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洪武元年(1368年)正月初四晨,应天(南京)南郊,天宇澄清、红日高悬,金色阳光普照大地,一片详和气象。在吴王左丞相李善长的率领下,应天文武百官及耆老百姓们恭敬地肃立在祭坛左右,迎接这天下的新主——即将即皇帝位的前龙凤政权仪同三司、江南等处行中书省平章政事、吴王朱元璋。
在群臣及亲卫的簇拥下,身穿皇帝衮服的朱元璋自应天府新皇宫抵达南郊祭坛。在独自登上祭坛、向昊天上帝宣读了祝文、汇报十六年来的成就、功业后,正式向全天下宣布自己即位称帝、建立新朝、国号大明、年号洪武的谕旨。朱元璋即新建立的大明王朝开国皇帝——明太祖。这一年,太祖四十岁。
时光倒退四十年,元文宗天历元年(1328年)九月十八,濠州钟离县(安徽凤阳)钟离东乡中,佃农朱五四家的第六个孩子出生了,是个男孩。
当然,他出生的时候,并没有后世所描绘的“及产,红光满室,夜数有光起,邻里望见,惊以为火,辄奔救”之异象,一切普通平常,没有任何传奇的色彩。那些后来大书特书的所谓“天象”,都是他的后世子孙及臣子们为了突出他的煊赫帝王生涯,而想方设法渲染并加以描述、以彰显这王朝开创者与众不同的传奇生世。
男孩出生时,他的父亲朱五四已经四十七岁,母亲陈氏也有四十二岁了,他是不折不扣的老来子。当时,朱五四和他的兄长朱五一居住距离并不远,相互还有来往,两家的儿子们取名也遵循了相同的排行,朱五一家的四个儿子分别叫:朱重一、朱重二、朱重三、朱重五;朱五四家的前三个儿子则叫:朱重四、朱重六、朱重七。所以,按照兄弟间的排行,朱五四给自己的四儿子取名:朱重八。
自出生至十七岁,少年朱重八一直生活在濠州,之前住钟离东乡,后与家人们一起迁往西乡,然后再迁太平乡孤庄村。朱五四一生搬了四五次家,辛辛苦苦佃种地主田土,开荒种田,却连巴掌大的一块自己的地都没有挣下,得到的只有人间风霜苦,和流不尽的辛酸泪。这也是那个时代社会底层人民困苦生活的的真实写照。
在朱家居住在孤庄村的日子里,朱重八的大哥朱重四娶亲成家,先后生下两子一女;大姐、二姐则早早被打发出嫁,以减轻家里的负担,大姐嫁给王七一,二姐嫁给李贞。后来三哥朱重七也因为家境窘迫,不得不入赘他人家,成了上门女婿。所以朱家只剩朱五四夫妇、朱重四夫妻及儿女、朱重六、朱重八兄弟,一共九人。
即使家境不佳,但是爱护儿子的朱五四还是咬牙拿出一点点钱,让朱重八上了一年的私塾。但后来实在没有余钱,十岁的朱重八只好放弃读书,回到家中,给田主刘德家放牛,用辛苦的劳动为家里分担一点责任和负担。
如果没有其他灾祸、一切顺利的话,朱重八不出意外将会延续他父兄的老路,辛苦劳作、积攒微薄的家产,过了几年逐渐长大后,迎娶一个大概同样家境的普通女子,生儿育女。最后成为一个和父亲朱五四一样辛苦劳作、不得休息的贫苦农民,佃着某个豪强地主家的土地,一生摆不掉穷苦、艰辛、卑微的命运,直至终老。
元顺帝至正四年(1344年),淮北大旱已历两年。而且祸不单行,旱灾没有缓解,蝗灾又起,紧接着瘟疫爆发。在接连的天灾中,地处淮西濠州的朱家,原本虽贫穷艰辛、但总还算平静的生活再也无法支撑,全家节衣缩食、辛苦劳作攒下的一点点积蓄,在绵延数年的大旱、蝗灾、瘟疫中消耗殆尽、荡然无存,生活陷入极度困顿中。
在肆虐淮河两岸的瘟疫里,因连年绝产而衣食短缺的朱家,终于走到了分崩离析的地步:短短半个月间,朱重八的父亲朱五四、母亲陈氏、大哥朱重四、大哥的长子圣保,都在这场天灾中先后去世,悲惨不已!
