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邀请,很荣幸可以回答这个问题!
针对这道问题!咱们首先要知道明朝内阁和翰林院的机制以及由来!
一:翰林院的由来与机制!
翰林院始于唐朝玄宗时期!
翰林院顾名思意就是文翰荟萃,人才济济的一个场所!初衷的目的就是为皇家储备人才!但是没有实施科举制度,选拔的条件很简单,不限制身份,只要你有一门拔尖的专长就行,主要任务就是陪皇帝享乐!后来被改为‘翰林学士院’,可以参与政务和起草文书!
到了宋朝,翰林院就发生了实质性的改革!开始通过科举选拔人才,而且还是进士科!基本成为了皇家培训人才和干部的文化中心!
翰林院到了明朝,又一次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朱元璋为了加强君王集权,废除丞相制度!这时候翰林院就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朱元璋时期翰林院的改革!
朱元璋时期,没有罢黜宰相之前!当时翰林院继续保持了元朝的特点叫‘翰林国史院’!其作用就是:
一,编修国史,文学,地理等书籍!
二,协助皇家主持乡试,会试,殿试等!
在没有废掉宰相之前,翰林院的基本没有什么权力,属于文官里面官衔最低的!然而在废除宰相之后,翰林院就发生了具大的地位变化!随着宰相的废除和政务的日益繁多,朱元璋开始应接不暇!随后从翰林院抽取顶尖人才,设置了殿阁大学!来帮助他处理更多的繁琐政务!从此翰林院不再只是负责史书文书,又多出一些政务上的职能!
一,协助六部制定法律,礼制,乐制等!
二,协助皇帝草拟诏书,赦令,审阅奏折!
从此,洪武时期的翰林院框架改革已经形成!翰林院开始着手部分宰相政务,侍奉皇帝左右,成为了行政顾问!唯一没有变化的就是官职!官职最高的也只是从五品,只有参与权,没有决定权!大权还是皇帝一人!
内阁!
内阁的形成是在永乐年间!永乐时期天子守国门,经常在外亲征平叛,再加上政务繁琐!于是从翰林院挑选解缙等七人任命为殿阁大学士,入职文渊阁并着手参与政务和机密事务,内阁局面逐渐行成!内阁大学士也有了级别之分,首辅是内阁的首席执行官!内阁大学士虽说没有宰相之名,但也大同小异!
但是此时的内阁与翰林院并没有分开,只是翰林院的一部分。拟旨,发布诏令,对外公文还是以翰林院的名义!当时也被成为‘翰林院内署’!此时的内阁虽说有了一定政务权力,但是官衔并没有多大变化!
仁宗内阁改革!
明仁宗时期!内阁开始出现了官衔的变化!组成了内阁最强之一‘三杨辅政’!为了解决永乐时期留下的一些弊端,朱高炽开始了大刀阔斧的改革!虽说当时内阁属于皇帝最信任的机构,奈何官职太低执行力度受到限制!仁宗便委任内阁成员兼职身份!内阁成员于是升到了2品!内阁成员由7人变成了5人!内阁开始有了实质性的权力!
明英宗时期【内阁独立】
宣德年间!9岁的英宗朱祁镇即位!由于年幼再加上张太后不愿意垂帘亲政!于是决定将军国重任交于三朝阁老‘三杨’和张辅,胡濙!正统7年,内阁与翰林院分开,成为了明朝单独的一个政务机制!
内阁的出现,顶替了翰林院所有的一切政务!除了为皇家储备人才之外,可以把翰林院看成文秘性单位!
翰林院和内阁属于相互相乘的机构单位!但是要论到权力!内阁大于翰林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