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艺术 > 日军拼刺刀前为何会先退子弹,是武士道精神在作怪吗?

日军拼刺刀前为何会先退子弹,是武士道精神在作怪吗?

2020-09-12 08:03阅读(72)

日军拼刺刀前为何会先退子弹,是武士道精神在作怪吗?二战里面,日军在白刃战前先把子弹退掉然后拼刺刀,是一个怪异而引人注目的战术。:没有证据显示日军会在拼

1

没有证据显示日军会在拼刺前退子弹,我能找到的影视来源就是血战台儿庄的这一幕,剩下这点日军已经被逼到角落了,然后退掉了子弹然后板载一波送人头。

或者是小说烈火金刚中的这段描述

但这两都是艺术作品,至少我没在日军的条例中看到过这种说法(很多人说是步兵操典中写的,那么麻烦发出来,豆瓣上有步兵操典的日语原版,可以移步)

当然,或许有个别脑梗的队长会命令下属这么做,但这肯定不是常规操作。


我的想法是,拼刺刀之前上保险是需要的,而三八大盖的保险动作类似于转栓,可能被误解为将子弹退掉。

2

日军拼刺刀时一般不会退出子弹,都是电视剧在误导民众,有些导演其实他自己也不知道,所以一个误导一个就变成了主流。有的甚至是崇尚日本武士道精神,才这样拍电视剧效果也会更佳。

二战时日本陆军步兵都配备三八步枪,枪重3.73千克,枪身全长127.6厘米,枪身长,射程就远。三八步枪有效射程通常为460米,有的甚至达到600米。这样的有效射程,在当时是相当大的。

对于步枪来说,射程越远,精度越低。三八步枪在确保射程的同时,还能做到较高的精确度。三八步枪使用一种6.5毫米半底缘尖弹,这种子弹在飞行时非常稳定,杀伤力也很强。可以在460米—600米的有效射程内精确杀伤敌人,在进距离是可以穿透三到四个人,电视剧里用人身体挡子弹是不现实的。在实战中,三八步枪甚至有在800米内射杀集群目标。

三八步枪更适合百刃战。三八步枪全长达到127.6厘米。而中国军队的中正步枪枪身只有1.110米,三八步枪在装上刺刀后,就会达到166.3厘米。也就是说日本的三八步枪更适合拼刺刀,进行白刃战。在加上日本士兵都接受过军事训练,和中国军队拼刺刀进白刃战时,中国军队都吃进大亏。

三八步枪更本就不需要退子弹就能白刃战,因为三八步枪的保险很牢靠,白刃战时只要上上保险就可以了。

3

我是军事妹子,日军白刃战退掉子弹是有战术目的的,跟武士道关系不大。

首先,需要提及的是。日本士兵在冲锋中是不会退掉子弹的,很多白刃战中也不会。日本虽然一直在主动向中国军队求战,但是由于中国军队的消耗持久战策略,导致了战争中后期的日本军队一直都在占领区内进行反伏击和扫荡作战,日本的敌人一般都是子弹存有数量较少并且寻求短兵相接的中国部队,这时日本士兵就需要保持着刺刀和子弹的同时存在来应对远程消耗和近程突击,所以日本士兵在白刃战之前是不会退掉子弹的。

图为准备进行白刃战的日本士兵

而且在实际的中国战场上,日本士兵是相对抵制白刃战的。其一,日本士兵都拥有相当高超的射击技术,甚至百米外也可以击中正在运动中的中国士兵,所以日本士兵在接战的过程中一般都是刺刀为辅,射击为主来进行作战的,所以在很多白刃战的时候日本也是不会退掉子弹的。

图为日本的三八式栓动式步枪

而且需要提及的是,三八式步枪拥有非常可靠的保险装置,在进入白刃战时只要关上保险就可以避免枪支的走火。并且那种将子弹一个个退出丢在地上,明显不符合当时日本军队的节省的心态,所以在枪支根本不会走火的前提且浪费资源的情况下,日本退弹进行白刃战其实是不划算的。有时候明确白刃战退子弹是因为步枪穿透性强,一枪过去敌人后面的友军也可能被击中,所以为了防止万一,干脆把子弹退出来。