----昔我父皇,寓居是方,农业艰辛,朝夕旁徨,俄尔天灾流行,眷属罹殃:皇考终於六十有四,皇妣五十有九而亡,孟兄先死,合家守丧......-----《御制皇陵碑》
此时的朱家,只剩下了十七岁的朱重八、及二哥朱重六(三哥已经入赘别家),还有大嫂王氏,及大哥朱重四尚存的一儿一女。
逝者长已矣,生者尚徘徊,为了安葬去世的亲人,总要给他们找一块安身之所。可是朱五四一辈子辛苦劳作、勤勤恳恳,却总是给别人开荒垦土,没有置办下属于自己的半亩土地,去世后连块下葬的坟地也没有!无奈之下,朱重六、朱重八兄弟俩只得去央求佃土地给他们家种的地主刘德,请他看在朱家父子为他种了这么多年地的情分上,稍稍施舍一块地,用来安葬去世的家人。
但刘德为人刻薄,断然拒绝朱家兄弟请施舍田地的恳求,并大声斥责二人。重六、重八兄弟悲愤哀痛,又无计可施,伤心大哭,痛苦之极。周围邻居们见状都十分地同情,但大都是和朱家一样的穷苦人家,也爱莫能助。
恰好住在旁边的刘德之兄刘继祖在家,他听见喧哗后出门了解事情原委,看见朱家兄弟的无助可怜情况,于是生出了恻隐之心,主动帮助兄弟二人,把自己的一小块地送给他们用来安葬去世的家人,朱家的燃眉之急才得以解决,去世的家人不至于死无葬身之所。(刘继祖的这一善举,将来给他的后人带来了意想不到的丰厚回报。)
坟地解决了,可是置办棺木的事却再也没有能力办到,朱家兄弟心酸流泪、忍着悲痛,将亲人们生前的破衣烂衫包裹在他们的遗体上,草草掩埋了事。
五十年后,已经贵为天下至尊的老年重八想起这段少年时的辛酸事,还老泪纵横、悲痛不已:
“朕昔年寒微时,生者为衣食之苦,死者急无阴宅之难!吁,艰哉!”
安葬了亲人后,朱家也维持不下去了:大嫂王氏为了活命,只得万般无奈地告别两个弟弟,带着儿子驴儿和女儿,返回了自己的娘家。而重六、重八兄弟俩在破烂的老屋前抱头痛哭一场后,挥泪告别,各自逃命,期盼能在这残酷无情的世道里活下去。而这一次分别后,朱重八就再也没有见过自己的二哥。
------既葬之后,家道惶惶,仲兄少弱,生计不张,孟嫂携幼,东归故乡。值天无雨,遗蝗腾翔,里人缺食,草木为粮。予亦何有,心惊若狂,乃与兄计,如何是常?兄云去此,各度凶荒。兄为我哭,我为兄伤,皇天白日,泣断心肠,兄弟异路,哀恸遥苍。-----《御制皇陵碑》
十七岁的朱重八,自此成了孤儿。在之后的日子里,他四处漂泊流浪,当和尚、做乞丐、云游四方,卑微而顽强地挣扎着活在社会底层中。
元至正十二年(1352年),元末红巾起义爆发,还在家乡皇觉寺当小沙弥的朱重八,得到了已参加红巾军的幼时伙伴汤和的召唤,从家乡赴濠州,投身郭子兴领导的红巾义军。
从此,朱重八凭借勇猛作战、机灵诚实,得到了濠州红巾军大帅郭子兴赏识,被收为贴身亲军,并把养女马氏嫁给他,还给他起了新的名字——“元璋”,这就是日后建立大明王朝的明太祖朱元璋。
元至正十三年(1353年)冬,朱元璋奉命南下攻打滁州,并很快攻克。郭子兴于是让朱元璋驻守滁州,统管一方。当年的孤儿朱重八,终于在乱世中站稳脚跟,走出了统一天下地第一步。
驻守滁州的朱元璋,生活已经初步安定,也有了一定的地位,于是开始多方打探,寻找失散的亲人。
至正十四年(1354年)十月,朱元璋的大嫂王氏终于得知四弟已经出人头地、并在四处找寻亲人好消息,于是惊喜万分地带着儿子驴儿和女儿从老家赶到滁州前来投奔,这使得和家人分别十年的朱元璋悲喜交加,和大嫂、侄儿侄女含泪相见,互相述所离别后的思念之情:
“分离数年,扰攘中一见眷属复完,其不胜之喜复何言哉!”
