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当然没有。这是孔明和司马的弦外之音,小说假设除了他俩之外,谁也觉查不出。就按照当时情况,司马师和司马昭年纪太小,估计悟不出来,其他人是武夫,估计也不行。他们即是战场上的宿敌,也是共生的伙伴。蜀主不会杀孔明,但他必须北伐。魏国会杀司马,但是不敢杀,杀了就等于杀了自己。司马其实不会盼着孔明死。就是不知司马在五丈原知道孔明命不久矣时会不会害怕自己兔死狗烹啊!司马并未派大军主力攻击蜀军而是一再试探。

最佳贡献者
2

诸葛亮的空城计司马懿真的设有看透吗?

三国的故事几乎天天讨论,到现还捧着長篇小说演义上的东西当历史来讲,史记诸葛亮不以带兵见长,说白了诸葛亮的军事才能很普通,也不入流,一生没用过火,也没用过空城计,就是这些瞎吹,把诸葛亮吹死了,并非黑诸葛,刘备死后诸葛已尽全力结果怎么样呢?蜀国是越弄越差,而后继无人,事实胜过雄辨。

司马懿何许人也,顶级政治家,军事家,岂能看不出诸葛的(假设)空城计,到是司马懿当时在曹营无军权在手,留着诸葛亮对他有用,若平了孔明,那司马懿也就无利用价值,兔死狗烹的道理又有几人不知,更何况老谋深算的司马懿,因为以司马懿的眼光早已算到一个龟缩在成都的蜀国,无须担心是兴不起什么大风浪的,留下诸葛亮他才有统兵的机会,否则再来个削职还乡,那就没有后来的司马懿了,曹丕,曹真,何等利害本就不重用司马,否则凭他的智慧先弄一个敢死队捣诸葛一下,不就什么都明白了,司马就这么傻吗?

就打仗,军事这一块诸葛亮比司马懿差距太大别的才能就不去讨论,单说空城计是罗贯中罩给诸葛的光环,历史上并无此事。



3

司马懿多疑,按他对诸葛亮的了解,可以肯定诸葛亮若无十分把握是不会以身涉嫌的;另外留着诸葛亮才是他想要的,诸葛亮如果输了,也就意味着蜀国和魏国的战争到此结束,他司马懿在魏国也就失去了利用价值。所以说司马懿当时看出、没看出诸葛亮的意图,都要退兵。

我们看看当时司马懿在魏国处在一个什么样的位置,就可以理解他当时的心情。当时司马懿刚刚官复原职,复职的原因就是诸葛亮大举进攻魏国边境,而当时魏国能和诸葛亮抗衡的只有司马懿,所以才重新启用司马懿。

司马懿当时是什么心情,大家应该知道,那是一百个不甘心。你魏家王朝用到我了,启用我;用不到我,就把我扔到一边去。这个时候我如果真的打赢这场战争才是傻子。诸葛亮败了,也就是蜀国败了,蜀国如果败了,我司马懿在魏国也就没有利用价值了,到时说不准走韩信的老路。这叫“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

所以当时司马懿看出、没看出诸葛亮的“空城计”,不是主要原因,真正的原因是司马懿不想为曹魏政权和诸葛亮拼得你死我活。这样的话,胜败都对司马懿没有好处,也就是像特朗普说的那样,被曹魏政权占了便宜。以司马懿的为人,他怎么会做这种傻事。

所以司马懿当时最好的办法就是和诸葛亮捉迷藏、玩游戏,你曹魏能卸磨杀驴,我就推着磨不停地走,不卸下来。只要有推不完的磨,就不会面临“卸磨杀驴”的处境。要达到这样的效果,就得保全诸葛亮,同时也不被诸葛亮伤害到。这样才能为自己争取足够的时间,培植自己的力量,等待时机、一展宏图大志。

诸葛亮是什么人,对自己的对手司马懿肯定会了解得一清二楚。他在没有十足把握的情况下,不会以身涉险。这不是自己一个人的生命问题,而是关乎整个蜀汉政权兴亡的大事。他在摆空城计的时候,肯定会把一切可能的因素考虑在内。

我们看看诸葛亮当时是什么阵势:

孔明乃披鹤氅,戴纶巾,引二小童携琴一张,于城上敌楼前,凭栏而坐,焚香操琴。

却说司马懿前军哨到城下,见了如此模样,皆不敢进,急报与司马懿。懿笑而不信,遂止住三军,自飞马远远望之。果见孔明坐于城楼之上,笑容可掬,焚香操琴。左有一童子,手捧宝剑;右有一童子,手执麈尾。城门内外,有二十余百姓,低头洒扫,傍若无人,懿看毕大疑,...

