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导致靖难之役的直接原因是,建文帝朱允炆野蛮削藩,都是叔伯长辈,手段柔和一点,事情或许有转机,削就削,当年汉武帝推恩令就是鲜活的例子,谁知愣头青建文兄上来就叮咣干,直接一撸到底,死的死,不是流放就是圈禁,根本不给活路,所剩的藩室跟建文帝正式决裂,而势力最大的燕王朱棣成了众藩之首。

图为朱棣画像。

本来朱棣对老子朱元璋所传皇位就心存不满,哥几个在北边受寒冬御外敌,出生入死,可皇位跟自己毫无关系,连公平竞争的机会都没有,俨然生下来就是个苦力打工者,现在毛小子上台,连活路都不给,先弄了5个,再矛头对准朱棣,先是调走了受朱棣管辖的军队,又无故杀了于谅、周铎等几位朱棣的军官,眼看不行了,朱棣连忙把在南京岁朝的三儿子朱高燧叫回来,然后以“清君侧”的名义正式对抗建文朝廷,从此拉开了靖难之役的序幕。

朱棣自立皇帝后,在阳山取石材3万多吨,为朱元璋造天下第一碑,因石材太重技术有限,荒废成为烂尾,图为阳山碑材遗址。

朱棣起兵可不是造反,名义是“清君侧,靖国难”,这个口号非常有讲究,靖,指扫除,难,指祸乱,意思是以武力的方式,清除奸臣,扫平祸乱。朱棣认为建文之所以这样做,是受了朝廷奸臣的蛊惑,屠杀朱家子弟,让皇室分崩,天下大乱,而朱元璋死前留下著名的《皇明祖训》里明确写道“朝无正臣,内有奸逆,诸王统领镇兵讨平之”,所以朱棣是以太祖皇帝遗训为理由,为天下伸张正义,扫除奸臣祸乱。

朱棣的皇后挺正宗的,是开国第一功臣徐达的女儿,徐皇后,两人合葬于长陵。

刚好,当年朱元璋为了使小孙子坐稳皇位,确实颁发了《皇明祖训》,里面规定了皇帝该怎样,藩王该怎样,朝臣该怎样,如果有违者,以奸臣论,杀无赦,特别是朝无正臣,有奸逆时,藩王可举兵诛讨,以清君侧,有了这么一个大理由,朱棣正式起兵并能很快南下,看看诸藩王均沉默,在当时其实是认同朱棣理由的,这也是为什么有人说靖难之役的元凶不是建文帝,而是朱元璋的根本原因。

图为福建宁德上金贝村旁的建文帝陵墓指示牌,有传闻建文出逃南京后,叶落于此。

不过“清君侧,靖国难”仅是朱棣一个理由罢了,打不赢就是清君侧,打赢了肯定夺其位,朱元璋《皇明祖训》里的话还没说完,朝有奸臣需要藩王起兵清君侧的,必须是皇帝下令后,藩王才可以起兵,另外清除完祸乱后,藩王在京仅能待5天就要撤兵回藩地,还有这么多的条件约束,显然,朱棣只听进去一半而已,最后是引援祖训,以靖难为名,占领南京,自立为皇帝,是为明成祖。

最佳贡献者
2

用中国人常说的八个字来概括“靖难之役”的爆发原因,就是“千防万防,家贼难防”。

靖难之役用老百姓的模型来解释一下,就是老爷子本来打算把家产留给老大,结果老大没了,就给了老大的儿子。结果老头子一死,老四就跑到祖屋里打架,最后把老房子占了,大孙子也不知道哪儿去了。

那么为什么祖屋里头的那些家丁不帮忙呢?也许有人会说,这是你们家儿少爷打孙少爷,我们插不了手的嘛!但是在老朱家不是这么回事,因为给他们家看家护院的家丁全被弄死了。

老朱家的家丁和别人家的不一样,因为他们是和老朱一起把这份家当挣下来的,是老朱的老战友、老兄弟。他们之间的关系,是一种亦主仆亦朋友的关系。一般情况下,如果老朱家儿子闹分家产,这些人来劝劝还是有效果的。

但是正是因为这些人功劳太大,老朱怕以后当家的少爷镇不住他们,所以早早地就让大少爷去历练。大少爷聪明能干,也能获得他们的支持,事情应该还不错。

结果天不永年,大少爷年纪轻轻的就没了,只丢下了孤儿寡母。老朱看着自己大孙子才这么点大,就觉得这么点大孩子怎么可能镇得住那些老家伙?要保护孩子,还是只能靠着他的叔叔们。对,一定是这样的。

所以,老朱就弄死了他们家的一大堆老家丁,而把他们分管的事情全部给了自己的儿子。这一票干完以后,老朱心里想,这下总安稳了吧?

只不过,把这些能劝架、甚至出了事情还能帮着大孙子揍四儿子的人全弄死以后,大孙子的位置就被四儿子惦记上了。不过,也许在老朱心里,被四儿子抢走,总比被外姓人抢走得好。


欢迎关注我的头条号“青言论史”,也欢迎您的批评指正。

3

朱棣于建文元年(1399年)起兵反抗,随后挥师南下,史称"靖难之役"。 建文帝起用老将耿炳文统兵北伐,又派李景隆继续讨伐,而建文帝也缺乏谋略,致使主力不断被歼。 朱棣经几次大战消灭南军主力,于建文四年(1402年)攻下帝都应天(今江苏南京) 。

为什么说靖难之役的元凶是朱元璋而不是朱允炆呢?


