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合肥,简称庐或合,古称庐州、庐阳,是安徽省省会,素有“三国故地,包拯家乡”之称。



“合肥”名称之由来,说法有二。北魏郦道元《水经注》云:夏水暴涨,施(今南淝河)合于肥(今东淝河),故曰合肥。这是一种说法。



唐代有人提出另一种说法,淝水出鸡鸣山,北流二十里分而为二,其一东南流(南淝河),经过这里入巢湖;其一西北支(东淝河),二百里 出寿春入淮河。《尔雅》上指出“归异出同曰肥”。二水皆曰肥,合于一源,分而为二,故曰合肥。

南淝水与北淝水交汇的地方! 汇合点在逍遥津,所以称合淝,后省去三点水。



合肥是一座具有2000多年历史的古城,境内名胜古迹众多,如包公祠、李鸿章故居、吴王遗踪等。合肥还诞生了周瑜、包拯、李鸿章等一批历史名人。感兴趣的朋友赶紧过来玩哦,会给你不一般的感觉。

最佳贡献者
2

提起安徽省会合肥大家都不陌生,这个萌萌哒的名字让人一下就记住,很难忘记。合肥在汉武帝时曾经是个小县城,如今却成为安徽省会。

图-安徽省合肥市位置及周边地形示意图

合肥位于安徽省中部,长江淮河之间,境内有我国第五大淡水湖巢湖,通过巢湖可连通长江,地理位置优越,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我国著名学府中科大就位于合肥市,为我国培养了大批尖端的科技人才。

合肥古称庐州,有比较悠久的历史,源起于周朝时期周武王分封在此的庐国,都城就在今天的合肥,不过后来被楚国所灭。“庐”是什么意思呢?和“巢”一样,是住所、居所的意思,像茅庐、草庐、爱巢。在周朝之前,在合肥以及巢湖一带有个古国叫有巢国,也叫巢国,势力挺大。商朝取代夏朝后,夏桀被流放于此。周朝时期巢国被征服,为了更好地控制,遂将巢国一分为二,庐国就是其中之一。实际上庐州出现得并没那么早,最初叫合州,隋朝时期才改名为庐州。

图-合肥位置及及周边地形

有个比较好玩的关于合肥的歇后语:两个胖子(打一地名)。在现代人眼中,“肥”并不是个代指美好事物的字眼,而是众美女避之不及的。很多人可能以为,合肥这个简单直白又很接地气的名字,一定是近代才出现的,其实并不是这样。合肥也是个古地名,出现的时间可比庐州还要早。合肥在汉武帝时期就早已出现了,不过是以合肥县的县名出现的。合肥位于江淮之间,军事战略要地,曹魏和东吴之间在合肥一带掐架掐了30多年。三国时期曹魏和东吴之间的爆发的合肥之战,是经典的以少胜多的战役。

图-俯瞰合肥古城

孙权率十万大军进攻合肥城,守将张辽等人只有七八千士兵,怎么办?正常情况下,没有任何胜算,但是张辽却显示出他智勇过人的一面。率八百勇士给孙权来了个下马威,大大地提高了士气。孙权屡攻不下,只好退兵,而张辽却抓住战机主动出击,结果负责断后的孙权差点被打崩了,死里逃生。张辽一战威震逍遥津,打出三国名将之威。

“合肥”这么一个听起来“土里土气”的名字是怎么来的呢?关于合肥名字的由来有两种说法。安徽境内的淝河分为东、西、南、北四条,其中东淝河和南淝河在淮河以南,南淝河古称施水,在肥东的施口注入巢湖。东淝河古称肥水,向北入瓦埠湖,进而入淮。施水和肥水相距不远,夏天涨水的时候,施水就会和肥水汇合,《水经注》对此有记载,认为“合肥”因此而来。

图-安徽省合肥市人文地图

另外,古代的“肥”字和今天的意思可不一样,而是指“归异出同”。唐朝时期,有人探究合肥的命名,认为东淝河和南淝河系出同源,本是一条河,发源于鸡鸣山,后一分为二,一条流入巢湖,一条流入淮河。两淝河归异出同,因此叫“合肥”。古代以山川湖泊等地理特征命名的例子不在少数。这两种说法都有道理,至于是哪种恐怕只有当时为合肥县命名的人才知道。

合肥之名已经存在两千多年,虽然最初只是一个小县城,但是如今却成为安徽省的省会。在2011年县级巢湖市以及原巢湖市庐江县划入合肥市以后,合肥的面积更大了,达到约11445平方千米。合肥的经济发展更是强劲,被称为“IC之都”,是名副其实的大省会城市。

3

历史说法: 东淝河+南淝河

野史说法: 肥东+肥西

省内说法: 合全省之力而肥

外号: 复合肥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