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松安老师,京剧艺术家、教育家。他出生在上海一个普通的家庭,他的父亲很早就故去了,家庭就靠他外公,由于老外公爱京戏,从小就带着他看戏,他慢慢对京戏就感兴趣了。因为喜欢戏呢,中华国剧学校1941年开始招生关松山他就考戏校了,当时也糊里糊涂就想成角,成个名角。
关松安老师他从小就是坐科,那么坐科,它有一个规定时间,这个时间要比我们现在读一个大学本科这个时间,要长得多。当时进科班说实在的还是很苦的,说七年大狱。他是要从最最基本的东西学习,比如讲身段方面,拉山膀、下腰、毯子功,这个是要完全是实打实的,没有一丝一毫的能够偷懒的。4点半就要起身了,蒙蒙亮,早上起来就练功,基本功是最要紧的,小孩都是靠基本功,所以说,对他后来艺术的进步很有帮助,他很感谢那些对他打基础的老师。
在科班老先生们严格的教导下,关松安为自己日后的京剧之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科班分行之后,关松安就开始工文武老生。老生,在京剧行当中举足轻重,1876年3月2日《申报》上,一篇名为《图绘伶伦》的文章的作者这样写道,京剧最重老生,各部必有能唱之老生一二,始能成班,俗呼为台柱子。在老生中行成的第一个流派,也正是京剧中的第一个流派,谭派。谭鑫培他有“伶界大王”的称号,他创造了花腔、巧腔,那个时候恐怕唱老生的是无腔不谭,这就是谭鑫培,他的特点。谭鑫培的弟子余叔岩他一生精通声韵,把十三韵提高到了理论高度,所以京剧界把余叔岩称为余派,杨宝森他的低音区、中音区、特别好,要论成就最大,影响最广,应该算是杨宝森和他的杨派。余是学谭而化成自己的余派,杨又是学余,根据自己的条件,发展成自己的杨派,那么余派杨派的老祖宗应该说就是谭鑫培。所以“谭余杨”应该说是一脉相承的三个流派。一方面,“谭余杨”派各自的独特魅力都对关松安有着深深的吸引;另一方面,在科班中的老师来自各个流派,使得关松安可以统统接触学习,这也让他可以毫无偏见的开放性的去钻研探索,把自己的京剧之路越走越宽。
学了两年以后,也有点基础了,从大概1943年底,他们就出门了,就跑京沪线了,在这些地方巡回演出,老板要靠他们赚钱,就边演边学,一到抗战胜利以后,就完了。当时关松安老师演的戏又多,当时也跑各种各样的码头,应该说他是很受欢迎的一个演员,那么这一段时间,在舞台上,翻、爬、滚、打,他的宽度、深度增加了,让他又积累了许许多多的这种丰富的舞台经验,那么这一点对他以后做教师来说,是一个非常宝贵的一笔财富。所以关松安他出了科班,他16岁,再学戏,跟苏少卿再学,学谭派,把所有的戏再捋一捋,后来跟宋继亭学戏,还是这几出戏,学过了再捋,下来就是到1947年的年底了,考夏声戏校了。他看报上夏声戏校招生,余派老生教余派戏,陈大濩刚从北京过来,刘仲秋刘校长是中国第一期的大学生,国剧研究社的学生,他是余叔岩亲自给他们上过课的,他也是学的余派,又谭又余,校长亲自上课,然后钱宝森先生,钱派钱家身段,教把子、教身上,这个东西一看,考,就考去了。
