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又是一个为魏忠贤叫屈、打抱不平的提问,为之奈何?当然是无可奈何了,谁叫他的粉丝、追随者那么多,真是众口铄金,有口难辩啊!

说句难听的话,以魏忠贤为代表的宦官势力,除了专擅朝政、祸国殃民之外,还有什么值得大书特书的地方?无非是看不惯文官势力的反攻倒算而已,进而为魏忠贤鸣冤罢了。而炮制所谓文官集团和宦官集团的制衡,完全是一种自欺欺人、不可理喻的后人把戏。终其有明一朝,皇权始终与时俱进,为皇帝所掌,以号令全国。即使有所谓的平衡,也是日积月累,皇帝一手促成的,与这两个集团无关。倘若一个平衡打破了,皇帝立马可以制造另一个平衡,以填补皇权可能面临的威胁。换言之,没有了宦官势力,可以有其他势力。更说白了,皇帝玩的就是平衡之术,御下之术。试问当这种平衡的主导权操纵于皇帝之手,难道他眼睁睁地看着朝代更迭吗?显然不可能,更是无稽之谈。

那来谈谈明朝的灭亡。首先,自“土木堡之变”后,明朝由盛转衰,国势一日不如一日。其次,明朝“萨尔浒之战”失败,关外满洲势力崛起,明军无以为继。最后,明朝“宦官干政”严重,政治腐败不堪,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导致爆发了各种起义,进而摧毁了明朝的统治根基。当此之时,虎视眈眈的满清铁骑,以吴三桂等人为“带路党”,趁势入主中原,彻底取代了明朝的统治地位。

总之,所谓明朝灭亡于文官集团和宦官集团的失衡,是站不住脚的,也没有任何的依据可言。它完全忽视了明朝的灭亡是内忧外患的结果,却强行嫁接成了统治集团内部斗争的结局,真可谓失之毫厘,差之千里也。

最佳贡献者
2

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我们要了解明朝的政治制度,相信看过《大明王朝》的人有这样的印象,皇帝的御批由司礼监太监掌管,当时嘉靖皇帝闭关修炼期间,基本由这些司礼监太监执掌文书。虽然那个时候有内阁制,领头的为内阁首辅,但是我们看到他们在司礼监太监前也还是毕恭毕敬的,他们有些话向面圣上,必须通过皇帝身边的司礼监太监来传达。这就明确释放了这样一个信号:明朝中后期司礼监太监权势熏天。

再来看看这一时期的朝中大臣,也就是文官集团们,可以说是你方唱罢我方登台。我们仍以嘉靖年间(1522-1566年)为例,因为这一时期正直明朝由盛转衰时期,社会各种矛盾积聚,包括后来的万历皇帝(1573-1620年)时期是社会矛盾的进一步激化时期。嘉靖十八年(1539年)大臣夏言被擢为首辅,其后逐渐失宠。嘉靖二十七年(1548年),夏言因支持收复河套,再遭严嵩诬陷,终被弃市处死。夏言之后是严嵩出任内阁首辅,我们知道历史上的严嵩是个权臣,拉帮结派,铲除异己。严嵩革职之后遭到清算,继任的是徐玠,再有李春芳、高拱、张居正,这已经就是到万历时期了。铁打的内阁制,流水的内阁首辅。这期间多少明争暗斗,多少牺牲品。明朝中后期朝臣之间的内斗,朝臣与宦官之间的斗争,皇帝与下属宦官及大臣之间的猜忌等,构成了大明朝复杂多变的宫廷政治。

回到问题,明朝的灭亡是何缘由。按照现在的历史归纳的一个朝代的灭亡不外乎以下几个原因:

一是政治上的腐败,皇帝的昏庸无能。关于明朝末皇帝崇祯,有人对他还是评价蛮高的,说是个勤俭、励精图治的皇帝,无奈时运不好,接手了一个风雨飘摇、摇摇欲坠的大明朝。姑且抛掉客观因素,主观上即使崇祯有开国皇帝之才也难以回天,请看原因二。

二是每个朝代末期几乎都是遍地的农民起义,明朝末年情况更复杂些,北有女真族崛起,南方、西北又各地的农民起义,如李自成、张献忠。朝廷自然是难以应对,加上选人用人不当以致错失时机,引兵入京。

三是有史料记载的明朝末期京城遇上的瘟疫,间接加速了明朝的灭亡。因此,不管是文官集团和宦官内斗也好,农民起义也好,一个朝代的末期往往是矛盾最尖锐的时候,所谓积重难返啊,它的灭亡是多方面的原因。

但最主要的还是回归到我们说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不适应了,自然生产关系要变一变,怎么变,那就改朝换代倍呗!

