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兵败如山倒,回天无力,加内线宣传恐吓,如报,清军厉害,袖上跑马,马头上支锅,鼻口喷烟,呀这不是神兵吗。士兵听说就胆惊,心寒,哪有心战呢,闻风而逃。

跟现代人害怕核武一样。美国人肆无忌但称霸世界。

清朝气数尽亡国之象百出,八国联军洋抢洋炮吓破清军胆,堂堂大清四亿人,来几个洋鬼子,皇上太后吓的屁混尿流逃出京城,写下了广绪逃荒的美名一笔。

最佳贡献者
2

谢谢你的提问,欢迎关注我,我是高考动态。

晚清政府到底堪还是不堪,不能一概而论,要从不同的角度来看。

首先,晚清政府的外交方面来看,确实是不堪的。一方面晚清政府沿袭了以往的外交政策——闭关锁国,妄自尊大,使清政府丧失中外交往的机会,从而落后世界潮流而不自知。

另一方面晚清政府在遇到外国列强入侵的时候 总是被动挨打:鸦片战争使国门洞开;第二次鸦片战争圆明园被烧;甲午中日战争屈服于东方弹丸小国;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更是一败涂地,沦为傀儡。从这些方面来看,晚清政府确实不堪。

其次,从晚清时期,对中国近代化的贡献来看,并不是那么不堪。晚清时期,一批洋务地主,以师夷长技以自强为指导思想,坚持“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创办了大量的近代军事和民用企业,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

晚清时期的光绪帝更是分期改良 废除了一系列旧制度,旧思想。随后的清末新政 更是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步伐。

当然,还有许许多多的方面,例如在社会生活领域?军事领域等,在此不再一一枚举。

总之,对于晚清政府的评价,不能一概而论,需要多角度辩证的来看待!

3

没有清朝,中国就不会落后、衰亡,更不会经历百年的屈辱史。清朝异族的到来,让中国陷入了思想封闭、保守、无知、僵化的境地。打断了明末的思想解放的进程,陷入为了统治而统治的险隘之中,再也没有了往日汉王朝的包容性和同化力。

如让明朝或李自成建立的汉族政权,可以延续到19世纪的话,中国的文艺复兴就会到来,那时中国依旧会领先于世界,就算落后,也比清朝的统治要好很多。“清朝不堪”这是对他褒奖,实际将它形容为毒瘤也不为过。

在清朝末年,与西方对比落后了一个维度。除了科技落后,还有文化观念的落后,而这与朝廷的腐败无能息息相关。自康熙帝开始,自大、自满的情节就已经非常的严重,东到大海、西到荒漠,论国土面积,他比明朝要强上很多。他将对比的目标放到了朱元璋的身上。是的,我们要承认,清朝初期的军事能力还是很给力的。

但是,地球上不光存在明朝,世界的大航海和世界大发现时代,早已经到来,而清朝却拒绝接受外界的信息,也缺乏了解的兴趣。在清朝统治者的心中,周边已经再无敌手,外患消失唯有内忧。这于西方相比,在格局上,已经输了。结果在依旧沉迷在自己世界中清朝,面对坚船利炮时,彻底懵了。被列强强迫着开放了思想和眼界,世界观开始崩塌了,从自信到不自信就是如此迅速。

信心的崩塌,导致清朝继续找到失败的原因。但是却走到了另外的一个极端。彻底对自己失去信心,开始崇洋媚外。从 “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理智,发展到到崇日崇俄。中国的世界观彻底崩塌,中国的自信也彻底消亡。中国在清朝末期,真正的成为了低等种族,虽然不承认,但确实现实。这为陷入半殖民半封建社会的中国,埋下了伏笔,悲剧才刚刚开始。

而中国之所以,从强者如此迅速的成为弱者。在一定程度上,都得益于清朝。为了统治而统治,整日生活在惶恐之中,这便是清朝政权。清朝的政权来的很侥幸,所以他们非常的珍惜。为了统治,满人不敢放开思想控制,更不敢开放学术。他们生活在惶恐之中,发现有任何的反清的苗头,对他们来讲都是天大的祸事,所以在清朝“文字狱”程度旷古烁今。