这是什么情况?司马懿能不疑惑吗?司马懿看了城墙上的诸葛亮,大脑肯定高速运转,来来回回把诸葛亮的意图琢磨几十、几百遍,最后想通里面的玄机。表面诚惶诚恐,马上退兵。这就是聪明人交往的好处,如果遇到猪队友那结局就难说了。而这一切都在诸葛亮的计划之中,司马懿只有一条路,就是马上“退兵”。

所以说司马懿当时看出、没看出“空城计”无关紧要,关键在于司马懿想没想明白诸葛亮的真实意图,才是最关键的因素。司马懿考虑明白,肯定会配合诸葛亮把“空城计”演下去,演得完美。这样才会你好、我好、大家好!

4

首先来说,历史上没有诸葛亮的《空城记》,诸葛亮的空城记是罗贯中为了突出诸葛亮光辉形象演义编造的。历史上真正的空城记,曹操对吕布用过,文聘对孙权用过,赵云对曹兵用过,惟独诸葛亮没有对司马懿用过。既便如演义所说,司马懿其实想得可能更多。他可能不只想军事上的问题,更多考虑的是政治方面的问题,我们知道,司马懿在曹操阵营,那也是险象环生的,因为曹氏对他,是又爱又恨的。曹操几次想杀他,而且提醒曹丕注意他。爱的是其才,恨的也是其才。司马懿是曹氏父子几辈对付诸葛亮的一个棋子。这个诸葛亮心知肚明,司马懿自己也知道:诸葛亮是他存在的价值。司马懿一定从诸葛亮的琴声中听出了什么,对,他听出了杀声。而这杀声,是一种提醒。杀司马懿的,不只有诸葛亮的伏兵,还有曹氏父子隐隐的屠刀。他也一再提醒司马懿,你杀了我,也等于杀了自己。假若司马懿活捉了诸葛亮,或杀死了诸葛亮,功高震主,他会是什么下场呢?如果条件不成熟的情况下,司马不会轻易代曹的,最大的可能是“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后来的钟会、邓艾是什么下场,其实就是司马懿的下场。司马懿从大局出发,找了个理由说是有诈而退兵。其实这才是他人生的大智慧,大智若愚的表现,当然司马家族最后也从中获利,最后成为三国最大的赢家。

5

首先呢,要了解司马懿是什么样的人物,司马懿聪明智慧,富有谋略,不会计较一时的胜利,而是知道最终要什么结果。他用五十年时间向曹魏证明了他的忠心。后来就反水夺得整个天下。假设那个时候他把孔明干掉了,他还能掌握兵权吗?曹魏还会对他依赖吗?还会叫他去抵抗敌人吗?答案是不会的。司马懿不是曹魏家族的,兵权全部落入他手,就会效仿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这是曹操自己干出来的事,所以曹操的后人也是特别警惕这一点。而如果不给司马懿兵权呢?诸葛亮又老是北伐,诸葛亮六出祁山啊,一直打。诸葛亮大家都知道,智慧的化身,聪明的象征,打战没人打的过他。曹魏政权如果不派人抵抗,终有一天曹魏的国土就会被诸葛亮蚕食殆尽,派其他人抵抗呢,不是死的就是伤的,完全没人搞得过诸葛亮,去了也是白去,没有用。只有司马懿才有方法抵抗诸葛亮,只有司马懿才能让诸葛亮退军,所以诸葛亮才要六出祁山,有时候还被司马懿反击,像街亭之战,马谡就失守了,被司马懿打得很惨。

当时司马懿率领十几万大军,来追杀诸葛亮,诸葛亮只有一点点的残兵败将。但是司马懿拉到西城,诸葛亮却做坐城上逍遥自在的弹琴,完全没有紧张,完全没有害怕,城门大开,只有几个小兵在扫地。后来司马懿就退军了,人们以为司马懿太谨慎了。其实不然,而是司马懿太智慧了,西城才那么一点的地方,就算有埋伏,他十几万大军还搞不死诸葛亮?不可能的,而且他也可以先派小部队去探探虚实再打诸葛亮,诸葛亮完全就是要被活捉。