3

大家好,我是枯藤老树,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

明朝灭亡的原因有很多,文官集团失去宦官集团的制衡只是其中的一个原因。

有人说明朝灭亡是因为除掉了魏忠贤,魏忠贤当政的时候虽然黑暗,但局势还是没有失控。而我要说的是,这只是时势所然,如果魏忠贤当政在崇祯的时代,内忧外患,灾难连连的情况下,估计结果不会有什么分别,甚至更糟糕。

纵观明末,灾荒连连,党争不断,政治黑暗,皇帝懒惰无能,大臣尸位素餐,外有女真崛起,内有农民起义,社会风气又是每况愈下,完完全全是一副亡国之相。

如果一定要说一个总的原因,我觉得是大明气数已尽,借李自成的话说就是,“嗟尔明朝,大数已终,严刑重敛,民不堪命。”,只是李自成可否想到了自己的失败?

如果喜欢小编的回答,点个赞,评个论,加个关注,鼓励一下呗。以后小编会多多的给各位老爷奉送更加精彩的历史类回答哦。

4

首先感谢你邀请我回答这个问题。

北京城破之前,崇祯皇帝自杀前曾写了一份遗诏:“朕凉徳藐躬,上干天咎,然皆诸臣误朕……”意思就是将明朝灭亡的原因推到了文官集团身上。

崇祯皇帝即位后,铲除了魏忠贤等阉党,宦官集团的实力大损,无力与文官集团制衡,这就逼的皇权不得不直接面对文官集团,从而引发了诸多矛盾。这里姑且不论造成明朝灭亡的其他诸多原因,只讨论一下文官集团是否强大到了影响皇权。

在明朝历史上,朱元璋、朱棣不要说,都是打天下的皇帝,无论文官还是宦官,哪个敢争权?到了朱高炽就对大臣们有点太客气了,开了个不好的头,以至于文官们敢在大殿上跟皇帝叫板。他儿子朱瞻基时就不得不重用宦官来搞平衡,以便于自己的意见能够被执行。这个方法虽然有用,但也造成了很多恶果,比如朱祁镇就因为听信宦官王振的话,在土木堡被瓦剌活捉了去。

从那以后,纵观整个明朝,几乎都是文官集团与宦官集团的争斗史。做的比较好的,像嘉靖皇帝、万历皇帝,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皇权游刃于两者之间,皇帝的座位就稳的很。做的不好的,像崇祯皇帝,一下子把宦官集团灭了,导致文官集团独大,自己的就陷入了事事处处受掣肘的尴尬位置。

但是,如果没有文官集团的掣肘,崇祯就能做的更好吗?我看未必。事实上,文官集团只是对皇权进行了限制,并没有取代皇权,即便让崇祯大权独揽,从他的执政路线和战略来说,失败仍然是必然的。

5

虽然也有很多别的因素,但这是主因

失去了宦官集团的牵制,文官集团一家独大,压制的武将人人自危,甚至不惜养寇自重,压制的皇帝什么权力也没有,连收点税银都收不上来,也没有带给底层百姓什么福利,种种因素综合之下,大明终是亡了

6

欢迎来看子正寻道。

导读:由于天启皇帝无能,导致明朝末年的政治一片黑暗。以魏忠贤为首的宦官集团胡做非为,肆意残害忠良,惹得民怨沸腾。另外辽东地区日益壮大的后金势力,成了明朝的心腹大患。以至于天启皇帝去世以后,留给崇祯皇帝的是一个烂摊子。怀着中兴明朝的雄心壮志,崇祯皇帝率先解决了根深蒂固的宦官势力,除掉了魏忠贤。只是明朝末年的各种弊端已经积重难返,在内忧外患之下,逐步走向了灭亡。

在宦官集团铲除以后,文官群体开始深入参与朝廷的政策。与后金是战是和的问题上,文官们的影响非常大。尤其是一些热衷于清谈的官员,眼里面只有宗法名声,而不顾及实际情况,导致明朝与后金的对峙中,处于尴尬的境地。后来崇祯皇帝有意南迁,也是受到了不少大臣的劝阻,在李自成大军攻破京城后,只能自缢身亡。

那么问题来了,明朝的灭亡是由于文官失去宦官集团制衡导致的吗。答案不全是,一个国家的灭亡,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一:明朝末年的天灾,产生了许多流民,加剧了农民起义的发展。