第一、藩王实力都很强大,给朱允炆留下后患。


明太祖朱元璋在位时,害怕儿子危及到他的地位,就把儿孙分封到各地做藩王,藩王离皇宫都比较远,朱元璋根本控制不了他们,所以藩王的势力日益膨胀。等朱元璋驾崩后,藩王的实力特别是燕王朱棣的实力最为强大。

第二、朱允炆继位,朝廷很多人不服。


中国历代的君位继承一般有三种:第一是兄终弟及,第二种是立爱立贤,第三种是嫡长子继承制。这三种方法朱元璋都曾仔细考虑过,但最终选择了嫡长子继承法。

洪武二十五年,朱标去世,朱元璋很伤心,一夜白了头发、胡须。作为一国之君他不仅考虑自己的丧子之痛,更重要的他担忧国家的安危。后来他多次召集群臣,讨论大明国事,朱元璋正式册立了朱标太子的儿子朱允炆为未来的君位继承人。

但是在朝廷内也有一部分大臣对这个继承人不服,认为朱棣不论在身份上还是能力上都应该强于朱允炆。同时朱棣对父皇的做法也存有不满,这样在朱元璋去世后更是虎视眈眈窥视着皇位。

第三、朱元璋在位时诛杀了很多国家元老,造成人心惶惶。


朱元璋是一位放牛娃,能够成为皇帝,可以说一位是有勇有谋的人物,要不然也不会灭掉了元朝当上了明太祖。可是他天性多疑,自他当上皇帝之后,为了保住自己的皇位,他杀掉了自己很多跟随自己很多年的元老级人物。


相传朱元璋做皇帝后,担心那些与他出生入死打天下的兄弟们夺权,于是建造了一座庆功楼。庆功楼建成那天,他摆下宴席邀诸位文武功臣们前来赴宴庆功,暗地里却派人在楼下埋好大量火药和干柴,准备借机引火烧楼,以除后患。


这事虽然做得很隐秘,但却被刘伯温看穿了。席上,刘伯温坐在朱元璋旁边,悄悄将朱元璋龙袍的一角压在自己的坐椅上。当大家喝得酩酊大醉时,朱元璋悄然离席。由于有衣角牵动,刘伯温顿时警觉,于是跟随皇帝出了门。果然,朱元璋下楼以后,功臣楼便笼罩在滚滚烈焰中。可怜赴宴功臣,全部葬身火海。

以上虽说是传说,但是朱元璋在位时,很多大臣被他诛杀,这是不争的事实。


以上三点导致朱允炆继位后,朝中没有信服的大臣为他效力,各地藩王虎视眈眈,所以说他的后台不是很牢固,导致他的政权不稳。


朱允炆登基后为了巩固自己的政权,开始削藩。这些藩王可都是朱允炆的叔叔,不但有皇室血统而且势力很大,对他的皇位威胁也最严重。朱允炆为了除去这些心头之患,积极联络亲信大臣齐泰、黄子澄等采取一系列削藩措施。


削藩从长远来看是对的,尤其是朱元璋封的这些个个都拥有实权,长此以往难保不成为乱臣贼子。只是朱允炆过于心急,对实力比较差的藩王都被他消灭,但是在燕王朱棣这块就困难了。


朱允炆在北平周围及城内部署兵力,又以防边为名,把明太祖第四子燕王朱棣的护卫精兵调出塞外戍守,准备削除燕王。可毕竟他太年轻,被朱棣渡江直逼南京城下,京师遂破。燕兵进京,南京城内的皇宫大院起了火,建文帝失踪。


朱元璋的打算是很好,立朱棣是太平一代,立朱允炆是太平万代。如果让大家知道做太子是立贤不立长,那后人就有更加正当的理由造反,天下更加不安!


朱元璋规划得很好,想用文韬的建文帝来管理朝政,用武略的朱棣来镇守北疆。不过没想到最后叔侄反目成仇,爷爷把孙子朱允炆推到了断头台上。


因此说“靖难之役”的元凶是朱元璋,而非朱允炆。

校书郎工作室,雪月舞

4

朱元璋:你是来搞笑的吧?这锅我不背!

很多人会认为朱元璋用心良苦并且心狠手辣,为了太子朱标和后来的皇太孙能够更好的治理国家,不惜让自己背上杀功臣的罪名,大肆杀害自己的开国功臣,把一大堆的骄兵悍将给解决掉了。

事实上,朱元璋确实花费了很大的心血来安排大明的未来。朱元璋为了后代能够更好的治理国家,决定帮子孙后代铲除掉骄兵悍将,蓝玉、傅友德、冯胜、王弼等等就是因为这个原因被朱元璋给消灭的。

所以如果说靖难之役的元凶是朱元璋的话,朱元璋肯定会跳出来说:这锅我不背!我为了后代能够好好的管理国家,减少不必要的麻烦,帮他们拔出了那么多的刺,我如此的费心费力,却被你们说成是靖难之役的元凶,哪有这样子的嘛!

朱元璋到底有错没错呢?有的,从某种意义上说,他就是造成靖难之役的罪魁祸首。

为什么说朱元璋是罪魁祸首呢?

