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艺术 > 历史上有哪些“功亏一篑”的战役?

历史上有哪些“功亏一篑”的战役?

2020-09-12 05:01阅读(72)

历史上有哪些“功亏一篑”的战役?:1948年7月2日,华东野战军代司令员粟裕率部在豫东战役中歼灭区寿年兵团大部,活捉区寿年。按照作战计划,在完成战斗后应迅:-

1

1948年7月2日,华东野战军代司令员粟裕率部在豫东战役中歼灭区寿年兵团大部,活捉区寿年。

按照作战计划,在完成战斗后应迅速撤离战场,但是部队还没有开始行动,前来救援的蒋军黄百韬的整编25师就突破了阻击部队的防线,直杀过来。

这一突如其来的情况,给战局带来了变数,如果让黄百韬部靠近,华东野战军就很难携带大量伤员安全撤离战场,而且即使能够撤离,也必然被其尾追,对我军形成不利局面。

粟裕审时度势,当机立断,决定顺势而为,作出一个被陈毅称之为”浑身是胆”的决定:乘黄百韬长途跋涉,立足未稳,我军先声夺人,给予其歼灭性的打击。粟裕当即下令四个纵队向黄百韬的25师迎头而上,争取在短时间内围而歼之。

华东野战军官兵在极度疲劳的情况下迅速行动,并于7月4日对黄百韬部形成合围。

黄百韬一见华东野战军蜂拥而上,便心知不妙。在蒋阵营中,黄百韬是不可多得的悍将,他虽然出身杂牌,但文武双全,能征惯战,成为蒋军主力师的师长也确有他的过人之处。他且战且退把部队集结在以帝丘店为中心的各村庄进行防守。

黄百韬虽然凶悍,但遇到粟裕也算是碰上了克星,多谋善断的粟裕决心顺手牵羊灭了这个曾让我军吃过不少苦头蒋军主力。

但黄百韬绝非无能之辈,他在情急之下竟亲自率领两个突击营,在坦克的掩护下,实施反冲锋,一阵猛打猛冲,居然夺回了几个阵地。

华东野战军官兵因为连续作战,再加上连日奔袭,身体已极度疲惫,战斗力也打了不少折扣,即便这样,25师还是被团团困住,受到强力围攻,被歼灭也只是时间问题。

黄百韬所在的帝丘店是个小村子,全村只有一口水井,盛夏时节 ,部队的粮食和用水都发生了危机,而空投的药品也不够大量伤员使用,他已面临绝境。

6日上午,徐州”剿总”副司令杜聿明飞到战场上空,与黄百韬通了电话,黄百韬悲壮地说:“当年在庐山训练时,我俩是上下铺,自当兵以来我从没叫过苦,但今天不能不告急了,免得耽误全局”。他请求杜聿明赶快命令周围部队全力增援,牵制华东野战军。

与杜聿明通完话之后,黄百韬开始焚烧文件,安排后事,他给前沿的团长打电话时要求:官兵们要和他一起“成仁”,不要希望他有一兵一弹的增援,华东野战军由何处突入,既在该处死拼到底,向天高呼“领袖万岁”,卧在原地死而后已。

此时的25师上下,已是一片凄凄惨惨。而黄百韬的顽抗本性也可见一斑。

但不久后,黄百韬突然发现包围他的华东野战军攻击减弱了,直至最后完全平息——华东野战军撤军了!

虽然黄百韬部距被歼灭近在咫尺,但全局在胸的粟裕却只能无奈命令部队撤围转移,他不能再有片刻耽误,因为蒋军的大批增援部队已从三面围拢过来,粟裕意识到,如果再恋战,自己就有被合围的巨大危险,

7月6日傍晚,粟裕下达了撤围转移的命令,豫东战役也以歼敌九万余人宣告结束。如果不是阻援部队不利,加上围攻队伍连续作战,极度疲惫,已成了瓮中之鳖的黄百韬和他的整编25师必然是被全歼的下场,虽然最后功亏一篑,但粟裕还是给了黄百韬一个下马威。

黄百韬在最后一刻得以解脱,他获得了蒋介石亲自颁发的青天白日勋章。但最终笑到最后的还是粟裕,仅仅时隔四个月后,黄百韬在淮海战役中兵败自杀——他还是栽在了粟裕的手中。

历史微点与您共同学习,感谢您的关注与支持!

2

解放战争中,我军有两次“功亏一篑”的作战,教训十分深刻。

大同集宁战役

1946年的大同集宁战役,是解放战争初期我军遭遇的一次较大的挫折。

战前,我军判断:晋北战役后,大同的铁路已被切断,陷入孤立,阎锡山很难增援。而附近的傅作义部,虽然距离较近,但毕竟大同不是傅作义的战区,增援积极性有限。

我军遂定下攻取大同的决心。计划20天左右的时间攻取大同。

1、攻城作战:虽不断胜利,但经验不足,未达目的。

我军在大同外围的作战中,取得了不少胜利,但是,由于我军没有控制机场,敌军从包头运来了一个大队的兵力。同时,国军决心死守大同,迅速收缩城内,顽固抵抗。

如此,外围作战,我军虽然打击了敌军,但未能歼灭敌有生力量。

而退守大同的敌军兵力充沛、火力凶猛、依托坚固工事,我军攻城部队迟迟难以破城。

2、打援作战:指挥失误,功亏一篑。

为了解救大同,老蒋把大同划给了傅作义的战区。

得到鼓舞的傅作义迅速来援,并迅速突破了卓资山防线。

即便如此,我军打援部队的兵力有优势,有机会歼灭傅作义的救援部队!

当傅作义兵临集宁时,我军主力迅速集行军抵达战场,并攻取了傅作义部在集宁的外围要点!

此时,集宁城内是我军守军,城外要点为我军控制,傅作义部实际上已经被我军分割包围了!

