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诛武将
朱元璋是个好学的人,虽然当了皇帝还喜欢爆粗口,但起码知道了宋太祖赵匡胤杯酒释兵权的重要性,依样画了个葫芦。
为了大明江山稳固,为了子孙顺利继位,继胡惟庸谋反案后,朱元璋以蓝玉谋反案为由,对功臣再次大打出手,最后把牵连蓝玉案的“一公、十三侯、二伯”全给打发到地下开会。
随之宋国公冯胜、颖国公傅友德、定远侯王弼也被赐死,剩下一个信国公汤和凌乱在风中。
对着能打能带兵的武将一阵乱刀下去,朱元璋虽然铲除了不少威胁性人物,也让明朝初期武将进入了青黄不接的局面。
靖难之役,能撑起建文帝脊梁的武将是谁?估计当时建文帝为此寝食难安。
《明史·蓝玉传》载:“于是元功宿将相继尽矣。”
二、封藩王
朱元璋打下了江山,就为自己的子孙打了一场好算盘,那就是封藩。
朱元璋怕武将独大,所以利用家里人来分化军权,一来防止外臣武将势力壮大,二来自家人带兵守边境不用心都不行,放外敌进自家后花园捣乱就是与自己过不去。
朱元璋是苦难中成富贵的人,自然要让朱家后人好过一点,帝王毕竟长的也是一颗人心;朱元璋对封藩的危害还是具有警觉性的。
西汉的”七王之乱“,西晋的”八王之乱“,可谓惨烈,所以朱元璋就从制度上限制了藩王的权力,大多是军事上的保卫职能,一般没有土地,也没有处理当地民政的权利,奉诏才能回南京。
即使朱元璋死时也做到了这一点,也不要儿子们奔丧,“诸王临国中,毋至京师”。
制度归制度,执行显然不给力,“中州地半入藩府”这样的现象处处皆是。
并且有点可笑的是,朱元璋根本没想过藩王的后人会像滚雪球一样壮大!
100多万子孙!这是人口史专家对明朝末期皇室人口的估计数目,一年领的粮食就够明朝的经济抖三抖!
明·王世贞著《皇明盛事述》载: “第一代庆成王朱济炫生子一百,俱成长,其中长子朱美埥袭封庆成王,余九十九人都封镇国将军,每次聚会,同父兄弟间竟不相识”。
三、乱点鸳鸯谱
为什么说朱元璋乱点鸳鸯谱呢,儿子一堆,你偏偏把皇孙给摆上了台面,一个小子怎么对抗老练油滑的叔伯们?靠脸还是亲情?
朱标是朱元璋按照长序制度选出的接班人,目的是防止因为皇位继承问题兄弟相残,毁了大明江山;结果朱标病逝,然后朱元璋突发奇想,那就由长子的儿子——皇孙朱允炆来继承人,自己设想的长序制度就没有从根本上改变!
如果朱元璋健在,那么一切都不是问题,问题是朱元璋年近70,一旦撒手西去,靠谁来镇住拥兵自重的叔伯们?
最关键的是朱元璋把带兵的能将杀的杀,遣乡的遣乡,还把兵权分封给了这些叔伯们,如果这些老油子心情不好,带兵来“清君侧”,你叫建文帝拿什么来战战战?
朱棣就是这么干得,比想象中的容易。
“靖难之役”,朱元璋的确应该为皇位继承人乱点了鸳鸯谱负点责任,但归根结底还是建文帝朱允炆出了问题,有点犯傻。
建文帝有点傻
建文帝上位是因为孝,父亲朱标生病时一直守候在身边,“而诚纯孝,顾不念我乎”,朱元璋显然觉得皇孙至孝,便肯定不是穷凶极恶之人,是明朝接班人“维稳”的不二之选。
尊长辈,敬叔伯,爱兄弟姐妹,这样的人做皇帝,朱元璋的后人活得快活。
朱允炆自幼熟读儒家经书,性情温文尔雅,心胸宽广,主张以仁政治国,曾经请求朱元璋修改《大明律》之中太过严苛的条款,这在朱元璋看来虽然好笑,却也有些赞赏这个皇孙的善良。
明朝初定,烂事一大堆,严制才能出清平。
政治上要防止内奸勾结外敌,政事上要限制有功大臣借机壮大,民心需要重塑,理念需要遵循,经济需要发展,这一切都需要严苛的制度来保证,至于修改这些条款,那是明朝进入正轨以后的事。
显然朱允炆是个理想主义者,事实也证明他为政也太过理想化,形同犯傻,“削藩之建议也,齐泰与子澄谋之”,一群读书人干的好事情!