夏声戏校是1938年7月由刘仲秋、郭建英、任桂兰、封至模发起以振兴民族艺术,传扬华夏之声为宗旨而成立的戏剧艺术职业教育团体。马科、钱友忠、梁斌都是夏声戏校培养出的优秀京剧后继人才。关松安老师尽管这时候应该讲自己的水平非常高了,但是他又提出要去考插班生,到了剧校以后,又跟刘仲秋学了好几出戏,那么又进入新的阶段,他们从坐科到做演员又进行插班进修,那么又学了新的戏,拓宽了他的戏路,进一步扩大了他的视野,提高了他的艺术修养。进夏声戏校,陈大濩老师上的《打鼓骂曹》,钱宝森老先生给他们,拉着他们手掰着手教,科学得很,捏关节、放松,那钱先生高得不得了。比方说刘仲秋刘先生、陈大濩陈先生他们这些老师有学问,刘先生给他们上课时,你出神气、后出声,哈哈,他说你这没戏了,先出神气,哈哈,他说你这戏就好了。这个启发,这个就是学问,几位老先生的悉心教导,使关松安对京剧艺术的理解飞速成长,然而由于当时上海临近解放,社会动荡,导致他无法继续学习下去,离开夏声戏校后,关松安继续跟随宋继亭先生学戏,更是由此接触到他京剧生涯中一位重要的老师,陈秀华。
那么陈秀华老师,是他们京剧教学当中的一位杰出的名师。我们有许许多多京剧舞台上的老生表演艺术家,都是向陈秀华老师学习过。杨宝忠、谭富英、李少春、孟小冬这四位,后来都成为了余叔岩的四大弟子,正式磕头的就这四位,历史上有记载。那么这四位徒弟,都是陈秀华老师给他们打下的基础。他们陈老说实在的,他(陈秀华)是教戏的状元,跟他学戏真的画龙点睛,他哼不出来的,嗓音很低的,他只能指点你,跟你说意思,你怎么去找,而且老先生寡言得很,他教学最多三遍,他给你拎一拎可以了,点一点可以了,就这么唱,这个字这么来,所以他喜欢他什么呢,他一说关松安他就明白了。然而青春期的变声倒嗓,使关松安难以实现在舞台上想当李少春那样名角的愿望,但他对京剧艺术的热爱,仍痴心不改,这也让他意外地走入了教学的领域。
关松安他有一个机遇,这个机遇就是他在陈秀华老师身边来学戏,后来就是帮助陈秀华老师来做辅导工作,人称为小老师。陈老有时候他的徒弟多,内行、外行,都在他下面学戏,有时候教累了,老先生他不出去了,松安你去吧,关松安他就帮他们后头排戏,比方说张文涓要唱戏,他不能再去说戏去了,他帮他说去,对词什么的,他就跟陈老回复,什么时候扮戏,什么时候上场,他放心了。后台就交给他关松安了。这个是他又一次丰富自己的一个重要的阶段。一方面是提高了他的艺术的水平,艺术的修养,艺术的视野;从另一方面,就是跟随着这一段时间,他又自己学到了新的东西,这样奠定了一个他后来就成为名师的基础。
1979年之后,关松安回到上海,在上海京剧院继续京剧教学工作,培养出了一批又一批的京剧人才,如几十多年就走红的关栋天、言兴朋,以及在首届电视大赛中荣获金奖的齐宝玉,有“小冬皇”之称的王珮瑜,已成为京剧舞台及教学上中坚力量的许锦根、庄顺海,章晓申以及前两年在电视大赛中摘金夺银的蓝天、傅希如等等。在台湾的李宝春,也曾特回大陆上门求教,请关老师亲授余派代表作《战太平》,讲起对京剧演员的培养,关松安如数家珍,近几十年的教学生涯,使他形成了培养老生演员独到的教学特色和方法。就说我关松安我学过那么多好老师,但我不是把老师的东西生搬硬套地给学生,经过自己消化了以后,融合了以后,吸取各家之长了以后,他再反馈给学生。学谭的都说余不灵的,学余的都说杨宝森不灵的,唱余派的说马派不灵的,唱马派的说余派不灵的,就是文人相轻,其实都灵,怎么会不灵,他能站住脚都灵,所以说不不能一套东西,所以我们东西要博,一定要博。关松安老师他把“谭余杨”这一脉相承的三个流派,熔为一炉,把三个流派的精神捏在一起,人们称它为“谭余杨”三合一。不论是“谭、余、杨",关松安没有偏向一个流派,我这是杨派,我这是纯余派,关松安老师经常说,蓝天以后有人要问你,你是什么派别,那你就说我是传统派,每个流派都有它的经典,我们这个大的枝叶,在这个“谭余杨"这个枝叶里面,关松安老师通过表演,也就是把它人物化、角色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