图为正在进行拼刺训练的中国士兵

而且武士道的精神貌似也和退弹这一项没什么关系,武士道的精神是名、忠、勇、仁,保护妇女,儿童,老人(虽然日本一个都没做到,但其实这就是武士道的精神),武士道崇拜强者,蔑视弱者,倡导与对手公平竞争。纵观日军在整个二战中的表现,虽然口口声声不离武士道精神,其实早已将真正的武士道扔到一旁,换上了自己加工过的妖魔道精神。

4

谢邀。

日军有拚刺刀退子弹的习惯,便有人说:

“日军三八大盖穿透力强,拚刺刀时敌我混杂,日军怕开枪误伤自已人,所以拚刺刀时退子弹。”这里我就不想说什么。

如果看过《烈火金钢》小说的朋友可能还记得这样一段故事:

一名负伤的日军被我军俘虏,伤好后加入了我军的区小队对日作战。

已经成为了八路军区小队战士的这个日本人,讲起拚刺刀时仍气愤的说:

“八路军不讲理,拚刺刀铁弹的干活!”

原因是他还是日军时,一次白刃战中被八路军开枪打伤,因此他对八路军拚刺刀开枪耿耿于怀,认为拚刺刀就是拚刺刀,拚刺刀时开枪打人你就是不讲理。

可他不清楚,你日本兵的理,我们八路军没必要去讲。

5

近年有些文章怀疑“日军拼刺刀会退子弹”是造假,但是这其实是真的,日军退子弹属于他们自身总结出来的战斗经验,并非武士道精神作怪。

“日本陸軍は日露戦争と変わらぬ兵器でアメリカ軍に立ち向かった”,日本NHK电视台在其特集节目中曾经总结过这样一句话,意思是:“日本陆军用和日俄战争一样的武器向美军进击”。

二战的日本陆军是一支风格比较古板的军队,他们从装备到战法、指挥,都透着股浓浓的第一次世界大战风格,甚至比一战还古老。

这并不奇怪,日本陆军二战以前实际进行过的最大战斗就是日俄战争,他们从中吸取到了相当多的实践经验,也锻造了军队的灵魂。比如著名的“猪突战术”,就源自日俄战争中“军神”乃木希典的无脑狂冲。

到20世纪10年代以后,日本陆军总结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经验,进行了一些军队的改革,但古板的日本人并没能做出很大程度的革新,他们的改革结果就是:将一战后期的“战斗群作战”战术移植给自己,结合自身特点,将“无脑猪突”变成“有脑猪突”。

具体的说,就是将军队组织变成师团、旅团、联队、大队、联队、连、小队、分队这样的构造,让之前死疙瘩一团的大部队变成更具自主化能动性的自由战群。别惊讶,日军确实就是这时候完成的现代化改革,之前简直没法说。

“分队”是最小一级的作战群,但下面还划有5人一组的“伍”这个概念,分队是有被称为“下士官”的下级军官指挥的(日本的士官不等于中国的‘士兵官’),这样可以使部队拥有高度的凝练性。

日军眼馋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时那种机关枪弹雨横飞的场景,但又自认达不到那样的水准,因此一战后出现的轻机枪成为日军战斗群最主要的分队移动火力。

在规划中,分队可以一边受到轻机枪的火力支援,一边发动战术突击,多个分队联合行动,就可以靠“三五成群”式的突击构成,对敌人发动迅猛的多战术攻势。

除了轻机枪外,“掷弹筒”也装备了日军,成为前沿对轻机枪火力的补充,一般的分队只要遇到难啃的骨头,便可以用掷弹筒将之解决。日军对掷弹筒的需求后来越来越大,以至于有士兵在回忆录中说道:“没有掷弹筒,我们简直连怎么打仗都不知道了”。

按照日军的研究,有任何一个分队“渗透”到敌人后方,就可以造成敌阵的破坏。如果攻势能够持续的找到敌人弱点并进行“突击-渗透-破坏”的循环,便可以不断打开突破口,如此即便不接受相当的火力支援,也能依靠纯步兵打开战局,击败敌人。

日本人将这种“改革成果”视为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当时世界最先进的步兵战法。正因为这种打法相当依靠步兵的战术冲击,所以它在实际表现中,基本就是“冲锋战术”的变形,很容易就发生近距离的白刃战。

但日军不以为意,他们反倒认为这是好事,毕竟白刃战是日军长项,就应该频繁的制造“白兵突击”,以“猪突精神”丧敌胆魄,一鼓作气的挖开敌阵,武士道精神和日本汹涌的军国主义思想也非常支持这种行为,反正一个字——别怕死,拼命莽就对了。