但是,或许是通讯不畅的缘故,我军整整一天没有组织大规模攻击,敌获得了调整的时间。

傅作义决心先集中兵力攻下集宁,再固守待援。

12日傍晚,傅作义攻下集宁。但许多要害阵地也都在我手中,我军仍有相当把握夺回集宁。

此时,我军下达命令:暂停攻打集宁,先打靠近的101师。

可是,由于仓促变更作战方向,我军准备不足,对道路、地形不熟悉,攻击101师再次陷入僵局。

在集宁巩固下来的傅作义迅速恢复阵地,开始夹击我军!

战局急转直下,我军被迫放弃集宁作战,撤出战斗。

16日,我军撤围大同。

此战中,我军在攻城、打援方面的组织都有不少失误。

尤其是在打援方面,我军在有利条件下先是贻误战机,后是仓促变更部署,使得战局急转直下。

四平战役(1947年)

1947年的四平之战,也是功亏一篑。

四平,东北中部交通枢纽,谁占据此处谁就有东北战场的主动权。

1947年的夏季攻势后,我军把目标再次瞄准了四平。

当时,我军10余万大军向四平集结。而四平城内,只有陈明仁“打补丁”一般的3万多军队。

88师、91师在夏季攻势中遭到重创,除此之外,陈只有刚来增援的13军54师和几个保安团、保安大队这样的杂牌部队。

可是,我军这一仗却没打好。

1、轻敌情绪,对敌抵抗能力认识不足。

我军产生了轻敌情绪,以为陈明仁残军士气低迷,一冲就垮!

但是,仗打起来后,情况却不一样了。

陈明仁铁了心要死守四平!在他的领导下,不管是先前的残兵败将还是杂牌部队都打得非常顽强。

而且陈明仁集结了一切可以找到的力量,把征服官员、警察、百姓都发放武器,决死抵抗。

2、攻城兵力、火力配置不足。

我军17个师部署于打援;只由李天佑率7个师、5个炮兵营负责攻城。

表面上看,我军攻城兵力仍占优势。

但四平是日军当年按照战备标准修建的,工事坚固,而国军此时仍然有火力优势,更有飞机支持!

可以说,在陈明仁决死守四平的情况下,我军优势是不够的。

3、攻城经验不足。

此战,我军攻城经验不足的问题暴露得十分明显。

(1)、在攻城作战中,打开突破口、扩大突破口的经验不足。

由于敌军防御严密,我军在进攻开始后只打开了一个狭窄的突破口。

随后,我军在敌军火力封锁下,在这个狭窄口子投入大量兵力,效率不高,伤亡大。

(2)、对敌火力打击保护措施不够。

这个季节的四平,白天长晚上短,一天只有8个小时是黑夜。

我军为弥补火力不足,昼伏夜出,无可厚非。

但因我军保护措施不够,即使我军白天不进攻,伤亡也比晚上进攻时还大!

当时,东北战场上,我军在总体力量上仍不占优势。

由于攻城缓慢,杜聿明、郑洞国、廖耀湘等人集结大部来援,我军阻援困难。

而敌军救援决心极大,留兵与我阻援部队作战,军队仍然扑向四平。

最终,我军在攻占3/5的市区,尤其已经攻取最难打的西区的情况下,撤退。

对这2次“功亏一篑”,我军战后都进行了充分反思、学习,因此,这两次失利,为我军以后的发展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教训。

一般认为:这两次失利,有客观原因。比如敌强我弱的大环境,比如敌将傅作义、陈明仁的表现。

也有主观原因。我军在兵力部署、指挥调度、战斗情绪等环节都出现了失误。

所幸的是,我军是一支善于学习、善于反思的队伍,通过总结、学习,我军吸取了经验、教训,不断成长!

3

抗美援朝的长津湖战役,是一场功亏一篑的著名战役。

16万志愿军,将5万美军在长津湖一带成功的分割成5块相互不能联系的狭小地带,可以说,此时的志愿军凭借优势的兵力,完全可以全歼美军。但是,结果却令人意想不到!这个被16万志愿军包围的美军“陆战一师”和美军第七师5万人,只有一个“北极熊团”被我军全歼外,其余美军全部在我大军眼皮子底下逃脱,而且是成建制的逃脱。

此次战役,虽然将美国为首的联军赶回了38线以南,但是,我四倍于美军的强大部队,竟然没有歼灭美军3-4万人,真可谓为功亏一篑。

回顾此次战役的经验教训,我们得出三方面经验;后勤保障、装备落后、战术落后。

1、后勤保障

1950年11月初,我人民解放军第九兵团,刚刚从福建调往东北地区,在辽阳、本溪地带修整、准备作为后续入朝作战,计划修整训练1个月,结果刚刚到达修整地带不足10天,九兵团司令员宋时轮就接到了中央军委及志愿军司令部的命令,即刻入朝参战,目标任务是;9兵团下辖20军、26军、27军共计16万人,秘密跨过鸭绿江、隐蔽运动,务必在1950年11月26日前,到达朝鲜东部的长津湖地区集结,并隐蔽完成对美军第10军的包围任务。

由于任务紧急,战机失不再来,我9兵团16万战士,仓促入朝,结果是,16万大军只有不足2万人配备了棉衣,绝大部分士兵还穿着着在南方的单衣裤,11月23日拂晓,我9兵团的16万大军全部秘密的渡过了鸭绿江,行进在北朝鲜的崇山峻岭之间。1950年11月的北朝鲜,迎来了50年一遇的暴雪,气温骤降到零下30度,23日渡过鸭绿江的当天,我军就被严寒的天气冻死800余人,冻伤千余人。我英勇的志愿军并没有被严寒吓倒,他们依然按照规定时间到达了制定地域隐蔽,完成了隐蔽接敌,张开“口袋”等待美军陆战一师的到来。