因为司马懿知道,如果诸葛亮死了,自己就是历史上的韩信,鸟尽弓藏就是他的下场。当然诸葛亮也是看出来了这点,诸葛亮也知道,司马懿进攻,诸葛亮必死无疑。但是诸葛亮的琴声告诉司马懿,如果我死了,你也就活不久了。司马懿大局观强大,考虑事情长远。不能杀诸葛亮,杀了诸葛亮对自己没有好处,但是可以一直对付诸葛亮,在对付的过程中慢慢的掌握兵权,等到时间到了,诸葛亮也活不久了,自己也掌握了兵权,就可以反水,自己当大佬。当然最后天下尽归司马氏。

6

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要搞明白,正史和小说的区别,实际上这个问题我们已经说过很多次,空城计,它本质上是一幕小说的戏剧。而不是真正的史实。

罗贯中为了神化诸葛亮,所以杜撰了很多诸葛亮能征善战,出奇制胜的戏码。这么说可能大家不是很明白,我们举个例子,大家都知道孙大闹天宫,那么请问这件事是真的历史吗?很显然他就一个故事而已,那么同样,《水浒传》里吴用晁盖智取生辰纲,这也是真实的历史吗?很显然也是故事。

首先我们要明白,《三国演义》的原名叫《三国志通俗演义》。很多人在读这部书的时候,把重点放在三国两个字上,但是其实这部书的本质是演义。那么什么叫演义,它其实是小说的体裁之一。

因此三国和演义加起来他的意思就是描写三国时代的小说故事。

我们言归正传,诸葛亮的空城计为什么不会被司马懿识破呢?很多人的解释是,司马懿故意放过诸葛亮,因为他担心狡兔死走狗烹,比如高晓松就是这种观点。

但是我们研究历史人物,研究历史事件,首先要以正史为本,而不能以小说野史或者故事为主。

让我们以三国志为基础证明的时候,那么我们就很自然的会发现,空城计这件事情其实不从来就发生过,而是罗贯中杜撰的故事而已。

实际上不仅仅是空城计是杜撰的,所谓的草船借箭,舌战群儒等等,其实也都是杜撰的。再比如说在三国演义里面记载诸葛亮六出祁山,实际上也就是三次。

虽然三国演义里有大量的历史事实,但是很他的主要题材,它还是一部小说。

7

司马懿肯定是识破了诸葛亮的空城计,当时司马懿的儿子司马昭要率领大军闯进城里,被司马懿阻止住。相反司马懿说城里有埋伏,率领大军撤退了,为什么呢?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

司马懿亲率十五万大军分两路杀向西城,当时诸葛亮身边都是文官,没有一个武将,而且只有二千五百名士兵。诸葛亮没有办法,只得平生冒一次最大的风险!他命令士兵把城里的军旗都藏起来,不许老百姓在街上走动和大声说话,违令者一律斩首。把四个城门都大开,每一个门都有二十名军士扮成老百姓,是神太自若的打扫卫生。诸葛亮是身披鹤氅,戴头巾,坐在城墙上,身后有两个小书童,他聚精会神的弹琴,旁边的香炉里还烧着几根香,他对城下司马懿的十多万大军是视而不见,好像什么事也没有发生一样!

司马懿的前锋部队到了城下都不敢进城,急忙报告给司马懿。司马懿笑着并不相信,他叫大军停下,自己在城下远远的看着。果然是孔明端坐在城墙上,笑着焚香弹琴,左边站着一个书童手里捧着宝剑,右边一书童手里持着一个拂尘。城门大开,有二十多个老百姓低头洒水打扫卫生,而且都是旁若无人的样子。司马懿看完大疑,他屏住呼吸倾听孔明的琴声如行云流水,没有一点杂音。于是驰骑到中军,命令后军作前军,前军作后军,望北山路退去了。他二儿子司马昭说:*是不是诸葛亮没有兵,才做出的如此姿态,父亲为什么要退兵?*司马懿说:*诸葛亮一生都非常的谨慎小心,今天我们兵临城下,他却城门大开,城里肯定埋伏好大军,我们冲进城里,就中他的计谋了,你怎能知道,快撤兵。*于是两路大军都快速的撤退了。孔明见魏国大军远去,是抚掌大笑。这些文官们都非常的惊讶,问孔明:*司马懿是魏国名将,今天率领十五万大军到城下,看见丞相,马上就撤退了,是什么原因呢?*孔明说:*司马懿知道我一生谨慎小心,不会做出冒险的事情,见我今天这个样子,就怀疑城里一定有伏兵,所以就撤退了,我这是非常的冒险啊,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是不能这么做的!司马懿肯定率领大军走北山小路,我已经命令关兴、张苞率军在那里等候。*这些文官都佩服孔明的计谋是神鬼莫测,说:*我们的想法是弃城而逃。*孔明说:*我们只有二千五百人,如果弃城而逃,肯定跑不了多远,就得被司马懿追上给抓了起来?*