选择朱允炆继位

选择朱允炆继位,是朱元璋的大错。

太子朱标的去世,让朱元璋非常的难过,这可是他培养了几十年的太子啊,就这样去世了,白发人送黑发人悲剧,竟然发生在了朱元璋身上。

但难受归难受,大明不能没有储君,经过朱元璋的精心考虑,最终选择了朱标的儿子朱允炆作为皇太孙。

什么?把朱标的儿子朱允炆封为皇太孙?为什么不让自己的其他儿子当太子呢?古往今来,很少有这样选储君的,一般来说第一个儿子去世了,就让第二个儿子当储君,第二个儿子去世了,就让第三个儿子当储君,以此类推。朱元璋有20多个儿子,按道理来说,再怎么轮也轮不到朱允炆当储君的。

可最终,朱元璋就是决定要朱允炆来当皇太孙。这就给未来埋下了重大隐患。

为何呢?因为朱允炆只是一个柔弱的少年,没有雄才大略,也没有干大事的魄力。选这样一个人当皇帝,对于国家来说,也许能够让国家平稳发展,但无法有大的突破。

并且,朱元璋的20多个儿子还在呢,他们看着皇位从自己身边溜过,竟然落到了一个小毛孩手上,能够服气?肯定的心有怨言的。

电视剧《朱元璋》里面,就有这样的一幕:朱元璋亲自宣布立朱允炆为皇太孙,让藩王们和大臣们一起朝拜新的储君。大臣们倒没有什么话讲,但这些藩王们个个都无精打采,看起来十分失落。毕竟原本有机会可以当皇帝的,结果皇位却从自己身边溜走了,并且还落到一个小孩子手上,你说气不气人?

朱元璋在世的时候,藩王们虽然不服气,但都不敢说什么做什么,但朱元璋死后呢?朱允炆的麻烦就来了。

藩王太多,藩王实力不断扩大。

朱元璋在世的时候,分封自己的儿子们为王,去守护大明的边疆。结果是,大明的天下有20几个藩王,表面上看,是朝廷坐镇中央,领导的这些藩王,让藩王们来拱卫大明王朝的千秋基业。实际上,这些藩王们的实力不断壮大,等到未来的某一天就会对朝廷造成严重的威胁。

朱允炆又是个柔弱少年,这些藩王们可个个都虎视眈眈的,给了朱允炆很大的威胁。

朱元璋杀害功臣太多了

朱元璋把功臣,特别是骄兵悍将杀死了很多,他的出发点是好的。把这些不听话的骄兵悍将给一个一个除掉,为后继之君解决一些隐患,好让他能够安心的治理国家。

可是朱元璋忽略了一点,这些骄兵悍将在和平年代,也许是个包袱,但如果在战争的时候就是宝贝,如果这些优秀的将领全部都没掉的话,一旦发生战争,谁能够替皇帝打仗?

靖难之役发生后,朱允炆非常难受的就是:手里善于打仗的将领几乎没有,没有优秀的将领,怎么打?

因此,说朱元璋是靖难之役的罪魁祸首其实是对的,尽管朱元璋本人是不会承认的。

5

明朝对于“立嫡立长”是执行最到位的一个朝代,明朝后期的皇帝基本上都是以嫡长子身份继位的,而明朝第二位皇帝朱允炆却是一个例外。他继位后爆发了靖难之役,现在人普遍认为是朱允炆撤藩而逼反了朱棣。而事实上,真的如此,朱元璋就没有责任了吗?

朱元璋立朱允炆其实另有私心,并没有遵循立嫡立长的原则

朱允炆并非太子朱标的嫡长子,朱标的原配是常遇春之女常氏,她为朱标生下了嫡长子朱雄英以及三子朱允熥,而朱允炆的母亲吕氏是朱标的妾室,所以朱允炆是庶长子。尽管后来常氏死后,吕氏被扶正了,朱允炆的身份得以提高,但是嫡庶有别,庶子就是庶子,不可能变成嫡子。

《皇明祖训》中规定:“凡朝廷无皇子,必兄终弟及,须立嫡母所生者。庶母所生,虽长不得立。”

如果我们将皇帝的嫡子视为第一梯队继承人,嫡孙子为第二梯队继承人。那么按明朝立嫡原则,朱标死后,继承人应从第二梯队中选择,那么就应该从朱标的儿子里选,而朱标的嫡长子朱雄英早夭,那么就应该是三子朱允熥继位,而不是庶长子朱允炆。

为何身份更高的朱允熥没有继位,反而选择了朱允炆呢?

这就要从朱允熥的背景说起了,他的外公是常遇春,他的姨父是蓝玉、他的大舅是郑国公常茂,他的二舅是开国公常升。

看看这背景,这些人本来是朱元璋留给太子朱标的辅政班底,如果交给朱允熥,年少的朱允熥很难压制得住这些强大的外戚,那此时朱家的江山,很可能要改姓常了,这也成了朱允熥落选的一个重要原因。

而朱允炆呢,其母族地位并不强,不会出现外戚干政的局面。其二:他天资聪明,经常被朱标夸奖,而且仁慈、孝顺,朱标病重时,他日夜守在病床前,自然更得朱元璋偏爱一些。

朱棣是否有继承权呢,为何朱元璋不选择朱棣呢?

朱棣是朱元璋的第4子,第一梯队的第四顺位继承人,而他前面的三位哥哥都早逝,于是他成了第一梯队的第一顺位继承人,按宗法制,朱元璋不选择第二梯队的朱允熥,那么继承权就回到了第一梯队,此时朱棣就是第一人选。为何朱元璋不选朱棣呢?