而此时的9兵团战士,不仅身着单衣在冰天雪地里隐蔽,而且我们的战士只能一把炒面就着一口冰雪,26军从国内运来的30车棉衣及粮食弹药,被美军的空袭燃烧殆尽、20军更是惨烈,战士的炒面都用完了,一个师仅有的十几门迫击炮,由于严寒天气,一门也打不响了。虽然,按计划美军的“陆战一师”3万余人,钻进了我们的口袋,但是,由于没有制空权,我们的16万大军却成了“孤军”,在美军强大的空中火力打击下,我16万志愿军的后勤保障几乎为零,没有棉衣、没有实物、缺乏弹药,这是我大军面临的巨大问题。

2、装备落后

1950年11月26日,围歼美军王牌陆战一师的战斗如期打响,瞬间,我人民志愿军漫山遍野铺天盖地的从末膝深的冰雪里跃起,在不绝于耳的军号声的鼓励下,奋勇杀敌,当时,美军全部惊恐万分,他们不知道怎么回事,一下子冒出这么多中国军人,战斗前期,志愿军在优势兵力下,迅速完成了对敌的分割包围。但是,美军、毕竟是参加过太平洋战争的美军王牌军,陆战一师的美军,凭借强大的地面火力及强大的空中支援,很快就稳住了阵脚,虽然,我军已经将陆战一师分割成大小5块不等的地域,而且相互孤立,不能相互支援,此时的战况对于我军十分有利,不过,武器装备先进、现代空地联合作战能力极强,他们在空中掩护下,迅速将重型坦克及步兵战场组成环形防御阵地,短时间内就形成了与我军对峙局面,反观我志愿军,只有用轻武器攻击美军的钢铁阵地,我们的轻重机枪子弹打到美军的坦克上面如同弹脑嘣、我们的火箭筒打在美军重型坦克上面也毫无作用,我英勇的志愿军战士只能是,冒着敌人强大的火力,前面一片战士倒下,后面的战士前赴后继,又冲了上去,他们最有效的对付美军坦克的办法就是,身上绑满手榴弹,与敌坦克履带同归于尽,为后续冲锋战士杀开血路,即便是这样,我们的攻势也显得杯水车薪,对于美军钢铁组成的防御阵地无济于事。稳住阵脚的美军,迅速将几片孤立的阵地打通连成一片,并有组织的交替掩护成建制撤退,而我军在恶劣的天气下、在劣质装备下,眼看着美军成建制从包围圈逃脱。

3、战术落后

面对敌人新装备、娴熟的空地协同作战,我军目瞪口呆、毫无办法,只能是靠着血肉之躯与钢铁对抗,结果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对于美军的实力估计不足,一成不变的采用我军国内解放战争时期的“围点打援、分割包围、集中优势兵力”等战术,结果是在拥有现代化装备及丰富战场经验的美军面前,收效甚微,甚至得不偿失。在美军撤退的必经之路的古土里的“水门桥”附近,只埋伏了两个连的兵力,其实,我军高层也意识到了“水门桥”的重要性,结果是,这两个连士兵,在美军撤退的关键时刻,“一枪没发”,眼看着美军通过水门桥逃脱。后来,我大部队追击美军达到此地时,被眼前的场景震惊了,两个连二百多战士,全部变成了“冰雕”,全部冻死在阵地上,没有一个人生还,他们大部分战士都目视前方,大部分都处于攻击的战术动作。他们的表现不仅震惊了我军,也震撼了美军高层。可以说此战,我中国人民志愿军的表现,赢得了不可一世的美军的尊敬,震惊了全世界。

虽然,我9兵团功亏一篑,放跑了3万美军,但是,由此美军全部被赶回了38线以南。基本实现了我军的战略目标。

此战,我军非战斗减员达4万余人,其中直接冻死达6000余人,严重冻伤1.2万人,冻伤2万余人,而真正的战斗减员仅有1万多人。

4

东汉末年著名的“官渡之战”绝对可以说得上是功亏一篑。

官渡之战是三国时期“三大战役”之一,也是整个历史上有名的以少胜多之战。

参战双方是袁绍vs曹操。袁绍一方军队数量在十万至十一万,曹操这边只有两万到三万。

简精卒十万,骑万匹,将攻许。《后汉书·袁绍传》


官渡之战的结局大家都很熟悉,曹操最终大获全胜,几乎全歼袁绍部队,袁绍损失惨重仅带着少数残兵逃回河北。此战之后曹操开始逐渐成为了三国时期第一大诸侯。

但是细品,我们能够发现袁绍并没有像《三国演义》描述中的那么无能,曹操也是非常惊心动魄才赢下这关键一战的。



袁绍大军首先驻扎在黎阳,然后先派遣颜良、郭图点兵渡河进攻白马。关羽在白马斩杀了颜良取得开门红。

袁绍又派文丑和刘备一起带领六千骑兵进军延津,曹操只带了几百骑兵在延津巡查,正好碰上了文丑大军。曹操不慌不忙得指挥军队跑到山上,然后丢弃物资在道路中央。文丑士兵们纷纷下马忙着去抢物资,曹操看准机会带兵从山上冲下来,一举斩杀了文丑,又一次取得大捷。

良、丑皆绍名将也,再战,悉禽,绍军大震。《三国志·武帝纪》

但是我们看上面的作战图,虽然曹操连胜两场,但是根本无力抵挡袁绍后续主力部队的推进,展现最终持续进展到官渡一带。双方在这里分驻营寨对垒,曹操此时“合战不利”。

八月,绍连营稍前,依沙塠为屯,东西数十里。公亦分营与相当,合战不利。《三国志·武帝纪》

史书记载的很隐晦,但是很明显,曹操虽然斩杀了袁绍两员先锋大将,但是面对主力袁绍部队根本找不到破解办法,屡战屡败。


袁绍在前线与曹操对峙期间,同样派遣刘备深入敌后,联合汝南的刘辟等人一起袭击曹操的“菊花”。但是曹操派遣了大将曹仁带兵击破了刘备,使得官渡前线得以安稳。

汝南降贼刘辟等叛应绍,略许下。绍使刘备助辟,公使曹仁击破之。备走,遂破辟屯。《三国志·武帝纪》



虽然官渡战场出于曹操的地盘,按说防守一方不会缺粮,但是曹操军队缺粮严重,这是因为袁绍分兵不断的袭击曹操后方的运粮道路,导致曹操有粮食但是无法运输到前线。曹操这边连战不胜,又经常缺粮,士卒们士气低落。