读书人被限制在了很窄很窄的空间内,不论朝政,远离现实,这便造就了清朝思想保守、沉闷、没有激情。明末的那种思想开放彻底被扼杀,剩下的都是听话的。而满人只是一个小民族,虽然吞象成功,但要治理如此庞大的国家,他们不会,也不懂。只能求助于汉人的统治,但又不敢全盘接受之前的统治制度。

所以他们选择了推崇自律和忠诚的“程朱理学”,但却进行了阉割。清朝要的忠诚,不是终于国家,而是忠于满清,这很重要,这高于国家利益。就像美国的“美国优先”一样,优先的只是开创美国历史的美国人的后裔一样。

比如康熙在评论《理学真伪论》试题时,曾言“使果系道学之人,惟当以忠诚为本。”将学术和政治糅合到了一起,读书人首先要 忠诚,不然读书何用,这是对思想的阉割,只有政治,没有学术,没有思想,更不会出现百家争鸣的文化盛世。

读书人被阉割,成了为政治服务的对象,读书就是为了光宗耀祖,为利为名而不为民,也不为国。被明朝淘汰的“程朱理学”在清朝满血复活,社会文化复兴走入陌路,退回到了狭隘的思想困局,变得保守、排外,泯灭了资本主义萌芽,陷入农耕主义。

清朝政府为了稳固政权的目的达到了,但是国家的策略也彻底陷入了内敛和保守。对社会发展无知,对外界无知,满足以自己的假象中。在他们的想象中,世界本该如此,所以开启了闭关锁国,这更是断绝了与外界沟通的渠道。中国人的思维被限制在了这种氛围内,慢慢的思想变得越来僵化,越来越无知。

面对外界的侵略,人们开始反思,但是僵化的思想和局限的世界观,让他们空有改革的梦想,但不知如何才能实现。清末思想的条条框框被打破了,但是落后的中国,已经落后太多。落后到武力抗击,拿着大刀长矛的义和团,不明白为什么在听到一声响声后,自己就跑不动了。他们不明白为什么,也不知自己在反抗什么,更不知道要什么,只知道,自己被外敌欺辱了,那个强大的中国梦破灭了,不甘、愤怒充斥在很多人心中

而汉人王朝,是不会出现这种状况的。中国人就是中国人,就算改朝换代,中国人的民族特性不会丢失,种族矛盾不是主要的社会矛盾。国家强大才是真的强大,而不是部分人强大。对于汉人来讲,只要是稳定的政权,你就是天命所归。这是对国家的认可,也是对人心的肯定,所以也就不需要地方民族性,思想也没有必要过分的控制。中国依旧是中国,中国人依旧是中国人,但是清朝显然是没有把自己当成“中国人”,而是满人。

明朝时的思想是包容和开放的,但清朝却推行保守和封闭。

明朝的思想解放是自民间主导的社会运动,而清朝却是朝廷主导的强制性国民改造。

明朝时出现了“批判君主制”、”限制君权“、“主张乡校议政”、“工商皆本”等类似西方资产阶级的主张。但清朝却创造了封建王朝中央集权的巅峰。

明朝的贸易是开放,科学技术、知识是共享的。而清朝却自大到可以抗衡全世界,采取了闭关锁国。

清朝如此都还不算不堪的话,那什么又算的上呢?历史没有如果,但是假如在19世纪汉人统治下中国,绝对是另外一个景象。中国不是神权的国家,思想自古是开放的,而且中国人聪明好学,如果汉人统治下的中国,不是闭眼看世界,而是傲然俯视天下。这是汉人的格局。就算是能够早一点睁眼看世界。中国也不会比日本要差,不会比俄国要差。那样的中国有何来的外敌欺辱。


而历史就是历史,他已经随风而去。清朝的崛起,让中国的明末的思想解放戛然而止。让中国独自行走了数百年,也蒙受了上百年的耻辱。我们能够做的就是记住历史,勇敢面对未来。中国的路还很长,清朝早已成为过去…..值得思考但不值得怀念。



ENT

图片源自网络,侵必删!