对于明朝政府来说,本来就处于国库空虚状态,现在又爆发了天灾,无异于雪上加霜。处于饥饿状态的灾民,得不到政府的救济,只能选择四处流浪,寻找生存的机会。可中原大地受灾严重,很难找到足够的食物,于是在起义军的召唤下,这些流民纷纷加入起义队伍。农民起义队伍的逐渐壮大,让崇祯皇帝非常头疼,但由于有辽东战事的影响,又不能放开手脚,来镇压农民起义。于是农民起义的熊熊大火愈演愈烈,最后到了不可收拾的境地。

二:努尔哈赤建立的后金,经常攻掠明朝的边境地区,甚至威胁京城。

后金从成立的那一天开始,就以明朝政府为敌,猛烈地攻击辽东地区的明朝城池。由于努尔哈赤,以及后来的皇太极、多尔衮等人,善于捕捉战机,多次击败明朝大军,让明军畏惧于与金军交战。这时的明军守城还行,至于野战,多半都失去了勇气。毫不夸张地说,此时明朝已经拿不出一支敢与后金对战的军队。等到袁崇焕被杀以后,辽东的形势彻底崩坏,后金军队的大举入关只是时间问题。

三:明朝边将之间的关系并不和睦,以袁崇焕和毛文龙为典型。

大敌当前,内部的团结相当重要,可令人遗憾的是,明朝辽东的两大主将:袁崇焕与毛文龙并不团结。由于看不惯毛文龙的嚣张跋扈,袁崇焕用尚方宝剑击杀了他。可这样一来,产生了两大危害。首先毛文龙的部下,害怕袁崇焕继续问责,纷纷投降后金,像耿精忠、尚可喜等人,后来都成了满清的得力战将。其次袁崇焕擅自处死大将的行为,引发了朝臣的不满,就连崇祯皇帝都认为不应该。当后金用计诬陷袁崇焕时,崇祯皇帝选择了把他处死。随着袁崇焕与毛文龙的相继死去,明朝的边境缺少了独当一面的大将。

总之,明朝的灭亡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受多种因素影响,当然文官集团的一家独大,也是其中的危害之一。不过作为亡国之君,虽然崇祯皇帝非常勤奋,但也必须承担一部分责任。

7

明确的说,是的。

政治就是平衡术,要保持几方势力的平衡,平衡一旦被打破,产生的后果就是:优势的一方不断扩大优势,四面出击,不断打击其他势力,最终一家独大,掌握局势。此时,尾大不掉,皇权就岌岌可危了。

其实,明朝的政治平衡经过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功臣集团和文官集团的平衡,第二阶段是文官集团和宦官集团的平衡,第三阶段是文官集团一党独大。

我们都知道,第一个阶段出现的原因是为了遏制功臣集团,而扶持文官集团,导致文官集团实力大增。第三个阶段出现的原因是崇祯皇帝诛杀魏忠贤,打击宦官集团,导致宦官集团一蹶不振。

那么,第二阶段,也就是文官集团和宦官集团之间的平衡是如何产生的呢?

这要从一次惨烈的战争说起。

明英宗正统十四年(公元1449年),明英宗朱祁镇率军北上阻击瓦剌,于张家口怀来县土木堡兵败被俘的历史事件称之为“土木之变”、“土木堡之祸”。

皇帝御驾亲征,本来是为了显示皇威,树立皇帝威信,结果竟惨遭俘虏,差点造成大明王朝的覆灭。

可是大家知道吗,这件事情的始作俑者竟是一个太监。更奇葩的是,战争失败的直接原因竟是这个太监想在回军途中回家乡看看,率领大军绕道而行,延误了时间,结果被瓦剌骑兵追上暴打。

事情是这样的。

明英宗正统十四年(公元1449年)二月,漠西蒙古瓦剌部也先太师遣使团2000余人进京贡马。此行一方面,使团谎报人数借以邀赏,为明廷查知、拒绝;另一方面,使团贿赂明朝官员,请求与明朝通婚,官员未禀擅许,后为明中央拒绝。