日本人总结出了“白兵战是步兵胆魄”的经验,虽然这个概念并不稀奇,但只有能凝练出这种思想的军队,才能成为那个时代的强军。比如徐向前同志就为红军总结过,要“敢于手榴弹开花、刺刀见红,要能硬着头皮顶住、坚持最后五分钟”。后来这个“刺刀见红”成为八路军、解放军的思想标配,迎来了无数的胜利。

但白刃战的增加也相当考验日军自己,特别是对于一些新兵来说,他们会产生一些错误的做法,由此诞生了“退子弹”条令,比如:

1.在白兵突击的过程中停下开枪

如果人人都这样做,突击便失去意义了,最后前面冲上去的士兵会成为牺牲品,而后面的士兵则会在不断的开枪射击中开始转换战术动作,他们会趴下,寻找掩体,试图精准的瞄准敌人,于是这次冲锋就变成了被压在阵前的拉锯战。

所以,不冲则已,一旦冲锋,所有的人都必须进行白刃战,拼命的扑上去。

2.在白刃战的过程中开枪

这样做是非常危险的,来自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经验已经告诉了人们,不要试图在白刃战的混战中随意开枪,采用全威力弹药的步枪穿透力十分强大,近距离击穿多人不在话下,它也许可以杀死眼前的敌人,但更有可能将许多战友一并杀死。更可怕的是,某些杀红了眼的人会发疯,他们会见人就杀。

3.在敌人扑过来的情况下开枪

栓动式步枪射击机会稀少,在两边冲锋过程中,如果一枪打不中敌人,反倒容易被敌人扑过来一枪戳死。一个普通人的百米速度在12-15秒上下,在对冲白刃战的战场上,用栓动步枪瞄准开枪是找死行为,既会分心,还会拖累战友。

日军自己有过统计,白刃战开始后,留下弹药所造成的损失比不留弹药造成的损失要大,所以他们下达了明文命令,必须在白刃战准备时退出弹药。

既然白刃战中开枪的缺陷这么多,那么不禁止难道还纵容么?日军很明白“白兵战”的奥义是“威慑和压倒敌人”,而非争取杀伤和战果,这个时候凭的就是血气和不要命,怎么可以停下开枪?大家都这样做怎么办?

对于战场上的新兵来说,退子弹是是个必不可少的动作,下士官和老兵们很懂这些新兵蛋子,不让他们把子弹退光,他们怎么肯绝了念想拼死冲锋?保不准就有些“小聪明”或“胆小鬼”冲着冲着躲一边开枪去了。

说到底,白刃冲锋是一道军令,怎么可能让你躲开拼刺刀优哉游哉的捞人头呢?与其在战场上执行军法,倒不如帮你做出改变。所以,老兵们也会在战场上给新兵做出表率,他们退掉自己的子弹,告诉新兵照做,以此来保证部队全员都会勠力同心。

为了确保部队在“白兵战”中获得优胜,日军不遗余力的培养部队这方面的能力,包括让新兵见血杀俘虏,拿平民当靶子草垛等等,练出了一堆野兽士兵,犯下了累累血债。

当刺刀战拼完后,如果敌人崩溃或退却增援,那么士兵们可以马上装填入新的子弹,以满弹形式对敌人发动射击,而不至于手忙脚乱,或者浑浑噩噩忘记干什么,一切都是条件反射和机械式的,可最大程度避免士兵犯错,提高战斗效率,这是经验。

不过,我们也不要真当日本人都是喜欢拼刺刀的疯子,日军同样在中国战场规定了“拉开作战距离,尽量远距离精准射杀敌人,不要随意加入白兵战”的规定。

当年中国一穷二白,士兵训练不足,弹药稀缺,枪里膛线都磨光了,在远射上根本打不过日军,于是日军远了拿大炮轰,贴近了拿枪、掷弹筒远射,等磨得中国军队士气大跌,便一拥而上刺刀驱逐,简直无往而不利,他们才不会真当二傻子,胡乱“猪突”损失掉自己士兵的生命呢。

