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问题很有意思。
1939年9月1日,德国闪击波兰,占据了波兰的西部地区。随即苏联对波兰宣战,9月17日,苏军和德军在布列斯特胜利会师,至此波兰亡国。
9月3日,英法对德宣战,但是对苏联,英法却始终缄口不言,这是什么原因呢?“静夜史”认为:
1、对苏宣战可能导致苏德结盟
英法明白,虽然此时只是口头上对德国宣战,并没有对德军形成实际的攻击。因为直到德国闪击波兰,英法都没有放弃祸水东引的算盘。
所以这样的情况下,如果贸然对苏联宣战,这就无异于使德国和苏联站到同一条战线上,这会让英法之前的所有绥靖政策的努力化为泡影。
1939年4月开始,苏联曾和英法进行过长达4个月的谈判,希望缔结苏联和英法的反侵略互助条约,但是此时的英法高层从本质上排斥苏联。虽然对希特勒的法西斯扩张也很忌惮,但是他们对红色的苏联表现得更为忧虑。所以谈判了4个月,苏联和英法没有取得任何实质性成果,苏联对于英法大失所望。
而此时的德国看到苏联的状况,主动向苏联抛出了橄榄枝,随后苏德开始了21天富有成效的谈判。
1939年8月23日,德国代表里宾特洛甫与苏联代表斯大林、莫洛托夫在莫斯科秘密缔结《苏德互不侵犯协议》,该条约的缔结,标志着苏德双方短暂地实现了媾和,为德国摆脱两线作战,全力进攻西欧打下了基础。
如果此时英法对苏联宣战,那么很有可能使苏德双方结成更加牢固的同盟,这对于英法来说就是噩梦。
事实上,在苏联侵占波兰东部的时间里,英法两国只是谴责德国,对苏联的行为视而不见。这也体现了英法双方外交上的巨大弹性,即保留日后和苏联再次成为盟友的可能。
2、苏联的侵略有一定的“正义性”
苏联和波兰的恩怨由来已久,历史上波兰作为欧洲的要冲,北边是海,南部是山地,因此平原较多的波兰成为列强争夺的重地。
历史上,沙俄曾经参与过3次对波兰的瓜分,波兰对俄国人的感情是咬牙切齿的痛恨。
一战后,波兰复国,沙俄也爆发了十月革命,此时的沙俄因为一战的巨大损耗,不得不同德国媾和退出一战,随后西方列强开始以俄国退出一战为理由干涉十月革命。而波兰作为苏俄邻国,最先发起对苏俄的进攻。
因为此时的苏俄百废待兴,实力不足,因此波兰侵占了当时的西白罗斯、西乌克兰等地。
西白罗斯和西乌克兰,在沙俄占据的时间里,人口已经俄罗斯化,成为沙俄的土地,波兰夺回故土的行为,在俄国人看来,就是赤裸裸的侵略。
所以,这笔账,俄国人一直记着。
1939年9月1日德国对波兰宣战后,苏联随即出兵,一直推进到寇松线附近,这条线就是1920年7月11日,苏波战争时,英国外交大臣寇松代表英国政府建议的苏波停火分界线。
但是在波兰转入反攻后,波兰政府拒不承认这条线,并以武力将西白罗斯和西乌克兰并入波兰版图。
在这样的条件下,斯大林的行动更像是夺回曾经被波兰侵占的土地,而斯大林也刻意将自己打扮成受害者的模样,给了英法视而不见一个台阶下!
3、苏联的出兵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德国法西斯
在英法的绥靖政策里,一直幻想着苏德开战,然后英法坐收渔翁之利,他们希望的是苏德双方两败俱伤,既打击了法西斯势力,又对共产主义造成重创,真的是一举两得。
在英法两国看来,虽然苏联出兵波兰东部的行径非常无耻,但是苏联占据了波兰的东部,也就意味着波兰东部不会沦入法西斯之手,这种阿Q精神让苏德双方都肆无忌惮。
1939年9月28日《纽约时报》评论称:伦敦方面认为“苏联人的行动已经制止了希特勒对于罗马尼亚所抱的任何野心”;
1939年10月1日,丘吉尔在广播中说:“苏联人已经在波兰东部挡住了纳粹分子,但愿他们是作为我们的盟友这样做的。”
当时的英国剧作家萧伯纳在《伦敦时报》上对斯大林“欢呼三声”,因为他认为斯大林使希特勒遭受了“第一次挫败”;
1939年10月26日,张伯伦在下院说:“红军占领了波兰的一部分来防备德国,这是必要的。”
正是在这样的氛围下,1939年11月,苏联发动了对芬兰的侵略战争,但是由于苏联大清洗的严重影响,苏军的战斗力大打折扣,在付出惨重的伤亡后才取得了预期的效果。这让希特勒看到了短期内迅速打垮苏联的希望,为苏德战争的爆发打下了基础。
而希特勒在东进受阻后,并没有急于和苏联开战,因为根据《苏德互不侵犯协定》,苏联源源不断地向德国提供发动战争所需要的战略物资。
1941年6月苏德战争爆发前,苏联向德国提供了316万吨小麦,79.3万吨燕麦,10.1万吨棉花,94.2万吨木材,86.5万吨汽油,还有大量铜、铁、镍、碳酸盐等矿物,这些资源都极大地加强了德国的实力。
随后,磨刀霍霍的希特勒将屠刀指向西欧,成为英法等国的梦魇。
多有疏漏,烦请斧正!
我是“静夜史”,一枚酷爱历史的妹纸,期待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