公与绍相拒连月,虽比战斩将,然众少粮尽,士卒疲乏。《三国志·武帝纪》

曹操的手下运粮官叫做任峻,他为了解决运粮道路不畅通的问题,每次派出一千辆运粮车,分十路前往前线,并且派出了许昌宫廷中的皇家卫队来作为粮草的护卫。这样才能稍微缓解了运粮压力。

官渡之战,太祖使峻典军器粮运。贼数寇钞绝粮道,乃使千乘为一部,十道方行,为复陈以营卫之,贼不敢近。《三国志·任峻传》



曹操坚持不下去的时候,在许昌的荀彧给他来信给与了他极大的鼓励,让他在逆境中坚持下去,等待战略时机的到来。

终于,转机来临了。袁绍手下谋士许攸的家人犯了法,在邺城被审配抓住。

许攸和审配素来不和,怕事情会牵连到自己,于是连夜投奔来曹操这里。并且带来了“投名状”,即告知曹操袁绍这边的粮草都驻扎在乌巢,并且防备薄弱,劝说曹操袭击乌巢。

会攸家犯法,审配收系之,攸不得志,遂奔曹操,而说使袭取淳于琼等,琼等时宿在乌巢。《后汉书·袁绍传》


曹操亲自带领五千人,做好了必死的准备前往乌巢。因为这一战如果不能胜,自己就必败了。袁绍听说乌巢被袭击,派遣蒋奇前来支援。曹操看到前有乌巢营寨,后有蒋奇援军夹击的情况下,下令诸将只需向前,不许向后,一鼓作气在蒋奇部队到达前线之前攻下了乌巢,一举击垮了乌巢守军,焚烧了袁绍的粮仓。


袁绍这边也并没有坐以待毙,他在派人救援乌巢的同时也下令让张郃、高览带兵直奔曹操大营而去。但是曹操大营内曹洪等人拼死抵抗,张郃高览这时听说乌巢的淳于琼已经被击败,同时袁绍身边郭图又进谗言,将失败原因怪罪于他们二人,于是举兵投降曹操。

袁绍这边大将投降,粮仓又被烧光,士气瞬间跌入谷底,士兵们四散溃逃,袁绍最终只带着儿子和几百人逃回了河北,十万大军就这样黯然灭亡……

曹操就这样九死一生的情况下完成了大逆转,取胜袁绍。



官渡之战其实充满了戏剧性,如果曹操抵抗不住,打了退堂鼓,那么袁绍士气旺盛直接就能兵临许昌。

如果许攸家人没有犯法,或者晚一些再被捉住,许攸也不会临阵叛逃说出乌巢的情报。

如果袁绍多做好乌巢防备,曹操的勇猛出击,只会变成自杀冲锋,被袁绍大军夹击。

如果张郃高览能够攻破曹操主营,曹操纵然击破了乌巢也没有了归路,同样是死路一条。

总之,官渡之战可能再打十次,曹操都未必能赢这一次,袁绍虽然没有做到完美,但是干的并不差,绝对的实力被一个个偶然因素给击垮,真可谓功亏一篑。

5

川军在抗战期间表现最好的部队,其实是杨森系统的第20军,关于这一层,电视剧《长沙保卫战》里面也有刻画,彼时军长已经换成了杨森的亲侄子杨汉域。正因为该军战斗力较强,抗战胜利后1946年6月,以杂牌军的身份被改制为“整编第20师”,可见被重视程度,师长则换成了挺能打的陆军中将杨干才。




1947年12月,已经杀入豫西的陈赓兵团奉命与华野陈唐兵团协同,联手破袭平汉铁路,以切断中原之敌的交通大动脉,12月13日,陈赓兵团以有力部队奇袭漯河,仅用两小时便攻克城池缴获大批辎重,光军鞋就有60万双以及汽油1万余桶。与此同时,华野陈唐兵团胜利攻克许昌,再获大批军需物资,两个交通要点的失守,极大地震动了南京方面。


然而在大别山的白崇禧集团、在陕北的胡宗南集团都无兵可调,老蒋只能就近调动李铁军的第五兵团增援平汉线中段,该兵团兵力并不充裕,仅辖被歼后重建的整编第3师和刚刚调来的川军整编第20师。陈赓与陈士榘会商后,决以诱敌深入的战法,故意吸引第五兵团部和整3师北上,然后在野战中全歼这股宿敌,因为李铁军所部自陈赓兵团南渡黄河起,就一直与我军纠缠。


(陈赓与陈士榘将军)


现如今的“平安夜”这一天,李铁军兵团部率整3师进至金刚寺、祝王寨地区,敌人认为距离我军尚远,没做什么布防就安营扎寨休息了,而我两个兵团的各一个纵队,已经秘密接近了该地,其中陈赓兵团目标为祝王寨,陈唐兵团目标为金刚寺。12月25日深夜,两个纵队以奔袭数十里的速度到达预定位置,随后突然发起攻击,李铁军的部队顿时乱成一团。


战至黎明时分,敌第五兵团部及整3师大部共9000余人被歼,兵团参谋长被俘,黄埔一期的李铁军仅带少数卫兵逃跑,两个陈兵团打了一个漂亮的歼灭战,为扩大战果,我军掉头扑向正在赶来的整20师。然而杨干才非常狡猾,闻知整3师被歼后,第一时间命令部队钻进了河南确山县城,同时加固工事以防止可能被围攻。


(陈赓和粟裕将军)


