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治,即唐高宗,公元649至683年在位,唐朝第三位皇帝,是唐太宗李世民第九子,也是嫡三子,母亲为长孙皇后。他在做太子的时候,李世民就对他宠爱有加,他是中国历史上,为数不多的得以在皇宫皇帝身边长大的太子,即使后来建了晋王府,依旧留他在宫中生活。
李治登基后,文治武功并举,永徽元年(公元650年),高侃擒车鼻可汗,平定漠北;至显庆二年(公元657年),遣大将苏定方攻破西突厥,沙钵罗奔石国,西突厥亡,整个西域属大唐王朝;龙朔三年(公元663年),唐大将刘仁轨大败援助百济的倭国军于白江口,灭百济,其国王奔高句丽。总章元年(公元668年),唐军攻占平壤,灭亡高句丽。
这时,唐朝的疆域扩张到了极限:东起朝鲜半岛,抵达日本海;西临里海,占有半个中亚,抵达阿拉伯;南至越南横山,越过北部湾,占有半个越南,抵达中南半岛;而北部则越过贝加尔湖,占有整个蒙古。在他在位34年的时间里,让大唐的疆域达到最大化——1350万平方公里,而保持近1250万平方公里的时间就有32年,直到他驾崩的时候,这些领土都还在。可惜后来全都败在他老婆手里了。
近1250万的领土,望眼整个中国历史,各朝各代,也只有元朝和清朝能与之一比,但唐朝却比他们早了几百年;望眼整个世界,也就只有近代的沙俄,苏联能与之一比,可那时的社会生产力却是唐朝的几百倍。早在1300多年以前,生产力还很不发达,又受到地理限制,这已经是人力的极限了。
军事方面能与他老爸一争高下,政治、经济、文化等其他方面的功绩,在唐朝所有皇帝中,也是数一数二的。政治方面,有著名的“永徽之治”,在常年的征伐扩张之下,还能国泰民安,百姓安居乐业,不得不说他是治理国家的好手。他登基后,由太宗的三日一朝,一日一朝,为了这个国家,勤勉执政,难怪身体会吃不消。官场上也延续了太宗时期较为清廉的遗风。
在高宗统治期间,社会经济也持续发展,人口的增长非常的迅速,从贞观年间的不满360万户,增加到380万户。到了他统治的后期,粮食持续多年的歉收,洪水、干旱、虫灾和饥馑接踵而来,可在这种情况下也能保持人口增长,也是不容易,足以见他能力非凡。
高宗时期也是群贤辈出的时代,辛茂将、卢承庆、许圉师、杜正伦、薛元超、韦思谦、戴至、张文瓘、魏元忠等人大多是高宗自己亲自提拔,其中韦思谦曾受褚遂良打击,杜正伦被唐太宗冷落。他还重新建立科举制度,选用了一大把通过科举进入仕途的官员,而不仅仅是靠世袭的特权选拔。他的《永徽律》是中国现存最完整、最古老的一部典型的封建法典,为后世法律的制定提供了参考。(《永徽律》全文保存在《唐律疏议》中)
永淳二年(公元683年)十二月,高宗崩于洛阳宫贞观殿,年五十五岁,葬于乾陵,庙号高宗,谥号天皇大帝。他不是我们脑海中那副懦弱,无能,好色的形象。他是是一个上可骑马打天下,下可坐堂治天下的中华帝王,因为从硬指标上看,高宗绝对能跟秦皇汉武,唐宗宋祖一争高下。正如日本人在教科书中描绘的一样——中华五千年来第一人。唐朝没有几代人的经营哪里来的后来的开元盛世。
唐高宗李治往往让咱们给忽略了,他绝对不是软弱无能,相反他特别有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