而且在分队战术上,日军的理念是“一边接受火力支援,一边白兵突击”,也就是说,日军的“白刃战”并非就是真把胜负交给了刺刀,他们还布置了支援的轻机枪和掷弹筒,这些火力脱离混战位,对战局把握的更清晰直观,能在旁边进行更有效的火力杀伤,万一白刃战打败,还得仰仗后方火力帮忙压阵,连后路都想好了。

所以,还真别把日军的刺刀突击看成是纯粹的“武士道”产物,思想归思想,靠野蛮可打不了胜仗。也不要看不起日军阵前退弹,这实际包含了他们的战斗经验,是部队效率化的重要环节。

6

当然不是什么所谓的“武士道精神”。

首先我们要了解日本二战时期的三八式步枪。

日本陆军于日俄战争后1907年正式采用为制式武器,三八式步枪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日本法西斯陆、海军最主要、最基本的武器,一直使用到二战结束(日本战败),用了整整40年。

三八式步枪在中国一向俗称为三八大盖,由于其枪机上有一个随枪机连动的防尘盖以及机匣上刻有\"三八式\"字样而得名。

而三八式枪长1.275米,重3.9公斤,配上三零式刺刀,整体约为1.7米。这个长度长于世界其他的所有步枪,在近战中有着无与伦比的优势。毕竟一寸长一寸强吗!

但是超长的枪身导致子弹初速度很快,贯穿性很强。

在实际战况里我们也发现很多抗战老兵,身上三八大盖的枪伤都是一个贯穿伤。这其实就是三八步枪最优秀,也是要命的地方。

如果两军短兵相接,不退子弹。那么后续白刃战里一旦走火,面前的人不会受到致命伤,而身后的战友反而会因为贯穿出来的子弹发生翻转,而形成更严重的空腔伤害,打出一个致命大洞。

所以这些日本人根本不是信奉武士道,也不是要投降,而是准备最后的白刃战,以命相搏了!

7

日军白刃战先退子弹这个做法,主要是为了避免在混战中开了枪,误伤到自己人。当然,也有一种说法是,根据日军《步兵操典草案》,并非要求士兵退子弹,而是要求士兵在突击时,先关掉步枪的保险。但不管怎样,日军在白刃战中都尽量避免开枪。

因为,抗战期间,日本步兵装备的是三八大盖,由于枪杠子够长,因此精度高,威力大,穿透性强,有效射程达400-500米。所以,即便在较远的距离射击,都能产生较强的杀伤力。而如果在近距离肉搏战中射击,那么打出来的子弹,随随便便都能穿透三四个人的身体,这太可怕了。

因此,为了降低对己方人员的误伤,日军在白刃战之前,都会让士兵把子弹都退出来。

可别以为这样子日本军队就吃亏了,并不如此。

事实上,抗战时期,我们的士兵军事素养远不如日军,而且日军在日常训练中,一贯重视针对白刃战的刺击训练。而且,为了增强实战感,丧心病狂的日军甚至会拿无辜的中国百姓当靶子来训练。

所以,日军的白刃战战力,其实要强于我军很多。因此,即便是白刃战,在不开枪的情况下,敌我伤亡比都在1:2以上。

8

日本在白刃战前会将子弹全部退掉,这个说法其实是错误的,或者说是一个谣言,但是由于这个说法由来已久,并流传甚广,很多人都对之深信不疑,但人家日本陆军《步兵操典》的要求是在白刃战前将保险关掉,为的就是在白刃战当中抠动扳机走火,以免误伤自己人。这才是日本人原本的用意不知怎么的流传就有关保险变成了退掉子弹。日本的38大盖其实是毛瑟枪机的一种,可以看作是德国毛瑟步枪的日本版,而毛手枪机上关保险其实很简单的,就是在枪机上的一个开关,只要将保险拨到一边就可以锁住枪栓。

至于在电视剧当中也有这样的画面体现,在很大的程度上就误导了观众,其中就以电影《太行山上》最为典型。以前看过一有记者采访国军抗战老兵,他说在进行白刃战之前,他们会先上一发子弹,等日本人逼近之后先开一枪再上去拼刺刀。然后那个记者问打完那一枪之后不怕扣动扳机枪支走火吗?然后那个老兵尴尬地跟他解释道,那时候的步枪不像现在的步枪一样扣动扳机会一直发射,那时候的枪打完一发之后,想重新击发就必须推栓上膛,你打完一发之后,你不把那个弹壳退出来,你再扣动扳机也没用啊。所以这还是涉及到了军械的常识问题。