第一:朱棣的执政理念和朱元璋相似度很高,都一样的文韬武略、杀伐果断,这样的人适当打江山,并不适合守江山;其次明朝初立,经过战乱,需要一位仁慈的君主,朱棣显然并不是最适合的。

第二:朱元璋爱子的私心,朱元璋对长子朱标极其喜爱,朱标的猝然离世让他难以接受,爱子的私心,让他想把皇位传给朱标一脉。

第三:朱元璋的嫡子朱标、朱橚(shǎng)、朱棡(gāng)早逝,第五子朱橚(sù)在洪武22(1389年)冬,因为私自离开封地凤阳而获罪,被下令迁往去南,已然失去了朱元璋的信任,也不会选择他。而朱棣的生母存疑,若朱棣并非马皇后所生,那非嫡子,也不具备继位资格。

所以当朱棣发动“靖难之役”时,用的是“清君侧”的名义,算是间接承认了朱允炆的地位,所以他也认可朱元璋的选择,只是朱元璋没有算到自己选的这个守成之君,办事如此操之过急。

朱允炆削藩若直接从最强的朱棣下手,根本不给朱棣准备的机会,一可以解决最大威胁,二可以敲山震虎,朱棣一旦倒台,其他实力较小的藩王也自然不敢乱动。所以“靖难之役”的元凶,并非朱允炆,而是朱元璋。

若当初他没有选择软弱的朱允炆,而是选朱允熥,那以常氏集团的能力,朱棣根本不敢起兵,同时还不用留下一个杀功臣的罪名。若选择朱棣为君,那“靖难之役”则可避免。

参考资料:《明实录》

《皇明祖训》

6

“靖难之役”的元凶与朱元璋脱不了干系,虽然朱元璋已经将天下平定,交给朱允炆的时候,各地藩王虽然都有意见,但没有一个人敢站出来讲:父皇你有儿子凭什么把皇位传给孙子?因此朱允炆上位后如果不削藩的话,燕王朱棣根本没有可能进京,话说回来,燕王能够夺位与朱元璋死前留下的一道圣旨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但造成“靖难之役”朱元璋与朱允炆一个都脱不了干系。

1、朱允炆削藩

朱允炆成功登大位后,第一件事情便是积极削藩,他怕自己叔叔手中的权利太大,以至于后期根本控制不住,但没有想到他自认为正确的计划,却被燕王朱棣狠狠打脸,当时身在北京的燕王,收到了削藩的旨意。


第一反应是大惊,第二反应是大怒,一惊一怒虽反应出当时朱棣忐忑不安的心理,但当时的他还有一种情感掺杂其中,那便是无可奈何。朱允炆是皇帝,朱棣是臣子,不论身份,自己还是朱允炆的叔叔,现在是皇帝命令臣子根本没有反驳的余地。


朱棣谋士为其出了一条极其铤而走险的道路,朱棣听了谋士的建议以“清君侧”的名义发动了靖难之役,按理说这是谋反,不过不仅没有遭到朱允炆其他王叔反对,反之有几股大的势力明目张胆帮助朱棣。


朱允炆此时也没有害怕,毕竟全国优秀的军事力量还把握在自己的手中,靖难之役一开始优势方的确在朱允炆这边,可由于其经常犹豫不决,延误战机,朱棣一战反败为胜直下南京,建文帝出逃,朱棣登基。

2、朱元璋有旨

朱元璋曾经下了一道什么样的旨意?才会让朱棣如此的肆无忌惮,竟然敢发动内乱,这是一个王在挑战一个皇帝,朱元璋当初为了防止宦官乱权,特此下了一道诏书:各地藩王收到皇帝消息后,皆可进京除乱。


这道诏书的本意是好的,可惜成为了朱棣叛乱的借口,诏书颁布后,各地藩王都认为这是一个维护皇权的方法,没想到朱棣直接让他给自己增加了很多利益的方法,甚至成为皇帝。

这便阐述了一个道理,任何事情都是有两面性的,最重要的是看谁使用的,要说靖难之役与朱元璋一点关系都没有这是不可能的,原因很简单,没有这道诏书,朱棣发动战乱的性质就不一样了。


关注我学习更多的历史知识!

7

这锅朱元璋可背不起,要说责任还是有一定的责任,但是要说元凶是朱元璋这就过分了,朱允炆老老实实熬死这帮叔父在削藩能整除那么多事情?


朱元璋的锅两方面:
一、明知道继承人不行还要选,有点博弈的性质;
二、大量的分封诸侯王,同时制定了一系列限制藩王措施。

朱允炆的也有甩不掉的问题:
一、朱允炆刚刚继承皇位就想削藩,水都没烧开就下料,吃什么?
二、削藩动作太大,想要杀鸡儆猴,问题在于一个孙子装什么大尾巴狼

说到底“靖难之役”是一场关于朱家的内部斗争,关于皇帝的竞争。什么主张新革新的文臣集团和旧亲王集团的斗争都是虚假的,朱允炆当皇帝没有实行过新政,朱棣也没遵守祖训。


“靖难之役”根本原因

藩王与皇帝矛盾激化

朱元璋为了维持和巩固一人一姓之天下,看到汉朝外戚干政、历代宦官干政的情况,直接规定后宫,太监不能干政。同时大手一挥分封诸侯王,使他们 星罗棋布在全国的要冲之地 ,特别是边防线上。


虽然只给名分不给土地,但是诸侯王的权力依旧是很大,“冕服、车旗、邸第下天子一 等。公侯大臣 ,伏而拜谒 ,无敢钧礼”,还有数千到万的军队。

这些条件直接造成诸侯王能够造反的资本,只要给到一个缺口,那么就会无限扩大。特别是沿边诸侯王 ,更是严重地威胁着皇权的稳固。大封诸子为王朝代来的隐患,只要不是个傻子都能看懂。


朱元璋去世朱允炆继位之后皇权的斗争开始激化,允炆下令不准诸王赴京会葬,只允许在本国哭丧。然后又下令王国所在文武吏士,悉听朝廷节制,惟护卫官军听王。

这些动作很明显就能够看出建文帝朱允炆对于藩王的限制,就是不想让这群人碰面,威胁到皇位,以及各路藩王的野心和矛盾。


等朱元璋下葬之后建文帝开始一系列的削藩操作,一出手就是五位亲王的命运,有人被软禁在宫中,甚至有人自焚而死。这样一系列不计后果没有节奏的削藩直接导致燕王朱棣起兵。


建文君臣并未实行新政

“靖难之役”也有人说是新政与保守派的争夺,其实这只是一个借口,朱元璋被人诟病的是一些列清算功臣和严重的刑法,但是真正的刑罚根本就没用多少次,对于百姓更是极少。

朱元璋曾经对新任命的刑部尚书刘惟谦说: “仁义者养民之膏粱也 ,刑罚者惩 恶之药石也。故为政者若舍仁义而专务刑罚 , 是以药石毒民 ,非善治之道也。”也就是说朱元璋懂得分寸,只是将这些重刑当成一个威慑作用。