至正十四年(1354年)十二月,朱元璋的二姐夫李贞也得到了消息,带着儿子保儿前来投奔朱元璋。从二姐夫的口中,朱元璋得知因为世道艰难、百姓流离,自己的大姐、大姐夫、二姐、入赘他人家的三哥及三嫂,都已经在不断的天灾和纷争的乱世中离开了人世;而最亲密的二哥朱重六,和自己分别后虽然也勉力成家,但还是没有躲过这乱世的摧残,数年前已经默默无闻地在贫病中去世,他所生的儿子朱旺也因衣食无着而夭折了,寡居的二嫂倒是还活着,在老家背着筐在野外挖野菜,苦苦支撑度日。
心急如焚的朱元璋立即派人去钟离老家寻找二嫂,把她接到滁州来奉养。但天不遂人愿,派出的使者晚了一步,朱元璋的二嫂因为生计艰难、灾荒罹殃,不久前已经病殁于乱世中。
收到回报后,朱元璋唏嘘流泪,为哥嫂侄子们的不幸命运而黯然神伤。
-----思亲询旧,终日慨慷,知仲姊已逝,独存驸马与甥双。驸马引儿来我栖,外甥见舅如见娘。此时孟嫂亦有知,携儿挈女皆从傍,次兄已殁又数载,独遗寡妇野持筐:因兵南北,生计忙忙,一时会聚如再生,牵衣诉昔以难当。----《御制皇陵碑》
至正十五年(1355年),朱元璋再次得到消息,同住在钟离的伯父朱五一一家,除了四堂兄朱重五的妻子田氏、以及朱重五和田氏的女儿之外,伯父朱五一夫妇及四位堂兄:朱重一、朱重二、朱重三、朱重五,都在天灾和乱世的摧残下,全部去世了。于是朱元璋再次派人去寻找堂嫂田氏和堂侄女。还好,她们母女运气不错,被派来的使者寻找到并送往滁州,得以安身立命。
这些朱家的亲人们,被朱元璋妥善安置奉养,其中侄儿驴儿被赐名朱文正,外甥保儿被赐名李文忠,请文士教导他们,稍长之后,又让他们进入军中,随自己征战。朱文正和李文忠随叔父(舅父)征伐多年、战功赫赫,先后担任过全军最高首脑——大都督府大都督。
洪武元年(1368年),经过十六年的艰辛奋斗,当年的贫苦佃农之子朱元璋历尽艰辛,终于得以席卷天下,一统江山,在南京登基称帝,建立了大明王朝,成为大明开国皇帝——明太祖。
而太祖登基称帝、建立大明的时候,他尚在世的亲人,除了自己的妻妾子女外,只有大嫂王氏、二姐夫李贞、堂嫂田氏(堂兄朱重五之妻)、外甥李文忠、侄孙朱守谦、侄女(大嫂王氏之女)、堂侄女(堂嫂田氏之女),寥寥七人而已(朱守谦之父,太祖的亲侄朱文正,在立下守卫洪都大功后,居功自傲、又怨恨太祖未及时封赏,因此欲谋反,被太祖软禁,在至正二十五年(1365年)抑郁而死,没有得见太祖登基称帝)。
太祖登基后,按照皇家礼仪制度,追封四代祖先为帝:高祖朱百六为德祖玄皇帝、曾祖朱四九为懿祖恒皇帝、祖父朱初一为熙祖裕皇帝、父亲朱五四为仁祖淳皇帝,并改名朱世珍。
而其他早逝的亲人,太祖也一一追赠:大哥朱重四为南昌王,改名朱兴隆;二哥朱重六为盱眙王、改名朱兴盛;三哥朱重七为临淮王、改名朱兴祖。大哥早夭的长子朱圣保为山阳王、二哥早夭的儿子朱旺为昭信王。
另外,太祖伯父一家也得到追赠:伯父朱五一为寿春王;堂兄朱重一为霍丘王、朱重二为下蔡王、朱重三为安丰王、朱重五为蒙城王。堂侄(朱重一的儿子)朱赛哥为高沙王、朱铁哥为宝应王;堂侄(朱重三的儿子)朱转为六安王、朱记为来安王、朱臊为都梁王、朱润为英山王。
之后太祖在盱眙建祖陵、在凤阳建皇陵,以祖陵为高祖、曾祖、祖父的衣冠冢,以皇陵为父母的陵墓,并以伯父、三位兄长、四位堂兄及诸侄陪葬皇陵。
在追尊、追赠了逝去的亲人后,对于在世的亲人们,太祖也没有忘记,一一加封,让他们安享富贵荣华:
