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感谢邀请,很荣幸可以回答这个问题!

针对这道问题!咱们首先要知道明朝内阁和翰林院的机制以及由来!

一:翰林院的由来与机制!

翰林院始于唐朝玄宗时期!

翰林院顾名思意就是文翰荟萃,人才济济的一个场所!初衷的目的就是为皇家储备人才!但是没有实施科举制度,选拔的条件很简单,不限制身份,只要你有一门拔尖的专长就行,主要任务就是陪皇帝享乐!后来被改为‘翰林学士院’,可以参与政务和起草文书!

到了宋朝,翰林院就发生了实质性的改革!开始通过科举选拔人才,而且还是进士科!基本成为了皇家培训人才和干部的文化中心!

翰林院到了明朝,又一次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朱元璋为了加强君王集权,废除丞相制度!这时候翰林院就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朱元璋时期翰林院的改革!

朱元璋时期,没有罢黜宰相之前!当时翰林院继续保持了元朝的特点叫‘翰林国史院’!其作用就是:

一,编修国史,文学,地理等书籍!

二,协助皇家主持乡试,会试,殿试等!

在没有废掉宰相之前,翰林院的基本没有什么权力,属于文官里面官衔最低的!然而在废除宰相之后,翰林院就发生了具大的地位变化!随着宰相的废除和政务的日益繁多,朱元璋开始应接不暇!随后从翰林院抽取顶尖人才,设置了殿阁大学!来帮助他处理更多的繁琐政务!从此翰林院不再只是负责史书文书,又多出一些政务上的职能!

一,协助六部制定法律,礼制,乐制等!

二,协助皇帝草拟诏书,赦令,审阅奏折!

从此,洪武时期的翰林院框架改革已经形成!翰林院开始着手部分宰相政务,侍奉皇帝左右,成为了行政顾问!唯一没有变化的就是官职!官职最高的也只是从五品,只有参与权,没有决定权!大权还是皇帝一人!

内阁!

内阁的形成是在永乐年间!永乐时期天子守国门,经常在外亲征平叛,再加上政务繁琐!于是从翰林院挑选解缙等七人任命为殿阁大学士,入职文渊阁并着手参与政务和机密事务,内阁局面逐渐行成!内阁大学士也有了级别之分,首辅是内阁的首席执行官!内阁大学士虽说没有宰相之名,但也大同小异!

但是此时的内阁与翰林院并没有分开,只是翰林院的一部分。拟旨,发布诏令,对外公文还是以翰林院的名义!当时也被成为‘翰林院内署’!此时的内阁虽说有了一定政务权力,但是官衔并没有多大变化!

仁宗内阁改革!

明仁宗时期!内阁开始出现了官衔的变化!组成了内阁最强之一‘三杨辅政’!为了解决永乐时期留下的一些弊端,朱高炽开始了大刀阔斧的改革!虽说当时内阁属于皇帝最信任的机构,奈何官职太低执行力度受到限制!仁宗便委任内阁成员兼职身份!内阁成员于是升到了2品!内阁成员由7人变成了5人!内阁开始有了实质性的权力!

明英宗时期【内阁独立】

宣德年间!9岁的英宗朱祁镇即位!由于年幼再加上张太后不愿意垂帘亲政!于是决定将军国重任交于三朝阁老‘三杨’和张辅,胡濙!正统7年,内阁与翰林院分开,成为了明朝单独的一个政务机制!

内阁的出现,顶替了翰林院所有的一切政务!除了为皇家储备人才之外,可以把翰林院看成文秘性单位!

翰林院和内阁属于相互相乘的机构单位!但是要论到权力!内阁大于翰林院!

最佳贡献者
2

明朝内阁:大学士(正一品),皇帝的智囊,皇帝的旨意,朝廷的政策一般都从这些人的手中发出。

洪武帝鉴于元朝末年末年中书乱政,洪武朝胡惟庸欺下瞒上,废除相位,永不复位,皇帝直接掌管六部。但是国事繁忙,又设春夏秋冬四官帮忙处理政务,再设大学士辅佐。

永乐朝正式设内阁,给予票拟权,内阁大臣对奏章进行批阅提出意见和建议,再交由内监由皇帝批红,如皇帝准许,则再行下达。其性质相当于一个咨询机构,非法定的一级行政权力机构。

