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艺术 > 中国古代有解剖学吗?

中国古代有解剖学吗?

2020-09-11 17:01阅读(62)

中国古代有解剖学吗?中国古代以死者为大,不得伤害死者尸体,但有是怎么知道哪里是肾脏,哪里是心脏?:中国古代有解剖学吗?当然有了。中国身为历史文明古国可

1

中国古代有解剖学吗?当然有了。中国身为历史文明古国可不是只是说说而已。现如今传统行业在古代基本上都是有迹可循的。就拿解剖来看,在古代中国,解剖并不叫解剖。而且其归属也不属于医学领域。解剖师在古代中国被称为仵作。仵作也属于公务员之一,封建社会时期仵作的工作职责就是负责检验命案死者尸体的人。他们的工作性质和现代的法医差不多。但不同于现代法医,古代仵作基本上都是父子家族传承的。仵作一职可以说封建社会时期的铁饭碗。

据史记载,解剖学最早出现在我国战国后期。当时有一职位名为“令史”。他的职责就是专门带领隶臣从事尸体检验和活体检验。岗位职责和现代法医一样,自然他们也会涉及到解剖这方面的工作。时间进入到汉朝时期,法医学检验已相当盛行了。此时的法医学真正的成为了国家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从唐宋时期开始,法医学从官方职位开始拓展到民间。但民间法医更多倾向于民间殡葬行业。五代王仁裕《玉堂闲话》记载“这类殓尸殡葬民间行会的成员就叫作“仵作行人”。宋朝时期开始出现了第一本统一的法医学教材。这部教材就是由南宋著名法医学家宋慈编撰《洗冤集录》。《洗冤集录》在出版后立刻颁布全国,成为宋朝以后历代刑狱官办案必备参考书籍。《洗冤集录》中记载了大量的法医学技巧。解剖自然也属于其中的一部分。

上面我们说过,古代法医基本上都是家族父子传承,但由于工作性质原因,所以法医在古代社会地位十分低下。一般来说,从事法医行业的大多数都是贱民。他们这样的人的后代甚至都没有资格参加科考。直到清朝时期法医地位才开始有所提升。《大清律》明文规定:“其有检验得法,洗雪沈冤厚给予之”。但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虽然官方提升了法医的地位。但普遍法医地位还是十分的低下。

古代法医也就是仵作和现代法医最大的区别就是。古代法医很少解剖尸体。他们一般来判断死者死因都是从尸体表面来判断。很少很少才会解剖。毕竟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死者为大。除非非常关键重要的案件,否则绝对是不会解剖的。而现代法医基本上都需要进行解剖来判断死者死因。这就是古代和现代法医最大的不同。

感谢阅读。喜欢的朋友请关注转发评论支持一下。

2

应该没有吧。心脏是不需要解剖学就能知道的东西,中医的肾跟西医的肾是两个概念。中医的肾是指外形上跟这个生殖有关的一些器官。中国古代医学未必就符合自然科学。个人观点个人观点啊,不一定正确。

3

中国古代只有经络学,没有解刨学。

4

个人通过查询文件资料得知:古代是有的。

古代的解剖学

解剖这门学科,人们总以为是现代科学的产物,其实它在中国的医学史上,还真是古老得很!

解剖思想的萌芽

远在新石器时代,人体结构的秘密已吸引着原始人类。他们对人体的一些生理现象常不能理解,而另一些病理现象又使他们感到恐惧。那时;生产力十分低下,人类普遍地树起上帝和神的神秘观念。但当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用石刀、石斧剖开动物的体腔,或部落间征战的发生而造成残肢断体、开肠剖肚的呈现,使当时的人初步了解动物和人体内部的构造。这些,对于解剖思想的萌芽,无疑是有影响的。

产生于战国时期的地理学著作《山海经》中,记载着这样一段传说,“鲸死三岁不腐,剖之以吴刀,化为黄龙。”其意思是:天帝派“鲸”治水不成,将“鲸”治以死罪。不料鲸死后尸体居然三年不烂,天帝感到奇怪,于是给了另一个天神一把宝刀--吴刀,让他去剖鲸。不想手起刀落,却自鲸的体内飞出一条黄龙,腾空而起,降而成\"禹\"。传说中的治水英雄禹,就是这样剖腹而生的。如果古代人们从未有过用刀打开肚子这一实践,怎能产生这样生动的剖腹传说呢?

