,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进步。在《诗经·大雅·文王》中,说到“永言配命,自求多福”,便是对此十分有力的赞美。若不是周朝打破了“神”对于中国人的桎梏,春秋时代就不可能出现那样举世瞩目的百家争鸣。

也正因如此,孔子对周礼推崇备至。试想想,自己之前的一个朝代,是鬼神文化的末期,而周朝彻底改变了这种局面,作为明眼人,孔子能不赞叹吗?这就好像现在很多人都很赞赏改革开放一样,而当时周商之间的这种转变更是巨大,孔子能不赞叹吗?

6

究孔子,我们会发现孔子非常推崇“礼”。在《论语》中“礼”出现的次数非常多,达七十四次。当然孔子所推崇的“礼”主要是指的周礼。孔子研究了历代礼制,认为西周的礼制是最完美的,因此他崇拜和赞美周礼,并得出了“吾从周”的结论。面对当时“礼崩乐坏”的社会形势,孔子决心以重建文武周公的事业为己任,提出“克己复礼”主张,并在言行上达到了对周礼的超越。下面就孔子为何推崇周礼及如何对周礼进行超越加以论述。

一、贵族家世影响下的崇“礼”思想古代文学理论中有“知人论世”说,那么认识孔子及其为什么推崇“礼”,就必须了解其家世。家世对一个人的成长起着非常重要的影响作用。尤其是对一个人的思想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如果概括孔子的家世,那就是显赫与没落。这显赫的家世可以追述到殷周交替之际。“周武王灭殷,将殷朝末代君主纣王的庶兄微子启封于宋,成了宋国的第一代君主。他的嫡传后代弗父何(孔子第七代祖)把本应由他继承的国君之位,礼让于其弟,从此美名传四方。弗父何的曾孙正考父(孔子第七代祖),辅佐过宋国三朝君主,以谦恭简朴和熟悉古文献而被时人称誉。相传《诗经》里的《商颂》就是他追念殷商祖先所作的史诗。正考夫的儿子孔父嘉(孔子第六代组)在宋国贵族的内讧中被杀,其后代为避祸而逃难到鲁国,以孔为姓氏。从此,这贵族家世如日薄西山,渐趋没落了。”

7

儒家起源,一般认为孔子崇周“吾从周”,即恢复周礼为继任,所以才有了正式的儒家学派。然孔子授徒之时,曾说过这么一句话:“汝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论语· 雍也第六》)这个是很重要的一个信号,即表明当时已有真假二儒之别。也就是说,儒学可能在孔子之前一直存在。而经今人徐山《儒学起源》一文的考证,儒者在殷商时代即已存在,而殷商亡后,儒者作为旧朝的贵族遗民沦落原野,为信仰与旧贵族利益而成为反抗周朝与复辟殷商的一支力量,而周为天下安定,所以周公制《周礼》以平天下之纷争,而周公也可能出于争取殷商儒的支持,或者请儒者制定,也或者基本沿袭殷商礼法,而终成《周礼》——“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论语.八佾篇》)。所以,周礼内容就会提到儒者,如《周礼·大宰》:“以九两系邦国之民:一曰牧,以地得民;二曰长,以贵得民;三曰师,以贤得民;四曰儒,以道得民……”如此,一部《周礼》即可证明儒者在殷商、姬周时代已经大昌其道,也正因为此,后世的孔子在怀才不遇时总向往周公:“甚矣,吾衰也!吾不复梦见周公。”也所以,当春秋开始礼崩乐坏,孔子即以恢复周礼为己任,而开儒宗之巨流。于是也才有殷商遗民聚集地如宋、卫、鲁、齐等地成为后世正式儒家学派的昌明圣地,也就是儒学的正式立派都是殷人后裔。




8

《周礼》是一部通过官制来表达治国方案的著作,内容极为丰富,涉及到社会生活的所有方面。所记载的礼的体系最为系统,既有祭祀、朝觐、封国、巡狩、丧葬等等的国家大典,也有如用鼎制度、乐悬制度、车骑制度、服饰制度、礼玉制度等等的具体规范,还有各种礼器的等级、组合、形制、度数的记载。许多制度仅见于此书,因而尤其宝贵。

这些制度规范《周礼》分为六类职官,《天官·大宰》谓之“六典”:“一曰治典,以经邦国,以治官府,以纪万民;二曰教典,以安邦国,以教官府,以扰万民;三曰礼典,以和邦国,以统百官,以谐万民;四曰政典,以平邦国,以正百官,以均万民;五曰刑典,以诘邦国,以刑百官,以纠万民;六曰事典,以富邦国,以任百官,以生万民。”《天官·小宰》谓之“六属”:“一曰天官,其属六十,掌邦治”;“二曰地官,其属六十,掌邦教”;“三曰春官,其属六十,掌邦礼”;“四曰夏官,其属六十,掌邦政”;“五曰秋官,其属六十,掌邦刑”;“六曰冬官,其属六十,掌邦事”[17] 。其分工大致为:

天官冢宰,大宰及以下共有63种职官,负责宫廷事务;

地官司徒,大司徒及以下共78种职官,负责民政事务;

春官宗伯,大宗伯及以下共70种职官,负责宗族事务;

夏官司马,大司马及以下共70种职官,负责军事事务;

秋官司寇,大司寇及以下共66种职官,负责刑罚事务;

冬官百工,涉及制作方面共30种职官,负责营造事务。

9

《周礼》主要讲的是:是古代华夏礼乐文化的理论形态,对礼法、礼义等封建社会的社会规则制度作了详细的阐述和解释,对历代礼制(社会管理制度)的影响最为深远。

《周礼》是儒家经典,十三经之一。据记载为周公旦所著,但实际上成书于两汉之间,可能为周公旦的主要思想为后世整理而成。《周礼》、《仪礼》和《礼记》合称“三礼”,经学大师郑玄为《周礼》作的注,由于郑玄的崇高学术声望,所以《周礼》仍为儒家的煌煌大典之一。

孔子为什么对《周礼》这么推崇呢?