说完,是拍首大笑,说:*如果我是司马懿,肯定不会撤退。*于是下令,让西城的老百姓跟随军队进汉中,他料定司马懿肯定会回来的。于是就把天水、安定、南安三个郡的老百姓都带进了汉中。

那么司马懿真向孔明说的那样吗?答案是否定的,司马懿对他儿子司马昭说:*诸葛亮在城里有埋伏的军队*,是说给其它将领听的!因为司马懿知道,如果他率领大军进城抓住诸葛亮,蜀国就灭亡了。诸葛亮这个最大的敌人消灭了,魏国皇帝曹叡还会留着他这个功高震主的司马懿吗?当年韩信帮助汉高祖刘邦打下天下后是怎么死的;文种帮助越王勾践复国后是怎么死的?*飞鸟尽,良弓藏;兔死狗烹*的道理,司马懿是比任何人都懂的?最大的敌人诸葛亮不死,魏国就得重用他司马懿来抗衡他,如果诸葛亮不存在了,那么留司马懿还有什么用呢,还得处处提防你,怕你司马懿有野心谋权篡位?那样魏国的皇帝曹叡该有多累啊。

8

空城计是三国演义中非常具有神话色彩的一个片段,相当传奇,非常惊险刺激,但我们还是不得不说,这是罗贯中虚构出来的。

毛泽东曾经这样写道:吕端大事不糊涂,诸葛一生唯谨慎。

诸葛亮最大的长处是治国而不是作战,他的打法是步步为营,层层推进。这种打法对一个大国来说是正确的,对于像蜀国这样的国家来说,很大程度上是错误的。

大国实力雄厚,兵强将广,粮草众多,经得起一场旷日持久的大战。慢慢一点点打,只要不输,对他们来说就是胜利。小国就不一样了,只能快速推进,速战速决,因为你耗不起。

以诸葛亮谨慎的精神,他不可能去玩空城计这样的惊险刺激片段。

当然,处在司马懿的位置上,他放过诸葛亮也是有原因的。

孟子曾经说过:如无法家弼士,出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同样的道理,韩信说过:飞鸟尽,良弓藏。任何一个国家都有内部和外部的压力。当外部压力减弱到可以忽略不计的时候,国内的这些权臣就会面临很大的危机。

皇帝就会不允许有威胁自己的力量存在。如果诸葛亮不在了,那么司马懿也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保住诸葛亮就是保住了司马懿本人。二者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在我们人类社会,这种现象也比较多。

比如在美国饮料行业,就有百事可乐和可口可乐;快餐行业,有麦当劳和肯德基;他们都是作为对手相互依存的,相互能促进对手提高产品品质和经营管理,共同把行业做大,共享市场红利。

相反电脑CPU行业,因为是英特尔一家独大,其它厂商对他构不成威胁,所以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慢慢没落。被手机芯片行业打的毫无琮手之力,总有对手从你看不见的地方出来打倒你。没有对手时,比看得见的对手更可怕。

在人类社会中,不管什么样的人都是需要的,这就是生态。在完整的生态链中,真正重要的不是把某一种生物消灭掉,而是保持一个相对的平衡和稳定。

我们人类社会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9

司马懿是个聪明人他当然心知肚明能识破诸葛亮的空城计,其实就是一座空城,那么为什么不采取果断措施攻城呢,司马懿很清楚曹操防着他呢,一旦攻城成功,活提诸葛亮大功告成,那样我司马懿还有存在的价值吗?曹操还会重用我吗?那么我司马懿就失业无事所所了。

10

在中国,有个家喻户晓的故事,那就是诸葛亮摆空城计吓退司马懿的故事。在京剧中,“失空斩”也是传唱不衰的经典剧目。这个故事说的是当年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本想在街亭与司马懿决战。可是诸葛亮用人不明,选用了言过其实的马谡去守街亭,结果被司马懿打得大败。在当时,司马懿乘胜追击,打到西城城下。诸葛亮的手下兵马都派去执行撤退的任务,手边只有一众文官和少量人马。于是诸葛亮摆出了空城计,大开四门,让司马懿入城。司马懿在城外犹豫再三,最终决定撤退而去,诸葛亮得以化险为夷。