4

感谢题主提出的问题,非常荣幸能够做出回答。

晚清政府是悲惨的,这不能一概而论,而应从不同的角度来看。

首先,晚清政府的外交实在令人难以忍受。一方面,晚清政府沿袭以往的外交政策——,闭关锁国,使清政府失去了在中,进行对外交流的机会,从而在不知不觉中落后于世界潮流。

另一方面,晚清政府在遭到列强侵略时总是被动挨打:鸦片战争对外开放;鸦片战争圆明园第二次被烧死;中和日的中日战争屈服于这个东方弹丸小国;

八国联军对中国的入侵更加失败,成了傀儡。从这些方面来看,晚清政府确实很悲惨。

其次,从晚清开始,对中现代化的贡献并不那么难以承受。晚清时期,一批洋务派地主以向外学习、自强不息为指导思想,坚持“以中为体,西学为用”的原则,引进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创办了大量现代军民企业,迈出了中现代化的第一步

晚清时期,光绪皇帝逐步完善和废除了一系列旧制度和旧思想。清末新政促进了中的现代化

5

可以肯定的说,当时的清政府腐败无能,注定要被历史淘汰,主要原因如下:

1、清政府失去了民心:

清朝政府只是为了自己的统治,而让民众都听从他的意图,甚至不允许他们有自己的思想,这就让那些人民会成为只会劳作的机器了,而这样的限制也就决定了他们不会有太多的发展。

2、军事的发展几乎停滞,落后就要挨打:

在当时的统治者看来,他们禁止一些科技的发展是因为防止这些产品用在对抗他的军事上,所以这让他很担心那些民众会反抗他的统治,所以就干脆禁止先进武器的发明和使用,导致落后就要挨打。而军事作为一个国家存亡的关键,清政府竟然能因为稳固自己的统治而将整个国家的生存和灭亡放在一边,不能看到长远的发展,这也成为了他们后来失败的原因。

3、不接受新思想:

对于当时的清政府来说,他们不仅自己不去接受那些比较先进的思想文化,同时也限制民间的人不能够去接受这样的思想,因为这样会对他的统治有影响,所以他们干脆就杜绝了这样的事情。

4、政策错误:

在清政府没有衡量自己地位和能力的同时,轻易发动战争,这让侵略者有了很多的机会打败清政府,而早期又因为他们没有民心,也没有太高级的武器,这都已经成了他们的弱点,而在失败后清政府又想去妥协,这都让那些民众受到了最大的伤害,这也说明了清朝的统治绝对会灭亡。

6

从1840年的第一次鸦片战争到1912年清朝灭亡,在这半个多世纪中,清政府给世人的感觉就是一直处在被列强欺辱,割地赔款的状态。这却是当时的一种常态不假,但也并不完全如此。就在清政府日落黄昏之时,也曾经几度夕阳红,在全世界面前干过几件露脸的事。下面就我们来粗略的盘点一下。



第一件是著名的“三门湾事件”,这件事的起因还要从肇事者意大利说起。鸦片战争之后,掀起了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身为欧洲列弱的意大利看着眼热,开始蠢蠢欲动。1989年,意大利国内爆发革命,政府为了转移国内矛盾把手伸向了中国。1899年,意大利的驻华公使马迪讷,态度蛮横的向清政府提出租借三门湾为海军基地的要求。这时的清政府可不是刚挨打的时候,见个洋大人就卑躬屈膝。洋务已经办了几十年了,清政府对世界的了解已经是与时俱进,知道意大利是个连非洲土著都打不过的软蛋,所以对其要求压根就没搭理。



意大利公使见清政府没理自己,勃然大怒,从本土调来了三艘军舰,驶入三门湾海域耀武扬威,并向清政府发出最后通牒;不同意就开战。这时,清政府刚好有几艘从英国订购的新型战舰到位,正想找个软柿子捏捏,没想到软柿子自己送上门来了,还很嚣张。于是,慈禧太后放出狠话:打就打,意大利休想从中国得到一把黄土。随后她命令南洋大臣刘坤一做好御敌准备,同时,北洋水师统领叶祖珪也率领以“海天”号和“海圻”号为首的五艘新式战舰南下与意大利军舰对峙。