大嫂王氏,称封南昌王妃,携孙子朱守谦在京师(南京)居住,恩崇有加。后来随同孙子前往广西桂林就藩,洪武十六年(1383年)去世,祔葬于中都皇陵内南昌王陵,和丈夫朱兴隆(重四)合葬。
二姐夫李贞,被封授“恩亲侯、驸马都尉”,洪武三年(1370年)加授“开国辅运推诚宣力武臣、特进、荣禄大夫、驸马都尉、右柱国、曹国公”,尊崇至极。洪武十一年(1378年),李贞去世,太祖追赠他为“陇西恭献王”,为其辍朝三日,并亲自驾临葬礼致奠,追赠李贞三世皆王爵。
堂嫂田氏,册封为蒙城王妃,于京师宅居住,厚加恩养。蒙城王妃于洪武初年去世。
外甥李文忠,先后授为偏将军、征虏左副将军,率军北征。洪武三年(1370年),李文忠破北元国都应昌,俘元昭宗嫡长子买的立八剌,及北元后妃、宫女、诸王、将相官属数百人,宋、元玉玺金宝、玉册,镇圭、大圭、玉带、玉斧等。捷报传往京师,太祖大喜,临奉天门受朝贺,授李文忠为开国辅运推诚宣力武臣,特进荣禄大夫、右柱国、大都督府左都督,曹国公。洪武十二年(1379年),李文忠升任大都督府大都督,执掌全国军事。洪武十七年(1384年),李文忠去世,年四十六。太祖亲写祭文致哀,追封李文忠为“岐阳武靖王”,配享太庙,悬像于功臣庙,位列徐达、常遇春之后,排名第三。
侄孙朱守谦,洪武三年(1370年)册立为靖江王,赐靖江藩车马仪仗、采邑禄田皆与诸皇子一视同仁。洪武九年(1376年),十五岁的朱守谦奉祖母南昌王妃王氏前往桂林(洪武五年(1372年)靖江府改名桂林府)就藩。
洪武十三年(1380年),因为朱守谦在藩地性情乖戾,阴贼险狠,肆为淫虐,所以太祖发怒,把他废为庶人,让他回凤阳种田。洪武二十年(1387年),太祖认为朱守谦在凤阳经过艰辛、应该能够改过,所以恢复他的王爵,改封云南。不过在云南朱守谦故态复发,巧取豪夺、横征暴敛、导致云南军民怨恨。太祖无法,只得又把他召回,废黜王爵,安置在凤阳。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朱守谦去世,时年三十一。太祖念及亲亲之谊,不忍大哥南昌王一系就此断绝爵禄,于是把朱守谦的儿子、十岁的朱赞仪册封为靖江世子,留在京师,加以教导。之后朱赞仪在建文二年(1400年)袭封靖江王,永乐元年(1403年)复藩桂林。
此后朱赞仪及其后代世袭靖江王,在桂林沿袭了十代十三王,历经二百四十三年,直到永历元年(顺治三年、1646年)最后一代靖江王朱亨歅不屈殉国。靖江王也是明代唯一一家不是太祖直系子孙后代的藩王。
另外,大嫂南昌王妃的女儿册封为福成公主、堂嫂蒙城王妃的女儿册封为庆阳公主。在太祖的主持下,福成公主下嫁王克恭,庆阳公主下嫁黄琛,二人皆授官驸马都尉。王克恭先任福建行省参政,后改福州卫指挥使。黄琛先任龙江翼守御千户,后改淮安卫指挥使。
洪武四年(1371年)三月,礼部官员上奏请太祖:
“依礼制,皇侄女不宜称公主,请改封郡主;克恭、琛当缴还驸马都尉诰命、止称本官。”太祖回复说:“朕惟此侄女二人,不忍遽加降夺,其称公主驸马如故。”
于是福成公主、庆阳公主称号不变。这也可以看出太祖对亲人的厚爱。
以上七人,即是明太祖朱元璋登基称帝、建立大明时,尚存于世的亲人。而太祖对他们也是优渥有加、恩养厚赐,体现除了亲亲之谊。从一个社会底层的卑微小民,成长为主宰天下的至尊帝王,太祖不忘根本,对尚存于世的亲人们倍加恩遇、厚加奉养,他早逝的父母兄长在天之灵,也可以安心瞑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