这个故事很精彩,但是它只是存在于《三国演义》之中。想要在现实生活里,看到诸葛亮使用空城计那是不可能的。因为诸葛亮就没有施展空城计的机会,又怎么可能施展空城计呢?这是因为诸葛亮的性格和做事风格决定的。当年桓温伐蜀,遇到一位曾经是诸葛亮手下的老兵。他问这位老兵,诸葛亮有什么过人之处。老兵回答道,诸葛亮也没有什么过人之处,只是我平生没有见过做事如此稳妥之人。桓温听了本来不以为然,但是过后想来,却是越想越敬佩诸葛亮。

诸葛亮就是这样一个做事稳妥之人,他思虑周详,做事井井有条。用司马懿的说法就是,诸葛亮平生谨慎,不肯弄险。试问这样一个人,怎么可能让自己落到使用空城计的地步呢?


就拿现实中的街亭之战来说,在当时张郃打败了马谡守街亭的两万人马,为何会被王平的一千人马吓退。而且诸葛亮在街亭的部队已经被击溃,史书上记载是星散流离,惨不忍睹。为何张郃没有乘胜向诸葛亮的大本营西城继续进攻,反而调头去平定叛乱的陇西三郡去了。诸葛亮从容不迫的将后勤撤走,还连带将西城的千余户老百姓也带到汉中。

这是因为,诸葛亮的主力尚存,张郃不敢冒险。诸葛亮让马谡去守街亭,只给了他两万人马。而诸葛亮这一次出动北伐的兵力是六万,再加上在战役开始时响应投降的三郡,也收编了一部分人马。所以在诸葛亮的手边至少还有三四万人马,这其中还包括老将魏延、吴懿等人。所以说,张郃如果进攻诸葛亮的西城,反而会使得自己远道而来,疲惫不堪的军队陷入困境。所以,张郃见好就收,转而前往陇西,休整军马,恢复统治。而诸葛亮也因为丢失了街亭,没有了进攻的据点,被迫撤退。


在街亭之战中,王平以一千人马鸣鼓自恃,让张郃怀疑隐藏着伏兵,不去进攻。这个情节其实就是空城计的原型。在《三国演义》中,作者为了树立诸葛亮的光辉形象,将这个细节经过艺术加工后加到了诸葛亮的身上。实际上,在现实中,诸葛亮是决定不可能让自己有摆空城计的机会的。

那么,让我们回到《三国演义》的假定氛围里来,当司马懿的大军杀到西城城下,诸葛亮被迫摆出空城计,那么司马懿到底是否看出了这个计谋,他到底是怎么想的呢?


有人说,当时司马懿识破了诸葛亮的空城计,他不进城是因为有其他的考虑。这个考虑主要是司马懿为了自己的前途考虑。这是因为司马懿在曹操的时代,就因为鹰视狼顾被曹操认为不可靠。他在临死的时候,还特意叮嘱曹丕,要注意司马懿。所以,在曹丕的时代,虽然曹丕十分信任司马懿,但是并不给他军权。

终于曹丕死了,司马懿作为托孤的重臣,辅佐曹睿。司马懿通过镇压孟达,开始掌握了军权。在这次对抗诸葛亮,司马懿才算正式手握重兵。在这个时候,司马懿和诸葛亮在西城相见,诸葛亮在司马懿的重兵压境之下,只有使用空城计一条路。司马懿只要派兵进城,诸葛亮就肯定只有城破身亡一途了。


如果擒杀了诸葛亮,那就是立下了不世之功。诸葛亮一死,蜀汉政权指日可下。这样,曹魏就有了一统天下的机会。但是,司马懿这个时候刚刚掌握兵权,他在曹魏军中并没有自己的势力。在消灭蜀汉之后,功高盖主的司马懿面临的是杀身之祸。

司马懿本身有着曹操下的评语,而曹睿登基不久,司马懿与曹睿关系尚浅。而在曹魏军中,司马懿也没有时间培植自己的势力。立下了不世之功,功高而不赏,再加上群僚的嫉妒,司马懿很可能会给自己引来杀身之祸。就即便是曹睿不去杀掉司马懿,天下已定,司马懿也没有了用处。他能够赋闲在家,安度晚年就已经是幸运的了。司马懿等于白白为曹家打了一辈子工,最后落得个凄凉的晚年。野心勃勃的司马懿,他怎么可能甘心?