初设时为正五品,之后加官至正一品。

初设为正五品,包括中极殿大学士(旧名华盖殿大学士)、建极殿大学士(旧名谨身殿大学士)、文华殿大学士、武英殿大学士、文渊阁大学士、东阁大学士。

明世宗时,改华盖殿为中极殿,谨身殿为建极殿,将大学士的朝位班次,列在之前,地位大大提高。明代之内阁大学士虽无宰相之名,实有宰相之权。

内阁权力的有无及大小,内阁实际地位的高低,也主要体现在其所写“票拟”被采纳的程度上。洪熙、宣德时期,三杨(杨士奇、杨荣、杨溥)以及万历前期张居正的“票拟”,差不多都转化为“朱批”的蓝本,在这种情形下,内阁权力迅速增大就成为可能。

随着内阁权力的不断增大,内阁成为一个重要的部门,于是,从明朝中后期开始,内阁大学士开始由尚书担任,而这些尚书有的还担任太保、太傅、少保、少傅等,有很高的政治地位,官阶为正一品。

于是六部尚书有事只好请示内阁大学士,这就使他们实际上成为内阁的下属,等于又恢复了中书省统率六部的旧制。

后来内阁大学士又按地位高低顺序,分为首辅、次辅、群辅,首辅“偃然汉唐宰辅,特不居丞相名耳”。

在这种情况下,内阁便有了宰相化的发展倾向,个别内阁辅臣的权力也像以前的丞相那么大了,于是相继出现了像夏言、严嵩、徐阶、高拱、张居正等没有丞相之名却有丞相之权的“权相”。

翰林院:明朝高级官员的培养与输出之地。

分别包括:学士(正五品),侍读学士、侍讲学士(从五品),侍读、侍讲(正六品),修撰(史官,从六品),编修(史官,正七品),检讨(史官,从七品),待诏(从九品)。

翰林相当于现代的秘书一样,翰林院编修的职务相当于现在中央办公厅和政策研究室的秘书;官衔则有大有小,最大的可当到主任一级,小的依次相当于司局级、处级或科级。

翰林院编修主要是诰敕起草、史书纂修、经筵侍讲,实际上,其重要作用在于培养人才,类似于现在的实习生。秘书是领导者、主事者身边的综合辅助工作人员和公务服务人员。他们以辅助决策,综合协调,沟通信息,办文、办会、办事等为主要职能,是领导者、主事者的参谋和助手。

他们的指责都属于编写文书一类,故翰林相当于现代的秘书一样

翰林学士担当起草诏书的职责,翰林供奉则无甚实权。翰林学士院演变成了专门起草机密诏制的重要机构,有“天子私人”之称。在院任职与曾经任职者,被称为翰林官,简称翰林。

明朝内阁权利大,翰林院成为明代官员进入内阁的进身阶梯“非翰林不入内阁”。

3

内阁首辅

4

明代翰林院在继承唐、宋以来翰林院设置的基础上,体制更加完备。初置之时,是为了尊道重贤,承担备顾问、讲经史、掌内外制等职能。宰相制废除后,翰林院地位得到提升。永乐时,在翰林内制职能扩大的基础上产生了内阁。内阁产生后分割了翰林职掌,翰林院地位下降。正统初年,经筵制度设立后,翰林入直备顾问之制也取消。随着阁权的发展,内阁逐步确立了对翰林院的领导地位,经筵讲官由内阁题请,讲章也由内阁看定。

明代的翰林为政府储材之地。英宗后有惯例:非进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内阁。故此翰林院庶吉士号称“储相”,能成为庶吉士的都有机会平步青云。自明宪宗成化(公元1465——1487年)以后,不但内阁,就连六部长官也有定例以翰林官充任的。

翰林院既是国家考议制度、详正文书、谘议政事的职官机构,同时又是国家重要的选才、育才、储才之所在。这时的翰林院在组织、职掌、任选官员等方面比之唐、宋时期的翰林院有所变化,尤其是从翰林院中脱胎出来的内阁制和为培养人才而衍生的庶吉士制度更是前所未有的。明清时期科举考试均由翰林官主持,形成座师制度,文脉与人脉相互交织,使翰林影响延伸至各个领域。翰林在知识界享有崇高声望,对社会的方方面面发挥着巨大的影响力。

明代政治制度较以前诸代的最大变化是丞相制度的废除和内阁制度的建立。

从永乐开始,历代皇帝都在不同程度上寄大政于内阁,皇帝“其不接见臣下而能统治天下者,以有阁臣票拟故耳”。但是,他们谁也不敢担当违反祖制的罪名,谁也不愿从已经取得彻底胜利的皇权中,又拿出一部分给阁臣分享。所以内阁进展缓慢,而且始终未能成为中央一级正式的行政机构。