这里面的“海天”号和“海圻”号是当时最先进的穹甲式巡洋舰,排水量大、航速快、火炮口径大射速快,往三门湾上一停意大利人就心虚了。他们没想清政府这次变的如此强势,竟然没有被自己唬住。意大利这个国家有个优点,就是你豪横我就认怂。很快,意大利宣布撤回最后通牒和军舰,至于租借三门湾的要求,就当自己没说过。意大利这番丢人现眼的操作,传遍了欧洲,成为了笑柄。


第二件是“海圻”号前往墨西哥护侨,并迫使墨西哥政府拿出了巨额赔款。1911年,受英国的邀请,巡洋舰队统领程璧光率领“海圻”号出访英国,参加英王乔治五世的加冕庆典。在此期间,美国政府因1908年“大白舰队”在环游世界途经厦门时,受到清政府的热情款待。作为礼尚往来,美国政府借着“海圻”号出访英国的机会,邀请其顺道回访。盛情难却,于是“海圻”号离开英国后向美国东海岸进发。同年8月,到达纽约,并受到了美国政府和民众的热烈欢迎。在此期间,墨西哥却爆发了震惊世界排华事件——“托雷翁大屠杀”。



在17世纪之前,墨西哥属于西班牙的殖民地,很少有华人来此定居。墨西哥独立之后,为了发展经济,通过移民来吸引投资和开垦,在1899年的时候与清政府签订了友好通商协议,此后才有大批华人涌入墨西哥。到了1910年时候,在墨西哥生活的华人达到了27800人,这些华人大都聚居在墨西哥北部。华人吃苦耐劳、善于经营很快积累了大量财富,并垄断了托雷翁城的蔬菜市场和批发零售业。从而引发了当地墨西哥人的嫉妒与不满。



1911年5月3日,一个叫弗朗里斯的墨西哥人,在托雷翁的街头发表排华言论。他以华人抢了墨西哥人的饭碗和女人为由,煽动当地人对华人的不满情绪,从而成为“托雷翁大屠杀“的导火索。5月13日4500名反政府军进入托雷翁城,紧随其后的还有4000多名有排华情绪的的墨西哥暴徒。当天清晨,这些人开始对城中的华人进行抢掠屠杀,仅一天的时间就有303名华人被杀害,另外还有5个日本人受到牵连,横尸街头。



托雷翁大屠杀的影响十分恶劣,它引发了包括古巴在内的南美多个国家的反华浪潮。清政府在得到托雷翁大屠杀事件之后,立即向墨西哥政府发出强烈抗议,要求墨西哥政府严惩凶手,并赔偿在墨华人的全部损失。但墨西哥政府并没理会清政府的抗议和要求,迟迟不予答复。清政府见状,当即命令正在出访美国的“海圻”号前往墨西哥护侨,并以武力震慑墨西哥当局,让其做出积极的回应。



当“海圻”枕戈加勒比海,出现在墨西哥家门口的时候,飘扬着的黄龙旗和黑洞洞的炮口,立刻引起了墨西哥国内的不安和恐慌。墨西哥政府摄于中国海军的坚船利炮,很快就托雷翁大屠杀事件正式向清政府做出道歉,并向在此事件中受到损失的华人赔偿3000万墨西哥银元,这占了当时墨西哥全年GDP三分之一。为了表示改过自新的诚意,还逮捕处决了35名行凶的暴徒。不过,此事成却为了清政府“军舰外交”胜利的绝唱,就在“海圻”回国的途中,辛亥革命胜利,清政府被推翻。

7

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应该辩证的去看待,历史的走向我们无法逆转,在面临内忧外患的清政府纵然有三头六臂也无力回天,封建社会的弊端已经积累到了一定的地步。我们应该看到它的努力,后期清政府也进行了一些社会变革,洋务运动等,创办了当时亚洲最先进的海军北洋水师,涌现出了一批优秀人才实干家,如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等人,间接的延续了清政府的寿命。