在徭役赋税上也是如此,之前乱世时期遗留下来的严重赋税直接导致江浙人民逃亡,朱元璋上台之后进行:1、减免税粮,2、可以用其他等价物品兑换,且不管任何时候,3、还有就是移民。

3个点已经很惠及百姓,建文帝继位之后命减苏、松、嘉、湖诸府 田赋 ,每亩不得过一斗,也就是说在朱元璋的基础上继续惠及的政策。


而关于改革之后的重文轻武或者重武轻文的问题,总是根据客观形势来决定的,本身并不存在孰优孰劣的问题。

大明帝国建立之后,武臣的作用不如从前了,而诸勋臣亦多恃功骄恣,朱元璋对他们的怀疑猜忌更是与 日俱增,这也是朱元璋清算功臣的原因之一。


在建文帝时期推动削藩的重要人物齐泰、黄子澄都不是顶级人才,他们在对燕战争中,不能运筹帷幄,只知增兵,不知择将,愈到后来,愈显出他们的无能。

各方面综合表现起来建文君臣并未实行与朱元璋截然相反的什么新政,这个新政点不存在。


朱棣并非一切遵守祖制

朱棣争夺皇位之后表面是要遵循祖训,实际上也是走老路,当他夺帝位之后 ,继续去完成建文帝的削藩操作,因为自己也是从藩王成为皇帝,知道藩王的威力。

经过一番移徙、除爵、削护卫之后,各路诸侯王的实力直接被折翼,实力已经不能与之前相比,随时都能被朱棣用一根手指碾碎。

同时对于太监不能干政这一条例也有松动,建立东厂就是最大的证明,让一群太监去实行特务造成恐慌。


朱棣也并不轻文,鼓动他起兵反叛,并为 其出谋划策,在“靖难之役”中建立殊勋的是文臣姚广孝。朱棣攻下南京,迎降的颇多名臣都得到格外器重。除少数至死不屈者外 , 就全国范围而言 ,绝大多数都归附了新朝。


因此朱棣也没有墨守成规,遵守祖训,更谈不上新旧变革执政。


归纳

只能说这一次是关于朱家皇帝的争夺,对于异姓党派来说影响并不是很大,从两个人的对比来说还是朱棣略胜一筹,毕竟有年龄和经验优势。

而朱元璋怎么也没想到自己刚刚死就发生这些事情,估计知道朱允炆和身边的谋臣是这样子,估计会认真选人。


发现历史,改变生活,点个关注发现更多精彩历史

8

明朝是朱元璋和朱棣两个人的王朝。明朝另外十四位帝王并没有给历史增添什么光彩。靖难之役,是朱元璋四子燕王朱棣,打着“靖难”旗号,从北平打到南京去,从朱元璋孙子建文帝朱允炆手中夺取皇位的一场战争。这到底是怎样的原因呢?

诱因之一:朱元璋传孙不传子朱元璋卒于公元1398年闰五月,终年七十岁。朱元璋的一生,可以说是光彩夺目的一生。一个贫苦农民的儿子,父母双亡,削发为僧,化缘行乞。他的“革命历史”起步很晚,二十五岁才投身到郭子兴旗下参加红巾军起义。先当小兵,再当郭子兴的上门女婿,赔尽小心,取得郭子兴的信任、重用,让他带兵,步步攀升,当到大帅。二十八岁,他借助郭子兴的力量打过长江,攻占集庆,三十四岁称吴国公,三十七岁自立为吴王,四十一岁称帝,建立明朝。一位草根出身的农家子,用短短十六年时间建立起一个封建王朝,何其速也朱元璋的成功,客观上,是元末农民大起义为他提供了巨大的推动力;主观上,是他本人青少年时期的苦难经历、投身农民起义军。


后为人处世的八面玲珑,在战争实践中逐步积累的胆识和魄力、充分吸取历史经验教训的自觉意识,事无巨细不失控制的求实作风,以及步步为营的斗争策略。朱元璋在位三十一年,他在遗诏中说:“奈起自寒微,无古人之博知。”正是他有这份自知之明,成就了他的伟业。他网罗了一大批儒生,尊重之、厚待之、请教之。他的斗争策略、建国理念、礼仪制度,全都来自这些精通中国传统封建文化的知识分子。朱元璋自感文化太低,对子女的文化教育抓得很紧。可是,这又为朱元璋带来了“副作用”。以太子朱标为例,由于他从小接受的是儒家思想文化的教育和熏陶,终于被“塑造”成了一个儒生型的人物。朱元璋五十岁以后,自觉精力大不如前,想让太子协助他处理部分国事,也好让他有个锻炼适应过程。

但是,父子俩的治国理念很快发生了严重分歧,朱元璋主张以猛治国,太子朱标却给皇帝老子大讲“仁政”之道,主张杀人越少越好,终于引起一场激烈争吵。朱元璋第二天找来一根棘杖放在地上,要太子把它拿起来,太子面有难色。朱元璋就说,你不是怕刺不敢拿吗?我把这些刺全都拔掉,再把江山交给你,否则你在皇帝宝座上坐不稳。太子反驳道:“上有尧舜之君,下有尧舜之民。”朱元璋大怒,顺手抓过一把椅子砸过去,太子慌忙逃走。太子朱标没有活到继位就死了朱元璋根据封建宗法制度下的嫡长承袭制,长子虽死,仍立长房,把朱标的儿子朱允炆立为皇太孙,作为储君。这引起了朱元璋其他儿子们的严重不满,祸根就这样种下了。