内阁与皇权矛盾重重,又始终屈服在皇权的重压下。

阁臣与皇帝矛盾,除了反映为封还诏旨一类以外,很多反映为阁臣在中叶以后不断提出辞职。皇权与内阁矛盾,亦反映为明代阁臣善终者少,有政绩的不多。明代内阁权力不稳定,虽然有严嵩,张居正之显赫,但他们一是乘皇帝静摄而代行皇权。一般阁臣来说,由于基本上都是文学侍从之臣出身,入阁后权力之大小,只决定于票拟被采用的情况,所以呈现为不稳定,没有保障,没有连续性。

与汉、唐、宋相比,明代辅相的业绩并不显著,这一方面固然与入阁前之资历有关。汉、唐、宋之宰相都要经历郡邑,而明之阁臣却基本上出于翰林院。他们没有从政经验,不知民间疾苦,对政事自然难以提出切实可行的措施。但另一方面,则由于他们权力不稳定,被司礼监挤着,被皇权压着,即使有抱负也难于施展。内阁实行的票拟制度就是各地的所有公文都先送到通政司,然后这些公文会送到内阁阁臣手中,阁臣会在这些公文后面加上自己的处理意见。然后这些文件会交给司礼监,皇帝在司礼监批红之后,司礼监的掌印太监盖章,也就算了处理完毕了。在这里有一个非常关键的事情:票拟并非最终意见,仅仅是个建议,如果皇帝不听,那就等于白写。

显然,这样的内阁只能助长皇权,而不可监督、约束皇权。有明一代,内阁始终未能成为对皇权的威胁,从这个角度来说,朱元璋废丞相的目的是达到了。

内阁受制于司礼监,矛盾深刻,但又不得不走司礼监的路子。

在中枢系统中,内阁有票拟权,司礼监有批朱权,是内外相维的双轨制。但双方地位的特殊性使内阁难以与司礼监抗衡,双方权力的大小,又是以皇帝的向背为转移而互相成比,因此,他们之间不可能有真正的相维相济,而只能有对权力的激烈争夺。皇帝宠信司礼时,司礼尽夺内阁权力,如刘瑾、魏忠贤时;否则就是权相出现,如严嵩、张居正时。

严嵩、张居正之显赫,还得讨好司礼监,就是明证。

综观有明一代,内阁对宦官之干政,虽亦起过一点制衡作用,如成化年间,由于阁臣一再坚持,汪直主持的西厂一度被撤。但总的来说,内阁是越来越受制于司礼。内阁为司礼监扼制,以致明代成了宦官为祸最烈的朝代。

内阁与六部经常互争雄长,矛盾重重。

历代及明初,六部均隶属于丞相,凡事必须秉承宰相的意志,自撤中书省、提高六部品秩后,六部变成直接对皇帝负责,职权完整,而且在内阁之上。但随着内阁品位的提高,又有票拟权,内阁比六部更接近皇帝,部权便在不同时候、不同程度上为内阁所侵。但是,内阁的官阶很低,也就五品,但是他们普遍兼任二品的尚书还会有个从一品或者一品的头衔,这样就能名实相副。然而此时明代六部的权力仍旧很大,他们可以和内阁抗衡,尤其是吏部掌握人事权,内阁只有人事建议权,上层仍旧是皇帝决定。内阁毕竟不同于中书省。从制度上说,六部不必听命于内阁,而内阁则“凡百政事,非下部必不可行,不能行”。于是内阁借位尊势崇而力图控制六部,六部则钻内阁没有法定地位和权力的空子,力图摆脱控制。因而阁部经常争权,尤其是争夺人事权。

内阁与六部这种职权界限不清,工作上彼此失调,大大影响了明政府的行政效率。在客观上,则有利于司礼监的擅权乱政。

明朝中后期内阁中矛盾激烈。

尤其嘉靖以后,阁臣间的倾轧突出由于阁臣的任用、权力大小、去留,均没有明确规定,又由于首辅与次辅间权力悬殊,在天启以前一直无明确的职责分工。所以阁臣间争夺权势的斗争激烈,尤其是“嘉靖以来之首辅,莫不由倾轧排挤而得之”,如严嵩拉拢科道弹劾翟銮,使翟被“削籍为氓”。严嵩与夏言互相排挤,致夏言被弃市。