神话传说仅仅是臆测,考古发掘的实物为我们提供了较为确切的证据。三千年以前刻在甲骨上的象形文字中,有不少与人体医学有关,如儿字,象征小儿头囱末合;孕字为人大腹之形,且有子在腹中;蛊字为肚子里有寄生虫的意思。这些象形文字的创造是对人体的正确认识为前提的。

最早的人体解剖

司马迁在《扁鹊仓公列传》中曾介绍过一位上古时代的名医:“上古之时,医有俞附,治病不以汤液醴漉,镕石,挢引,案杬,毒熨,一拔见病之应,因五藏之输,乃割皮解肌,诀脉结筋,搦髓脑,揲荒爪幕,湔浣肠胃,漱涤五藏。”看来俞附是一个手术高明的解剖者,只是传记的神奇性让人难以信置。但是这份记载却是条理分明,层次清楚:先是割开皮肉,疏通经筋,按摩神经,接着拉开胸腹膜,抓起大网膜,最后洗浣肠胃,漱涤五脏,使人怀疑作者在写作时加进了西汉时期的解剖知识。汉代时,我国的解剖知识已相当丰富。因为金属刀具的大量使用已为解剖学的发展创造了物质条件。

著名医书《黄帝内经》开始正式记载人体解剖。“解剖”\"两字最先在《灵抠·经水篇》中出现,“若夫八尺之土,皮肉在此,外可度量切循而得之,其死可解剖而视之。其脏之坚脆,腑之大小,谷之多少,脉之长短,血之清浊,气之多少……皆有大数。”二千多年前的中国医人,开创了解剖尸体的先例。《内经》中的《肠胃篇》、《经筋篇》、《骨度篇》、《脉度篇》等,都是记述解剖学的专章。其中对人体骨胳、部位、脏腑、血管等,均有长度、重量、体积、容量的详细记载。书中一些解剖学的名称,主要脏腑的命名,到现代还在运用。

《内经》中的《灵枢·肠胃篇》,叙述了消化道中各个器官\"唇至齿长九分,口广二寸半,齿以后至会厌,深三寸半,大容五合;舌重十两,长七寸,广二寸半;咽门重十两,广一寸半;至胃长一尺六寸,胃纤曲屈,伸之,长二尺六寸,大一尺五寸,径五寸,大容三斗五升。“这里说明古人已注意到口、唇、齿也是消化道的重要部分。同时,该书对胃肠道的形状,描绘得也十分细致。小肠(指十二指肠和空肠)后附脊,左环回迭积,其注于回肠者,外附于脐上,回运环十六曲,大二寸半,径八分分之少半,长三丈三尺。回肠(其中包括结肠上段)当脐左环,回周叶积而下,回运环反十六曲,大四寸,径一寸寸之少半,长二丈一尺。广肠传脊(指乙状结肠和直肠),以受回肠,左环叶脊上下,辟大八寸,径二寸寸之大半,长二尺八寸。肠胃所入至所出,长六丈四寸四分,回曲环反,三十二曲也。”书中消化道长度的记载,和近代解剖学的记载,基本一致的。

古人对血液与心脏的关系已有所认识,“诸血者,皆属于心”指出血液是受心脏控制的。“营周不休,五十而复大会。阴阳相贯,如环无端。”这段记载表明当时人们已意识到血液的流动是周而复始,如环之无端。事实上已经包含有血液循环的概念。

综上看来,祖国医学的理论在奠基时期就有着解剖实践的基础,虽然这种解剖在今天看来是粗浅的,简单的,但却可以看出古代医学家对科学事业的大胆探索和实践精神。

解剖史上的业绩

在我国解剖学史上,汉朝和宋朝都有过大规模的解剖活动。

公元16年(天凤3年),王莽捕获了一个由翟义领导的反对党党徒,名王孙庆。王莽对他进行了极其残酷的杀戳,“使太医、尚方与巧屠共刳剥之,度量五脏,以竹筳导其脉,知所终始,云可以治病。”他们把竹扦子通到王孙庆的经脉中去,搞清了血管的来龙去脉。这份由杀戳而制得的早期解剖学史料,因年代久远而佚失了。