整20师下辖两个整编旅19000余人,部队中老兵较多,战斗力着实不弱,又提前做好了防御准备,是个难啃的骨头。12月28日,陈赓和陈士榘指挥部队包围确山,商定由陈赓统一指挥中野九纵、华野三纵和四纵攻城,事后证明,这个决定有点草率,因为攻城主力为华野部队,而陈赓将军对三纵、四纵的部队情况和战斗风格并不熟悉。


战斗从一开始就趋于激烈,华野四纵在夺取城东制高点670高地时,遭到川军多次反突击,经过两昼夜激战才拿下山头,伤亡却高达1500余人。而华野三纵在攻击北门时也很不顺利,遭敌密集火力杀伤,中野九纵负责攻击城西南,由于地形狭窄无法展开兵力,攻击也陷于停顿,打到30日深夜,仍然未能完成纵深突破。


(整20师杨干才)


1947年的最后一天,陈赓和陈士榘决定投入预备队三纵8师参加攻城作战,激战经日,终于有所进展,不出意外的话,整20师被歼也就在两到三天之内。然而情况却发生了变化,在老蒋的严令下,白崇禧不得不同意整11师北援,装备精良的胡琏部队推进很快,已经到达确山以南的正阳地区,并与负责阻击的中野一纵交火。


鉴于平汉路破袭战已历月余,各部伤亡较大且甚为疲劳,为避免陷于被动,陈赓、陈士榘下令撤出战斗,确山围歼战由此功亏一匮,让川军这支劲旅逃脱了覆灭的命运。淮海战役后期,最后一支从华中来援的敌军,正是这支部队(番号恢复为20军),也是该军接应到了逃跑的第12兵团副司令胡琏,倒是挺够意思。


(粟裕和陈赓将军)


战后,陈赓对未能从速歼灭整20师非常内疚,根据华野的战斗总结,确山战斗主要是三纵没有打好,未能第一时间以主力8师投入战斗。另外也有客观原因,即陈赓与华野各纵的临时通讯不够顺畅,两个野战军部队之间互相谦虚互相客气,所以在用兵时存在顾虑,致影响了战斗决心。实事求是地说,既然以华野两个纵队为攻击主力,由陈赓将军担任攻城总指挥,是不太合适的,毕竟建制不同。


整20师在确山顽抗能够免于被歼,在当时的蒋军中可是不多见,所以白崇禧亲自“劳军”。不过这支川军精锐仍然逃脱不了覆灭的命运,在后来的渡江战役中,华野25军、27军兵锋直指芜湖,在此防守的第20军在攻击下土崩瓦解,很快即被全歼,终于给功亏一匮的确山战斗划上了园满的句号。


1949年4月24日,20军军长杨干才率残逃到芜湖附近的湾沚时,身边只剩汽车两辆和卫兵数人,眼见突围无望,于是拔枪自杀。


(陈士榘将军)

6

在东北解放战场,四平攻坚战,也就是四战四平中的“三战四平”,可以说是一场“功亏一篑”的战役。

1947年6月,东北野战军挟夏季攻势之胜势,决定对四平守敌发起攻击,一举解放一年前丢失的四平。为此东野司令员林彪,命令1纵、辽吉纵队、6纵17师及总部5个炮兵营,共计10万人,做为此次攻城主力,同时布署2纵、3纵、4纵、6纵及4个独立师负责阻援任务。

在此之前,守卫四平的蒋军主力71军,在东野夏季攻势中,因为出城驰援怀德,已被东野歼其88师和99师大部,军长陈明仁乘车逃走,参谋长冯宗毅和88师师长韩增栋被击毙。

因此受命担任攻城总指挥的1纵司令员李天佑,对此次攻打四平信心十足,因为城中的71军已是残敌,总兵力不超过1.8万人。

但是攻城战役打响后,战斗进行的很不顺利,通过审问俘虏,方知敌人的总兵力居然达到了3.5人,几乎比原来预想的翻了一倍。

原来守城主将陈明仁,将城中的保安团、蒋军各部留在四平的留守人员、警察、逃入城中的散兵游勇,全部组织起来,将四平划成5个守备区域,责任到人,后退者杀。并且在日军遗留下来的城防工事基础上,又新修了许多环形工事,使四平城防达到了要塞化,具备了永久性质。

经过3天的激战,攻城部队扫除了四平外围据点,攻进城中,与敌人展开了激烈的巷战。逐街逐屋的争夺战,使1纵和辽吉纵队伤亡很大,原本5天拿下四平的计划,不得不一天天向后推迟。

辽吉纵队司令员邓华,审时度势,给林总发电,请求再增加1个纵队的兵力参加作战。战斗进行了十几天,我军虽然占领了四平大部,并迫使陈明仁退守路西,但始终无法攻破敌人的路西防御主阵地。

正在病中的杜聿明,此时抱病指挥蒋军8个师,分三路向四平扑来。阻援的4纵,主阵地被敌人率先突破,使整个阻援形势急转之下。东总眼见敌人援兵即将迫近,不得不下令攻城部队撤出四平。

三战四平,历时近20天,但最终未能攻克四平,确实是一场“功亏一篑”的战役。

7

岳飞第四次北伐


绍兴十年(1140年)五月,完颜宗弼撕毁和议,分四路南下。结果先在顺昌被刘锜击败,又在郾城和颍昌被岳家军击败,岳飞挥师北伐,一直打到开封附近的朱仙镇。

金兀术听到岳飞打到朱仙镇之后,打算从开封撤军,半路上被一个书生拦截,说到自古朝内有权臣而外面大将不受控制的,于是金兀术返回开封。


七月上旬,宋金两军在东部和西部战场处于平局状态,中部战场张俊在亳州、宿州吃了几场小败已经撤军,惟独李若虚并不节制中部的岳家军北伐。秦桧的亲信殿中侍御史罗汝楫上奏说:“兵微将少,民困国乏,岳飞若深入,岂不危也!愿陛下降诏,且令班师。”宋高宗赵构在七月八日或稍后,大致与郾城之战同时,发出了第一道班师诏。