在阁内的纷争中,阁臣不但各自培植自己的势力,致使明中叶以后的政治日益腐败。

从明代内阁制度的种种特点,可见内阁制度在当时并未能成为与君主专制政体完全适应的辅政制度。内阁地位的特殊又使它成了矛盾辐辏之所,各种矛盾的发展,无一不是加剧了政治的腐败。

5

明朝中后期内阁和翰林制度更加完善,有“非进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庶吉士,非庶吉士不入内阁”的说法,也是这么执行的。但是有两个人除外,一个是正德朝的杨一清,一个是嘉靖朝的张璁。

内阁是明朝最高的决策机构,在明洪武十三年朱元璋废中书省,设大学士,起初大学士为正五品。明仁宗继位后地位渐崇,由朝廷重臣担任,掌实际上的宰相之权。

翰林院更像是皇帝秘书局一类的机构。主要职责是制诰,史策,文翰之事,备皇帝顾问。还负责给皇帝讲经读书,和修国史。翰林院的品级不高,最高长官为学士,正六品。其余为从六品到从九品不等。选选进士进翰林院读书,称为庶吉士。

翰林院又称为“宰相培训班”,虽然品级不高,但是能够经常接触皇帝,也是日后内阁成员的出处,所以非常显贵。权力当然是内阁大了。

6

明代翰林院与内阁的关系,一方面,内阁是在翰林院的母体中孕育的。另一方面,翰林院成为明代官僚进入内阁的进身阶梯,“非进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内阁”,成为一种官僚制度。

7

内阁是由明朝建立的,并且逐渐完善成为能够代替宰相的存在;而在翰林院虽然不是明朝建立的,但在明朝得到了发展,在历史中也是不可忽视的存在。

至于翰林院与内阁,哪个行使的权利更大,自然是内阁了。就算是明成祖时期,内阁只是皇帝的私人秘书,权力不能够同六部相比,但是内阁大臣们手中还是具有一定的权利的。而翰林院虽然是皇帝的秘书,处理大部分的事务,但是更像是一个人才的培养机构,里面的人出来以后还是要进入内阁等其他地方任职的。

明朝的张居正就是先出自于翰林院,再选入了内阁,成为了权倾朝野的存在。至于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一种状况与当时的机制有关。

张居正

翰林院与内阁的机制

翰林院是类似皇帝秘书的存在,也是明朝文人梦寐以求的圣地。尽管没有直接的权利,甚至连品级都没有,只为皇帝进行抄写,但是能够进入翰林院依旧是文人的梦想。因为能够进入翰林院的文人,绝对是当时最出色的人才,而且有一定的机会被选为皇子们的伴读。能够进入翰林院之后经历培养再入仕,文人的仕途也会更加的平稳。像张居正就是由翰林院出来之后,被选为裕王朱载坖(后来的明穆宗)的伴读,之后再成为内阁的首辅。

尽管翰林院的文人没有直接的权利,但能够进入翰林院的文人,将会有专门的老师进行授课,他们在平时是直接接手最核心的政务,对皇帝负责。三年任职期满之后,将会有考核,优秀的学员将有进入内阁的机会,即使是没有通过考核的学员,也能够得到一个相对不错的职位。相比其他进行科举慢慢升级的考生,翰林院的学员的生活还不错。

像宋濂、方孝孺等人就曾经进入过翰林院任职。

翰林院

内阁的职能就更加像国家的秘书,内阁制度虽然成型的时间比较晚,发展比较慢,但是依旧成为权力最大的机制,内阁首辅行使的权力也更加的像之前的宰相。只要有内阁在,皇帝上不上朝都不会影响国家的正常运转。

在明成祖时期,内阁更像是皇帝的私人秘书,相比翰林院拥有一定的权利,但是最高的权利依旧握在皇帝的手中。之后,内阁的权力也在慢慢的扩大。到了明宣宗时期,内阁已经能够处理国家的所有政事,只要将最终的结果传给皇帝再由皇帝答复就可。

而到了朱厚照时期,尽管朱厚照昏庸无能不理朝政,但是内阁的正常运转,依旧没有影响国家的决策。像严嵩、夏言等人就曾权倾朝野,力压六部。

等到了张居正时期,张居正直接与当时的批红太监冯保合作,把控了整个朝政。尽管最高的权利依旧把握在皇帝手中,但是更多的时候是内阁在处理朝政。

解缙、杨士奇、胡广等人就曾担任过内阁首辅。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