但是我们也不可否认腐朽的清政府存在的社会弊端,吏治腐败,闭关锁国,盲目自大,导致军事经济实力受到重创,最终被革命分子推翻,结束了2000多年的封建帝制。

8

从物理、事理、人理三个角度进行辨析。

1)物理: 1759年到1840年的第一次工业革命,带来了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而我们还以农耕为主,洋枪洋炮武装起来的英帝国轰开了清帝国的大门;

2)事理: 重农抑商的经济政策、高度集权的政治制度、闭关锁国的外交政策,导致民生不能搞活、民意不能上达、民智不能开启;

3)人理: 满汉有别的用人政策,日渐衰落的皇家血脉,同治、光绪两朝都未有子女,最终由一个娃娃担任皇帝。

9

咱不说别的,咱就说说形象问题。古装剧里,其他朝代(唐宋明)男子打扮都是潇洒俊逸。唯独到了清朝,逼着所有男人留着个猪尾巴一样的辫子。雪亮的大脑门加上一条大辫子,用哪种审美能觉得好看?加上近代清朝落后被列强欺负,“大辫子”“裹小脚”这种文化符号更是被西方列强国家耻笑。举个例子,作为一个中国人,如果你在国外,外国人指着一个唐朝仕女图说“这是中国人”,或者指着一个清朝大辫子的中国人说“这是中国人”,这是怎样两种不同的感觉。

直到现在某些外国丑化中国人的卡通形象、还是把中国男人画成拖着一条大辫子的样子。就这个形象,让大多数中国人被嘲讽被侮辱,你让我们如何喜欢清朝和清政府。

我承认大清前期皇帝励精图治还是有不错的政绩。但是作为异族侵略者,我们汉族人心里就是有抵触。再加上强迫我们换奇装异服,剃发留辫子。中晚期衰落,满世界签合同搜刮民财给外国赔款。最最重要的是,这个破形象传遍全世界被人耻笑。让我们原谅大清我们做不到。幸好大清亡了。哈利路亚,阿弥陀佛

————————————

我发现很多人读文章不会提炼中心思想,喜欢揪一两个词出来抬杠。

我来总结一下上文中心:清朝男人的发型特别丑,在国际上形象特别差,作为一个有民族自尊心的汉人,我完全不希望清朝大辫子代表中国人形象”。

揪着个别词什么“裹脚的起源”,“唐朝女的胖好不好看”的朋友就别来跟我较真儿了。

你要是同意清朝大辫子丑,咱们就基本观点一致。不同意,您觉得好看,下次送外国友人画册别送《簪花仕女图》,《清明上河图》,送《清朝大辫子军画册》。

还有一群人在那儿抬杠说:“洋人觉得丑你就自卑,你跪舔洋大人”之类的。我呵呵。纵观五千年大中华历史,最会跪舔洋人的刚好是你们帮着辩护的大清政府。割地赔款给洋人,也没买来洋大人夸清朝人,反而把大辫子的形象化成卡通画,极尽嘲讽。

我觉得吧,咱们就事论事,不要乱扣帽子,自己明明关起来门来也觉得丑,为啥不允许外人说丑?我就没见过有外国人说兵马俑造型丑,也没外国人画卡通画嘲笑唐代男人,宋代男人发型丑。

再者说,大家不都是汉人吗?自己大汉文明不够引以为豪的?啥时候流行帮鞑子洗地了?评论我关了,我就见不得一群人帮着满清政府说好话。你们都是八旗子弟的后裔吗?

——————————

既然对面那位把我归纳到“皇汉”的朋友都三次修改了。我也再更新一次。刚看完国庆阅兵,还是为做为中华民族一份子而自豪。不管你愿不愿意承认,中华民族的主流就是汉族。我不敢说我们完美,汉族也有自己的缺陷和缺点。但你不得不承认,开创中华文明的主流,就是我们汉人。汉字,汉服,汉语,这些符号,不应该为之骄傲?用汉字记录下来的文学作品,楚辞汉赋,唐诗宋词,不值得我们自豪?