岳飞在七月五日上奏报告梁兴、董荣、赵俊、乔握坚等部的胜利:“臣契勘金贼近累败衄,其虏酋四太子等皆令老小渡河。 惟是贼众尚徘徊于京城南壁一带,近却发八千人过河北。此正是陛下中兴之机,乃金贼必亡之日,若不乘势殄灭,恐贻后患。伏望速降指挥,令诸路之兵火急并进,庶几早见成功。”


七月十八日,即张宪从临颍杀向开封之时,第一道班师诏送达。岳飞鉴于当时完胜的战局,写了一封奏章反对班师:“契勘金虏重兵尽聚东京,屡经败衄,锐气沮丧,内外震骇。闻之谍者,虏欲弃其辎重,疾走渡河。况今豪杰向风,士卒用命,天时人事,强弱已见,功及垂成,时不再来,机难轻失。臣日夜料之熟矣,惟陛下图之。”

隔了两三日,朱仙镇已克,完颜宗弼已逃出开封之时,据说岳飞在一天之内接连收到十二道用金字牌[注 3]递发的班师诏。其中全是措辞严峻、不容反驳的急令,命令岳家军必须班师回鄂州,岳飞本人则去“行在”临安府朝见皇帝。宋高宗发十二道金牌的时间,大约是在七月十日左右,即他得到七月二日克复西京河南府捷报不久。

岳飞收到如此荒唐的命令,愤惋泣下,朝东往“行在”临安府的方向一再行拜礼:“十年之力,废于一旦。”不得不下令班师,百姓闻讯拦阻在岳飞的马前,哭诉说担心金兵反攻倒算:“我等戴香盆、运粮草以迎官军,金人悉知之。相公去,我辈无噍类矣。”岳飞无奈,含泪取诏书出示众人,说:“吾不得擅留。”于是哭声震野。岳飞决定留军五日,以便当地百姓南迁,“从而南者如市,亟奏以汉上六郡闲田处之。”


这时宋高宗赵构对战局的控制反复无常,有努力做到不胜不败以利议和的嫌疑。在接到岳飞郾城大捷的战报后,尤其是接到岳飞七月十八日反对班师的上奏后,又于七月二十五日命令杨沂中的殿前司军从“行在”临安府开赴淮南西路北上待命,并发手诏,改令岳飞“且留京西,伺贼意向,为牵制之势”。这种战胜后不乘胜出击反而班师、但也竭力牵制金国的奇特举动,也许和高宗生母韦氏当时作为事实上的人质被金国囚禁待释有关。

八月中旬,杨沂中的殿前司军到达宿州,以五千骑兵夜袭柳子镇,却不见金兵踪影。在探知金军以重兵埋伏于归路后,也不知是真是假,金军是否还有战斗力,殿前司军“遂横奔而溃”。金军乘胜占领宿州,并因当地人欢迎过宋军进行报复屠戮。


岳飞前往“行在”临安府的路途已走了大半,期间不断接到宋高宗的手诏,以及秦桧以三省、枢密院名义递发的省札。尽管内容自相矛盾颠来倒去,最后仍是令岳飞“疾驰入觐”,“赴行在奏事”。当岳飞听到中原传来的宋军败讯,只能长叹:“所得州郡,一朝全休!社稷江山,难以中兴!乾坤世界,无由再复!”结果岳飞的第四次北伐因为政治原因而失败。

8

导入语

“功亏一篑”的意思就是说为某件事情花了很多功夫去做准备工作,但是在实施的时候因为一些原因而没有完成既定目标。把它这战役放在一起,那么这个问题也就是在问历史上有哪些想法很美好,也做了不好谋划,但是最后事与愿违的战役。

官渡之战

发起方:袁绍

战争目标:夺取许昌,进而得到汉献帝,取代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政治优势,最后消灭曹操。

战争准备:召集十万大军,其中还有大量骑兵,筹集充足的军资粮草,联络荆州的刘表、关中的西凉军等地方割据势力一起进攻曹操。

战争结果:袁绍军不仅仅没有完成战争目标,反而还被曹操所败,十万大军几乎丧失殆尽,让曹操有了统一北方的基础。

赤壁之战

发起方:曹操

战争目标:夺取荆州、深度打击江东孙氏,进而消灭孙氏,奠定统一天下的基础。

战争准备:开挖人工湖用来训练水师,调集二十万大军,把西凉马腾家属当做人质保证后方安全。

战争结果:曹操连夺取荆州的小目标也没有实现,至于打败江东孙氏更是泡汤了,反而还被孙氏联合刘备给打败了,让他有生之年就此失去了一统天下的机会。

淝水之战

发起方:符坚

战争目标:消灭东晋、一统天下,让天下得到安定。

战争准备:在益州布置8万水师,以备顺江而下,在长江中下游布置20万大军,在长江下游布置30万大军,准备分三路进击东晋,同时还征集了40万预备军。

战争结果:目标就不说了,直接被东晋以少胜多给收拾了,最后北方大地继续乱成一锅粥。

结语

影响一场战争的因素太多,诸如兵员素质、军队规模、带兵将领、后勤补给、军心士气等都会影响战争的成败,就算准备的再充分,很可能会出现一些措手不及的情况,然后一旦处理不好,不说实现不了战争目标,更坏的是,反而还落个凄惨结局。