01、
朱允炆继位时二十三岁,面对着一群手握兵权的分封王,一琢磨这叔伯们势力有点大,对中央集权就是个天大的麻烦,所以决定削藩。
先拿软柿子捏,周王朱以谋流放云南,废岷王朱梗为庶人,囚禁齐王朱榑,幽禁代王朱桂,这一下子把燕王朱棣吓得装疯去了。
02、
朱棣没坐到皇位已经够憋屈了,就算朱允炆上位,朱棣也认同了这个侄儿当政,毕竟是一家人。但是,朱允炆可不这么想,当初朱元璋因为朱允炆“仁柔少断”打算易储改立朱棣,加上朱棣跟朱元璋一样是马背上经历过血雨腥风的悍将,所以削藩的最终目的就是朱棣,太不让人放心了!
03、
朱允炆得知朱棣有练兵的迹象,于是加快了削藩的步骤。
朱允炆即位之时已经派兵监视北平就藩的朱棣,工部侍郎张昺为北平布政使,谢贵、张信掌北平都指挥使司,“并受密旨,伺察燕事”。
紧接着以“诸王毋得节制文武吏士”为名,把朱棣“节制沿边士马”的大权收归朝廷,这一下好比把朱棣剥了个精光,就留了条裤衩,最好在家待着别出门。
最后命锦衣卫指挥使宋忠屯兵开平、都督耿瓛镇守山海关、徐凯坐镇临清,完成对朱棣的包围,并“悉调燕藩护卫兵出塞”,继续削弱朱棣身边的兵力。
朱棣无奈继续装疯,加紧制造兵器,联络可靠势力,准备“清君侧”,好好发疯一场,都是给朱允炆逼得。
04、
看起来削藩的步骤天衣无缝,其实有个最大的漏洞,那就是手段不够狠辣,一直在削弱朱棣的势力而忽略了正主朱棣。
这就是朱允炆的“仁”,是优点也是缺点,动了别人的奶酪又盼着别人做个老实人,很明显是读书人的手段。
如果换了朱元璋来做,直接一把把正主朱棣召进南京,好吃好喝养老,北平就别回了。
显然这种手段针对错了人,铁血战场的朱棣,根本不会买账,只会用拳头狠狠地打击不停拿走自己奶酪的手!
1399年六月,朱棣旧部张信告知谋反事发;七月,朱棣擒杀张昺、谢贵,占据北平。
朱棣上书朝廷,拿《祖训》作为依据,“朝无正臣,内有奸逆,必举兵诛讨,以清君侧之恶”,进发南京,要诛“奸臣”齐泰、黄子澄,为国“靖难”,叔侄反目,战场决胜负,一打四年,史称“靖难之役”。
综上所述,“靖难之役”的关键还在建文帝朱允炆的身上,为政太过理想化,手段也软弱无力,立足未稳便决意削藩,并且步子迈的太大,造成朱棣为自保而为国“靖难”,兵发南京。朱元璋封藩虽然埋下了祸根,初衷却是好的,其实建文帝只要掌握了军事大权,再大力发展经济,等一切走向正轨后,再来缓缓削藩,皇族反拒的力度也就小了。说“靖难之役”的元凶是朱元璋,显然是不公平的,只是朱允炆操之过急而致,对削藩的后果准备不足,这也是理想化的人常犯的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