公元1041一1048年,广西起义领袖欧希范、蒙干等人,由于中了宋官吏杜杞的圈套。在假意稿赏义军首领的宴会上,欧等人酒醉如泥,于是束手就擒,2天中有56人斩首于市。宜州推官吴简进行了解剖,并与画工将所见绘成图谱,名之曰《欧希范五脏图》。这幅图虽然失传了,但从尚存的一些著作中,仍可窥见它的大概。当时,吴简还作了文字记录喉中有窍三,一食、一水、一气,互令人吹之各不相戾。肺之下,则有心,肝,胆,脾。胃之下,有小肠,小肠下有大肠。小肠皆莹洁无物,大肠则为滓秽,大肠之傍有膀肮。若心有大者,小者,方者,长者,斜者,直者,有窍者,无窍者,了无相类。唯希范之心。则红而石垂,如所绘焉。肝则有独片者,有二片者,有三片者。肾则有一在肝之右微下,一在脾之左微上,脾则有在心之左。至若蒙干多病嗽,则肺且胆黑。欧拴少得目疾,肝有白点。……其中黄漫者,脂也。\"这段记录与现代观察比较有部分错误,但是肝,肾,脾,心,大网膜等内脏器官位置的描述,基本上都是正确的。特别可贵的是,图中有病理解剖的记载:如蒙干常咳嗽,肺是皱而黑的;欧希范少年时得过眼病,肝上有白点。这是历史上一次大规模的解剖活动。

宋祟宁中(公元1102-1106年),解剖学家杨介根据泗州处死的犯人尸体解剖材料,并绘成《存真图》。此图对人体胸、腹、脘内脏的前面与背面,右侧胸、腹腔及其主要血管关系,横膈膜及在其上穿过的血管,消化,泌尿,生殖等系统,都有较《欧希范五脏图》更为详细和正确的内容。它为解剖学提供了更为科学的材料。可惜此图也亡佚了。然而它对后代医学家的影响很大,明代针灸学家高武的《针灸聚英》,以及杨继洲写的《针灸大成》里都引用了《存真图》的内容。元代学者孙焕在1273年重刊的《玄门脉内照图》一书中, 也保存了不少《存真图》中的珍贵资料。

此外,尚有一些解剖学资料,散存于《难经》、《甲乙经》、《千金方》、《东斋纪事》、《梦溪笔谈》、《岩下放言》、《内外二景图》和《洗冤录》等历代著作中。

我国藏族同胞在解剖学方面,那是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的。这与藏族的风俗习惯密切相关。

王清任和医林改错

要说在我国医学解剖史上值得大书特书的,当推清代医学家王清任(公元1768一1831年)。王清任是河北玉田县人,他精于医术,在北京一带颇负盛名。在行医的过程中,他深感解剖知识的重要,“业医诊病,当先明脏腑”,否则“本源一错,万虑皆失”。他在研究了古代的一些脏腑书籍和图形后,发现里面存在着不少矛盾,于是憾慨地说:“著书不明脏腑,岂不是痴人说梦,治病不明脏腑,何异于盲子夜行:”于是他致力于人体脏腑的研究达42年。

据王清任自述,他在30岁那年,正在河北滦洲稻地镇行医,当时小儿温疫流行,每天有病孩被夺去生命。在穷人以席代棺的义家墓地,王清任每天清晨都去观看犬食之余的小儿尸体,十天之中,约看了二、三十具完整的儿尸,可惜的是他始终没有见到横隔膜。以后在奉天和北京,他又3次去刑场察看尸体。在没有尸体供解剖研究用时,他就饲养家畜做比较解剖实验。他是我国解剖史上第一个做动物解剖实验的医学家。然而,他还是没有看到人的膈膜形态、位置,很不甘心。有一次,他出诊看病,偶然遇见一个亲眼见过横膈膜的人,王清任大喜过望,虚心求教,终于弄清了横膈膜的位置。公元1830年,王清任根据临床心得编写并绘有脏腑图谱的《医林改错》一书刊行于世。一年后,王清任逝世于北京友人家中。

《医林改错》中共有25幅图谱。王清任把古人画错的和他自己改正的,作了对照。他纠正了古人认为肝有7叶,肺下有24行气孔和气管直入心脏的错误说法。他发现了气管有2个分支和小支气管, 同时他还发现了许多过去医书上从来没有提到过的重要器官,如腹主动脉(王称其为卫总管或气管)、上腔静脉(荣管即血管)、颈总动脉(左右气管)、肾动脉、肠动脉、幽门括约肌(遮食)、总胆管(津管);胰脏、十二指肠的入口(津门)等。此外,他还发现了视神经,并指出视神经与脑的关系,从而叙述了对脑功能的看法。在怀胎、天花方面他都有精辟独到的认识。