参考文献:《资治通鉴》等。

9

拿破仑的折戟之战滑铁卢战役,因天气原因而导致最终功亏一篑。

1814年3月,俄国沙皇亚历山大率俄军和各国反法联军进入巴黎,拿破仑退位,被流放到地中海的一个小岛—厄尔巴岛。法国革命前的波旁王朝复辟了。

欧洲第六次的反法同盟打败拿破仑后,1814年9月起,各国首脑开始在维也纳召开了长达10个月的和平会议,第二年3月,突然传来拿破仑从厄尔巴岛潜回巴黎的消息。

1815年3月,拿破仑只率1500人,几门大炮,分几艘船只,就在法国海岸登陆。复辟后的波旁王朝闻讯后,妄图阻止。双方在拉缪尔村遭遇。拿破仑跳下战马,命令他的士兵枪口朝下,然后率领他们大摇大摆地向对方走去。他边走边向波旁王朝的士兵说:“你们当中有谁想打死自己的皇帝那就开枪吧!”士兵们听到这熟悉的声音,看到这曾是他们引为骄傲的灰色大衣和三角帽(拿破仑出征时装束),认为他就是曾经率领他们驰骋欧洲、称雄一时的统帅拿破仑来了,纷纷跑出村庄,激动地哭着呼喊:“皇帝万岁!”拿破仑在前呼后拥之中,率领部队前往巴黎,连王宫的卫队都纷纷倒戈,路易十八闻风逃走。拿破仑不费一枪一弹,仅在出岛23天后的3月20日,便在巴黎重新组织起资产阶级政府,重登帝位,这真是世界历史上的一大奇迹! 不久,欧洲各国反法同盟又拼凑起来,围攻巴黎。拿破仑率领12.5万大军迎敌。法军突破了普军阵地,又打败了英国军队,直推进到比利时边境。6月18日,大决战在比利时南部的滑铁卢展开。

当时会战双方的形势是:盟军占据了一个山头,处于居高临下之势,法军位于山下,处于仰攻之势。但这些不利的战地因素,对于炮兵出身、有着雄厚炮兵部队实力的拿破仑来说算不上是多大的问题。6月17日晚,拿破仑制定了进攻计划:18日清晨6点钟发起总攻,中午结束战斗。

然而,意料之外的事情发生了。17日夜晚,滑铁卢地区下了一夜的大暴雨。这一夜的大雨,使道路泥泞难行,低洼之处雨水淤积,形成一片沼泽,大炮和弹药也被雨水淋湿。总攻的时间不得不推迟到上午11时半进行。炮兵是战役胜败的关键,法军艰难地驱使炮车前行,不断地陷进泥水之中,行进的速度十分缓慢。尽管如此,拿破仑还是突破了联军几道防线。但由于总攻时间的推迟,盟军的支援部队纷纷赶到了滑铁卢。普鲁士的比洛军团立即投入了战斗,攻占了法军的右翼阵地。这时居高临下的英国将军威灵顿率领同盟国联军向山下进攻,势如破竹,法军腹背受敌,一直激战到深夜、终于瓦解,一败涂地。在此次战争中,英军统帅威灵顿临危不惧,沉着应战,抓住援兵到来的有利时机转败为胜,击败拿破仑,从此名震欧洲、被人称为“铁公爵”。

法国大文豪维克多·雨果在他的巨作《悲惨世界》中说:“1815年6月17日到18日的那天晚上,多几滴或少几滴雨,对于拿破仑成了一种胜败存亡的关键。”

6月22日,拿破仑被迫第二次退位,被囚禁在非洲西面,大西洋中的圣赫勒拿岛上。这次拿破仑东山再起,至滑铁卢惨败,总共100天左右,史称“百日皇朝”。

后来“滑铁卢的拿破仑”在西欧成了最终失败的代名词,或被用来表达英雄末路的意思。其实,滑铁卢的拿破仑并没有低下他那骄傲自负的头。战败之初,他曾决心一掷,凭他的才干和毅力,凭借他的威望和影响,与联军再拼个你死我活是完全可能的。

滑铁卢战役后,反法联军兵临巴黎城下,向刚成立的临时政府发出通牒,要求拿破仑必须离开法国。临时政府接受了联军条件,但谁都知道,要拿破仑自动认输,束手就擒绝非易事。于是有人想起来了与拿破仑有特殊关系的欧仁妮·德茜雷·克莱德。

欧仁妮是马赛绸缎商之女,在年轻时与拿破仑曾痴情地热恋过。后来由于政治上的需要,拿破仑与寡妇约瑟芬结了婚,遭此残酷打击的欧仁妮痛不欲生。当她投塞纳河自尽时,被拿破仑手下的贝纳多特元帅救起,回来二人结成伉俪。在一系列的事变中,贝纳多特 成了反法同盟国之一的瑞典的王位继承人,欧仁妮也成了未来的瑞典王后。尽管如此,拿破仑对以往的恋人始终一往情深。当欧仁妮出现在拿破仑面前时,拿破仑激动的不能自己,但当他理智地看到一个反法联军和临时政府的说客出现在他面前时,他那颗高傲、不屈的心震动起来了。欧仁妮并没有被自己的使命所左右,抚慰了拿破仑的心,复苏了他久以泯灭的热爱生活、追求幸福的良智。他依然信任她,依恋她,他们终于一起开始正视起法国目前残酷的现实。自从拿破仑掌权以来,法国大革命的物质成果已被他挥霍殆尽。20年的战祸,已使300万优秀儿女捐躯在异国他乡的疆场。如今的法国遍体鳞伤,人民疲惫不堪,继续战争已不堪承受。他还有什么理由再为了自己的野心要求法国人民再去冒新的风险,再遭受更大的苦难。理智终于战胜了狂热的妄想。当欧仁妮伤心地离开他的时候,拿破仑已经万念俱灰,放弃了最后的一博,甘愿到圣赫勒拿岛了此余生。

法国人民感谢欧仁妮,巴黎人民感谢欧仁妮,称她为“和平夫人”。拿破仑在滑铁卢战役后,一蹶不振,固然是同法国临时政府对拿破仑的心里攻势分不开的。但是拿破仑在他的后期,所发动的一系列战争,带有明显的称霸欧洲,恃强凌弱的侵略性质、他的“以战养战”、“就地取食”政策的推行、导致了被压迫国家的人民不满。再加上他的独断专行,集军政大权一身,早已打破了“常胜将军”的神话。在长期的战争中,损失了大批的有生力量,已呈虚弱之势。所以说拿破仑走向最后的失败,又是历史的人必然。