诱因之二:朱元璋立下遗诏,不准儿子们赴京奔丧朱元璋一向细心,死也死得细心。他在遗诏中讲了自己一生的辛苦、遗憾、好恶;接着讲孙子,“皇太孙允炆仁明孝友,天下归心,宜登大位。内外文武臣僚同心辅政,以安吾民”;接着叮嘱他的丧事从简,“丧祭仪物,毋用金玉。孝陵山川因其故,毋改作。天下臣民,哭临三日,皆释服,毋妨嫁娶”;接着讲了一条不该讲的死硬规定,“诸王临国中,毋至京师”,不让儿子们赴京奔丧。分封在各地称王的儿子们,大多已经上路,途中跪听父皇遗诏,听到这一句,个个都傻了眼,带着疑问的目光抬起头来,全都怀疑这是建文帝朱允炆身边的兵部尚书齐泰的鬼主意,一个个都恨死了齐泰这个坏家伙。嫡四子燕王朱棣,已从北平赶到淮安,只得半路返回北平。嫡五子周王朱橚、庶七子齐王朱榑、庶十二子湘王朱柏、庶十三子代王朱桂、庶十八子岷王朱梗等,他们与燕王互相通风报信,愤愤不平。

诱因之三:建文帝削藩朱允炆于公元1398年闰五月继位,是为明惠帝,当年未改年号,第二年改元建文,“以齐泰为兵部尚书,黄子澄为太常卿兼翰林学士,同参军国事”。朱元璋建立大明后,没有吸取西汉“七国之乱”和西晋“八王之乱”的历史教训,将自己的子孙分封各地为王,封国遍布域中,以求守住朱家天下,典型的小农狭隘思想。此举给仁弱的建文帝朱允炆留下了大麻烦。朱允炆继位时二十三岁,说小也不小了。可是他的一大群叔父们,都是封在各地的王,一个个虎视眈眈,对他构成了极大的威胁。怎么办?削藩!“削藩之建议也,齐泰与子澄谋之”。诸王中,燕王朱棣实力最强、能力最强,是建文帝削藩的主要目标。朱棣是朱元璋四子,十一岁封为燕王,二十一岁赴北平燕王府“就国”。朱棣“智勇有大略”,这在公元1390年他奉命讨伐乃尔不花时就表现出来了。

太子朱标、秦王朱棪、晋王朱棡位兄长早逝,燕王朱棣实际上成了老大,他“屡帅诸将出征”,朱元璋命他“节制沿边士马”,从此“威名大振”。朱元璋对四子朱棣也尤为器重,定诸王宫城规制时,太祖明令,除“燕王宫殿仍元旧,诸王府营造不得引以为式”。太子朱标死后,皇太孙朱允炆虽然“性聪颖,善读书”,但脑瓜没有长圆,朱元璋称他“半边月儿”,又“仁柔少断”,不甚满意。故“太祖常有意易储”,改立四子朱棣。经翰林学士刘三吾力谏乃止。建文帝朱允炆对四叔燕王朱棣最不放心,这次削藩,第一个要除掉他。七月,齐泰“欲先图燕”。黄子澄说:“不然。周、齐,湘代,眠诸王,在先帝时多不法,削之有名。今欲问罪,宜先周。周王燕之母弟,削周,是翦燕手足也。


到第二年,即公元1399年四月,短短十个月内,上述五王被削:周王朱以谋反罪削去爵位,贬为庶人,流放云南;岷王朱梗废为庶人;湘王朱柏被迫自焚;齐王朱榑召至京,废为庶人,囚禁;代王朱桂幽禁大同。燕王朱棣深感形势险恶,于是“佯狂称疾”。燕王身边有位和尚道衍,“从燕王至北平,住持庆寿寺”。道衍出入燕王府,“迹甚密,时时屏人语”。道衍眼看形势对燕王极为不利,蔹动他起兵,燕王犹豫。道衍对燕王说,你难道还没有看见周、湘、代、齐、岷等王杀的杀、关的关、流放的流放,你逃得过这一劫吗?燕王说:“民心向彼,奈何?”道衍回答说:“臣知天道,何论民心!”道衍为了坚定燕王起兵决心,又邀来袁珙、金忠等几位术士、卜者,对他进行鼓动。燕王于是决意起兵,“与道衍选将练兵”。但时间一长,消息漏了出去。


建文帝急召黄子澄、齐泰两人紧急商量后,对燕王朱棣采取了一系列监控措施。一、收权监视:建文帝闰五月即位,十一月就派工部侍郎张昺为北平布政使、都指挥使,谢贵、张信掌北平都指挥使司“并受密旨,伺察燕事”。接着,公元1399年二月,建文帝又下诏,“诸王毋得节制文武吏士”,把朱元璋生前授予燕王朱棣“节制沿边士马”的大权全部收归朝廷。二、对北平布兵包围:根据齐泰的提议,朝廷命锦衣卫指挥使、都督宋忠率兵三万屯开平;又派都督耿瓛练兵于山海关;徐凯练兵于临清。这样,就对北平形成了三面包围,一日事发,可以同时从三个方向对北平发动进攻。三、去其羽翼:根据齐泰的命令,“悉调燕藩护卫兵出塞”,又把北平、永清二卫军调往彰德、顺德。燕王府护卫兵力仅剩下八百人。