王清任在观察内脏的过程中发现尸体内瘀血颇多,由此他联想到治疗换血的重要性。他结合临床经验,自创新方31个,化裁古人妇产科方剂2个。这些方剂大部分还在运用,对于治疗冠心病,中风后遗症,均有相当的疗效,是祖国医学伟大宝库中的一份珍贵遗产,值得进一步研究总结和提高。当然,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医林改错》中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一些错误。这些都无损于王清任他那敢于创新和大胆实践的精神。

中国解剖学的起源很早,但是由于封建礼教,文化的落后,严重地阻碍了它的发展。那些\"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可毁伤,孝之始也\"的孝道,触犯了就要遭到杀身之祸。历史上有这样的例子:南朝时,一个叫唐赐的人临死前吐了20多条虫子,他的妻和子按照他临死前的嘱咐,解剖了他的尸体,结果统治者以不孝不道的罪名,将母子斩首于街头。刑律规定不能剖尸验病,把这视作对死者的伤害。对于王清任的大胆实践,一些封建礼教的维护者辱骂其为\"教人于胳堆中杀人场上学医道\"。凡此种种无不影响我国解剖学的进步。

5

我国古有名医华佗,扁鹊等,华佗有解刨人体的记载,但如果说成为系统的解刨学科,可能还差的太远了。

6

东汉末年的名医华佗已经能够做一部分的外科手术,这就说明了我国古代有人体解剖的历史。

但是古代人讲究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能轻易损毁。所以中国古代的人体解剖并没有成为一项单独的学说,因为受不到大众的认可。在古代就算是太监,也会在死后把自己的宝贝回带着一同下葬。

当时的想法是人死后如果不能肢体齐全的下葬就不能投胎转世,死后也不得安息。而在那时候损伤他人的遗体也是要受到社会谴责的,所以当时可能有一答小部分人研究了人体解剖,但是并没有办法公之于众

泽国江山入战图,生民何计乐樵苏。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

“(王莽)使太医、尚方与巧屠共刳剥之(政敌王孙庆),量度五脏,以竹筵导其脉,知所始终,云可以治病”——《汉书》

宋代:

《朱提点内境论》云:“近世刑人于市,剖而见之,乃云喉中有三窍,一水一食一气,其诬甚矣。又云肾一在肝之右微下,一在脾之左微上,乃以烟萝子《朝真图》为非,岂知足厥阴受病则舌卷而卵缩,况刀锯之恐耶?”

“庆历间,广西戮欧希范及其党,凡二日剖五十有六腹。宜州推官吴简皆详视之,为图以传于世。”

宜贼欧希范被刑时,州吏吴简令画工就图之记,详得其状,或以书考之则未完。崇宁中,泗贼于市,郡守李夷行遣医并画工往观,决膜摘膏,曲折图之,得尽纤悉。介取以校之。其自喉咽而下,心肺肝脾胆胃之系属小肠,大肠腰肾膀胱之营叠其中,经络联附,水谷泌别,精血运输,源委流达,悉如古书,无少异者,比《欧希范五脏图》过之远矣,实有益于医家也

《存真图》

7

肯定有!这是医学中最基本、最简单、最原始的东西。人类认识世界的最原始的方法论就是唯物观。所以解剖在中国古代医学中是有的!但在中医的理论中根本不算是一门学科!它浅显、片面、直观、孤立。容易限制人类治病防病科学思想的发展!

我们知道,在这个世界上任何一种物质,都不可能是孤立存在着的。人体也是一样,五脏、六腑、筋骨、皮毛...无不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着的。所以,在中国古代医学中,很少提及解剖认识的东西。同时解剖学也无法认识中医的奥秘。

由此可见,二者不在一个层面,不在一个档次上...

8

有啊

1.仵作,古代衙门负责验尸的,这个就对人体比较有研究,类似现在的法医。

2.变态,看看水浒,动不动就有把人开膛破肚,挖人心肝下酒的好汉,你说他们不知道哪里是哪里吗?

3.刽子手,这恐怕是古代最了解人身体的一群人,凌迟处死,要把人割上千刀(也就是传说中的千刀万剐)时间需要三天,而在三天以内,被割上千刀的人还不能死了。这得精确掌控人体的血管分布和要害情况,巧妙躲过所有的主要血管和要害才能做到,对于人体解刨必然是极为有研究的人才可以做到。

9

有。不象西医那样详尽人的所有,如骨科,就需要了解人体的没一块骨头。

10

中国古代是有解剖学的。只不过这一支断了。没有流传下来。华佗的故事你们都知道。秦鸣鹤给唐高宗开颅放血。