我为啥不喜欢满清?我也不喜欢元朝。因为这些异族统治大中华,靠的既不是现代文明的民选方式,也不是封建的顺位继承制。就是用金戈铁马,硬打进中原来。就因为统治久了,和汉族融合了,以前做的错事,使用的暴力,野蛮的习俗的装扮就不能再提了吗?那为啥我们一提起抗日战争,就特别义愤填膺,难不成如果日本的伪满洲政府在东北统治足够久,就不算是侵略者了吗?

我知道这个问题说起来很复杂,不想深入太多,更不想热太多口舌之争。所以选了一个装扮审美的角度来说说为啥大家心里不认同大清朝。我本以为做为有正常审美观的人,都会觉得清朝大辫子造型既不美观,又是落后的符号,会引起共鸣。真没想到,一群“热爱民族团结”的人会为大清各种辩护。

我承认我这篇观点,确实没有站在一个历史高度,也没有深度,更是自己个人的看法(不代表别人)。可是我至少说的是内心真实想法。我没有站在政治正确的角度打着民族大团结的幌子,再说点光面堂皇的话。因为我觉得不管嘴上讲的大道理再体面,民间老百姓对很多问题都有自己诙谐风趣的理解。与其做个假惺惺的学者,不如做个真实的有血有肉有偏见的普通人。

更何况,即便学识再渊博,也没人敢说自己可以做到完全客观公正吧。人类,就是天生带着偏见。而有趣的是,往往那些动辄指责别人没文化不读书的人,自己也就是个半吊子。

10

公元1894年8月1日,即清光绪二十年,日本明治二十七年,中日双方在同一天宣战,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甲午战争。结果清军被日军打的落花流水,一败涂地,最后以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作为这场战争的结尾。

虽然在清末的落后挨打历史上,清军并不缺少可歌可泣的战斗,——左宗棠的湖湘子弟兵曾摧枯拉朽收复新疆,惊得沙俄乖乖送回伊犁国土。老将军冯子材的镇南关血战,也是打得法军精锐落荒而逃。甚至,就是在败的体无完肤的甲午战争与庚子国难上,马玉昆将军也曾硬杠日本名将乃木希典。受尽骂名的北洋海军,也在黄海打的可圈可点。

大清新军战五渣,主场作战20万军队竟然打不过2万联军!说到大清战斗力,又让我想起了甲午海战,退一万步讲。就说甲午海战装备落后,陆军还没有改革所以才失败了吧。但为什么八国联军侵华时,为什么还是像捏蚂蚁一一样被人吊打呢?

当时袁世凯的北洋新军并未参战,袁世凯以观望的态度按兵不动,羽翼丰满的袁世凯已经几乎脱离了大清的掌控。但大清内部仍有十万之多的新军,加上扶清灭洋的义和团十多万人,总量多达二十多万人!装备方面,大清的新军在洋务运动之后,引进了大批西方先进武器,各部队都有配备,甚至有的装备还优于八国联军。

大清还在京城的必经之路天津架设了大沽炮台,设置了由德国克虏伯公司制造的堡垒炮,并设置了4门德国制造的鱼雷舰,可以说是固若金汤。而且清军又是主战场,后勤供给完全可以跟上。然而就是这样的主场优势,被打得节节败退。

而清政府直到50多年后甲午战争惨败之后的1895年,才开始准备在天津小站练兵,仿照西方方式建立新式陆军,这是袁世凯的北洋六镇的前身。甲午战争中的陆军,虽然武器装备其实非常先进,并不比日本人差,但还是一只传统的封建军队,而日军则是一只按照西方体制建立起来的新式陆军,被日军吊打毫无悬念。

北洋舰队则是一只按照西方近代方式训练的新式海军,而非传统封建水师。甲午战争中,北洋舰队表现虽然说不上好,但算得上中规中矩,还有可战之力,比陆军表现好得多。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