看过文章主演周卫国的《雪豹》这一部电视剧的可能对电视剧中的一幕可能会有印象,就是一伙鬼子在玉米地被中国军队包围,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他们将子弹退出来。子弹相比白刃格斗战的有着更大的优势,哪怕你就算能1敌3最终人数多的一方有可能会占优势,所以要么就是日本人已经绝望到认为子弹已经不能帮助他们取得更大的胜算,只能退而求其次,选择白刃战进行最后的攻击。

9

(预备白刃冲锋的日军)

战场之上,生死是大事,为了活着,为了胜利,至少在现代战争中,不择手段是被允许的。因此笔者看来,日军拼刺刀前先退弹,并不是出于什么美化了的武士道精神,更多的应该是现实上的需要,那就是日军手上广泛装备的三八大盖所带来的现实需要。

(日军三八大盖步枪)

三八大盖作为一款研制生产于1903年的老枪,其本身带有很浓重的德式步枪风格,那就是威力大,精度高。使用弹药为6.5*50mm步枪弹,采用了旋转后拉式枪机,并使用弹仓供弹。据测试,该枪有效射程可达460米,射击初速为765米每秒。

以上种种,基本决定了三八大盖是一把长于远距离射击的步枪,精度高,加上日军高强度的射击训练,使其实战表现惊人,给我军官兵留下了深刻印象。威力大,保证了该枪远距离射击也能取得惊人的杀伤效果。

(装备三八大盖的侵华日军)

但这样以来,问题也就来了。三八大盖威力大,侵彻力自然也很大,远距离射击时是个好处,但近距离交战时往往成为鸡肋——射击吧,侵彻力太强,一枪打去,敌人可能只是穿个孔,身体内部器官并未受影响,甚至可能使敌人后的战友中弹受伤;不射吧,端着把枪,傻愣着跟别人拼刺刀,又显得太蠢,容易擦枪走火。思来想去,那就干脆直接退弹白刃吧。

(与日军三八大盖相配的长刺刀)

另外,需要提提的是,日军爱拼刺刀,除了以上三八大盖的原因外,还有日军日常训练重视白刃战的原因。而实际上,抗战初期,与日军的白刃战交锋,我军是不占优势的间接造就了中正式步枪的诞生。

兵器次元是问答的签约作者,欢迎大家点击关注,科普更多的军武知识。

10

其实,日军在拼刺刀之前退子弹完全是讹传。早先我在军事杂志上发表的有关抗战白刃战的文章里,就专门对此进行过分析。然而一直以来,有很多影视及文学作品仍在不断展现类似的情节,其中还包括了与近年“抗日神剧”相迥异的若干“大手笔”作品。下面就让我们试着来还原事情本来的面目吧。

说到这个话题,就必然要提及我们耳熟能详的“三八大盖”。在侵略者的手中,它是制造流血和屠杀的帮凶,在我抗日军民手中,却成为了一柄制敌利器。在传唱至今的解放军军歌《战斗进行曲》中,开篇第一句就是“擦好了三八枪,我子弹上了膛”,这一堪称传奇的武器,在我军抗击内外敌人的数十年之征战当中谱写了不朽的篇章。


日制有坂三八式步枪(取自明治38年[即公元1905年],实际上该枪是从1907年开始量产的)是日俄战争后设计定型的一种旋转后拉枪机式的非自动弹仓式步枪。它除了拥有当时主流的各种设计要素以外,也有令其跻身于世界优秀步枪行列的若干独创之处,枪械保险装置就是其中之一。

三八式步枪的保险装置是位于枪机尾部的一个滚花扁圆柱体。当保险尾盖上的缺口指向偏左45度时,即进入待击状态;将尾盖按下并顺时针转动45度之后,即可锁定枪机与撞针,此时枪机的拉机柄无法动作,于是便进入了“保险”状态;在此状态下,将尾盖按下并逆时针转动45度后,又可进入待机状态。这个操作并不复杂。


枪尾保险机构特写。左图为“待击”状态,右图为“保险”状态。

退一步说,即使担心在意外情况下保险被误碰后击发(三八式步枪独特的保险机构设计让这种情况几乎不可能发生),那么只要在进入白刃战之前将枪膛内的子弹射出即可。对于非自动的弹仓式步枪而言,一发子弹射出后,弹壳必然还留在枪膛内,此时弹仓内的下一发子弹根本没有进入枪膛的空间,显然是不会“走火”的。