四、收买内应:燕王府长史葛诚,“奉燕王命奏事京师”,建文帝单独召见,“问府中事,诚具以实对”,被建文帝收买,让他潜伏在燕王府当内应。齐泰又收买了燕王的贴身护卫卢振、北平都指挥张信为内应,命葛诚、卢振二人协助朝廷派去的张昺、谢贵擒拿燕王,命张信负责押送燕王赴京。张信是燕王的亲信,把这一切都报告了燕王。原来张信受了当内应的密旨后,心神不宁,不知如何是好,回家告诉母亲。他母亲却希望燕王当天子,大惊道:“吾闻燕都有王气,王当为太子,汝慎毋妄举,取赤族祸也。”张信三造燕王府,要向燕王告急,不见。他乘有妇女从侧门出来倒水,苦求得入,在燕王床前向他面陈真情。燕王怕他有诈,装疯不能言。


张信对燕王说,你实在信不过我,就把我抓起来,如果信得过我,“幸勿讳臣”!燕王看他是一片诚心,下床向他叩拜道:“生我一家者子也!”于是,燕王急忙“召僧道衍谋举兵”。燕王朱棣面对危急形势,继续用“装疯”的办法躲过朝廷人员对他的监视,“佯狂走呼市中,夺酒食,语多妄乱,或卧土壤弥日不苏”。并让家人以他病重为由向朝廷上奏,请放赴京奔丧的三个儿子速回北平。并垒高墙、挖地窖、以大群鹅鸭叫声掩护打铁之声,急造兵器。同时派心腹密切注意朝廷一切动向。不料,燕王府长史葛诚充当了朝廷内奸,密告张昺说:“燕王的疯病是假的!”。双方剑拔弩张,一场争夺皇位之战已经不可避免。小编今天关于靖难之役的诱因就讲到这里,小编明天继续给大家带来之后的故事,喜欢的话可以关注小编哦。

9

我不太认同这种观点。靖难之役说白了,就是西汉七国之乱的翻版。本质上都是因为开国皇帝分封同姓,这些诸侯王刚开始屁颠屁颠的去上任做王爷,可是过了几代以后,发现,哇,原来人生不能被这样局限啊,当你拥有一切的时候,自然发现,这一切你不能满足了,不仅不满足,还不能动我的蛋糕。

诸侯王有异心是必然的,可是中央发现,不行啊,你们越来越强大,怎么去制衡,只能削蕃,薄弱你们,就是还在你们没有成熟的时候,打死你们。

可是汉景帝成功了,而朱标的儿子失败了而已。其中有些事情,也许是天意吧,但是开国的时候不分封,天下没那么快安定,之后肯定又要削蕃,所以和朱元璋没有关系,要怪就怪你既然要杀狮子,你就要做好百分百杀死狮子的准备。


10

说“靖难之役”的元凶是朱元璋,有点甩锅的意味,朱元璋要不跟你吹胡子瞪眼睛算我输!

建文帝朱允炆,才该是为自己错误买单的人,苦果都是年轻惹的祸,怪不到“乱点鸳鸯谱”的朱元璋身上。

建文帝有点傻,朱元璋糊涂,最终导致了“靖难之役”的发生。

朱元璋糊涂

朱元璋放牛的时候,最多看天会不会下雨,没想过会上天,如果算命的说他有天子之相,朱元璋这时肯定会吐他一脸口水。

当朱元璋登基为天子,一步登天,明显大局观不够用了,办了三件糊涂事。

一、诛武将

朱元璋是个好学的人,虽然当了皇帝还喜欢爆粗口,但起码知道了宋太祖赵匡胤杯酒释兵权的重要性,依样画了个葫芦。

为了大明江山稳固,为了子孙顺利继位,继胡惟庸谋反案后,朱元璋以蓝玉谋反案为由,对功臣再次大打出手,最后把牵连蓝玉案的“一公、十三侯、二伯”全给打发到地下开会。

随之宋国公冯胜、颖国公傅友德、定远侯王弼也被赐死,剩下一个信国公汤和凌乱在风中。

对着能打能带兵的武将一阵乱刀下去,朱元璋虽然铲除了不少威胁性人物,也让明朝初期武将进入了青黄不接的局面。

靖难之役,能撑起建文帝脊梁的武将是谁?估计当时建文帝为此寝食难安。

《明史·蓝玉传》载:“于是元功宿将相继尽矣。”

二、封藩王

朱元璋打下了江山,就为自己的子孙打了一场好算盘,那就是封藩。

朱元璋怕武将独大,所以利用家里人来分化军权,一来防止外臣武将势力壮大,二来自家人带兵守边境不用心都不行,放外敌进自家后花园捣乱就是与自己过不去。

朱元璋是苦难中成富贵的人,自然要让朱家后人好过一点,帝王毕竟长的也是一颗人心;朱元璋对封藩的危害还是具有警觉性的。

西汉的”七王之乱“,西晋的”八王之乱“,可谓惨烈,所以朱元璋就从制度上限制了藩王的权力,大多是军事上的保卫职能,一般没有土地,也没有处理当地民政的权利,奉诏才能回南京。

即使朱元璋死时也做到了这一点,也不要儿子们奔丧,“诸王临国中,毋至京师”。

制度归制度,执行显然不给力,“中州地半入藩府”这样的现象处处皆是。

并且有点可笑的是,朱元璋根本没想过藩王的后人会像滚雪球一样壮大!

100多万子孙!这是人口史专家对明朝末期皇室人口的估计数目,一年领的粮食就够明朝的经济抖三抖!