拿破仑于1821年5月5日在圣赫勒拿岛上病逝。










10

“功亏一篑”原意为堆积九仞高的土山,只差最后一筐土而不能完成;比喻做一件大事只差最后一点点儿的人力物力而未能成功(含惋惜意)。历史上,功亏一篑的战役可以说是不胜枚举。笔者觉得南北朝末期北齐、北周间的“平阳攻城战”应该说是比较典型的“功亏一篑”的战例。下面简述一下“平阳攻城战”的战斗过程及其带来的严重后果。

“平阳攻城战”发生于北齐后主武平七年、北魏武帝建德五年(576)冬季,由于齐后主荒唐的做法而人为的功亏一篑,致使攻城未果,且带来灭国之灾。

576年十月初四,北魏武帝宇文邕亲率大军东进,大举攻伐北齐,剑指北齐西部重镇晋州(治平阳,今山西临汾市西南)。皇帝御驾亲征,北周军士气高昂,没几天便攻取了重镇平阳城。

北齐(东魏)自高欢主政以来,即以晋阳(并州治所,今山西太原市西南古城营,为北齐陪都)、平阳、洛阳作为对北周(西魏)作战之三大战略重镇,且以三大重镇呈鼎足之势相互依托支持,作为进攻退守的根基。其中晋阳为精兵屯聚之地,当平阳或洛阳受攻危急之时,晋阳之精兵便南下驰援破敌,效果极佳。如今地处“三阳”中段、犹如一条扁担挑两头的平阳城一失,三足鼎立的攻守体系顿时折了一条腿,其威力大打折扣。

北齐后主高纬与淑妃冯小怜在天池(俗称祁连池,在今山西宁武县西南管涔山上)打猎游乐,正玩得开心,接到了“平阳已陷”的败报。后主当然清楚平阳的战略重要性,闻知平阳失守,自是着急,打算即刻起驾赶回晋阳部署反击。可冯淑妃还没玩尽兴,娇滴滴地非要再玩玩,没心没肺的后主便又陪爱妃打了一围,这才起身赶奔晋阳。

后主赶回晋阳,赶忙在城西南十里悬瓮山南的晋祠集结兵马。二十五日,后主亲率大军气势汹汹直驱平阳,打算一举收复失地。十一月四日,北齐大军逼近平阳。北周武帝见齐军兵势甚盛,士气高昂,遂避其锋芒,任命上开府仪同大将军梁士彦为晋州刺史,并留下精兵一万镇守平阳城,自己则率领大军西撤,回了都城长安休整。

北周主力西撤,平阳城遂成为一座孤城。齐军围困平阳城,昼夜猛攻;双方或骑兵交锋,或短兵相接,打了个难解难分。经过战火的摧残,平阳城墙毁坏严重,只剩下一人多高了,梁士彦将城内军民、妇女全都动员起来,日夜不停地抢修城墙。齐军上攻城池,下挖地道,城墙坍塌了竟达十余步(旧制长度单位,一步等于五尺),现出了五六十尺长的巨大豁口,为破城创造了最有力的条件。士气旺盛的齐军遂欢呼着自缺口处发起总攻,急欲一鼓作气一举攻克平阳城。

眼见得城池到手,平阳大战完胜在即的关键时刻,令人瞠目结舌、啼笑皆非的一幕却发生了——皇帝竟突然下令鸣金收兵,停止攻城。斗志高涨的齐军将士正准备一鼓作气破城,猛然闻听皇帝紧急“叫停”,一下子都惊呆了,一个个莫名其妙地傻愣着,不知如何是好,原本高昂的士气霎时间跑到了九霄云外。

原来这位不懂军事、视战争为儿戏的玩闹皇帝眼见破城、胜利在望,突发奇想,想让冯爱妃观看到齐军攻破平阳城的盛况,方才心血来潮下令暂缓攻城,欲待冯淑妃妆罢前来观战时再行总攻。后主这个突发奇想可真是既低级又荒唐更致命,拱手将胜利奉送给了对手。本已招架不住眼看就要崩溃的北周守军,赶紧利用这千载难逢的喘息空隙,抓紧时间修补残破的城墙,配属兵力,补充体力,恢复战力。冯淑妃妆扮得光鲜亮丽登场观战了,可她并没能看到齐军破城的那壮观雄浑的一幕。失去战机更失去士气斗志的北齐军,最终也没能攻下平阳城,荒唐的齐后主只能独吞这杯自酿的毒酒了。齐后主“平阳攻城战”就这样以荒唐的方式功亏一篑而憾然收场了。

北周武帝见北齐军兵顿平阳城下,已然“三鼓而竭”了,遂于十二月初四日复率八万大军赶来救援平阳城。初六日,齐、周双方于平阳城外布下阵势,展开大战。在两军势均力敌、难解难分的胶着状态下,齐后主受身边观战的冯淑妃影响,误判战局,率先溜走,再次将胜利拱手奉送给了对手。齐军将士见皇帝开溜,顿时没了士气与斗志,顷刻崩溃,兵败如山倒,军资器械丢弃满地,数百里间堆积如山。

后主扔下北齐陪都晋阳给堂兄安德王高延宗,自己快马加鞭逃回国都邺城(今河北临漳县西南邺镇)。十七日清晨,北周军破晋阳城。转年正月,北周破齐都邺城,旋即活捉逃亡的齐后主父子,立国二十八年、凡六帝的北齐灭亡。

北齐攻打平阳城,本可得手,但由于皇帝荒唐,致使人为的功亏一篑。平阳攻城战功亏一篑的后果是极其严重的,直接导致北齐不到一个半月便告灭亡。昏愚荒唐的玩闹皇帝北齐后主高纬真是高齐的大败家子,更是北周可遇而不可求的大“贵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