弹壳留膛状态的特写。

如果硬要在进入白刃战之前退子弹,恐怕也是不可行的。因为,对于三八式步枪所采用的旋转后拉式枪机之结构而言,射手用拉机柄进行退壳与上弹操作其实是一个连贯的动作,当膛内残留的弹壳,被抽弹钩和抛壳挺清出后,下一发子弹就会随着枪机复位而上膛。若采取此种方式退弹的话,视弹仓内的余弹数量,这一动作可能需要持续数次,直至将所有子弹清空为止。

如果还是不死心的话,其实,三八式步枪倒是有将弹仓里的子弹快速清空的方法。在扳机前缘内侧有一个弹簧卡笋,按压后即可卸下弹仓底板(弹仓盖)。然后弹仓中的子弹就能一次性地全被倒出来。然而,此时的弹仓底板也就与步枪主体完全脱离了,在野战条件下进行此操作时,一定要保管好被卸下的弹仓底板,若不慎丢失的话,这支枪可就变成“单打一”了。

为进一步做确认,笔者在07年为《兵器》杂志撰文时,曾特地翻阅了旧日本陆军在明治31年(1898年)、昭和7年(1932年)和昭和15年(1940年)所颁行的各版《步兵操典》,根本没有发现有此项规定。只有在昭和7年版《操典》中的有关单兵战术的【突击】一节中,看到了这样的描述:当“突击”发起时,若有听到“准备射击”的命令,则应打开保险,并根据“射击”指令瞄准目标并开火。换言之,在突击发起前,士兵手里的步枪的保险装置应由士兵自行关闭。这是一个常识。

至于“拼刺刀退子弹”这个说法是缘何产生的,我想很可能就与三八式步枪的保险机构的使用方法有关。对于一个有经验的射手来说,要在战场上迅速完成关保险的操作,他可以在一手握住枪身的同时,用另一只手的掌心下部顶住保险盖,然后迅速转动手腕,使保险机构逆时针转动45度,将保险关闭;整个动作一气呵成。这个动作从远距离上看与“退子弹”的动作很相似。我想这可能就是传说的由来吧。

涉水前进的日军

事实上,在短兵相接的白刃战中,久经沙场的老兵往往会选择不关保险并在枪膛中保留一发子弹,这样待双方进入抵近距离后就可以先发制人,直接撂倒当面的对手。或者当刺刀捅入人体被卡住时,可以将膛内子弹射出,借助射击时的后座力拔出刺刀。

关于“三八式步枪子弹的穿透力过强,白刃战中会在穿透对方身体后误伤到自己人”的说法,其实也有待商酌。

三八式步枪使用6.5×50 SR步枪弹,算是同代产品中少有的小口径弹药了。它拥有弹头初速较低(762m/s),弹头重量轻和存速性能差等弹道学特性,另外其枪膛的膛线缠距紧密导致弹头的自转速度很高。在中远距离上,由于空气阻力制造的失速更大,还有弹头质量本身较小和射弹本身处于过稳状态等因素,因而在击中人体后不会释放出很大能量且难以出现翻滚现象,射弹往往直穿而过,不会在人身体内形成较大的空腔;这些是为其子弹杀伤力不足的表现。

然而,另一方面,该型步枪弹为了降低对膛线的磨损,其弹头被甲采用前厚后薄的设计,在近距离击中人体后,由于介质密度骤然加大所引起的弹头剧烈失速,导致弹体后面的铅芯向前挤压膨胀并将较薄的被甲撑开,从而造成了类似达姆弹的效应并产生极大的杀伤力。那么,产生这种效应的距离到底有多近呢?按照美国军队的统计,6.5mm步枪弹在存速大于约730m/s的时候即会呈现这一杀伤特性,对照三八式步枪的射表,存速为此数值时的射击距离在100米以内。如此说来,在白刃战的距离内,三八式步枪的子弹反而不容易穿透人体。



何况,日本人也不可能为了追求所谓的“武士道”精神,而在白兵战中白白浪费“黄澄澄的如黄金般珍贵的子弹”。在缺乏依据的情况下将敌人刻画成白痴和蠢材,完全是对历史上浴血奋战的我抗日军民的一种侮辱。而这种不值一驳的谬论竟然流毒甚广,不得不说是另一个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相关问答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