求婚遭拒、邀赏失败,也先闻报勃然大怒,率军分路南下,直扑京师,“兵锋甚锐,大同兵失利,塞外城堡,所至陷没”,京师告急。

英宗闻知,在宦官王振鼓动下,不顾朝臣邝埜、王直、于谦等“六师不宜轻出”的谏言,率军50万御驾亲征,欲与瓦剌一争雄长,建万世之功。

英宗率50万大军行至大同,忽报也先为诱兵深入,故意北撤。王振贪功心切,得报后竟诱惑英宗继续北上,后闻前线兵败,慌忙撤军。

英宗銮驾回军途中,王振为了能够途径自己的家乡蔚州,坚持请英宗绕了远路。蔚州在现在的张家口附近,其实离长城已经很近了,如果当时加快行军速度,从居庸关进入长城以西,就安全了。但后来王振担心英宗銮驾毁坏其家乡的田园庄稼,因此又多次改变行军路线,以至于延误行军时机。

当时,兵部尚书邝埜随军听用,一再上疏劝英宗入居庸关以保安全,皆为王振所阻。大军至土木堡,也先骑兵追至,将土木堡团团包围。土木堡南有河,但堡内干旱、缺水,明军被围于堡内,断水,三军大渴。时,也先假意向明廷示好,欲与英宗言和,英宗、王振信以为真。王振即令三军移营就水,也先趁机率军掩杀,明军措手不及,英宗被擒,王振于乱军中被明将樊忠所杀,樊忠等将殉国。

经此战役,随行明军中伤居半,三大营将士伤损殆尽,文武官员亦死伤数十人,损失马匹二十万头,衣甲器械辎重损失无数,明帝国至此中衰。

1449年的土木堡之变是明帝国中央军遭遇的第一场惨败,是自仁宣二朝以来守文虚外,不事戎马的必然结果,也与自永乐朝以来宦官势力的崛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土木堡之变以前,明帝国处于仁宣之治后的全盛之天下,但战后明帝国军事、经济实力遭受重创,再无昔日荣光。

边防政策由往日的主动进攻转向被动防守,直至成化年间形成著名的九边重镇防御体系

对于大明朝的政治来说,更为深远的影响是:明帝国高层中的开国勋贵集团和靖难功臣集团于土木堡之变中被蒙古军屠戮殆尽,朝中再无能与文官集团制衡的中坚势力,导致英宗之后的诸帝不得不放手起用宦官,与文官集团对峙。

8

纵观大明历史,文官集团和宦官集团都曾权倾一时,曾经给帝国带来难得中兴,也曾让帝国笼罩在黑暗之下。张居正的励精图治,是文官集团的辉煌,魏忠贤残害忠良,祸国殃民则是帝国的不幸。王朝的兴盛与衰亡,起到决定性作用的,应该是健康的朝廷秩序,这样才能保证政令畅通,上行下达。

家天下的封建王朝,没有万世之基业。纵观数千年的封建王朝,没有一个王朝能够经久不衰,万世而立。

首先,封建王朝的帝国之君不可能自始而终。在浩浩如烟海的历史之中,我们目睹了太多开国之君的雄才大略,却也领略了亡国之君的无奈悲凉。往往王朝的开国之君都能励精图治,心系天下,至少时刻关注着自己的帝国,因为创业之艰难,皇位之可贵,子孙后代传承万世,永远是他们极力渴望的愿望。开国之君之后往往是治世之君,帝国新创往往千疮百孔,人心不稳,开国之君多为雄才大略,维护自身统治放在首位的武治。让百姓富裕,天下安宁,四海承平则是典型的文治。武治能保证家天下的封建皇位,文治则能让帝国富足。治世之君之后多为治世之君,而难有雄才大略的开国之君,治世之君之后或许还会有无为之君,更有不理朝政,懈怠天下的昏庸之君。封建家天下的政治制度,对于君主的权利虽然有一定的约束,但约束是非常有限的,更多的是需要君主本人的自我约束。享不尽的荣华富贵,深宫大院与世隔绝的宫廷生活,高高在上三呼万岁的耳边恭维,又有多少皇子皇孙能够保持奋发图强的劲头,心系天下的胸怀。

其次,封建王朝的统治之下,社会矛盾往往得不到彻底的处理,头大脚轻的利益分配只会日益严重。

封建王朝本身的政治制度,就赋予了贵族阶层丰厚的社会利益。王朝的兴替,都会伴随着封王拜相,而他们往往是世袭罔替的爵位,以及源源不断的物质封赏,子孙后代荣华富贵享之不尽。伴随着王朝的日月轮回,贵族只会越来越多,既得利益有曾无减,衣着华丽,荣华富贵的贵族,与穷苦百姓,形成鲜明的对比。同时,虽然不是贵族,没有贵族先天的优势,却有后天的奋发图强华丽转身,官僚阶层。回首历史,王朝的后期,吏治腐败,大官大贪小官小贪,贪污腐败似乎成了一种风气。出则人马成行,入则锦衣玉食。在不断壮大的贵族,贪污腐败成性的官僚,他们占据了帝国大部分的国家资源,以致国穷民苦。百姓生活困苦不堪,挣扎在死亡线上,国库空虚,边防松弛。如此鲜明的对比,利益分配愈加不均,矛盾愈加尖锐。