孔子所倡导的儒家文化最早可追溯到周代的建立,周公旦建立的一整套社会管理规则和制度

(详见:知北游2020回答“周公为儒家文化的奠基人……”)。实际上,所谓周礼,就是周公旦建立起来的一套社会规则和制度,包过法律和道德制度。孔子的儒家文化思想就是倡导国家应该通过一系列等级规则制度来治理国家,但这种手段又有别与法家的严苛的制度,而是通过一系列包括包括仁、孝等道德制度在内的社会规则来治理国家。从历史上看,周朝享国运八百多年,周公旦所建立的礼教制度也确实发挥了一定的作用。此后礼崩乐坏,帝国倒塌。因此,孔子之所以《周礼》对推崇备至是因为孔子从个人角度一直追求周公旦这样一个偶像,从文化思想角度,也是追求通过礼教制度来建立一个“理想国”,这些都符合儒家的核心思想的。





10

《周礼》是儒家经典,十三经之一。世传为周公旦所著,但实际上成书于两汉之间 。《周礼》、《仪礼》和《礼记》合称“三礼”,是古代华夏礼乐文化的理论形态,对礼法、礼义作了最权威的记载和解释,对历代礼制的影响最为深远。经学大师郑玄为《周礼》作了出色的注,由于郑玄的崇高学术声望,《周礼》一跃而居《三礼》之首,成为儒家的煌煌大典之一。《周礼》在汉代最初名为《周官》,始见于《史记·封禅书》 。《周礼》中记载先秦时期社会政治、经济、文化、风俗、礼法诸制,多有史料可采,所涉及之内容极为丰富,无所不包,堪称为中国文化史之宝库。制度规范正当性的根据,是仁爱精神,或者更确切地说,是博爱精神。 儒家“仁爱”观念包括两个不可或缺的方面:差等之爱;一体之仁。只谈差等之爱,最终会逻辑地导向杨朱的“唯我”,即不再是儒家;只谈一体之仁,最终会逻辑地导向墨翟的“兼爱”,也不再是儒家。儒家的“仁爱”观念,既承认“爱有差等”的生活实情,又通过“推扩”的功夫,超越这种差等之爱,走向“一视同仁”。所谓“推扩”,就是推己及人、推人及物,例如:“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雍也》);“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梁惠王上》);乃至“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尽心上》)。这也就是所谓“博爱”,即韩愈所说的“博爱之谓仁”(《原道》)。此乃制度规范之正当性的根据所在。从差等之爱方面看,兄弟情谊只是儒家倡导的“五伦”情感之一而已,既不能设想对父母的爱等同于对兄弟的爱,也不能设想对禽兽的爱等同于对兄弟的爱;从一体之仁方面看,儒家的博爱不是一种空洞的口号,而是具有充实内容的实质原则,这个原则就是:既承认差等之爱的生活实情,又强调超越了这种差等之爱的一视同仁。《周礼》的制度设计,体现着儒家的博爱精神。如:保息制度:“以保息六养万民:一曰慈幼,二曰养老,三曰振穷,四曰恤贫,五曰宽疾,六曰安富。”(《地官·大司徒》)郑注:“保息,谓安之使蕃息也。”

  • 政治制度
《周礼》一书含有丰富的治国思想,《天官》概括为六典、八法、八则、八柄、八统、九职、九赋、九式、九贡、九两等十大法则,并在地官、春官、夏官、秋官的叙官中作了进一步的阐述,详密严谨,宏纤毕贯,对于提升后世的行政管理思想,有着深远的影响。 政治制度方面,从隋朝开始的“三省六部制”,其中的“六部”,就是仿照《周礼》的“六官”设置的。唐代将六部之名定为吏、户、礼、兵、刑、工,作为中央官制的主体,为后世所遵循,一直沿用到清朝灭亡。历朝修订典制,如唐《开元六典》、宋《开宝通礼》、明《大明集礼》等,也都是以《周礼》为蓝本,斟酌损益而成。
  • 文化思想
从后世影响上来看,西周以宗法等级制度为核心的礼的思想,成为中国古代社会正统统治思想的核心。当然在其后的时代,礼的适用范围和功能发生移转,从西周之时主要作为政治权力分配功能的原则,到汉代以后转变为社会生活层面秩序塑造和维持的机制,但礼的基本原则,亲亲、尊尊、长长和男女有别,并未发生改变,反而得到巩固和强化。同时,西周意识形态奠定中国古代社会意识形态的基本格局。
  • 城市建设
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历史上,曾经有很多著名的大都城在城市布局上都体现了《周礼》的礼制思想,“左祖右社、面朝后市”的都城格局,成为历代帝王向往的楷模。中国封建社会盛期,最具有典范代表的都城——隋唐长安城,整个城市的布局严整、统一,充分体现出周代王城的布局特点。明清北京城,在格局上恢复了传统的宗法礼制思想,使皇城在都城的中心。还仿照《周礼》,建天坛、地坛、日坛、月坛、先农坛等,形成今日的布局。朝鲜的汉城,同样有面朝后市、左祖右社的格局,乃是海外依仿《周礼》建都的典范。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