因此,面对城楼上装模作样的诸葛亮,司马懿在心中冷笑了一声。他装作中了诸葛亮的计谋,率军撤走,为诸葛亮留了一条后路,也为自己留了一条后路。在日后和诸葛亮的对抗中,司马懿逐渐在关陇军中树立了自己的权威。尤其是在诸葛亮第四次北伐的时候,司马懿借诸葛亮之手射死了张郃,彻底清除了军中的对立面。从此,关陇军团成为司马懿手中的王牌。在日后司马氏篡权过程中,为司马氏出了大力。

当然,以上的推测是有一定的道理,也是站得住脚的。不过,如果从当时的情况来判断,似乎也有一些纰漏。因为司马懿既然想要放诸葛亮一条生路,那何不跟现实中的张郃一样,根本不去打西城就是了。司马懿只管做做善后工作,看着诸葛亮撤走就是了。司马懿大不了派一支军队尾随诸葛亮,将诸葛亮送回汉中就大功告成了,又何必非要在西城将诸葛亮逼入绝境呢?


所以说,司马懿打到西城的时候,他的心理并没有上面分析的那么复杂。司马懿攻打西城,就是要扩张战果,如果能够抓住诸葛亮就更好了。但是,司马懿怎么会被诸葛亮的空城计吓住呢?这其中最主要的原因还是他对诸葛亮的先入为主的判断,那就是诸葛亮一生谨慎,绝不用险。

司马懿和诸葛亮早就有所交集,司马懿在曹操手下的时候,就对诸葛亮早有耳闻。诸葛亮初出茅庐就以三把火大破曹军,杀得曹军闻风丧胆。诸葛亮富于谋略的名声,也在曹军中如雷贯耳。


司马懿心中还有一个疑点,那就是他和诸葛亮的军队交锋中,数量上一直对不上数。诸葛亮出兵率领的军马和在街亭所遇到的兵马相差悬殊。那么,这中间缺少的兵力又到了哪里?这是司马懿心中的一个未解之谜。如果西城是座空城的话,这个疑问就更不可能解释了。

最后,是司马懿远道而来,对当地的情况一无所知。司马懿在情况陌生的环境中,行动更加谨慎,丝毫不敢大意。他知道诸葛亮以少胜多的才能,心里更是提心吊胆。


在以上的这些情况下,一个从来不冒险,做事谨慎的人,突然摆出了冒险的姿态。这让司马懿在心里感觉到,在西城周围,诸葛亮一定设下了陷阱。但是,由于情况不明,诸葛亮设的是什么样的陷阱他却无从判断。而司马懿此人是一个“猜忌多权变”的人物,他在权衡各方面的利弊后,还是决定不去触碰诸葛亮的陷阱为上。

这是因为司马懿已经取得了街亭之战的胜利,诸葛亮如果不退,后路必然要被切断。司马懿只要静观其变,在诸葛亮后撤的时候看情况予以追击就是了。兵法云,穷寇莫追。如果司马懿因为穷追诸葛亮,造成了意外的挫折,反而会画蛇添足。为此,已经稳操胜券的司马懿没有必要和诸葛亮硬拼。所以,司马懿才选择了撤退,放过了诸葛亮一马。


结语:

有人说诸葛亮使出空城计的时候,司马懿已经看破了诸葛亮的计谋。但是为了自己的权势,为了将来篡夺曹魏江山的需要,司马懿放走了诸葛亮。这看起来似乎有点道理,但是从实际来看,是不大可能的。

因为从曹魏的建国制度来看,它孤立皇帝,严防亲族,将来曹魏的大权肯定会落入权臣之手。司马懿只要有耐心,有寿命,靠忍耐就可以得到他需要的权力。在空城计的时候,司马懿还没有这种条件,他只有依靠建立战功来获得皇帝的信任,逐步培植自己的势力。


在空城计的时候,情况实际上十分简单,司马懿就是中了诸葛亮的疑兵之计。司马懿认为诸葛亮为人谨慎,不肯弄险。可是这样一个人,突然摆出了空城计,司马懿不能不考虑自己是否掉进了陷阱。在情况不明,而且自己已经取得了战役的全胜情况下,司马懿不愿意冒险和诸葛亮博弈,他采取了稳妥的方式保住自己的战果,放诸葛亮一马,让他撤退了。

诸葛亮采取了冒险的行动,以逆向思维的方式战胜了司马懿,像这样的战例其实在《三国演义》中还有很多。比如诸葛亮给关羽出的放火引曹操走华容道的办法等等,作者用这些战例为我们塑造了诸葛亮足智多谋的艺术形象,为《三国演义》增辉不少。

我是历史笑春风,欢迎大家关注我,多提宝贵意见,谢谢。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