明·王世贞著《皇明盛事述》载: “第一代庆成王朱济炫生子一百,俱成长,其中长子朱美埥袭封庆成王,余九十九人都封镇国将军,每次聚会,同父兄弟间竟不相识”。

三、乱点鸳鸯谱

为什么说朱元璋乱点鸳鸯谱呢,儿子一堆,你偏偏把皇孙给摆上了台面,一个小子怎么对抗老练油滑的叔伯们?靠脸还是亲情?

朱标是朱元璋按照长序制度选出的接班人,目的是防止因为皇位继承问题兄弟相残,毁了大明江山;结果朱标病逝,然后朱元璋突发奇想,那就由长子的儿子——皇孙朱允炆来继承人,自己设想的长序制度就没有从根本上改变!

如果朱元璋健在,那么一切都不是问题,问题是朱元璋年近70,一旦撒手西去,靠谁来镇住拥兵自重的叔伯们?

最关键的是朱元璋把带兵的能将杀的杀,遣乡的遣乡,还把兵权分封给了这些叔伯们,如果这些老油子心情不好,带兵来“清君侧”,你叫建文帝拿什么来战战战?

朱棣就是这么干得,比想象中的容易。

“靖难之役”,朱元璋的确应该为皇位继承人乱点了鸳鸯谱负点责任,但归根结底还是建文帝朱允炆出了问题,有点犯傻。

建文帝有点傻

建文帝上位是因为孝,父亲朱标生病时一直守候在身边,“而诚纯孝,顾不念我乎”,朱元璋显然觉得皇孙至孝,便肯定不是穷凶极恶之人,是明朝接班人“维稳”的不二之选。

尊长辈,敬叔伯,爱兄弟姐妹,这样的人做皇帝,朱元璋的后人活得快活。

朱允炆自幼熟读儒家经书,性情温文尔雅,心胸宽广,主张以仁政治国,曾经请求朱元璋修改《大明律》之中太过严苛的条款,这在朱元璋看来虽然好笑,却也有些赞赏这个皇孙的善良。

明朝初定,烂事一大堆,严制才能出清平。

政治上要防止内奸勾结外敌,政事上要限制有功大臣借机壮大,民心需要重塑,理念需要遵循,经济需要发展,这一切都需要严苛的制度来保证,至于修改这些条款,那是明朝进入正轨以后的事。

显然朱允炆是个理想主义者,事实也证明他为政也太过理想化,形同犯傻,“削藩之建议也,齐泰与子澄谋之”,一群读书人干的好事情!

01、

朱允炆继位时二十三岁,面对着一群手握兵权的分封王,一琢磨这叔伯们势力有点大,对中央集权就是个天大的麻烦,所以决定削藩。

先拿软柿子捏,周王朱以谋流放云南,废岷王朱梗为庶人,囚禁齐王朱榑,幽禁代王朱桂,这一下子把燕王朱棣吓得装疯去了。

02、

朱棣没坐到皇位已经够憋屈了,就算朱允炆上位,朱棣也认同了这个侄儿当政,毕竟是一家人。但是,朱允炆可不这么想,当初朱元璋因为朱允炆“仁柔少断”打算易储改立朱棣,加上朱棣跟朱元璋一样是马背上经历过血雨腥风的悍将,所以削藩的最终目的就是朱棣,太不让人放心了!

03、

朱允炆得知朱棣有练兵的迹象,于是加快了削藩的步骤。

朱允炆即位之时已经派兵监视北平就藩的朱棣,工部侍郎张昺为北平布政使,谢贵、张信掌北平都指挥使司,“并受密旨,伺察燕事”。

紧接着以“诸王毋得节制文武吏士”为名,把朱棣“节制沿边士马”的大权收归朝廷,这一下好比把朱棣剥了个精光,就留了条裤衩,最好在家待着别出门。

最后命锦衣卫指挥使宋忠屯兵开平、都督耿瓛镇守山海关、徐凯坐镇临清,完成对朱棣的包围,并“悉调燕藩护卫兵出塞”,继续削弱朱棣身边的兵力。

朱棣无奈继续装疯,加紧制造兵器,联络可靠势力,准备“清君侧”,好好发疯一场,都是给朱允炆逼得。

04、

看起来削藩的步骤天衣无缝,其实有个最大的漏洞,那就是手段不够狠辣,一直在削弱朱棣的势力而忽略了正主朱棣。

这就是朱允炆的“仁”,是优点也是缺点,动了别人的奶酪又盼着别人做个老实人,很明显是读书人的手段。

如果换了朱元璋来做,直接一把把正主朱棣召进南京,好吃好喝养老,北平就别回了。

显然这种手段针对错了人,铁血战场的朱棣,根本不会买账,只会用拳头狠狠地打击不停拿走自己奶酪的手!

1399年六月,朱棣旧部张信告知谋反事发;七月,朱棣擒杀张昺、谢贵,占据北平。

朱棣上书朝廷,拿《祖训》作为依据,“朝无正臣,内有奸逆,必举兵诛讨,以清君侧之恶”,进发南京,要诛“奸臣”齐泰、黄子澄,为国“靖难”,叔侄反目,战场决胜负,一打四年,史称“靖难之役”。

综上所述,“靖难之役”的关键还在建文帝朱允炆的身上,为政太过理想化,手段也软弱无力,立足未稳便决意削藩,并且步子迈的太大,造成朱棣为自保而为国“靖难”,兵发南京。朱元璋封藩虽然埋下了祸根,初衷却是好的,其实建文帝只要掌握了军事大权,再大力发展经济,等一切走向正轨后,再来缓缓削藩,皇族反拒的力度也就小了。说“靖难之役”的元凶是朱元璋,显然是不公平的,只是朱允炆操之过急而致,对削藩的后果准备不足,这也是理想化的人常犯的错误。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