此消彼长的社会力量。严重不均的利益分配,生死线上的挣扎人群,更容易拧成一股绳,为了生存不惜一切。越来越庞大的贵族阶层,更加肆无忌惮的贪官污吏,国库空虚的现实,没有人会关心国家武备的状况,行伍之徒也要为自己的生存寻找方向,帝国最后一道安全防线已经漏洞百出。成千上万的困苦百姓,犹如一捆捆干柴,遇到火星就会燃烧。一边是松弛的军备,一边是一次次的跃跃欲试,不断汇聚的洪流,攻守之势异也。

明朝,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汉人统治的王朝,一个曾经异常强大,威加四海,却也在历史的车轮下轰然倒塌。

明朝同样有家天下君主的惯性,有朱元璋,朱棣的雄才大略,朱高炽,朱瞻基的治世之君,当然也不乏嘉靖万历的昏庸之君。持续不断的宦官专权,文官内讧,祸乱东南的倭寇骚扰,天灾人祸的农民起义,异军突起的女真,大明天下何有不乱,王朝哪有不亡的道理。

9

明朝是内阁制,不设宰相,皇帝集权,内阁以首辅为大,帮助皇帝辅佐朝政,皇帝利用内阁相互制衡。

宦官是皇帝身边的人,便于指挥控制,皇帝依赖宦官管理奏章,内阁需要巴结宦官才能成事,内阁又是百官各派的代言人,朋党林立互相争权夺利,相互倾轧。

皇帝、宦官、内阁、百官都在斗争,皇帝急眼了就打屁股或杀人,其他各路文臣、宦官就是你和我好,我和你好,你帮我整他,我帮他整你,十年寒窗苦的文官和没了根的宦官,多是叽叽喳喳之辈,不能安邦定国,向张居正的能臣都要联合宦官冯宝,才能有所作为。

各个朝代都一样都是争权夺利,互为帮派需要站队,需要有个山头做依靠。皇帝治国需要对立面互殴制衡。宦官不参与了文官内也不是整体一派,也会互相制衡的。

崇祯死前说文臣个个可杀,是崇祯自己不会用人,到头连个支招的都没有,最关键是京城守备不足以抗敌,你还想唱空城计退敌吗?诸葛亮唱空城计也是没招了的下册,司马懿也不是真想灭了孔明。文臣空不空谈是建立在你崇祯的实力上的。甲午主战的就是文臣,李鸿章说文臣空谈误国,他妈的什么逻辑。

天灾灭大明,明朝末期天寒地冻,海南岛都下雪了,你说有多冷,庄稼都冻没了,又干旱无雨,干旱又招蝗灾,还没完还有传染病瘟疫发生,民不聊生艰难困苦。

民祸灭大明,民生艰难豪强匪患群起,朝廷要派兵镇压,养兵需要钱粮,沉重的税负又落到百姓身上,结果匪患越剿越多,良民不得活,就变成国家的对立面。

明朝灭亡就是豪杰李自成造反,逼死崇祯灭了大明的嘛!

10

明朝灭亡的根本原因是社会内部矛盾积重难返和社会外部的少数民族政权乘虚而入。

社会内部:

1.土地兼并的历史问题愈加严重。由于封建社会的绝大多数工作岗位都和土地有关,由于大量的土地兼并,失业人口越来越多,社会不稳定因素叠加,最终达到爆点;

2.宦官集团权力膨胀和内阁调节能力的瓦解。由于连续几任皇帝执政能力低下,导致了宦官集团权力的极度膨胀,以魏忠贤为典型代表的一批大宦官权力极大,在皇帝不干预的情况下,内阁已经无法抗衡宦官;

3.经济发展趋于停滞。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但又无法在明朝壮大,在当时封建政府的打击下,大商人阶级始终无法成型。原有的封建小农经济发展到了顶峰,在没有高产量的作物引进和技术升级的情况下已经不能得到发展,而封建政府的高腐败率难以解决,官民矛盾不断激化,农民起义不可避免。

社会外部

北方游牧民族吸引了明朝大部分兵力,极大地牵制了明朝的军事力量和财政预算,使得社会治安的军事力量不断萎缩,赋税也难以减低。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